吃不吃狗肉

吃不吃狗肉,跟祖先有关?

上传文档:huazaijsw588

2014年6月12日下午

玉林人吃不吃狗肉与道德有关吗?

自从广西玉林的狗肉节被捅到网上,都成了一年一度的嘴炮话题。支持者们准备甩开腮帮子啖荔枝、吃狗肉,动物保护人士则在网络上抗议、高呼“可以不爱,请别伤害”;吃狗的指责反对者矫情、专横,反对吃狗的指责狗肉节丧尽天良(少数朝鲜族同胞抵制玉林狗肉节的原因是认为那种做法不好吃)。

吵到最后,连人大教授周孝正也只能出来打酱油,说:“保护动物应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但同时也要尊重每个人正当的饮食需求。”

壹读君认为周教授的发言效果,基本等同于壹读君啥都不说。

肉食提供的丰富蛋白质和能量,帮助人类进化成了地球最智慧的生物。不过,什么肉能吃,什么肉不能吃,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就有了各种不同的禁忌,而这些禁忌的产生原因,则是五花八门。今天壹读君就聊一聊,为什么我们对吃肉有那么多禁忌。

“汪星人这么萌,你怎么下得去口?”

反对吃狗肉者的宣传

海报,吃狗肉被视为残忍、野蛮的行为

“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是反对吃狗肉者的最主要理由。但如果从传统上说,东亚民族,包括中国、韩国、日本、越南,对吃狗都并不忌讳。

至于现在提起东亚吃狗肉就惊诧莫名的欧洲友邦,他们也曾经把狗肉当过美食。罗马时代,巫师会把狗肉当做宗教象征吃下去,法国巴黎人在19世纪还能在街头的商店买到狗肉,到今天,瑞士莱茵河谷地区,仍有一些居民保留着吃狗肉的习俗。

但是总体而言,吃狗肉已经越来越成为少数派,因为大部分狗都被当做宠物饲养。宠物已经超越了动物的属性,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狗被作为了家庭的一份子,是情感伴侣,而非肉食或役使工具。

所以你见到遛狗的街坊,只能夸“你的狗好漂亮”,而不能夸“你的狗看上去很好吃”,更不能默默念叨 “一黑二黄三花四白”。

情感产生的肉食禁忌,只有到人类社会生产极大丰富,能够仅仅为了情感而饲养动物的时候才能产生。在这之前,对狗肉的禁忌却并非来自情感。

比如满族人不吃狗肉,是因为他们的民族传统。话说当年努尔哈赤还没成为高富帅前,曾被明朝兵马追杀躲进芦苇丛。敌人放火烧芦苇,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跟随他的大黄狗跑去水边沾湿身体,在他身边来回打滚,使火焰不能靠近。努尔哈赤逃过一劫,但黄狗累死了。因此他立下规矩感谢“义狗”,号令本族人民尊待之。

而汉族也有未曾生育的妇女不能吃狗肉的习俗,理由是狗肉不洁,吃了会导致孕妇难产。

神圣的动物,和肮脏的动物都不能吃

饮食文化跟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对于肉类的禁忌则受到民族与宗教传统的影响。

首先,有些肉食禁忌源于独特的动物崇拜和图腾崇拜。

中国的藏族在饮食中忌讳吃鱼,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是,这种禁忌跟苯教"三分世界"(上指天,中指空,下指地)和"万物有灵"的思想有关。

在苯教的信仰体系中,“鲁”是住在地下的神,它随时可变为蛇、鱼、蛙,主管雨水冰雹;是财富之象征,多种疾病之根源。如果捕杀了化身为鱼、蛙等水族的“鲁”,就会受到惩罚;而救了即将被杀的水族,则会得到福报。

《西藏王统记》中就有记载故事说,吐蕃赞普因看到鱼尸而得病,王妃也因吃鱼得病,以此说明打破禁忌是要受到惩罚的。壮族的一部分地区曾把狗作为图腾,因此那些地区的人们忌吃狗肉。

还有一些肉食禁忌源于对食材的厌弃。比如众所周知的,《古兰经》中说“禁戒他们吃污秽的食物”,这些禁戒包括未经屠宰而自死的禽畜、动物血液和猪肉,认为它们是不洁之物。

而台湾高山族的一些人相信,如果小孩吃了山猪肉,打猎时就会惧怕山猪;而吃了山羊肉,就会喜欢攀爬悬崖,有坠崖丧命的危险。

价值决定命运,肉食动物也有成功学

哈萨克斯坦的马肉罐

在宗教禁忌之外,更多的肉食禁忌,其实是一种利益算计的产物。

在人类早期,马肉是重要的肉食来源之一。而到了文明时代,古代中东帝国和罗马人都将吃马肉作为禁忌。中世纪的教皇还下令基督徒禁止食用马肉。

而到了19世纪,欧洲人又开始对着马肉大快朵颐,以至于法国和@belgium@的城市到处是马肉餐馆。

美国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在研究吃马肉的历史后,提出了动物“额外用途”理论,指出饮食禁忌的形成其实是一种收益最大化的结果。这是什么意思呢?他提出了一个命题:如果一种动物活着的时候比死了更有价值,它就不会被吃掉。

游牧民族对马肉的禁忌,比农耕民族更少。亚洲中部和北部的游牧民族,都将马肉视为不可或缺的应急食品,也是庆典上的盛宴食材。

而对紧靠这些游牧民族的农耕文明来说,他们有稠密的人口,还有很多牲畜要饲养。马对牧草的消化效率,只有牛羊的三分之二,而且作为一种好动的动物,它消耗的热量更大。饲养成本昂贵的马,是为了拉车和战争,用来当食物实在太划不来了。

再比方说牛,从生产的角度来说,用谷物饲养牛的话,90%的热量和80%的蛋白质会被浪费掉,吃同样多饲料的奶牛,却能转化出多六倍的可食蛋白质,而且牛还可以耕作、牛粪可以做燃料。随着人口增长,肉食来源有限,吃牛肉就越来越成为赔本的事,于是在古代中国和印度,都有过对牛肉的禁令,而在印度,由于掺入了更多宗教因素,“不吃牛”的习俗变成了对神牛的崇拜。

虽然人类是杂食动物,但我们的饮食原则,是要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大的热量回报,这就很有可能导致一些维持平衡的措施。比如猪,它也是杂食性动物,会吃蔬菜、谷物和瓜果,挤占人类的食物,在蔬菜瓜果比较稀缺的地方,比如亚洲内陆,饲养牛羊这些吃草的动物就是明智的选择。因此有学者说:“禁忌某种食物,实际上是为了更平衡地获得蛋白质的供应”。

所以,吃不吃什么肉,在今天,可能是感情和信仰问题,而追溯这些禁忌的起源,都跟人类的历史有关,也就是说,跟你的祖先有关。

吃不吃狗肉,跟祖先有关?

上传文档:huazaijsw588

2014年6月12日下午

玉林人吃不吃狗肉与道德有关吗?

自从广西玉林的狗肉节被捅到网上,都成了一年一度的嘴炮话题。支持者们准备甩开腮帮子啖荔枝、吃狗肉,动物保护人士则在网络上抗议、高呼“可以不爱,请别伤害”;吃狗的指责反对者矫情、专横,反对吃狗的指责狗肉节丧尽天良(少数朝鲜族同胞抵制玉林狗肉节的原因是认为那种做法不好吃)。

吵到最后,连人大教授周孝正也只能出来打酱油,说:“保护动物应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但同时也要尊重每个人正当的饮食需求。”

壹读君认为周教授的发言效果,基本等同于壹读君啥都不说。

肉食提供的丰富蛋白质和能量,帮助人类进化成了地球最智慧的生物。不过,什么肉能吃,什么肉不能吃,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就有了各种不同的禁忌,而这些禁忌的产生原因,则是五花八门。今天壹读君就聊一聊,为什么我们对吃肉有那么多禁忌。

“汪星人这么萌,你怎么下得去口?”

反对吃狗肉者的宣传

海报,吃狗肉被视为残忍、野蛮的行为

“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是反对吃狗肉者的最主要理由。但如果从传统上说,东亚民族,包括中国、韩国、日本、越南,对吃狗都并不忌讳。

至于现在提起东亚吃狗肉就惊诧莫名的欧洲友邦,他们也曾经把狗肉当过美食。罗马时代,巫师会把狗肉当做宗教象征吃下去,法国巴黎人在19世纪还能在街头的商店买到狗肉,到今天,瑞士莱茵河谷地区,仍有一些居民保留着吃狗肉的习俗。

但是总体而言,吃狗肉已经越来越成为少数派,因为大部分狗都被当做宠物饲养。宠物已经超越了动物的属性,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狗被作为了家庭的一份子,是情感伴侣,而非肉食或役使工具。

所以你见到遛狗的街坊,只能夸“你的狗好漂亮”,而不能夸“你的狗看上去很好吃”,更不能默默念叨 “一黑二黄三花四白”。

情感产生的肉食禁忌,只有到人类社会生产极大丰富,能够仅仅为了情感而饲养动物的时候才能产生。在这之前,对狗肉的禁忌却并非来自情感。

比如满族人不吃狗肉,是因为他们的民族传统。话说当年努尔哈赤还没成为高富帅前,曾被明朝兵马追杀躲进芦苇丛。敌人放火烧芦苇,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跟随他的大黄狗跑去水边沾湿身体,在他身边来回打滚,使火焰不能靠近。努尔哈赤逃过一劫,但黄狗累死了。因此他立下规矩感谢“义狗”,号令本族人民尊待之。

而汉族也有未曾生育的妇女不能吃狗肉的习俗,理由是狗肉不洁,吃了会导致孕妇难产。

神圣的动物,和肮脏的动物都不能吃

饮食文化跟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对于肉类的禁忌则受到民族与宗教传统的影响。

首先,有些肉食禁忌源于独特的动物崇拜和图腾崇拜。

中国的藏族在饮食中忌讳吃鱼,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是,这种禁忌跟苯教"三分世界"(上指天,中指空,下指地)和"万物有灵"的思想有关。

在苯教的信仰体系中,“鲁”是住在地下的神,它随时可变为蛇、鱼、蛙,主管雨水冰雹;是财富之象征,多种疾病之根源。如果捕杀了化身为鱼、蛙等水族的“鲁”,就会受到惩罚;而救了即将被杀的水族,则会得到福报。

《西藏王统记》中就有记载故事说,吐蕃赞普因看到鱼尸而得病,王妃也因吃鱼得病,以此说明打破禁忌是要受到惩罚的。壮族的一部分地区曾把狗作为图腾,因此那些地区的人们忌吃狗肉。

还有一些肉食禁忌源于对食材的厌弃。比如众所周知的,《古兰经》中说“禁戒他们吃污秽的食物”,这些禁戒包括未经屠宰而自死的禽畜、动物血液和猪肉,认为它们是不洁之物。

而台湾高山族的一些人相信,如果小孩吃了山猪肉,打猎时就会惧怕山猪;而吃了山羊肉,就会喜欢攀爬悬崖,有坠崖丧命的危险。

价值决定命运,肉食动物也有成功学

哈萨克斯坦的马肉罐

在宗教禁忌之外,更多的肉食禁忌,其实是一种利益算计的产物。

在人类早期,马肉是重要的肉食来源之一。而到了文明时代,古代中东帝国和罗马人都将吃马肉作为禁忌。中世纪的教皇还下令基督徒禁止食用马肉。

而到了19世纪,欧洲人又开始对着马肉大快朵颐,以至于法国和@belgium@的城市到处是马肉餐馆。

美国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在研究吃马肉的历史后,提出了动物“额外用途”理论,指出饮食禁忌的形成其实是一种收益最大化的结果。这是什么意思呢?他提出了一个命题:如果一种动物活着的时候比死了更有价值,它就不会被吃掉。

游牧民族对马肉的禁忌,比农耕民族更少。亚洲中部和北部的游牧民族,都将马肉视为不可或缺的应急食品,也是庆典上的盛宴食材。

而对紧靠这些游牧民族的农耕文明来说,他们有稠密的人口,还有很多牲畜要饲养。马对牧草的消化效率,只有牛羊的三分之二,而且作为一种好动的动物,它消耗的热量更大。饲养成本昂贵的马,是为了拉车和战争,用来当食物实在太划不来了。

再比方说牛,从生产的角度来说,用谷物饲养牛的话,90%的热量和80%的蛋白质会被浪费掉,吃同样多饲料的奶牛,却能转化出多六倍的可食蛋白质,而且牛还可以耕作、牛粪可以做燃料。随着人口增长,肉食来源有限,吃牛肉就越来越成为赔本的事,于是在古代中国和印度,都有过对牛肉的禁令,而在印度,由于掺入了更多宗教因素,“不吃牛”的习俗变成了对神牛的崇拜。

虽然人类是杂食动物,但我们的饮食原则,是要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大的热量回报,这就很有可能导致一些维持平衡的措施。比如猪,它也是杂食性动物,会吃蔬菜、谷物和瓜果,挤占人类的食物,在蔬菜瓜果比较稀缺的地方,比如亚洲内陆,饲养牛羊这些吃草的动物就是明智的选择。因此有学者说:“禁忌某种食物,实际上是为了更平衡地获得蛋白质的供应”。

所以,吃不吃什么肉,在今天,可能是感情和信仰问题,而追溯这些禁忌的起源,都跟人类的历史有关,也就是说,跟你的祖先有关。


相关内容

  • 不吃狗肉的"狗肉将军"
  • 林语堂写过一篇文章,叫<狗肉将军回忆记>,文中称"狗肉将军"之所以得名,正是因为张宗昌嗜吃狗肉.但张宗昌的女儿张端却坚决否认这一说法,说张宗昌从不吃狗肉,嫌狗肉腥.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狗肉将军"不但不爱吃狗肉,还对狗宠爱有加:"父亲生活中 ...

  • 吃狗肉的,爱狗狗的,冬至吵到夏至,你们还要吵多久?
  • 我在贵州长大,从三国时期一路走来的花江狗肉,自然是吃过的. 选什么狗是很讲究的,一岁半的年纪,三十斤以内的土公狗,这样的狗肉肥嫩不柴.杀狗和杀猪一样,狗血淌掉,狗皮留着,狗毛褪去,狗骨剔除,狗皮烤得金黄,放进砂锅,水要一次加足不再续,佐以药草,小火慢炖,汤清亮见底,肉细嫩鲜香,筷子插得动就歇火捞肉, ...

  • 瑶族来历的传说
  • 相传古时候,评王征战高王,出了一个赏格,凡能杀死高王者,给予重赏,并将三公主赐与其为妻.文武群臣深知高王的凶恶,无人敢应.瑶族始祖"龙犬盘瓠"应征计杀高王,取回首级.评王大喜,封盘瓠为"南京会稽山十宝殿"大王,并把三公主许配给他.盘瓠和公主生下六男六女,传下瑶 ...

  • 水浒里的玄机:花和尚鲁智深为啥要吃狗肉被发现?
  • 水浒里的玄机:花和尚鲁智深为啥要吃狗肉被发现? 鲁提辖打死镇关西后,逃上五台山当了和尚,取法名智深后,有一段家喻户晓的吃狗肉.大闹文殊院的事.和尚是不可以吃肉的,鲁智深吃肉自然是不允许的,但是,写他所吃的偏偏是狗肉,而不是牛肉.猪肉.羊肉.这绝不是随意选种肉让鲁智深吃吃的信手拈来之笔,而是有深意在其 ...

  • 荔枝狗肉节
  • 荔枝狗肉节 B 添加义项 ? 玉林荔枝狗肉节 即 荔枝狗肉节. 荔枝狗肉节,是中国广西玉林市民间自发形成的节日,与夏至日同天.在每年夏至(6月21日或6月22日),当地群众便会按历史形成的风俗开始大量食用荔枝和狗肉,玉林荔枝狗肉节也由此得名. 当地市民称,玉林自古就有吃狗的传统,民间有"吃 ...

  • 关于动物保护的暑假社会实习报告
  • 这个暑假,我参加了动物保护2队关于公民保护动物意识的调查活动。我们主要针对市民对野生动物和珍稀动物的认知,还有弱小动物的态度进行调查。根据要求,我去了宠物店和附近社区做问卷调查。 其实我是有点怕狗的,因为小时候被一只带病的大狼狗追过,差点被咬屁股,所以自己一直都不敢跟狗太接近。在我打定主意要进宠物店 ...

  • 不同民族风俗特点
  • 不同民族风俗特点 藏族的风俗 献哈达: 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 婚丧嫁娶. 民俗节庆. 拜会尊长. 拜佛,迎送宾客等等场合,通常都要献哈达.哈达是一种生丝制品,长短不一, 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 诚心. 忠诚的意思. 自古以来, 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 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 敬酒茶: ...

  • 大学生关于动物保护的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 这个暑假,我参加了动物保护2队关于公民保护动物意识的调查活动.我们主要针对市民对野生动物和珍稀动物的认知,还有弱小动物的态度进行调查.根据要求,我去了宠物店和附近社区做问卷调查. 其实我是有点怕狗的,因为小时候被一只带病的大狼狗追过,差点被咬屁股,所以自己一直都不敢跟狗太接近.在我打定主意要进宠物店

  • 各民族的禁忌
  • 蒙古族厌恶黑色,认为黑色是不祥的颜色.在饮食上,蒙古族忌食虾.蟹.鱼.海味等. 蒙古人忌讳别人(包括客人)骑着马在蒙古包门口下马和骑马闯进羊群,忌讳手持马鞭进入毡房.客人不经允许不可擅自进入包内,在蒙古包内不能随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将腿伸向西北方或炉灶.不能从主人的衣帽.被褥.枕头上跨过,不能在包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