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欠发达县域的科学发展路径

  传统百强县排名过分注重经济指标,容易误导发展,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只有建立反映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为了正确评价“科学发展观”在不同地区的实践成果,中西部许多欠发达地区应该有相对独特的评价体系,在强调经济发展指标的同时,更应该强调环境、社会、人文等方面的指标。因为一些欠发达县域虽然在经济总量上相对落后,但在科学发展方面可能比一些发达县市做得更好。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为经济发展主体,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从总体上来说,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弱势经济。但同时,县域经济的问题囊括了占全国总人口70%以上的农民以及绝大部分中小县城居民的发展问题,没有县域经济的大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句空话。

  近年来,环县人民大力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博的老区精神,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提速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全县上下政通人和。特别是近三年来,在中央、省、市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环县相继实施了“两基”攻坚、乡镇卫生院改扩建、户户通电、农村安全人饮、环江新区开发、甜木公路改建、通乡油路、农村公路通达工程、石油煤炭开发等一批重大工程,初步缓解了上学难、就医难、用电难、饮水难、行路难、引资难等重大问题。具体工作中,我们着重把握好“五个一”。

  

  紧扣一条主线:结构调整

  

  环县是一个传统山区农业县,为了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我们坚持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应对灾害、增加收入的战略举措,提出了“立草为业、引草入田,草当粮种、羊当猪养,草田轮作、良性发展”的总体思路,从2007年开始,每年种草50万亩以上、引繁绒山羊40万只以上,奋斗3年,实现了草畜“双二百万”目标。去今两年全县种植多年生牧草92万亩,扶持调引纯种绒山羊1.6万只,带动群众舍饲养羊80万只以上。坚持为养而种,积极发展马铃薯、荞麦、葵花、玉米、黄豆、瓜菜等区域优势产业,每个乡镇以万亩为起点,优先做大做强1―2个特色产业,全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今年,大力实施地膜增粮安民工程,形成了“一线四川十塬”的规模布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山区农庄配套型、塬区新型村庄和城镇经营型三种不同模式,从夯实基础、培育产业、培训农民、改善人居等方面着手,建成了曲子楼房子、木钵木钵街、环城北郭原、洪德刘家山4处试点工程,探索出了具有环县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坚持把劳务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去年组织5000多名群众赴疆摘棉,带动全县劳务输出7万人(次),创收2.2亿元。统筹推进扶贫小康建设,去年实施整村推进项目31个,农村贫困面下降到38%。

  

  突破一个重点:资源开发

  

  环县工业弱小,财政紧困。我们始终把发展工业的突破口定位在优势资源开发上,着力推进“两矿三区九厂”建设。积极支持长庆油田加快开发,提升产能;坚持利益最大化原则,争取3个油矿区块的勘探开发,年底有望出油见效。引进华能集团勘探开发煤炭资源,成功签约了投资103亿元的砂井子煤电产业基地开发项目,完成了甜水南部、砂井子煤田详查,协调中油集团无偿转让土地508亩,解决了甜水煤矿建厂用地问题,复采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年产90万吨的刘园子煤矿已开工建设,今年底可望开采出煤。石油、煤炭资源勘探开发的全面展开,打开了环县大发展、快发展的突破口。全力推进三个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集群经济。环江工业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面配套,人驻企业3户,岐黄液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年产1000吨白酒生产线,万佳杂粮公司新上了养麦米生产线;曲子高科技示范园区引进了万吨葵花深加工项目;总投资8000多万元的星辰活性炭项目落户甜水工业园区。

  

  创优一个载体:城镇建设

  

  近年来,我们把城镇建设作为优化环境、吸引投资、推动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来抓,按照县城、乡镇、村级集镇三个层次全面推进,全县城镇化率达到23%。实施了环江新区建设工程,3年实施各类项目120个,累计完成投资8亿多元,再建了一座新县城。旧城改造近三年来实施道路改造、排污排洪项目11个,完成投资5290万元,完善了城市功能;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地域文化开发实施了十大工程,完成投资1700万元,整体框架基本搭起。乡镇小城镇建设梯次推进,去年完成投资1.3亿元,相当于前3年的总和。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村级集镇,涌现出了一批典型。在加快城镇建设的同时,狠抓城市综合管理,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营造了优美、整洁、健康、文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狠抓一个关键:基础改善

  

  环县基础条件差,“瓶颈”制约多。我们始终把改善条件、夯实基础、增强后劲放在首位,大力实施基础先行战略。抢抓政策和投资机遇,大力改善交通条件,去年完成了甜木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实施通乡油路2条,通村砂砾路、农机路90多条,建设总里程1400多公里,投资突破5个亿,是环县历史上修路条数最多、建设里程最长、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目前,有9个乡镇通油路,其余全部通等级路,行路难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举全县之力抓小水建设,投资1.1亿元,实施了县北人饮工程,解决了2.8万户、12.6万人的饮水问题;启动实施了县中南部人饮工程,全县人饮困难问题整体缓解。大抓电力建设,2006年实施了无电村通电工程,结束了“解放70年,36个村不通电”的历史;2007年投资2.4亿元,实施了“户户通电”工程,一年架设农电线路6000多公里,农电入组入户率分别达到100%和99.6%,全县整体告别了“煤油灯时代”。争取实施了退耕还林、荒山造林、蒲河二期、坝系建设等生态项目工程,人均梯田达到3亩,全县整体封山禁牧,生态治理面积2781平方公里。

  

  实现一个目标:和谐发展

  

  我们始终按照统筹发展的要求,大抓社会事业建设。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实现了科技进步先进县目标。成功举办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启动了道情皮影进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工作,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成效明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继2006年建成52所危改项目学校之后,去年又新建改建学校35所面积3万多平方米,被教育部评为“两基”工作先进县。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规模办学创出新路,取得了较好成效。全面完成了乡镇卫生院改建,积极推进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全县已有90%以上的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缓解。狠抓了计划生育各项措施落实,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加快通讯事业发展,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县5.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了救助范围。就业和再就业、医疗保障、治安、信访等工作成效明显,全县上下安定和谐。

  传统百强县排名过分注重经济指标,容易误导发展,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只有建立反映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为了正确评价“科学发展观”在不同地区的实践成果,中西部许多欠发达地区应该有相对独特的评价体系,在强调经济发展指标的同时,更应该强调环境、社会、人文等方面的指标。因为一些欠发达县域虽然在经济总量上相对落后,但在科学发展方面可能比一些发达县市做得更好。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为经济发展主体,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从总体上来说,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弱势经济。但同时,县域经济的问题囊括了占全国总人口70%以上的农民以及绝大部分中小县城居民的发展问题,没有县域经济的大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句空话。

  近年来,环县人民大力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博的老区精神,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提速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全县上下政通人和。特别是近三年来,在中央、省、市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环县相继实施了“两基”攻坚、乡镇卫生院改扩建、户户通电、农村安全人饮、环江新区开发、甜木公路改建、通乡油路、农村公路通达工程、石油煤炭开发等一批重大工程,初步缓解了上学难、就医难、用电难、饮水难、行路难、引资难等重大问题。具体工作中,我们着重把握好“五个一”。

  

  紧扣一条主线:结构调整

  

  环县是一个传统山区农业县,为了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我们坚持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应对灾害、增加收入的战略举措,提出了“立草为业、引草入田,草当粮种、羊当猪养,草田轮作、良性发展”的总体思路,从2007年开始,每年种草50万亩以上、引繁绒山羊40万只以上,奋斗3年,实现了草畜“双二百万”目标。去今两年全县种植多年生牧草92万亩,扶持调引纯种绒山羊1.6万只,带动群众舍饲养羊80万只以上。坚持为养而种,积极发展马铃薯、荞麦、葵花、玉米、黄豆、瓜菜等区域优势产业,每个乡镇以万亩为起点,优先做大做强1―2个特色产业,全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今年,大力实施地膜增粮安民工程,形成了“一线四川十塬”的规模布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山区农庄配套型、塬区新型村庄和城镇经营型三种不同模式,从夯实基础、培育产业、培训农民、改善人居等方面着手,建成了曲子楼房子、木钵木钵街、环城北郭原、洪德刘家山4处试点工程,探索出了具有环县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坚持把劳务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去年组织5000多名群众赴疆摘棉,带动全县劳务输出7万人(次),创收2.2亿元。统筹推进扶贫小康建设,去年实施整村推进项目31个,农村贫困面下降到38%。

  

  突破一个重点:资源开发

  

  环县工业弱小,财政紧困。我们始终把发展工业的突破口定位在优势资源开发上,着力推进“两矿三区九厂”建设。积极支持长庆油田加快开发,提升产能;坚持利益最大化原则,争取3个油矿区块的勘探开发,年底有望出油见效。引进华能集团勘探开发煤炭资源,成功签约了投资103亿元的砂井子煤电产业基地开发项目,完成了甜水南部、砂井子煤田详查,协调中油集团无偿转让土地508亩,解决了甜水煤矿建厂用地问题,复采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年产90万吨的刘园子煤矿已开工建设,今年底可望开采出煤。石油、煤炭资源勘探开发的全面展开,打开了环县大发展、快发展的突破口。全力推进三个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集群经济。环江工业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面配套,人驻企业3户,岐黄液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年产1000吨白酒生产线,万佳杂粮公司新上了养麦米生产线;曲子高科技示范园区引进了万吨葵花深加工项目;总投资8000多万元的星辰活性炭项目落户甜水工业园区。

  

  创优一个载体:城镇建设

  

  近年来,我们把城镇建设作为优化环境、吸引投资、推动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来抓,按照县城、乡镇、村级集镇三个层次全面推进,全县城镇化率达到23%。实施了环江新区建设工程,3年实施各类项目120个,累计完成投资8亿多元,再建了一座新县城。旧城改造近三年来实施道路改造、排污排洪项目11个,完成投资5290万元,完善了城市功能;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地域文化开发实施了十大工程,完成投资1700万元,整体框架基本搭起。乡镇小城镇建设梯次推进,去年完成投资1.3亿元,相当于前3年的总和。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村级集镇,涌现出了一批典型。在加快城镇建设的同时,狠抓城市综合管理,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营造了优美、整洁、健康、文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狠抓一个关键:基础改善

  

  环县基础条件差,“瓶颈”制约多。我们始终把改善条件、夯实基础、增强后劲放在首位,大力实施基础先行战略。抢抓政策和投资机遇,大力改善交通条件,去年完成了甜木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实施通乡油路2条,通村砂砾路、农机路90多条,建设总里程1400多公里,投资突破5个亿,是环县历史上修路条数最多、建设里程最长、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目前,有9个乡镇通油路,其余全部通等级路,行路难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举全县之力抓小水建设,投资1.1亿元,实施了县北人饮工程,解决了2.8万户、12.6万人的饮水问题;启动实施了县中南部人饮工程,全县人饮困难问题整体缓解。大抓电力建设,2006年实施了无电村通电工程,结束了“解放70年,36个村不通电”的历史;2007年投资2.4亿元,实施了“户户通电”工程,一年架设农电线路6000多公里,农电入组入户率分别达到100%和99.6%,全县整体告别了“煤油灯时代”。争取实施了退耕还林、荒山造林、蒲河二期、坝系建设等生态项目工程,人均梯田达到3亩,全县整体封山禁牧,生态治理面积2781平方公里。

  

  实现一个目标:和谐发展

  

  我们始终按照统筹发展的要求,大抓社会事业建设。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实现了科技进步先进县目标。成功举办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启动了道情皮影进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工作,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成效明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继2006年建成52所危改项目学校之后,去年又新建改建学校35所面积3万多平方米,被教育部评为“两基”工作先进县。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规模办学创出新路,取得了较好成效。全面完成了乡镇卫生院改建,积极推进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全县已有90%以上的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缓解。狠抓了计划生育各项措施落实,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加快通讯事业发展,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县5.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了救助范围。就业和再就业、医疗保障、治安、信访等工作成效明显,全县上下安定和谐。


相关内容

  • 安徽中小企业发展路径探索
  • 安徽中小企业发展路径探索 安徽省人大财经委课题组 摘要:安徽中小企业创造的产值占全省GDP的40%以上,但由于缺乏创业精神和融资渠道,其发展规模 偏小,结构层次落后,竞争能力不强,与发达省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必须积极探索发展安徽中小企 业的新思维和新途径,着力发展民营经济.特色经济.配套经济. ...

  • 大都市地区县域城乡空间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
  • 空间发展 SPATIAL DEVELOPMENT 1009-6000(2010)10-0074-06文章编号: TU98 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 74现代城市研究 2010.10 作者简介: 黄瑛,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博士研究生,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张伟,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 ...

  • 大力推进县域紧密型一体化医联体建设--对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战略主题,再次凸显了"强基层"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需要以"政府主导.市场补充,分类管理.多 ...

  • 精品城市建设之我见
  • 经济视野 精品城市建设之我见 王明慧 山东省即墨市规划局山东即墨266200 当前随着国内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带来的土地和户籍政策的重大突破,对城市建设由粗放向精品发展的转型提出的更高要求,为适应形势发展,城市建设应着力在"提升品质和内涵发展"上下功夫,具体应 ...

  • 王轶智:"人"的城镇化重点在县域
  • 作者:王轶智 时间:2013-06-24 在当前大中城市户籍.社会福利等制度改革尚未破局,农民难以实现真正的"异地转移"的条件下,县域城镇化既可以有效就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以加快县域统筹发展的进度.可以说,将来城镇化的重点在县域.当前<城镇化发展规划纲要(2012-2 ...

  • 新农村建设的功能分析
  • 新农村建设的功能分析 李恩 刘志强 (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 吉林长春 130062) 摘要:中国新农村建设几年来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应具有社会化服务.社区组织化.农村城镇化发展.缓解二元经济结构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等功能.实现上述功能农村建设需要选择新的路径:高 ...

  • 县域电子商务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
  • 目录 第一章 总论...........................................3 1.1项目名称...........................................3 1.2某某县概况.................................... ...

  • 中共保定市委十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闭幕
  • 聂瑞平马誉峰讲话 7月29日,中国共产党保定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闭幕.市委书记聂瑞平主持会议并讲话.本报记者 吴战平 侯虓 摄 7月29日,中国共产党保定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闭幕.图为大会主席台. 本报记者 吴战平 高欣悦 摄 本报7月29日讯(记者刘飞)今天上午,中 ...

  • 中国区域经济的新格局
  • 热 点 关 注 中 国 区域 经 济 新 格 局陈栋生中国区域经济的新格局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国家及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勾画了走向未来的宏伟蓝图,并特别关注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纲要>准确地界定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标准,进一步充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