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俞庆珍

(义乌市第三中学,浙江义乌322000)

摘要:对比这两种教学方式。可以发现,传统课堂传授 知识快,集中,知识连贯性好。但对于个体的学生,接受能力 有差异,势必会出现部分学生无法理解3堂'-课的知识。而微 课程在传统课堂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正好可以弥补。学生在 课余时间.对于自己不清楚的知识点.打开相应微视频再学

习一遍即可。

关键词:微课程 高中物理教学

教学研究

引子

开学初。信息技术老师曾和我提起微课程.认为将来的教 学中会有很大的作用。这让我想起半年前参加的一次小学的 教研活动,就是针对

微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开展情况。记得当 时的课堂氛围很好,我心想,什么时候高中课堂也能这么活 跃,不再死气沉沉。于是,找来各种各样的参考资料。我从微课 程是什么、微课程和传统课堂的区别、微课程的特点、物理 学科特点、微课程对物理教学的辅助这几个方面说说自己的

看法。 二、何为微课程 “ 微课程 ” (Microlecture)最早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

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 “ 知识脉 冲” (Knowledge Burst)。 “ 微课程 ” 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 动学习为目的的教学。从教学上来说,就是将重点、难点、考 点、疑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给教师,整合成微教案、微课件、 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五个配套资源,共同组成微课。五个部 分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任意组合。这一概念引入国内之后.国 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将这一概念进行改造与完善。率先提出微 课程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的胡铁生.他对微课程在教与 学两个方面的革新提出建设性观点。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 学校的李玉平老师带领其他教师成立微学时代工作室。开发 系列微课 程,以数字故事的形式讲述教学中一个又一个非 常有意义的变化,受欢迎的程度完全超出他们的想象。 “ 微” 关键就是短而精.内容小而作用大 三、微课程和传统课堂的区别 传统课堂,一节课为40分钟

或者45分钟。目前学校教育实 施的班级集体教学的组织方式与基本单位。学校的主要工作 和教学活动是以上课作为主体,上课是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 核心。在经典教学论的学术专著中。对“ 课” 的定义是: “ 课时有 时间限制、有组织的教学过程的单位,其作用在于达到完整、 然而又是局部性的教学目的。 ” 微课程是把教学中某个知识点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 生。一个微课程只讲一个点,可以是某个重点、难点。一道题目 或者一个实验。学生借助电脑、手机、ipad等设备下载后。可以 随时拿出来学习。 对比这两种教学方式,可以发现.传统课堂传授知识快。 集中,知识连贯性好。但对于个体的学生,接受能力有差异,势

着关键性作用,同时它还有以下特点。 1.解决物理问题必须用到数学工具。很多物理规律,必须 借助公式表达出来,才能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2.概念性强。物理课要教给我们很多物理量和物理规律, 这些知识概念性强.有的还很抽象。 3.特定的物理学的“ 语言”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各种物理 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为了将物理规律简单、明了、准确地表 达出来.常常需要借助很多特定的表达方式。 4.习题类型多、变化大。中学物理课涉及的习题各种各 样。依据不同的物理条件和物理过程,千差万别.变化多端,难 度也是比较大的。 根据物理这门课的特殊性.我们要在课堂上都解决是比 较困难的,一节课应该有针对性地解决几个问题。一节课如 何高效完成,怎样应用好

微课这么好的方法,是值得我们思 考的。 五、微课程对物理教学的辅助 在物理教学的很多环节中,微课程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1.课前预习。课本中有很多知识,凭高中生的能力完全可 以自学,或者只需要老师稍

微点拨就可以明白。学生在预习的 时候老师加以指导,将这一过程录制下来,配上醒目的提醒 语,利用视频剪辑软件制作成五分钟左右的微课程,传到校园 网.供学生点击或下载观看。通过这类微课的学习,学生逐渐 学会如何预习,自学一堂课。当掌握预习方法,习惯自学时,可 以大大减少课堂教学时间。 2.课堂当中。比如演示实验。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实验,必 须做给学生看。但有些实验因为场地、环境、器材等因素的影 响,现场演示可能会效果不明显或者不成功。比如 “ 影响研究 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 这个实验,平行金属板上的电 荷很容易跑走。必须在干燥的环境中完成。要在课堂上做成 功,成功率是比较低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实验室中完 成整个实验。录制下来做成微课程。将视频用于课堂中播放, 效果显著。 3.课堂之后。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中总有不能接受的知 识点,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反复详细地讲解。这时可以将重点 概念、难点的讲解录制下来或用PPT做成微课程。视频里面呈 现出来的是完整的对某个知识点的诠释。课后学生自行下载 观看,课堂上无法理解的,就可以及时得到补充。 4.专题复习。针对高三学生,专题训练很重要。可以把一 个专题利用思维导图、概念图等方式做成卡片.用PPT工具把 这些导图做成微课。这种微课结构性强.有系统性。适合章节 复习,

专题复习。我们还可以把学生制作的图搜集起来做成 册,学生在使用的时候效果会更好。 六、实例的应用 物理必修一的第二章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 间关系 ” 。 这一节内容要用到 “ 微积分 ” 的方法,公式法推导涉及大 学内容,所以课本用图像的方式来阐述。若把一个细化过程在 黑板上完成,费时费力,效果还不一定好。匀变速直线运动为 什么可以由足够多的匀速直线运动合成?这是学生对这个问 题的认识中最关键之处。因此,我做了一个微课程,学生课后 可以自己观看消化。步骤

如下: 第一步:做好教学设计。 本微课程知识来自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下转第28页)

139

必会出现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当堂课的知识。而微课程在传统 课堂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正好可以弥补。学生在课余时间,对 于自己不清楚的知识点,打开相应微视频再学习一遍即可。 四、物理学科特点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 以实验为基础。物理现象的各种规 律,几乎都是通过实验发现的。实验对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起

语重心长地说: “ 学了这么多关于鲁迅的东西,对于鲁迅的深 沉冷峻这一学术界的普遍评价是应该了解的。” 当时,出于对 无知的羞愧,我牢牢地记住这句话。所以,尽管已经过去很长 时间,当接受研讨课任务的时候,这句话成为我这篇教学设计

的灵感来源。本次我参与研讨课第一个感受就是:创新的灵 感.来自于平时点滴的积累。 (三)关于经典课文的创新 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是因为它以独特的魅力、感人 的表现力和深刻的思想性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这种艺术性正 是我们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的。然而,因为考试形式和内容 的原因,经典往往被一个个 “ 经典 ” 的知识点所取代。用两三个 课时学完一篇课文,学生掌握更多的是能够应付考试的内容, 对于这篇课文真正的艺术价值却没有形成深刻的认识。我认 为,这样的教学,即使考取再高的分数,也是与素质教育的要 求相悖的。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是白话小说的奠基人, 是彰显新文化运动实绩的代表作家;是现代文学史不能回避, 也无法回避的一个人物。既然学生学了很多鲁迅的文章,就应 该对鲁迅的文章风格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评价。基于这样一 种思考,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深刻理解鲁迅的深沉和冷 峻,目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鲁迅的文章风格有一个

清晰明确的认识。

起来很困难。我对我的几个解决方案都没有十足的把握.但 是还是把它运用到课堂教学巾。结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 学生只是给出了一个 “ 冷峻的语青 ” 这样一个

相似的生成 其实,问题的根本所在就是这个预设是错误的。冷峻就应该 指的是冷峻的语言,是鲁迅用冷峻的语言批判和讽刺。我认 为这是我本节课最大的一个失误。如果我当时能够清醒地 认识到这个预设

是错误的,而不是有难度,从而做出调整.

对于那个答出正确答案的同学就会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 励,而不是一带而过。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不是在老师 的明确下被动接受的,而是主动探求而得的,对鲁迅的冷峻 的理解也应该更加深刻。 “ 精心的预设会带来精彩的生成” . 这句话值得我们铭记。

(五)关于课外材料的处理

在授课过程中。运用课外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习 目标,是一种常见的、有效的方法。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是, 课外材料是为课文服务的。对于研读课外材料的方法和深度. 必须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来定,而不能盲目地大加解读。否则 就会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或者从课外材料获得认识而不 是从课文中获得认识。我的设计中关于《自题小像》的处理,目 的是让在学生完成对鲁迅深沉的爱国情感的把握后.通过读 懂鲁迅自我评价的诗.加深学生对鲁迅爱国情感的理解.并引 出这一环节的小结。所以我通过幻灯片给 译文,然后让学生

《藤野先生》这篇课文,已经存在于中学课本中几十年了。 关于这篇课文的研究.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比较深刻的程度. 其中很多见解已经被广泛接受。在这样的背景下。似乎已经很 难再有所创新和突破,能做的只是在具体授课时的精彩生动。 但这次我以“ 深沉和冷峻” 作为切入点和授课目标。还是让所

有听课的老师和学生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这说明.对于文学 作品的再创造,对于教材的钻研是永无止境的。关键是要有创 新的意识和信心,有研读教材的钻劲。我认为,这也许是教师 专业发展和教育革新的根本途径和源泉。 (四)关于预设和生成

齐读原诗,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深沉情感。如果再利用一些时间 研读这首诗,则是没必要的,是违背 “ 课外材料是从侧面服务

文本” 的原则的。

(六)关于取舍问题

像《藤野先生》这样的课文,值得讲和要讲的东西太多太

多。如果教师把所谓的知识点全部讲到,那么不仅浪费时间, 而且不利于学生把握重点和提高自主研读的能力。所以.我们 要观其大略,把握主旨,大胆地舍弃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只

课前的预设是授课成功的关键。当我们设置好某个环 节,并预料到在授课时学生解决有困难时.就会精心准备各 种解决方案。但是,如果你认为解决方案不一定有效时,则 千万不要因为对这个设计的喜爱而把希望寄托在学生的精 彩发挥上,而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预设是有问题的,或 是不恰当的。例如环节二 “ 鲁迅的冷峻是指什么而言 ” 这个 预设,在授课前我和另外两个老师都预想到这个问题解决 (上接第139页)章第三节。重点讲清楚用图像求匀变速直线 运动位移。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如何用图像求解学生已经掌 握。根据多年来的教

学实践情况看,主要是“ 微元化、微积分 ” 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即把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无限分割. 当时间足够小,每一小段就可以近似成匀速直线运动。求出每 小段的位移,把每一小段的位移累积相加就求出了整个匀 变速直线运动的总位移。高一学生还不能用微积分公式推导, 而利用图像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本视频将把一个匀变速 直线运动一步一步地细化成无数个匀速直线运动讲解得非常 详细。它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学生可以自己控制整个画 图,分割的细微过程,更有助于理解掌握。 第二步:做教学课件.我用的是最普通的PPT

要我们精心设计和授课,让学生真正以语文、文学的规律解读 课文,那么那些没有讲到的问题,他们是能够自主解决的,我 们要充分相信学生。 当前的语文教学正处在一个再认识的关键时期,现在 的情况是老师累,学生更累。怎样改变这种状况,是专家要 思考的问题,是一线语文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我认为,研讨

课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我衷心地希望这样的研讨活动

越来越多。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一个微课程已经完成。在自己的班级 试验了一遍,学生反应良好,纷纷表示可以多做一些类似的微 课视频。为了了解学生应用次微课的效果,相应准备了一份配 套练习题。从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比以往有明显改善。

七、结语

共用了八张幻灯片,重点讲清楚把匀变速运动分解成 匀速运动的整个过程 第三步:用录屏软件录下整个PPr的放映,生成视频。 常用的录屏软件有Camtasia Studio。这个软件比较简单, 般教师自学都可以学会。在录屏过程中,如果怕学生观看画 面还不能够理解,则可以适当地配以讲解。 第四步:上传。 把做好的微课程上传至自己学校的校园网,或者学生QQ 群,以作业的形式布置学生下载观看

一一

从上面例子当中,可以看到微课的一些优势。把高中物理 所涉及的,可以利用微课资源的地方,合理地整合。将重点、难 点、实验、专题、典型题做成微课程。按照力学、电学、光学等模 块分类整理。一整套的物理微课程做好,就是很好的一门校本 课程。这需要学校整个物理团队中每个物理教师的努力。 课堂不能被微课代替,但是我们可以用微课程补充实际 教学中的缺陷。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如今的大会上,几 乎每人一台ipad,用于开会时查看相关资料等。如果有一天, 课堂上也实现了每人面前一台电脑,微课程的作用就更重 要了

参考文献:

[1]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

胡铁生. “ 微课” :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 北京:电化教育研究,2011(1O). [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微课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俞庆珍

(义乌市第三中学,浙江义乌322000)

摘要:对比这两种教学方式。可以发现,传统课堂传授 知识快,集中,知识连贯性好。但对于个体的学生,接受能力 有差异,势必会出现部分学生无法理解3堂'-课的知识。而微 课程在传统课堂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正好可以弥补。学生在 课余时间.对于自己不清楚的知识点.打开相应微视频再学

习一遍即可。

关键词:微课程 高中物理教学

教学研究

引子

开学初。信息技术老师曾和我提起微课程.认为将来的教 学中会有很大的作用。这让我想起半年前参加的一次小学的 教研活动,就是针对

微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开展情况。记得当 时的课堂氛围很好,我心想,什么时候高中课堂也能这么活 跃,不再死气沉沉。于是,找来各种各样的参考资料。我从微课 程是什么、微课程和传统课堂的区别、微课程的特点、物理 学科特点、微课程对物理教学的辅助这几个方面说说自己的

看法。 二、何为微课程 “ 微课程 ” (Microlecture)最早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

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 “ 知识脉 冲” (Knowledge Burst)。 “ 微课程 ” 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 动学习为目的的教学。从教学上来说,就是将重点、难点、考 点、疑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给教师,整合成微教案、微课件、 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五个配套资源,共同组成微课。五个部 分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任意组合。这一概念引入国内之后.国 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将这一概念进行改造与完善。率先提出微 课程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的胡铁生.他对微课程在教与 学两个方面的革新提出建设性观点。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 学校的李玉平老师带领其他教师成立微学时代工作室。开发 系列微课 程,以数字故事的形式讲述教学中一个又一个非 常有意义的变化,受欢迎的程度完全超出他们的想象。 “ 微” 关键就是短而精.内容小而作用大 三、微课程和传统课堂的区别 传统课堂,一节课为40分钟

或者45分钟。目前学校教育实 施的班级集体教学的组织方式与基本单位。学校的主要工作 和教学活动是以上课作为主体,上课是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 核心。在经典教学论的学术专著中。对“ 课” 的定义是: “ 课时有 时间限制、有组织的教学过程的单位,其作用在于达到完整、 然而又是局部性的教学目的。 ” 微课程是把教学中某个知识点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 生。一个微课程只讲一个点,可以是某个重点、难点。一道题目 或者一个实验。学生借助电脑、手机、ipad等设备下载后。可以 随时拿出来学习。 对比这两种教学方式,可以发现.传统课堂传授知识快。 集中,知识连贯性好。但对于个体的学生,接受能力有差异,势

着关键性作用,同时它还有以下特点。 1.解决物理问题必须用到数学工具。很多物理规律,必须 借助公式表达出来,才能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2.概念性强。物理课要教给我们很多物理量和物理规律, 这些知识概念性强.有的还很抽象。 3.特定的物理学的“ 语言”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各种物理 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为了将物理规律简单、明了、准确地表 达出来.常常需要借助很多特定的表达方式。 4.习题类型多、变化大。中学物理课涉及的习题各种各 样。依据不同的物理条件和物理过程,千差万别.变化多端,难 度也是比较大的。 根据物理这门课的特殊性.我们要在课堂上都解决是比 较困难的,一节课应该有针对性地解决几个问题。一节课如 何高效完成,怎样应用好

微课这么好的方法,是值得我们思 考的。 五、微课程对物理教学的辅助 在物理教学的很多环节中,微课程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1.课前预习。课本中有很多知识,凭高中生的能力完全可 以自学,或者只需要老师稍

微点拨就可以明白。学生在预习的 时候老师加以指导,将这一过程录制下来,配上醒目的提醒 语,利用视频剪辑软件制作成五分钟左右的微课程,传到校园 网.供学生点击或下载观看。通过这类微课的学习,学生逐渐 学会如何预习,自学一堂课。当掌握预习方法,习惯自学时,可 以大大减少课堂教学时间。 2.课堂当中。比如演示实验。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实验,必 须做给学生看。但有些实验因为场地、环境、器材等因素的影 响,现场演示可能会效果不明显或者不成功。比如 “ 影响研究 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 这个实验,平行金属板上的电 荷很容易跑走。必须在干燥的环境中完成。要在课堂上做成 功,成功率是比较低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实验室中完 成整个实验。录制下来做成微课程。将视频用于课堂中播放, 效果显著。 3.课堂之后。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中总有不能接受的知 识点,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反复详细地讲解。这时可以将重点 概念、难点的讲解录制下来或用PPT做成微课程。视频里面呈 现出来的是完整的对某个知识点的诠释。课后学生自行下载 观看,课堂上无法理解的,就可以及时得到补充。 4.专题复习。针对高三学生,专题训练很重要。可以把一 个专题利用思维导图、概念图等方式做成卡片.用PPT工具把 这些导图做成微课。这种微课结构性强.有系统性。适合章节 复习,

专题复习。我们还可以把学生制作的图搜集起来做成 册,学生在使用的时候效果会更好。 六、实例的应用 物理必修一的第二章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 间关系 ” 。 这一节内容要用到 “ 微积分 ” 的方法,公式法推导涉及大 学内容,所以课本用图像的方式来阐述。若把一个细化过程在 黑板上完成,费时费力,效果还不一定好。匀变速直线运动为 什么可以由足够多的匀速直线运动合成?这是学生对这个问 题的认识中最关键之处。因此,我做了一个微课程,学生课后 可以自己观看消化。步骤

如下: 第一步:做好教学设计。 本微课程知识来自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下转第28页)

139

必会出现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当堂课的知识。而微课程在传统 课堂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正好可以弥补。学生在课余时间,对 于自己不清楚的知识点,打开相应微视频再学习一遍即可。 四、物理学科特点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 以实验为基础。物理现象的各种规 律,几乎都是通过实验发现的。实验对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起

语重心长地说: “ 学了这么多关于鲁迅的东西,对于鲁迅的深 沉冷峻这一学术界的普遍评价是应该了解的。” 当时,出于对 无知的羞愧,我牢牢地记住这句话。所以,尽管已经过去很长 时间,当接受研讨课任务的时候,这句话成为我这篇教学设计

的灵感来源。本次我参与研讨课第一个感受就是:创新的灵 感.来自于平时点滴的积累。 (三)关于经典课文的创新 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是因为它以独特的魅力、感人 的表现力和深刻的思想性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这种艺术性正 是我们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的。然而,因为考试形式和内容 的原因,经典往往被一个个 “ 经典 ” 的知识点所取代。用两三个 课时学完一篇课文,学生掌握更多的是能够应付考试的内容, 对于这篇课文真正的艺术价值却没有形成深刻的认识。我认 为,这样的教学,即使考取再高的分数,也是与素质教育的要 求相悖的。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是白话小说的奠基人, 是彰显新文化运动实绩的代表作家;是现代文学史不能回避, 也无法回避的一个人物。既然学生学了很多鲁迅的文章,就应 该对鲁迅的文章风格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评价。基于这样一 种思考,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深刻理解鲁迅的深沉和冷 峻,目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鲁迅的文章风格有一个

清晰明确的认识。

起来很困难。我对我的几个解决方案都没有十足的把握.但 是还是把它运用到课堂教学巾。结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 学生只是给出了一个 “ 冷峻的语青 ” 这样一个

相似的生成 其实,问题的根本所在就是这个预设是错误的。冷峻就应该 指的是冷峻的语言,是鲁迅用冷峻的语言批判和讽刺。我认 为这是我本节课最大的一个失误。如果我当时能够清醒地 认识到这个预设

是错误的,而不是有难度,从而做出调整.

对于那个答出正确答案的同学就会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 励,而不是一带而过。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不是在老师 的明确下被动接受的,而是主动探求而得的,对鲁迅的冷峻 的理解也应该更加深刻。 “ 精心的预设会带来精彩的生成” . 这句话值得我们铭记。

(五)关于课外材料的处理

在授课过程中。运用课外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习 目标,是一种常见的、有效的方法。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是, 课外材料是为课文服务的。对于研读课外材料的方法和深度. 必须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来定,而不能盲目地大加解读。否则 就会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或者从课外材料获得认识而不 是从课文中获得认识。我的设计中关于《自题小像》的处理,目 的是让在学生完成对鲁迅深沉的爱国情感的把握后.通过读 懂鲁迅自我评价的诗.加深学生对鲁迅爱国情感的理解.并引 出这一环节的小结。所以我通过幻灯片给 译文,然后让学生

《藤野先生》这篇课文,已经存在于中学课本中几十年了。 关于这篇课文的研究.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比较深刻的程度. 其中很多见解已经被广泛接受。在这样的背景下。似乎已经很 难再有所创新和突破,能做的只是在具体授课时的精彩生动。 但这次我以“ 深沉和冷峻” 作为切入点和授课目标。还是让所

有听课的老师和学生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这说明.对于文学 作品的再创造,对于教材的钻研是永无止境的。关键是要有创 新的意识和信心,有研读教材的钻劲。我认为,这也许是教师 专业发展和教育革新的根本途径和源泉。 (四)关于预设和生成

齐读原诗,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深沉情感。如果再利用一些时间 研读这首诗,则是没必要的,是违背 “ 课外材料是从侧面服务

文本” 的原则的。

(六)关于取舍问题

像《藤野先生》这样的课文,值得讲和要讲的东西太多太

多。如果教师把所谓的知识点全部讲到,那么不仅浪费时间, 而且不利于学生把握重点和提高自主研读的能力。所以.我们 要观其大略,把握主旨,大胆地舍弃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只

课前的预设是授课成功的关键。当我们设置好某个环 节,并预料到在授课时学生解决有困难时.就会精心准备各 种解决方案。但是,如果你认为解决方案不一定有效时,则 千万不要因为对这个设计的喜爱而把希望寄托在学生的精 彩发挥上,而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预设是有问题的,或 是不恰当的。例如环节二 “ 鲁迅的冷峻是指什么而言 ” 这个 预设,在授课前我和另外两个老师都预想到这个问题解决 (上接第139页)章第三节。重点讲清楚用图像求匀变速直线 运动位移。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如何用图像求解学生已经掌 握。根据多年来的教

学实践情况看,主要是“ 微元化、微积分 ” 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即把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无限分割. 当时间足够小,每一小段就可以近似成匀速直线运动。求出每 小段的位移,把每一小段的位移累积相加就求出了整个匀 变速直线运动的总位移。高一学生还不能用微积分公式推导, 而利用图像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本视频将把一个匀变速 直线运动一步一步地细化成无数个匀速直线运动讲解得非常 详细。它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学生可以自己控制整个画 图,分割的细微过程,更有助于理解掌握。 第二步:做教学课件.我用的是最普通的PPT

要我们精心设计和授课,让学生真正以语文、文学的规律解读 课文,那么那些没有讲到的问题,他们是能够自主解决的,我 们要充分相信学生。 当前的语文教学正处在一个再认识的关键时期,现在 的情况是老师累,学生更累。怎样改变这种状况,是专家要 思考的问题,是一线语文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我认为,研讨

课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我衷心地希望这样的研讨活动

越来越多。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一个微课程已经完成。在自己的班级 试验了一遍,学生反应良好,纷纷表示可以多做一些类似的微 课视频。为了了解学生应用次微课的效果,相应准备了一份配 套练习题。从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比以往有明显改善。

七、结语

共用了八张幻灯片,重点讲清楚把匀变速运动分解成 匀速运动的整个过程 第三步:用录屏软件录下整个PPr的放映,生成视频。 常用的录屏软件有Camtasia Studio。这个软件比较简单, 般教师自学都可以学会。在录屏过程中,如果怕学生观看画 面还不能够理解,则可以适当地配以讲解。 第四步:上传。 把做好的微课程上传至自己学校的校园网,或者学生QQ 群,以作业的形式布置学生下载观看

一一

从上面例子当中,可以看到微课的一些优势。把高中物理 所涉及的,可以利用微课资源的地方,合理地整合。将重点、难 点、实验、专题、典型题做成微课程。按照力学、电学、光学等模 块分类整理。一整套的物理微课程做好,就是很好的一门校本 课程。这需要学校整个物理团队中每个物理教师的努力。 课堂不能被微课代替,但是我们可以用微课程补充实际 教学中的缺陷。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如今的大会上,几 乎每人一台ipad,用于开会时查看相关资料等。如果有一天, 课堂上也实现了每人面前一台电脑,微课程的作用就更重 要了

参考文献:

[1]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

胡铁生. “ 微课” :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 北京:电化教育研究,2011(1O). [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相关内容

  • 雅安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雅安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雅安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均采用云论文发表选题题目 ...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结构与深层意义 高中英语问题式教学初探 ...

  • 艺术美感培养方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艺术美感培养方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姜明玲 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29期 [摘 要]音乐教学是初中教学中重要的课程,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而且相对较为轻松,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课程,可以使学生在繁重的课业 ...

  • 往年部分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
  • 陕西师大生科院往年部分教育硕士 学位论文选题 1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生命科学史内容的比较研究 2 中美中学生物学教材中实验的比较研究 3 从BSCS 到科学发现者--美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4 汉滨区农村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状况的研究 5 多元智力理论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6 初中生物教学中发 ...

  • 微课程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摘 要:文章介绍了微课程的相关概念,阐述了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运用微课程的意义,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就初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的具体运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初中地理:微课程:教学活动:运用 中图分类号:G431: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3-0093-01 ...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精选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精选 初中英语"问题诊断课"实验研究 初中英语交际互动反馈式教学研究 初中英语教材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任务设计的行动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应 ...

  •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讨
  •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 ...

  • 课题组阶段工作计划及总结
  • <信息技术辅助初中数学教学应用的研究>课题组 第一阶段工作计划 一. 课题现状 新时期,教育教学有了新的指导思想,要求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了新的教育教学要求.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 ...

  • 初中体育课堂中游戏教学方法的应用
  • 摘 要:游戏教学正好迎合了初中生喜好游戏.向往自由的心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实践,在阐述体育游戏教学基本概念.分析初中体育游戏教学作用的基础上,对其具体应用方法进行了讨论,以期能对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游戏教学:教学应用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 ...

  • 子课题及微型课题选题参考
  • 一.微型课题选题意见 1."小",即课题确定要小. "小"有两个层面:一是针对本校.本班.本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最烦恼.最困惑.最亟须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形成"小"课题:二是广大教师可以在学校主课题框架下结合自身特点和相关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