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上机实验,实验5

实验五 实体关系模型(E-R 模型)

1、建立E —R 模型的方法:

在分析阶段,收集相关实体的信息和材料;利用分类、聚集、概括等方法抽象出实体名:再根据实体的属性描述其间的各种联系:

2、实体、实体属性、实体间联系及联系的表示方法如下:

用矩形表示实体

用菱形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

用椭圆表示实体的属性

用无向边表示联系

3、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如下: 定义实体:找实体、确定主码, 定义联系:1:1、1:n、m:n

定义属性:为每一个表确定列为每一列选择名字、数据类型为每一列选择长度、精度 确定列是否允许空值、缺省值、取值范围、所要满足的约束条件等。

4、画出实验学生成绩管理的ER 模型,并转换为关系式数据模型,定义各个属性名、类型 , 长度、取值范围等。

学生成绩管理的ER 模型如下:

关系式数据模型如下:

学生(学号、年龄、性别、专业),课程(课程号、课程名),成绩(学生、课程) 5、画出实验库存管理的ER 模型,完成概念设计;

(1) 首先确定实体集。包括生产部,库存管理部,采购部,原材料,成品。 (2) 确定联系类型。各部门实体之间的联系是1:1的关系,部门和物资之间的比

时1:1

(3) 确定实体集和联系的属性。实体集采购部的属性:部门编号,名称

实体集生产部的属性:部门编号,名称,成品 实体集库管部的属性:部门编号,名称,成品,原材料 市场部的属性:部门编号,名称,成品需求量

实体集物资的属性:原材料库存量,成品库存量,原材料名称、编号,成品名称编等。

联系生产部门与库管部的属性:原材料,成品联系部门物资的属性:物资编号和存量 联系生产部门与市场部的属性:成品

画出实验账务处理的ER 模型,并转换为关系式数据模型,定义各个属性名、类型、长度、取值范围等。

(1 )日常经济业务发生时,业务人员将原始凭证提交给财会部门。由凭证录入人员在企业基础会计信息的支持下,直接根据原始单据编制凭证,并保存在凭证文件中。

(2 )对凭证文件中的凭证进行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则对记账凭证作审核标记,否则,将审核未通过的凭证提交给录入人员。

(3 )登记日记账,出纳人员根据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4 )登记各种明细账,一般单位根据业务量的大小设置各个会计岗位,即分别由多个财会人员登记多本明细账,如一个会计专门登记应收账款明细账;一个会计专门登记材料明细账 等。

(5 )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总账会计根据记账凭证定期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6

)月末处理,由于总账、日记账、明细账分别由多个财会人员登记,不可避免地存

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每月月末,财会人员要进行对账,将日记账与总账核对,明细账与总账核对,做到账账相符。此外,财会人员月末还要进行结账,即计算会计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结束账簿记录。

(7 )跟据企业银行账和银行对账单中的银行业务进行自动对账,并生成余额调节表。

(8 )查询与生成报表,根据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编制管理者所需的会计报表和内部分析表。

实验五 实体关系模型(E-R 模型)

1、建立E —R 模型的方法:

在分析阶段,收集相关实体的信息和材料;利用分类、聚集、概括等方法抽象出实体名:再根据实体的属性描述其间的各种联系:

2、实体、实体属性、实体间联系及联系的表示方法如下:

用矩形表示实体

用菱形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

用椭圆表示实体的属性

用无向边表示联系

3、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如下: 定义实体:找实体、确定主码, 定义联系:1:1、1:n、m:n

定义属性:为每一个表确定列为每一列选择名字、数据类型为每一列选择长度、精度 确定列是否允许空值、缺省值、取值范围、所要满足的约束条件等。

4、画出实验学生成绩管理的ER 模型,并转换为关系式数据模型,定义各个属性名、类型 , 长度、取值范围等。

学生成绩管理的ER 模型如下:

关系式数据模型如下:

学生(学号、年龄、性别、专业),课程(课程号、课程名),成绩(学生、课程) 5、画出实验库存管理的ER 模型,完成概念设计;

(1) 首先确定实体集。包括生产部,库存管理部,采购部,原材料,成品。 (2) 确定联系类型。各部门实体之间的联系是1:1的关系,部门和物资之间的比

时1:1

(3) 确定实体集和联系的属性。实体集采购部的属性:部门编号,名称

实体集生产部的属性:部门编号,名称,成品 实体集库管部的属性:部门编号,名称,成品,原材料 市场部的属性:部门编号,名称,成品需求量

实体集物资的属性:原材料库存量,成品库存量,原材料名称、编号,成品名称编等。

联系生产部门与库管部的属性:原材料,成品联系部门物资的属性:物资编号和存量 联系生产部门与市场部的属性:成品

画出实验账务处理的ER 模型,并转换为关系式数据模型,定义各个属性名、类型、长度、取值范围等。

(1 )日常经济业务发生时,业务人员将原始凭证提交给财会部门。由凭证录入人员在企业基础会计信息的支持下,直接根据原始单据编制凭证,并保存在凭证文件中。

(2 )对凭证文件中的凭证进行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则对记账凭证作审核标记,否则,将审核未通过的凭证提交给录入人员。

(3 )登记日记账,出纳人员根据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4 )登记各种明细账,一般单位根据业务量的大小设置各个会计岗位,即分别由多个财会人员登记多本明细账,如一个会计专门登记应收账款明细账;一个会计专门登记材料明细账 等。

(5 )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总账会计根据记账凭证定期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6

)月末处理,由于总账、日记账、明细账分别由多个财会人员登记,不可避免地存

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每月月末,财会人员要进行对账,将日记账与总账核对,明细账与总账核对,做到账账相符。此外,财会人员月末还要进行结账,即计算会计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结束账簿记录。

(7 )跟据企业银行账和银行对账单中的银行业务进行自动对账,并生成余额调节表。

(8 )查询与生成报表,根据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编制管理者所需的会计报表和内部分析表。


相关内容

  • 机房排课系统设计
  • 机房排课系统设计 目 录 1 绪论. 1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2 系统开发方法及目标. .. ...

  • 管理信息系统上机实验1
  • 管理信息系统上机实验1作业 ⑴详细了解这些信息系统实现了哪些功能? 客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输入.存储.处理.输出.控制的功能. 1.客户信息系统:添加删除客房信息和设置客房标准. 2.客房管理:查询客房信息.登记入住.退房结算.超期提醒.预订客房.修改订房信息.换房服务. ⑵具体描述实现每个功能的操 ...

  •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报告
  • 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课程单项实验(上机/实训)报告 课程名称 管理信息系统 班级专业 11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班 学生姓名 魏亚成 学 号 指导教师 填写时间: 2013 年 12 月 26日 课程单项实验(上机/实训)报告填写要求 1. 课程单项实验是指该课程实验由每一个单独设置的实验项目组成 ...

  • 电子商务上机报告
  • 电子商务上机实训 总结报告 姓名: 小飞哥 学号: ********* 日期: 2013年1月 一.实验目的.内容和详细流程 (一)个体消费者网上购物 1.实验目的 (1)了解网上商店的结构特点. (2)掌握网上购物的运作环节. (3)体验网上购物的特点和问题. 2.实验内容 (1)熟悉电子商务网站 ...

  • 会计专业综合实习报告
  • 题目: 会计专业综合实习报告 姓名: **** 层次: 本科 专业: **级会计 班级: **班 石家庄市经济学院西校区制 实习报告填写要求 一、 用规定的字体和字号填写本实习报告。 二、 “实习报告评语”由指导教师填写,写出该同学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并给出实习成绩。 三、 填写实习报告时,首先填写题 ...

  • [会计电算化]上机操作实训数据(固定资产部分)
  • <会计电算化>上机操作实训数据 (第二学期:固定资产部分) 实验十 系统管理 一.打开"系统管理",由"admin"建立账套及设置相关的账套信息. 账套号: 班号+学号(如123) 账套名称: 账套号+学生姓名(如123学生姓名) 账套启用期: 由 ...

  • 财务决策支持系统教学大纲
  • <财务决策支持系统>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S152016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课程名称:财务决策支持系统 英文名称:Financ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学 分:2 适用专业:财务管理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财务决策支持系统 ...

  • 学生选课系统程序设计文档
  • ******************* 实践教学 ******************* 兰州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5年春季学期 课程设计 题 目: 学生选课系统 专业班级:信息与计算科学 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 张墨逸 成 绩:______________ 前 言 数据库是从60年 ...

  • 软件项目管理实验大纲
  • <软件项目管理> 实验大纲 丁琼 2011-2-21 目录 一.实验课程的任务与要求 ..................................................... 2 二.实验设备及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