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答案2

第七章 逻辑基本规律

一、下述议论是否违反逻辑的基本规律?如违反,说明违反了什么规律。

1.金人王若虚云:“或问文章有体乎?曰:无。又问无体乎?曰:有。然则果如何?曰: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答:不违反。王若虚对同一对象“文章”从不同方面作出不同的断定,并不违反逻辑规律。

2.任何人的话都不能信。

答:这句话包含如下逻辑矛盾:任何人的话都不能信,包含了“任何人的话都不能信”这句话本身也不能信,即包含了对自身的否定,这就违反了不矛盾律。

3.有的人拼命追求轻松。

答:这句话包含逻辑矛盾:“拼命”即“不轻松”,要“轻松”就不能“拼命”,“拼命”与“追求轻松”不能共存。这句话是自相矛盾的,违反了不矛盾律。

4.说“如果一个人是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那么他有选举权”,这显然是不对的;说“有人是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但他没有选举权”,这同样是不对的。

答:前者是“如果p,那么q”的形式,后者是“p并且非q”的形式,二者是不同真、不同假的矛盾关系,对二者都加否定,自相矛盾,违反不矛盾律。

5.甲问:“该犯是否可判缓刑?”

乙答:“对该犯判决过重了些。”

答:乙对甲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犯“答非所问的”错误。

6.一个美国人问一个华侨:“你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这个华侨拍着胸膛说:“我是中国人!” 答:美国人的问话是个虚假二支选言命题,遗漏了真支“你是中国人”,而且语气中还有对中国人的轻视。正确的回答应是:“我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韩国人”,这是对虚假问题的拒绝。而华侨避免正面拒绝,直说:“我是中国人”,表面上“答非所问”,实则隐含了“我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国人”的回答,并不违反同一律和排中律。

二、应用同一律的逻辑知识,分析说明下列各段话有无逻辑错误。

1.目前,有些报刊热烈讨论什么是男子汉的问题。对此,有议论说:“男子汉绝非‘奶油书生’,而是有理想,有抱负,有铮铮铁骨的男人。它是勇敢、坚毅、力量的代名词。可惜目前中国的男子汉太少了。据说光北京市,就有上万名找不到男子汉的大龄姑娘。不过,人口普查时,统计数字表明,男子与女子的比例并没有失调。可见,我国的男子汉并不算少,大概是分布不合理吧?”

答:这段议论先偷换了概念,后偷换了论题。一开始,“男子汉”是指具有大丈夫气概的男子,后偷换成指一切男人。议论的题目本来是“什么是男子汉”,最后却转移到男女的比例上了,违反了同一律。

2.甲问:我做菜的手艺不错吧?

乙答:很实惠,很实惠。

答:乙的回答表面上转移了话题,不正面回答问题,违反同一律,实际上隐含着对问话人做菜手艺的批评,不正面批评,巧妙地避免主人的难堪,是一种变格修辞手法,不违反同一律。

3.顾客:你们这儿是怎么搞的?啤酒里有苍蝇!

服务员:啊,不要紧,我们这儿苍蝇不会喝很多酒。

答:服务员的回答转移了论题,违反同一律。服务员用这种幽默方式化解矛盾。

4.《悲惨世界》的作者、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有一次出国旅行,走到某国边境,宪兵要检查登记,问道:“姓名?”“雨果。”“干什么的?”“写东西的。”“以什么谋生?”“笔杆子。”于是宪兵在登记簿上写道:“姓名:雨果。职业:笔杆贩子。”

答:宪兵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违反同一律。雨果说“以笔杆子谋生”是指“当作家”,而宪后却理解成“贩卖笔杆子”。

5.有个小朋友到邮局寄信,柜台里的阿姨告诉他;“这封信超过了重量,要加贴八角邮票才能寄,”小朋友着急地说:“什么?你已经嫌它太重,加贴邮票不是更重了吗?”

答:这个小朋友将“这封信超重”理解成“这封信太重”,无意中偷换了概念,也转移了话题,违反了同一律。

6.孔乙己到了酒店,人们嘲笑他偷了书挨了打。他便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答:孔乙已把不同语词“偷”和“窃”表达一个概念故意说成两个概念,故意偷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

三、指出下列各段话中违反不矛盾律或排中律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1.既断定“所有S是P”真,又断定“有的S不是非P”真;

答:不违反逻辑规律。因为“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非P”(它等值于“有的S是P”)是从属关系,可以同真。

2.既断定“所有S是非P”真,又断定“某S是P”真;

答:违反不矛盾律,“自相矛盾”。因为“所有S是非P”等值于“所有S不是P”,它与单称命题“某S是P”是不同真,不同假的矛盾关系。

3.既断定“如果p则q”真,又断定“如果p则非q”真;

答:不违反。因为二者是可同真、不同假的关系(可用真值表证明)。

4.既断定“所有S是P”假,又断定“有的S不是P”假;

答:违反排中律,犯“模棱两不可”错误。因为二者是不同真、不同假的矛盾关系。

5.既断定“必然非p”假,又断定“不可能非p”假;

答:不违反。因为“必然非P”与“不可能非P”(它等值于“必然P”)是不同真、可同假的反对关系,都加否定不违反排中律。

6.既断定“p或者q”假,又断定“非p并且非q”假;

答:违反排中律。因为二者是不同真、不同假的矛盾关系(真值表可证),都加否定,犯“两不可”的错误。

7.价值规律是永恒的历史规律。

答:违反不矛盾律。这句话隐含两个互相反对的命题:价值规律是历史规律;价值规律是永恒规律,二者不能同真,同时加以肯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8.或者采纳他的建议,或者不采纳他的建议,我都不赞成。

答:违反排中律。“采纳他的建议”与“不采纳他的建议”是两个矛盾命题,都加否定,犯“模棱两不可”的错误。

9.戴着老花镜的父亲久久凝视着比自己高半个头的小伙子,从头到脚,又从脚到头,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

答:违反不矛盾律。这句话既断定“父亲久久凝视着小伙子”,又断定父亲从头到脚,又从脚到头看着小伙子(即不是凝视着小伙子),自相矛盾。

10.我的最大优点就是从来不谈自己的优点。

答:这句话违反不矛盾律:“我从来不谈自己的优点”本身是谈自己的优点,二者矛盾。

四、试运用逻辑基本规律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会回答的同学举手,结果好多同学举起了手。接着,又让不会回答的同学举手,有些同学也举了手。只有一个学生前后两次都没有举手。对这个学生,老师批评说:“会回答与不会回答是互相矛盾的。你怎么前后两次都不举手?这不是在存心捣乱吗?”这个学生站起来,心平气和地辩解道:“老师,你叫会回答的学生举手时,我当时不会回答,没有举手;你叫不会回答的学生举手时,我刚想好了,又会回答了,也就没举手。我都是按照你说的意思去做的呀,这能算存心捣乱吗?”

请问:他们师生二人,谁说的话合乎逻辑?谁说的话不合逻辑?为什么?

答:学生的话合乎逻辑,老师的话不合逻辑。因为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即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同一对象互相矛盾的认识不能都否定(或不作回答),必须肯定其中一个。但学生对前后两个互相矛盾的问题都拒绝回答是在不同时间发生的,不能算违反排中律,更不是故意捣乱。

2.有一块空地准备用来搞建设,甲、乙、丙、丁四人讨论这块空地建什么好。

(A)甲一会儿说应该建个幼儿园,一会儿又说这里不应该建幼儿园,试分析甲这样讲有无逻辑错误,为什么?

(B)针对甲的说法,乙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试分析乙的话有无逻辑错误,为什么?

(C)丙说:“我看还是建幼儿园好。”丁说:“我看还是在这里建食堂好。”针对丙和丁的发言,乙又说:“你们两人的意见,我都不同意。”试分析乙这样讲有无逻辑错误,为什么?

答:甲提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乙对甲提的两个矛盾命题都加否定,违反排中律,犯“两不可”的错误。丙、丁的意见是两个反对命题,可以同假,乙都加否定不违反逻辑规律,可以有第三种意见。

3.1933年鲁迅先生在《“有名无实”的反驳》一文中谈到:当时国民党军队中一排长“以为不抵抗将军下台,‘不抵抗’(主义)就一定跟着下台了。这是不懂逻辑:将军是一个人,而不抵抗是一种主义,人可以下台,主义却可以仍旧留在台上的。”

鲁迅先生为什么说这位排长“不懂逻辑”?

答:国民党的这位排长混淆“不抵抗主义”和“不抵抗将军”两个概念,同时也将“不抵抗将军下台”偷换成了“不抵抗主义下台”,既混淆了概念,又偷换了论题,违反了同一律,所以鲁迅说他不懂逻辑。

4.据传,有一年元宵节,司马光夫人想上街去逛灯会,就跟司马光说:“我要去看花灯。”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灯,何必出去看?”司马光夫人又说:“我不但要看灯,还想看游人。”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人,何必出去看?”

请问,司马光为了阻止夫人上街游玩,使用了什么样的诡辩方法?

答:司马光为了阻止夫人上街游玩,故意混淆“花灯”和“灯”,“游人”和“人”的概念,同时偷换了“看花灯”和“看灯”、“看游人”和“看人”两对论题,违反了同一律。

五、分析下面两段话中违反充足理由律的地方。

1.在一次干部会上,甲说:“我们部门的工作不受重视,什么事老是低人一头!”乙听了反驳说:“你不想低人一头,难道想高人一头吗?”甲马上辩解说:“我们既不想低人一头,也不想高人一头,能对我们一视同仁就满足了。”

答:干部乙的话违反了充足理由律:由“不想低人一头”推不出“想高人一头”,因为“不想低人一头”与“想高人一头”是反对关系的命题,否定其中一个,“推不出”另一命题真。干部甲的话是符合逻辑的。

2.契诃夫的名著《套中人》写到别里科夫有一次看到他学校的同事柯瓦连科同他的妹妹在街上骑自行车,吓得脸色由青到白,第二天他到柯瓦连科家里,说:“你骑自行车,这种消遣,对于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宜的!”当柯瓦连科问他为什么时,他说:“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密哈益·沙维奇,难道这不是理所当然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可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件事,那就做不得。”

答:别里科夫反对青年教育者骑自行车的理由有二:一是“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么学生就不会做出好事来”,二是“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件事”。这两个理由,前者是虚假的,犯“虚假理由”错误;后者虽真实,但与“青年教育者不能骑自行车”的结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总之,别里科夫的话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六、用排中律或不矛盾律的知识解答下述问题。

世界杯足球赛经过紧张角逐,有B、F、H、K四支球队进入半决赛。这天,球迷甲、乙、丙、丁在打赌猜测哪支球队最后捧杯,四人猜测如下:

甲:如果B队半决赛中战胜H队,那么B队就会夺得冠军。

乙:我认为H队和K队都不会打进决赛。

丙:除非K队在半决赛中淘汰F队,B队才会取得冠军。

丁:B队战胜H队是没有问题的,但B队不会再次夺冠。

最后的比赛结果证明,四个球迷只有一个人的猜测是错误的。你能根据上述条件推断哪个队取得了冠军吗?猜错的又是哪一位呢?

答:F队取得冠军,猜错的是甲,其余三人都猜对了。据已知条件,甲的话和丁的话是矛盾关系的命题,按照不矛盾律,两个矛盾命题必有一假,这样,唯一的假话必在甲或丁的话中,而乙的话和丙的话必是真话。由于B、F、H、K四支球队进行半决赛,而H、K都没进入决赛(乙的话),所以,B、F进入了决赛(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由于K队没进入决赛(即在半决赛中被淘汰),所以,“K队在半决赛中淘汰F队”这个命题是假的,结合丙的话可推知“B队不会取得冠军”(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B队、F队进入了决赛,而B队不会取得冠军,故冠军队是F队(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甲的话是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前件“B队在半决赛中战胜H队”真(据乙的话),后件“B队会夺得冠军”假,所以,甲的话是假话,即猜错了。

第八章 归纳推理

一、指出下列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外国有一则寓言故事:一个户籍官员到一个村庄去登记户口,询问的第一个户主叫威廉·威廉斯;第二个户主,第三个甚至第四个户主也叫这个名字;最后他自己说:“这可腻了!他们显然都叫威廉·威廉斯。我把他们照这名字都登上,今天好休息。”图省事的结果是他错了。村子里还有一个叫约翰·琼斯的。

答:这个户籍员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他运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根据部分户主的姓名一样,没有注意发现反例,就得出所有户主都姓名一样的确定结论,其推理是不正确的。

2.红牵牛花、红大理花、一品红等红花都不香;所以,一切红花都不香。

答:不正确。因为前提概括的事例过少,也没有注意搜集反例,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3.古代著名诗人都爱种柳,不但写下许多咏柳佳作,而且本人都从事植柳。陶渊明以“五柳”为号说明了他对柳的喜爱。欧阳修也是植柳能手,在扬州蜀冈大明寺平山堂前,“欧阳文忠植柳一株,谓之欧公柳”。白居易外放时也曾不止一次种过柳:“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柳宗元用诗记载了他在柳州任刺使时种柳的事:“柳州柳刺使,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夕年。”

答:不正确。这个推理仅根据部分著名诗人爱种柳的事实,而没注意文学史上大量相反的事例,得出全称结论,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二、下列各段文字应用的是什么归纳推理?

1.著名数学家哥德巴赫在计算中发现:7=3+2+2,9=3+3+3,11=5+3+3,13=5+5+3,15=5+7+3,„„7、9、11、13、15等都是大于5的奇数,它们都能写成三个素数之和。所以,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可以分解为3个素数之和。

答:这是个正确的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2.孔子的弟子曾参,曾经说过儒家的孝道是:“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后人曾将这句话归纳成今天常用的成语:“放诸四海而皆准”。

答:完全归纳推理。

3.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以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答: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4.在毛里求斯,有13棵高大挺拔的大颅榄树。这是这种名贵树木仅有的后裔。它们的“年龄”都是300岁,已进入垂暮之年。奇怪的是,这些树木尽管果实累累,种子却从不萌芽。园艺家无论怎样精心培

育,也没有一粒种子破土而出。

世界上决没有不能繁衍的树木,大颅榄树为什么不能繁衍呢?科学家经过长久探索,终于发现,渡渡鸟的灭绝使这种树遭到厄运。渡渡鸟以颅榄树的果实为食,强有力的消化系统把硬壳磨薄,加上胃中酶的作用,使之容易发芽。可以说,渡渡鸟是颅榄树的催生婆,渡渡鸟一死,果实的硬壳扼杀了种子的生机。渡渡鸟与大颅榄树缺一不可,它们一兴俱兴,一衰俱衰。

答:该段文字前部分是完全归纳推理,后部分是科学归纳推理。

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各包含了哪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1.把新鲜的植物叶子浸在有水的容器里,并使叶子照到阳光,就会有气泡从叶子表面逸出并升出水面(水在这里只是帮助人们看见气泡)。若日光逐渐减少,气泡也逐渐减少。若不使叶子照到阳光,则气泡完全停止产生。若继续使之照到阳光,则又有气泡逸出。日照强度逐渐增强,气泡也逐渐增强。由此可见,植物的叶子放出气泡与日光的照射有关。

答:这段文字运用了求异法和共变法。新鲜的植物照到阳光,就有气泡从叶了表面逸出,否则,气泡就完全停止产生,这是求异法。对叶子的日照强度增强,气泡逸出也增多,否则,气泡就随之减少,这是共变法。

2.澳大利亚原来没有牛羊,最高等的动物只有袋鼠,后来引进了牛羊,牛羊多了,蚊蝇、牛虻竟也跟着多了起来。

原来,牛羊多了,畜粪也就多了起来。单牛粪而言,500万头牛一天可拉上亿堆牛粪。畜粪越积越多,牧草压在底下,无法生长;畜粪又滋生大量蚊蝇、牛虻,侵害人畜,传播疾病,搞得举国不宁。

牛羊成群粪成灾,这是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中遇到的特殊问题。世界上别的牧场也牛羊成群,都没有畜粪问题,因为那里有无数的推粪虫在推着粪球,把一堆堆粪化整为零,推入土中„„。后来,澳大利亚成立了推粪虫研究所,培养推粪能手,几年时间,牛羊粪被清除得干干净净,牧场上牧草丰茂,一片青翠。蚊蝇大量减少,牛羊的发展又有了保证。牛羊与推粪虫,是自然索链上紧紧相扣的环节。这真是蜣螂虽小,缺之不可,一缺则乱,一补则安。

答:这段话前半分析牛羊的发展与畜粪造成的灾害之间存在共变关系,用了共变法。后面分析畜粪造成的原因时运用了求异法,有推粪虫的地方,畜粪就不会造成灾害,没有推粪虫的地方,牛羊成群粪成灾。

3.从前有两位化学家观察到,大气中的氮比从各种化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氮,在相同条件下,多出0.5%的重量。于是他们想,空气中的氮的多余重量,必定是一个与氮相结合的未知元素的重量。后来,化学家们根据多次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元素——氩。

答:运用了剩余法:大气中的氮的重量是个复合现象,除去已知的99.5%的重量是氮的重量,剩余的0.5%的重量是一种未知元素——氩的重量。

4.据卫生部新闻发言人2004年4月23日公布的非典疫情:安徽确诊一非典病例和一疑似病例。患者宋某,女,26岁,安徽医大硕士研究生,3月7日至3月22日曾在中国疾病预防中心病毒和预防控制所形态实验室学习,23日回合肥,发病后回北京治病。安徽疑似患者魏某系宋某之母,一直陪护宋某。北京确诊病例李某曾在北京健宫医院护理过宋某,与宋某有流行病学关系。北京一疑似病例杨某,男,31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博士后,4月17日发病。

由于宋某和杨某曾在同一实验室工作,专家初步判定,此次疫情可能源于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 答:运用了求同法:北京和安徽两个非典病例虽然发病时间、病情、发病地点各有不同,但此前都曾在北京某实验室作过研究工作,实验室的病毒感染可能是他们发病的共同原因。后来专家组的调查也证实了上述推测。

5.岱庙院内有两棵生长300多年的大银杏树,多年来一直郁郁葱葱,树叶碧绿,果实丰收。1988年至1989年大旱,其中西侧的216号树发生大面积树叶枯黄现象,大水漫灌也不见效。管理人员通过考察分析发现:与216号树仅隔一条甬路的215号树却照样枝青叶翠,一如往常。更奇怪的是:在岱庙后寝宫之北有两株30余年的银杏幼树,其位置与215、216号树南北相对,西侧一株树叶枯黄,而东侧一株碧绿如常。四株树的生活环境:土质、雨水、日照、管理基本相同,为什么出现这种截然相反的现象呢?原来,

216号树之南有一水井,名为“醴泉”,由于天旱,近年大量抽水使用,水位严重下降;而215号树之南虽然也有一水井,久已填死不再使用,地下水位降低不多。是否“醴泉”的使用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是银杏树叶枯黄的原因呢?后管理部门命令停用“醴泉”,银杏树已枯黄的叶子果然逐渐返青,树冠又碧绿如初了。

答:运用了求同异并用法,216号银杏树与它北面的30年树龄的小银杏树南面有水井,并经常使用,两树树叶变黄,这是求同,215树与它北面的小银杏树南面没有水井树叶没有变黄,这又是求同;将这两种情况对比,说明水井的使用是树叶变黄的原因,这是求异。

四、请指出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没有水分,麦种发芽。

答:不可能事件。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等于90°。

答:必然事件。

3.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抽一张,这张牌是红桃。

答:随机事件。

4.给一批产品标上a、b、c、d、e的编号,然后从中任取一件,正好是e号。

答:随机事件。

五、简答下列问题:

1.一瓷罐内装有2个鸡蛋和3个鸭蛋,从中任意取出一个,得到鸡蛋的概率是多少?

答:得到鸡蛋的概率是40%。

2.将一枚硬币掷50次,出现正面次数为10次,这种情况是否正常?为什么?

答:不正常。因为一个厚度均匀,边棱无损的硬币掷若干次,其出现正面次数的概率应为50%。按这个概率计算,将硬币掷50次,出现正面的次数应为25次左右。

3.假定你抛掷一枚硬币,那么你认为仅这一次的抛掷来看,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如果连续抛掷100次并记录硬币向上的次数,那么你还能认为你本题的前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正确的吗?

答:出现正面向上的理论概率应是50%,如果连续抛掷100交,并记录硬币向上的数即使不是50%,只能说这次试验硬币向上的频率不是50%,并不影响其理论概率仍为50%。

第九章 类比推理与回溯推理

一、下列类比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1.儿童受师长的管束监督,因此,小国应受大国的指导,弱国要受强国的摆布。

答:不正确。该推理犯了“机械类推”的错误。因为儿童与师长的关系与小国和大国、弱国和强国的关系本质不同,不宜类比。

2.在台湾发现了全身长白毛的猴子后,有人推断说:与台湾自然条件、生活环境相类似的西双版纳地区也会有这种白色的猴子。

答:正确。根据台湾与西双版纳自然条件(a)、生活条件(b)相似,台湾发现了长白毛的猴子(c),推知西双版纳也会有长白毛的猴子(c)。

3.《庄子·至乐》篇里有一段鲁侯养鸟的故事。大意是:鲁侯是个侯,喜欢别人奉承、听宫廷音乐、饮酒吃肉。有一天,有一只海鸟飞到鲁京城的郊外,鲁侯把这只鸟抓来,很尊敬地用车子把它送到供祭祀的大殿里去,给它演奏庄严肃穆的《九韶》乐曲,向它敬酒,给它吃最好的伙食,弄得海鸟头昏眼花,恐惧悲伤,不敢吃一块肉,当然更不敢饮一杯酒,三天就死去了。

答:不正确。鲁侯犯了“机械类推”的错误。鲁侯自己是个贵族:喜欢别人奉承、听宫廷音乐、饮酒吃肉,他认为海鸟也和他一样,给海鸟以贵族生活待遇,结果海鸟死亡。鲁侯与海鸟二者本质相差太远,这种类比是错误的。

二、指出下列类比推理中相同的属性和推出属性,并说明是否正确。

1.大白杨和小白杨的叶、枝、干相似,嫁接容易成活;桃树和柳树的叶、枝、干也很相似;所以,桃树和柳树嫁接也容易成活。

答:不正确。相同属性:嫁接的父本和母本都叶、枝、干相似,推出属性:嫁接容易成活。因为相同属性只是表面的,而本质不同(大小白杨为同类植物,而桃柳树则非同类植物),二者不可类比。

2.昨天天气闷热,无风,乌云满天,蜻蜓飞得很低,下了雨;今天天气也很闷热,无风,天空乌云密布,蜻蜓飞得很低;所以,今天可能下雨。

答:正确。相同属性:天气闷热、无风、乌云满天、蜻蜓飞得低,推出属性:下了雨。相同属性是本质的,结论可靠性高。

3.神学家比西安·亚雷在说明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时是这样论证的:太阳是被上帝创造出来照亮地球的。这是因为人们总是移动火把照亮房子,而不是移动房子被火把照亮。因而只能是太阳绕地球,而不是地球绕太阳。

答:不正确。神学家比西安·亚雷犯了“机械类推”的逻辑错误。因为太阳照亮地球与火把照亮房子是表面相同而本质完全不同的事物,仅根据某些表面相似而推出太阳绕地球转的结论是错误的。

4.伯乐是相马专家,著有《相马经》,其子却不会相马。一天,伯乐的儿子看到一只蛤蟆,对伯乐说:“爸爸,好马,你看,额、眼、腿跟你在《相马经》中说的一模一样,就是蹄子不大一样。”伯乐听了简直哭笑不得。其子“按图索骥”,推出了荒唐的结论。

答:不正确。伯乐的儿子犯了“机械类推”的错误。他根据蛤蟆与好马某些表面相似而推出了荒唐的结论。

三、分析下列回溯推理,指出其具体类型并写出其逻辑模式

1.公安人员在勘察某盗窃现场时发现:门窗完好,没有撬砸痕迹。根据一般经验,便可分析出造成这种情况的几个条件:如果是内部人员作案,可以用正当方式进入现场,可以不破坏门窗;如果内外人员勾结作案,那么也不会破坏门窗;如果犯罪人事先潜入现场,那么也不会破坏门窗。由此推知:此案可能是内部人员所为,或者是内外人员勾结作案,或者是罪犯事先潜入作案现场。

答:此推理属于复杂式回溯推理。用q代“门窗完好”,用p1代“内部人员作案”,用p2代“内外人员勾结作案”,用p3代“犯罪人员事先潜入现场”,该推理的逻辑模式为:

已知q,如果p1 则q;推测p1;

已知q,如果p2 则q;推测p2;

已知q,如果p3则q;推测p3;

所以,q的原因可能是p1或p2或p3。

2.如果某甲犯了谋杀罪,那么,他就曾在受害者房间里;据群众反映,有人看到某甲昨晚曾到过受害者房间;由此推测:某甲犯了谋杀罪。

答:该推理为简单式回溯推理。用q代“某甲曾在受害者房间里”,用p代“某甲犯了谋杀罪”,其逻辑模式为:

已知q(结果)

如果p,那么q;

所以,可能p(原因);

3.长期居住在嘈杂环境、身体素质差、情绪易激动等,会导致非病理性神经衰弱症。某人患非病理性神经衰弱症;所以,此人可能由于长期居住在嘈杂环境里。

答:此推理是简单式回溯推理。用q代“某人患非病理性神经衰弱症”,用p1、、p2、p3分别代“长期居住在嘈杂环境、身体素质差、情绪易激动”,其推理的逻辑模式为:

已知:q

如果(p1∧p2∧p3),那么q

所以,可能p1。

4.我国古代有一件因借债不还而用镰刀杀人的案子,检验官命令该地居民将全部镰刀交出,排列在地上。正值盛夏炎热之时,苍蝇飞集在其中一把镰刀上。检验官指着这把镰刀,问其主。当即将该人捕获审问,但此人不服。检验官指着镰刀厉声说:其它镰刀都没有苍蝇,你用镰刀杀人,血腥气还在,苍蝇才聚集其上,你还能抵赖吗?此人乃叩头服罪。

答:此为简单式回溯推理。用q代“苍蝇飞集镰刀上”,用p代“用镰刀杀人”,其逻辑模式为:

已知:q

如果p,那么q

所以,可能p。

第七章 逻辑基本规律

一、下述议论是否违反逻辑的基本规律?如违反,说明违反了什么规律。

1.金人王若虚云:“或问文章有体乎?曰:无。又问无体乎?曰:有。然则果如何?曰: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答:不违反。王若虚对同一对象“文章”从不同方面作出不同的断定,并不违反逻辑规律。

2.任何人的话都不能信。

答:这句话包含如下逻辑矛盾:任何人的话都不能信,包含了“任何人的话都不能信”这句话本身也不能信,即包含了对自身的否定,这就违反了不矛盾律。

3.有的人拼命追求轻松。

答:这句话包含逻辑矛盾:“拼命”即“不轻松”,要“轻松”就不能“拼命”,“拼命”与“追求轻松”不能共存。这句话是自相矛盾的,违反了不矛盾律。

4.说“如果一个人是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那么他有选举权”,这显然是不对的;说“有人是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但他没有选举权”,这同样是不对的。

答:前者是“如果p,那么q”的形式,后者是“p并且非q”的形式,二者是不同真、不同假的矛盾关系,对二者都加否定,自相矛盾,违反不矛盾律。

5.甲问:“该犯是否可判缓刑?”

乙答:“对该犯判决过重了些。”

答:乙对甲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犯“答非所问的”错误。

6.一个美国人问一个华侨:“你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这个华侨拍着胸膛说:“我是中国人!” 答:美国人的问话是个虚假二支选言命题,遗漏了真支“你是中国人”,而且语气中还有对中国人的轻视。正确的回答应是:“我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韩国人”,这是对虚假问题的拒绝。而华侨避免正面拒绝,直说:“我是中国人”,表面上“答非所问”,实则隐含了“我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国人”的回答,并不违反同一律和排中律。

二、应用同一律的逻辑知识,分析说明下列各段话有无逻辑错误。

1.目前,有些报刊热烈讨论什么是男子汉的问题。对此,有议论说:“男子汉绝非‘奶油书生’,而是有理想,有抱负,有铮铮铁骨的男人。它是勇敢、坚毅、力量的代名词。可惜目前中国的男子汉太少了。据说光北京市,就有上万名找不到男子汉的大龄姑娘。不过,人口普查时,统计数字表明,男子与女子的比例并没有失调。可见,我国的男子汉并不算少,大概是分布不合理吧?”

答:这段议论先偷换了概念,后偷换了论题。一开始,“男子汉”是指具有大丈夫气概的男子,后偷换成指一切男人。议论的题目本来是“什么是男子汉”,最后却转移到男女的比例上了,违反了同一律。

2.甲问:我做菜的手艺不错吧?

乙答:很实惠,很实惠。

答:乙的回答表面上转移了话题,不正面回答问题,违反同一律,实际上隐含着对问话人做菜手艺的批评,不正面批评,巧妙地避免主人的难堪,是一种变格修辞手法,不违反同一律。

3.顾客:你们这儿是怎么搞的?啤酒里有苍蝇!

服务员:啊,不要紧,我们这儿苍蝇不会喝很多酒。

答:服务员的回答转移了论题,违反同一律。服务员用这种幽默方式化解矛盾。

4.《悲惨世界》的作者、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有一次出国旅行,走到某国边境,宪兵要检查登记,问道:“姓名?”“雨果。”“干什么的?”“写东西的。”“以什么谋生?”“笔杆子。”于是宪兵在登记簿上写道:“姓名:雨果。职业:笔杆贩子。”

答:宪兵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违反同一律。雨果说“以笔杆子谋生”是指“当作家”,而宪后却理解成“贩卖笔杆子”。

5.有个小朋友到邮局寄信,柜台里的阿姨告诉他;“这封信超过了重量,要加贴八角邮票才能寄,”小朋友着急地说:“什么?你已经嫌它太重,加贴邮票不是更重了吗?”

答:这个小朋友将“这封信超重”理解成“这封信太重”,无意中偷换了概念,也转移了话题,违反了同一律。

6.孔乙己到了酒店,人们嘲笑他偷了书挨了打。他便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答:孔乙已把不同语词“偷”和“窃”表达一个概念故意说成两个概念,故意偷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

三、指出下列各段话中违反不矛盾律或排中律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1.既断定“所有S是P”真,又断定“有的S不是非P”真;

答:不违反逻辑规律。因为“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非P”(它等值于“有的S是P”)是从属关系,可以同真。

2.既断定“所有S是非P”真,又断定“某S是P”真;

答:违反不矛盾律,“自相矛盾”。因为“所有S是非P”等值于“所有S不是P”,它与单称命题“某S是P”是不同真,不同假的矛盾关系。

3.既断定“如果p则q”真,又断定“如果p则非q”真;

答:不违反。因为二者是可同真、不同假的关系(可用真值表证明)。

4.既断定“所有S是P”假,又断定“有的S不是P”假;

答:违反排中律,犯“模棱两不可”错误。因为二者是不同真、不同假的矛盾关系。

5.既断定“必然非p”假,又断定“不可能非p”假;

答:不违反。因为“必然非P”与“不可能非P”(它等值于“必然P”)是不同真、可同假的反对关系,都加否定不违反排中律。

6.既断定“p或者q”假,又断定“非p并且非q”假;

答:违反排中律。因为二者是不同真、不同假的矛盾关系(真值表可证),都加否定,犯“两不可”的错误。

7.价值规律是永恒的历史规律。

答:违反不矛盾律。这句话隐含两个互相反对的命题:价值规律是历史规律;价值规律是永恒规律,二者不能同真,同时加以肯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8.或者采纳他的建议,或者不采纳他的建议,我都不赞成。

答:违反排中律。“采纳他的建议”与“不采纳他的建议”是两个矛盾命题,都加否定,犯“模棱两不可”的错误。

9.戴着老花镜的父亲久久凝视着比自己高半个头的小伙子,从头到脚,又从脚到头,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

答:违反不矛盾律。这句话既断定“父亲久久凝视着小伙子”,又断定父亲从头到脚,又从脚到头看着小伙子(即不是凝视着小伙子),自相矛盾。

10.我的最大优点就是从来不谈自己的优点。

答:这句话违反不矛盾律:“我从来不谈自己的优点”本身是谈自己的优点,二者矛盾。

四、试运用逻辑基本规律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会回答的同学举手,结果好多同学举起了手。接着,又让不会回答的同学举手,有些同学也举了手。只有一个学生前后两次都没有举手。对这个学生,老师批评说:“会回答与不会回答是互相矛盾的。你怎么前后两次都不举手?这不是在存心捣乱吗?”这个学生站起来,心平气和地辩解道:“老师,你叫会回答的学生举手时,我当时不会回答,没有举手;你叫不会回答的学生举手时,我刚想好了,又会回答了,也就没举手。我都是按照你说的意思去做的呀,这能算存心捣乱吗?”

请问:他们师生二人,谁说的话合乎逻辑?谁说的话不合逻辑?为什么?

答:学生的话合乎逻辑,老师的话不合逻辑。因为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即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同一对象互相矛盾的认识不能都否定(或不作回答),必须肯定其中一个。但学生对前后两个互相矛盾的问题都拒绝回答是在不同时间发生的,不能算违反排中律,更不是故意捣乱。

2.有一块空地准备用来搞建设,甲、乙、丙、丁四人讨论这块空地建什么好。

(A)甲一会儿说应该建个幼儿园,一会儿又说这里不应该建幼儿园,试分析甲这样讲有无逻辑错误,为什么?

(B)针对甲的说法,乙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试分析乙的话有无逻辑错误,为什么?

(C)丙说:“我看还是建幼儿园好。”丁说:“我看还是在这里建食堂好。”针对丙和丁的发言,乙又说:“你们两人的意见,我都不同意。”试分析乙这样讲有无逻辑错误,为什么?

答:甲提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乙对甲提的两个矛盾命题都加否定,违反排中律,犯“两不可”的错误。丙、丁的意见是两个反对命题,可以同假,乙都加否定不违反逻辑规律,可以有第三种意见。

3.1933年鲁迅先生在《“有名无实”的反驳》一文中谈到:当时国民党军队中一排长“以为不抵抗将军下台,‘不抵抗’(主义)就一定跟着下台了。这是不懂逻辑:将军是一个人,而不抵抗是一种主义,人可以下台,主义却可以仍旧留在台上的。”

鲁迅先生为什么说这位排长“不懂逻辑”?

答:国民党的这位排长混淆“不抵抗主义”和“不抵抗将军”两个概念,同时也将“不抵抗将军下台”偷换成了“不抵抗主义下台”,既混淆了概念,又偷换了论题,违反了同一律,所以鲁迅说他不懂逻辑。

4.据传,有一年元宵节,司马光夫人想上街去逛灯会,就跟司马光说:“我要去看花灯。”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灯,何必出去看?”司马光夫人又说:“我不但要看灯,还想看游人。”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人,何必出去看?”

请问,司马光为了阻止夫人上街游玩,使用了什么样的诡辩方法?

答:司马光为了阻止夫人上街游玩,故意混淆“花灯”和“灯”,“游人”和“人”的概念,同时偷换了“看花灯”和“看灯”、“看游人”和“看人”两对论题,违反了同一律。

五、分析下面两段话中违反充足理由律的地方。

1.在一次干部会上,甲说:“我们部门的工作不受重视,什么事老是低人一头!”乙听了反驳说:“你不想低人一头,难道想高人一头吗?”甲马上辩解说:“我们既不想低人一头,也不想高人一头,能对我们一视同仁就满足了。”

答:干部乙的话违反了充足理由律:由“不想低人一头”推不出“想高人一头”,因为“不想低人一头”与“想高人一头”是反对关系的命题,否定其中一个,“推不出”另一命题真。干部甲的话是符合逻辑的。

2.契诃夫的名著《套中人》写到别里科夫有一次看到他学校的同事柯瓦连科同他的妹妹在街上骑自行车,吓得脸色由青到白,第二天他到柯瓦连科家里,说:“你骑自行车,这种消遣,对于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宜的!”当柯瓦连科问他为什么时,他说:“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密哈益·沙维奇,难道这不是理所当然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可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件事,那就做不得。”

答:别里科夫反对青年教育者骑自行车的理由有二:一是“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么学生就不会做出好事来”,二是“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件事”。这两个理由,前者是虚假的,犯“虚假理由”错误;后者虽真实,但与“青年教育者不能骑自行车”的结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总之,别里科夫的话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六、用排中律或不矛盾律的知识解答下述问题。

世界杯足球赛经过紧张角逐,有B、F、H、K四支球队进入半决赛。这天,球迷甲、乙、丙、丁在打赌猜测哪支球队最后捧杯,四人猜测如下:

甲:如果B队半决赛中战胜H队,那么B队就会夺得冠军。

乙:我认为H队和K队都不会打进决赛。

丙:除非K队在半决赛中淘汰F队,B队才会取得冠军。

丁:B队战胜H队是没有问题的,但B队不会再次夺冠。

最后的比赛结果证明,四个球迷只有一个人的猜测是错误的。你能根据上述条件推断哪个队取得了冠军吗?猜错的又是哪一位呢?

答:F队取得冠军,猜错的是甲,其余三人都猜对了。据已知条件,甲的话和丁的话是矛盾关系的命题,按照不矛盾律,两个矛盾命题必有一假,这样,唯一的假话必在甲或丁的话中,而乙的话和丙的话必是真话。由于B、F、H、K四支球队进行半决赛,而H、K都没进入决赛(乙的话),所以,B、F进入了决赛(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由于K队没进入决赛(即在半决赛中被淘汰),所以,“K队在半决赛中淘汰F队”这个命题是假的,结合丙的话可推知“B队不会取得冠军”(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B队、F队进入了决赛,而B队不会取得冠军,故冠军队是F队(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甲的话是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前件“B队在半决赛中战胜H队”真(据乙的话),后件“B队会夺得冠军”假,所以,甲的话是假话,即猜错了。

第八章 归纳推理

一、指出下列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外国有一则寓言故事:一个户籍官员到一个村庄去登记户口,询问的第一个户主叫威廉·威廉斯;第二个户主,第三个甚至第四个户主也叫这个名字;最后他自己说:“这可腻了!他们显然都叫威廉·威廉斯。我把他们照这名字都登上,今天好休息。”图省事的结果是他错了。村子里还有一个叫约翰·琼斯的。

答:这个户籍员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他运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根据部分户主的姓名一样,没有注意发现反例,就得出所有户主都姓名一样的确定结论,其推理是不正确的。

2.红牵牛花、红大理花、一品红等红花都不香;所以,一切红花都不香。

答:不正确。因为前提概括的事例过少,也没有注意搜集反例,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3.古代著名诗人都爱种柳,不但写下许多咏柳佳作,而且本人都从事植柳。陶渊明以“五柳”为号说明了他对柳的喜爱。欧阳修也是植柳能手,在扬州蜀冈大明寺平山堂前,“欧阳文忠植柳一株,谓之欧公柳”。白居易外放时也曾不止一次种过柳:“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柳宗元用诗记载了他在柳州任刺使时种柳的事:“柳州柳刺使,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夕年。”

答:不正确。这个推理仅根据部分著名诗人爱种柳的事实,而没注意文学史上大量相反的事例,得出全称结论,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二、下列各段文字应用的是什么归纳推理?

1.著名数学家哥德巴赫在计算中发现:7=3+2+2,9=3+3+3,11=5+3+3,13=5+5+3,15=5+7+3,„„7、9、11、13、15等都是大于5的奇数,它们都能写成三个素数之和。所以,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可以分解为3个素数之和。

答:这是个正确的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2.孔子的弟子曾参,曾经说过儒家的孝道是:“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后人曾将这句话归纳成今天常用的成语:“放诸四海而皆准”。

答:完全归纳推理。

3.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以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答: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4.在毛里求斯,有13棵高大挺拔的大颅榄树。这是这种名贵树木仅有的后裔。它们的“年龄”都是300岁,已进入垂暮之年。奇怪的是,这些树木尽管果实累累,种子却从不萌芽。园艺家无论怎样精心培

育,也没有一粒种子破土而出。

世界上决没有不能繁衍的树木,大颅榄树为什么不能繁衍呢?科学家经过长久探索,终于发现,渡渡鸟的灭绝使这种树遭到厄运。渡渡鸟以颅榄树的果实为食,强有力的消化系统把硬壳磨薄,加上胃中酶的作用,使之容易发芽。可以说,渡渡鸟是颅榄树的催生婆,渡渡鸟一死,果实的硬壳扼杀了种子的生机。渡渡鸟与大颅榄树缺一不可,它们一兴俱兴,一衰俱衰。

答:该段文字前部分是完全归纳推理,后部分是科学归纳推理。

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各包含了哪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1.把新鲜的植物叶子浸在有水的容器里,并使叶子照到阳光,就会有气泡从叶子表面逸出并升出水面(水在这里只是帮助人们看见气泡)。若日光逐渐减少,气泡也逐渐减少。若不使叶子照到阳光,则气泡完全停止产生。若继续使之照到阳光,则又有气泡逸出。日照强度逐渐增强,气泡也逐渐增强。由此可见,植物的叶子放出气泡与日光的照射有关。

答:这段文字运用了求异法和共变法。新鲜的植物照到阳光,就有气泡从叶了表面逸出,否则,气泡就完全停止产生,这是求异法。对叶子的日照强度增强,气泡逸出也增多,否则,气泡就随之减少,这是共变法。

2.澳大利亚原来没有牛羊,最高等的动物只有袋鼠,后来引进了牛羊,牛羊多了,蚊蝇、牛虻竟也跟着多了起来。

原来,牛羊多了,畜粪也就多了起来。单牛粪而言,500万头牛一天可拉上亿堆牛粪。畜粪越积越多,牧草压在底下,无法生长;畜粪又滋生大量蚊蝇、牛虻,侵害人畜,传播疾病,搞得举国不宁。

牛羊成群粪成灾,这是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中遇到的特殊问题。世界上别的牧场也牛羊成群,都没有畜粪问题,因为那里有无数的推粪虫在推着粪球,把一堆堆粪化整为零,推入土中„„。后来,澳大利亚成立了推粪虫研究所,培养推粪能手,几年时间,牛羊粪被清除得干干净净,牧场上牧草丰茂,一片青翠。蚊蝇大量减少,牛羊的发展又有了保证。牛羊与推粪虫,是自然索链上紧紧相扣的环节。这真是蜣螂虽小,缺之不可,一缺则乱,一补则安。

答:这段话前半分析牛羊的发展与畜粪造成的灾害之间存在共变关系,用了共变法。后面分析畜粪造成的原因时运用了求异法,有推粪虫的地方,畜粪就不会造成灾害,没有推粪虫的地方,牛羊成群粪成灾。

3.从前有两位化学家观察到,大气中的氮比从各种化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氮,在相同条件下,多出0.5%的重量。于是他们想,空气中的氮的多余重量,必定是一个与氮相结合的未知元素的重量。后来,化学家们根据多次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元素——氩。

答:运用了剩余法:大气中的氮的重量是个复合现象,除去已知的99.5%的重量是氮的重量,剩余的0.5%的重量是一种未知元素——氩的重量。

4.据卫生部新闻发言人2004年4月23日公布的非典疫情:安徽确诊一非典病例和一疑似病例。患者宋某,女,26岁,安徽医大硕士研究生,3月7日至3月22日曾在中国疾病预防中心病毒和预防控制所形态实验室学习,23日回合肥,发病后回北京治病。安徽疑似患者魏某系宋某之母,一直陪护宋某。北京确诊病例李某曾在北京健宫医院护理过宋某,与宋某有流行病学关系。北京一疑似病例杨某,男,31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博士后,4月17日发病。

由于宋某和杨某曾在同一实验室工作,专家初步判定,此次疫情可能源于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 答:运用了求同法:北京和安徽两个非典病例虽然发病时间、病情、发病地点各有不同,但此前都曾在北京某实验室作过研究工作,实验室的病毒感染可能是他们发病的共同原因。后来专家组的调查也证实了上述推测。

5.岱庙院内有两棵生长300多年的大银杏树,多年来一直郁郁葱葱,树叶碧绿,果实丰收。1988年至1989年大旱,其中西侧的216号树发生大面积树叶枯黄现象,大水漫灌也不见效。管理人员通过考察分析发现:与216号树仅隔一条甬路的215号树却照样枝青叶翠,一如往常。更奇怪的是:在岱庙后寝宫之北有两株30余年的银杏幼树,其位置与215、216号树南北相对,西侧一株树叶枯黄,而东侧一株碧绿如常。四株树的生活环境:土质、雨水、日照、管理基本相同,为什么出现这种截然相反的现象呢?原来,

216号树之南有一水井,名为“醴泉”,由于天旱,近年大量抽水使用,水位严重下降;而215号树之南虽然也有一水井,久已填死不再使用,地下水位降低不多。是否“醴泉”的使用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是银杏树叶枯黄的原因呢?后管理部门命令停用“醴泉”,银杏树已枯黄的叶子果然逐渐返青,树冠又碧绿如初了。

答:运用了求同异并用法,216号银杏树与它北面的30年树龄的小银杏树南面有水井,并经常使用,两树树叶变黄,这是求同,215树与它北面的小银杏树南面没有水井树叶没有变黄,这又是求同;将这两种情况对比,说明水井的使用是树叶变黄的原因,这是求异。

四、请指出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没有水分,麦种发芽。

答:不可能事件。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等于90°。

答:必然事件。

3.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抽一张,这张牌是红桃。

答:随机事件。

4.给一批产品标上a、b、c、d、e的编号,然后从中任取一件,正好是e号。

答:随机事件。

五、简答下列问题:

1.一瓷罐内装有2个鸡蛋和3个鸭蛋,从中任意取出一个,得到鸡蛋的概率是多少?

答:得到鸡蛋的概率是40%。

2.将一枚硬币掷50次,出现正面次数为10次,这种情况是否正常?为什么?

答:不正常。因为一个厚度均匀,边棱无损的硬币掷若干次,其出现正面次数的概率应为50%。按这个概率计算,将硬币掷50次,出现正面的次数应为25次左右。

3.假定你抛掷一枚硬币,那么你认为仅这一次的抛掷来看,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如果连续抛掷100次并记录硬币向上的次数,那么你还能认为你本题的前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正确的吗?

答:出现正面向上的理论概率应是50%,如果连续抛掷100交,并记录硬币向上的数即使不是50%,只能说这次试验硬币向上的频率不是50%,并不影响其理论概率仍为50%。

第九章 类比推理与回溯推理

一、下列类比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1.儿童受师长的管束监督,因此,小国应受大国的指导,弱国要受强国的摆布。

答:不正确。该推理犯了“机械类推”的错误。因为儿童与师长的关系与小国和大国、弱国和强国的关系本质不同,不宜类比。

2.在台湾发现了全身长白毛的猴子后,有人推断说:与台湾自然条件、生活环境相类似的西双版纳地区也会有这种白色的猴子。

答:正确。根据台湾与西双版纳自然条件(a)、生活条件(b)相似,台湾发现了长白毛的猴子(c),推知西双版纳也会有长白毛的猴子(c)。

3.《庄子·至乐》篇里有一段鲁侯养鸟的故事。大意是:鲁侯是个侯,喜欢别人奉承、听宫廷音乐、饮酒吃肉。有一天,有一只海鸟飞到鲁京城的郊外,鲁侯把这只鸟抓来,很尊敬地用车子把它送到供祭祀的大殿里去,给它演奏庄严肃穆的《九韶》乐曲,向它敬酒,给它吃最好的伙食,弄得海鸟头昏眼花,恐惧悲伤,不敢吃一块肉,当然更不敢饮一杯酒,三天就死去了。

答:不正确。鲁侯犯了“机械类推”的错误。鲁侯自己是个贵族:喜欢别人奉承、听宫廷音乐、饮酒吃肉,他认为海鸟也和他一样,给海鸟以贵族生活待遇,结果海鸟死亡。鲁侯与海鸟二者本质相差太远,这种类比是错误的。

二、指出下列类比推理中相同的属性和推出属性,并说明是否正确。

1.大白杨和小白杨的叶、枝、干相似,嫁接容易成活;桃树和柳树的叶、枝、干也很相似;所以,桃树和柳树嫁接也容易成活。

答:不正确。相同属性:嫁接的父本和母本都叶、枝、干相似,推出属性:嫁接容易成活。因为相同属性只是表面的,而本质不同(大小白杨为同类植物,而桃柳树则非同类植物),二者不可类比。

2.昨天天气闷热,无风,乌云满天,蜻蜓飞得很低,下了雨;今天天气也很闷热,无风,天空乌云密布,蜻蜓飞得很低;所以,今天可能下雨。

答:正确。相同属性:天气闷热、无风、乌云满天、蜻蜓飞得低,推出属性:下了雨。相同属性是本质的,结论可靠性高。

3.神学家比西安·亚雷在说明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时是这样论证的:太阳是被上帝创造出来照亮地球的。这是因为人们总是移动火把照亮房子,而不是移动房子被火把照亮。因而只能是太阳绕地球,而不是地球绕太阳。

答:不正确。神学家比西安·亚雷犯了“机械类推”的逻辑错误。因为太阳照亮地球与火把照亮房子是表面相同而本质完全不同的事物,仅根据某些表面相似而推出太阳绕地球转的结论是错误的。

4.伯乐是相马专家,著有《相马经》,其子却不会相马。一天,伯乐的儿子看到一只蛤蟆,对伯乐说:“爸爸,好马,你看,额、眼、腿跟你在《相马经》中说的一模一样,就是蹄子不大一样。”伯乐听了简直哭笑不得。其子“按图索骥”,推出了荒唐的结论。

答:不正确。伯乐的儿子犯了“机械类推”的错误。他根据蛤蟆与好马某些表面相似而推出了荒唐的结论。

三、分析下列回溯推理,指出其具体类型并写出其逻辑模式

1.公安人员在勘察某盗窃现场时发现:门窗完好,没有撬砸痕迹。根据一般经验,便可分析出造成这种情况的几个条件:如果是内部人员作案,可以用正当方式进入现场,可以不破坏门窗;如果内外人员勾结作案,那么也不会破坏门窗;如果犯罪人事先潜入现场,那么也不会破坏门窗。由此推知:此案可能是内部人员所为,或者是内外人员勾结作案,或者是罪犯事先潜入作案现场。

答:此推理属于复杂式回溯推理。用q代“门窗完好”,用p1代“内部人员作案”,用p2代“内外人员勾结作案”,用p3代“犯罪人员事先潜入现场”,该推理的逻辑模式为:

已知q,如果p1 则q;推测p1;

已知q,如果p2 则q;推测p2;

已知q,如果p3则q;推测p3;

所以,q的原因可能是p1或p2或p3。

2.如果某甲犯了谋杀罪,那么,他就曾在受害者房间里;据群众反映,有人看到某甲昨晚曾到过受害者房间;由此推测:某甲犯了谋杀罪。

答:该推理为简单式回溯推理。用q代“某甲曾在受害者房间里”,用p代“某甲犯了谋杀罪”,其逻辑模式为:

已知q(结果)

如果p,那么q;

所以,可能p(原因);

3.长期居住在嘈杂环境、身体素质差、情绪易激动等,会导致非病理性神经衰弱症。某人患非病理性神经衰弱症;所以,此人可能由于长期居住在嘈杂环境里。

答:此推理是简单式回溯推理。用q代“某人患非病理性神经衰弱症”,用p1、、p2、p3分别代“长期居住在嘈杂环境、身体素质差、情绪易激动”,其推理的逻辑模式为:

已知:q

如果(p1∧p2∧p3),那么q

所以,可能p1。

4.我国古代有一件因借债不还而用镰刀杀人的案子,检验官命令该地居民将全部镰刀交出,排列在地上。正值盛夏炎热之时,苍蝇飞集在其中一把镰刀上。检验官指着这把镰刀,问其主。当即将该人捕获审问,但此人不服。检验官指着镰刀厉声说:其它镰刀都没有苍蝇,你用镰刀杀人,血腥气还在,苍蝇才聚集其上,你还能抵赖吗?此人乃叩头服罪。

答:此为简单式回溯推理。用q代“苍蝇飞集镰刀上”,用p代“用镰刀杀人”,其逻辑模式为:

已知:q

如果p,那么q

所以,可能p。


相关内容

  • 2016年尔雅逻辑学导论章节测验 答案(章节一至七)
  • 1.1逻辑学是什么 1 [单选题]逻辑系统的四大定理不包括(). ∙ ∙ ∙ ∙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逻辑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 ∙ ∙ ∙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逻辑学跟计算机科学没有关系.()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 ...

  • 逻辑和批判性思维2016超星尔雅第一章
  • 1.1课程概述 1 国际大趋势下,逻辑思维能力考察已经不再受到人们关注. 正确答案:× 2 目前思维能力的考试,在国际上主要有哪些? ∙ A.∙ B.∙ C.∙ D.正确答案: B 3 对于大学本科生来说参加什么考试是目前最现实的能力考察方式? ∙ A.∙ B.∙ C.国家公务员考试 ∙ D.正确答 ...

  • 奥数知识点 奥数杂题 逻辑推理问题
  • 奥数 >奥数题库 >奥数知识点 >奥数杂题 >逻辑推理 奥数知识点 行程问题 数论问题 几何问题 计数问题 应用题 奥数杂题 逻辑推理数阵图与数字谜操作与策略抽屉原理不定方程最值问题染色问题 奥数天天练 奥数练习题 编辑推荐数学智力题 |数学小神探 |脑经急转弯 |数学趣味题 ...

  • 数学电子技术作业及答案
  • 在线考试::试卷作答 课程代码进入考试时间考生身份总大题数当前页信息页数信息剩余时间 35227705月07日 16:40W[1**********]11 [查看]第1大题的第1页共1页/第1页 数字电子技术自测练习 [出现的是单选题, 出现的是多选题. 请注意区分!] 1.所谓全功能触发器是指( ...

  • [逻辑和批判性思维]期末考试新
  • <逻辑和批判性思维>期末考试 新 最终分数99 姓名: 班级:默认班级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张三会弹钢琴 并且会弹吉他."以下那个不能反驳这句话 A. 张三既不会钢琴,也不会吉他. B. 张三会钢琴但不会吉他. C. 张三会小提琴. D. ...

  • 软件工程试题集
  • 软件工程试题集 一. 选择题 1. 需求分析最终结果是产生( ) A. 项目开发计划 B.可行性分析报告 C.需求规格说明书 D.设计说明书 答案:C 2. 需求分析中,开发人员要从用户那里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 ) A.让软件做什么 B.要给软件提供哪些信息 C.要求软件工作效率怎样 D.让软件具 ...

  • 古希腊哲学期末答案
  •  <古希腊哲学>期末考试 新 提交试卷 一.单选题 1 下面哪一项是亚里士多德提出哲学产生的两个原因?()  A. 惊异:闲暇   B. 惊异:论辩   C. 闲暇:论辩   D. 知识:态度  我的答案:A 2 下面哪一位皇帝是历史上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  ...

  • 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制胜十二招
  • 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制胜十二招 [华图教育阅读提示]公务员考试等公职考试判断推理中逻辑判断题考点内容丰富,形式变化灵活,熟悉普通逻辑常识的同时了解掌握快速阅读.快速解答的方法和技巧,是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途径. 本文通过实例剖析了逻辑判断快速制胜十二招之条件能确定 相关做推演. 考试中逻辑判断题题干必 ...

  • 2006年考研英语完形填空真题答案解析
  • 2006年考研英语完形填空真题答案解析 1. A 逻辑关系题(总分关系) 根据要填的空所在语句的前一句"无家可归者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与后一句"无家可归者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如此地步以至于„",并不难发现后一句是对前一句的一个例证和强调.ABCD 四个 ...

  • 2016尔雅科学启蒙(简版答案)
  • 1Physical这个词源自于:() B.古希腊 2"什么是科学" 这个提法是恰当的,正确的. 我的答案:× 3计算机科学属于物理学. 我的答案:× 4按照维基的分类,医学属于下列哪门学科:() D.应用科学 5爱因斯坦认为西方科学形成的基础是:() B.形式逻辑体系和系统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