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绘画中理解力的重要性

关于绘画中的理解力初探

摘要:

画画的人有很多,画的好的也不少,但名家大家却凤毛麟角。美术是一个成材率极低的行业,正如吴冠中所言,只有开水浇不死的人才能学艺术。这足以证明艺术的道路是艰难的。这其中,除了不断的临摹、写生创作和无止境的思考专研外,就是个人的艺术理解力能达到哪个层次。画画难就难在“理解力”上,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同样是画鸡蛋,也许只有达芬奇能画到最出神入化的地步。在绘画中理解力主要体现在对画面空间、色彩、结构这三方面的理解。

关键词:绘画;理解力;空间;色彩;结构;

一、对画面空间的理解

“我看你们的画,关键是空间少,现在的画重要的是空间,法文是I ’espace ,假如I ’espace 没有,你的画就松不了。”1这是赵无极先生在国内讲学时候语重心长说的一段话。这与著名艺术评论家尚辉先生的‘现在国内相当一部分画家的空间和色彩都没有解决,更不用说跟西方的油画相提并论了’的评论不谋而合。当然,我们不可能像西方人那样用西式的思维画油画,中国人有中国人自己的艺术思维和特点,但绘画最本质的问题不解决,就不能达到自由表达的境界。

空间就是绘画最本质的问题之一,绘

画研究的就是如何在二维画面表现空间的

一门学问。对空间的理解主要包括对画面

中点和面的理解。首先,来看看对线的理

解。比如画同一根线,画家笔下描绘的和

普通人表达的线肯定是不同的,画家能表

达出线的空间感和绘画感,普通人则不能。

原因很简单,画家是用艺术的思维去理解

物象,普通人则不是。画家不会认为这是

线,他会把它当成一个有生命的空间中的

物体,线条有强弱虚实变化,线条简单而图1-1 莫奈 有高脚果盘的静物设计图 又有内容。

当然,大师笔下的线和普通人表达的线条更不一样,同样是一根线条,大师的线会表达出更多的内容,当然,这需要具备一定理解和观察力的人才能体会出来。其次,我们在深入探讨一下,画面中对轮廓线的处理。轮廓线的处理直接关系到画面的空间表现和放松程度,在深入探讨前我们先对轮廓线做一个定义: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不属于线,而是一个个处于不同空间的面的连接即“立体的线”。轮廓线会随着光线和视角的转变而不断变化。如此定义,下面就比较好展开了。对于轮廓线的处理无疑是考量一个艺术家技术优劣的关键因素,而对于轮廓线的处理,则取决于画者对“立体的线”的理解程度。正所谓理解的深刻就画的深刻。写实绘画是如此,写意绘画、抽象绘画亦如此,有空间就有了层次,有层次才有耐读性,如此才能吸引到观者的眼球。

二、对画面色彩的理解

正如上文尚辉所言,目前色彩仍是很多艺术家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对色彩的理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1

、色相。色相就是色彩的面貌即色彩的倾

向。虽然人的眼睛对于色彩的感知有一定的差异性,但通过科学的训练还是可以提高的。有的作品画面色彩靓丽、明快;有的画面呈现一种高级的灰色调,高雅有味道;不管是哪种色调都要有非常明确的色相,否则就会出现品味低俗的现象。

2、饱和度。饱和度就是色彩的纯粹程度即彩度。

饱合度的高低是体现色彩层次的关键因素。对

饱和度的理解,除了在绘画中不断对比观察外,

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多探索。对饱和度把握的程

度体现了作品的品质高低。3、冷暖。绘画作品

的艺术风格的体现,色彩的冷暖是关键因素。

画面中的每一块颜色都有冷暖,冷暖是相对的,

小面积有冷暖,大面积亦有冷暖。恰到好处的冷

暖对比是一幅优秀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冷暖对比失调,则画面的艺术感觉会大打折扣。4、空气透视规律。以上三个因素都比较容易理解,而空气透视规律涵盖的概念较多,理解起来比较复杂。因光和大气中包含有微尘颗粒,我们看到的物象会因为大气和微尘颗粒发生颜色变化,这些变化会根据太阳光的高度角的变化而变化。理解了这个规律在进行户外写生时候就能比较好的把握画面的大层次的关系了。至于画面中微妙的色彩变化还需要作画者更细致的理解分析。正所谓,眼睛能看到了你便能表现出来,眼睛看不到便表现不出来。5、色彩构成。即画面主要色块组成的结构。油画、水彩、粉画等凡是需要着色的都要考虑色彩构成。色彩构成主要考虑色彩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受。

三、对画面结构的理解

画面的结构正如人体的骨骼一样重要。自从

塞尚摈弃了印象派对某一外光下物象的瞬间印

象表达后,绘画又一次回到绘画本身的研究上来

——结构。毫无疑问,塞尚的绘画更具有画面的

结构感,更结实硬朗。这充分说明,虽然塞尚没

有很多大师那样过人的写实功底,但他对绘画本

身的理解更深入。他通过表面看到了绘画本质的图1-2空气透视规律--林荫道

元素——结构。正是因为他这一开创性的“理图1-3 塞尚 有高脚果盘的静物设计图 解”为西方现代艺术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艺

术的探索无止境,虽然世界发展突飞猛进,高科技层出不穷,但对艺术的探索发现仍然吸引着很多艺术家为之奋斗终身。

总结:

综上所述,理解力是绘画能否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当然,绘画是一门比较考量综合能力的技术,绘画要能达到一定境界并有所提升是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的,比如:个人努力,天资禀赋,自身修养等等。

谢孝珍:女,设计艺术学研究生,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艺术系讲师。

1. 孙建平. 赵无极中国讲学笔录. 中华书局.2016.1.1

关于绘画中的理解力初探

摘要:

画画的人有很多,画的好的也不少,但名家大家却凤毛麟角。美术是一个成材率极低的行业,正如吴冠中所言,只有开水浇不死的人才能学艺术。这足以证明艺术的道路是艰难的。这其中,除了不断的临摹、写生创作和无止境的思考专研外,就是个人的艺术理解力能达到哪个层次。画画难就难在“理解力”上,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同样是画鸡蛋,也许只有达芬奇能画到最出神入化的地步。在绘画中理解力主要体现在对画面空间、色彩、结构这三方面的理解。

关键词:绘画;理解力;空间;色彩;结构;

一、对画面空间的理解

“我看你们的画,关键是空间少,现在的画重要的是空间,法文是I ’espace ,假如I ’espace 没有,你的画就松不了。”1这是赵无极先生在国内讲学时候语重心长说的一段话。这与著名艺术评论家尚辉先生的‘现在国内相当一部分画家的空间和色彩都没有解决,更不用说跟西方的油画相提并论了’的评论不谋而合。当然,我们不可能像西方人那样用西式的思维画油画,中国人有中国人自己的艺术思维和特点,但绘画最本质的问题不解决,就不能达到自由表达的境界。

空间就是绘画最本质的问题之一,绘

画研究的就是如何在二维画面表现空间的

一门学问。对空间的理解主要包括对画面

中点和面的理解。首先,来看看对线的理

解。比如画同一根线,画家笔下描绘的和

普通人表达的线肯定是不同的,画家能表

达出线的空间感和绘画感,普通人则不能。

原因很简单,画家是用艺术的思维去理解

物象,普通人则不是。画家不会认为这是

线,他会把它当成一个有生命的空间中的

物体,线条有强弱虚实变化,线条简单而图1-1 莫奈 有高脚果盘的静物设计图 又有内容。

当然,大师笔下的线和普通人表达的线条更不一样,同样是一根线条,大师的线会表达出更多的内容,当然,这需要具备一定理解和观察力的人才能体会出来。其次,我们在深入探讨一下,画面中对轮廓线的处理。轮廓线的处理直接关系到画面的空间表现和放松程度,在深入探讨前我们先对轮廓线做一个定义: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不属于线,而是一个个处于不同空间的面的连接即“立体的线”。轮廓线会随着光线和视角的转变而不断变化。如此定义,下面就比较好展开了。对于轮廓线的处理无疑是考量一个艺术家技术优劣的关键因素,而对于轮廓线的处理,则取决于画者对“立体的线”的理解程度。正所谓理解的深刻就画的深刻。写实绘画是如此,写意绘画、抽象绘画亦如此,有空间就有了层次,有层次才有耐读性,如此才能吸引到观者的眼球。

二、对画面色彩的理解

正如上文尚辉所言,目前色彩仍是很多艺术家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对色彩的理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1

、色相。色相就是色彩的面貌即色彩的倾

向。虽然人的眼睛对于色彩的感知有一定的差异性,但通过科学的训练还是可以提高的。有的作品画面色彩靓丽、明快;有的画面呈现一种高级的灰色调,高雅有味道;不管是哪种色调都要有非常明确的色相,否则就会出现品味低俗的现象。

2、饱和度。饱和度就是色彩的纯粹程度即彩度。

饱合度的高低是体现色彩层次的关键因素。对

饱和度的理解,除了在绘画中不断对比观察外,

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多探索。对饱和度把握的程

度体现了作品的品质高低。3、冷暖。绘画作品

的艺术风格的体现,色彩的冷暖是关键因素。

画面中的每一块颜色都有冷暖,冷暖是相对的,

小面积有冷暖,大面积亦有冷暖。恰到好处的冷

暖对比是一幅优秀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冷暖对比失调,则画面的艺术感觉会大打折扣。4、空气透视规律。以上三个因素都比较容易理解,而空气透视规律涵盖的概念较多,理解起来比较复杂。因光和大气中包含有微尘颗粒,我们看到的物象会因为大气和微尘颗粒发生颜色变化,这些变化会根据太阳光的高度角的变化而变化。理解了这个规律在进行户外写生时候就能比较好的把握画面的大层次的关系了。至于画面中微妙的色彩变化还需要作画者更细致的理解分析。正所谓,眼睛能看到了你便能表现出来,眼睛看不到便表现不出来。5、色彩构成。即画面主要色块组成的结构。油画、水彩、粉画等凡是需要着色的都要考虑色彩构成。色彩构成主要考虑色彩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受。

三、对画面结构的理解

画面的结构正如人体的骨骼一样重要。自从

塞尚摈弃了印象派对某一外光下物象的瞬间印

象表达后,绘画又一次回到绘画本身的研究上来

——结构。毫无疑问,塞尚的绘画更具有画面的

结构感,更结实硬朗。这充分说明,虽然塞尚没

有很多大师那样过人的写实功底,但他对绘画本

身的理解更深入。他通过表面看到了绘画本质的图1-2空气透视规律--林荫道

元素——结构。正是因为他这一开创性的“理图1-3 塞尚 有高脚果盘的静物设计图 解”为西方现代艺术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艺

术的探索无止境,虽然世界发展突飞猛进,高科技层出不穷,但对艺术的探索发现仍然吸引着很多艺术家为之奋斗终身。

总结:

综上所述,理解力是绘画能否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当然,绘画是一门比较考量综合能力的技术,绘画要能达到一定境界并有所提升是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的,比如:个人努力,天资禀赋,自身修养等等。

谢孝珍:女,设计艺术学研究生,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艺术系讲师。

1. 孙建平. 赵无极中国讲学笔录. 中华书局.2016.1.1


相关内容

  • 浅析[洛神赋图]
  • 浅析<洛神赋图>艺术特色 <洛神赋>,是著名的画家顾恺之依据曹植<洛神赋>内容画的作品,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卷通过反复出现曹植和宓妃(洛神)的形象,描绘他们之间的情感动态.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 ...

  • 浅析庄子哲学思想对中国人物画的影响
  • 浅析庄子哲学思想对中国人物画的影响 颜志康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 要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出现和成熟最早的 门类,在中国艺术长廊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中国人物画与中国古典文化特别是庄子思想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从基础理论.精神品格.构图三个角度剖析庄子 ...

  • 浅析书籍手绘插画的艺术风格和意义
  • 浅析书籍手绘插画的艺术风格和意义 摘要:书籍手绘插画经历过漫长的发展历史,在这样漫长的发展历史之中,产生了许许多多著名而又富于特色的书籍插画作品,这些作品向我们阐释着文学文本的内容,带领我们通过图像的形式理解文学文本的内容.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书籍装帧之中的一个完美组成部分,成为书籍中不可或缺的重 ...

  • 浅析[圣·维克多山(1904
  • 摘 要:保罗·塞尚塞尚是法国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绘画革新家,与凡高.高更被视为西方现代艺术最伟大的先驱者.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代的艺术家影响深远,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也是20世纪立体主义和抽象绘画之父.本文主要浅析其重要作品<圣·维克多山(1904-1906)>. ...

  • 浅析毕加索艺术风格
  • 浅析毕加索艺术风格 内容摘要:新的生命力.在他被称为"古典时期"的作品中,总让人感到有比古典主义绘画更多的内涵,甚至比古希腊和古罗马雕塑更深沉的一面,那就是在古典主义通常所注重的和谐.统一和平衡之外,还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 关键词:毕加索 超现实主义 一.艺术表现形式 艺术风格 ...

  • 浅析林风眠的作品
  • 南京艺术学院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姓 名: 准考证号: 专业方向: 中 国 画 论文题目:浅析林风眠的作品<白衣仕女> 指导教师: 2010年 3 月 南京艺术学院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 浅析林风眠的作品<白衣仕女> [内容提要] 自中国画诞生以来,就在探索和创新中前进.时 ...

  • 浅析艺术创作中的再现与表现
  • 浅析艺术中的再现与表现 摘 要:再现与表现作为艺术家创作的两种基本方法,在历来的文艺理论研究中被艺术家争论不休.再现与表现不但是艺术鉴赏中的一对基本矛盾,也是艺术创作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对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艺术家:艺术创作:关系:再现:表现 一.名词解释 艺术中所谓的&quo ...

  • 浅析现代重彩绘画的装饰性元素
  • 浅析现代重彩绘画的装饰性元素 摘 要:作为现代审美变革发展中一种新兴形式,重彩绘画已经超越传统工笔重彩,获得新生.这种新生艺术一方面有赖于我国艺术意识的加强,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国际竞争力的驱使.有着三十年历史的重彩绘画,同时还是本土与国际接轨的产物,在它在国内迅速崛起的时候,与传统人文审美观念相反的西 ...

  • 浅析周思聪水墨人物画的风格特征修改
  • 目 录 摘 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 论 ································ 1 一.周思聪写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传统风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