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先生简历

蒋经国先生简历

说明:今年4月13日(农历三月十八)是台湾前领导人蒋经国先生百年冥诞日,那一天台湾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蒋经国先生一生颇有一些传奇色彩,以普通人和领导人而论,他均非十全十美,功过自有历史评说。但在台湾期间,蒋经国先生以“勤政廉洁”的作风赢得了台湾民众的好评。在1949年后的历任台湾领导人中,蒋经国先生是台湾民众最为喜爱的一位。最近台湾一民调显示,有50%的民众认为蒋经国是对台湾最有贡献的领导人,其他几位领导人所占比例:蒋介石为6%、严家淦为1%、李登辉为11%、陈水扁为5%(略去无意见及未回答的比例)。去年我应“宁波帮博物馆筹建办公室”之请,为蒋经国先生写了一份简历。现借蒋经国先生百年冥诞之机,将此文放入我的博客之内,也算是对这位“宁波老乡”的一种纪念吧。

蒋经国1910年4月27日出生于浙江奉化。蒋介石之长子。字建丰,谱名经国,又名尼古拉。1916年入奉化武山小学,1922年入上海万竹高等小学,1924年就读于上海浦东中学。

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被开除学籍,同年6月到北京海外补习学校学习俄语,后因参加反对北洋政府的游行而被关押两周。

1925年10月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2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蒋经国发表声明,声讨蒋介石背叛革命。1928年在列宁格勒中央军事政治研究院深造。1930年6月任列宁大学中国留学生辅导员,10月下放到狄拿马电厂当学徒,后在苏联当过矿夫、技师、分厂厂长。1935年在苏联与矿场女工芬娜(后改名蒋方良)结婚。1936年1月,蒋经国在苏联《真理报》发表谴责蒋介石的公开信。次年,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被获准回国。 1937年3月25日,蒋经国离开莫斯科携妻带子回国。回国以后,其父蒋介石安排他在奉化溪口故乡,读《孟子》、《曾文正公(曾国藩)家书》这类的古书,叫他“补课”和“洗脑筋”,不久加入中国国民党。1939年以后,他曾经历任江西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区保安司令、防空司令、防护团长、三民主义青年团江

西支团部主任、江西省政府委员等职。1944年1月,蒋经国担任了三青团中央干部学校教育长,并在同年10月参与了蒋介石发起的10万青年从军运动,任青年军教育总监部政治工作委员会训练主任。此后,他一直控制“三青团”,成为国民党一个派系的首脑,是他父亲的得力助手。1945年春天,蒋经国跟随当时国民政府的行政院长宋子文赴苏联谈判,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同年任东北9省军政长官公署外交特派员。1948年7月任上海经济督察处副专员,试图用强硬手段控制通货膨胀未果。

1949年1月,蒋介石宣告“下野”以后,陪其父退居溪口,后来在成都登机飞往台湾。1950年担任“总政战部主任”,负责政工改制工作,旋兼任“总统府资料室主任”(“国家安全局”前身),正式统筹台湾的情治工作。同年7月担任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进入党内决策核心。1952年主导“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现名“中国青年救国团”)成立,增加其在教育机构与青年学生的影响力。1954年担任“国防会议副秘书长”。此后历任要职有:“行政院退除役官兵就业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56年)、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1957年)、“国防部副部长”(1964年)、“国防部长”(1965年1月3日)、“行政院副院长兼财经委员会主委”(1969年6月)、“行政院长”(1972年5月29日)、国民党中央主席(1975年)等职。1978年5月20日就任台湾第六任“总统”,1984年连任第七任“总统”。1988年1月13日,在台北病逝。

蒋经国在“行政院长”任内推动十大建设,台湾经济发展迅速,使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推行十大建设之前还在行政方面进行十项革新,使行政执行更为简廉有效,此外也颁布“政治与社会革新”的八项要点,有人将这两次革新统称为“十八项革新”。

在其主政台湾期间较重视本土人才,大量启用台湾本省籍官员,积极推行“本土化政策”。在其执政晚年逐步开始民主改革,即解除“戒严”、开放党禁和报禁,以及实行“民意机构改革”等,开启了台湾政治民主化之路。

蒋经国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反对“台湾独立”。1987年11月宣布开放部分人士赴大陆探亲,结束了近40年两岸同胞不相往来的局面。

在担任“行政院长”期间,蒋经国主张改革台湾人铺张餐饮陋习,提倡“梅花餐”(即五菜一汤),使餐饮奢侈风气有所收敛。

较关心基层民众的生活,据报道,其每年超过200次亲自下乡走访,以了解地方实际需要。同时也很注重偏远乡村建设,落实水电及基础医疗卫生建设,减少城乡差距,使台湾的乡村建设程度较进步。由于其作风亲民,深受台湾民众的好评。当他在台湾逝世的消息传出,不少台湾民众曾闻声痛哭。迄今为止,在对以往几位台湾领导人的民调中,他仍是最受台湾民众肯定的一位。

蒋经国著有《我的生活》、《我的父亲》、《负重致远》、《蒋经国先生言论著述汇编》等书。

(刘国奋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_

蒋经国先生简历

说明:今年4月13日(农历三月十八)是台湾前领导人蒋经国先生百年冥诞日,那一天台湾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蒋经国先生一生颇有一些传奇色彩,以普通人和领导人而论,他均非十全十美,功过自有历史评说。但在台湾期间,蒋经国先生以“勤政廉洁”的作风赢得了台湾民众的好评。在1949年后的历任台湾领导人中,蒋经国先生是台湾民众最为喜爱的一位。最近台湾一民调显示,有50%的民众认为蒋经国是对台湾最有贡献的领导人,其他几位领导人所占比例:蒋介石为6%、严家淦为1%、李登辉为11%、陈水扁为5%(略去无意见及未回答的比例)。去年我应“宁波帮博物馆筹建办公室”之请,为蒋经国先生写了一份简历。现借蒋经国先生百年冥诞之机,将此文放入我的博客之内,也算是对这位“宁波老乡”的一种纪念吧。

蒋经国1910年4月27日出生于浙江奉化。蒋介石之长子。字建丰,谱名经国,又名尼古拉。1916年入奉化武山小学,1922年入上海万竹高等小学,1924年就读于上海浦东中学。

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被开除学籍,同年6月到北京海外补习学校学习俄语,后因参加反对北洋政府的游行而被关押两周。

1925年10月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2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蒋经国发表声明,声讨蒋介石背叛革命。1928年在列宁格勒中央军事政治研究院深造。1930年6月任列宁大学中国留学生辅导员,10月下放到狄拿马电厂当学徒,后在苏联当过矿夫、技师、分厂厂长。1935年在苏联与矿场女工芬娜(后改名蒋方良)结婚。1936年1月,蒋经国在苏联《真理报》发表谴责蒋介石的公开信。次年,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被获准回国。 1937年3月25日,蒋经国离开莫斯科携妻带子回国。回国以后,其父蒋介石安排他在奉化溪口故乡,读《孟子》、《曾文正公(曾国藩)家书》这类的古书,叫他“补课”和“洗脑筋”,不久加入中国国民党。1939年以后,他曾经历任江西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区保安司令、防空司令、防护团长、三民主义青年团江

西支团部主任、江西省政府委员等职。1944年1月,蒋经国担任了三青团中央干部学校教育长,并在同年10月参与了蒋介石发起的10万青年从军运动,任青年军教育总监部政治工作委员会训练主任。此后,他一直控制“三青团”,成为国民党一个派系的首脑,是他父亲的得力助手。1945年春天,蒋经国跟随当时国民政府的行政院长宋子文赴苏联谈判,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同年任东北9省军政长官公署外交特派员。1948年7月任上海经济督察处副专员,试图用强硬手段控制通货膨胀未果。

1949年1月,蒋介石宣告“下野”以后,陪其父退居溪口,后来在成都登机飞往台湾。1950年担任“总政战部主任”,负责政工改制工作,旋兼任“总统府资料室主任”(“国家安全局”前身),正式统筹台湾的情治工作。同年7月担任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进入党内决策核心。1952年主导“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现名“中国青年救国团”)成立,增加其在教育机构与青年学生的影响力。1954年担任“国防会议副秘书长”。此后历任要职有:“行政院退除役官兵就业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56年)、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1957年)、“国防部副部长”(1964年)、“国防部长”(1965年1月3日)、“行政院副院长兼财经委员会主委”(1969年6月)、“行政院长”(1972年5月29日)、国民党中央主席(1975年)等职。1978年5月20日就任台湾第六任“总统”,1984年连任第七任“总统”。1988年1月13日,在台北病逝。

蒋经国在“行政院长”任内推动十大建设,台湾经济发展迅速,使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推行十大建设之前还在行政方面进行十项革新,使行政执行更为简廉有效,此外也颁布“政治与社会革新”的八项要点,有人将这两次革新统称为“十八项革新”。

在其主政台湾期间较重视本土人才,大量启用台湾本省籍官员,积极推行“本土化政策”。在其执政晚年逐步开始民主改革,即解除“戒严”、开放党禁和报禁,以及实行“民意机构改革”等,开启了台湾政治民主化之路。

蒋经国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反对“台湾独立”。1987年11月宣布开放部分人士赴大陆探亲,结束了近40年两岸同胞不相往来的局面。

在担任“行政院长”期间,蒋经国主张改革台湾人铺张餐饮陋习,提倡“梅花餐”(即五菜一汤),使餐饮奢侈风气有所收敛。

较关心基层民众的生活,据报道,其每年超过200次亲自下乡走访,以了解地方实际需要。同时也很注重偏远乡村建设,落实水电及基础医疗卫生建设,减少城乡差距,使台湾的乡村建设程度较进步。由于其作风亲民,深受台湾民众的好评。当他在台湾逝世的消息传出,不少台湾民众曾闻声痛哭。迄今为止,在对以往几位台湾领导人的民调中,他仍是最受台湾民众肯定的一位。

蒋经国著有《我的生活》、《我的父亲》、《负重致远》、《蒋经国先生言论著述汇编》等书。

(刘国奋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_


相关内容

  • 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简历
  • 马英九简历 马英九是台湾最有影响的青年才俊,他以年轻.能才.英俊和极度有涵养而著称.他于1950年在香港出生,是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叫马鹤凌,早年曾当过蒋介石的侍卫官, 后来在蒋经国的"救国团"下面任职,还当过国民党台北市党部副主任和国民党中央考核纪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这一点来看 ...

  • 36致蒋经国先生信(一)
  • 九 年 级 上 册 语 文 导 学 案(36) 姓名 课 题 学 习 目 标 13 致蒋经国先生信 (第一课时) 1.掌握重点词句. 2.正确解读文中文的言句意. 3.能诵读课文. 班级 组 号 学习日期 月 日 学 习 重 正确解读文中文的言句意:能诵读课文. 点 学习程序 学习内容 t 一.练习 ...

  • 国共密使曹聚仁(上)
  • 曹聚仁非国非共,却又与国共双方高层都有交情,这也许就是他能够充当两岸密使的主要原因. 众说纷纭的评价 关于曹聚仁先生,正儿八经的简介是这样的: 曹聚仁(1900―1972),字挺岫,号听涛,浙江兰溪墩头镇蒋畈村(原属浦江)人.作家.编辑.记者.教授.1921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此后曾任上海大学 ...

  •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练习
  • (语文版)<致蒋经国先生信>练习(一) 阅读<致蒋经国先生信>第二段,完成下列各题. 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解决对各方有利.台湾同胞可安居乐业,两岸各族人民可解骨肉分离之痛,在台诸前辈及大陆去台人员亦可各得其所,且有利于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吾弟 ...

  • 13.给蒋经国的一封信
  • 13. 给蒋经国一封信 设计人:谭巧明 审核人:刘红 吴建华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识记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2.充分认识中国完全统一的历史步伐无可阻挡. 二.重点难点 疏通文章大意,能识记住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三.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相结合. [资料链接] 廖承志:无产阶级革 ...

  • 廖承志致蒋经国公开信
  • "廖承志致蒋经国公开信" PK 宋美龄致廖承志公开信 1982年7月24日-----1982年8月17日 经国吾弟: 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南京匆匆一晤,瞬逾三十六载.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历历在目.惟长年未通音问,此诚憾事.近闻政躬违和,深为悬念.人过七旬,多有病痛. 至盼 ...

  • 从曹聚仁遗札看他为两岸和平统一所作的斡旋
  • 今年7月7日,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记者和杰出的爱国文化人士曹聚仁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他于1972年7月23日在澳门镜湖医院含憾病逝.他临终时念念不忘的仍是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反复自语:"我有很多话要向毛主席.周总理说."去年7月5日,原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对 ...

  • _文章经国之大业_不朽之盛事_的再诠释
  • 2005年第4期 第4期,2005 中国文学研究 [文艺理论天地]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再诠释 张振龙 关键词:曹丕;<典论・论文>;文章;立德;立功;立言 摘 要:目前学术界对曹丕<典论・论文>中之"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qu ...

  • 北平无战事经典台词
  • 1."你擦干净点,今晚你也睡这儿." 2.记住了啊,你大哥不听国防部的,就听你的~~ 3.一边是国家机器,一边是国家脸面,一旦发生冲突,国家机器就会踏着国家的脸面碾过去. 4."那等着掉下来吧,反正我能跳伞." 5.政府不要脸,可国民还要脸呢!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