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与科学技术
摘要:自然辩证法既保持了传统哲学追求智慧形而上品格,又具有现代科学追求知识形而下品格,是科技时代人类智慧楷模;它既蕴涵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是一种科学方法论,既关联人类终极关怀,也关联着人类现实关怀,对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应思想价值;它还是我们当前反对形形色色现代蒙昧主义,为全球化和现代化发展扫除精神障碍思想武器。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科学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关键字:科学;技术;和谐
自然辩证法继续保持了传统哲学追求智慧形而上品格,这就使得它截然不同于以拒斥形而上学著称新老实证主义哲学。恩格斯反对超自然形而上学,然而他并不一概反对“自然形而上学”,他没有以知识完全消解智慧,而是创造性地保留了哲学作为智慧之学独立地位。这一点集中体现在自然辩证法世界观属性上。尽管现代科学已详细描绘了自然界许多局部细节,惠威尔已提出了独立科学概念,休厄尔则以物理学家取代了自然哲学家,然而科学世界观关于物质世界理性重建,并不是由物理学家所能够独立完成,它必须由熟悉全部自然科学哲学家进行全面总结和概括;其次,自然辩证法同时具有现代科学追求知识形而下品格,这又使得它截然不同于以智慧化身自居形形色色反科学主义哲学。恩格斯非常注重智慧与知识内在关联,从而得以避免了极端人文主义以虚妄智慧贬损知识蒙昧主义倾向。自然辩证法作为“自然界辩证法”,虽然它在形式上超越了自然科学,然而其内容却又完全根源于自然科学;再次,自然辩证法不仅是一种科学自然观与世界观,而且同时主应是一种科学方法论。它作为关于自然界一种科学哲学,不仅能够促进大量边缘学科与交叉科学发展,而且可以推动着现代横断学科和统一科学发展。它那种建立在通晓迄今为止人类全部科学知识基础上科学思维方式,可以给自然科学各门不同学科以方法论方面智慧启迪,而这无疑是作为一种哲学自然辩证法之所以能够受到许多科学家欢迎内在原因。
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是处于一种中间的位置。正是由于自然辩证法自身特殊的位置,与其他哲学相比,它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更值得研究。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区别,但更有紧密的联系,这涉及到学科门类的层次结构问题。对于一门实际的科学门类,研究内容实际上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这有许多划分方法。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是把一个学科类别分为四个层次:最高的一个层次是哲学层次,第二层是科学层次,第三层是技术层次,最后一层是具体的应用层次。哲学层次研究的内容与自然科学不尽相同。计算机同时也是自然界的一个事物,它的计算过程是类似人脑的,计算机能不能思维,是不是会有意识,未来会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就是哲学层次的问题。而自然科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研究就是在科学层次和技术层次,主要是在比如图灵机原理这些问题。可以看出,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问题比自然科学层次更高一些,研究一些比较宏观的问题;自然科学研究一些理论、比较精确的定理,以及设计实际的机器设备。但是,两者研究的问题显然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计算机从本质上讲是人的思维规律和机器相结合的产物,那么对思维规律的研究和对机器的研究是不可分割的。1998年图灵奖的获得者提出了计算机领域当前研究的12个重大问题,里面有一些科技问题,也有哲学层次也就是自然辩证法的问题。也就说明,在科学研究这个领域,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是密不可分的。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当一个计算机专家去研究分析一个计算机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思考它哲学层次的问题,同时依据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哲学层次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去总结、归纳,同时很多自然辩证法的问题,在自然科学中得到了解决。在这方面,图灵可以说是计算机学界的哲学大师。在哲学层次上,对于计算机能不能思维,会不会有意识这个问题,他提出了一个检验方法:现有一个人和一台机器,如果对于我们出的任何问题,人写一个答案,机器打印一个答案,如果分辨不出是人的还是机器的答案,就说明机器是可以思维的,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检验法”。现在计算机还是做不到这一点。对于有些问题需要推理论证,总是可以找出计算机回答的规律,这与人脑思维是有区别的。这是自然科学对于哲学层次问题的研究。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研究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比如机器能不能思维这个问题,对应于这个问题,科学层次上在研究人工智能,如果说自然辩证法已经明白了机器和人脑思维的差异,那么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就有指导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很多问题是认识研究自然世界不可回避的问题,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
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
性。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
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揭示把人对自然的认识从僵化的、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被自然界发展的辩证图景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在此基础上它进一步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一系列正确观点,揭示出了辩证唯物法的基本规律和各种范畴在自然科学中的体现。自然辩证法是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内容涉及自然观、自然科学观、自然科学方法论及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和科学技术思想史等广泛的领域。
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辩证法的基本问题
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研究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成果,并通过研究科学技术发展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要吸收和借鉴西方文明的先进成果,但非马克思主义的、与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的理论,不应当占据自然辩证法圣洁的理论殿堂。
自然辩证法的意义自然辩证法思想建构了科学时代的科学世界观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使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事实益真切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历史的车轮已经把人类社会推进了科学的时代。科学代的到来不仅意味着人类面对外部世界的更多自由,而且意味着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智慧理性的提升,对待外部世界的观点和看法的改变,以往的世界观在科学发展的强劲势头之下受到了无法避免的冲击和挑战。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回应时代发展的科学主题,转变自己的理论指向和话语模式已成为大势所趋。恩格斯则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从对自然科学的各项巨大成就的热切关注中提炼出了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思想,赋予了理论形态的世界观以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即使科学发展的巨大成就没有仅仅局限于事实领域,又把哲学从神学或抽象思辨的束缚中解救了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哲学形态,建构出了同科学时代相适应的科学世界观。自然辩证法思想为科学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揭示出了主观辩证法与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之间的不可分割性:主观认识的辩证法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事物间的辩证运动关系的反应而已,从而揭去了长期掩盖在主观辩证法之上的神秘外衣,使辩证法真正建立在了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它既为我们建构了科学时代的科学世界观,同时也为我们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人们认识自然的活动中,自觉地遵循科学的理论思维——辩证思维—— 的指导,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主观臆测,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而且,由于辩证思维的首尾一贯性对于有缺陷的知识的帮助,自然辩证法思想还对推动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瞻性的指导,拓展了科学发现的巨大的可能性空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对人们正确地认识人类社会同样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事实上,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早已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起,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提供方法论指导的辩证思维对于认识社会现象具有同样的方法论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对自然辩证法思想这一科学思维理论的占有,对自然科学的时刻关注,才会使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建立在一个科学的根基之上,确立从事实出发,而不是从原则出发的研究思路,从而保证认识成果的科学品质自然辩证法思想为塑造人的科学精神、实现人的现代化,增强人们自觉抵制唯灵论、伪科学等蒙昧主义侵袭的能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面对客观对
象、从事科学实践的活动中体现出的求实、批判、探索创新的内在精神取向。
科学精神的具备不等于对科学知识的简单占有、对科学成果价值的广泛应用,而是在于自觉运用这种求实、批判、探索创新的精神来摈弃传统成见、打破定式思维,指导行为实践。科学精神的上述品质所诠释的恰恰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在要求,因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构成了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恩格斯通过自然辩证法思想所建构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无疑为科学精神的塑造和培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从而,也进一步为推进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创造了思想条件。现代化是指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不断告别愚昧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参与和贡献是不可或缺的,而人既是科学技术的创造主体,同时也是把科学技术转变为推动现代进程的物质力量的唯一介质,因而,人的现代化,人的科学精神的具有或缺失,人对现代科技的掌握与驾驭是决定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归根结底之关键。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正是为我们提供了与推进人的现代化,进而实现社会现代化的思想要求相契合的理论财富。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指导下,现代化的进程将加速进行,科学精神将不断内化为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追求,科学和理性将擦拭人类智慧的蒙尘,去除人类精神的枷锁,唯灵论、伪科学等蒙昧主义思潮的反科学本质无需揭露自将暴露无遗,最终将无处藏身,直至退出历史舞台。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A].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
[2] 徐治立. 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8:09
[3] 曾国屏,高亮华,刘立,吴彤。当代自然辩证法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1
[4] 于秀彬. 科学与技术关系的演进历史探究.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4(4), 5-9.
[5] 郭飞. 知识本体论视角下的科学与技术. 《前言》, 2008, 53-5.
[6] 龚育之《中国自然辩证法史》,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1-4期
辩证法与科学技术
摘要:自然辩证法既保持了传统哲学追求智慧形而上品格,又具有现代科学追求知识形而下品格,是科技时代人类智慧楷模;它既蕴涵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是一种科学方法论,既关联人类终极关怀,也关联着人类现实关怀,对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应思想价值;它还是我们当前反对形形色色现代蒙昧主义,为全球化和现代化发展扫除精神障碍思想武器。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科学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关键字:科学;技术;和谐
自然辩证法继续保持了传统哲学追求智慧形而上品格,这就使得它截然不同于以拒斥形而上学著称新老实证主义哲学。恩格斯反对超自然形而上学,然而他并不一概反对“自然形而上学”,他没有以知识完全消解智慧,而是创造性地保留了哲学作为智慧之学独立地位。这一点集中体现在自然辩证法世界观属性上。尽管现代科学已详细描绘了自然界许多局部细节,惠威尔已提出了独立科学概念,休厄尔则以物理学家取代了自然哲学家,然而科学世界观关于物质世界理性重建,并不是由物理学家所能够独立完成,它必须由熟悉全部自然科学哲学家进行全面总结和概括;其次,自然辩证法同时具有现代科学追求知识形而下品格,这又使得它截然不同于以智慧化身自居形形色色反科学主义哲学。恩格斯非常注重智慧与知识内在关联,从而得以避免了极端人文主义以虚妄智慧贬损知识蒙昧主义倾向。自然辩证法作为“自然界辩证法”,虽然它在形式上超越了自然科学,然而其内容却又完全根源于自然科学;再次,自然辩证法不仅是一种科学自然观与世界观,而且同时主应是一种科学方法论。它作为关于自然界一种科学哲学,不仅能够促进大量边缘学科与交叉科学发展,而且可以推动着现代横断学科和统一科学发展。它那种建立在通晓迄今为止人类全部科学知识基础上科学思维方式,可以给自然科学各门不同学科以方法论方面智慧启迪,而这无疑是作为一种哲学自然辩证法之所以能够受到许多科学家欢迎内在原因。
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是处于一种中间的位置。正是由于自然辩证法自身特殊的位置,与其他哲学相比,它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更值得研究。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区别,但更有紧密的联系,这涉及到学科门类的层次结构问题。对于一门实际的科学门类,研究内容实际上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这有许多划分方法。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是把一个学科类别分为四个层次:最高的一个层次是哲学层次,第二层是科学层次,第三层是技术层次,最后一层是具体的应用层次。哲学层次研究的内容与自然科学不尽相同。计算机同时也是自然界的一个事物,它的计算过程是类似人脑的,计算机能不能思维,是不是会有意识,未来会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就是哲学层次的问题。而自然科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研究就是在科学层次和技术层次,主要是在比如图灵机原理这些问题。可以看出,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问题比自然科学层次更高一些,研究一些比较宏观的问题;自然科学研究一些理论、比较精确的定理,以及设计实际的机器设备。但是,两者研究的问题显然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计算机从本质上讲是人的思维规律和机器相结合的产物,那么对思维规律的研究和对机器的研究是不可分割的。1998年图灵奖的获得者提出了计算机领域当前研究的12个重大问题,里面有一些科技问题,也有哲学层次也就是自然辩证法的问题。也就说明,在科学研究这个领域,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是密不可分的。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当一个计算机专家去研究分析一个计算机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思考它哲学层次的问题,同时依据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哲学层次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去总结、归纳,同时很多自然辩证法的问题,在自然科学中得到了解决。在这方面,图灵可以说是计算机学界的哲学大师。在哲学层次上,对于计算机能不能思维,会不会有意识这个问题,他提出了一个检验方法:现有一个人和一台机器,如果对于我们出的任何问题,人写一个答案,机器打印一个答案,如果分辨不出是人的还是机器的答案,就说明机器是可以思维的,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检验法”。现在计算机还是做不到这一点。对于有些问题需要推理论证,总是可以找出计算机回答的规律,这与人脑思维是有区别的。这是自然科学对于哲学层次问题的研究。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研究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比如机器能不能思维这个问题,对应于这个问题,科学层次上在研究人工智能,如果说自然辩证法已经明白了机器和人脑思维的差异,那么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就有指导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很多问题是认识研究自然世界不可回避的问题,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
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
性。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
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揭示把人对自然的认识从僵化的、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被自然界发展的辩证图景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在此基础上它进一步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一系列正确观点,揭示出了辩证唯物法的基本规律和各种范畴在自然科学中的体现。自然辩证法是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内容涉及自然观、自然科学观、自然科学方法论及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和科学技术思想史等广泛的领域。
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辩证法的基本问题
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研究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成果,并通过研究科学技术发展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要吸收和借鉴西方文明的先进成果,但非马克思主义的、与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的理论,不应当占据自然辩证法圣洁的理论殿堂。
自然辩证法的意义自然辩证法思想建构了科学时代的科学世界观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使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事实益真切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历史的车轮已经把人类社会推进了科学的时代。科学代的到来不仅意味着人类面对外部世界的更多自由,而且意味着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智慧理性的提升,对待外部世界的观点和看法的改变,以往的世界观在科学发展的强劲势头之下受到了无法避免的冲击和挑战。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回应时代发展的科学主题,转变自己的理论指向和话语模式已成为大势所趋。恩格斯则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从对自然科学的各项巨大成就的热切关注中提炼出了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思想,赋予了理论形态的世界观以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即使科学发展的巨大成就没有仅仅局限于事实领域,又把哲学从神学或抽象思辨的束缚中解救了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哲学形态,建构出了同科学时代相适应的科学世界观。自然辩证法思想为科学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揭示出了主观辩证法与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之间的不可分割性:主观认识的辩证法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事物间的辩证运动关系的反应而已,从而揭去了长期掩盖在主观辩证法之上的神秘外衣,使辩证法真正建立在了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它既为我们建构了科学时代的科学世界观,同时也为我们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人们认识自然的活动中,自觉地遵循科学的理论思维——辩证思维—— 的指导,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主观臆测,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而且,由于辩证思维的首尾一贯性对于有缺陷的知识的帮助,自然辩证法思想还对推动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瞻性的指导,拓展了科学发现的巨大的可能性空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对人们正确地认识人类社会同样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事实上,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早已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起,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提供方法论指导的辩证思维对于认识社会现象具有同样的方法论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对自然辩证法思想这一科学思维理论的占有,对自然科学的时刻关注,才会使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建立在一个科学的根基之上,确立从事实出发,而不是从原则出发的研究思路,从而保证认识成果的科学品质自然辩证法思想为塑造人的科学精神、实现人的现代化,增强人们自觉抵制唯灵论、伪科学等蒙昧主义侵袭的能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面对客观对
象、从事科学实践的活动中体现出的求实、批判、探索创新的内在精神取向。
科学精神的具备不等于对科学知识的简单占有、对科学成果价值的广泛应用,而是在于自觉运用这种求实、批判、探索创新的精神来摈弃传统成见、打破定式思维,指导行为实践。科学精神的上述品质所诠释的恰恰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在要求,因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构成了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恩格斯通过自然辩证法思想所建构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无疑为科学精神的塑造和培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从而,也进一步为推进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创造了思想条件。现代化是指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不断告别愚昧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参与和贡献是不可或缺的,而人既是科学技术的创造主体,同时也是把科学技术转变为推动现代进程的物质力量的唯一介质,因而,人的现代化,人的科学精神的具有或缺失,人对现代科技的掌握与驾驭是决定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归根结底之关键。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正是为我们提供了与推进人的现代化,进而实现社会现代化的思想要求相契合的理论财富。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指导下,现代化的进程将加速进行,科学精神将不断内化为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追求,科学和理性将擦拭人类智慧的蒙尘,去除人类精神的枷锁,唯灵论、伪科学等蒙昧主义思潮的反科学本质无需揭露自将暴露无遗,最终将无处藏身,直至退出历史舞台。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A].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
[2] 徐治立. 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8:09
[3] 曾国屏,高亮华,刘立,吴彤。当代自然辩证法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1
[4] 于秀彬. 科学与技术关系的演进历史探究.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4(4), 5-9.
[5] 郭飞. 知识本体论视角下的科学与技术. 《前言》, 2008, 53-5.
[6] 龚育之《中国自然辩证法史》,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