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执教 朱爱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泥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
乐观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过程与方法
了解背景资料,采用读、议、画、读相结合的教学策略,理解诗句,领会诗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弄清诗句的意思,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1、听歌曲,看图片。 2、简介创作背景。 二、引出课题
1、释题
2、简介七律知识
3、简介作者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幻灯片
2全班读诗,注意诗的节奏,读出诗的味道。 3、听《七律·长征》朗诵,再读全诗。 4、补充课外资料(出示长征路线图) 三、品词析句,深入体会
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自由朗读这首诗,边读边划出描写地点的词语。介绍“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桥、岷山”。理解“万水千山”。
2、师简介长征,进而感受长征的远、艰难。
3、理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小结过渡:这么远的路,红军怕不怕?红军在长征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下面先让我们走进五岭和乌蒙山。
学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出示五岭图片,学生说感受。
2、想象红军战士在翻越这样的崇山峻岭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3、引读诗句
4、、思考“逶迤”、“磅礴”的意思, “腾细浪”“走泥丸”的理解,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理解“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意思 6、感情饱满地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小结过渡:山再高,路再险,也阻挡不了红军前进的步伐。然而,困难却接踵而至„„。 四、再读课文,感受长征的艰难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学唱《七律·长征》
板书设计:
不怕难
七律·长征
﹛
只等闲
当 细浪五岭
乌蒙 当 泥丸
﹜
乐观
大无畏精神
中寨乡
校际教研语文优质课 《七律·长征》
教 学 设 计
执教人:朱爱云2012年11月30日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执教 朱爱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泥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
乐观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过程与方法
了解背景资料,采用读、议、画、读相结合的教学策略,理解诗句,领会诗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弄清诗句的意思,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1、听歌曲,看图片。 2、简介创作背景。 二、引出课题
1、释题
2、简介七律知识
3、简介作者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幻灯片
2全班读诗,注意诗的节奏,读出诗的味道。 3、听《七律·长征》朗诵,再读全诗。 4、补充课外资料(出示长征路线图) 三、品词析句,深入体会
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自由朗读这首诗,边读边划出描写地点的词语。介绍“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桥、岷山”。理解“万水千山”。
2、师简介长征,进而感受长征的远、艰难。
3、理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小结过渡:这么远的路,红军怕不怕?红军在长征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下面先让我们走进五岭和乌蒙山。
学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出示五岭图片,学生说感受。
2、想象红军战士在翻越这样的崇山峻岭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3、引读诗句
4、、思考“逶迤”、“磅礴”的意思, “腾细浪”“走泥丸”的理解,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理解“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意思 6、感情饱满地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小结过渡:山再高,路再险,也阻挡不了红军前进的步伐。然而,困难却接踵而至„„。 四、再读课文,感受长征的艰难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学唱《七律·长征》
板书设计:
不怕难
七律·长征
﹛
只等闲
当 细浪五岭
乌蒙 当 泥丸
﹜
乐观
大无畏精神
中寨乡
校际教研语文优质课 《七律·长征》
教 学 设 计
执教人:朱爱云2012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