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广场建设中国特色主义文化分析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通过在中山广场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理解,提升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认知。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理论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记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为: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二)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精神为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特征、浓郁的民族特征和强烈的时代特征。和谐文化建设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并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以
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心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并于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其推向极至,成为党在新时期理政治国的核心理念
(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
二、中山广场基本情况简介
中山广场位于和平区,始建于1913年,当时称中央广场。1919年称浪速广场;国民党统治时期,浪速广场更名为中山广场,沈阳解放后仍沿用此名;文化大革命时期称红旗广场;1981年又恢复了中山广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2007年,中山广场及周围建筑群被宣布为辽宁省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如今中山广场以清新整洁的环境和功能齐全的设施为沈阳市民、国内外游人、提供游玩和休息地方。 而且也是沈阳著名的英语角之一。中山广场四周自1910年至1945年,建有欧式、日式风格建筑8座。最出名的就是1927年建成的大和旅馆。堪称沈阳最大最豪华的宾馆。当时规定只有少佐以上的日本军官才有资格进入。中山广场,中央巨大的毛泽东塑像,总高近19米,其中塑像高10.5米,基座高约8米。塑像的独特,在于毛泽东塑像的周围,有高3.5米巨型群雕,塑像的底部建有以建党以来,武装夺取政权,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革命纪念群雕。
三、中山广场建设中国特色主义文化的几点认识
(一)日伪建筑的保留与民族精神的培育
中山广场以其独有的姿态坐落在城市中,日伪时期建筑的永久保留,使其成为了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是中华民族培育民族精神的最佳场所。中华民族精神已经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真实的存在于这个城市的一角,它所折
射出的底蕴和更深一层的内涵则是纯真的爱国主义精神。 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植根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培育民族精神要在历史传承中提升,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合理成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多年来,勤劳智慧的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有爱国爱民、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使命感,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全民富强的整体观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生观,“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气节观,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奋斗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同甘共苦、团结互助、严以律己、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升华,是中华民族崇高思想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
(二)沈阳中山广场的英语角与文化交流
中山广场的英语角在沈阳非常有名,每年夏天都有很多人在此交流语言,文化, 已经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文化承接着过去又昭示着未来,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广场上人们的交流,是传播中国文化和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的场所。结合时代特点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加以积极借鉴,做到洋为中用,博彩众长。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文化的交流提高了国民的综合素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三)中山广场与和谐文化 现如今中山广场以清新整洁的环境和功能齐全的设施为沈阳市民、国内外游人、提供游玩和休息地方。广场主题雕塑已然成为年轻一代了解中国文化发展,和国际友人了解中国历史的媒介。在这里,整洁的环境,悠久的历史,休息游玩的人们,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环境,和谐的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和谐文化主导人的思想意识,引导全社会向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和谐文化影响人的思维、生活方式,有助于构建和谐、健康的社会规范;和谐文化引导人类与自然建立和谐合作、共同发展的关系。建设和谐文化,不断吸收现代精神文明成果,实现传统文明与时代精神趋向的优化组合,努力推动传统和谐文化的现代创新。同时,学习、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个中山广场并不能完全满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国家和政府应开放和建设更多这样
的场所,为文化交流的促进,民族精神的培育,和谐文化的养成,创造条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中国,走向世界,持续稳步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曲寨观后感——共同富裕
引言:在石家庄市郊坐落着一个被称为“都市农村”的曲寨村。曲寨村地理位置优越,,矿山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同时集团拥有自备货站,交通十分便利,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村。曲寨村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曲寨村是当地出了名的穷村,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和探索,曲寨村人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从而成为全国闻名的富裕村。曲寨缘何取得目前辉煌的成绩,当前社会下,曲寨模式对我们有着怎样的启发?
关键词:曲寨、共同富裕、包容性增长
正文:很早就在课堂上听王老师提及曲寨,在老师的描述中,我了解到曲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都市农村”之称,其经济实力十分雄厚,村民人居收入超过很多县市的平均收入水平。很早就实现了共同富裕,它甚至可以和华西村,南街村等相提并论。带着种种好奇和疑问,我们于11月7号在王老师的带领下驱车参观曲寨新农村建设。
当车开进曲寨时,首先引入眼帘的是“都市农村”四个鲜红的大字,字迹落落大方,流露出村民对当前农村建设稳步发展的肯定和喜悦。下了车,我们首先参观了曲寨文化广场和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张贴着曲寨村委会管理机构和近些年来的发展概况。从这些宣传资料我们得知曲寨现在全村拥有16家股份制企业,村民家家有股份,户户能得到分红。在近30年的发展中,曲寨村民逐步形成了“团结奋进,艰苦拼搏,廉洁奉公,建功立业,负重加压,敢于争先”的曲寨精神和“想做的事就要做成、事在人为”的做事理念。 近几年来,曲寨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爱党、爱国、爱曲寨、爱集体,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曲寨思想,工业上不断增加投入,加快本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上不断完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村容村貌不断改善,“乡村都市”初现端倪。该村在2007年创下工业产值20.7亿元,实现利润1.64亿元,上缴国税6281万元的奇迹,这座独特的“农村都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考察团的目光,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了解到这,我不禁对曲寨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接着我们参观了曲寨小学和老年公寓。曲寨优越的教育条件和设施完整的老年公寓都极大的让我们对曲寨发展模式进行思考。
曲寨村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曲寨村是当地出了名的穷村,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和探索,曲寨村人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从而成为全国闻名的富裕村。共同富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字面理解就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我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
实现共同富裕。就像曲寨发展一样,开始村中少数先富裕起来的人们,在党委书记的带领下,创办实业,带领全村人民发展当地经济,最终达到了目前令人瞩目的成绩,基本实现共同富裕。曲寨全体村民作为一个集体,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在发展的过程中,牢固树立集体意识,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
毫无疑问,曲寨模式是成功的,是肯定的。当前曲寨已经基本实现了共同富裕,人们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物质、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这种条件下,曲寨持续、高速的发展能持续发展多久就十分值得关注。个人认为,可以用当前一个时尚的词来指导曲寨今后的发展——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而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就是说,曲寨在当前取得瞩目成绩的基础上更多的考虑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同步建设。建设和谐社会当前社会的主旋律,曲寨今后就是适应这一潮流,大力打造一个经济强村、和谐强村。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重视社会稳定等。我们知道,曲寨经济不断增长,在这个过程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增长了,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受益,有的人受益多,有的人受益少,特别是贫困人口受益更少。如果再保持着高速增长,资源、环境的压力会增大,由增长本身不均衡导致的矛盾也会增多,因此,维护村民团结、紧急紧密和谐的发展,为大家创造一个机会平等的平台将成为曲寨考虑的重要课题。
曲寨感言:就实习参观到的曲寨而言,曲寨的确称得上是个“都市农村”,干净文明的街道,成群的别墅群,正确科学的宣传语,有序工作的村民,其乐融融的老人等,这些无不体现一个新农村建设的骄人成就。曲寨的发展告诉我们,坚持集体经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艰苦奋斗、大力发展本地优势产业,我们将会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曲寨用自身发展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当前我们应该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力度,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自觉投身加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同时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基础上,科学合理的贯彻包容性增长,为建造一个富裕、和谐的社会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山广场建设中国特色主义文化分析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通过在中山广场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理解,提升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认知。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理论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记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为: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二)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精神为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特征、浓郁的民族特征和强烈的时代特征。和谐文化建设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并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以
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心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并于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其推向极至,成为党在新时期理政治国的核心理念
(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
二、中山广场基本情况简介
中山广场位于和平区,始建于1913年,当时称中央广场。1919年称浪速广场;国民党统治时期,浪速广场更名为中山广场,沈阳解放后仍沿用此名;文化大革命时期称红旗广场;1981年又恢复了中山广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2007年,中山广场及周围建筑群被宣布为辽宁省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如今中山广场以清新整洁的环境和功能齐全的设施为沈阳市民、国内外游人、提供游玩和休息地方。 而且也是沈阳著名的英语角之一。中山广场四周自1910年至1945年,建有欧式、日式风格建筑8座。最出名的就是1927年建成的大和旅馆。堪称沈阳最大最豪华的宾馆。当时规定只有少佐以上的日本军官才有资格进入。中山广场,中央巨大的毛泽东塑像,总高近19米,其中塑像高10.5米,基座高约8米。塑像的独特,在于毛泽东塑像的周围,有高3.5米巨型群雕,塑像的底部建有以建党以来,武装夺取政权,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革命纪念群雕。
三、中山广场建设中国特色主义文化的几点认识
(一)日伪建筑的保留与民族精神的培育
中山广场以其独有的姿态坐落在城市中,日伪时期建筑的永久保留,使其成为了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是中华民族培育民族精神的最佳场所。中华民族精神已经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真实的存在于这个城市的一角,它所折
射出的底蕴和更深一层的内涵则是纯真的爱国主义精神。 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植根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培育民族精神要在历史传承中提升,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合理成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多年来,勤劳智慧的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有爱国爱民、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使命感,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全民富强的整体观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生观,“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气节观,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奋斗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同甘共苦、团结互助、严以律己、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升华,是中华民族崇高思想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
(二)沈阳中山广场的英语角与文化交流
中山广场的英语角在沈阳非常有名,每年夏天都有很多人在此交流语言,文化, 已经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文化承接着过去又昭示着未来,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广场上人们的交流,是传播中国文化和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的场所。结合时代特点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加以积极借鉴,做到洋为中用,博彩众长。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文化的交流提高了国民的综合素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三)中山广场与和谐文化 现如今中山广场以清新整洁的环境和功能齐全的设施为沈阳市民、国内外游人、提供游玩和休息地方。广场主题雕塑已然成为年轻一代了解中国文化发展,和国际友人了解中国历史的媒介。在这里,整洁的环境,悠久的历史,休息游玩的人们,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环境,和谐的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和谐文化主导人的思想意识,引导全社会向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和谐文化影响人的思维、生活方式,有助于构建和谐、健康的社会规范;和谐文化引导人类与自然建立和谐合作、共同发展的关系。建设和谐文化,不断吸收现代精神文明成果,实现传统文明与时代精神趋向的优化组合,努力推动传统和谐文化的现代创新。同时,学习、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个中山广场并不能完全满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国家和政府应开放和建设更多这样
的场所,为文化交流的促进,民族精神的培育,和谐文化的养成,创造条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中国,走向世界,持续稳步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曲寨观后感——共同富裕
引言:在石家庄市郊坐落着一个被称为“都市农村”的曲寨村。曲寨村地理位置优越,,矿山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同时集团拥有自备货站,交通十分便利,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村。曲寨村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曲寨村是当地出了名的穷村,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和探索,曲寨村人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从而成为全国闻名的富裕村。曲寨缘何取得目前辉煌的成绩,当前社会下,曲寨模式对我们有着怎样的启发?
关键词:曲寨、共同富裕、包容性增长
正文:很早就在课堂上听王老师提及曲寨,在老师的描述中,我了解到曲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都市农村”之称,其经济实力十分雄厚,村民人居收入超过很多县市的平均收入水平。很早就实现了共同富裕,它甚至可以和华西村,南街村等相提并论。带着种种好奇和疑问,我们于11月7号在王老师的带领下驱车参观曲寨新农村建设。
当车开进曲寨时,首先引入眼帘的是“都市农村”四个鲜红的大字,字迹落落大方,流露出村民对当前农村建设稳步发展的肯定和喜悦。下了车,我们首先参观了曲寨文化广场和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张贴着曲寨村委会管理机构和近些年来的发展概况。从这些宣传资料我们得知曲寨现在全村拥有16家股份制企业,村民家家有股份,户户能得到分红。在近30年的发展中,曲寨村民逐步形成了“团结奋进,艰苦拼搏,廉洁奉公,建功立业,负重加压,敢于争先”的曲寨精神和“想做的事就要做成、事在人为”的做事理念。 近几年来,曲寨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爱党、爱国、爱曲寨、爱集体,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曲寨思想,工业上不断增加投入,加快本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上不断完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村容村貌不断改善,“乡村都市”初现端倪。该村在2007年创下工业产值20.7亿元,实现利润1.64亿元,上缴国税6281万元的奇迹,这座独特的“农村都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考察团的目光,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了解到这,我不禁对曲寨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接着我们参观了曲寨小学和老年公寓。曲寨优越的教育条件和设施完整的老年公寓都极大的让我们对曲寨发展模式进行思考。
曲寨村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曲寨村是当地出了名的穷村,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和探索,曲寨村人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从而成为全国闻名的富裕村。共同富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字面理解就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我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
实现共同富裕。就像曲寨发展一样,开始村中少数先富裕起来的人们,在党委书记的带领下,创办实业,带领全村人民发展当地经济,最终达到了目前令人瞩目的成绩,基本实现共同富裕。曲寨全体村民作为一个集体,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在发展的过程中,牢固树立集体意识,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
毫无疑问,曲寨模式是成功的,是肯定的。当前曲寨已经基本实现了共同富裕,人们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物质、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这种条件下,曲寨持续、高速的发展能持续发展多久就十分值得关注。个人认为,可以用当前一个时尚的词来指导曲寨今后的发展——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而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就是说,曲寨在当前取得瞩目成绩的基础上更多的考虑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同步建设。建设和谐社会当前社会的主旋律,曲寨今后就是适应这一潮流,大力打造一个经济强村、和谐强村。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重视社会稳定等。我们知道,曲寨经济不断增长,在这个过程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增长了,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受益,有的人受益多,有的人受益少,特别是贫困人口受益更少。如果再保持着高速增长,资源、环境的压力会增大,由增长本身不均衡导致的矛盾也会增多,因此,维护村民团结、紧急紧密和谐的发展,为大家创造一个机会平等的平台将成为曲寨考虑的重要课题。
曲寨感言:就实习参观到的曲寨而言,曲寨的确称得上是个“都市农村”,干净文明的街道,成群的别墅群,正确科学的宣传语,有序工作的村民,其乐融融的老人等,这些无不体现一个新农村建设的骄人成就。曲寨的发展告诉我们,坚持集体经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艰苦奋斗、大力发展本地优势产业,我们将会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曲寨用自身发展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当前我们应该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力度,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自觉投身加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同时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基础上,科学合理的贯彻包容性增长,为建造一个富裕、和谐的社会而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