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练习(动力学2)

物理化学练习(动力学2)2008级

一、选择题

1. 稀溶液反应 CH 2ICOOH + SCN- → CH 2(SCN)COOH + I-属动力学控制反应, 按照

原盐效应,反应速率k 与离子强度I 的关系为下述哪一种?

(A) I 增大 k 变小 (B) I 增大 k 不变

(C) I 增大 k 变大 (D) 无法确定关系

2. 受激物的磷光光谱是由于下述哪种原因所致:

(A) 单重态到三重态的跃迁 (B) 三重态向基态的跃迁

(C) 振动模式不同 (D) 核自旋跃迁

3. 破坏臭氧的反应机理为:

NO + O3 → NO 2+ O2

NO 2+ O → NO + O2

在此机理中,NO 是:

(A) 总反应的产物 (B) 总反应的反应物

(C) 催化剂 (D) 上述都不是

4. 催化剂能极大地改变反应速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 (B) 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平衡,以致使转化率大大地提高了

(D) 催化剂能同时加快正向和逆向反应速率

$5对于摩尔熵,用统计力学方法可计算不同运动形式的典型值如下,S m (平) =150

$$J ·K -1·mol -1,转动及振动每个自由度相应有S m (转) =30 J ·K -1·mol -1,S m (振) =1反应

$A+BC生成非线性过渡态时,其∆≠S m =_________-119 J·K -1·mol -1,_________。

6. 酶催化作用有很多特征,但其主要的缺点是:

(A) 对温度反应迟钝 (B) 选择性不高

(C) 催化活性低 (D) 极易受酶杂质影响

7. 对于一个简单化学反应来说,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中的哪一种是正确的?

(A) ∆r S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B) ∆r H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C)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8. 对于离子间扩散控制反应,碰撞理论建立的公式为k d =4π(D A +D B )(r A +r B ) P ,则其P 值应:

(A) 一定小于1 (B)一定大于1

(C)不一定 (D)与离子价正负无关,只与价的绝对值有关

9. 下面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在具有速控步的反应历程中,达到稳态后,速控步后的各个步骤的反应速

率都等于速控步的反应速率,速控步前的各步骤均处于平衡状态

(B) 根据微观可逆性原理,在反应历程中不可能出现 2A → C + 3D 这样的基

元反应

(C) 在光化学反应中,体系的Gibbs 自由能总是在不断地降低

(D) 在采用温度跃变的驰豫法来研究溶液中的快速反应时,该反应必须是放热

或吸热反应

10. 对于水溶液中的反应

[ Co(NH3) 5Br]2+ + OH- → [Co(NH3) 5OH]2+ + Br-

如果增加离子强度,此反应的速率将:

(A) 不变 (B) 降低 (C) 达到爆炸极限 (D) 增大

11. 对Einstain 光化当量定律的认识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对初级,次级过程均适用 (B) 对任何光源均适用

(C) 对激光光源及长寿命激发态不适用 (D) 对大、小分子都适用

12. 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后,使反应活化能比未加催化剂时降低了8500J ·mol -1,则二者速率

常数比(k cat /k 0)

(A) 31倍 (B) 61倍 (C) 92倍 (D) 4.5倍

13. 光化学反应A2+h ν →2A的反应历程为:

* A2+h ν →A*

2 A22A A*

2+A22A2

可得:r =k 1I a /(k 1+k 2[A2])则该反应之量子产率Φ为

(A) 1 (B) 2 (C) k 1/(k 1+k 2[A2]) (D) k 2/(k 1+k 2[A2])·2

14. 理想气体反应A + BC[ABC]→ 产物,若设 E a 为阿累尼乌斯活化能, ∆H $

m 表≠≠

示活化络合物与反应物在标准状态下的焓差,则

$$$ (A) E a = ∆H $

m + RT (B) E a = ∆H m + 2RT (C) E a = ∆H m + 3RT (D) E a = ∆H m - 2RT ≠≠≠≠

15. 根据态-态反应实验及微观可逆性原理,在排斥型势能面上若振动能对促进反应更有

利,则产物中占优势的能态为:

(A) 平动能 (B)转动能 (C)振动能 (D)电子能

16. 某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25.3%,当有催化剂存在时,其转化率应当是:

(A) 大于 25.3% (B) 小于 25.3% (C) 等于 25.3% (D) 不确定

17. 在催化剂表面上进行的双分子气相反应, 已知表面反应为控制步骤, 且测得反应速率

r 与反应物气相压力之间有下面如图关系, 则反应可能的历程为:

(A) L -H 历程 (B) R 历程

(C) A,B 分子直接反应 (D) A, B 皆可能

18. 测得氧在纯净的金属 W 表面上化学吸附热为 596.64 kJ·mol -1, 而气态氧原子的

吸附热为 543.92 kJ·mol -1, 氧的解离能为 491.53 kJ·mol -1, 则氧在 W 表面上吸附

性质为:

(A) 分子吸附, 范德华力 (B) 分子吸附, 生成氢键

(D) 原子吸附, 生成吸附配位键

6~10DDCCB 11~15CAVBA 16~18CBD

二、计算题

19. 设下列酶催化反应有简单的Michaelis -Menten 机理:

E + Sk 1

k -1k 2ES −−→E + P

测得下列数据,k 1、k -1非常快。

280 K, k 2=100 s-1,K (M)=10-4 mol·dm -3

300 K, k 2=200 s-1,K (M)=1.5×10-4 mol·dm -3

(A) 求[S]=0.1 mol·dm -3和[E]0=10-5 mol·dm -3,280 K时产物生成速率;

(B)计算k 2步的活化能;

(C)问280 K时ES 的生成平衡常数是多少?

(D)求ES 生成反应的∆r H $

m ?

[答] (A) r 0=k 2[E]0/(1+K (M)/[S]) =9.99×10-4 mol·dm -3·s -1 (3分)

(B) E a,2={RT 1T 2ln[k 2(T 2)/k 2(T 1)]}/(T 2-T 1)=24.2 kJ·mol -1 (2分)

(C) K (M)=(k -1+k 2)/k 1≈k -1/k 1=1/K

所以K =1/K (M) =1/10-4 =104 mol-1·dm 3 (3分) (D因为K =1/K (M) 所以298 K时, K (280)=1/K (M)=104

300 K时, K (300)=6.7×103

则∆r H m ={RT 1T 2ln[K (300)/K (280)]}/(T 2-T 1)= -14.2 kJ·mol -1 (2分)

20. 在醋酸溶液中甲苯自氧化反应可被钴盐催化,研究得到如下的方程:

k =k a [Co3+]1/2[Co2+]-1+k b [Co3+]2

即Co 3+在两项中均为正催化效应,而Co 2+为阻化效应,今由实验测得下列数据: k /10-5s -1 0.445 5.68

[Co3+]/mol ·dm -3 0.0179 0.1185

[Co2+]/mol ·dm -3 0.0446 0.1315

请计算k a 、k b 值。

将方程重排 k [Co3+]-1/2[Co2+]=k a +k b [Co2+][Co3+]3/2

或写作 x =k a +k b y 为一直线方程

据实验数据

x 1.48×10-6 2.24×10-5

y 1.07×10-4 5.36×10-3

代入线性方程

可得 k b =3.98×10-3 mol-2·dm 6·s -1

k a =1.06×10 mol-6-21·dm 3/2·s -1

21. 溴乙烷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已知反应速率常数为:

k = 3.8×1014exp(-E a /RT ) (s-1)

已知:

E a = 229 kJ·mol -1,玻耳兹曼常数k B = 1.3806×10-23 J·K -1,普朗克常数h = 6.6262×10-34 J·s 。

(A) 求每秒钟分解率为 1% 时的温度;

(B) 计算773 K时的∆H m ,∆S m 。

[答] (A) ln(c 0/c ) = kt 得 k = ln (100/99) s-1

代入 k = 3.8×1014 exp(-229×103/RT ) 得 T = 722.5 K (4分)

(B) ∆H m = E a - RT = 222.6 kJ·mol -1 (3分) ≠≠$≠$$

A =(k B T /h )eexp(∆S $

m /R ) 得 ≠

-1-1 ∆S $

m = 18 J·K ·mol (3分) ≠

22. T -跳跃法研究反应 H 2O = H ++ OH - ,25℃时驰豫时间 τ = 40 μs ,K w = [H+][OH-] = 10-14(mol·dm -3) 2 ,计算此反应的正、逆向反应的速率常数 k 1和 k 2。

[答] K = {( [H+]/c )([OH-]/c )}/([H2O]/c ) = 10-14/ 55.5

= 1.8×10-16 = k 1/k 2 (2分) τ = 1/(k 1+ 2k 2 x e ) = 40×10-16 (4分) 得 k 1= 2.3×10-5 s-1

k 2= 1.3×1011 dm3·mol -1·s -1 (各2分)

三、问答题

23. Michaelis -Menten 酶催化反应历程为:

E + S

-1ES ,ES E + P

(1) 推导反应速率方程;

(2) 求最大反应速率r max 及r =r max /2时的底物浓度;

(3) 若已知K 1=k 1/k -1,设计一实验方法测定k 1, k -1, k 2 。

24. 荧光-淬灭的机理可写为 :

F→F F**F+h ν f Q+F*F+Q*

F是发荧光的分子,Q是淬灭分子,k f 常可由吸收光谱测定,试提出一个测定k q 的实验方案(必需有定量的关系式)。

25. 光气合成反应Cl 2(g) + CO(g) → COCl2(g)的反应机理如下,高活性中间物为Cl 和COCl 。

Cl 2 + M2Cl + M

Cl + CO + M

COCl + M

COCl + Cl2

COCl 2 + Cl2Cl + MCOCl + M Cl + CO + M COCl 2 + Cl COCl + Cl2 Cl 2 + M

M 为第三体分子,k 为速率常数。

(1) 写出以COCl 2生成速率表示的反应速率;

(2) 写出诱导期过后反应的初速表达式;

(3) 机理中哪个元反应速率常数最大?哪个最小?

26. 已知某反应有如下机理:

(1) H 3AsO 3

(2) H 2O + I3--H 2AsO 3 + H+ 快速平衡,平衡常数K 1 H 2OI + + 2I- 快速平衡 -(3) H 2AsO 3 + H2OI +(4) H 2AsO 3I + H2O

(5) H 2AsO 3I H 2AsO 3I + H2O H 2AsO 3 + H2OI + -P (产物)

(a) 若反应(3)为控制步骤,请推导出速率方程表达式;

(b) 若反应(5)为控制步骤,且反应(3)与反应(4)为一快速平衡,推导速率方程表达式; (c) 分别写出(a),(b)表观活化能与各元反应活化能间关系。

-[H AsO [I333]-[答] (1) r =k 1[H2AsO 3][H2OI +]=k 1K 1K 2 (4分) [H+][I-]2

-[H 3AsO 3[I3](2) r =k 3[H2AsO 3I]=k 3K 1K 2K 3 (4分) +-2[H][I]

(3) 对 (1) E a =E 1+∆H 1+∆H 2 (1分) 对 (2) E a =E 3+∆H 1+∆H 2+∆H 3 (∆H =E 正 - E 逆) (1分)

物理化学练习(动力学2)2008级

一、选择题

1. 稀溶液反应 CH 2ICOOH + SCN- → CH 2(SCN)COOH + I-属动力学控制反应, 按照

原盐效应,反应速率k 与离子强度I 的关系为下述哪一种?

(A) I 增大 k 变小 (B) I 增大 k 不变

(C) I 增大 k 变大 (D) 无法确定关系

2. 受激物的磷光光谱是由于下述哪种原因所致:

(A) 单重态到三重态的跃迁 (B) 三重态向基态的跃迁

(C) 振动模式不同 (D) 核自旋跃迁

3. 破坏臭氧的反应机理为:

NO + O3 → NO 2+ O2

NO 2+ O → NO + O2

在此机理中,NO 是:

(A) 总反应的产物 (B) 总反应的反应物

(C) 催化剂 (D) 上述都不是

4. 催化剂能极大地改变反应速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 (B) 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平衡,以致使转化率大大地提高了

(D) 催化剂能同时加快正向和逆向反应速率

$5对于摩尔熵,用统计力学方法可计算不同运动形式的典型值如下,S m (平) =150

$$J ·K -1·mol -1,转动及振动每个自由度相应有S m (转) =30 J ·K -1·mol -1,S m (振) =1反应

$A+BC生成非线性过渡态时,其∆≠S m =_________-119 J·K -1·mol -1,_________。

6. 酶催化作用有很多特征,但其主要的缺点是:

(A) 对温度反应迟钝 (B) 选择性不高

(C) 催化活性低 (D) 极易受酶杂质影响

7. 对于一个简单化学反应来说,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中的哪一种是正确的?

(A) ∆r S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B) ∆r H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C)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8. 对于离子间扩散控制反应,碰撞理论建立的公式为k d =4π(D A +D B )(r A +r B ) P ,则其P 值应:

(A) 一定小于1 (B)一定大于1

(C)不一定 (D)与离子价正负无关,只与价的绝对值有关

9. 下面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在具有速控步的反应历程中,达到稳态后,速控步后的各个步骤的反应速

率都等于速控步的反应速率,速控步前的各步骤均处于平衡状态

(B) 根据微观可逆性原理,在反应历程中不可能出现 2A → C + 3D 这样的基

元反应

(C) 在光化学反应中,体系的Gibbs 自由能总是在不断地降低

(D) 在采用温度跃变的驰豫法来研究溶液中的快速反应时,该反应必须是放热

或吸热反应

10. 对于水溶液中的反应

[ Co(NH3) 5Br]2+ + OH- → [Co(NH3) 5OH]2+ + Br-

如果增加离子强度,此反应的速率将:

(A) 不变 (B) 降低 (C) 达到爆炸极限 (D) 增大

11. 对Einstain 光化当量定律的认识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对初级,次级过程均适用 (B) 对任何光源均适用

(C) 对激光光源及长寿命激发态不适用 (D) 对大、小分子都适用

12. 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后,使反应活化能比未加催化剂时降低了8500J ·mol -1,则二者速率

常数比(k cat /k 0)

(A) 31倍 (B) 61倍 (C) 92倍 (D) 4.5倍

13. 光化学反应A2+h ν →2A的反应历程为:

* A2+h ν →A*

2 A22A A*

2+A22A2

可得:r =k 1I a /(k 1+k 2[A2])则该反应之量子产率Φ为

(A) 1 (B) 2 (C) k 1/(k 1+k 2[A2]) (D) k 2/(k 1+k 2[A2])·2

14. 理想气体反应A + BC[ABC]→ 产物,若设 E a 为阿累尼乌斯活化能, ∆H $

m 表≠≠

示活化络合物与反应物在标准状态下的焓差,则

$$$ (A) E a = ∆H $

m + RT (B) E a = ∆H m + 2RT (C) E a = ∆H m + 3RT (D) E a = ∆H m - 2RT ≠≠≠≠

15. 根据态-态反应实验及微观可逆性原理,在排斥型势能面上若振动能对促进反应更有

利,则产物中占优势的能态为:

(A) 平动能 (B)转动能 (C)振动能 (D)电子能

16. 某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25.3%,当有催化剂存在时,其转化率应当是:

(A) 大于 25.3% (B) 小于 25.3% (C) 等于 25.3% (D) 不确定

17. 在催化剂表面上进行的双分子气相反应, 已知表面反应为控制步骤, 且测得反应速率

r 与反应物气相压力之间有下面如图关系, 则反应可能的历程为:

(A) L -H 历程 (B) R 历程

(C) A,B 分子直接反应 (D) A, B 皆可能

18. 测得氧在纯净的金属 W 表面上化学吸附热为 596.64 kJ·mol -1, 而气态氧原子的

吸附热为 543.92 kJ·mol -1, 氧的解离能为 491.53 kJ·mol -1, 则氧在 W 表面上吸附

性质为:

(A) 分子吸附, 范德华力 (B) 分子吸附, 生成氢键

(D) 原子吸附, 生成吸附配位键

6~10DDCCB 11~15CAVBA 16~18CBD

二、计算题

19. 设下列酶催化反应有简单的Michaelis -Menten 机理:

E + Sk 1

k -1k 2ES −−→E + P

测得下列数据,k 1、k -1非常快。

280 K, k 2=100 s-1,K (M)=10-4 mol·dm -3

300 K, k 2=200 s-1,K (M)=1.5×10-4 mol·dm -3

(A) 求[S]=0.1 mol·dm -3和[E]0=10-5 mol·dm -3,280 K时产物生成速率;

(B)计算k 2步的活化能;

(C)问280 K时ES 的生成平衡常数是多少?

(D)求ES 生成反应的∆r H $

m ?

[答] (A) r 0=k 2[E]0/(1+K (M)/[S]) =9.99×10-4 mol·dm -3·s -1 (3分)

(B) E a,2={RT 1T 2ln[k 2(T 2)/k 2(T 1)]}/(T 2-T 1)=24.2 kJ·mol -1 (2分)

(C) K (M)=(k -1+k 2)/k 1≈k -1/k 1=1/K

所以K =1/K (M) =1/10-4 =104 mol-1·dm 3 (3分) (D因为K =1/K (M) 所以298 K时, K (280)=1/K (M)=104

300 K时, K (300)=6.7×103

则∆r H m ={RT 1T 2ln[K (300)/K (280)]}/(T 2-T 1)= -14.2 kJ·mol -1 (2分)

20. 在醋酸溶液中甲苯自氧化反应可被钴盐催化,研究得到如下的方程:

k =k a [Co3+]1/2[Co2+]-1+k b [Co3+]2

即Co 3+在两项中均为正催化效应,而Co 2+为阻化效应,今由实验测得下列数据: k /10-5s -1 0.445 5.68

[Co3+]/mol ·dm -3 0.0179 0.1185

[Co2+]/mol ·dm -3 0.0446 0.1315

请计算k a 、k b 值。

将方程重排 k [Co3+]-1/2[Co2+]=k a +k b [Co2+][Co3+]3/2

或写作 x =k a +k b y 为一直线方程

据实验数据

x 1.48×10-6 2.24×10-5

y 1.07×10-4 5.36×10-3

代入线性方程

可得 k b =3.98×10-3 mol-2·dm 6·s -1

k a =1.06×10 mol-6-21·dm 3/2·s -1

21. 溴乙烷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已知反应速率常数为:

k = 3.8×1014exp(-E a /RT ) (s-1)

已知:

E a = 229 kJ·mol -1,玻耳兹曼常数k B = 1.3806×10-23 J·K -1,普朗克常数h = 6.6262×10-34 J·s 。

(A) 求每秒钟分解率为 1% 时的温度;

(B) 计算773 K时的∆H m ,∆S m 。

[答] (A) ln(c 0/c ) = kt 得 k = ln (100/99) s-1

代入 k = 3.8×1014 exp(-229×103/RT ) 得 T = 722.5 K (4分)

(B) ∆H m = E a - RT = 222.6 kJ·mol -1 (3分) ≠≠$≠$$

A =(k B T /h )eexp(∆S $

m /R ) 得 ≠

-1-1 ∆S $

m = 18 J·K ·mol (3分) ≠

22. T -跳跃法研究反应 H 2O = H ++ OH - ,25℃时驰豫时间 τ = 40 μs ,K w = [H+][OH-] = 10-14(mol·dm -3) 2 ,计算此反应的正、逆向反应的速率常数 k 1和 k 2。

[答] K = {( [H+]/c )([OH-]/c )}/([H2O]/c ) = 10-14/ 55.5

= 1.8×10-16 = k 1/k 2 (2分) τ = 1/(k 1+ 2k 2 x e ) = 40×10-16 (4分) 得 k 1= 2.3×10-5 s-1

k 2= 1.3×1011 dm3·mol -1·s -1 (各2分)

三、问答题

23. Michaelis -Menten 酶催化反应历程为:

E + S

-1ES ,ES E + P

(1) 推导反应速率方程;

(2) 求最大反应速率r max 及r =r max /2时的底物浓度;

(3) 若已知K 1=k 1/k -1,设计一实验方法测定k 1, k -1, k 2 。

24. 荧光-淬灭的机理可写为 :

F→F F**F+h ν f Q+F*F+Q*

F是发荧光的分子,Q是淬灭分子,k f 常可由吸收光谱测定,试提出一个测定k q 的实验方案(必需有定量的关系式)。

25. 光气合成反应Cl 2(g) + CO(g) → COCl2(g)的反应机理如下,高活性中间物为Cl 和COCl 。

Cl 2 + M2Cl + M

Cl + CO + M

COCl + M

COCl + Cl2

COCl 2 + Cl2Cl + MCOCl + M Cl + CO + M COCl 2 + Cl COCl + Cl2 Cl 2 + M

M 为第三体分子,k 为速率常数。

(1) 写出以COCl 2生成速率表示的反应速率;

(2) 写出诱导期过后反应的初速表达式;

(3) 机理中哪个元反应速率常数最大?哪个最小?

26. 已知某反应有如下机理:

(1) H 3AsO 3

(2) H 2O + I3--H 2AsO 3 + H+ 快速平衡,平衡常数K 1 H 2OI + + 2I- 快速平衡 -(3) H 2AsO 3 + H2OI +(4) H 2AsO 3I + H2O

(5) H 2AsO 3I H 2AsO 3I + H2O H 2AsO 3 + H2OI + -P (产物)

(a) 若反应(3)为控制步骤,请推导出速率方程表达式;

(b) 若反应(5)为控制步骤,且反应(3)与反应(4)为一快速平衡,推导速率方程表达式; (c) 分别写出(a),(b)表观活化能与各元反应活化能间关系。

-[H AsO [I333]-[答] (1) r =k 1[H2AsO 3][H2OI +]=k 1K 1K 2 (4分) [H+][I-]2

-[H 3AsO 3[I3](2) r =k 3[H2AsO 3I]=k 3K 1K 2K 3 (4分) +-2[H][I]

(3) 对 (1) E a =E 1+∆H 1+∆H 2 (1分) 对 (2) E a =E 3+∆H 1+∆H 2+∆H 3 (∆H =E 正 - E 逆) (1分)


相关内容

  • [物理化学]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含答案)
  • 第二章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根据体系和环境之间能量和物质的交换情况,可将体系分成 . . . 2.强度性质表现体系 的特征,与物质的数量无关.容量性质表现 体系 的特征,与物质的数量有关,具有 性. 3.热力学平衡状态同时达到四种平衡,分别是 . . . . 4.体系状态发生变化的 称为过程.常 ...

  • 物理学家李淼:最终决定一个人成就的也许就是洞见和耐心
  • 他是中国引力波计划的发起人 他是马云徐小平逻辑思维的座上宾 他是中国最顶尖的物理学家 他选择博雅小学堂作为唯一在线教育平台 明晚开课 与世界精英教育同步 给中国孩子们最好的物理启蒙 这是国内第一次由物理学大师给孩子们深入浅出亲授最深奥的物理科学,这四节微课将让孩子们心智大开,重新建构对宇宙万物的观察 ...

  • 大学物理力学练习(含答案)
  • 1.科学定律: A) 是一种推测 B) 是绝对真理 C) 基于实验和观察的归纳总结 D) 代表科学家投票的多数意见 2.开普勒第二定律的基础是: A) 牛顿第一定律B) 动量守恒定理 C) 角动量守恒定理D) 牛顿第三定律 3.一英寸等于 A) 25.4 厘米B) 254 厘米 C) 2.54 厘米 ...

  • 关注人才成长重视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 摘 要: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中的核心内容,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下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教师要结合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简单谈了一些物理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希望在创新目标的指导下,物理教育教学活动能够早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 ...

  • 2011高三物理总复习安排
  • 高三物理总复习的指导思想就是通过物理总复习,把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练把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把物理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练习,时间上约从高三上学期到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前,即头 ...

  •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11章教案
  • 11.1 杠杆(一) 提前自学: 一.自学目标: 1. 通过阅读教材,初步认识杠杆,并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 能充分利用教材及学案自学材料,熟悉几个与杠杆有关的名词,了解力臂的画法. 二.学习过程: 准备知识: 人们在生活.劳动中常使用各种机械,这些机械,有的复杂,有的简单. 例如:镊子 ...

  • 高三物理学习方法指导
  • 高三物理学习方法指导 高三物理复习,根据高考要求,物理复习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即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物理概念及相互关系,熟练掌握物理规律.公式,掌握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提高应用物理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第一轮复习的核心是全面.深入.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规律.方法. 一.端正态度,保 ...

  • 气体热力学动力学化学平衡练习及答案
  • 气体热力学动力学化学平衡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 2008-1-4 气体热力学动力学化学平衡练习 一.选择题 1. H 2(g) + O2(g) H2O(l) 的Q p 与Q V 之差(kJ·mol -1) 是---------( ) (A) -3.7 (B) 3.7 (C) 1.2 (D) -1.2 2 ...

  • 高一物理加速度教案5
  • [课题4]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 [教学要求] ⒈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⒉知道加速度是矢量, 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改变量的方向一致. 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的区别. ⒊了解实际生活中某些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能判断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