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破解胡适之谜:当年为何没有获得博士学位?

2011年06月20日 08:5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弘

字号:T|T

1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江勇振,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任美国印第安纳州私立德堡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张君劢传》、《星星·月亮·太阳——胡适的情感世界》等。

已出胡适传记何以大同小异

资料之谜:

对于众多胡适传记的作者来说,《胡适四十自述》、《胡适留学日记》、《胡适口述自传》等等胡适留下的资料,是最为重要的参考。这些资料是否可信?胡适做过什么手脚吗?

江勇振解谜:

试问到目前为止,哪一个为胡适立传的人,对胡适早年生涯的叙述,不是跟着胡适亦步亦趋?胡适已经把那些不愿被人窥探的隐私,以及他思想成熟以后放弃的主张和想法,都一一删除了。《胡适四十自述》与他在上海求学时期的日记,以及他在《竞业旬报》所发表的文章相比,有明显的斧凿、嵌入、建构的痕迹。

相关细节:

胡适小时候曾沉迷于旧小说,既有《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五虎平面》等一类最无意义的小说以及《肉蒲团》之类淫书,也有《红楼梦》、《儒林外史》一类第一流作品。

胡适原名胡洪騂,在1906年六七月间,开始使用新名字。

胡适在上海《竞业旬报》工作的地点在上海公共租界爱尔近路(现在的安庆路)庆祥里。胡适每月主编费是10块钱。

访谈:

记者:胡适的传记,前后已经出版过数十种,您为什么要凑这一热闹?

江勇振:这三十年来中国所出版的胡适传记诚然足足可以排满书架的一整排。然而,我们可以试问这些胡适传记是否在内容上是大同小异?这大同小异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资料的引领作用。这引领的意思,就是胡适已经替未来要为他立传的人所打好的传记的模本。《胡适四十自述》、《胡适留学日记》、《胡适口述自传》以及他所留下来的许多反思、自叙、甚至他所搜集保存下来的来往书信,都是他所预设、预留的传记的模本。套用胡适自己的话来说,所有想要为胡适立传的人,如果没有“一点点用功的习惯、一点点怀疑的倾向”,就会落入胡适所设下的传记模本而不自知。

历来胡适传记大同小异的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先行意识的大同小异。这所谓先行意识,应该就是时下所说的问题意识,如果我对这个名词的了解不错的话。这三十年来重新发现胡适的热潮,跟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跟中国寻找现代化的出路的意图是息息相关的。换句话说,如果立传者的先行意识是把胡适看成是一个被遗忘、误解的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则大家笔下的胡适大同小异,也就不足为奇了。我的《舍我其谁:胡适》,就立意在超越这胡适为自己的传记所设下模本,重新呈现一个不同面貌的胡适。

记者:与此前的胡适传记相比,您认为自己最独特的地方在哪里?为了呈现一个不同面貌的胡适,您又做了哪些努力?

江勇振:用胡适说禅宗的话来说,真是说破了不值一文钱,不外乎就是胡适所说的:“一点点用功的习惯、一点点怀疑的倾向。”这所谓的一点点怀疑的倾向,就是要去怀疑、超越胡适为自己的传记所设下模本。用我在书中所说的话来说,就是说我们在面对胡适这个传记模本的时候,必须要能取其所用,而不为其所制;要能不落入那“浮士德式的交易”的窠臼;要能不为了赢得了些许资料,却赔去了自己的灵魂。

1 2 3 4

相关新闻:

三栖学者胡适:历史学家教哲学爱文学

学者:鲁迅是酒 胡适是水

2011年06月20日 08:5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弘

字号:T|T

1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江勇振,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任美国印第安纳州私立德堡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张君劢传》、《星星·月亮·太阳——胡适的情感世界》等。

已出胡适传记何以大同小异

资料之谜:

对于众多胡适传记的作者来说,《胡适四十自述》、《胡适留学日记》、《胡适口述自传》等等胡适留下的资料,是最为重要的参考。这些资料是否可信?胡适做过什么手脚吗?

江勇振解谜:

试问到目前为止,哪一个为胡适立传的人,对胡适早年生涯的叙述,不是跟着胡适亦步亦趋?胡适已经把那些不愿被人窥探的隐私,以及他思想成熟以后放弃的主张和想法,都一一删除了。《胡适四十自述》与他在上海求学时期的日记,以及他在《竞业旬报》所发表的文章相比,有明显的斧凿、嵌入、建构的痕迹。

相关细节:

胡适小时候曾沉迷于旧小说,既有《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五虎平面》等一类最无意义的小说以及《肉蒲团》之类淫书,也有《红楼梦》、《儒林外史》一类第一流作品。

胡适原名胡洪騂,在1906年六七月间,开始使用新名字。

胡适在上海《竞业旬报》工作的地点在上海公共租界爱尔近路(现在的安庆路)庆祥里。胡适每月主编费是10块钱。

访谈:

记者:胡适的传记,前后已经出版过数十种,您为什么要凑这一热闹?

江勇振:这三十年来中国所出版的胡适传记诚然足足可以排满书架的一整排。然而,我们可以试问这些胡适传记是否在内容上是大同小异?这大同小异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资料的引领作用。这引领的意思,就是胡适已经替未来要为他立传的人所打好的传记的模本。《胡适四十自述》、《胡适留学日记》、《胡适口述自传》以及他所留下来的许多反思、自叙、甚至他所搜集保存下来的来往书信,都是他所预设、预留的传记的模本。套用胡适自己的话来说,所有想要为胡适立传的人,如果没有“一点点用功的习惯、一点点怀疑的倾向”,就会落入胡适所设下的传记模本而不自知。

历来胡适传记大同小异的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先行意识的大同小异。这所谓先行意识,应该就是时下所说的问题意识,如果我对这个名词的了解不错的话。这三十年来重新发现胡适的热潮,跟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跟中国寻找现代化的出路的意图是息息相关的。换句话说,如果立传者的先行意识是把胡适看成是一个被遗忘、误解的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则大家笔下的胡适大同小异,也就不足为奇了。我的《舍我其谁:胡适》,就立意在超越这胡适为自己的传记所设下模本,重新呈现一个不同面貌的胡适。

记者:与此前的胡适传记相比,您认为自己最独特的地方在哪里?为了呈现一个不同面貌的胡适,您又做了哪些努力?

江勇振:用胡适说禅宗的话来说,真是说破了不值一文钱,不外乎就是胡适所说的:“一点点用功的习惯、一点点怀疑的倾向。”这所谓的一点点怀疑的倾向,就是要去怀疑、超越胡适为自己的传记所设下模本。用我在书中所说的话来说,就是说我们在面对胡适这个传记模本的时候,必须要能取其所用,而不为其所制;要能不落入那“浮士德式的交易”的窠臼;要能不为了赢得了些许资料,却赔去了自己的灵魂。

1 2 3 4

相关新闻:

三栖学者胡适:历史学家教哲学爱文学

学者:鲁迅是酒 胡适是水


相关内容

  • 北洋军阀一一原来是些有风骨的人(十一)
  • 胡适深受赫胥黎与约翰·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才能救中国[20],毕生倡言"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言必有证[20]"的治学方法. ...

  • 民国七大奇事之胡适的婚姻
  • 西装教授胡适与小脚女人江冬秀的婚姻,被称为民国七大奇事之一.张爱玲对这样的奇事很好奇,就去胡教授家探望,回来后说:"他太太带点安徽口音,端丽的圆脸上看得出当年的模样,两手交握着站在当地,态度有点生涩.我想她也许有些地方永远是适之先生的学生.使我立刻想起读到的关于他们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 ...

  • 民国文化名人作文素材
  • [素材一] 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陈寅恪海外留学 18 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 高的造诣."文革"时成为 ...

  • 她是袁世凯的孙媳妇,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并亲手将杨振宁.李政道推向了诺奖领奖台
  • 摘自微信公众平台 科坛春秋 1957 年,李政道.杨振宁两位物理学家证明出"宇称不守恒定律",以他们革命性的贡献得到了这一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华人科学家首次获得这种奖励! 但是,这个定律真正能被实现.研究,都少不了另外一位华裔科学家--吴健雄. 东方的居里夫人 普林斯顿大学第 ...

  • 关于胡适的历史论文
  • 希望之神·光明使者 --品胡适的荣辱人生 [摘要]:胡适一生誉满天下,谤亦随之.他的为人处世.治学路径.思想风范.道德操守.与鲁迅的友谊与争执,一直是海内外广泛流传.评论的话题.可无论他人和历史如何评价他,都掩盖不了他曾推动了中国历史进程的事实.他是希望之神,他是光明使者,他用他惯有的乐观与希望努力 ...

  • 辜鸿铭:菊残犹有傲霜枝
  • 气象 一个鼓吹君主主义的造反派,一个以孔教为人生哲学的浪漫派,一个夸耀自己奴隶标识(辫子)的独裁者,就是这种自相矛盾,使辜鸿铭成了现代中国最有趣的人物之一. 温源宁 气话 我有约法三章,你们受得了就来上我的课,受不了就早退出.第一章,我进来的时候,你们要站起来,上完课要我先出去你们才能出去:第二章, ...

  • [我的母亲]{胡适}教案设计
  • <我的母亲>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能整体把握作品. 能从自主学习中获得发现美.表达美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反思自己对母亲 ...

  • 中国近代三大史学家
  • 一.陈寅恪 一)生平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学者,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 ...

  • 再别康桥要点讲解
  • 再别康桥 1.解决生字词,有感情朗读全诗 2.作者介绍: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原名章垿.现代诗人.散文家.1916年入北京大学法科,并于同年与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学习银行学.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与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