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周佳佳
导入:
1.毛泽东曾说过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不曾经有过这样的长征,用双腿昼夜赶路,沿着不是路的路,还要战斗、夺取天险,试问,世间有哪支部队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 只有一支——中国工农红军。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伯也曾说过:“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2.(师)现在我们先了来欣赏电视剧《长征》的片头曲《红军不怕远征难》,请同学们注意歌词。播放歌曲视频。
3.(师):这首歌的歌词高度归纳概况了红军长征经历的千辛万苦和红军长征的雄浑气魄,接下来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令世界震惊的壮举,我国军队历史上最长距离的一次行军,。
4.展示课件“本课学习要求”
新课:
(师)请同学们结合导学提纲的问题阅读课文,思考解决问题。(5分钟) (师)同学们指导长征有多长吗?
(生)二万五千里„„
(师)如果我们今天要重走这个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而你作为导游能说说这个长征路线吗?
(生1)„„
(师)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生2)„„
(生3)„„
(师)结合刚才同学所说的路线,我们在地图上来重走这条长征路。(展示:图文结合的红军长征路线)这条路线跨越了多少个省?红军在这一过程渡过了几条江河?
(生1)跨越了11个省,分别是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
(生2)渡过了5条江河,分别是湘江 、乌江 、赤水河 、金沙江 、大渡河 (师)在这个长达二万五千里的过程中,红军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1)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生2)江河水流急、地势险峻„„
(生3)雪山海拔高、空气稀薄、天寒地冻„„
(生4)草地一望无际,暗藏沼泽,粮食短缺„„
(生5)党内领导人的左倾错误„
(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回答:敌人围追堵截,路途遥远、环境险恶,粮食短缺,“左”倾路线错误)
(师)这么多的困难,如果是你,你害怕吗?
(生1)怕„
(生2)不怕„
(师)红军怕不怕这些困难呢?他们是怎样克服的?
(生1)冲破四道封锁线,虽然损失了过半数红军„„
(生2)四渡赤水,声东击西,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生3)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生4)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生5)纠正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生6)红军挖野菜充饥,后续部队连野菜也找不到,只得把牛皮带,枪皮带,破牛皮鞋用水泡了煮着吃。衣服湿了得用体温烘干„„
(师)在红军克服困难的事件中你想了解哪些重大事件呢?
(生1)我想了解最惨烈的湘江战役„„
(生2)我想了解中外军事史上的奇迹——四渡赤水„„
(生3)我想了解惊险万分的飞夺泸定桥事件„„
(生4)我想了解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师)这些大事中的湘江战役不仅是最惨烈的,在湘江战役后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下面我们有请我们的小演员为大家表演一个历史短剧。
(生)表演历史短剧。
(师)从历史短剧中可以得知毛泽东委员力挽狂澜,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师)在这之后,红军占领了长征途中,老师给你们提个问题: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小组讨论并发表你们的结论。(提示:评价一次会议是不是转折点,一是要看它通过了什么决议,二是要看决议实施之前和之后的情况有什么大的变化。)
(生1)因为遵义会议做出了重要的正确决议,那就是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生2)遵义会议之后,在毛泽东机动灵活的作战方针的正确指挥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最后粉碎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刚才同学们所举的这些史实足以证明遵义会议做出的决议的正确,而这个正确的决议带来的是转折,是曙光,是胜利。所以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师)接下来我们再选择其中一个事件的视频观看,加深对其的了解。播放《飞夺泸定桥》。
(师)观看完这个视频,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生)这场飞夺泸定桥的战役太惊心动魄了,红军们太勇敢了„„
(师)从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来感受,红军长征苦不苦难不难?这么苦这么难的远征,红军为什么要走?
(生)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师)在克服了种种困难后,红军长征的结局是什么?
(生1)红军长征获得了胜利„„
(师)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生2)两次会师
(师)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生3)„„
情感升华:
(师)虽说困难重重,但红军最终胜利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使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生1)长征精神„„
(师)长征精神包含哪些精神?
(生2)团结友爱、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生3)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
(生4)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师)除了我们课本中所讲的事件,你们还知道哪些体现长征精神的红军长征故事吗?
(生)„„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怎么发扬长征精神?
(生)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都要学习长征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友爱„„ (师)如果我们用长征的精神来做现在的事,那么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希望大家能继承和发扬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努力学习不断进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小结:展示幻灯片板书,师生共同归纳本课重点内容。
练习:完成《导学提纲》的课后练习。
附:历史短剧
时间:湘江战役之后
地点:湘江边
背景:(被红军战士的鲜血染得鲜红的)湘江水怒吼着向北奔流,活着的红军战士都露出茫然的眼神,他们在为中国革命的前途担忧„„
主要人物:毛泽东、周恩来、博古
剧情:
毛泽东(眉头紧皱,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地)说:“再不能让我们的战士无谓地牺牲! 再不能错下去了!我们必须改变行军路线。”
博古(专横地)说:“按原定计划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
毛泽东:“去湘西等于去送死!敌人已经在去湘西的路上集结了十五个师的兵力,相当于我军的五、六倍。”
博古:“我已经电令红二、六军团做好迎接我们的准备。”
毛泽东:“我们应该改向敌人力量最薄弱的贵州前进!”
博古(恼怒地):“我是红军最高军事指挥,必须听我的!”
周恩来:“我同意老毛的意见,改去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
众红军将士:“我们不要白白送死。听毛委员的!去贵州!”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周佳佳
导入:
1.毛泽东曾说过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不曾经有过这样的长征,用双腿昼夜赶路,沿着不是路的路,还要战斗、夺取天险,试问,世间有哪支部队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 只有一支——中国工农红军。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伯也曾说过:“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2.(师)现在我们先了来欣赏电视剧《长征》的片头曲《红军不怕远征难》,请同学们注意歌词。播放歌曲视频。
3.(师):这首歌的歌词高度归纳概况了红军长征经历的千辛万苦和红军长征的雄浑气魄,接下来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令世界震惊的壮举,我国军队历史上最长距离的一次行军,。
4.展示课件“本课学习要求”
新课:
(师)请同学们结合导学提纲的问题阅读课文,思考解决问题。(5分钟) (师)同学们指导长征有多长吗?
(生)二万五千里„„
(师)如果我们今天要重走这个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而你作为导游能说说这个长征路线吗?
(生1)„„
(师)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生2)„„
(生3)„„
(师)结合刚才同学所说的路线,我们在地图上来重走这条长征路。(展示:图文结合的红军长征路线)这条路线跨越了多少个省?红军在这一过程渡过了几条江河?
(生1)跨越了11个省,分别是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
(生2)渡过了5条江河,分别是湘江 、乌江 、赤水河 、金沙江 、大渡河 (师)在这个长达二万五千里的过程中,红军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1)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生2)江河水流急、地势险峻„„
(生3)雪山海拔高、空气稀薄、天寒地冻„„
(生4)草地一望无际,暗藏沼泽,粮食短缺„„
(生5)党内领导人的左倾错误„
(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回答:敌人围追堵截,路途遥远、环境险恶,粮食短缺,“左”倾路线错误)
(师)这么多的困难,如果是你,你害怕吗?
(生1)怕„
(生2)不怕„
(师)红军怕不怕这些困难呢?他们是怎样克服的?
(生1)冲破四道封锁线,虽然损失了过半数红军„„
(生2)四渡赤水,声东击西,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生3)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生4)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生5)纠正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生6)红军挖野菜充饥,后续部队连野菜也找不到,只得把牛皮带,枪皮带,破牛皮鞋用水泡了煮着吃。衣服湿了得用体温烘干„„
(师)在红军克服困难的事件中你想了解哪些重大事件呢?
(生1)我想了解最惨烈的湘江战役„„
(生2)我想了解中外军事史上的奇迹——四渡赤水„„
(生3)我想了解惊险万分的飞夺泸定桥事件„„
(生4)我想了解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师)这些大事中的湘江战役不仅是最惨烈的,在湘江战役后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下面我们有请我们的小演员为大家表演一个历史短剧。
(生)表演历史短剧。
(师)从历史短剧中可以得知毛泽东委员力挽狂澜,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师)在这之后,红军占领了长征途中,老师给你们提个问题: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小组讨论并发表你们的结论。(提示:评价一次会议是不是转折点,一是要看它通过了什么决议,二是要看决议实施之前和之后的情况有什么大的变化。)
(生1)因为遵义会议做出了重要的正确决议,那就是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生2)遵义会议之后,在毛泽东机动灵活的作战方针的正确指挥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最后粉碎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刚才同学们所举的这些史实足以证明遵义会议做出的决议的正确,而这个正确的决议带来的是转折,是曙光,是胜利。所以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师)接下来我们再选择其中一个事件的视频观看,加深对其的了解。播放《飞夺泸定桥》。
(师)观看完这个视频,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生)这场飞夺泸定桥的战役太惊心动魄了,红军们太勇敢了„„
(师)从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来感受,红军长征苦不苦难不难?这么苦这么难的远征,红军为什么要走?
(生)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师)在克服了种种困难后,红军长征的结局是什么?
(生1)红军长征获得了胜利„„
(师)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生2)两次会师
(师)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生3)„„
情感升华:
(师)虽说困难重重,但红军最终胜利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使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生1)长征精神„„
(师)长征精神包含哪些精神?
(生2)团结友爱、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生3)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
(生4)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师)除了我们课本中所讲的事件,你们还知道哪些体现长征精神的红军长征故事吗?
(生)„„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怎么发扬长征精神?
(生)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都要学习长征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友爱„„ (师)如果我们用长征的精神来做现在的事,那么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希望大家能继承和发扬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努力学习不断进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小结:展示幻灯片板书,师生共同归纳本课重点内容。
练习:完成《导学提纲》的课后练习。
附:历史短剧
时间:湘江战役之后
地点:湘江边
背景:(被红军战士的鲜血染得鲜红的)湘江水怒吼着向北奔流,活着的红军战士都露出茫然的眼神,他们在为中国革命的前途担忧„„
主要人物:毛泽东、周恩来、博古
剧情:
毛泽东(眉头紧皱,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地)说:“再不能让我们的战士无谓地牺牲! 再不能错下去了!我们必须改变行军路线。”
博古(专横地)说:“按原定计划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
毛泽东:“去湘西等于去送死!敌人已经在去湘西的路上集结了十五个师的兵力,相当于我军的五、六倍。”
博古:“我已经电令红二、六军团做好迎接我们的准备。”
毛泽东:“我们应该改向敌人力量最薄弱的贵州前进!”
博古(恼怒地):“我是红军最高军事指挥,必须听我的!”
周恩来:“我同意老毛的意见,改去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
众红军将士:“我们不要白白送死。听毛委员的!去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