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贸试验区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研究

  [摘 要]2014年12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想要成为经济强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一个关键因素,而自贸区就是国家设立的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创新的试验田。福建自贸区要找准定位,完善软硬件条件,并结合自身实际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一条适合自身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创新之路。

  [关键词]自贸区;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2 ― 0075 ― 02

  引言

  2015年4月21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福建自贸试验区是国务院批复的继上海自贸试验区之后的第二批自贸试验区之一。总结官方对自贸区的定位和要求,可以得出自贸区需要承担的四个主要任务: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国际化以及行政的精简化。其中,投资的自由化和金融的国际化是自贸区的真正内涵所在。作为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的国家,中国早就奠定了自己经济大国的地位。但想要成为经济强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一个关键因素,和世界金融市场的对接,是金融市场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国家发展初期,为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上的可兑换限制重重,资本账户的开放仅存于纸面上。而在条件逐渐成熟后,为了深化改革开放,资本账户的开放,金融模式的创新就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而自贸区,就是国家设立的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创新的试验田。

  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在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创新领域上能够有所作为,任务还是比较重的。不过,上海自贸区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的探索,已经有着一些成果,拥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当然,国家对福建自贸区的定位与上海自贸区的定位也不尽相同,所以福建自贸区的金融创新还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定位来进行,而不能照搬照套上海自贸区的模式。

  一、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创新的概述

  1.资本账户开放的定义

  资本账户开放主要是指在政策层面上不对资本跨国交易进行限制或对其采取可能会影响其交易成本的相关措施。具体到我国目前的现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指的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即应该允许居民和非居民间正常的资本交易支付和转移项下,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成他国货币。第二个方面指的是资本市场的开放,即证券等资本市场的开放。

  通常,一国货币的可兑换程度可以分为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完全可兑换。我国早在1996年就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可是将近二十年过去了,资本项目可兑换一直没有完全实现。目前为止,IMF所定义的四十项资本项目的子项目,我国完全或者部分实现了36个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剩余未开放的4项主要是非居民出售或发行货币市场工具,非居民出售或发行共同投资证券交易,非居民购买、出售或发行衍生品及其他工具交易。自贸区就是我国推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一块试验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比我们国家的普通地区走的超前一些,在获得一定的成果的基础上,再将这些成果辐射到自贸区之外的地区。

  2.自贸区背景下的金融创新

  至于金融创新这个问题,在宏观上本来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概念,包括金融工具、金融制度以及方法的创新等等。可是具体到自贸试验区这一领域,结合资本账户开放的内容,自贸区内的金融创新的核心就应该是研究如何为资本账户的合理开放提供政策支持。央行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初就提出了一个《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而现在在第二批自贸区已挂牌成立的背景之下,这些“意见”以及政策支持应该需要普及到所有的自贸区。“意见”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以金融发展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并建立可复制以及可推广的金融管理模式。

  自贸区有关资本账户开放的金融制度创新方向在于:在区内允许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允许民营资本与外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中资银行可开办离岸业务,即可以帮助企业在境外融资。在自贸区内,允许个人开立海外账户,银行对不同类别账户进行技术隔离,区别管理。当金融创新和监管初期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允许区内符合一定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双向投资于境内外证券期货市场。以上所说的一部分创新政策,都已经率先在上海自贸区落地试行或者在计划落地,而我们福建省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结合本省省情和自身实际,参考上海自贸区所积累下的创新经验,构建一个与国际金融市场高度接轨,同时又具有较鲜明地方特色,发挥地域优势的金融运行环境。然后,能够通过自贸区这个窗口反哺区外经济,拉动福建经济进一步的增长。

  二、自贸区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创新的现有制度

  离上海自贸区自挂牌已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应该来说,在这一年的摸索和建设过程中,上海自贸区还是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的。特别是关于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创新的政策制定及推行的过程是值得第二批挂牌成立的自贸区进行重点学习和参考的。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求相关的金融机构开展“分账核算业务”,并且建立自由贸易账户体系。

  自由贸易账户指的是自贸区内企业能够按统一规则管理本外币资金。拥有自由账户,对境内企业来说就是拥有了一个可以和境外资金自由汇兑的账户。而对境外企业来说意味着它们可以按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获得相关金融服务。这个自贸区自由账户能够办理经常项下和直接投资项下的跨境资金结算。随着资本开放程度提高,还可以实现资本项下的跨境资金结算,例如为境外资金投资境内或境内资金投资境外证券市场做结算服务。

  这个自由账户能够给企业带来的便利是非常明显的。依托自由账户,银行只需要企业的一个支付指令即可依据账户协议自动为其以人民币或兑换成所需要的货币实现对外支付,而无需企业在不同规则下管理多类账户、签发多个指令。如此自贸区内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可以大幅提高。不过要使用这个自贸区自由账户,还需要具有相关资质的金融机构开展“分账核算业务”,即通过设立分账核算单元,将自贸区业务和境内业务做风险隔离后,再为企业提供自由贸易账户及相关服务。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进行金融创新尝试的同时,能够有效隔绝资本账户开放所带来的风险问题,不会直接冲击境内的市场。在自贸试验区施行自由贸易账户规定,目的正是以之为契机,推动投融资汇兑便利、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   三、关于福建自贸区的资本账户开放及金融创新的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是“分类别、有步骤、有管理”的,不是完全的自由可兑换。福建自贸区想要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创新工作,当前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找准定位,并结合自身实际及上海自贸区建设的经验,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

  1.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和目标

  上海本身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有发达的金融资源。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定位于对接全世界,成为探索资本账户开放的前沿阵地。无论是国际资源还是当前的金融开放程度,福建省都远不能和上海市相比,所以我们的要结合实际去考虑资本账户开放问题。比如,福建当前的重点是建设海西经济区,比较重要的就是和台湾地区的对接。如果福建省要考虑到自由贸易账户提供的货币兑换服务,可以重点考虑到人民币和台币在经常项目和直接资本项目的直接兑换。即使在自由贸易账户政策尚未落地前,在自由贸易区挂牌之后,也应该重点考虑对区内涉台企业的一些便利和优惠,有利于吸引和台湾地区的贸易和金融业务的对接。除此之外,也应该重点发挥福建省有多个“侨乡”,拥有丰富海外侨胞资源的优势,形成自身的发展风格。而不用完全模仿上海自贸区的发展模式。

  2.保证配套软硬件设施和机构的完善

  自贸区的金融发展需要相应软硬件的配合。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众多大型金融机构都有分支设立在上海,同时也集聚着来自国内外的金融精英。想要金融创新措施能够有效的施行,有高度执行力的金融机构是必不可少的。上海的自由贸易账户和分账结算原则是福建自贸区必须而且能够借鉴的经验。不过,福建省的金融机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资金实力上都暂时不能与上海的相比。所以,想要在福建自贸区建立自由贸易账户制度,对于福建的银行金融机构就有较高的要求了。需要重点扶持若干家银行,能够通过人民银行的分账核算体系验收,才能真正让这个自由贸易账户政策落地。

  3.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要想推动金融创新,金融专业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上海自贸区依托上海的高校资源,并且由于国际性大都市的海内外精英集聚效应,能够为自贸区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级人才。福建省的高校资源较为丰富,无论是厦门还是福州都有较多高校和丰富的相关专业人才。同时,政府也应该从政策层面颁布一些措施,吸引省外甚至境外的高级人才参与到自贸区建设中来,为自贸区的金融建设提供足够的人才保障。

  四、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创新背景下对风险的防范

  1.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创新条件下潜在的风险

  金融创新和资本账户开放也可能会带来潜在的风险。第一个是可能激发较大范围的投机性资本流动。一部分投机者不以真实贸易背景的投资为目的,而是去寻找政策漏洞,利用区内外的政策差异和监管差异进行套利,如此可能形成对自贸区的负面冲击,甚至殃及自贸区外。第二个,由于区内外的制度差异,会增加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难度。自如果资本流动自由度太高,那么就不能够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而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之前只需要针对国内货币金融状况制定的货币政策,因为加入了外生的国际资本循环就会变得更加难以把握,货币政策的效力会大为减弱。而且,随着自贸区资本流动自由化程度的加深,以往基于实际贸易背景的交易原则必然会弱化,这将会为洗钱、资本外逃等非正常资本流出提供机会。

  2.风险防范的主要原则

  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方针应该要遵循以下的三个原则,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改革的速度一定要以可控为前提,并且要严格执行自由贸易账户分账管理的原则。同时,不断完善自贸区内金融机构的资金监测系统,落实好事中、事后监管。资本账户开放的顺序是指应该要先易后难,自贸区可以保留4项不可兑换的资本项目,在建立初期,先积极创造条件,提升那些部分可兑换资本项目的自由度,争取将条件成熟的部分可兑换项目部分推进成为基本可兑换项目。

  结语

  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是国家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承担着我国资本账户开放探路者的任务。十八大三中全会将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作为一个确定的目标,意味着国家在接下来的一两年间,将会持续推进该项目。所以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是任重道远的,福建省作为第二批挂牌成立的自由贸易区,更应该结合自身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和目标,利用好国家给予自贸区的政策资源,创新金融制度,做出成绩。

  〔参 考 文 献〕

  〔1〕张国兵,安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资本账户开放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3,(05).

  〔2〕焦武.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与资本账户开放――兼论人民币国际化〔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06).

  〔3〕殷林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币跨境业务提速资本账户开放的思考〔J〕.科学发展,2014,(09).

  〔4〕薛洪言.跨境人民币业务需要自贸区和国内金融改革双向推动〔J〕.国际金融,2014,(06).

  〔5〕刘桂平.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建议〔J〕.上海金融,2012,(08).

  〔6〕黄礼建,岳进.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分析〔J〕.新金融,2014,(03).

  〔责任编辑:孙玉婷〕

  [摘 要]2014年12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想要成为经济强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一个关键因素,而自贸区就是国家设立的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创新的试验田。福建自贸区要找准定位,完善软硬件条件,并结合自身实际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一条适合自身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创新之路。

  [关键词]自贸区;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2 ― 0075 ― 02

  引言

  2015年4月21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福建自贸试验区是国务院批复的继上海自贸试验区之后的第二批自贸试验区之一。总结官方对自贸区的定位和要求,可以得出自贸区需要承担的四个主要任务: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国际化以及行政的精简化。其中,投资的自由化和金融的国际化是自贸区的真正内涵所在。作为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的国家,中国早就奠定了自己经济大国的地位。但想要成为经济强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一个关键因素,和世界金融市场的对接,是金融市场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国家发展初期,为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上的可兑换限制重重,资本账户的开放仅存于纸面上。而在条件逐渐成熟后,为了深化改革开放,资本账户的开放,金融模式的创新就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而自贸区,就是国家设立的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创新的试验田。

  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在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创新领域上能够有所作为,任务还是比较重的。不过,上海自贸区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的探索,已经有着一些成果,拥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当然,国家对福建自贸区的定位与上海自贸区的定位也不尽相同,所以福建自贸区的金融创新还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定位来进行,而不能照搬照套上海自贸区的模式。

  一、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创新的概述

  1.资本账户开放的定义

  资本账户开放主要是指在政策层面上不对资本跨国交易进行限制或对其采取可能会影响其交易成本的相关措施。具体到我国目前的现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指的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即应该允许居民和非居民间正常的资本交易支付和转移项下,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成他国货币。第二个方面指的是资本市场的开放,即证券等资本市场的开放。

  通常,一国货币的可兑换程度可以分为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完全可兑换。我国早在1996年就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可是将近二十年过去了,资本项目可兑换一直没有完全实现。目前为止,IMF所定义的四十项资本项目的子项目,我国完全或者部分实现了36个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剩余未开放的4项主要是非居民出售或发行货币市场工具,非居民出售或发行共同投资证券交易,非居民购买、出售或发行衍生品及其他工具交易。自贸区就是我国推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一块试验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比我们国家的普通地区走的超前一些,在获得一定的成果的基础上,再将这些成果辐射到自贸区之外的地区。

  2.自贸区背景下的金融创新

  至于金融创新这个问题,在宏观上本来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概念,包括金融工具、金融制度以及方法的创新等等。可是具体到自贸试验区这一领域,结合资本账户开放的内容,自贸区内的金融创新的核心就应该是研究如何为资本账户的合理开放提供政策支持。央行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初就提出了一个《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而现在在第二批自贸区已挂牌成立的背景之下,这些“意见”以及政策支持应该需要普及到所有的自贸区。“意见”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以金融发展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并建立可复制以及可推广的金融管理模式。

  自贸区有关资本账户开放的金融制度创新方向在于:在区内允许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允许民营资本与外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中资银行可开办离岸业务,即可以帮助企业在境外融资。在自贸区内,允许个人开立海外账户,银行对不同类别账户进行技术隔离,区别管理。当金融创新和监管初期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允许区内符合一定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双向投资于境内外证券期货市场。以上所说的一部分创新政策,都已经率先在上海自贸区落地试行或者在计划落地,而我们福建省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结合本省省情和自身实际,参考上海自贸区所积累下的创新经验,构建一个与国际金融市场高度接轨,同时又具有较鲜明地方特色,发挥地域优势的金融运行环境。然后,能够通过自贸区这个窗口反哺区外经济,拉动福建经济进一步的增长。

  二、自贸区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创新的现有制度

  离上海自贸区自挂牌已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应该来说,在这一年的摸索和建设过程中,上海自贸区还是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的。特别是关于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创新的政策制定及推行的过程是值得第二批挂牌成立的自贸区进行重点学习和参考的。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求相关的金融机构开展“分账核算业务”,并且建立自由贸易账户体系。

  自由贸易账户指的是自贸区内企业能够按统一规则管理本外币资金。拥有自由账户,对境内企业来说就是拥有了一个可以和境外资金自由汇兑的账户。而对境外企业来说意味着它们可以按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获得相关金融服务。这个自贸区自由账户能够办理经常项下和直接投资项下的跨境资金结算。随着资本开放程度提高,还可以实现资本项下的跨境资金结算,例如为境外资金投资境内或境内资金投资境外证券市场做结算服务。

  这个自由账户能够给企业带来的便利是非常明显的。依托自由账户,银行只需要企业的一个支付指令即可依据账户协议自动为其以人民币或兑换成所需要的货币实现对外支付,而无需企业在不同规则下管理多类账户、签发多个指令。如此自贸区内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可以大幅提高。不过要使用这个自贸区自由账户,还需要具有相关资质的金融机构开展“分账核算业务”,即通过设立分账核算单元,将自贸区业务和境内业务做风险隔离后,再为企业提供自由贸易账户及相关服务。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进行金融创新尝试的同时,能够有效隔绝资本账户开放所带来的风险问题,不会直接冲击境内的市场。在自贸试验区施行自由贸易账户规定,目的正是以之为契机,推动投融资汇兑便利、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   三、关于福建自贸区的资本账户开放及金融创新的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是“分类别、有步骤、有管理”的,不是完全的自由可兑换。福建自贸区想要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创新工作,当前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找准定位,并结合自身实际及上海自贸区建设的经验,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

  1.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和目标

  上海本身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有发达的金融资源。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定位于对接全世界,成为探索资本账户开放的前沿阵地。无论是国际资源还是当前的金融开放程度,福建省都远不能和上海市相比,所以我们的要结合实际去考虑资本账户开放问题。比如,福建当前的重点是建设海西经济区,比较重要的就是和台湾地区的对接。如果福建省要考虑到自由贸易账户提供的货币兑换服务,可以重点考虑到人民币和台币在经常项目和直接资本项目的直接兑换。即使在自由贸易账户政策尚未落地前,在自由贸易区挂牌之后,也应该重点考虑对区内涉台企业的一些便利和优惠,有利于吸引和台湾地区的贸易和金融业务的对接。除此之外,也应该重点发挥福建省有多个“侨乡”,拥有丰富海外侨胞资源的优势,形成自身的发展风格。而不用完全模仿上海自贸区的发展模式。

  2.保证配套软硬件设施和机构的完善

  自贸区的金融发展需要相应软硬件的配合。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众多大型金融机构都有分支设立在上海,同时也集聚着来自国内外的金融精英。想要金融创新措施能够有效的施行,有高度执行力的金融机构是必不可少的。上海的自由贸易账户和分账结算原则是福建自贸区必须而且能够借鉴的经验。不过,福建省的金融机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资金实力上都暂时不能与上海的相比。所以,想要在福建自贸区建立自由贸易账户制度,对于福建的银行金融机构就有较高的要求了。需要重点扶持若干家银行,能够通过人民银行的分账核算体系验收,才能真正让这个自由贸易账户政策落地。

  3.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要想推动金融创新,金融专业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上海自贸区依托上海的高校资源,并且由于国际性大都市的海内外精英集聚效应,能够为自贸区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级人才。福建省的高校资源较为丰富,无论是厦门还是福州都有较多高校和丰富的相关专业人才。同时,政府也应该从政策层面颁布一些措施,吸引省外甚至境外的高级人才参与到自贸区建设中来,为自贸区的金融建设提供足够的人才保障。

  四、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创新背景下对风险的防范

  1.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创新条件下潜在的风险

  金融创新和资本账户开放也可能会带来潜在的风险。第一个是可能激发较大范围的投机性资本流动。一部分投机者不以真实贸易背景的投资为目的,而是去寻找政策漏洞,利用区内外的政策差异和监管差异进行套利,如此可能形成对自贸区的负面冲击,甚至殃及自贸区外。第二个,由于区内外的制度差异,会增加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难度。自如果资本流动自由度太高,那么就不能够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而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之前只需要针对国内货币金融状况制定的货币政策,因为加入了外生的国际资本循环就会变得更加难以把握,货币政策的效力会大为减弱。而且,随着自贸区资本流动自由化程度的加深,以往基于实际贸易背景的交易原则必然会弱化,这将会为洗钱、资本外逃等非正常资本流出提供机会。

  2.风险防范的主要原则

  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方针应该要遵循以下的三个原则,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改革的速度一定要以可控为前提,并且要严格执行自由贸易账户分账管理的原则。同时,不断完善自贸区内金融机构的资金监测系统,落实好事中、事后监管。资本账户开放的顺序是指应该要先易后难,自贸区可以保留4项不可兑换的资本项目,在建立初期,先积极创造条件,提升那些部分可兑换资本项目的自由度,争取将条件成熟的部分可兑换项目部分推进成为基本可兑换项目。

  结语

  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是国家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承担着我国资本账户开放探路者的任务。十八大三中全会将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作为一个确定的目标,意味着国家在接下来的一两年间,将会持续推进该项目。所以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是任重道远的,福建省作为第二批挂牌成立的自由贸易区,更应该结合自身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和目标,利用好国家给予自贸区的政策资源,创新金融制度,做出成绩。

  〔参 考 文 献〕

  〔1〕张国兵,安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资本账户开放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3,(05).

  〔2〕焦武.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与资本账户开放――兼论人民币国际化〔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06).

  〔3〕殷林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币跨境业务提速资本账户开放的思考〔J〕.科学发展,2014,(09).

  〔4〕薛洪言.跨境人民币业务需要自贸区和国内金融改革双向推动〔J〕.国际金融,2014,(06).

  〔5〕刘桂平.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建议〔J〕.上海金融,2012,(08).

  〔6〕黄礼建,岳进.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分析〔J〕.新金融,2014,(03).

  〔责任编辑:孙玉婷〕


相关内容

  • 新规解读!十角度详细对比上海.广东.福建.天津自贸区政策
  • 2015年12月11日中午央行同时发布广东.福建.天津自贸区的金融政策指导意见.笔者结合之前的上海地区金改四十条,做详细对比. 1.从境外借款:虽然三地都有从境外金融同业借款的规定.但显然福建金融机构的海外人民币借款局限于台湾区域.广东和天津的金融机构境外借款没有具体的地域限制. 企业境外借款的规定 ...

  • 四大自贸区
  • 四大自贸区的政策及评价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狭义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 ...

  • 福建自贸区方案
  •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福建) 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5]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批准<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予印发. 一.建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 ...

  • 福建省交易场所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福建省交易场所管理办法 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闽政办[2015]26 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根据<福建省交易场所管理办法>(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142号),省金 ...

  • "央行自贸区30条"逐条解读
  • "央行自贸区30条"逐条解读 一系列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小会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下称"央行30条"),千呼万唤始出来.当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12月2日上午10时许,这份主讲"原 ...

  • 论上海自贸区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政策
  • 第缫月4年月1024.一oN. 8 ZhengFaLunCong 缓注能 Aug10,201.4. ・ [文章编号]1002"274(2014)04珈73珈9 论上海自贸区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政策 宿 营 (山东大学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内容摘要]自贸区金融政策成为中国金融制度改革 ...

  • 国内自贸区发展现状分析
  • 摘 要:为顺应国际经贸规则演变趋势,应对国内外压力,我国加快实施了自由贸易区战略.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FTA),我国设立的"境内关外"的自由贸易园区(FTZ),旨在积极探索政府职能和投资贸易管理创新模式,扩大服务业开放.在对自由贸易园区发展沿革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厘清我国 ...

  • 金融学概论结课论文
  • 中国自贸区试点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分析 一.中国自贸区的概念和意义 1.1中国自贸区的概念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Free Trade Zone)是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这种方式属一国(或地区)境内关外的贸易行为,即某一国(或地区)在其辖区内划出一块地 ...

  • 自贸区第三批金融创新案例发布(附9大案例)
  • 2014年12月10日,上海市金融办等部门正式发布第三批九个金融创新案例,再晒自贸区创新成果.今年3月25日和7日4日,金融办等先后发布了利用自贸区账户开展贸易融资.跨境人民币境外借款.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等18个创新案例.与此前两批创新案例相比,此次发布的案例首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