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五招,写出特点鲜明的"这一个"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是初中生写人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具体方法有:   一、选准特征运用白描法。《一面》中抓住鲁迅的“瘦”、头发、胡须等特征,简单几笔就勾勒出鲁迅的外貌特征。我们来欣赏一下江苏如东中学陆�玛客�学的佳作《田老师》的开篇:“纯色没有图案的短袖,肩线落在肩膀下,边角被洗得微微泛白,一看就知道有些年月的牛仔裤角略微拖在地上,一副老旧的圆框眼镜吃力地压在鼻梁处,稀疏的头发上星星点点点缀着一些粉笔灰,这入了人堆里绝对认不出来的普通模样,是初次见面时田老师给我的印象。”作者可谓观察细致,寥寥数笔就将人物着装等外貌特征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二、抓住特征写活场面。让我们接着阅读《田老师》:   田老师教英语。上课时,他总是一改平日里的严峻,脸上洋溢着如潮的激情。有一次课上,他反复给我们训练一个句型,只见他的目光四处打量,不大的眼睛睁得滴溜溜圆,像在寻找某样东西似的。突然,他的大手抓起讲台上那只沾满灰尘的遥控器,高高地举过头顶,另一只手撑着讲台,整个人倾斜出去,兴奋地说:“来,大家再造一个句子,这部iPhone摸起来手感很好!”教室里沉寂了几秒钟后,笑声一阵高一阵地传开。他也跟着我们一起咧开了嘴,露出了白白的牙,和黑黑的皮肤相互辉映。那张极可爱的笑脸,像个孩子一般,眼角层层堆积的细纹柔柔地斜织着,花朵一样。阳光落在他绽开的极浅的酒窝里,暖意融融。就这样,我们的英语课成为紧张学习之中难得的快乐时光。   作者综合运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段描绘场面,使田老师幽默风趣、认真敬业的形象特点跃然纸上。   三、运用辞格强化特征。上面一段场面描写中,“白白的牙”与“黑黑的皮肤”构成对比,用“花朵”比喻笑态,双关语“暖意融融”表达田老师快乐的内心,这些修辞都强化了人物的个性特点。   四、捕捉细节进行比较式描写。让我们继续欣赏《田老师》:   田老师平日里比较严厉,大家都有些怕他。某段时间,我们的纪律和成绩都很糟,他当然少不了咆哮,或者总是拉了老长的脸。一日,在410办公室门口,我踌躇了很久,还是极不情愿地压低了金属把手,推开了如千斤重的门。“报告!”只听得自己弱弱的声音混入安静得可怕的办公室空气里。彼时田老师正端坐在椅子上埋头备课,直到我走到他身旁喊了一声,他才慢悠悠地抬起头来,语气带着些许温和:“来背课文呀,开始吧。”本以为他会继续忙他的,觑了他一眼,却发现他很认真地在听我背书。快结束的时候,他挑起一支笔,用他那我们模仿不来的田氏笔法在我的课本上留下极为流畅而好看的字迹。他笑眯眯地说,还不错。又翻过书问了我几个新学的知识点,见我都还答得上来,他微微点了点头,小小的眼睛眯成一道缝儿,笑得极温和。我几乎是跑着出了办公室。轻轻关上门的时候,我长长地舒了口气,这是我那段时间看到他的为数不多的笑容了,所以心里还小小地激动了一下――他即便心情不好,总还是一个充满温情的人。   作者捕捉田老师抬头、写批语、眼神等细节进行特征描写,且构成比较――“拉了老长的脸”与“极温和”“笑眯眯”“眼睛眯成一道缝儿”;“咆哮”与“语气带着些许温和”;“埋头”与“抬起头来”“微微点了点头”;“如千斤重的门”与“轻轻关上门”等,都在比较中表现了人物的多方面特征,使田老师成为真实鲜活的“这一个”。   五、用抒情议论点出内心特征。《田老师》的结尾将人物特点的揭示由外在转向内心,亮出文旨:   “辣”味,严厉……时间久了,他却让我们享受着“甜味”和暖意,这就是我们的田老师。对了,田老师本姓“tián”(谐音“甜”),正是“人如其姓”啊!   作者用调侃“人如其姓”表达“我们”对田老师的尊敬,从侧面强化了田老师穿着随意、貌似严厉却认真负责、内心温和的个性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佳作欣赏   理发师傅老李   226400 江苏如东高级中学 符润杰   老李原是我家隔壁理发店的理发师傅。他个子不高,稍稍有些谢顶,腿还有点瘸,那和善的目光总能给人温暖。   老李的店面十分寒碜,里面只有一台咯吱作响的电风扇,一排长长的毛竹椅,坐上去硌得人生疼。因为老李夫妻俩午饭就在店里吃,所以墙角还堆着几袋大米。到了晚上,那盏日光灯嗡嗡作响,有点令人心烦。   老李的手艺好,从儿时起,我一直请他美发。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心高了,嫌他的店不体面。于是,过年之前,我特意避开他,找了一家灯火通明的店去理发。为了省钱,我选择理平头。坐在皮椅上,听着流行歌曲,吹着暖暖的空调,那感觉真是不错。谁知这不错的感觉随着理发师草率地“三下五除二”理完头发便消失殆尽。结账时我傻眼了――人家说剪平头本来就费时,何况过年还要涨价,张口就要20块。付完钱,我悻悻地走出店门,门口美女招徕顾客的声音显得格外刺耳,我这时才怀念起老李的理发店来。   一个月后,我再次推开了那吱吱作响的木门。店里的光线依旧昏暗,我坐在竹椅上等待,心中却多了一丝亲切。老李望见我,也不多言语,只是招呼一声:“你来啦,看会儿书,等一会儿就轮到你了!”说完便一声不吭,专心地给顾客理发。数分钟后轮到我了,老李便将护布一掸,那布发出一声脆响,然后他便喊道:“好!伢儿,到你了!”   我在椅子上坐定,老李优雅地将护布在我的脖子周围绕了一圈,娴熟地打个蝴蝶结,接着用一把木梳梳我的头发。头发太干了,便用喷雾器润湿一下。老李真是个细心人,冬天怕顾客冷,喷雾器里加的都是温水。开始理发了,老李动作优雅地移动着步子,仿佛跳起了舞。随着电动推子有节奏的嗡嗡声,头发像雪片般脱落到地上。而推到最后的两鬓处,他将手中的推子放慢了速度,小心翼翼地贴着脸颊往上滑。一切工序都完成之后,他和善地说:“学习紧张吧,我帮你揉揉。”说着便用他那双大手在我头上轻轻按摩,这可是他的拿手绝活,真舒服。我开心地从椅子上下来,习惯地问多少钱,回答还是那不变的价格――5元,无论过年还是平时。此时店里没了顾客,老李一颠一颠地送我到门口,目光还是那么和善:“走好,前面有小水塘,当心滑。”   现在,那家店换了店主,依旧是理发店,招牌和人都换了。新店更大更宽敞,两个染着黄头发的女人站在门口,笑吟吟地向顾客打着招呼,外面嗡嗡作响的是几台空调外机,闪着刺眼光芒的是店里的灯光,音响里播放的是韩国神曲《江南style》。   从外面回来,我感觉有点冷,缩了缩脖子,快步向家走去。   路过理发店门口时,我自然又想起老李,心生些许惆怅,一句呼唤不由涌上心头:社会不要变化太快,请让和善归来,诚信归来,温馨归来!   简 评   作者运用多种方法表现理发师老李的特点,例如开篇的白描勾勒,两次理发的对比烘托,“腿还有点瘸”与“一颠一颠地送”相照应,在为“我”理发的场面中,用温水喷雾、按摩头部等细节描写,结尾处用呼唤语气点出文章主旨……于是,一位虽有残疾,但和善待客,诚实经营,手艺娴熟的普通理发师形象便鲜活地站立在读者面前,让人感到温馨,并心生敬意。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是初中生写人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具体方法有:   一、选准特征运用白描法。《一面》中抓住鲁迅的“瘦”、头发、胡须等特征,简单几笔就勾勒出鲁迅的外貌特征。我们来欣赏一下江苏如东中学陆�玛客�学的佳作《田老师》的开篇:“纯色没有图案的短袖,肩线落在肩膀下,边角被洗得微微泛白,一看就知道有些年月的牛仔裤角略微拖在地上,一副老旧的圆框眼镜吃力地压在鼻梁处,稀疏的头发上星星点点点缀着一些粉笔灰,这入了人堆里绝对认不出来的普通模样,是初次见面时田老师给我的印象。”作者可谓观察细致,寥寥数笔就将人物着装等外貌特征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二、抓住特征写活场面。让我们接着阅读《田老师》:   田老师教英语。上课时,他总是一改平日里的严峻,脸上洋溢着如潮的激情。有一次课上,他反复给我们训练一个句型,只见他的目光四处打量,不大的眼睛睁得滴溜溜圆,像在寻找某样东西似的。突然,他的大手抓起讲台上那只沾满灰尘的遥控器,高高地举过头顶,另一只手撑着讲台,整个人倾斜出去,兴奋地说:“来,大家再造一个句子,这部iPhone摸起来手感很好!”教室里沉寂了几秒钟后,笑声一阵高一阵地传开。他也跟着我们一起咧开了嘴,露出了白白的牙,和黑黑的皮肤相互辉映。那张极可爱的笑脸,像个孩子一般,眼角层层堆积的细纹柔柔地斜织着,花朵一样。阳光落在他绽开的极浅的酒窝里,暖意融融。就这样,我们的英语课成为紧张学习之中难得的快乐时光。   作者综合运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段描绘场面,使田老师幽默风趣、认真敬业的形象特点跃然纸上。   三、运用辞格强化特征。上面一段场面描写中,“白白的牙”与“黑黑的皮肤”构成对比,用“花朵”比喻笑态,双关语“暖意融融”表达田老师快乐的内心,这些修辞都强化了人物的个性特点。   四、捕捉细节进行比较式描写。让我们继续欣赏《田老师》:   田老师平日里比较严厉,大家都有些怕他。某段时间,我们的纪律和成绩都很糟,他当然少不了咆哮,或者总是拉了老长的脸。一日,在410办公室门口,我踌躇了很久,还是极不情愿地压低了金属把手,推开了如千斤重的门。“报告!”只听得自己弱弱的声音混入安静得可怕的办公室空气里。彼时田老师正端坐在椅子上埋头备课,直到我走到他身旁喊了一声,他才慢悠悠地抬起头来,语气带着些许温和:“来背课文呀,开始吧。”本以为他会继续忙他的,觑了他一眼,却发现他很认真地在听我背书。快结束的时候,他挑起一支笔,用他那我们模仿不来的田氏笔法在我的课本上留下极为流畅而好看的字迹。他笑眯眯地说,还不错。又翻过书问了我几个新学的知识点,见我都还答得上来,他微微点了点头,小小的眼睛眯成一道缝儿,笑得极温和。我几乎是跑着出了办公室。轻轻关上门的时候,我长长地舒了口气,这是我那段时间看到他的为数不多的笑容了,所以心里还小小地激动了一下――他即便心情不好,总还是一个充满温情的人。   作者捕捉田老师抬头、写批语、眼神等细节进行特征描写,且构成比较――“拉了老长的脸”与“极温和”“笑眯眯”“眼睛眯成一道缝儿”;“咆哮”与“语气带着些许温和”;“埋头”与“抬起头来”“微微点了点头”;“如千斤重的门”与“轻轻关上门”等,都在比较中表现了人物的多方面特征,使田老师成为真实鲜活的“这一个”。   五、用抒情议论点出内心特征。《田老师》的结尾将人物特点的揭示由外在转向内心,亮出文旨:   “辣”味,严厉……时间久了,他却让我们享受着“甜味”和暖意,这就是我们的田老师。对了,田老师本姓“tián”(谐音“甜”),正是“人如其姓”啊!   作者用调侃“人如其姓”表达“我们”对田老师的尊敬,从侧面强化了田老师穿着随意、貌似严厉却认真负责、内心温和的个性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佳作欣赏   理发师傅老李   226400 江苏如东高级中学 符润杰   老李原是我家隔壁理发店的理发师傅。他个子不高,稍稍有些谢顶,腿还有点瘸,那和善的目光总能给人温暖。   老李的店面十分寒碜,里面只有一台咯吱作响的电风扇,一排长长的毛竹椅,坐上去硌得人生疼。因为老李夫妻俩午饭就在店里吃,所以墙角还堆着几袋大米。到了晚上,那盏日光灯嗡嗡作响,有点令人心烦。   老李的手艺好,从儿时起,我一直请他美发。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心高了,嫌他的店不体面。于是,过年之前,我特意避开他,找了一家灯火通明的店去理发。为了省钱,我选择理平头。坐在皮椅上,听着流行歌曲,吹着暖暖的空调,那感觉真是不错。谁知这不错的感觉随着理发师草率地“三下五除二”理完头发便消失殆尽。结账时我傻眼了――人家说剪平头本来就费时,何况过年还要涨价,张口就要20块。付完钱,我悻悻地走出店门,门口美女招徕顾客的声音显得格外刺耳,我这时才怀念起老李的理发店来。   一个月后,我再次推开了那吱吱作响的木门。店里的光线依旧昏暗,我坐在竹椅上等待,心中却多了一丝亲切。老李望见我,也不多言语,只是招呼一声:“你来啦,看会儿书,等一会儿就轮到你了!”说完便一声不吭,专心地给顾客理发。数分钟后轮到我了,老李便将护布一掸,那布发出一声脆响,然后他便喊道:“好!伢儿,到你了!”   我在椅子上坐定,老李优雅地将护布在我的脖子周围绕了一圈,娴熟地打个蝴蝶结,接着用一把木梳梳我的头发。头发太干了,便用喷雾器润湿一下。老李真是个细心人,冬天怕顾客冷,喷雾器里加的都是温水。开始理发了,老李动作优雅地移动着步子,仿佛跳起了舞。随着电动推子有节奏的嗡嗡声,头发像雪片般脱落到地上。而推到最后的两鬓处,他将手中的推子放慢了速度,小心翼翼地贴着脸颊往上滑。一切工序都完成之后,他和善地说:“学习紧张吧,我帮你揉揉。”说着便用他那双大手在我头上轻轻按摩,这可是他的拿手绝活,真舒服。我开心地从椅子上下来,习惯地问多少钱,回答还是那不变的价格――5元,无论过年还是平时。此时店里没了顾客,老李一颠一颠地送我到门口,目光还是那么和善:“走好,前面有小水塘,当心滑。”   现在,那家店换了店主,依旧是理发店,招牌和人都换了。新店更大更宽敞,两个染着黄头发的女人站在门口,笑吟吟地向顾客打着招呼,外面嗡嗡作响的是几台空调外机,闪着刺眼光芒的是店里的灯光,音响里播放的是韩国神曲《江南style》。   从外面回来,我感觉有点冷,缩了缩脖子,快步向家走去。   路过理发店门口时,我自然又想起老李,心生些许惆怅,一句呼唤不由涌上心头:社会不要变化太快,请让和善归来,诚信归来,温馨归来!   简 评   作者运用多种方法表现理发师老李的特点,例如开篇的白描勾勒,两次理发的对比烘托,“腿还有点瘸”与“一颠一颠地送”相照应,在为“我”理发的场面中,用温水喷雾、按摩头部等细节描写,结尾处用呼唤语气点出文章主旨……于是,一位虽有残疾,但和善待客,诚实经营,手艺娴熟的普通理发师形象便鲜活地站立在读者面前,让人感到温馨,并心生敬意。


相关内容

  • 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 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教学目标: 学习并运用写出人物鲜明个性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人物描写的方法及运用 教学方法:以讨论法和演练法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前准备: 1.学习准备:认真观察班级内你熟悉的一位同学,并用一段文字来描述他. 2.课前阅读:课本P61<写 ...

  • 初中语文阅读9
  • 破方法 初中语文阅读--语言赏析题突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章语言阅读及考查的要求是:"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在平时的文本教学中,语言的品味赏析是学习训练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在 ...

  • 抓住人物特点细致描写
  • 习作要求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七":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偶然见上一面,他(她)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也会留在心中挥之不去.可以写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写偶然见到的陌生人.写的时候,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他(她)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完以 ...

  • 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大全
  • 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内容概括的形式命题:做这类题目,要抓住核心要素----人物和事件.当然,有时候,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也要体现在答题中,同时,要注意题目是否有字数方面的限制,在字数范围之类,尽可能详细,字数超过要删去次要信息. 2: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 ...

  •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 [教材简说]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散文.课文详尽地介绍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和他们各异的神态.特有的气势,发现了作者强烈的赞美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 ...

  • 写人训练二:怎样描写人物动作
  • 2013-01-08 21:16:49|  分类: 作文 |举报 |字号 订阅 本文转载自永远的守候<写人训练二:怎样描写人物动作>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哑女卖刀,她不能说话,无法用富有诱惑力的广告语宣传自己的产品.于是她就在大庭广众中当场演示刀的锋利.她把刀搁在铁丝上,一瞬间,细铁丝分 ...

  • 第一次作文指导教案
  • 第一次作文指导教案 综合性学习1<雨的诉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培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景物.事物的习惯,学会抓住特点表现事物,描写景物. 2.提高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会由此及彼的写作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主题,深人生活,进行实际探访. 2.利用书籍资源或网络资源,搜集 ...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写法借鉴(人教版)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写法借鉴(人教版) 第一课 <古诗词三首> 以"动"衬"静","动"中见"静" 以"动"衬"静"是通过动态描写,反衬出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 ...

  • 说明文记叙文知识
  • 说明文.记叙文知识 一.说明文知识: (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或事理进行介绍.解说,向读者介绍知识,传授方法技能. 阅读说明文,要弄清几个问题: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2)说明文有两种: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3)说明要有顺序,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