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卷 第3期2019年03月
社科版)长江大学学报(
()JournalofYantzeUniversitSocialSciences gy
39No.3Vol.Mar.2016
银行业“一破一立”助力供给侧改革
汪芹 章惠
)(安徽合肥2安徽大学经济学院,30601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为我国经济增长、金融改革指明了新方向。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 摘 要:
议上提出的5大结构调整任务中,几乎每项任务都和银行业的经营有着紧密联系,为此,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银行供给侧改革,其目的是帮助商业银行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同时吸收资信状况良好的企业客户,助力工业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商业银行;产能过剩;新兴产业
)分类号:33 文献标识码:395(201603-0056-04F830.A 文章编号:1673-1
为主的金融环境中凭借利差锁定就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的五大结构调整任务中,几乎每项任务都和银行业的经营及调整有紧密联系,为银行改革指明了战略上的大方向。笔者将分析银行如何“一破一立”助力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背景 一、
我们不妨翻开世界经济史,无论是由美国引爆的信息技术革命,还是石油危机后日本开始发展电子产业,这其中都伴随着美日等国将本国的低端制造业转移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成为发达国家低端制造业的“接盘,侠”再后来低端制造业转移到我国。伴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借助由此释放出的政策红利、改革红利完成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稳固了“世界工厂”的地位。随着我国制造业逐渐繁荣,引发中国劳动力从农村迁移至城市,推动了我国城镇化发展,进而拉动我国房地产、基础建设以及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当然这条产业链的上游资源企业和中游企业重化工产业也是受益方。
当前要素驱动和创新驱动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已“经不能为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注入新的活力,三驾马车”需求侧的动力不足,反映出的更深层次的矛盾是中国经济供需结构的不匹配。我国经济除了存在总量上的产能过剩,也存在着结构性过剩的问题,一方面是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以往银行靠信贷大规模扩张就能在以卖方市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银行业的 二、
挑战
去产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5大主要任务中,
能、去库存和去杠杆等任务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度。相比传统的刺激需求和加杠杆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供给侧改革更需要去杠杆式的金融支持,才能为全要素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增长提供动力支持。因此银行业要面对的是盘活存量,化解过剩产能和不良资产,也就是银行业如何解决“破”的问题。
过剩产能和高库存的形成,背后往往少不了银行信贷的支持。过度的信贷供给对于企业而言如同揠苗助长一般,消化不了的信贷资金多数投向了固
[1]
在经济下行的周期,定资产。更会造成抵押品价值
下降,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节节攀升,具体数据见表1。这些问题必须着手解决。
收稿日期:01620122--
安徽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yfc100129)基金项目:
,汪芹(女,安徽合肥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研究。第一作者简介:1963-)
第39卷第3期汪芹等:银行业“一破一立”助力供给侧改革
表1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比例
·57·
亿元
总的不良
外资银行62 63 62 56 60 68 81 96 126 133 138 130
贷款率/%0.960.960.971.001.041.081.161.251.391.501.591.67
季度
013年第一季度2
013年第二季度2
2013年第三季度2013年第四季度2014年第一季度2014年第二季度2014年第三季度2014年第四季度2015年第一季度2015年第二季度2015年第三季度2015年第四季度
银行
大型商业银行
3241 3254 3365 3500 3771 3957 4272 4765 5524 6074 6474 7002
股份制商业银行
896 956 1026 1091 1215 1366 1527 1619 1882 2118 2394 2536
城市商业银行
454 496 526 548 619 680 786 855 1002 1120 1215 1213
农村商业银行
612 625 656 726 795 872 1002 1091 1291 1474 1643 1862
不良资产证券化就是以该种资产未 简单而言,来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为支持将流动较差的资产转化成具有流通性证券的过程,我国不良资产处置的创新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和将不良资产剥离给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首司。随着不良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指引“出炉”批6家银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产品即将落地,将加速推动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不良资产证券化不仅能提高商业银行自主定价能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而且能够将不良资产与银行整体信用风险隔离开来,达到风险隔离的作用。银行可以借此盘活存量资产,增加自身资产的流动性。在审慎稳妥地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进程中应保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银行自己处置不良资产和将不良资产交给资产管理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不良资产的AMC(
折价上。银行与其将不良资产大幅折价出让给
[2~3]
随着宏观经银行更愿意自己处置。AMC而言,
济基本面的不断恶化,不良资产的拐点难现,AMC处置不良资产业务的优势将更加突显出来,AMC
升级的道路上以面对愈加恶劣的竞争环境。对于那些只是暂时性的资金短缺,但仍具有较好前景的企业,依然需要给予信贷支持,增强银行业向实体经济的输血功能。目前已经有多家商业银行正在研究债转股事宜,债转股作为重组的一种,意在帮助银行业抑制不良资产率。银行债转股业务是将一部分债权转化为股权,继续持有并运作资产,最后通过出售、PO等方式退出。我们同样相信银行业完全可以在I
自身和同行海量的客户资源中寻找优质、有上市愿望的企业,撮合并购或借壳上市等业务,从而实现股权增值。但是债转股业务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它仅适用于特定的企业,是一种非常态化的业务,并且受制于现有《商业银行法》的法律规定。在未来推进去产能的进程中,仍然需要我国相关的监管部门做好不良资产处置的顶层设计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曾指出清理处置,“也就僵尸企业”可以看作是“去产能”的“牛鼻子”是说处置僵尸企业是去产能问题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甚至说银行是僵尸企业的核心盟友也不为过。僵尸企业占据着大量优势资源,阻碍了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前进步伐,应加速推进其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提升资金配置效率。随着产业转型进入攻坚时期,企业对并购贷款、投行服务的需求缺口会不断加大,这正是银行进行业务转型、产品创新的好时机。
去库存的最终实现,表面上是房地产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但是深层次决定于城乡居民的金融购买能力。从区域来看我国一、二线城市楼市库存少、进城务工人员多。相对的,三、四线城市楼市库存多,但是农民工相对较少。房地产行业去库存不仅关系
的业务具有逆周期性,可以熨平银行业的周期波动。
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严格把控投向产能过剩项目的信贷供给,防范新的产能过剩,将过剩产能占据的那部分优势资源释放出来用以支持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战略新兴产业,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积极支持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使产品价格回升,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扭亏为盈。
但是银行对产能过剩行业不能一棒子打死,虽然很多中小企业主也许并不懂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层次的内涵,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走在转型
·58·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业务做得更好。
016年03月2
到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发展,也是响应中央政府“加快、“提高人口户籍城镇化率”等政策的农民工市民化”号召。
银行业应该加强对个人贷款的支持力度,部署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业务,鼓励农民工进城买房。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不仅可以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满足进城务工人员日益增长的住房贷款需求,也可以支撑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商业银行应加快二手房贷款市场布局,与优质房产中介的合作,优化二手房服务流程,为外来人员落户城市提
[4~5]
在房地产去库存化进程中,供便利的金融支持。
银行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布局不仅包括产品的创新,还应包括服务模式的创新,创新解决银行业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风险收益不匹配的问题,为实体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银行业应加快推进投贷联动业务,助力成长型创新企业发展。投贷联动业务实际上解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投融资目标与约束不相容的问题,以企业高速成长所带来投资收益对债务性融资进行风险补偿。
投贷联动业务加速政府创新驱动战略的部署和实施,并且有效地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探索投贷联动业务需要有平台思维,对接券商、律师等服务中介机构,对接互联网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从一开始融资支持到财务顾问、资金托管等综合化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方案涵盖了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从而发展全产业链式金融业务。但投贷联动业务并不能改变商业银行贷款的本质属性和风险控制的基本要求。商业银行在开展投贷联动业务时应优先选择优质的科技创新企业,通过与子公司或者同集团内具有股权投资牌照的公司协同合作,以便更好地开展业务,控制总体风险。
允015年12月22日人民银行正式发布公告,2
许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所谓绿色金融债券是指金融机构依法发行的、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绿色产业并按约定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绿色金融债券的推出将加大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尤其是中长期绿色
[6]
绿色信贷作为银行主动负债的工具,信贷的供给。
一些地产可能转化为长期租赁住房。在此过程中,银行可以选择一些商业租赁企业,向其提供长期的低杠杆融资,鼓励新型地产管理企业发展,发展新型信贷业务。在房地产去库存任务完成之前,不应该强行去杠杆,而是限制信贷资产杠杆比率的上升,防范系统性行业风险的发生。
银行业应对策略 三、
全球低端制造业的转移很好地揭示了产业梯度转移的规律,低端、过剩产业淘汰的过程,也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在盘活存量的同时,也需要从增量角度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创造新供给。要求银行业用好增量,降低融资成本和支持新型产业,也就是所谓的银行业如何“立”的策略。
但很多新兴产业并不适合用银行信贷资金来融资。从企业的生命周期来看,我国存在着一种“类企业优序融资理论”的现象。企业在初创期的时候,更多借助于民间借贷扩大企业规模(高科技企业可以。因为银行主要是吸引天使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
拿着存款人的资金放贷,这决定银行信贷必须在放贷的过程中保证存款人资金的安全性。银行信贷介入企业融资大多数在成长期和成熟期,此时企业已经具有了预计稳定的现金流和充裕的抵押物。
为服务于我国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银行等战略性新兴产的信贷资源应向“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业和科技创新企业倾斜。聚焦“一带一路”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等重点领域,协调配置信贷资源,大力支持创新发展。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认为,当互联网时代,传统银行应该做的,不是远离自己熟悉的领域,而是理解新的规则,寻找新的伙伴,运用新的工具,将原有的
不仅有助于银行缓解传统业务面临的下行压力,而且能够调整商业银行负债结构,解决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小微企业可以通过标准化的债权产品获得高效、低成本的融资渠道。
供应链金融是指商业银行为某产业的供应链条中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将某个大型优质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在其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中选择资质良好的企业,通过做货物或债券质押,为其提供授信额度,降低整个供应链条的融资成本,提高银行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解决一些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从而实现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并没有改变银行经营本质,而是
[7]
提升了商业银行自身的风控水平,防范经营风险。
供应链金融在帮助商业银行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同
第39卷第3期汪芹等:银行业“一破一立”助力供给侧改革
()金融报,015-12-25A01.2
·59·
时吸收资信状况良好的小微企业客户,助力工业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参考文献:
[]/://供应链融资运作方案与案例解析[1BOL].httchiwww,E-p/nawuliu.com.cn.2014-08-07.
[]——基于G刘本英,崔聪聪.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运作方案探讨—2
]银行以J轮胎公司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案例[海南金融,J.()20137.
[]杨思群.银行转型须瞄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方向[中国城乡3N].
[]韩雪萌.着力整合银行资金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时4N].
()报,016-01-121.2
()[]]韩松.供给侧改革与银行资产管理[中国金融,0161.5J.2[]王坤,陆闻超.基于供应链模式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创新6
()[]商业经济,01423.J.2
[]周鹏峰.银监会:支持供给侧改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上7N].
()海证券报,2016-01-12F01.
:责任编辑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
(上接第55页)(四)衰退阶段
企业一旦进入衰退期,企业和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与顾客的距离越来越远,体现企业活力的行为全不见了。企业此时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官僚增多、官僚主义横行;企业内部冲突不断,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现象严重;员工士气低落,失去渴求精神,安于现状;企业应变能力下降等。
这一阶段,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对原有市场必须作出或维持或收割的策略选择。企业的一切行为都围绕成本控制进行。因而基本薪酬水平降低,福利水平下降,基于业绩的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取消。薪酬策略的重点也放在奖励成本控制上。处于衰退阶段的企业一般的选择都是逐步退出原有市场,开辟新的投资领域,然后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参考文献:
[]万光羽.关注企业生命周期[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曹裕,M].12010.
[](美)伊查克·艾迪思.企业生命周期[赵睿,译.北京:华夏出2M].
版社,004.2
[]王炳成.员工绩效考核方法:与企业生命周期匹配的研究[北3M].
京:人民日报出版社,015.2
[]李功网.广州:暨南大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的中小企业管理[4M].
学出版社,2009.
[][刘昕.北京:薪酬管理(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014.M].2
未来趋势的判断能力突出;能够承受较大的经营风险等。不过,此时的企业也面临一个显著危机,就是制度和规程的不断繁衍可能开始束缚中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的创新受到限制,组织开始僵化,员工对工作缺乏激情,职业倦怠感增加。通常企业在此阶段的经营战略转向保持利润和现有市场份额,只要能使员工行为保持一致性,那么在现有的市场中,企业就可获得足够的资金流。此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就是如何保持员工行为的一致性并对管理的技巧进行奖励。这一阶段的企业多为行业的标杆或领头羊,其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员工的需求在这样的一个成熟组织中也开始发生变化。此时企业的基本薪酬、各种奖金和福利都应高于同类企业,满足员工提高生活质量,分享企业发展成果的需要。在薪酬策略中继续实行团队激励,并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分摊利润,以激励员工与团队合作精神,使员工行为、企业行为都保持一致。短期激励中除了现金奖励外,注意让员工分享利润,可以采用每单位时间内按一定比例分享一次的形式。长期激励中则让员工在自愿的基础上可以购买企业的股票,并可随时变现。内在报酬在此阶段应明显高于前两个阶段的水平,可根据不同层次员工的需求,给予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机会,或者员工向往的某种团体的成员资格,总之,让员工产生“能成为本企业员工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的感觉。
:责任编辑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
第39卷 第3期2019年03月
社科版)长江大学学报(
()JournalofYantzeUniversitSocialSciences gy
39No.3Vol.Mar.2016
银行业“一破一立”助力供给侧改革
汪芹 章惠
)(安徽合肥2安徽大学经济学院,30601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为我国经济增长、金融改革指明了新方向。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 摘 要:
议上提出的5大结构调整任务中,几乎每项任务都和银行业的经营有着紧密联系,为此,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银行供给侧改革,其目的是帮助商业银行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同时吸收资信状况良好的企业客户,助力工业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商业银行;产能过剩;新兴产业
)分类号:33 文献标识码:395(201603-0056-04F830.A 文章编号:1673-1
为主的金融环境中凭借利差锁定就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的五大结构调整任务中,几乎每项任务都和银行业的经营及调整有紧密联系,为银行改革指明了战略上的大方向。笔者将分析银行如何“一破一立”助力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背景 一、
我们不妨翻开世界经济史,无论是由美国引爆的信息技术革命,还是石油危机后日本开始发展电子产业,这其中都伴随着美日等国将本国的低端制造业转移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成为发达国家低端制造业的“接盘,侠”再后来低端制造业转移到我国。伴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借助由此释放出的政策红利、改革红利完成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稳固了“世界工厂”的地位。随着我国制造业逐渐繁荣,引发中国劳动力从农村迁移至城市,推动了我国城镇化发展,进而拉动我国房地产、基础建设以及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当然这条产业链的上游资源企业和中游企业重化工产业也是受益方。
当前要素驱动和创新驱动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已“经不能为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注入新的活力,三驾马车”需求侧的动力不足,反映出的更深层次的矛盾是中国经济供需结构的不匹配。我国经济除了存在总量上的产能过剩,也存在着结构性过剩的问题,一方面是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以往银行靠信贷大规模扩张就能在以卖方市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银行业的 二、
挑战
去产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5大主要任务中,
能、去库存和去杠杆等任务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度。相比传统的刺激需求和加杠杆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供给侧改革更需要去杠杆式的金融支持,才能为全要素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增长提供动力支持。因此银行业要面对的是盘活存量,化解过剩产能和不良资产,也就是银行业如何解决“破”的问题。
过剩产能和高库存的形成,背后往往少不了银行信贷的支持。过度的信贷供给对于企业而言如同揠苗助长一般,消化不了的信贷资金多数投向了固
[1]
在经济下行的周期,定资产。更会造成抵押品价值
下降,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节节攀升,具体数据见表1。这些问题必须着手解决。
收稿日期:01620122--
安徽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yfc100129)基金项目:
,汪芹(女,安徽合肥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研究。第一作者简介:1963-)
第39卷第3期汪芹等:银行业“一破一立”助力供给侧改革
表1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比例
·57·
亿元
总的不良
外资银行62 63 62 56 60 68 81 96 126 133 138 130
贷款率/%0.960.960.971.001.041.081.161.251.391.501.591.67
季度
013年第一季度2
013年第二季度2
2013年第三季度2013年第四季度2014年第一季度2014年第二季度2014年第三季度2014年第四季度2015年第一季度2015年第二季度2015年第三季度2015年第四季度
银行
大型商业银行
3241 3254 3365 3500 3771 3957 4272 4765 5524 6074 6474 7002
股份制商业银行
896 956 1026 1091 1215 1366 1527 1619 1882 2118 2394 2536
城市商业银行
454 496 526 548 619 680 786 855 1002 1120 1215 1213
农村商业银行
612 625 656 726 795 872 1002 1091 1291 1474 1643 1862
不良资产证券化就是以该种资产未 简单而言,来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为支持将流动较差的资产转化成具有流通性证券的过程,我国不良资产处置的创新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和将不良资产剥离给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首司。随着不良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指引“出炉”批6家银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产品即将落地,将加速推动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不良资产证券化不仅能提高商业银行自主定价能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而且能够将不良资产与银行整体信用风险隔离开来,达到风险隔离的作用。银行可以借此盘活存量资产,增加自身资产的流动性。在审慎稳妥地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进程中应保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银行自己处置不良资产和将不良资产交给资产管理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不良资产的AMC(
折价上。银行与其将不良资产大幅折价出让给
[2~3]
随着宏观经银行更愿意自己处置。AMC而言,
济基本面的不断恶化,不良资产的拐点难现,AMC处置不良资产业务的优势将更加突显出来,AMC
升级的道路上以面对愈加恶劣的竞争环境。对于那些只是暂时性的资金短缺,但仍具有较好前景的企业,依然需要给予信贷支持,增强银行业向实体经济的输血功能。目前已经有多家商业银行正在研究债转股事宜,债转股作为重组的一种,意在帮助银行业抑制不良资产率。银行债转股业务是将一部分债权转化为股权,继续持有并运作资产,最后通过出售、PO等方式退出。我们同样相信银行业完全可以在I
自身和同行海量的客户资源中寻找优质、有上市愿望的企业,撮合并购或借壳上市等业务,从而实现股权增值。但是债转股业务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它仅适用于特定的企业,是一种非常态化的业务,并且受制于现有《商业银行法》的法律规定。在未来推进去产能的进程中,仍然需要我国相关的监管部门做好不良资产处置的顶层设计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曾指出清理处置,“也就僵尸企业”可以看作是“去产能”的“牛鼻子”是说处置僵尸企业是去产能问题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甚至说银行是僵尸企业的核心盟友也不为过。僵尸企业占据着大量优势资源,阻碍了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前进步伐,应加速推进其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提升资金配置效率。随着产业转型进入攻坚时期,企业对并购贷款、投行服务的需求缺口会不断加大,这正是银行进行业务转型、产品创新的好时机。
去库存的最终实现,表面上是房地产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但是深层次决定于城乡居民的金融购买能力。从区域来看我国一、二线城市楼市库存少、进城务工人员多。相对的,三、四线城市楼市库存多,但是农民工相对较少。房地产行业去库存不仅关系
的业务具有逆周期性,可以熨平银行业的周期波动。
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严格把控投向产能过剩项目的信贷供给,防范新的产能过剩,将过剩产能占据的那部分优势资源释放出来用以支持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战略新兴产业,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积极支持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使产品价格回升,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扭亏为盈。
但是银行对产能过剩行业不能一棒子打死,虽然很多中小企业主也许并不懂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层次的内涵,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走在转型
·58·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业务做得更好。
016年03月2
到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发展,也是响应中央政府“加快、“提高人口户籍城镇化率”等政策的农民工市民化”号召。
银行业应该加强对个人贷款的支持力度,部署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业务,鼓励农民工进城买房。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不仅可以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满足进城务工人员日益增长的住房贷款需求,也可以支撑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商业银行应加快二手房贷款市场布局,与优质房产中介的合作,优化二手房服务流程,为外来人员落户城市提
[4~5]
在房地产去库存化进程中,供便利的金融支持。
银行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布局不仅包括产品的创新,还应包括服务模式的创新,创新解决银行业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风险收益不匹配的问题,为实体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银行业应加快推进投贷联动业务,助力成长型创新企业发展。投贷联动业务实际上解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投融资目标与约束不相容的问题,以企业高速成长所带来投资收益对债务性融资进行风险补偿。
投贷联动业务加速政府创新驱动战略的部署和实施,并且有效地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探索投贷联动业务需要有平台思维,对接券商、律师等服务中介机构,对接互联网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从一开始融资支持到财务顾问、资金托管等综合化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方案涵盖了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从而发展全产业链式金融业务。但投贷联动业务并不能改变商业银行贷款的本质属性和风险控制的基本要求。商业银行在开展投贷联动业务时应优先选择优质的科技创新企业,通过与子公司或者同集团内具有股权投资牌照的公司协同合作,以便更好地开展业务,控制总体风险。
允015年12月22日人民银行正式发布公告,2
许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所谓绿色金融债券是指金融机构依法发行的、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绿色产业并按约定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绿色金融债券的推出将加大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尤其是中长期绿色
[6]
绿色信贷作为银行主动负债的工具,信贷的供给。
一些地产可能转化为长期租赁住房。在此过程中,银行可以选择一些商业租赁企业,向其提供长期的低杠杆融资,鼓励新型地产管理企业发展,发展新型信贷业务。在房地产去库存任务完成之前,不应该强行去杠杆,而是限制信贷资产杠杆比率的上升,防范系统性行业风险的发生。
银行业应对策略 三、
全球低端制造业的转移很好地揭示了产业梯度转移的规律,低端、过剩产业淘汰的过程,也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在盘活存量的同时,也需要从增量角度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创造新供给。要求银行业用好增量,降低融资成本和支持新型产业,也就是所谓的银行业如何“立”的策略。
但很多新兴产业并不适合用银行信贷资金来融资。从企业的生命周期来看,我国存在着一种“类企业优序融资理论”的现象。企业在初创期的时候,更多借助于民间借贷扩大企业规模(高科技企业可以。因为银行主要是吸引天使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
拿着存款人的资金放贷,这决定银行信贷必须在放贷的过程中保证存款人资金的安全性。银行信贷介入企业融资大多数在成长期和成熟期,此时企业已经具有了预计稳定的现金流和充裕的抵押物。
为服务于我国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银行等战略性新兴产的信贷资源应向“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业和科技创新企业倾斜。聚焦“一带一路”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等重点领域,协调配置信贷资源,大力支持创新发展。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认为,当互联网时代,传统银行应该做的,不是远离自己熟悉的领域,而是理解新的规则,寻找新的伙伴,运用新的工具,将原有的
不仅有助于银行缓解传统业务面临的下行压力,而且能够调整商业银行负债结构,解决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小微企业可以通过标准化的债权产品获得高效、低成本的融资渠道。
供应链金融是指商业银行为某产业的供应链条中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将某个大型优质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在其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中选择资质良好的企业,通过做货物或债券质押,为其提供授信额度,降低整个供应链条的融资成本,提高银行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解决一些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从而实现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并没有改变银行经营本质,而是
[7]
提升了商业银行自身的风控水平,防范经营风险。
供应链金融在帮助商业银行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同
第39卷第3期汪芹等:银行业“一破一立”助力供给侧改革
()金融报,015-12-25A01.2
·59·
时吸收资信状况良好的小微企业客户,助力工业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参考文献:
[]/://供应链融资运作方案与案例解析[1BOL].httchiwww,E-p/nawuliu.com.cn.2014-08-07.
[]——基于G刘本英,崔聪聪.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运作方案探讨—2
]银行以J轮胎公司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案例[海南金融,J.()20137.
[]杨思群.银行转型须瞄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方向[中国城乡3N].
[]韩雪萌.着力整合银行资金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时4N].
()报,016-01-121.2
()[]]韩松.供给侧改革与银行资产管理[中国金融,0161.5J.2[]王坤,陆闻超.基于供应链模式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创新6
()[]商业经济,01423.J.2
[]周鹏峰.银监会:支持供给侧改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上7N].
()海证券报,2016-01-12F01.
:责任编辑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
(上接第55页)(四)衰退阶段
企业一旦进入衰退期,企业和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与顾客的距离越来越远,体现企业活力的行为全不见了。企业此时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官僚增多、官僚主义横行;企业内部冲突不断,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现象严重;员工士气低落,失去渴求精神,安于现状;企业应变能力下降等。
这一阶段,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对原有市场必须作出或维持或收割的策略选择。企业的一切行为都围绕成本控制进行。因而基本薪酬水平降低,福利水平下降,基于业绩的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取消。薪酬策略的重点也放在奖励成本控制上。处于衰退阶段的企业一般的选择都是逐步退出原有市场,开辟新的投资领域,然后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参考文献:
[]万光羽.关注企业生命周期[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曹裕,M].12010.
[](美)伊查克·艾迪思.企业生命周期[赵睿,译.北京:华夏出2M].
版社,004.2
[]王炳成.员工绩效考核方法:与企业生命周期匹配的研究[北3M].
京:人民日报出版社,015.2
[]李功网.广州:暨南大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的中小企业管理[4M].
学出版社,2009.
[][刘昕.北京:薪酬管理(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014.M].2
未来趋势的判断能力突出;能够承受较大的经营风险等。不过,此时的企业也面临一个显著危机,就是制度和规程的不断繁衍可能开始束缚中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的创新受到限制,组织开始僵化,员工对工作缺乏激情,职业倦怠感增加。通常企业在此阶段的经营战略转向保持利润和现有市场份额,只要能使员工行为保持一致性,那么在现有的市场中,企业就可获得足够的资金流。此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就是如何保持员工行为的一致性并对管理的技巧进行奖励。这一阶段的企业多为行业的标杆或领头羊,其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员工的需求在这样的一个成熟组织中也开始发生变化。此时企业的基本薪酬、各种奖金和福利都应高于同类企业,满足员工提高生活质量,分享企业发展成果的需要。在薪酬策略中继续实行团队激励,并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分摊利润,以激励员工与团队合作精神,使员工行为、企业行为都保持一致。短期激励中除了现金奖励外,注意让员工分享利润,可以采用每单位时间内按一定比例分享一次的形式。长期激励中则让员工在自愿的基础上可以购买企业的股票,并可随时变现。内在报酬在此阶段应明显高于前两个阶段的水平,可根据不同层次员工的需求,给予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机会,或者员工向往的某种团体的成员资格,总之,让员工产生“能成为本企业员工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的感觉。
:责任编辑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