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3万吨/年扩建9万吨/年项目
联
合
试
运
转
报
告
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煤矿会审意见
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意见
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3万吨/年扩建9万吨/年项目
联合试运转报告
尊敬的罗平县煤炭工业管理局:
我矿3万吨/年扩建9万吨/年项目建设相关程序批文齐全后,于二00七年十月八日开工建设,于二00九年十月十日建设完毕,目前各大系统基本形成。为了检测各大系统及安全设施设备的运行是否正常,查找存在的问题,为安全生产和提高生产规模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改扩建目的,我矿编制了《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3万吨/年扩建9万吨/年项目联合试运转方案》,并报请贵局领导批准实施,自二00九年十月十五日至二00九年十一月十五日对各系统进行了联合试运转,现将联合试运转情况汇报于下:
一、矿井概况
我矿位于罗平县城西北,距县城平距约44km。行政属罗平县阿岗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4°09′18″—104°09′54″;北纬:25°06′45″—25°07′21″。
曲靖—钻天坡—罗平的干线公路从矿区通过。矿区至罗平县城运距约45km。
矿井走向长900m,倾斜宽600m,面积0.6894km,开采标高2244~1900m。
详见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见下页)。 2
矿区内有主要可采煤层四层,分别为K4、K7、K9、K10四个煤层,首采煤层为K4煤层。经评审备案保有资源储量319.29万吨,原核定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于二00六年九月设计为9万吨/年。
我矿3万吨/年扩建9万吨/年项目建设相关程序批文齐全后,于二00七年十月八日开工建设,于二00九年十月
十日建设完毕,目前各大系统基本形成。该项目总投资 万元,其中土建工程 万元,矿建工程762.7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费用 万元,其他费用 万元。
二、各主要系统运行情况
(一)供电系统
井上、井下供电系统运行正常。
双回路供电架设到矿区,一路来自阿岗降压站,另一路来自马街降压站,矿区内共安装了6台变压器,型号分别为S11-M-250/10 1台、S9-M-250/10 1台、S9-M-100/10 1台、S8-M-125/10 1台、KS11-200/10 1台、KS9-315/10 1台,分别供给主扇、地面绞车、井下局部通风机、井下排水、其他设备用电及生活用电等。
1、地面供电:
(1)来自降压站10KV电压通过高压配电箱切换至S9-M-100/10 型变压器,获得380V/220V的电压供地面主要通风机,电机功率为55KW,经测试校验能够满足需要;
(2)来自降压站10KV电压通过高压配电箱切换至KS11-200/10型变压器,获得380V/220V的电压供地面主要提升机,电机功率为130KW,经测试校验能够满足需要;
(3)来自降压站10KV电压通过高压配电箱切换至S9-M-250/10型变压器,获得380V/220V的电压供地面空压机、乳化泵站、圆盘锯、污水处理、原煤筛选、生活用电,地面生活用电分开,主要通风机两回路供电。
B、井下供电
来自降压站的10KV电压通过高压配电箱切换至KS9-315/10型变压器,获得660V的电压进入DW80-350馈电开
2关,馈电开关接合BJJ9检漏继电器,通过50mm两趟电缆下
井到双回路转换开关专供主排水泵和备用主排水泵及检修水泵用电。
来自降压站的10KV电压通过高压配电箱切换至S11-M-250/10型变压器,获得660V的电压进入DW80-350馈电
2开关,馈电开关接合BJJ9检漏继电器,一趟通过50mm电缆
下井到开关专供局部通风机用电,另一趟通过70mm电缆下井到开关专供刮板输送机及其他用电。
S8-M-125/10 型变压器准备报停。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采用风电闭锁和瓦斯断电闭锁装置。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未接地。
C、电器设备及保护
井下电气设备的选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四十四条规定,属于煤矿安全标志管理目录内的电器设备,具有“煤安”标志。井下供电电缆有阻燃性能,有“煤安”标志。
我矿已安装BJJ9检漏电器2台,总馈电开关3台,有每天一次跳闸试验记录,过流保护由馈电开关完成。我矿按规定设置有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和辅助接地极,主接地设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1块面积为1m、厚度为5mm的钢板,通过电缆接地芯线连接成井下接地保护网,井下电缆设备、金属接线盒均用保护接地,井下供电接地保护符合要求。入井电缆及监测监控装置均设防雷电设置,铁轨、防尘管及排水管等设有不少于两处的接地防雷电保护。
(二)提升系统
将主井作为主提升井进行试运转提升,采用单钩矿车组22
提升,绞车一次可以提升煤车8辆以上,约4.8吨,矸石车5辆,约5吨,一次提升循环时间为10分30秒左右,运行正常。
(三)排水系统
井下总涌水量每天(24小时) 立方米,每天抽排水两次约 分钟,抽排水运行正常。
(四)运输系统
(五)通风系统
矿井总进风量 立方米/分钟,总回风量 立方米/分钟,井下测风站测量风量,主井进风量平均 立方米/分钟,副井进风量平均 立方米/分钟,工作面进风量平均 立方米/分钟,回风量一般 立方米/分钟左右,能够满足生产需要,符合规范要求。
(六)监测监控系统
经一个多月试运转使用,未发生故障,运行正常。
二、主要生产安全设备故障处理记录分析
联合试运转期间,未发生安全设备故障。
三、提升、排水、通风安全设施设备检测、检验
联合试运转使用未发生故障,运行正常。
四、联合试运转效果分析
联合试运转期间,基本未发生安全设施设备故障,对各系统试运转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都作了及时整改完善,各系
统及安全设施设备运行正常,日产量最高达300吨,最低达240吨,平均日产原煤255吨。一年按300天计算,采煤工作面一年可生产原煤7.65万吨,加上掘进煤量每年约1.5万吨,投产后矿井可达9万吨/年的设计生产规模。
四、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
1、生产系统
(1)提升系统
主井斜长380m,倾角20度,副井斜长360m,倾角20度。
采用斜井开拓,串车提升,主井提升绞车型号JTK1.6×1.2、电机功率130KW、钢绳直径为24mm; 副井施工期间绞车型号 JTK-1.2、电机功率75KW、钢绳直径为21.5mm、用15公斤/米轨道铺设,试运转期间,采用主井混合提升,并在副井中安装了架空乘人装置。
(2)运输系统
工作面的煤用搪瓷溜槽溜到工作面下出口,进入运输顺
槽中的刮板输送机到10401工作面的溜煤眼,溜入矿车,电机车牵引到主井车场,通过主提升绞车提到地面,通过电机车牵引,进入地面原煤仓。
(3)通风系统
主井与副井同时进风,通过集中运输巷汇合,进入2030水平运输巷,一部分进入局扇,通过风筒,进入10402掘进工作面,另一部分通过10401行人上山,进入10401回采工作面,再到回风石门,进入总回风巷,通过主扇抽到地面。 通风设施设置情况表见下页
通风设施设置情况表
(5)排水系统
在副井井底车场左侧设有主水仓容量为390立方米,副水仓容量为270立方米,主副水仓总容量为660立方米,安装主水泵、备用水泵、检修水泵,水泵型号:100D(F)45-75KW 3台防酸水泵,管路为4寸不锈钢管两趟,排水能力远远超过了8小时能排出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
水泵供电电源由配电室经两趟50㎜电缆供至双回路转换开关,起动设备为QBZ-200真空电磁力起动器,实现水泵双回路供电。水仓容量和水泵、排水管路能力均能满足井下排水。
2、安全设施
(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内设有KJ78N型安全监控系统,共设3个监测分站,其中地面设1个分站,井下设2个分站,总回风巷装有负压传感器1台,开停传感器1台、风速传感器1台、温度传感器1台,一氧化碳传感器1台、甲烷传感器1台,井下2个分站装有甲烷传感器17台,瓦斯抽放泵房甲烷传感器2台、温度传感器1台、流量传感器1台。负压传感器1台、浓度传感器1台、开停2台。
井下各分站电源由变电所提供,瓦斯传感器电源取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能确保被控开关断电时,监测设备照常工作。各传感器的数据经分站上传至地面中心站,中心站主控机对系统内全部设备进行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和储存。 2
该系统目前实现的主要功能:实现对矿井负压、风速、温度、瓦斯、一氧化碳的在线监测。实现了对采掘工作地点的瓦斯监测和超限报警断电,实现了对主通风机、局部通风机、主要风门的开停(关)状态监测。
矿井配备了光学仪瓦斯检定器、风表、U型倾斜压差计、皮毛管及矿井通风多参数检测仪等通风检测仪器仪表、粉尘检定、矿山压力及地质测量、矿山救护等仪器仪表,其数量能满足矿井日常安全管理的需要。
(2)通讯、照明系统
井下各采掘工作面、安全硐室都安装有防爆型电话,电话能相互接通,有紧急或特殊情况时能向调度室汇报。
照明信号ZBX-4.0使用信号照明综合保护装置,符合要求。矿井设有矿灯房,矿灯有充电稳压器,正常用灯 人,有矿灯 盏,比正常用灯人数多 %、实行专人专灯,矿灯编号集中管理,按牌号发灯,建立有矿灯领退登记报告制度及充电工岗位责任制。管理基本规范,作用的矿灯为KL3LM
(A)型号双光源新型矿灯,带有保护装置。
矿井有矿内外及井上下通讯,矿井内外通讯采用无线电话机,固定电话机,电话机号码0874-8997102,井上下通讯通过KTA16B,50门程控交换机构成有线电话网络,井下装设本质安全型电话10部,分别安装在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转载点、井底车场、水仓及井下各硐室等。井上装设
本质安全型电话7部,分别安装在矿调度室、主扇风机房、各井口打点房、炸药房、绞车房等。矿内井上下所有电话都能互通。
(3)消防、防尘系统
地面已建好300立方米的消防水池,消防及降尘管路铺设到各采掘工作面及硐室,并保证有足够地水源;消防防尘水管主管使用25mm无缝钢管。主要运输巷、斜井与平巷、上山、采区运输巷与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运输巷与回风巷、掘进巷道、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卸载点等地点都铺设防尘供水管路并安设支管和阀门。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卸载点等地点安设喷雾装置,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采掘工作面的防尘措施:用支管冲洗煤壁,出煤时洒水降尘,回风巷安设洒水喷头。
沿风井、总回风巷、采区上山敷设至井底车场,送至各用水地点,工作面支管为D20㎜无缝钢管;主要运输巷、采区上山及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后路每隔30—50m设三通、阀门和支管,采掘工作面、运输转载点设喷头,用支管冲洗煤壁,装煤时洒水降尘。
根据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及地质勘查报告、煤尘爆炸样分析成果,煤尘无爆炸危险和自燃发火倾向。
井下防灭火管路系统同井下防尘管路系统共用一套系统。地面消防材料库、配电室、风机房、充电硐室、坑木场
等处和井下井底车场、采掘工作面配电点处配有干粉灭火器和消防沙箱;井下使用阻燃电缆,风筒具有抗静电和阻燃性能,井上下消防器材设置情况见下页。
(4)压风系统
地面设有LGJ-10/7型和CVFY-6/7型空气压缩机各一台,风管铺设到各采掘工作面及硐室。
井上下消防器材设置情况表:
(5)探放水设备
为了排除水患,掘进工作面用轻型坑道钻机探水,探深可达100米左右,型号:ZL-150,电机容量5.5KW,另一台探深可达30米左右,型号:ZQSJ-90/2.4A;备用探水钻型号:ZMK-2.5/60型,探深可达60米左右。
(6)井巷支护
主要巷道采用料石砌碹、锚喷、金属钢材支护,局部巷道采用木支护,采煤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
五、爆炸材料储存及运输使用
我矿距县城较近,交通便利,根据爆炸物品管理相关条例及矿山现有炸药库距民房较近的实际,为确保爆炸物品的管理和安全使用,生产所需爆炸材料,经县公安局审批后,由县公安局保安公司押运至矿山交由保安人员保管和按相关规定签发领取使用。
领取使用均有记录和签名,井下爆炸材料运输采用人力运送,运送时避开交接班、人员上下井的时间,雷管装入箱内加锁由专职爆破员亲自运送,炸药装入箱内加锁后在爆破员监护下由其他人员运送。
爆破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日常执行情况,由当日下井矿领导检查;爆破均由具有资质证的放炮员担任。放炮母线为铜芯单心线;爆破使用水炮泥和粘土炮泥并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一十五条
至三百四十三条操作。
六、采掘工作计划
根据总体设计方案及井下掘露开采情况,一水平(2030标高以上)可以布置120米倾斜长、北边可以布置430米走向长、南边可以布置320米走向长和区内有可采煤层K4、K7、K9、K10四层煤炭来计算,开拓煤量有84.4万吨,结合设计是在北翼K4煤层中布置首采工作面(即10401工作面)来计算,准备煤量有15.8万吨,回采煤量有2.9万吨,采掘工作计划为先开采一水平北翼K4煤层,接着开采一水平北翼K7煤层,再同时开采一水平南、北翼K9煤层和K10煤层,并做好延伸二水平的计划。
七、投入资金:
第四章 联合试运转情况
第一节 联合试运转方案
一、联合试运转系统、范围和期限
联合试运转系统为五大系统,范围为北翼一采区2030~2076标高之间,期限自二00九年十月十五日至二00九年十一月十五日。
二、联合试运转测试项目、测试方法和人员
联合试运转测试项目为:煤尘、瓦斯、二氧化碳浓度、进出风量及井下涌水量等;
测试方法:采用测尘仪、光学瓦检仪、风表等进行测试。
参与试运转测试人员:由法人、矿长、副矿长、安全员、技术员、机电人员等组成。
三、联合试运转预期目标和效果
通过联合试运转,检测各大系统及安全设施设备的运行是否正常,查找存在的问题,为安全生产和提高生产规模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改扩建目的。
四、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与劳动组织
利用新形成的系统,三班作业(两班主采煤,一班准备),日产原煤约255吨。
五、应急预案与安全技术措施
针对联合试运转项目,专门制定了安全技术措施和作业规程,并与师宗县煤炭局矿山救护队签定了矿山救护协议。
第二节 联合试运转效果
第五章 安全管理
一、建立了矿井安全管理机构和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安全管理专职人员,矿井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矿长冯盛坤担任,副组长由安全副矿长刘保田担任、技术负责人由王国强担任,成员有:各部门负责人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即张德平、刘里卫、保建森、张小坤、李国辉、钱文洁等组成,矿井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见下表。
矿井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表:
各主要负责人专业持证情况
二、矿井配备采煤技术专业人员1名、矿山机电专业技术人员1名、通风安全技术人员1名、地质及测量专业技术人员1名。
三、矿井建立有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种岗位责任制及操作规程:
四、矿井绘制有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地面和井下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器设备设备布置图、避灾线路图、安全监控系统图等,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通风系统图填图及时,未出现超层越界现象。
五、矿井建立了18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分别是安全目
标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入井检身制度,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各工种交接班制度、设备管理及维修制度、事故报告制度、事故分析处理制度、班前会议制度、井巷维修制度、矿井管理人员跟班指挥制度,各种作业人员检查和检测制度、重要设施保卫制度等。
六、矿井编制有2008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和10401工作面《应急救援预案》。
七、编制有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作业规程编制符合实际,有针对性。
八、在生产过程中,编制了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收尾、采掘工作面过断层、掘进老空区、巷道贯通、排放瓦斯、探放水、巷道维修、重要设备安装工程、主要通风机停机等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具有针对性,实施较好。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等原则,始终保持有安全才有效益的指导思想,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第六章 建设项目变更情况说明
我矿根据曲发改工交[2006]239号《曲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补办罗平县阿岗镇阿贵联办煤矿扩建项目核准的批复》,委托曲靖市煤炭设计研究院进行了矿井初步设计
及安全专篇,于二00七年九月二十一日逐级批复的关于曲靖市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扩建项目备案的函(开工备案回执),项目建设相关程序批文齐全,并严格按照曲煤复
[2007]3号《曲靖市煤炭工业局关于罗平县阿岗镇阿贵联办煤矿矿井初步设计的批复》及曲煤监字[2007]57号文件《关于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审查的批复》组织施工,至二00九年十月十日,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供电系统、提升系统、运输系统、排水系统等已基本形成,安全设施基本到位,各项建设工程已结束,并经项目联合试运转,各系统运行正常,生产能力能满足年9万吨的设计要求。具体需要调整变更项目于下:
一、坐标、标高的调整变更
设计时我矿采用的坐标没有与北京坐标系统一,现在用的是县煤炭局用北京坐标系统一测量的数据,故需将原设计的一水平标高2040水平变更为2030水平,原设计的主井井口X=2779199、Y=35414988、H=+2156变更为X=2779169.936、Y=35414961.348、H=2161.706,原设计的副井井口X=2779199、Y=35415067、H=+2162变更为X=2779198.936、Y=35415037.584、H=2154.178,原设计的风井井口X=2779193、Y=35415210、H=+2173变更为X=2779194.901、Y=35415181.055、H=2157.702,原设计的坡度为18度,现需变更为20度。
二、消防水池和主管、支管的变更
设计井下防尘洒水、消防用水与地面共用一个工业高位水池,水池容量300m,标高2178.00m,DN100镀锌钢管自流至井口工业广场,沿副斜井敷设至井下、采掘工作面各用水点。实际地面消防水池为280m,水源稳定,主管为3寸管,支管为6分钢管,从副井和风井敷设至井下、采掘工作面各用水点,通过联合试运转证明,完全可以满足目前生产能力的需要,故申请变更。
三、副井人车的变更
设计时,副斜井主要用于提矸石、下人和材料、设备的下放,选用一台GKT1.6×1.5—20(加宽)型绞车,一次提升矸石车4辆,矸石提出井口落平后初期用于填充工业广场和修建矿区道路,后期运至临时矸石仓,再由汽车外运。人车选用XRC—10型,单钩串车提升,一次提升人车2辆,一头,一挂。副斜井通过轨道与坑木场、机修车间、机车充电房、材料库相连,以便材料、设备下放。
由于我矿考虑到猴车与人车的安全系数不一样和便宜今后的发展,不作重复投资,一次性安装了猴车,故需要变更为猴车,副井不做辅助提升,主井作混合提升。
四、通讯设备变更
设计矿井内部设1台KDJ2,30门程控电话交换机,井下配备防爆型电子电话机7个,地面普通电话机16个作为改扩建后的矿井生产指挥、安全调度使用。
井上下通讯现在是通过1台 KTA16B,50门程控交换机构成有线电话网络。 33
五、矿长变更
我矿由于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自二00八年八月八日聘请了冯胜坤到矿任矿长职务,将原任矿长刘保田同志调动为安全副矿长,协助矿长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第七章 劳动定员
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定》,并结合本矿实际,按设计全员工效定为1.5吨/工.日,年工作日为300天,全矿在籍人数为222(252)人,各类构成比例:管理人员 人,占全矿人数 %,生产工人中井下工人194人;占 %,地面工人 人;占 %,服务人员 人;占在籍人数的 %。 在职职工 人全部签定劳动用工合同,并报劳动保障部门备案,同时还办理了工伤保险,为提高职工技能,除送职工参加省、市、县煤炭行业举办的各种技能培训外,另还送8人到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从事地测、机电、通风、采煤等专业三年制大专深造。
呈上
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
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附表一
曲靖市煤矿建设项目工程完成情况表一(矿建设工程)
煤矿名称: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规模9万吨/年
附表二
曲靖市煤矿建设项目工程完成情况表一(矿建设工程)
煤矿名称: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规模9万吨/年
附表三
曲靖市煤矿建设工程完成情况表二(设备及安装工程)
煤矿名称: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规模:9万吨/年
附表四
曲靖市煤矿建设工程完成情况表二(设备及安装工程)
煤矿名称: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规模:9万吨/年
附表五
曲靖市煤矿建设工程完成情况表三(地面工程)
煤矿名称: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规模:9万吨/年
附表六
曲靖市煤矿建设工程完成情况表三(地面工程)
煤矿名称: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规模:9万吨/年
附表七
曲靖市煤矿建设项目工程完成情况表四(经济与管理)
煤矿名称: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规模:9万吨/年
附表八
附 件
一、相关文件(批文复印件)
二、相关证件(复印件)
煤矿会审意见
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意见
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3万吨/年扩建9万吨/年项目
联
合
试
运
转
报
告
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煤矿会审意见
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意见
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3万吨/年扩建9万吨/年项目
联合试运转报告
尊敬的罗平县煤炭工业管理局:
我矿3万吨/年扩建9万吨/年项目建设相关程序批文齐全后,于二00七年十月八日开工建设,于二00九年十月十日建设完毕,目前各大系统基本形成。为了检测各大系统及安全设施设备的运行是否正常,查找存在的问题,为安全生产和提高生产规模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改扩建目的,我矿编制了《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3万吨/年扩建9万吨/年项目联合试运转方案》,并报请贵局领导批准实施,自二00九年十月十五日至二00九年十一月十五日对各系统进行了联合试运转,现将联合试运转情况汇报于下:
一、矿井概况
我矿位于罗平县城西北,距县城平距约44km。行政属罗平县阿岗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4°09′18″—104°09′54″;北纬:25°06′45″—25°07′21″。
曲靖—钻天坡—罗平的干线公路从矿区通过。矿区至罗平县城运距约45km。
矿井走向长900m,倾斜宽600m,面积0.6894km,开采标高2244~1900m。
详见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见下页)。 2
矿区内有主要可采煤层四层,分别为K4、K7、K9、K10四个煤层,首采煤层为K4煤层。经评审备案保有资源储量319.29万吨,原核定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于二00六年九月设计为9万吨/年。
我矿3万吨/年扩建9万吨/年项目建设相关程序批文齐全后,于二00七年十月八日开工建设,于二00九年十月
十日建设完毕,目前各大系统基本形成。该项目总投资 万元,其中土建工程 万元,矿建工程762.7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费用 万元,其他费用 万元。
二、各主要系统运行情况
(一)供电系统
井上、井下供电系统运行正常。
双回路供电架设到矿区,一路来自阿岗降压站,另一路来自马街降压站,矿区内共安装了6台变压器,型号分别为S11-M-250/10 1台、S9-M-250/10 1台、S9-M-100/10 1台、S8-M-125/10 1台、KS11-200/10 1台、KS9-315/10 1台,分别供给主扇、地面绞车、井下局部通风机、井下排水、其他设备用电及生活用电等。
1、地面供电:
(1)来自降压站10KV电压通过高压配电箱切换至S9-M-100/10 型变压器,获得380V/220V的电压供地面主要通风机,电机功率为55KW,经测试校验能够满足需要;
(2)来自降压站10KV电压通过高压配电箱切换至KS11-200/10型变压器,获得380V/220V的电压供地面主要提升机,电机功率为130KW,经测试校验能够满足需要;
(3)来自降压站10KV电压通过高压配电箱切换至S9-M-250/10型变压器,获得380V/220V的电压供地面空压机、乳化泵站、圆盘锯、污水处理、原煤筛选、生活用电,地面生活用电分开,主要通风机两回路供电。
B、井下供电
来自降压站的10KV电压通过高压配电箱切换至KS9-315/10型变压器,获得660V的电压进入DW80-350馈电开
2关,馈电开关接合BJJ9检漏继电器,通过50mm两趟电缆下
井到双回路转换开关专供主排水泵和备用主排水泵及检修水泵用电。
来自降压站的10KV电压通过高压配电箱切换至S11-M-250/10型变压器,获得660V的电压进入DW80-350馈电
2开关,馈电开关接合BJJ9检漏继电器,一趟通过50mm电缆
下井到开关专供局部通风机用电,另一趟通过70mm电缆下井到开关专供刮板输送机及其他用电。
S8-M-125/10 型变压器准备报停。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采用风电闭锁和瓦斯断电闭锁装置。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未接地。
C、电器设备及保护
井下电气设备的选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四十四条规定,属于煤矿安全标志管理目录内的电器设备,具有“煤安”标志。井下供电电缆有阻燃性能,有“煤安”标志。
我矿已安装BJJ9检漏电器2台,总馈电开关3台,有每天一次跳闸试验记录,过流保护由馈电开关完成。我矿按规定设置有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和辅助接地极,主接地设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1块面积为1m、厚度为5mm的钢板,通过电缆接地芯线连接成井下接地保护网,井下电缆设备、金属接线盒均用保护接地,井下供电接地保护符合要求。入井电缆及监测监控装置均设防雷电设置,铁轨、防尘管及排水管等设有不少于两处的接地防雷电保护。
(二)提升系统
将主井作为主提升井进行试运转提升,采用单钩矿车组22
提升,绞车一次可以提升煤车8辆以上,约4.8吨,矸石车5辆,约5吨,一次提升循环时间为10分30秒左右,运行正常。
(三)排水系统
井下总涌水量每天(24小时) 立方米,每天抽排水两次约 分钟,抽排水运行正常。
(四)运输系统
(五)通风系统
矿井总进风量 立方米/分钟,总回风量 立方米/分钟,井下测风站测量风量,主井进风量平均 立方米/分钟,副井进风量平均 立方米/分钟,工作面进风量平均 立方米/分钟,回风量一般 立方米/分钟左右,能够满足生产需要,符合规范要求。
(六)监测监控系统
经一个多月试运转使用,未发生故障,运行正常。
二、主要生产安全设备故障处理记录分析
联合试运转期间,未发生安全设备故障。
三、提升、排水、通风安全设施设备检测、检验
联合试运转使用未发生故障,运行正常。
四、联合试运转效果分析
联合试运转期间,基本未发生安全设施设备故障,对各系统试运转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都作了及时整改完善,各系
统及安全设施设备运行正常,日产量最高达300吨,最低达240吨,平均日产原煤255吨。一年按300天计算,采煤工作面一年可生产原煤7.65万吨,加上掘进煤量每年约1.5万吨,投产后矿井可达9万吨/年的设计生产规模。
四、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
1、生产系统
(1)提升系统
主井斜长380m,倾角20度,副井斜长360m,倾角20度。
采用斜井开拓,串车提升,主井提升绞车型号JTK1.6×1.2、电机功率130KW、钢绳直径为24mm; 副井施工期间绞车型号 JTK-1.2、电机功率75KW、钢绳直径为21.5mm、用15公斤/米轨道铺设,试运转期间,采用主井混合提升,并在副井中安装了架空乘人装置。
(2)运输系统
工作面的煤用搪瓷溜槽溜到工作面下出口,进入运输顺
槽中的刮板输送机到10401工作面的溜煤眼,溜入矿车,电机车牵引到主井车场,通过主提升绞车提到地面,通过电机车牵引,进入地面原煤仓。
(3)通风系统
主井与副井同时进风,通过集中运输巷汇合,进入2030水平运输巷,一部分进入局扇,通过风筒,进入10402掘进工作面,另一部分通过10401行人上山,进入10401回采工作面,再到回风石门,进入总回风巷,通过主扇抽到地面。 通风设施设置情况表见下页
通风设施设置情况表
(5)排水系统
在副井井底车场左侧设有主水仓容量为390立方米,副水仓容量为270立方米,主副水仓总容量为660立方米,安装主水泵、备用水泵、检修水泵,水泵型号:100D(F)45-75KW 3台防酸水泵,管路为4寸不锈钢管两趟,排水能力远远超过了8小时能排出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
水泵供电电源由配电室经两趟50㎜电缆供至双回路转换开关,起动设备为QBZ-200真空电磁力起动器,实现水泵双回路供电。水仓容量和水泵、排水管路能力均能满足井下排水。
2、安全设施
(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内设有KJ78N型安全监控系统,共设3个监测分站,其中地面设1个分站,井下设2个分站,总回风巷装有负压传感器1台,开停传感器1台、风速传感器1台、温度传感器1台,一氧化碳传感器1台、甲烷传感器1台,井下2个分站装有甲烷传感器17台,瓦斯抽放泵房甲烷传感器2台、温度传感器1台、流量传感器1台。负压传感器1台、浓度传感器1台、开停2台。
井下各分站电源由变电所提供,瓦斯传感器电源取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能确保被控开关断电时,监测设备照常工作。各传感器的数据经分站上传至地面中心站,中心站主控机对系统内全部设备进行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和储存。 2
该系统目前实现的主要功能:实现对矿井负压、风速、温度、瓦斯、一氧化碳的在线监测。实现了对采掘工作地点的瓦斯监测和超限报警断电,实现了对主通风机、局部通风机、主要风门的开停(关)状态监测。
矿井配备了光学仪瓦斯检定器、风表、U型倾斜压差计、皮毛管及矿井通风多参数检测仪等通风检测仪器仪表、粉尘检定、矿山压力及地质测量、矿山救护等仪器仪表,其数量能满足矿井日常安全管理的需要。
(2)通讯、照明系统
井下各采掘工作面、安全硐室都安装有防爆型电话,电话能相互接通,有紧急或特殊情况时能向调度室汇报。
照明信号ZBX-4.0使用信号照明综合保护装置,符合要求。矿井设有矿灯房,矿灯有充电稳压器,正常用灯 人,有矿灯 盏,比正常用灯人数多 %、实行专人专灯,矿灯编号集中管理,按牌号发灯,建立有矿灯领退登记报告制度及充电工岗位责任制。管理基本规范,作用的矿灯为KL3LM
(A)型号双光源新型矿灯,带有保护装置。
矿井有矿内外及井上下通讯,矿井内外通讯采用无线电话机,固定电话机,电话机号码0874-8997102,井上下通讯通过KTA16B,50门程控交换机构成有线电话网络,井下装设本质安全型电话10部,分别安装在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转载点、井底车场、水仓及井下各硐室等。井上装设
本质安全型电话7部,分别安装在矿调度室、主扇风机房、各井口打点房、炸药房、绞车房等。矿内井上下所有电话都能互通。
(3)消防、防尘系统
地面已建好300立方米的消防水池,消防及降尘管路铺设到各采掘工作面及硐室,并保证有足够地水源;消防防尘水管主管使用25mm无缝钢管。主要运输巷、斜井与平巷、上山、采区运输巷与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运输巷与回风巷、掘进巷道、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卸载点等地点都铺设防尘供水管路并安设支管和阀门。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卸载点等地点安设喷雾装置,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采掘工作面的防尘措施:用支管冲洗煤壁,出煤时洒水降尘,回风巷安设洒水喷头。
沿风井、总回风巷、采区上山敷设至井底车场,送至各用水地点,工作面支管为D20㎜无缝钢管;主要运输巷、采区上山及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后路每隔30—50m设三通、阀门和支管,采掘工作面、运输转载点设喷头,用支管冲洗煤壁,装煤时洒水降尘。
根据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及地质勘查报告、煤尘爆炸样分析成果,煤尘无爆炸危险和自燃发火倾向。
井下防灭火管路系统同井下防尘管路系统共用一套系统。地面消防材料库、配电室、风机房、充电硐室、坑木场
等处和井下井底车场、采掘工作面配电点处配有干粉灭火器和消防沙箱;井下使用阻燃电缆,风筒具有抗静电和阻燃性能,井上下消防器材设置情况见下页。
(4)压风系统
地面设有LGJ-10/7型和CVFY-6/7型空气压缩机各一台,风管铺设到各采掘工作面及硐室。
井上下消防器材设置情况表:
(5)探放水设备
为了排除水患,掘进工作面用轻型坑道钻机探水,探深可达100米左右,型号:ZL-150,电机容量5.5KW,另一台探深可达30米左右,型号:ZQSJ-90/2.4A;备用探水钻型号:ZMK-2.5/60型,探深可达60米左右。
(6)井巷支护
主要巷道采用料石砌碹、锚喷、金属钢材支护,局部巷道采用木支护,采煤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
五、爆炸材料储存及运输使用
我矿距县城较近,交通便利,根据爆炸物品管理相关条例及矿山现有炸药库距民房较近的实际,为确保爆炸物品的管理和安全使用,生产所需爆炸材料,经县公安局审批后,由县公安局保安公司押运至矿山交由保安人员保管和按相关规定签发领取使用。
领取使用均有记录和签名,井下爆炸材料运输采用人力运送,运送时避开交接班、人员上下井的时间,雷管装入箱内加锁由专职爆破员亲自运送,炸药装入箱内加锁后在爆破员监护下由其他人员运送。
爆破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日常执行情况,由当日下井矿领导检查;爆破均由具有资质证的放炮员担任。放炮母线为铜芯单心线;爆破使用水炮泥和粘土炮泥并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一十五条
至三百四十三条操作。
六、采掘工作计划
根据总体设计方案及井下掘露开采情况,一水平(2030标高以上)可以布置120米倾斜长、北边可以布置430米走向长、南边可以布置320米走向长和区内有可采煤层K4、K7、K9、K10四层煤炭来计算,开拓煤量有84.4万吨,结合设计是在北翼K4煤层中布置首采工作面(即10401工作面)来计算,准备煤量有15.8万吨,回采煤量有2.9万吨,采掘工作计划为先开采一水平北翼K4煤层,接着开采一水平北翼K7煤层,再同时开采一水平南、北翼K9煤层和K10煤层,并做好延伸二水平的计划。
七、投入资金:
第四章 联合试运转情况
第一节 联合试运转方案
一、联合试运转系统、范围和期限
联合试运转系统为五大系统,范围为北翼一采区2030~2076标高之间,期限自二00九年十月十五日至二00九年十一月十五日。
二、联合试运转测试项目、测试方法和人员
联合试运转测试项目为:煤尘、瓦斯、二氧化碳浓度、进出风量及井下涌水量等;
测试方法:采用测尘仪、光学瓦检仪、风表等进行测试。
参与试运转测试人员:由法人、矿长、副矿长、安全员、技术员、机电人员等组成。
三、联合试运转预期目标和效果
通过联合试运转,检测各大系统及安全设施设备的运行是否正常,查找存在的问题,为安全生产和提高生产规模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改扩建目的。
四、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与劳动组织
利用新形成的系统,三班作业(两班主采煤,一班准备),日产原煤约255吨。
五、应急预案与安全技术措施
针对联合试运转项目,专门制定了安全技术措施和作业规程,并与师宗县煤炭局矿山救护队签定了矿山救护协议。
第二节 联合试运转效果
第五章 安全管理
一、建立了矿井安全管理机构和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安全管理专职人员,矿井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矿长冯盛坤担任,副组长由安全副矿长刘保田担任、技术负责人由王国强担任,成员有:各部门负责人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即张德平、刘里卫、保建森、张小坤、李国辉、钱文洁等组成,矿井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见下表。
矿井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表:
各主要负责人专业持证情况
二、矿井配备采煤技术专业人员1名、矿山机电专业技术人员1名、通风安全技术人员1名、地质及测量专业技术人员1名。
三、矿井建立有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种岗位责任制及操作规程:
四、矿井绘制有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地面和井下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器设备设备布置图、避灾线路图、安全监控系统图等,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通风系统图填图及时,未出现超层越界现象。
五、矿井建立了18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分别是安全目
标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入井检身制度,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各工种交接班制度、设备管理及维修制度、事故报告制度、事故分析处理制度、班前会议制度、井巷维修制度、矿井管理人员跟班指挥制度,各种作业人员检查和检测制度、重要设施保卫制度等。
六、矿井编制有2008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和10401工作面《应急救援预案》。
七、编制有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作业规程编制符合实际,有针对性。
八、在生产过程中,编制了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收尾、采掘工作面过断层、掘进老空区、巷道贯通、排放瓦斯、探放水、巷道维修、重要设备安装工程、主要通风机停机等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具有针对性,实施较好。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等原则,始终保持有安全才有效益的指导思想,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第六章 建设项目变更情况说明
我矿根据曲发改工交[2006]239号《曲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补办罗平县阿岗镇阿贵联办煤矿扩建项目核准的批复》,委托曲靖市煤炭设计研究院进行了矿井初步设计
及安全专篇,于二00七年九月二十一日逐级批复的关于曲靖市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扩建项目备案的函(开工备案回执),项目建设相关程序批文齐全,并严格按照曲煤复
[2007]3号《曲靖市煤炭工业局关于罗平县阿岗镇阿贵联办煤矿矿井初步设计的批复》及曲煤监字[2007]57号文件《关于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审查的批复》组织施工,至二00九年十月十日,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供电系统、提升系统、运输系统、排水系统等已基本形成,安全设施基本到位,各项建设工程已结束,并经项目联合试运转,各系统运行正常,生产能力能满足年9万吨的设计要求。具体需要调整变更项目于下:
一、坐标、标高的调整变更
设计时我矿采用的坐标没有与北京坐标系统一,现在用的是县煤炭局用北京坐标系统一测量的数据,故需将原设计的一水平标高2040水平变更为2030水平,原设计的主井井口X=2779199、Y=35414988、H=+2156变更为X=2779169.936、Y=35414961.348、H=2161.706,原设计的副井井口X=2779199、Y=35415067、H=+2162变更为X=2779198.936、Y=35415037.584、H=2154.178,原设计的风井井口X=2779193、Y=35415210、H=+2173变更为X=2779194.901、Y=35415181.055、H=2157.702,原设计的坡度为18度,现需变更为20度。
二、消防水池和主管、支管的变更
设计井下防尘洒水、消防用水与地面共用一个工业高位水池,水池容量300m,标高2178.00m,DN100镀锌钢管自流至井口工业广场,沿副斜井敷设至井下、采掘工作面各用水点。实际地面消防水池为280m,水源稳定,主管为3寸管,支管为6分钢管,从副井和风井敷设至井下、采掘工作面各用水点,通过联合试运转证明,完全可以满足目前生产能力的需要,故申请变更。
三、副井人车的变更
设计时,副斜井主要用于提矸石、下人和材料、设备的下放,选用一台GKT1.6×1.5—20(加宽)型绞车,一次提升矸石车4辆,矸石提出井口落平后初期用于填充工业广场和修建矿区道路,后期运至临时矸石仓,再由汽车外运。人车选用XRC—10型,单钩串车提升,一次提升人车2辆,一头,一挂。副斜井通过轨道与坑木场、机修车间、机车充电房、材料库相连,以便材料、设备下放。
由于我矿考虑到猴车与人车的安全系数不一样和便宜今后的发展,不作重复投资,一次性安装了猴车,故需要变更为猴车,副井不做辅助提升,主井作混合提升。
四、通讯设备变更
设计矿井内部设1台KDJ2,30门程控电话交换机,井下配备防爆型电子电话机7个,地面普通电话机16个作为改扩建后的矿井生产指挥、安全调度使用。
井上下通讯现在是通过1台 KTA16B,50门程控交换机构成有线电话网络。 33
五、矿长变更
我矿由于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自二00八年八月八日聘请了冯胜坤到矿任矿长职务,将原任矿长刘保田同志调动为安全副矿长,协助矿长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第七章 劳动定员
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定》,并结合本矿实际,按设计全员工效定为1.5吨/工.日,年工作日为300天,全矿在籍人数为222(252)人,各类构成比例:管理人员 人,占全矿人数 %,生产工人中井下工人194人;占 %,地面工人 人;占 %,服务人员 人;占在籍人数的 %。 在职职工 人全部签定劳动用工合同,并报劳动保障部门备案,同时还办理了工伤保险,为提高职工技能,除送职工参加省、市、县煤炭行业举办的各种技能培训外,另还送8人到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从事地测、机电、通风、采煤等专业三年制大专深造。
呈上
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
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附表一
曲靖市煤矿建设项目工程完成情况表一(矿建设工程)
煤矿名称: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规模9万吨/年
附表二
曲靖市煤矿建设项目工程完成情况表一(矿建设工程)
煤矿名称: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规模9万吨/年
附表三
曲靖市煤矿建设工程完成情况表二(设备及安装工程)
煤矿名称: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规模:9万吨/年
附表四
曲靖市煤矿建设工程完成情况表二(设备及安装工程)
煤矿名称: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规模:9万吨/年
附表五
曲靖市煤矿建设工程完成情况表三(地面工程)
煤矿名称: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规模:9万吨/年
附表六
曲靖市煤矿建设工程完成情况表三(地面工程)
煤矿名称: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规模:9万吨/年
附表七
曲靖市煤矿建设项目工程完成情况表四(经济与管理)
煤矿名称:罗平县阿贵联办煤矿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规模:9万吨/年
附表八
附 件
一、相关文件(批文复印件)
二、相关证件(复印件)
煤矿会审意见
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