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蒙恬列传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4分)

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①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②。”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背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昔周成王初立,未离襁褓,周公旦负王以朝,卒定天下。及王能治国,有贼臣言:‘周公旦欲为乱久矣。’王乃大怒,周公旦走而奔于楚。今恬之宗,世无二心,而事卒如此,是必孽臣逆乱,内陵③之道也。臣故曰过可振而谏可觉也。察于参伍,上圣之法也。凡臣之言,非以求免于咎也,将以谏而死,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于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乃吞药自杀。

(选自司马迁《史记 蒙恬列传》,有删减)

【注】①蒙恬: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②内史:指蒙恬;③内陵:内部倾轧。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① 君之 过 多 矣       ② 而 事 卒 如 此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4分)

①又遣使者之阳周                   ②今臣将兵三十余万

③周公旦负王以朝                   ④而事卒如此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1)臣故曰过可振而谏可觉也。

(2)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

4.文中蒙恬列举周公旦辅助周成王一例有何用意?(4分)

阅读答案:

1.(2分)① 君 之 过 /多 矣       ② 而/ 事 卒 如 此

2.(4分)①到,去 ②率领 ③背着 ④最终

3.(4分)(1)我所以说犯了过失可以拯救,听从劝谏就可以从错误中觉醒。

(2)希望陛下为天下人着想,考虑遵从正确的治道。

4.(4分)蒙恬想通过列举周公旦辅助周成王却被诬陷一事进行类比(1分),表明自己对秦王的忠心,自己是被别人陷害(1分),希望秦王能辨别是非,不要听信奸臣的话(2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

2.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3.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过”“振”“谏”“觉”“愿”“思”“从”“道”重点落实。)

4.了解类比手法运用的特点,明确该手法的表达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4分)

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①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②。”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背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昔周成王初立,未离襁褓,周公旦负王以朝,卒定天下。及王能治国,有贼臣言:‘周公旦欲为乱久矣。’王乃大怒,周公旦走而奔于楚。今恬之宗,世无二心,而事卒如此,是必孽臣逆乱,内陵③之道也。臣故曰过可振而谏可觉也。察于参伍,上圣之法也。凡臣之言,非以求免于咎也,将以谏而死,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于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乃吞药自杀。

(选自司马迁《史记 蒙恬列传》,有删减)

【注】①蒙恬: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②内史:指蒙恬;③内陵:内部倾轧。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① 君之 过 多 矣       ② 而 事 卒 如 此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4分)

①又遣使者之阳周                   ②今臣将兵三十余万

③周公旦负王以朝                   ④而事卒如此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1)臣故曰过可振而谏可觉也。

(2)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

4.文中蒙恬列举周公旦辅助周成王一例有何用意?(4分)

阅读答案:

1.(2分)① 君 之 过 /多 矣       ② 而/ 事 卒 如 此

2.(4分)①到,去 ②率领 ③背着 ④最终

3.(4分)(1)我所以说犯了过失可以拯救,听从劝谏就可以从错误中觉醒。

(2)希望陛下为天下人着想,考虑遵从正确的治道。

4.(4分)蒙恬想通过列举周公旦辅助周成王却被诬陷一事进行类比(1分),表明自己对秦王的忠心,自己是被别人陷害(1分),希望秦王能辨别是非,不要听信奸臣的话(2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

2.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3.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过”“振”“谏”“觉”“愿”“思”“从”“道”重点落实。)

4.了解类比手法运用的特点,明确该手法的表达作用。


相关内容

  • [史记]阅读及全文检索
  • <史记>目录 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卷二 夏本纪第二 卷三 殷本纪第三卷四 周本纪第四 卷五 秦本纪第五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 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 卷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卷十 孝文本纪第十 卷十一 孝景本纪第十一卷十二 孝武本纪第十二 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第 ...

  • 2013元旦答案
  • 语文 摘自<史记选读>的常考疑难文言实词 1.司:掌管.例如:命南正重以司天.(<太史公自序>) 2.绍:继承.例如:绍复先王之大业.(<尚书>) 3.典:①掌管. 例如:典掌机要.(<颜氏家训>) 司马氏世典周史.(<太史公自序>) ②典 ...

  • 史记原文|白话文
  • <史记>在线阅读 十二本纪 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孝文本纪孝景本纪孝武本纪 十表 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汉兴以来诸侯王年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间侯者年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建元已来王子侯者汉兴以来将相名臣 八书 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 ...

  • 秦代京官都有哪些
  • 秦朝的中央机构设置 秦代的官制,部分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但是,秦统一六国后,由于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与地方间的关系,政务与事务间的关系,君主与臣下间的关系等等,都不可避免地有所更张,出现了一套严密的新制度. 秦代中枢政权的最大特征是皇权的至高无上.战国时期,七雄并峙,都抱有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但是中 ...

  •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 ...

  • 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动词21例
  • 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动词十三例 孔子曰:"学而优则仕."所以在中国古代,走向宦途一般是"名人"的必经之路.而文言文中,关于官职变迁的就有一类专门的动词,较好地掌握这一类动词,对于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短文大有裨益.以下所举之十三类词,是平常学习和各类考试中可以经常遇 ...

  • 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抄写时间探讨
  • 作者简介:张军威(1986-),男,河南兰考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 摘 要:岳麓简是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从香港文物市场上购得,其出土时间与地点不得而知.结合简文.相关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记载,岳麓简应该确定为秦简,抄写时间在秦统一六国以后. 关键词: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 ...

  • 直道与丝绸之路交通
  • 编者按: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一经提出,即刻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是基于绵延两千多年中国陆上 ...

  • 第九课时:蒙恬列传第二十八广
  • 第九课时: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一,教学重点: 1, 文言文常用实词.虚词 2, 积累写作素材--蒙恬 3, 多角度运用同一写作素材,同一素材多角度立意 4, 写作素材与高考作文 二,每日一言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毛泽东 三,课堂笔记: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