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报道碎片化问题及对策分析

网络新闻报道碎片化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媒体也显现出蓬勃生机,网络新闻报道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第四大新闻报道形式,这一形式不仅拓宽了传播的渠道和范围,同时也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信息量,给我国的新闻业增添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网络媒介虚拟性的固有特点以及信息监管力度小,导致网络新闻报道存在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碎片化。本文从网络新闻报道碎片化入手提出相关对策,从而促进网络新闻报道更加规范化。

关键词:网络新闻;碎片化;对策

一、网络新闻报道碎片化的原因及表现

(一)追求时效性导致网络新闻报道呈现碎片化

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随时都可以进行信息的更新,许多新闻媒体为了在第一时间发布最新的消息,常常采用动态写作的方式进行实时报道,尤其是对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这就导致网络新闻报道信息比较零散和浅显,呈现给受众的是点而非面,是信息横向的延伸而非纵向的深入,使得读者对新闻事件的整体性,包括事实背景、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新闻背后的意义等不够了解。

(二)追求信息量导致网络新闻报道呈现碎片化

和纸媒不同,网络空间是无限的,新闻报道不受版面限制,因此网络新闻经常是长篇累牍,缺乏中心内容的提炼,相同的报道重复冗杂,缺乏信息的整合。由于网络新闻来源较广,因此常会出现同一事件不同的报道结果,甚至相互矛盾。纷繁复杂的网络新闻也形成了较多的新闻垃圾,这就导致受众在看新闻时找不到重点,不同的读者在网络上获取的信息也不尽相同。

(三)追求多样性导致网络新闻报道呈现碎片化

网络作为第四媒介,集中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表现形式,同一个新闻事件,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展现,比如文字报道、视频介绍、照片展示等等,然而在网络上这些多样化的形式往往分布在不同的角落,缺乏整合和梳理。这就导致网络新闻报道虽然形式多样,却没有形成一个融合的、互相补充的整体,像一些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易等做的一些新闻专题还是比较全面的,但大多数新闻网站采用的仍是碎片化的新闻报道。

由此可见,网络的优势是融合了各种传播媒介和表现形式,但新闻报道的碎片化使得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尤其是微博兴起后,每条信息不得超过140字,这深刻影响了网络新闻报道的形式,新闻媒体都尽量将新闻简写,滚动、实时报道使新闻离深度越来越远,内容的浅显、零散,形式的单调、简单给新闻传播带来了很多问题。

二、网络新闻报道碎片化的应对策略

(一)网络新闻报道单元化

单元化顾名思义是将相同主题的新闻放在一个集合里,形成一个聚合新闻,所有信息相互补充,这就使新闻报道更加全面、细致,如搭配新闻背景、发展进程,加深报道的深度;或搭配对应的评论,可以是专家学者的评论,也可以是读者的评论,加深受众对报道的深入理解,提高参与度。单元化的新闻报道类似于专题报道,一个好的专题报道能够吸引受众在一个新闻单元里就能获取到所有想要的信息。这种报道方式是对新闻的拓展和延伸,帮助读者更完整地把握整个新闻事件。超链接是网络最大的优势所在,这也为网络新闻报道的单元化提供了技术基础[1]。整合新闻单元有很多方式,下面介绍三种方法:

1.根据事件发展划分新闻单元

按事件的发展报道常常会导致新闻缺乏连续性,断裂感较强,因此可以用图解新闻的方式进行报道,利用时间轴排列、组织新闻,截取关键时间点发生的事件,组合成一个新闻单元,以时间为线索展开报道,这种方式把原本无序的稿件变得更有逻辑性。如突发事件的报道可以通过时间轴来表现,让读者更清晰地掌握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扩大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两会”的报道也可以用图解的方式,加深受众对进程的全面了解,以及对政策法规的深入理解。

2.根据表现形式划分新闻单元

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整合能够使整个报道更加丰富和多样,将单调的文字新闻变成多媒体新闻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也使报道内容得到了补充和拓展。新闻图片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部分,可以将相同类型或是同一主题的新闻图片以单元的形式展示出来。视频链接可以截取视频中的图片作为封面,再配以标题来激发受众收听收看的欲望。如灾难报道、奥运会报道就可以制作不同的新闻单元,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充分展现事件的各个方面,从感官上给受众刺激和冲击。

3.根据报道内容划分新闻单元

新闻是由标题、导语、背景、正文、结尾构成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做相应的拓展链接,所有链接都是对新闻核心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可以满足读者对不同信息的需求,加强了信息间的联系,如想要了解新闻背景可以打开链接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缩短了搜索时间,提高了阅读效率。此外,相应的评论、跟帖不仅能够使新闻和评论更好地结合,也使受众真正成为新闻报道的参与者。如一些较为平淡的新闻就可以通过背景链接、评论链接实现有效的整合,使新闻报道更具可读性。

(二)网络新闻报道杂志化

所谓“杂志化”就是把诸多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构成深度报道,这是一种操作手法上的杂志化,同时在内容编排上,使用杂志艺术性的编排方式,方便读者阅读,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杂志化的报道形式不讲求新闻的时效性和信息量,而是更关注新闻背后的事实和观点,通过对大量信息的整合,构建出全面、权威、深层次的认识和结论,解决读者的困惑,提升读者的理解。内容上的杂志化能够实现新闻报道带来的冲击力,版面设置上的杂志化能够传递一种视觉上的美感。在Web2.0的技术下,受众不再是新闻的被动接受者,更是参与者,因此,大部分受众希望全方位、多角度获取新闻信息,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杂志化的新闻报道顺应了读者的要求[2]。以下是网络新闻报道杂志化的三方面表现:

1.网络新闻杂志化不只求杂更要求精

在信息膨胀的当下,我们缺少的不是信息量,而是新闻性,在繁多的信息中提炼出精华组合成新闻,用新闻的力量去感染、引导受众,这样新闻才会更有生命力。通过杂志化的编排方式,将多样信息整合和构建,从内容、形式两方面将复杂的信息精华化,将内容相近或类似的新闻信息整合在一起,能够产生强烈的传播效果,如策划一个有关80后的选题,就可以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集合起来报道,在他们身上找出共同的闪光点,这样能够让观众产生深刻的印象。此外,也可以采用故事化的编排手法,增强新闻之间的连贯性和观赏性。

2.网络新闻杂志化不只求广更要求深

许多网络新闻报道多是一些表面现象报道,信息过于平面化和重叠化。一个新闻的成功杂志化,经过策划、组织、采访、组稿,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挖掘,把新闻报道做深、做透,不只是简单地叙述新闻事实,而要深入解读新闻,着力挖掘新闻背后的意义,通过杂志化让新闻的内在价值呈现出来,使新闻的保质期更长,也可将相似或矛盾的新闻进行整合编排,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同时也加大了报道的深度。集成化的报道编排方式使一个个新闻点连结成面,弥补了网络新闻报道内容分散、浅显的不足[3]。

3.网络新闻杂志化不只求神更要求形

网络新闻的内容固然重要,好的内容才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而报道形式和编排方式也是不能忽略的,网站的排版是否美观直接影响点击率的多少。大多数的网络新闻都是较为零散的,广告、新闻、视频夹杂在一起,社会、民生、政治新闻分布错综复杂,栏目板块化能够使网页结构更清晰明了,也便于读者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网络新闻杂志化要充分发挥标题、图片的功能,用醒目标题和有特色的图片增强视觉冲击,吸引受众注意力。此外,网页也可以采用翻页式,借鉴杂志的编排方式,帮助读者梳理信息,提高阅读效果。

三、结 语

网络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每一个传播媒介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只有彼此开放、借鉴和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媒介发展,发挥其传播功能。不断完善新闻法律法规,才能使网络新闻报道更加规范,同时,更重要的是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自我提高和完

善,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把网络新闻报道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是所有网络新闻工作者共同的目标,在提高网络编辑的职业素养,做好“把关人”角色的前提下,也要加强网站管理,摒弃猎奇心理,借鉴传统媒体的监管经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通过有特色的报道形式促进网络新闻的信息整合,促进网络新闻报道栏目化、集成化、专题化,增强网络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权威性,为广大受众提供有价值、高质量的网络新闻,使网络新闻报道的体系和格局更完善、更正规。

(作者系:于小菲,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刘春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

参考文献:

[1] 彭兰.网络新闻碎片化的应对策略[J].中国编辑,2007(1).

[2] 彭兰.网络新闻2.0变革的必然[J].新闻战线,2010(12).

[3] 崔宏平.网络新闻的发展走向[J].记者摇篮,2007(6).

网络新闻报道碎片化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媒体也显现出蓬勃生机,网络新闻报道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第四大新闻报道形式,这一形式不仅拓宽了传播的渠道和范围,同时也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信息量,给我国的新闻业增添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网络媒介虚拟性的固有特点以及信息监管力度小,导致网络新闻报道存在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碎片化。本文从网络新闻报道碎片化入手提出相关对策,从而促进网络新闻报道更加规范化。

关键词:网络新闻;碎片化;对策

一、网络新闻报道碎片化的原因及表现

(一)追求时效性导致网络新闻报道呈现碎片化

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随时都可以进行信息的更新,许多新闻媒体为了在第一时间发布最新的消息,常常采用动态写作的方式进行实时报道,尤其是对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这就导致网络新闻报道信息比较零散和浅显,呈现给受众的是点而非面,是信息横向的延伸而非纵向的深入,使得读者对新闻事件的整体性,包括事实背景、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新闻背后的意义等不够了解。

(二)追求信息量导致网络新闻报道呈现碎片化

和纸媒不同,网络空间是无限的,新闻报道不受版面限制,因此网络新闻经常是长篇累牍,缺乏中心内容的提炼,相同的报道重复冗杂,缺乏信息的整合。由于网络新闻来源较广,因此常会出现同一事件不同的报道结果,甚至相互矛盾。纷繁复杂的网络新闻也形成了较多的新闻垃圾,这就导致受众在看新闻时找不到重点,不同的读者在网络上获取的信息也不尽相同。

(三)追求多样性导致网络新闻报道呈现碎片化

网络作为第四媒介,集中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表现形式,同一个新闻事件,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展现,比如文字报道、视频介绍、照片展示等等,然而在网络上这些多样化的形式往往分布在不同的角落,缺乏整合和梳理。这就导致网络新闻报道虽然形式多样,却没有形成一个融合的、互相补充的整体,像一些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易等做的一些新闻专题还是比较全面的,但大多数新闻网站采用的仍是碎片化的新闻报道。

由此可见,网络的优势是融合了各种传播媒介和表现形式,但新闻报道的碎片化使得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尤其是微博兴起后,每条信息不得超过140字,这深刻影响了网络新闻报道的形式,新闻媒体都尽量将新闻简写,滚动、实时报道使新闻离深度越来越远,内容的浅显、零散,形式的单调、简单给新闻传播带来了很多问题。

二、网络新闻报道碎片化的应对策略

(一)网络新闻报道单元化

单元化顾名思义是将相同主题的新闻放在一个集合里,形成一个聚合新闻,所有信息相互补充,这就使新闻报道更加全面、细致,如搭配新闻背景、发展进程,加深报道的深度;或搭配对应的评论,可以是专家学者的评论,也可以是读者的评论,加深受众对报道的深入理解,提高参与度。单元化的新闻报道类似于专题报道,一个好的专题报道能够吸引受众在一个新闻单元里就能获取到所有想要的信息。这种报道方式是对新闻的拓展和延伸,帮助读者更完整地把握整个新闻事件。超链接是网络最大的优势所在,这也为网络新闻报道的单元化提供了技术基础[1]。整合新闻单元有很多方式,下面介绍三种方法:

1.根据事件发展划分新闻单元

按事件的发展报道常常会导致新闻缺乏连续性,断裂感较强,因此可以用图解新闻的方式进行报道,利用时间轴排列、组织新闻,截取关键时间点发生的事件,组合成一个新闻单元,以时间为线索展开报道,这种方式把原本无序的稿件变得更有逻辑性。如突发事件的报道可以通过时间轴来表现,让读者更清晰地掌握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扩大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两会”的报道也可以用图解的方式,加深受众对进程的全面了解,以及对政策法规的深入理解。

2.根据表现形式划分新闻单元

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整合能够使整个报道更加丰富和多样,将单调的文字新闻变成多媒体新闻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也使报道内容得到了补充和拓展。新闻图片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部分,可以将相同类型或是同一主题的新闻图片以单元的形式展示出来。视频链接可以截取视频中的图片作为封面,再配以标题来激发受众收听收看的欲望。如灾难报道、奥运会报道就可以制作不同的新闻单元,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充分展现事件的各个方面,从感官上给受众刺激和冲击。

3.根据报道内容划分新闻单元

新闻是由标题、导语、背景、正文、结尾构成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做相应的拓展链接,所有链接都是对新闻核心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可以满足读者对不同信息的需求,加强了信息间的联系,如想要了解新闻背景可以打开链接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缩短了搜索时间,提高了阅读效率。此外,相应的评论、跟帖不仅能够使新闻和评论更好地结合,也使受众真正成为新闻报道的参与者。如一些较为平淡的新闻就可以通过背景链接、评论链接实现有效的整合,使新闻报道更具可读性。

(二)网络新闻报道杂志化

所谓“杂志化”就是把诸多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构成深度报道,这是一种操作手法上的杂志化,同时在内容编排上,使用杂志艺术性的编排方式,方便读者阅读,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杂志化的报道形式不讲求新闻的时效性和信息量,而是更关注新闻背后的事实和观点,通过对大量信息的整合,构建出全面、权威、深层次的认识和结论,解决读者的困惑,提升读者的理解。内容上的杂志化能够实现新闻报道带来的冲击力,版面设置上的杂志化能够传递一种视觉上的美感。在Web2.0的技术下,受众不再是新闻的被动接受者,更是参与者,因此,大部分受众希望全方位、多角度获取新闻信息,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杂志化的新闻报道顺应了读者的要求[2]。以下是网络新闻报道杂志化的三方面表现:

1.网络新闻杂志化不只求杂更要求精

在信息膨胀的当下,我们缺少的不是信息量,而是新闻性,在繁多的信息中提炼出精华组合成新闻,用新闻的力量去感染、引导受众,这样新闻才会更有生命力。通过杂志化的编排方式,将多样信息整合和构建,从内容、形式两方面将复杂的信息精华化,将内容相近或类似的新闻信息整合在一起,能够产生强烈的传播效果,如策划一个有关80后的选题,就可以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集合起来报道,在他们身上找出共同的闪光点,这样能够让观众产生深刻的印象。此外,也可以采用故事化的编排手法,增强新闻之间的连贯性和观赏性。

2.网络新闻杂志化不只求广更要求深

许多网络新闻报道多是一些表面现象报道,信息过于平面化和重叠化。一个新闻的成功杂志化,经过策划、组织、采访、组稿,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挖掘,把新闻报道做深、做透,不只是简单地叙述新闻事实,而要深入解读新闻,着力挖掘新闻背后的意义,通过杂志化让新闻的内在价值呈现出来,使新闻的保质期更长,也可将相似或矛盾的新闻进行整合编排,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同时也加大了报道的深度。集成化的报道编排方式使一个个新闻点连结成面,弥补了网络新闻报道内容分散、浅显的不足[3]。

3.网络新闻杂志化不只求神更要求形

网络新闻的内容固然重要,好的内容才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而报道形式和编排方式也是不能忽略的,网站的排版是否美观直接影响点击率的多少。大多数的网络新闻都是较为零散的,广告、新闻、视频夹杂在一起,社会、民生、政治新闻分布错综复杂,栏目板块化能够使网页结构更清晰明了,也便于读者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网络新闻杂志化要充分发挥标题、图片的功能,用醒目标题和有特色的图片增强视觉冲击,吸引受众注意力。此外,网页也可以采用翻页式,借鉴杂志的编排方式,帮助读者梳理信息,提高阅读效果。

三、结 语

网络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每一个传播媒介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只有彼此开放、借鉴和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媒介发展,发挥其传播功能。不断完善新闻法律法规,才能使网络新闻报道更加规范,同时,更重要的是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自我提高和完

善,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把网络新闻报道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是所有网络新闻工作者共同的目标,在提高网络编辑的职业素养,做好“把关人”角色的前提下,也要加强网站管理,摒弃猎奇心理,借鉴传统媒体的监管经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通过有特色的报道形式促进网络新闻的信息整合,促进网络新闻报道栏目化、集成化、专题化,增强网络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权威性,为广大受众提供有价值、高质量的网络新闻,使网络新闻报道的体系和格局更完善、更正规。

(作者系:于小菲,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刘春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

参考文献:

[1] 彭兰.网络新闻碎片化的应对策略[J].中国编辑,2007(1).

[2] 彭兰.网络新闻2.0变革的必然[J].新闻战线,2010(12).

[3] 崔宏平.网络新闻的发展走向[J].记者摇篮,2007(6).


相关内容

  • 论大数据背景下我国新闻的可视化报道
  • 论大数据背景下我国新闻的可视化报道 余袁媛 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湖南常德41 5000 摘要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传媒业可谓四面楚歌,尤其是大数据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信息采集流程.数据新闻成为行业风口.何为数据新闻?即以数据采集为新闻报道的核心手段,结合交互式.多媒体的制作技术,创作新闻 ...

  • 论微博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以"周一见"为例
  •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 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微博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人们的网络生活更为丰富多彩.相对点对面传播模式的传统媒体,微博的传播方式比较灵活,并且能及时收到群众反馈的消息,微博相较传统媒体而言,实现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在同一层面的 ...

  • 有关我国手机阅读思考论文
  • 有关我国手机阅读的思考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的阅读行为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纸张阅读之外手机阅读等新的阅读形态正在逐步形成,手机阅读正在成为数字时代一种全新的阅读习惯和模式,是人们获取信息与知识的主流载体之一,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有关手机阅读的发展.研究内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概 ...

  • 网络新闻论文选题题库
  • 新闻学(网络方向)论文选题 1 论执政能力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2 正面报道的网络传播效果研究 3 我国新闻网络传播研究 5 手机信息传播效果研究 6 论西方"新闻自由"的双重标准 7 论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协调发展 8 论我国新闻传播报道"三贴近"原则 10 网络 ...

  • 2015年天津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 2015年天津市事业单位考试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他说你行,你不行也行:他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在哲学上属于( ) A. 辩证的唯物主义B. 唯物的辩证法C. 客观唯心主义D. 主观唯心主义 参考答案: D (2). 真理和谬误的主 ...

  • 信息碎片化时代纸媒的竞争优势
  • 手机报.博客.搜索引擎.新闻网站.即时通信等越来越多的信息传播形式在改变着我们的信息接收模式.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来临,拥有更多的受众注意力则是众多信息供应商梦寐以求的事.相应的,受众市场的细分带来的是信息碎片化时代的到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信息传播新媒体带来的必然结果.那么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 ...

  • 自媒体时代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析
  • [摘要]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迅速发展,我们已经悄然进入碎片化阅读时代.碎片化阅读有利也有弊,有关部门要加以正确引导,加强对网络的监管,给读者创造一个更好的阅读环境,而不是让各种垃圾信息泛滥.在我们关注碎片化阅读利弊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怎样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重点是阅读本身而不是如何阅读. [关键词 ...

  • 碎片化信息的整合途径分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碎片化信息的整合途径分析 作者:申博 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06期 [摘 要]网络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信息进入了海量化.碎片化传播的时代.信息过剩越来越成为人们选择信息不可避免的障碍.如何帮助受众整合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利 ...

  • 高职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与分析
  • 摘 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高职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分析大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为促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和图书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35-00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