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三试卷

浆水中学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端午节的文化事象

节日是一个地域的人们由于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在历史上形成的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日子。端午节作为最有民族特色的节日之一,至少已有2000年的历史。如果究其产生原因,历史就更长了,主要有三个来源:(一)应对“夏至”节气的季候变化而引起自然生物性反应,借助巫术进行驱疫防瘟;(二)应对农历“五月初五”具有阴阳交合的数字所引起的心理反应,所采取的祈福禳灾措施;(三)对中华民族龙图腾的信仰而形成的祭祀活动。“夏至”是中华民族对天文学的伟大发现;“夏历”是把阳历和阴历巧妙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这三点,使端午这个节日塑造了中华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处世精神。“龙”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合圆融的宽广胸怀。这样深邃的思想必须体现到具体人物上才能生动具体,于是各地区就选择了不同代表人物,以便使这种精神人格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有受人尊崇的贤德人物加入节日祭祀名单之中,最后形成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五大节日传说人物。

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的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因看到国家沦亡而悲愤投河自杀。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因遭到佞臣的诬陷被逼自杀,也是一位悲剧型政治家。陈临是苍梧太守,组织人民开沟设堤,疏导积水解决水患,因公殉职在水利工地,受到人民赞扬等等。从端午节所纪念的历史先贤人物事迹来看,端午节的节日精神首先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一种人生价值观、是一种感情寄托、是我们民族团结的精神旗帜。

节日虽然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界变化的应对措施,但节日的发展是靠历史积淀下的人文精神。端午的节日精神最初体现的是“以人为本”,是对人自身的生命关怀;通过不断的发展,上升为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对爱国主义精神的颂扬。节日文化上属于人们的时间生活,人们用有声、有色的民俗文化事象,度过无形无声的时间。不断反复,达到对节日精神的高度文化认同,形成了一股伟大而又神秘的力量。这力量主要表现在人们共同约定的民俗文化事象中。

端午节的民俗文化事象非常丰富多彩,主要反映在五大方面:第一,端午是个诗人节。把一个全民的盛大传统节日和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结合在一起,反映了中华民族的

浪慢情怀。第二,端午是个体育节。龙舟竞渡反映的是集体主义精神,只有齐心合力才能夺得胜利。除赛龙舟外还有“蹴球”“角球”“赛威呼”等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第三,端午是个卫生节,表现的是对人身体健康的关怀,是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时间。第四,端午是个社交节。重点调节的是以地域为单位的社区人际关系,许多地方赛龙舟均是以乡、镇,村为单位组队进行。第五,端午是个美食节。粽子集中反映了中华美食“食材广泛,烹饪多样,医食同源,口味齐全”的特点。

端午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继承它、享受它、发展它。人民是节日的主人,每个人均可以为节日增加色彩。通过端午节的民俗活动要使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身份、文化责任、文化前途更加热爱和明确。

1.下列有关端午节节日精神的表述不正确一项的是(3分)

A.“龙”所具有的多元一体,和合圆融的宽广胸怀是中华民族处世精神的一种体现。

B.端午节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是在历史积淀下形成的,这种精神最终体现在“以人为本” 上。

C.端午节的节日精神是一种体现了人生价值观的、寄托人们情感的、体现了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精神。

D.端午节既是诗人节、体育节,也是卫生节、社交节、美食节,这表明端午节节日精神已经得到人们的高度文化认同。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至少已有2000年历史的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具民族特色并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之一。

B.应对“夏至”节气的季候变化而引起自然生物性反应,借助巫术进行驱疫防瘟,这是历史悠久的端午节的来源之一。

C.中华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处世精神是由端午节塑造的。

D.屈原、伍子胥、陈临等五位受人尊崇的贤德人物被人们加入节日祭祀名单之中,最后形成了端午节的传说人物。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龙舟竞渡 “蹴球”“角球”“赛威呼”等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反映的是集体主义精神,揭示的是只有齐心合力才能夺得胜利的道理。

B.因为端午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代的一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我们要继承它、享受它、发展它。

C.端午节的民俗文化事象丰富多彩,作为节日的主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它增加色彩,使其更加绚丽多姿。

D.我们是中华民族的传人,是端午节的主人,明确我们的文化身份、文化责任、文化前途是我们参加端午节活动的最大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立言文,完成4-7题。

吴江两节妇者,农家女也。姓许氏,家城西之石里村,长适张文达,次适周志达。岁乙酉,大清兵南下,公卿皆剃发迎降,浸寻①及于吴江。文达固以负贩为生,至是从明之一二遗臣起事,荷戈为小卒,战败不屈死。其家不知其存亡,使志达往侦之,亦被执,令剃发,不从,遂见杀。是时长年二十九,次年十九,相与号泣,备寻其夫尸。会溽暑,尸积城下者累累,皆糜烂不可辨识,乃已。

长既丧其夫,又无舅姑,其兄欲迎之归,谢曰:“吾夫虽死,然此固夫家也,义不可以归宁母氏。”次事其姑甚谨,姑怜而欲嫁之,涕泣被面谢曰:“新妇所以不死者,将代吾夫以事其母,讵可失节他适?”久之,姑得疾,且危,赖妇以存者又七年。及姑濒死,诀曰:“我死,依尔姊居。 ”既丧,家财归于周氏子弟,遂依姊以居;各处—室,各奉其夫之主而祀之。

两人固农家女,善治田,共种田三亩以自给;舍旁有隙地,度可容两棺,为生圹以待死。吴俗多淫祠,好佛,妇人贫无依者,多为尼。有一老尼,教两人剃发以从其教。长曰:“不可!妇人之发,奈何与男子同去之?”次曰:“吾夫以不剃发死,而吾反剃之,何以见吾夫于地下?”岁甲戌,长年八十,次年七十,尚躬耕如曩时。乡之人悲之,请闻于有司,以旌其门。两人泣且谢曰:“吾姊妹不幸遭多难,廉耻自爱,何旌之有也?且又无后,将旌之以为谁荣乎?”乡之人卒不能强也。

赞曰:吾尝读《顺治实录》记载,知大兵之初入关也,淄川人孙之獬即上表归诚,且言其家妇女俱已效国装。之獬在明时,官列于九卿,而江淮之间一介之士,里巷之氓,以不肯效国装死者,头颅僵仆,相望于道而不悔也。呜呼!彼孙氏之妇女,视许氏二女何如哉? 注释:①浸寻:逐渐。②生圹(kuàng旷):人未死时预先准备好的墓穴。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长适张文达,次适周志达 适:出嫁 .

B.义不可以归宁母氏 义:道义 .

C.涕泣被面谢曰 被面:掩面 ..

D.请闻于有司,以旌其门 旌:表彰 .②

5.下面各句都能直接表现两节妇“守节”的一项是( )(3分)

①亦被执,令剃发,不从,遂见杀。 ②涕泣被面谢曰:“新妇所以不死者,将代吾夫以事其母

③善治田,共种田三亩以自给 ④吾夫虽死,然此固夫家也,义不可以归宁母氏。 ⑤各处—室,各奉其夫之主而祀之。 ⑥乡之人悲之,请闻于有司,以旌其门。

A.③⑤⑥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所描述的许氏两姐妹,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的甘愿为自己的丈夫守节的思想,而且也具有继承丈夫的反清之志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

B.由于天气炎热,许多堆积在城墙下的尸体都糜烂了,许氏两姐妹最终因无法辨认出各自丈夫的尸体只好返回,她们的哥哥和婆婆都劝她们改嫁。

C.清兵南下的时候,明朝的那些高官都剃发而降;当投降之风逐渐蔓延至吴江的时候,许氏两姐妹以及他们的丈夫都奔赴抗击清兵的前线。

D.许氏两姐妹的丈夫都是由于拒绝剃发,也就是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最终被清军处死;与淄川人孙之獬及其家人的做法相比,他们的气节是值得肯定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久之,姑得疾,且危,赖妇以存者又七年。(5分)

(2)吴俗多淫祠,好佛,妇人贫无依者,多为尼。(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思二首(其一)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8.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有什么作用?(5分)

9.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6分)

三、名句默写(11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1分)

西当太白有鸟道,———————。《蜀道难》

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其一)》

千载琵琶作胡语,———————— 《咏怀古迹(其三)》

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劝学》

五亩之宅,——————,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与国也》

及至始皇, , ,吞二周而亡诸侯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分)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周瑞家的与平儿忙起身,命刘姥姥“只管等着,是时候我们来请你”。说着,都迎出去了。

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只听远远有人笑声,约有一二十妇人,衣裙窸窣,渐入堂屋,往那边屋内去了。又见三两个妇人,都捧着大漆捧盒,进这边来等候。听得那边说了声“摆饭”,渐渐的人才散出,只有伺候端菜的几个人。半日鸦雀不闻之后,忽见二人抬了一张炕桌来,放在这边炕上,桌上碗盘森列,仍是满满的鱼肉在内,不过略动了几样。板儿一见了,便吵着要肉吃,刘姥姥一巴掌打了他去。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刘姥姥会意,于是带了板儿下炕,至堂屋中,周瑞家的又和他唧咕了一会,方过这边屋里来。

只见门外錾铜钩上悬着大红撒花软帘,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毡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铺着金心绿闪缎大坐褥,旁边有雕漆痰盒。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

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看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

凤姐儿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弃厌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刘姥姥忙念佛道:“我们家道艰难,走不起,来了这里,没的给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爷们看着也不象。”凤姐儿笑道:“这话没的叫人恶心。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了穷官儿,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俗语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说着,又问周瑞家的回了太太了没有。周瑞家的道:“如今等奶奶的示下。”凤姐道:“你去瞧瞧,要是有人有事就罢,得闲儿呢就回,看怎么说。”周瑞家的答应着去了。

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刚问些闲话时,只见周瑞家的回来,向凤姐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是一样。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刘姥姥道:“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因问周瑞家的:“这姥姥不知可用了早饭没有?”刘姥姥忙说道:“一早就往这里赶咧,那里还有吃饭的工夫咧。”凤姐听说,忙命快传饭来。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饭来,摆在东边屋内,过来带了刘姥姥和板儿过去吃饭。

(选自《红楼梦》第六回,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刘姥姥通过周瑞家的进了贾府,在等待凤姐的时候,只见小丫头们齐乱跑,说“奶奶

下来了”。这一描写体现了凤姐在贾家的地位、权势和威严。

B.周瑞家的传达王夫人的意思,要刘姥姥“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并再次暗示和催促她,但刘姥姥却迟疑再三,言非所想,这是她的谨慎性格所致。

C.刘姥姥家因为生活困窘、衣食不济,前去贾府寻求经济帮助,作者设置刘姥姥这个角色进贾府,形象地说明了“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的道理。

D.作者安排刘姥姥进贾府,就是从一个外人的限光来描写贾家的奢华,凤姐满屋子耀眼争光的物件,引起这个穷困农妇的无比惊奇,也写出荣府的豪富奢华。

(2)小说中借刘姥姥为我们展示了贾府哪些情况?请简要分析。(6分)

(3)请简要分析小说中划线句子“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了穷官儿,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的内涵。(4分)

(4)凤姐接待刘姥姥这门穷亲戚时的神态、动作,有人认为傲慢无礼,也有人认为比较得体。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敕造(chì) 惫懒 (bâi) 讪讪(xiàn) 扪参历井(shēn) ....

B.錾银(zàn) 两靥(yàn) 桌帏(wãi) 拗他不过(niù) ....

C.蹙缩(cù) 歆享(xīn) 榫头(sǔn) 鸡豚狗彘(zhì) ....

D.庠序(xiáng) 洿池(kuà) 贾人(gǔ) 间或一轮(jiàn) ....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得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

B.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

C.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

D.直到指手画脚的将她和男人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 ....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A.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B.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网虫”的人数激增。

C.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竞技才能培养出来。

D.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 我们要关注一些行业战线过长、生产力过剩、造成新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15. 节日赋诗是古代文人雅事,请尝试从以下节日中选择一个,模仿例句,前半句自创,后半句引用诗句,用一句话表现其特点。(6分)

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春 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明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根据下面划线例句的格式,仿写两句话。(5分)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如果你是一颗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 ; ,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几位动物学家在一起探讨动物飞翔的原理,数小时后得出一致结论:凡是会飞的动物,它们的形体构造都是身躯轻巧双翼修长的。刚宣布完这一结果,就有一群大黄蜂飞过。动物学家们见此情景,面面相觑。于是,他们就抓了一只大黄蜂,去请教一位物理学家。物理学家看着大黄蜂肥胖笨拙的身体和短小的翅膀,研究了半天,困惑地摇着头,说:“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它应该是飞不起来的。”这些专家研究了一整天,还没有得出答案。吃饭的时候,又提到这个问题。这时,站在旁边的一位工人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啊,大黄蜂必须飞起来,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注意: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B 错在“最终”。

2、C 错在“处世精神是由端午节塑造的”。

3、D错在“最大意义”。

二、古诗文阅读

4.B(义,名作状,“从道义上讲”、“按照道义”)。

5.C解析:①是周志达的英勇事迹;③是写两姐妹以种田来维持生计;⑥不能直接体现。

6.A(B项,“都有劝告她们改嫁的想法”不正确;C项,“都奔赴抗击清兵的前线”说法不正确;D项,“都是由于拒绝剃发”“最终被清军处死”说法不正确,大姐的丈夫是因为参战,战败不屈而亡。)

7.(1)多年以后,婆婆生了病,并且很危急,全靠媳妇照料又活了七年。(久之、姑、疾、赖妇各1分,句意1分)

(2)吴地有滥建祠庙的风俗,崇尚佛教,贫穷且没有依靠的妇女大多出家做了尼姑。(“多淫祠”“好佛”“定语后置”“为尼”各1分,句意1分)

三、诗歌鉴赏

8.①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春草丛生,草色青青,柳色嫩黄,柳丝飘拂;桃花盛开,李花飘香,花枝披离,花气氤氲。(2分)②以乐景衬哀情(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照),画面上的春光点染得越是明媚,春意越是喧闹,就更能从反面衬托出诗人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使所要表达的愁、恨显得加倍强烈。(3分)

9.①这两句不是直接抒发自己的愁情,而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借“东风”和“春日”来写愁思。(2分)②“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不为遣愁;“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奈,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2分)这样,诗意的表现就更为曲折、含蓄、更有深度。(2分)

10、 省略

11.答案

(1)B C

(2)贾府堂屋中让刘姥姥惊奇的大挂钟,显得异常奢华;(2分)开饭时的炕桌上的鱼肉森 列,显得非常奢侈;(2分)这边屋里炕上所摆毡条等,凤姐所穿家常衣服,显得华丽富贵。(2分)

(3)一方面凤姐借以推辞贾府并不富裕,不像外人所说所想;(2分)另一方面也无意中传递出贾府坐吃山空,家业将败的预兆。(2分)

(4)观点一,凤姐接待刘姥姥傲慢无礼。运用了“不接茶”“不抬头”等神态描写,写出了凤姐的富贵与傲慢;(3分)运用了“慢欲起身、犹未起身”等动作描写,显示了凤姐的虚情假意。(3

分)

观点二,凤姐接待刘姥姥比较得体。运用了“满面春风”的神态描写,写出了凤姐的热情;(3分)运用了“慢欲起身”的动作描写,显示了凤姐对穷亲戚的尊重。(3分)

12.C (讪讪shan B两靥ye 洿池wu)

13. D

14.正确选项是B项。

A项搭配不当。应将“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改为“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在不断提高,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增强”。

C项语序不当。应将“无数”放在“临场”之前。

D项成分残缺。应在“不合理”后面补上“关注”的宾语“(的)问题”。

15.答案示例:春节:辞旧迎新,爆竹声中一岁除;(2分)

清明节:焚香祭祖,清明时节雨纷纷。(2分)

16.句式正确(1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与“奉献”主旨相符(1分),语句通顺(2

分) 中秋节:举杯怀乡,皎皎空中孤月轮。(2分)

示例: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春色;

如果你是一只蜜蜂,就酿造一份甜蜜;

如果你是一轮明月,就洒下一抹银辉。

17.作文 (60分)

【写作指导】

仔细推敲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有不同的写作角度:

(1)从动物学专家的角度看,他们虽然也经过调查研究,但并不全面深入,就仓促草率地得出结论,结果闹出笑话。这启示我们: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深思熟虑,不能草率行事。

(2)从物理学家的角度看,他过分迷信书本知识,思维僵化,因此对大黄蜂会飞的事实百思不得其解。这告诉我们:要善于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打破思维定势。

(3)从工人的角度看,由于他生活在底层,深深地感受到生存的压力、竞争的残酷,所以他认识到大黄蜂不飞就是“死路一条”。这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动力源于压力,要善于化压力为动力,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推动事业进步。

(4)从大黄蜂的角度来说,尽管它的形体不适合飞行,但为了生存或梦想,它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战胜与生俱来的缺陷,终于能够自由地飞翔。由此,可以感悟出要勇于战胜自己、积极适应环境、执著追求梦想等。

“横看成岭侧成峰”,除上述几种立意外,还可以从其他写作角度切入。

与梦同行

肖复兴

大幕徐徐拉开,报幕的演员用手语报幕,我第一次发现手语是那么美,婀娜多姿,和她身后那些聋哑孩子们的舞蹈相得益彰,像是此起彼伏的浪花,呼应着,富于律动。

那是我第一次看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我的梦”的演出,在上海大剧院。那些聋哑的男孩女孩演出《千手观音》、《黄土黄》的时候,无限丰富的表情与表达,都在他们手指的变化之中倾诉。他们舞动的手指、手臂乃至全身,让我想起风中的树林那摇曳多姿的枝条和树叶,我忍不住热泪盈眶。

“我的梦”,伴随着这些孩子们一路走来,我也和他们一路走去,因为我被邀请参加他们赴土耳其和波兰的演出。那是与梦同行的旅程。梦和现实碰撞,梦和心灵交融,梦向着理想飞翔,才有了他们的艺术,有了他们向世界的一次次的集体亮相,展示着自己的同时也展示着中国的形象与精神。

在土耳其和波兰,我很快和这群可爱的孩子们熟悉了。他们的单纯、聪慧、敏感与坚强,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在这个世界上,有6亿残疾人,在我国,有6000万残疾人,他们是这一特殊群体的精英。以前,我只知道他们需要同情与帮助,我不知道他们其实并不是弱者,完全可以作为强者,成为榜样,鼓舞着我们。他们的梦是那样的灿烂,辉映在我们的头顶,辉映着整个世界。

邰丽华,是艺术团里公认的台柱子。这位两岁失聪的聋哑人,如今已经成为艺术团的一张漂亮而醒目的名片。她真的是一个可爱的姑娘,在颠簸的长途汽车上,我和她聊起天来。虽然她听不见我说话,我也不会手语,居然交流无障碍,凭借着手势眼神和我的口型,她完全能够明白我的意思。在伊斯坦布尔夜色笼罩下的海边,星光在幽暗的海水中一闪一闪的,迷离跳跃的

那一瞬间,我在幻想,这样的交流,时间长了,没准她就能够真的学会说话。也许,那就是艺术的力量。

16岁那一年,她第一次到吉隆坡演出,跳《雀之灵》。那时她还默默无闻。2001年,她再次到吉隆坡演出,满城贴满她的海报。那一晚,她跳的还是《雀之灵》,跳得激情澎湃,青春洋溢。 我和盲人钢琴家孙岩一直同住一室。那天晚上在华沙,窗外夜色如墨,他忽然对我说现在他感觉外面像是一片海。我很奇怪,他怎么有这样的感觉?他告诉我他第一次看见大海是2000年到美国夏威夷演出的时候,他住的屋子的阳台外面就是海,坐在阳台上,他听得见海浪的声音,眼睛还有一点光感,能够感受到朦胧的月光。他说今晚外面的声音,真像是夏威夷的大海。其实,窗外是白杨树叶沙沙的细语。他对我形容他心目中的大海。他说,大海安静的时候,像莫扎特;大海有些微微波浪的时候,像肖邦;大海发怒的时候,像贝多芬;大海涨潮涌起排山倒海的浪涛的时候,像李斯特。我知道,他最喜欢李斯特,一路他演奏的都是李斯特的第六匈牙利狂想曲。他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总也忘不了。他说:“如果有一架钢琴放在海滩上多好啊!”那是他的一个梦。残疾人艺术团的孩子们的梦,都那么美,那么新奇而独特,那么让人感动。也许,正因为他们对世界看不到、听不到、无法诉说,他们的梦才比常人的梦更丰富,更动人。 他们的梦想,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他们自己写过一首诗:

不是每朵花都代表爱情/但是玫瑰做到了/不是每棵树都能经历风雨/但是杨树做到了/不是每场演出都能以精湛震撼心灵/但是我们做到了。

【点评】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形象鲜明,中心突出。作者别具匠心,紧紧围绕“梦”来行文,既用它作线索贯串全文,又以它寄托主旨。正因为如此,“梦”在文中具有了双重含义:一方面指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出名称,另一方面,指残疾人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和自强不息、在艺术上执著追求的可贵精神。正是在这个“梦”的支持之下,“与梦同行”,残疾人艺术家才能以精湛的表演,震撼人们的心灵。

此外,文章剪裁精当,详略适宜。作者着重介绍了聋哑人舞蹈家邰丽华和盲人钢琴家孙岩, 以他们的“梦”来折射残疾人艺术团所有成员乃至全世界所有残疾人的“梦”,收到了以小见大举重若轻的效果。

【范文广场】

唤醒潜能

某考生

在自然界,有一种十分有趣的动物,叫做大黄蜂。它的身躯十分笨重,而翅膀却出奇的短小。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大黄蜂是绝对飞不起来的。可是,它不仅会飞,而且飞得一点也不比其他会飞的动物差。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大黄蜂必须飞起来,否则就是死路一条。正是在

这种严酷现实的重压下,大黄蜂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战胜了与生俱来的弱点,终于在蓝天下自由地飞翔。

与大黄蜂一样,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尚未苏醒的潜能,有没能发挥出来的优势。如果能将自己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将自己的弱点转化成为优点,那么,你的人生必将有不同的风景。

有一个叫格兰恩的人,他小时候因为家里失火烧伤了腿,再也无法行走,但他后来却创造了一个奇迹,成为奥运会历史上长跑最快的选手之一。人们感到不可思议,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但格兰恩确实做到了。他说:“一个运动员的成功,85%靠的是信心和积极的思想,换句话说,你要坚信自己一定能达到目标,并为之不懈地去努力。”尽管他身有残疾,他相信自己能创造奇迹,从而做到了双腿健全的人也难以做到的事。

拿破仑·希尔也曾经说过,将弱势转化为强势并不容易,它需要你的不懈坚持与努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没有弱点和缺陷的人是不存在的。亲爱的朋友,你的弱点又是什么呢?怯懦、自卑、自制力差„„你一定会回答出许多来。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缺点与我们如影随形,从不分离,关键在于我们怎样面对它。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如果过分强调自己的弱点,将弱点看成自身不可改变的一部分,处处显示出不如别人的样子,久而久之,我们身上的优点就被忽略了,弱点却变得更加明显,最终真的成了失败者。

事实上,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与弱点。即使是在那些成功人士的身上,如果用心去找,也可以找到弱点。可是问题在于,我们到底是应该强调自身的优点还是弱点?如果依靠弱点来生存,那么我们将变得越来越弱;如果强调的是优点,那么我们将会越来越强大。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作为一个理智的人,我们要坚信,每个人都可以成功、快乐、坚强,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将弱点转化为优势。

萨拉斯特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迎向强风的风筝才飞得高;迎向强流的水车才转得快;迎向重重的考验,生命才得以攀上高峰。亲爱的朋友,从现在开始努力吧,将弱点转化为优点,唤醒自己的潜能,那么,明天一定更精彩!

【点评】文章开篇扣题,通过引述文题材料,揭示出大黄蜂会飞的原因——“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战胜了与生俱来的弱点”,并作为全文的论述中心;接着由“蜂”及人,指出人也应当“将自己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将自己的弱点转化成为优点”,拓展了文章的内涵,升华了文章的主题;然后,列举残疾运动员格兰恩创造奇迹的事例,并引用拿破仑·希尔的名言和心理学家的话,摆事实讲道理,从不同角度充分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再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阐明将弱点转化为优点的重要性;最后,引用萨拉斯特的名言,并以形象化的语言和抒情性的呼告收束全文,使文章不但具有说服力,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译文:

吴江两名节妇,是农家的女子,姓许,家在城西的石里村,老大嫁给了张文达,老二嫁给了周志达。 乙酉年,清兵南下,达官贵人都剃发迎敌,不久敌兵 就打到了吴江。张文达原本以挑担卖货为生,这时跟 着明朝一些遗民起亊反抗,拿起武器做了一名小卒, 战败后因不屈服而死:他家里不知道他是死是活,就 让周志达去打听,周志达也被清兵抓住,清兵让他剃 发,他不从,就被杀了。当时姐姐二十九梦,妹妹十九。 二人一起哭泣,准备寻找夫婿的尸骨。恰逢天气 湿热,堆积于城下的尸体都糜烂不可辨识,才作罢。 姐姐已经失去了丈夫,又没有公婆,他的哥哥想 接她回家,她拒绝说:“我丈夫虽死了,但这里本是我 丈夫家。从道义来讲我不可以回娘家。

浆水中学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端午节的文化事象

节日是一个地域的人们由于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在历史上形成的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日子。端午节作为最有民族特色的节日之一,至少已有2000年的历史。如果究其产生原因,历史就更长了,主要有三个来源:(一)应对“夏至”节气的季候变化而引起自然生物性反应,借助巫术进行驱疫防瘟;(二)应对农历“五月初五”具有阴阳交合的数字所引起的心理反应,所采取的祈福禳灾措施;(三)对中华民族龙图腾的信仰而形成的祭祀活动。“夏至”是中华民族对天文学的伟大发现;“夏历”是把阳历和阴历巧妙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这三点,使端午这个节日塑造了中华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处世精神。“龙”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合圆融的宽广胸怀。这样深邃的思想必须体现到具体人物上才能生动具体,于是各地区就选择了不同代表人物,以便使这种精神人格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有受人尊崇的贤德人物加入节日祭祀名单之中,最后形成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五大节日传说人物。

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的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因看到国家沦亡而悲愤投河自杀。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因遭到佞臣的诬陷被逼自杀,也是一位悲剧型政治家。陈临是苍梧太守,组织人民开沟设堤,疏导积水解决水患,因公殉职在水利工地,受到人民赞扬等等。从端午节所纪念的历史先贤人物事迹来看,端午节的节日精神首先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一种人生价值观、是一种感情寄托、是我们民族团结的精神旗帜。

节日虽然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界变化的应对措施,但节日的发展是靠历史积淀下的人文精神。端午的节日精神最初体现的是“以人为本”,是对人自身的生命关怀;通过不断的发展,上升为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对爱国主义精神的颂扬。节日文化上属于人们的时间生活,人们用有声、有色的民俗文化事象,度过无形无声的时间。不断反复,达到对节日精神的高度文化认同,形成了一股伟大而又神秘的力量。这力量主要表现在人们共同约定的民俗文化事象中。

端午节的民俗文化事象非常丰富多彩,主要反映在五大方面:第一,端午是个诗人节。把一个全民的盛大传统节日和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结合在一起,反映了中华民族的

浪慢情怀。第二,端午是个体育节。龙舟竞渡反映的是集体主义精神,只有齐心合力才能夺得胜利。除赛龙舟外还有“蹴球”“角球”“赛威呼”等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第三,端午是个卫生节,表现的是对人身体健康的关怀,是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时间。第四,端午是个社交节。重点调节的是以地域为单位的社区人际关系,许多地方赛龙舟均是以乡、镇,村为单位组队进行。第五,端午是个美食节。粽子集中反映了中华美食“食材广泛,烹饪多样,医食同源,口味齐全”的特点。

端午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继承它、享受它、发展它。人民是节日的主人,每个人均可以为节日增加色彩。通过端午节的民俗活动要使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身份、文化责任、文化前途更加热爱和明确。

1.下列有关端午节节日精神的表述不正确一项的是(3分)

A.“龙”所具有的多元一体,和合圆融的宽广胸怀是中华民族处世精神的一种体现。

B.端午节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是在历史积淀下形成的,这种精神最终体现在“以人为本” 上。

C.端午节的节日精神是一种体现了人生价值观的、寄托人们情感的、体现了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精神。

D.端午节既是诗人节、体育节,也是卫生节、社交节、美食节,这表明端午节节日精神已经得到人们的高度文化认同。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至少已有2000年历史的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具民族特色并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之一。

B.应对“夏至”节气的季候变化而引起自然生物性反应,借助巫术进行驱疫防瘟,这是历史悠久的端午节的来源之一。

C.中华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处世精神是由端午节塑造的。

D.屈原、伍子胥、陈临等五位受人尊崇的贤德人物被人们加入节日祭祀名单之中,最后形成了端午节的传说人物。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龙舟竞渡 “蹴球”“角球”“赛威呼”等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反映的是集体主义精神,揭示的是只有齐心合力才能夺得胜利的道理。

B.因为端午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代的一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我们要继承它、享受它、发展它。

C.端午节的民俗文化事象丰富多彩,作为节日的主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它增加色彩,使其更加绚丽多姿。

D.我们是中华民族的传人,是端午节的主人,明确我们的文化身份、文化责任、文化前途是我们参加端午节活动的最大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立言文,完成4-7题。

吴江两节妇者,农家女也。姓许氏,家城西之石里村,长适张文达,次适周志达。岁乙酉,大清兵南下,公卿皆剃发迎降,浸寻①及于吴江。文达固以负贩为生,至是从明之一二遗臣起事,荷戈为小卒,战败不屈死。其家不知其存亡,使志达往侦之,亦被执,令剃发,不从,遂见杀。是时长年二十九,次年十九,相与号泣,备寻其夫尸。会溽暑,尸积城下者累累,皆糜烂不可辨识,乃已。

长既丧其夫,又无舅姑,其兄欲迎之归,谢曰:“吾夫虽死,然此固夫家也,义不可以归宁母氏。”次事其姑甚谨,姑怜而欲嫁之,涕泣被面谢曰:“新妇所以不死者,将代吾夫以事其母,讵可失节他适?”久之,姑得疾,且危,赖妇以存者又七年。及姑濒死,诀曰:“我死,依尔姊居。 ”既丧,家财归于周氏子弟,遂依姊以居;各处—室,各奉其夫之主而祀之。

两人固农家女,善治田,共种田三亩以自给;舍旁有隙地,度可容两棺,为生圹以待死。吴俗多淫祠,好佛,妇人贫无依者,多为尼。有一老尼,教两人剃发以从其教。长曰:“不可!妇人之发,奈何与男子同去之?”次曰:“吾夫以不剃发死,而吾反剃之,何以见吾夫于地下?”岁甲戌,长年八十,次年七十,尚躬耕如曩时。乡之人悲之,请闻于有司,以旌其门。两人泣且谢曰:“吾姊妹不幸遭多难,廉耻自爱,何旌之有也?且又无后,将旌之以为谁荣乎?”乡之人卒不能强也。

赞曰:吾尝读《顺治实录》记载,知大兵之初入关也,淄川人孙之獬即上表归诚,且言其家妇女俱已效国装。之獬在明时,官列于九卿,而江淮之间一介之士,里巷之氓,以不肯效国装死者,头颅僵仆,相望于道而不悔也。呜呼!彼孙氏之妇女,视许氏二女何如哉? 注释:①浸寻:逐渐。②生圹(kuàng旷):人未死时预先准备好的墓穴。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长适张文达,次适周志达 适:出嫁 .

B.义不可以归宁母氏 义:道义 .

C.涕泣被面谢曰 被面:掩面 ..

D.请闻于有司,以旌其门 旌:表彰 .②

5.下面各句都能直接表现两节妇“守节”的一项是( )(3分)

①亦被执,令剃发,不从,遂见杀。 ②涕泣被面谢曰:“新妇所以不死者,将代吾夫以事其母

③善治田,共种田三亩以自给 ④吾夫虽死,然此固夫家也,义不可以归宁母氏。 ⑤各处—室,各奉其夫之主而祀之。 ⑥乡之人悲之,请闻于有司,以旌其门。

A.③⑤⑥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所描述的许氏两姐妹,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的甘愿为自己的丈夫守节的思想,而且也具有继承丈夫的反清之志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

B.由于天气炎热,许多堆积在城墙下的尸体都糜烂了,许氏两姐妹最终因无法辨认出各自丈夫的尸体只好返回,她们的哥哥和婆婆都劝她们改嫁。

C.清兵南下的时候,明朝的那些高官都剃发而降;当投降之风逐渐蔓延至吴江的时候,许氏两姐妹以及他们的丈夫都奔赴抗击清兵的前线。

D.许氏两姐妹的丈夫都是由于拒绝剃发,也就是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最终被清军处死;与淄川人孙之獬及其家人的做法相比,他们的气节是值得肯定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久之,姑得疾,且危,赖妇以存者又七年。(5分)

(2)吴俗多淫祠,好佛,妇人贫无依者,多为尼。(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思二首(其一)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8.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有什么作用?(5分)

9.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6分)

三、名句默写(11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1分)

西当太白有鸟道,———————。《蜀道难》

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其一)》

千载琵琶作胡语,———————— 《咏怀古迹(其三)》

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劝学》

五亩之宅,——————,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与国也》

及至始皇, , ,吞二周而亡诸侯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分)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周瑞家的与平儿忙起身,命刘姥姥“只管等着,是时候我们来请你”。说着,都迎出去了。

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只听远远有人笑声,约有一二十妇人,衣裙窸窣,渐入堂屋,往那边屋内去了。又见三两个妇人,都捧着大漆捧盒,进这边来等候。听得那边说了声“摆饭”,渐渐的人才散出,只有伺候端菜的几个人。半日鸦雀不闻之后,忽见二人抬了一张炕桌来,放在这边炕上,桌上碗盘森列,仍是满满的鱼肉在内,不过略动了几样。板儿一见了,便吵着要肉吃,刘姥姥一巴掌打了他去。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刘姥姥会意,于是带了板儿下炕,至堂屋中,周瑞家的又和他唧咕了一会,方过这边屋里来。

只见门外錾铜钩上悬着大红撒花软帘,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毡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铺着金心绿闪缎大坐褥,旁边有雕漆痰盒。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

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看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

凤姐儿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弃厌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刘姥姥忙念佛道:“我们家道艰难,走不起,来了这里,没的给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爷们看着也不象。”凤姐儿笑道:“这话没的叫人恶心。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了穷官儿,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俗语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说着,又问周瑞家的回了太太了没有。周瑞家的道:“如今等奶奶的示下。”凤姐道:“你去瞧瞧,要是有人有事就罢,得闲儿呢就回,看怎么说。”周瑞家的答应着去了。

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刚问些闲话时,只见周瑞家的回来,向凤姐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是一样。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刘姥姥道:“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因问周瑞家的:“这姥姥不知可用了早饭没有?”刘姥姥忙说道:“一早就往这里赶咧,那里还有吃饭的工夫咧。”凤姐听说,忙命快传饭来。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饭来,摆在东边屋内,过来带了刘姥姥和板儿过去吃饭。

(选自《红楼梦》第六回,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刘姥姥通过周瑞家的进了贾府,在等待凤姐的时候,只见小丫头们齐乱跑,说“奶奶

下来了”。这一描写体现了凤姐在贾家的地位、权势和威严。

B.周瑞家的传达王夫人的意思,要刘姥姥“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并再次暗示和催促她,但刘姥姥却迟疑再三,言非所想,这是她的谨慎性格所致。

C.刘姥姥家因为生活困窘、衣食不济,前去贾府寻求经济帮助,作者设置刘姥姥这个角色进贾府,形象地说明了“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的道理。

D.作者安排刘姥姥进贾府,就是从一个外人的限光来描写贾家的奢华,凤姐满屋子耀眼争光的物件,引起这个穷困农妇的无比惊奇,也写出荣府的豪富奢华。

(2)小说中借刘姥姥为我们展示了贾府哪些情况?请简要分析。(6分)

(3)请简要分析小说中划线句子“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了穷官儿,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的内涵。(4分)

(4)凤姐接待刘姥姥这门穷亲戚时的神态、动作,有人认为傲慢无礼,也有人认为比较得体。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敕造(chì) 惫懒 (bâi) 讪讪(xiàn) 扪参历井(shēn) ....

B.錾银(zàn) 两靥(yàn) 桌帏(wãi) 拗他不过(niù) ....

C.蹙缩(cù) 歆享(xīn) 榫头(sǔn) 鸡豚狗彘(zhì) ....

D.庠序(xiáng) 洿池(kuà) 贾人(gǔ) 间或一轮(jiàn) ....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得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

B.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

C.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

D.直到指手画脚的将她和男人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 ....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A.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B.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网虫”的人数激增。

C.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竞技才能培养出来。

D.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 我们要关注一些行业战线过长、生产力过剩、造成新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15. 节日赋诗是古代文人雅事,请尝试从以下节日中选择一个,模仿例句,前半句自创,后半句引用诗句,用一句话表现其特点。(6分)

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春 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明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根据下面划线例句的格式,仿写两句话。(5分)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如果你是一颗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 ; ,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几位动物学家在一起探讨动物飞翔的原理,数小时后得出一致结论:凡是会飞的动物,它们的形体构造都是身躯轻巧双翼修长的。刚宣布完这一结果,就有一群大黄蜂飞过。动物学家们见此情景,面面相觑。于是,他们就抓了一只大黄蜂,去请教一位物理学家。物理学家看着大黄蜂肥胖笨拙的身体和短小的翅膀,研究了半天,困惑地摇着头,说:“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它应该是飞不起来的。”这些专家研究了一整天,还没有得出答案。吃饭的时候,又提到这个问题。这时,站在旁边的一位工人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啊,大黄蜂必须飞起来,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注意: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B 错在“最终”。

2、C 错在“处世精神是由端午节塑造的”。

3、D错在“最大意义”。

二、古诗文阅读

4.B(义,名作状,“从道义上讲”、“按照道义”)。

5.C解析:①是周志达的英勇事迹;③是写两姐妹以种田来维持生计;⑥不能直接体现。

6.A(B项,“都有劝告她们改嫁的想法”不正确;C项,“都奔赴抗击清兵的前线”说法不正确;D项,“都是由于拒绝剃发”“最终被清军处死”说法不正确,大姐的丈夫是因为参战,战败不屈而亡。)

7.(1)多年以后,婆婆生了病,并且很危急,全靠媳妇照料又活了七年。(久之、姑、疾、赖妇各1分,句意1分)

(2)吴地有滥建祠庙的风俗,崇尚佛教,贫穷且没有依靠的妇女大多出家做了尼姑。(“多淫祠”“好佛”“定语后置”“为尼”各1分,句意1分)

三、诗歌鉴赏

8.①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春草丛生,草色青青,柳色嫩黄,柳丝飘拂;桃花盛开,李花飘香,花枝披离,花气氤氲。(2分)②以乐景衬哀情(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照),画面上的春光点染得越是明媚,春意越是喧闹,就更能从反面衬托出诗人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使所要表达的愁、恨显得加倍强烈。(3分)

9.①这两句不是直接抒发自己的愁情,而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借“东风”和“春日”来写愁思。(2分)②“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不为遣愁;“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奈,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2分)这样,诗意的表现就更为曲折、含蓄、更有深度。(2分)

10、 省略

11.答案

(1)B C

(2)贾府堂屋中让刘姥姥惊奇的大挂钟,显得异常奢华;(2分)开饭时的炕桌上的鱼肉森 列,显得非常奢侈;(2分)这边屋里炕上所摆毡条等,凤姐所穿家常衣服,显得华丽富贵。(2分)

(3)一方面凤姐借以推辞贾府并不富裕,不像外人所说所想;(2分)另一方面也无意中传递出贾府坐吃山空,家业将败的预兆。(2分)

(4)观点一,凤姐接待刘姥姥傲慢无礼。运用了“不接茶”“不抬头”等神态描写,写出了凤姐的富贵与傲慢;(3分)运用了“慢欲起身、犹未起身”等动作描写,显示了凤姐的虚情假意。(3

分)

观点二,凤姐接待刘姥姥比较得体。运用了“满面春风”的神态描写,写出了凤姐的热情;(3分)运用了“慢欲起身”的动作描写,显示了凤姐对穷亲戚的尊重。(3分)

12.C (讪讪shan B两靥ye 洿池wu)

13. D

14.正确选项是B项。

A项搭配不当。应将“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改为“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在不断提高,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增强”。

C项语序不当。应将“无数”放在“临场”之前。

D项成分残缺。应在“不合理”后面补上“关注”的宾语“(的)问题”。

15.答案示例:春节:辞旧迎新,爆竹声中一岁除;(2分)

清明节:焚香祭祖,清明时节雨纷纷。(2分)

16.句式正确(1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与“奉献”主旨相符(1分),语句通顺(2

分) 中秋节:举杯怀乡,皎皎空中孤月轮。(2分)

示例: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春色;

如果你是一只蜜蜂,就酿造一份甜蜜;

如果你是一轮明月,就洒下一抹银辉。

17.作文 (60分)

【写作指导】

仔细推敲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有不同的写作角度:

(1)从动物学专家的角度看,他们虽然也经过调查研究,但并不全面深入,就仓促草率地得出结论,结果闹出笑话。这启示我们: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深思熟虑,不能草率行事。

(2)从物理学家的角度看,他过分迷信书本知识,思维僵化,因此对大黄蜂会飞的事实百思不得其解。这告诉我们:要善于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打破思维定势。

(3)从工人的角度看,由于他生活在底层,深深地感受到生存的压力、竞争的残酷,所以他认识到大黄蜂不飞就是“死路一条”。这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动力源于压力,要善于化压力为动力,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推动事业进步。

(4)从大黄蜂的角度来说,尽管它的形体不适合飞行,但为了生存或梦想,它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战胜与生俱来的缺陷,终于能够自由地飞翔。由此,可以感悟出要勇于战胜自己、积极适应环境、执著追求梦想等。

“横看成岭侧成峰”,除上述几种立意外,还可以从其他写作角度切入。

与梦同行

肖复兴

大幕徐徐拉开,报幕的演员用手语报幕,我第一次发现手语是那么美,婀娜多姿,和她身后那些聋哑孩子们的舞蹈相得益彰,像是此起彼伏的浪花,呼应着,富于律动。

那是我第一次看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我的梦”的演出,在上海大剧院。那些聋哑的男孩女孩演出《千手观音》、《黄土黄》的时候,无限丰富的表情与表达,都在他们手指的变化之中倾诉。他们舞动的手指、手臂乃至全身,让我想起风中的树林那摇曳多姿的枝条和树叶,我忍不住热泪盈眶。

“我的梦”,伴随着这些孩子们一路走来,我也和他们一路走去,因为我被邀请参加他们赴土耳其和波兰的演出。那是与梦同行的旅程。梦和现实碰撞,梦和心灵交融,梦向着理想飞翔,才有了他们的艺术,有了他们向世界的一次次的集体亮相,展示着自己的同时也展示着中国的形象与精神。

在土耳其和波兰,我很快和这群可爱的孩子们熟悉了。他们的单纯、聪慧、敏感与坚强,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在这个世界上,有6亿残疾人,在我国,有6000万残疾人,他们是这一特殊群体的精英。以前,我只知道他们需要同情与帮助,我不知道他们其实并不是弱者,完全可以作为强者,成为榜样,鼓舞着我们。他们的梦是那样的灿烂,辉映在我们的头顶,辉映着整个世界。

邰丽华,是艺术团里公认的台柱子。这位两岁失聪的聋哑人,如今已经成为艺术团的一张漂亮而醒目的名片。她真的是一个可爱的姑娘,在颠簸的长途汽车上,我和她聊起天来。虽然她听不见我说话,我也不会手语,居然交流无障碍,凭借着手势眼神和我的口型,她完全能够明白我的意思。在伊斯坦布尔夜色笼罩下的海边,星光在幽暗的海水中一闪一闪的,迷离跳跃的

那一瞬间,我在幻想,这样的交流,时间长了,没准她就能够真的学会说话。也许,那就是艺术的力量。

16岁那一年,她第一次到吉隆坡演出,跳《雀之灵》。那时她还默默无闻。2001年,她再次到吉隆坡演出,满城贴满她的海报。那一晚,她跳的还是《雀之灵》,跳得激情澎湃,青春洋溢。 我和盲人钢琴家孙岩一直同住一室。那天晚上在华沙,窗外夜色如墨,他忽然对我说现在他感觉外面像是一片海。我很奇怪,他怎么有这样的感觉?他告诉我他第一次看见大海是2000年到美国夏威夷演出的时候,他住的屋子的阳台外面就是海,坐在阳台上,他听得见海浪的声音,眼睛还有一点光感,能够感受到朦胧的月光。他说今晚外面的声音,真像是夏威夷的大海。其实,窗外是白杨树叶沙沙的细语。他对我形容他心目中的大海。他说,大海安静的时候,像莫扎特;大海有些微微波浪的时候,像肖邦;大海发怒的时候,像贝多芬;大海涨潮涌起排山倒海的浪涛的时候,像李斯特。我知道,他最喜欢李斯特,一路他演奏的都是李斯特的第六匈牙利狂想曲。他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总也忘不了。他说:“如果有一架钢琴放在海滩上多好啊!”那是他的一个梦。残疾人艺术团的孩子们的梦,都那么美,那么新奇而独特,那么让人感动。也许,正因为他们对世界看不到、听不到、无法诉说,他们的梦才比常人的梦更丰富,更动人。 他们的梦想,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他们自己写过一首诗:

不是每朵花都代表爱情/但是玫瑰做到了/不是每棵树都能经历风雨/但是杨树做到了/不是每场演出都能以精湛震撼心灵/但是我们做到了。

【点评】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形象鲜明,中心突出。作者别具匠心,紧紧围绕“梦”来行文,既用它作线索贯串全文,又以它寄托主旨。正因为如此,“梦”在文中具有了双重含义:一方面指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出名称,另一方面,指残疾人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和自强不息、在艺术上执著追求的可贵精神。正是在这个“梦”的支持之下,“与梦同行”,残疾人艺术家才能以精湛的表演,震撼人们的心灵。

此外,文章剪裁精当,详略适宜。作者着重介绍了聋哑人舞蹈家邰丽华和盲人钢琴家孙岩, 以他们的“梦”来折射残疾人艺术团所有成员乃至全世界所有残疾人的“梦”,收到了以小见大举重若轻的效果。

【范文广场】

唤醒潜能

某考生

在自然界,有一种十分有趣的动物,叫做大黄蜂。它的身躯十分笨重,而翅膀却出奇的短小。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大黄蜂是绝对飞不起来的。可是,它不仅会飞,而且飞得一点也不比其他会飞的动物差。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大黄蜂必须飞起来,否则就是死路一条。正是在

这种严酷现实的重压下,大黄蜂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战胜了与生俱来的弱点,终于在蓝天下自由地飞翔。

与大黄蜂一样,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尚未苏醒的潜能,有没能发挥出来的优势。如果能将自己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将自己的弱点转化成为优点,那么,你的人生必将有不同的风景。

有一个叫格兰恩的人,他小时候因为家里失火烧伤了腿,再也无法行走,但他后来却创造了一个奇迹,成为奥运会历史上长跑最快的选手之一。人们感到不可思议,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但格兰恩确实做到了。他说:“一个运动员的成功,85%靠的是信心和积极的思想,换句话说,你要坚信自己一定能达到目标,并为之不懈地去努力。”尽管他身有残疾,他相信自己能创造奇迹,从而做到了双腿健全的人也难以做到的事。

拿破仑·希尔也曾经说过,将弱势转化为强势并不容易,它需要你的不懈坚持与努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没有弱点和缺陷的人是不存在的。亲爱的朋友,你的弱点又是什么呢?怯懦、自卑、自制力差„„你一定会回答出许多来。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缺点与我们如影随形,从不分离,关键在于我们怎样面对它。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如果过分强调自己的弱点,将弱点看成自身不可改变的一部分,处处显示出不如别人的样子,久而久之,我们身上的优点就被忽略了,弱点却变得更加明显,最终真的成了失败者。

事实上,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与弱点。即使是在那些成功人士的身上,如果用心去找,也可以找到弱点。可是问题在于,我们到底是应该强调自身的优点还是弱点?如果依靠弱点来生存,那么我们将变得越来越弱;如果强调的是优点,那么我们将会越来越强大。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作为一个理智的人,我们要坚信,每个人都可以成功、快乐、坚强,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将弱点转化为优势。

萨拉斯特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迎向强风的风筝才飞得高;迎向强流的水车才转得快;迎向重重的考验,生命才得以攀上高峰。亲爱的朋友,从现在开始努力吧,将弱点转化为优点,唤醒自己的潜能,那么,明天一定更精彩!

【点评】文章开篇扣题,通过引述文题材料,揭示出大黄蜂会飞的原因——“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战胜了与生俱来的弱点”,并作为全文的论述中心;接着由“蜂”及人,指出人也应当“将自己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将自己的弱点转化成为优点”,拓展了文章的内涵,升华了文章的主题;然后,列举残疾运动员格兰恩创造奇迹的事例,并引用拿破仑·希尔的名言和心理学家的话,摆事实讲道理,从不同角度充分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再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阐明将弱点转化为优点的重要性;最后,引用萨拉斯特的名言,并以形象化的语言和抒情性的呼告收束全文,使文章不但具有说服力,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译文:

吴江两名节妇,是农家的女子,姓许,家在城西的石里村,老大嫁给了张文达,老二嫁给了周志达。 乙酉年,清兵南下,达官贵人都剃发迎敌,不久敌兵 就打到了吴江。张文达原本以挑担卖货为生,这时跟 着明朝一些遗民起亊反抗,拿起武器做了一名小卒, 战败后因不屈服而死:他家里不知道他是死是活,就 让周志达去打听,周志达也被清兵抓住,清兵让他剃 发,他不从,就被杀了。当时姐姐二十九梦,妹妹十九。 二人一起哭泣,准备寻找夫婿的尸骨。恰逢天气 湿热,堆积于城下的尸体都糜烂不可辨识,才作罢。 姐姐已经失去了丈夫,又没有公婆,他的哥哥想 接她回家,她拒绝说:“我丈夫虽死了,但这里本是我 丈夫家。从道义来讲我不可以回娘家。


相关内容

  • 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2009年福建高考考试说明
  • 今年是我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的第一年,我省所有科目首次实现自行命题.与往年相比,今年高考最大变化在于绝大多数科目都设置了选考题.昨天,备受全省考生和家长关注的2009年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正式出台,对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各科的亮点.考试范围.试卷结构和试题难易度比例作了详细 ...

  • 2010年高考备考的思考与建议
  • 2010年高考备考的思考与建议 一.思考 2010年是广东进入新课程的第六年,新课程高考已经考过了三届,全国步入新课程高考的省.市也已经增加到了十个.广东新课程高考的"导向性原则"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 ...

  • 中高考政策
  • 二○一一年苏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方案 2010年我市中考将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09]7号),落实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通知>(苏办发[2009 ...

  • 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卷(样卷模板)
  • 厦门二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段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卷 (样卷 模板) 一.积累与应用(14分)(填空题形式) 1.根据注音写出汉字(3分) 2.文学常识  (3分) 3.默写  (8分)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4题.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有误的一 ...

  • 2016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 2016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考点能力层级简析 Ⅰ.考试性质与对象 语文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必考科目,语文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语文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 ...

  • 高中语文必修四名句名篇默写试卷
  •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名句默写 1.寒蝉凄切,,留恋处,兰舟催发. 2.此去经年, . 3.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 4.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 5.莫听穿林打叶声, 6.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7.楚天千里清秋,.遥岑远目,, 8.落日楼头,,江南游子. 9.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 ...

  • 高中苏教版语文必修1同步测试卷及答案(11)
  • 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一) 专题三 散文阅读 (测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训练) 和第Ⅱ卷(冲关训练) 两部分.全卷共四大题,16小题. 第Ⅰ卷(基础训练 共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请记住那样的歌声 赵 华 ①世事瞬变,确是让人猝不及防. ...

  •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
  •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 (试行)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和<云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实施方案>([2009]24号)和<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课程实施指导意 ...

  • 大兴区中学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方案
  • 大兴区中学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方案 教师基本功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书育人任务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加强我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基本功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特制定<大兴区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方案>. ...

  • 2014山东高考考试说明变动情况
  • 2014山东高考考试说明变动情况 2014年山东高考将采用 根据该考试说明,2014年山东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奖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 数学能力主要指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