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实验-药物鉴别

药物分析鉴别方法总结

一、 葡萄糖注射液

1、用斐林试剂(0.1 g/ml的氢氧化钠和0.05 g/ml的硫酸铜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加热的条件下

原理:具有醛基,醛基遇斐林试剂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2、班氏试剂:在试管中加入葡萄糖注射液0.1mL,加入班氏糖定性试剂1mL,混合均匀后,将试管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加热煮沸1min~2min,若试管中溶液在加热后产生了砖红色沉淀,说注射液中含有葡萄糖。

3、可用溴水来鉴别葡萄糖,葡萄糖能被溴水氧化成葡萄糖酸,使溴水褪色。 原理:葡萄糖的醛基具有还原性,溴水能将其氧化 ,使溴水褪色。

结果:三小时后,溴水褪色。

4、分光光度法: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容易的吸光度,与标准溶液吸光度比较。

5、银镜反应: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有还原性,能与银氨溶液反应:

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6、比旋度测定法:原理:葡萄糖分子结构中有5个不对称碳原子,具有旋光性,为右旋体。比旋度是旋光性物。

7、红外光谱:测量样品溶液的红外光谱,与标准溶液的红外光谱图比较。

8.薄层色谱法

9.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阿司匹林肠溶片

1、三氯化铁法:本品水溶液加热放冷后,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堇色。 原理:受热分解产生水杨酸和乙酸,水杨酸的酚羟基与三氯化铁,呈紫堇色。

2、水解反应:阿司匹林与碳酸钠溶液加热水解,得水杨酸钠及醋酸钠,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则生成白色水杨酸沉淀,并产生醋酸的臭气。

3、红外光谱法

4、薄层色谱

5、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6.紫外光谱法

7.核磁共振法

三、维生素E软胶囊

1.氧化还原法:原理:维生素E侧链上的叔碳原子易自动氧化,生成相应的羟基化合物,本 品的乙醇溶液与硝酸供热,则生成生育酚,溶液显橙红色。

2、维生素E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三氯化铁作用,被氧化成生育酚,后者与2,2'-联吡啶作用生成血红色的络合物。

3、薄层色谱法,结果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深蓝色的斑点,空白对照无干扰。

4、 紫外光谱法:维生素E结构中具有苯环,本品的0.01%无水乙醇液,在284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54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可供鉴别。

5、 红外光谱法鉴别:其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光谱图一致;

6、 采用气相色谱法鉴别维生素E,按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试验,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相似。

7、 高效液相色谱法:维生素E样品与对照品的主峰相对保留时间一致。

8、比旋度:避光操作。取本品的内容物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E400mg),精密称定,照维生素E比旋度的方法测定,比旋度(按生育酚计)不得低于+24°(天然型)

四、硫酸阿托品片

1.Vitali反应:

托品酸特征性反应:原理:托烷类生物碱的酯键易水解生成莨菪酸。莨菪酸与发烟硝酸共热得黄色的莨菪酸三硝基衍生物,冷却后,加醇制氢氧化钾溶液或固体氢氧化钾作用转变成醌型产物,呈深紫色。

2、硫酸—重铬酸钾的反应:硫酸阿托品水解后生成的莨菪酸,可以与反应的试剂再加热的条件下,将水解的莨菪酸氧化成苯甲醛,从而逸出苦杏仁的臭味。

3、红外光谱: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4、硫酸盐鉴别反应

原理:1.取供试品溶液,滴加氯化钡试液,即生成BaSO4的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

2.取供试品溶液,滴加醋酸铅试液,即生成PbSO4的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铵试液或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

3.取供试品溶液,加盐酸,不生成白色沉淀(与硫代硫酸盐区别)。

5、纸色谱法

6、薄层色谱法(TLC)

7、紫外光谱法:取适量的本品溶液,加入0.001mol/L的盐酸溶液稀释制成1ml中含1mg的溶液,测定其紫外吸收光谱,在252nm,257nm和254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8、高效液相色谱法:硫酸阿托品样品与对照品的主峰相对保留时间一致。

五、维生素C颗粒

1、化学鉴别法:

因为维生素C中具有稀二醇结构,因此其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被硝酸银氧化为去氢抗坏血酸,同时会产生黑色金属银沉淀。

2、色谱法

(1)TLC法

(2)高效液相色谱法:

3、光谱法

(1)紫外光谱法:维生素C在0.01mol/L盐酸溶液中,在243nm波长处有唯一的最大波长,可以根据其在此处的特殊性质进行鉴别。

(2)红外分光度法:

六、阿苯达唑胶囊

1、化学鉴别法

(1)阿苯达唑为苯并咪唑化合物,在2位取代胺基后,实际上可以看成是胍基取代化合物,苯环上有丙巯基取代,巯基能够使醋酸铅试纸变黑来鉴别。

(2)本品中含有氮原子,具有与生物碱类似的作用,取本品约0.1g,溶于微温的稀硫酸中,滴加碘化铋钾试液,即生成红棕色沉淀。

2、光谱法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95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77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

(2)红外光谱法: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七、对乙酰氨基酚片

1、 重氮化反应

原理:本品与稀盐酸和亚硝酸钠反应后生成的对氨基酚的与碱性β-萘酚发生重氮反应。

2、 与三氯化铁反应

原理:本品含有酚羟基结构,所以可以用三氯化铁来鉴别。

3、水解后与硫酸和乙醇反应

原理:对乙酰氨基酚水解后具有乙酰胺结构。

4、红外光谱法

5、薄层色谱法

6、紫外光谱法

7、高效液相色谱法

八、苯妥英钠片

1、本品溶液与碱加热,分解产生二苯基脲基乙酸,最后生成二苯基氨基乙酸,并释放出氨气。

2、取本品细粉约相当于苯妥英钠1g,加水20ml,浸渍使苯妥英钠溶解,滤过,向滤液中加入二氯化汞试液数滴,可生成白色沉淀,在氨试液中不溶。

3、吡啶-硫酸铜试液鉴别,显蓝色的是苯妥英钠

4、紫外光谱法

5、焰色反应: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苯妥英钠1g),加水20ml,浸渍使苯妥英钠溶解,滤过,加二氯化汞试液数滴,即生成白色沉淀,在氨试液中不溶。另取部分滤液,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滤液,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鲜黄色。

6、红外光谱法: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苯妥英钠150mg),加水20ml,使其溶解,加3mol/L盐酸溶液5ml,加三氯甲烷20ml提取,分取三氯甲烷层,用水20ml洗涤三氯甲烷层,取三氯甲烷液,置水浴蒸干,残渣置105℃干燥1小时,残渣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图谱一致。

7、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8、薄层色谱法:测得其所得图谱应与对照品色谱图一致。

九、异烟肼片

1、还原反应:酰肼基具有还原性,还原硝酸银中的Ag成单质银,肼基氧化成氮气。

2、缩合反应:异烟肼含酰肼基,可以和含羰基的试剂如香草醛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异烟腙衍生物,为黄色结晶物。

3、沉淀反应:分子中吡啶环有碱性,可以和重金属盐类(氯化汞、硫酸铜、碘化鉍钾)以及苦味酸形成沉淀。

4、红外光谱法: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异烟肼50mg),加乙醇10ml,研磨溶解,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经减压干燥,依法测定。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的一致。

5、紫外光谱法

6、二硝基氯苯反应(Vongerichten反应): (无水条件)混合共热或热至熔融加溶液紫红色。

7、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8、薄层色谱法:测得其所得图谱应与对照品色谱图一致。

9、分解产物的反应: 异烟肼与无水碳酸钠或氢氧化钙共热,可发生脱羧降解,并有吡啶臭味逸出。

十、维生素B2片

1、荧光反应

原理:维生素B2分子中存在π-π电子跃迁。

2、荧光分光光度法

原理:维生素B2在365nm处的紫外灯下可见强烈的黄绿色荧光。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维生素B2在267nm、375nm、444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375nm处的吸收度与267nm处的比值在0.31~0.33,444nm处的吸收度与267nm处的比值在0.36~0.39。

4、测定比旋度

避光操作。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无碳酸盐的氢氧化钠溶液(0.05mol/L)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mg 的溶液,在30分钟内,依法测定并严格控制温度,比旋度为-115°至-135°。

5、高效液相色谱法:维生素B2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 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6、红外光谱法: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十一、维生素B6片

1、与氯亚氨基-2,6-二氯醌试液反应

原理:维生素B6结构中含有活泼H,能与氯亚氨基-2,6-二氯醌反应显蓝色。

2、 沉淀反应

原理:维生素B6结构中含有Cl原子。

3、Cl的检查

原理:维生素B6结构中含有Cl原子。

4、分解反应

原理:本品加热分解产生吡啶,吡啶显碱性并有吡啶特臭。

5、与高锰酸钾试液反应

原理:维生素B6具有还原性。

6、与三氯化铁反应

原理:维生素B6结构中含有烯醇型-0H,能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显紫堇色。

7、高效液相色谱法: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药物分析鉴别方法总结

一、 葡萄糖注射液

1、用斐林试剂(0.1 g/ml的氢氧化钠和0.05 g/ml的硫酸铜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加热的条件下

原理:具有醛基,醛基遇斐林试剂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2、班氏试剂:在试管中加入葡萄糖注射液0.1mL,加入班氏糖定性试剂1mL,混合均匀后,将试管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加热煮沸1min~2min,若试管中溶液在加热后产生了砖红色沉淀,说注射液中含有葡萄糖。

3、可用溴水来鉴别葡萄糖,葡萄糖能被溴水氧化成葡萄糖酸,使溴水褪色。 原理:葡萄糖的醛基具有还原性,溴水能将其氧化 ,使溴水褪色。

结果:三小时后,溴水褪色。

4、分光光度法: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容易的吸光度,与标准溶液吸光度比较。

5、银镜反应: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有还原性,能与银氨溶液反应:

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6、比旋度测定法:原理:葡萄糖分子结构中有5个不对称碳原子,具有旋光性,为右旋体。比旋度是旋光性物。

7、红外光谱:测量样品溶液的红外光谱,与标准溶液的红外光谱图比较。

8.薄层色谱法

9.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阿司匹林肠溶片

1、三氯化铁法:本品水溶液加热放冷后,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堇色。 原理:受热分解产生水杨酸和乙酸,水杨酸的酚羟基与三氯化铁,呈紫堇色。

2、水解反应:阿司匹林与碳酸钠溶液加热水解,得水杨酸钠及醋酸钠,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则生成白色水杨酸沉淀,并产生醋酸的臭气。

3、红外光谱法

4、薄层色谱

5、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6.紫外光谱法

7.核磁共振法

三、维生素E软胶囊

1.氧化还原法:原理:维生素E侧链上的叔碳原子易自动氧化,生成相应的羟基化合物,本 品的乙醇溶液与硝酸供热,则生成生育酚,溶液显橙红色。

2、维生素E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三氯化铁作用,被氧化成生育酚,后者与2,2'-联吡啶作用生成血红色的络合物。

3、薄层色谱法,结果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深蓝色的斑点,空白对照无干扰。

4、 紫外光谱法:维生素E结构中具有苯环,本品的0.01%无水乙醇液,在284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54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可供鉴别。

5、 红外光谱法鉴别:其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光谱图一致;

6、 采用气相色谱法鉴别维生素E,按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试验,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相似。

7、 高效液相色谱法:维生素E样品与对照品的主峰相对保留时间一致。

8、比旋度:避光操作。取本品的内容物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E400mg),精密称定,照维生素E比旋度的方法测定,比旋度(按生育酚计)不得低于+24°(天然型)

四、硫酸阿托品片

1.Vitali反应:

托品酸特征性反应:原理:托烷类生物碱的酯键易水解生成莨菪酸。莨菪酸与发烟硝酸共热得黄色的莨菪酸三硝基衍生物,冷却后,加醇制氢氧化钾溶液或固体氢氧化钾作用转变成醌型产物,呈深紫色。

2、硫酸—重铬酸钾的反应:硫酸阿托品水解后生成的莨菪酸,可以与反应的试剂再加热的条件下,将水解的莨菪酸氧化成苯甲醛,从而逸出苦杏仁的臭味。

3、红外光谱: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4、硫酸盐鉴别反应

原理:1.取供试品溶液,滴加氯化钡试液,即生成BaSO4的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

2.取供试品溶液,滴加醋酸铅试液,即生成PbSO4的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铵试液或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

3.取供试品溶液,加盐酸,不生成白色沉淀(与硫代硫酸盐区别)。

5、纸色谱法

6、薄层色谱法(TLC)

7、紫外光谱法:取适量的本品溶液,加入0.001mol/L的盐酸溶液稀释制成1ml中含1mg的溶液,测定其紫外吸收光谱,在252nm,257nm和254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8、高效液相色谱法:硫酸阿托品样品与对照品的主峰相对保留时间一致。

五、维生素C颗粒

1、化学鉴别法:

因为维生素C中具有稀二醇结构,因此其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被硝酸银氧化为去氢抗坏血酸,同时会产生黑色金属银沉淀。

2、色谱法

(1)TLC法

(2)高效液相色谱法:

3、光谱法

(1)紫外光谱法:维生素C在0.01mol/L盐酸溶液中,在243nm波长处有唯一的最大波长,可以根据其在此处的特殊性质进行鉴别。

(2)红外分光度法:

六、阿苯达唑胶囊

1、化学鉴别法

(1)阿苯达唑为苯并咪唑化合物,在2位取代胺基后,实际上可以看成是胍基取代化合物,苯环上有丙巯基取代,巯基能够使醋酸铅试纸变黑来鉴别。

(2)本品中含有氮原子,具有与生物碱类似的作用,取本品约0.1g,溶于微温的稀硫酸中,滴加碘化铋钾试液,即生成红棕色沉淀。

2、光谱法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95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77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

(2)红外光谱法: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七、对乙酰氨基酚片

1、 重氮化反应

原理:本品与稀盐酸和亚硝酸钠反应后生成的对氨基酚的与碱性β-萘酚发生重氮反应。

2、 与三氯化铁反应

原理:本品含有酚羟基结构,所以可以用三氯化铁来鉴别。

3、水解后与硫酸和乙醇反应

原理:对乙酰氨基酚水解后具有乙酰胺结构。

4、红外光谱法

5、薄层色谱法

6、紫外光谱法

7、高效液相色谱法

八、苯妥英钠片

1、本品溶液与碱加热,分解产生二苯基脲基乙酸,最后生成二苯基氨基乙酸,并释放出氨气。

2、取本品细粉约相当于苯妥英钠1g,加水20ml,浸渍使苯妥英钠溶解,滤过,向滤液中加入二氯化汞试液数滴,可生成白色沉淀,在氨试液中不溶。

3、吡啶-硫酸铜试液鉴别,显蓝色的是苯妥英钠

4、紫外光谱法

5、焰色反应: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苯妥英钠1g),加水20ml,浸渍使苯妥英钠溶解,滤过,加二氯化汞试液数滴,即生成白色沉淀,在氨试液中不溶。另取部分滤液,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滤液,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鲜黄色。

6、红外光谱法: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苯妥英钠150mg),加水20ml,使其溶解,加3mol/L盐酸溶液5ml,加三氯甲烷20ml提取,分取三氯甲烷层,用水20ml洗涤三氯甲烷层,取三氯甲烷液,置水浴蒸干,残渣置105℃干燥1小时,残渣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图谱一致。

7、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8、薄层色谱法:测得其所得图谱应与对照品色谱图一致。

九、异烟肼片

1、还原反应:酰肼基具有还原性,还原硝酸银中的Ag成单质银,肼基氧化成氮气。

2、缩合反应:异烟肼含酰肼基,可以和含羰基的试剂如香草醛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异烟腙衍生物,为黄色结晶物。

3、沉淀反应:分子中吡啶环有碱性,可以和重金属盐类(氯化汞、硫酸铜、碘化鉍钾)以及苦味酸形成沉淀。

4、红外光谱法: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异烟肼50mg),加乙醇10ml,研磨溶解,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经减压干燥,依法测定。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的一致。

5、紫外光谱法

6、二硝基氯苯反应(Vongerichten反应): (无水条件)混合共热或热至熔融加溶液紫红色。

7、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8、薄层色谱法:测得其所得图谱应与对照品色谱图一致。

9、分解产物的反应: 异烟肼与无水碳酸钠或氢氧化钙共热,可发生脱羧降解,并有吡啶臭味逸出。

十、维生素B2片

1、荧光反应

原理:维生素B2分子中存在π-π电子跃迁。

2、荧光分光光度法

原理:维生素B2在365nm处的紫外灯下可见强烈的黄绿色荧光。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维生素B2在267nm、375nm、444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375nm处的吸收度与267nm处的比值在0.31~0.33,444nm处的吸收度与267nm处的比值在0.36~0.39。

4、测定比旋度

避光操作。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无碳酸盐的氢氧化钠溶液(0.05mol/L)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mg 的溶液,在30分钟内,依法测定并严格控制温度,比旋度为-115°至-135°。

5、高效液相色谱法:维生素B2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 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6、红外光谱法: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十一、维生素B6片

1、与氯亚氨基-2,6-二氯醌试液反应

原理:维生素B6结构中含有活泼H,能与氯亚氨基-2,6-二氯醌反应显蓝色。

2、 沉淀反应

原理:维生素B6结构中含有Cl原子。

3、Cl的检查

原理:维生素B6结构中含有Cl原子。

4、分解反应

原理:本品加热分解产生吡啶,吡啶显碱性并有吡啶特臭。

5、与高锰酸钾试液反应

原理:维生素B6具有还原性。

6、与三氯化铁反应

原理:维生素B6结构中含有烯醇型-0H,能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显紫堇色。

7、高效液相色谱法: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相关内容

  •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实验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实验讲义 中药药剂学教研室编写 2006年12月 目 录 实验一 片剂溶出度试验························································································· 4 实验二 尿药 ...

  • 第七版客观题答案整理
  • 药物分析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药物: 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药物分析:是利用分析测定手段.发展药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药物的质量规律,对药物进行全面检查与控制的科学. GLP:<药品非临床质量管理规定>(良 ...

  • 药物分析实验室常用的玻璃量器有移液管
  • 实验室常用的玻璃量器有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量筒和量杯等. 玻璃量器应定期进行校正.玻璃量器的校正均通过称量量器装入或流出水的重量W,再根据该温度下水的密度d,计算出量器的容积V,V=W/d(ml).V与玻璃量器的标示容积比较,其误差应小于规定. 1.容量瓶 将供试品准确稀释至一定体积时,需使用容 ...

  • 药剂实习大纲与鉴定
  •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药品经营、生产、检验、管理和使用的具有大学专科水平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评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人民服务,有 ...

  • 皮肤性病学大纲
  • <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皮肤性病学 授课专业:五年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 学时与学分:总学时为36学时(理论课20学时,见习课16学时)2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皮肤性病学>是以七年制.五年制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为培养对象,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

  •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LEMOLOGY)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课程总学时32(理论总学时32/实践总学0时) 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学分 课程性质 适用专业临床.临床专升本.影像.法医.麻醉专业. 教 学 内 容 与 学 时 安 排 表(小四黑体) 传染病学是研究各种传染病 ...

  • 药物分析基本知识
  • 药物分析基本知识 绍兴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俞信真 1.药物分析的性质 药物分析 又称为药品检验是检验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及合理的重要手段. 2.药物分析的任务 药物分析包括: 药物成品的检验 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中间体等的检测) 药品贮藏过程的质量考察(稳定性研究) 药品使用部门的临 ...

  • 内科学教学大纲
  • 第二章 胃食管反流病(1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2.了解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熟悉本病的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概述:定义.流行病学. 2.病因和发病机制: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作用. 3.病理 4.临床表现: 1)反流症状. 2 ...

  • [内科学]各系统疾病考点总结
  • 一.呼吸系统疾病: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本病在临床上最常见,尤其是急诊科,但是由于它很简单,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所以上课时一般不会讲,考试也一般不考,所以不要花太多时间和精力!个人认为,有时间的话还是熟悉一下,毕竟上了几年学,如果连这么简单的病都不会处理,我想也够没面子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