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部分基础知识点考前记忆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核遗传现象。 一、相关概念

1.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注意A和A、a和a不是等位基因。 2.性状分离: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4.测交:某个体与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

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 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 (三种方法)

F1能够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是分离定律的本质所在,因此只要能够证明上述问题,也就证明了分离定律。 (1)自交法:杂种F1自交,后代F2中出现显、隐性两种类型的个体,比例为3:1即可证明F1产生了两种配子。 (2)测交法: F1与隐性类型测交,后代出现显、隐性两种类型的比例为1:1,即可证明F1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两种不同的颜色,且比例为1:1,即可证明杂合子非

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为两种且数量相等。

第二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相关概念

1.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2.重组类型:F2中表现型与亲本不一样的类型。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 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用于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易分析。②、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③、花大,便于人工传粉。2.采取了正确的实验方法: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运用了科学的分析方法:数学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设计了科学的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部位:动物的精巢、卵巢;植物的花药、胚珠。观察减数分裂最好用雄性生物或器官。 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时期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X、Y是同源染色体的原因是减一四分体时联会。 1.减数分裂的特点:

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减数减数第一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分裂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前期:染色体凌乱的分散在细胞中

减数第二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次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2.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不同:

3.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象的比

三、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

四、分裂和受精作用的重要作用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对生物遗传和变异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萨顿假说

1.假说核心:基因由染色体携带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2.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二、摩尔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也运用了假设演绎法

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第三节 伴性遗传

一、伴性遗传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二、X染色体隐性遗传(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①人群中发病人数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②往往有隔代遗传现象 ③具交叉遗传现象:男性→女性→男性 三、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特点:

①人群中发病人数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②具有连续遗传现象③具交叉遗传现象:(父病女必病) Y染色体遗传:传男不传女

四、细胞质遗传:母系遗传(原因是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基因只来自于卵细胞) 五、鸟类(如鸡)和家蚕等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遗传方式与人类相反。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还有细胞质的线粒体、叶绿体。 2.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研究思路: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3.噬菌体标记方法:分别在含有35

S和32

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然后用T35

32

2噬菌体分别侵染被S和P标记的大肠杆菌,得到蛋白质被35

S标记,DNA被32

P标记的T2噬菌体。

4.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二节 DNA 分子的结构

1.DNA分子的结构特点:①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③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碱基对的形式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即A-T、G-C。 2.DNA的复制: 时间:DNA分子复制是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场所:细胞核 (叶绿体、线粒体) 特点:边解旋边复制 、 半保留复制

条件:模板(DNA的两条链)原料(游离的四种脱氧核酸)能量ATP和酶(DNA聚合酶)。 3.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单位。

4.DNA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 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 之中,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5.准确复制的原因:

①、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的模板。 ②、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 意义: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二、染色体、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1、一条染色体上有1或2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结构功能单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现线形排列。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相关概念

1.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2.翻译:指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3. 密码子: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共有 64 种,其中终止密码子3 种,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61 种。

4.反密码子:每个tRNA的3个碱基可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这3个碱基叫反密码子,共61种。 5.基因碱基数目:mRNA碱基数目:氨基酸数目= 6 :3 :1 二、转录

1.条件:模板(DNA的1条链)、原料(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酶(解旋酶、RNA聚合酶)和能量(ATP) 2.信息的传递方向:DNA−−−−转录

−→mRNA 三、翻译:1、场所:细胞质(核糖体)

1.条件:模板(mRNA)、原料(20种氨基酸)、酶和能量(ATP)

2.信息传递方向:mRNA−−−−

翻译

−→蛋白质。 3.大多数情况下一条mRNA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提高了翻译的效率。

[①一种密码子对应一种反密码子(tRNA上),一种氨基酸可以被一种或多种密码子所决定(密码的简并), 第二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中心法则 :

注意中心法则不是在一种生物体内或生物体的一个细胞内全部发生。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物质代谢,进而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白化病相关的酪氨酸酶) 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三、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表现型 = 基因型 + 环境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相关概念

1.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二、基因突变

1.时期:细胞分裂的间期的DNA复制时 2.类型:自然突变、诱发突变(人工诱变) 3.特点: ①、普遍性 ②、随机性 ③、低频性 ④、有害性 ⑤、不定向性 4.诱发因素某些环境因素(物理原因、化学原因、生物因素)。

5.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三、基因重组

1.时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或四分体时期

2.类型:①、基因的自由组合:在等位基因分离同进,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②、基因的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3.意义: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

一、相关概念 1.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2.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3.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4.单倍体: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二、染色体变异

1.染色体结构改变: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显微镜下可见。①某一片段缺失②增加某一片段③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④某一片段位置颠倒 2.染色体数目变异:①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②细胞内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三、多倍体

①成因: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完成复制,但不分开

②特点: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含有机物多。 ③应用: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

原理:染色体变异

方法:低温处理、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作用的时期在有丝分裂前期] 四、单倍体(染色体组数≥1)

1.成因:由配子发育而成

2.特点: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缩短育种年限,获得的后代能稳定遗传 3.应用:单倍体育种(在生产上常用于培育纯种) 原理:染色体变异

方法: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核遗传现象。 一、相关概念

1.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注意A和A、a和a不是等位基因。 2.性状分离: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4.测交:某个体与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

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 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 (三种方法)

F1能够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是分离定律的本质所在,因此只要能够证明上述问题,也就证明了分离定律。 (1)自交法:杂种F1自交,后代F2中出现显、隐性两种类型的个体,比例为3:1即可证明F1产生了两种配子。 (2)测交法: F1与隐性类型测交,后代出现显、隐性两种类型的比例为1:1,即可证明F1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两种不同的颜色,且比例为1:1,即可证明杂合子非

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为两种且数量相等。

第二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相关概念

1.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2.重组类型:F2中表现型与亲本不一样的类型。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 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用于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易分析。②、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③、花大,便于人工传粉。2.采取了正确的实验方法: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运用了科学的分析方法:数学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设计了科学的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部位:动物的精巢、卵巢;植物的花药、胚珠。观察减数分裂最好用雄性生物或器官。 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时期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X、Y是同源染色体的原因是减一四分体时联会。 1.减数分裂的特点:

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减数减数第一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分裂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前期:染色体凌乱的分散在细胞中

减数第二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次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2.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不同:

3.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象的比

三、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

四、分裂和受精作用的重要作用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对生物遗传和变异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萨顿假说

1.假说核心:基因由染色体携带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2.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二、摩尔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也运用了假设演绎法

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第三节 伴性遗传

一、伴性遗传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二、X染色体隐性遗传(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①人群中发病人数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②往往有隔代遗传现象 ③具交叉遗传现象:男性→女性→男性 三、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特点:

①人群中发病人数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②具有连续遗传现象③具交叉遗传现象:(父病女必病) Y染色体遗传:传男不传女

四、细胞质遗传:母系遗传(原因是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基因只来自于卵细胞) 五、鸟类(如鸡)和家蚕等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遗传方式与人类相反。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还有细胞质的线粒体、叶绿体。 2.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研究思路: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3.噬菌体标记方法:分别在含有35

S和32

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然后用T35

32

2噬菌体分别侵染被S和P标记的大肠杆菌,得到蛋白质被35

S标记,DNA被32

P标记的T2噬菌体。

4.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二节 DNA 分子的结构

1.DNA分子的结构特点:①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③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碱基对的形式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即A-T、G-C。 2.DNA的复制: 时间:DNA分子复制是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场所:细胞核 (叶绿体、线粒体) 特点:边解旋边复制 、 半保留复制

条件:模板(DNA的两条链)原料(游离的四种脱氧核酸)能量ATP和酶(DNA聚合酶)。 3.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单位。

4.DNA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 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 之中,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5.准确复制的原因:

①、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的模板。 ②、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 意义: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二、染色体、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1、一条染色体上有1或2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结构功能单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现线形排列。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相关概念

1.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2.翻译:指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3. 密码子: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共有 64 种,其中终止密码子3 种,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61 种。

4.反密码子:每个tRNA的3个碱基可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这3个碱基叫反密码子,共61种。 5.基因碱基数目:mRNA碱基数目:氨基酸数目= 6 :3 :1 二、转录

1.条件:模板(DNA的1条链)、原料(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酶(解旋酶、RNA聚合酶)和能量(ATP) 2.信息的传递方向:DNA−−−−转录

−→mRNA 三、翻译:1、场所:细胞质(核糖体)

1.条件:模板(mRNA)、原料(20种氨基酸)、酶和能量(ATP)

2.信息传递方向:mRNA−−−−

翻译

−→蛋白质。 3.大多数情况下一条mRNA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提高了翻译的效率。

[①一种密码子对应一种反密码子(tRNA上),一种氨基酸可以被一种或多种密码子所决定(密码的简并), 第二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中心法则 :

注意中心法则不是在一种生物体内或生物体的一个细胞内全部发生。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物质代谢,进而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白化病相关的酪氨酸酶) 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三、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表现型 = 基因型 + 环境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相关概念

1.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二、基因突变

1.时期:细胞分裂的间期的DNA复制时 2.类型:自然突变、诱发突变(人工诱变) 3.特点: ①、普遍性 ②、随机性 ③、低频性 ④、有害性 ⑤、不定向性 4.诱发因素某些环境因素(物理原因、化学原因、生物因素)。

5.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三、基因重组

1.时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或四分体时期

2.类型:①、基因的自由组合:在等位基因分离同进,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②、基因的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3.意义: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

一、相关概念 1.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2.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3.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4.单倍体: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二、染色体变异

1.染色体结构改变: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显微镜下可见。①某一片段缺失②增加某一片段③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④某一片段位置颠倒 2.染色体数目变异:①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②细胞内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三、多倍体

①成因: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完成复制,但不分开

②特点: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含有机物多。 ③应用: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

原理:染色体变异

方法:低温处理、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作用的时期在有丝分裂前期] 四、单倍体(染色体组数≥1)

1.成因:由配子发育而成

2.特点: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缩短育种年限,获得的后代能稳定遗传 3.应用:单倍体育种(在生产上常用于培育纯种) 原理:染色体变异

方法: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


相关内容

  • 来自北大部分清华高考状元的高效学习方法总结
  • 来自北大部分清华高考状元的高效学习方法总结 李瑶(661分,长治市理科状元,北京大学): 一.课本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阶段,特别高三复习阶段,要注重基础,反复研读课本,巩固基础知识.每看一遍课本,都会有许多新的想法和收获. 二.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深刻地理解课本,要注重课前的预习,课堂上认真听 ...

  • 高考冲刺复习计划
  • 高考冲刺复习计划一:高考百天冲刺复习计划 2014年高考即将进入百天冲刺阶段,考生应该充分把握住这最后的冲刺时间,奋力一搏.做好百天冲刺计划,下面是有关高考冲刺复习计划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对于学习来讲,除了要对一年以来高考复习的时间要统筹安排外,合理安排每日时间,最大效率得提高复习效果尤为重 ...

  •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前复习建议
  •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前复习建议 高一上学期的期中考试,是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重要的考试,学校.家长和大家都非常重视.当然,这次考试的成绩也会对大家学习的信心以及高中阶段的的学习态度产生重大的影响.上学期期中考试的时间在11月10日至12日. 第一次月考由于很多高一学生的成绩与自己的预期有差距,所以不少学 ...

  • 高二如何学好数理化和生物
  • 高二如何学好数理化和生物 高一的学习方法有可能不适应高二.进入高二,学生要善于总结,以适应新的课程内容学习.如果说高一是适应期,那么高二就是巩固期,只有高一高二相互配合才能够为高三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丁博士就来给您介绍一下高二如何学好数理化和生物. 名师谈高二理科的学习方法 高二是高中学习的关键时期 ...

  • 初高中生物衔接
  • 高初中生物教学衔接 高初中生物教学衔接不仅仅是教学层面上知识的增补与复习的问题而且是我们如何深入认识传统教育理论中的合理内核与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建构理论在高中教育上的实践问题.为切实解决高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下面谈一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衔接 在设计初中生物课程 ...

  • 高一期末复习计划
  • 高一期末复习计划2015 一.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每位同学应该根据这次复习的课程,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期末考试科目多,内容庞杂,很多同学复习起来感觉到千头万绪,无从下手.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出适合于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后几天的学习 ...

  • 人教版 高中生物 高考备考 生物组复习计划
  • 2012--2013学年 高中生物总复习计划 一.总复习阶段教学工作安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生物复习也是如此,必须有周密的科学的计划才能高效地完成.每个阶段的复习要达到什么目标.做什么.怎么做.时间安排.用何资料,甚至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心理辅导和训练,复习前都必须计划好.同时教师的计划在复习前 ...

  • 2011高考冲刺注意事项
  • 2011高考复习最后冲刺阶段 调整心态发挥最佳水平 高考在即, 考生己进入复习的最后冲刺阶段.为了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应有水平, 取得好的成绩, 在紧张的复习过程中, 考生还应该注意调整应试心态. 1.认真研究高考试卷 要认真研究历年高考试卷, 特别是近几年的高考试卷, 了解试卷题型.题量.考查点 ...

  • 高一的学习计划
  • ●高一的学习计划 与初中相比,高中的学习有一些新的特点:①知识量大:②学科内容深,学科知识的抽象概括性强,需要掌握大量的科学概念.公式.定理.定律:③综合性.系统性强,要理解或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 高中生每天要学的内容很多,如果不分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就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