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灯闲品[梦玉轩]

  1.案头有《梦玉轩诗词选》一册,王惠玲女史所赠。酒席筵前,曾诺闲暇点评。谁知这一闲便是数月。凡文债,不催讨总是要拖欠的。惠玲当然没有催讨,但时不时转发些微信,或许含有提醒的意思吧?我想,我又不是什么诗词名家,惠玲想我对她的作品平章月旦,那是瞧得起,再若搪塞,就有点不识抬举了。至于水准高低深浅,点评到不到位,那是别一说,总之首先得态度认真。   2.《虎丘斜塔》云:“危楼兀立入云时,独向蟾宫揽桂枝。客语莫惊斜处险,千秋自有地心磁。”凡咏物诗,当对所咏之物有点自我的感受,方能突破一般化,此诗基本做到了这一点。首二句言塔之高,以“蟾宫揽桂”形象出之;第三句写塔之险,以一“斜”字出之,皆到位。末句折一笔,写有惊无险,皆因“地心磁”之故,似有言外意。科学之发现一入诗词,往往别具意味。   3.《渔家傲・闻儿晨读》云:“静静娥轮天际宿,隔墙童韵书声透。隐隐传来晨曲奏。风驰骤,眸凝窗外云移轴。 正值东风弥渡口,张帆彼岸何须候。冉冉飞来红日逗。涛依旧,楚江苏醒几回又。”写闻子晨读的欣慰和期待之情,此心情并不直写,皆出之以意象,以象见意,而多种物象的排比使用不显冗赘,乃此作之魅力也。“楚江苏醒几回又”之“又”字,用得险而有味。   4.《临江仙・常忆》是“怀旧词”中的第三首:“常忆东门桥下,临流夜听潺潺。春风过后雨绵绵。一丛芳草动,绿我梦中天。 往事葱茏重现,眸前月影依然。韶华何去不回还?吟边霜已湿,默默望江船。”凡是久居黄州之人,读到这首词,都会唤起对往事的亲切回忆。黄州城东门颓废的古城墙下有一条护城河,虽经千年淤塞,但四季仍有涓流不涸,蓬草细鳞、闲花菜蝶,点缀其间,野趣盎然(惜如今房产开发,高楼林立了)。此处想必是惠玲儿时嬉游之地,故写来格外真实、生动、亲切。“一丛芳草动,绿我梦中天”为全词佳句,草绿、梦绿、理想亦绿,是很符合少女天真烂漫未经风雨之心理的。此词上半阕追昔,下半阕抚今,抒人生易老的惆怅之情,虽是忆旧词的常格,但写得情韵十足。这就难得。以“葱茏”修饰往事,更见出往事值得珍惜、回味、咀嚼。   5.《苏幕遮・偶成》云:“露盈盈,烟幻幻。疑是轻纱,疑是轻纱缎。独立寒江谁与伴?吟落斜阳,吟落斜阳粲。 白云来,青鸟唤。梦入重宵,梦入重宵半。唯有诗情难舍断。一泊枫桥,一泊枫桥岸。”这首词是写瞬间的感觉,跟着感觉走,感觉怎么好她就怎么写,读者也只要读出词作的美感就行,不必去发幽抉微。好的词作,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大概也是一些读者读不懂她的地方。无关欣赏水平,只关读法。类似的词作还有《相见欢・小楼》:“小楼昨夜风旋,寂无眠。帘外梧桐纷落一街残。 声欲断,思犹乱,影依然,遥望上弦霜月正孤悬。”也是写瞬间的感觉,至于感觉的背后隐蔽着什么,读者大可不必追究,只要这种惆怅孤寂能引起你心灵一动就行。   6.《鹊桥仙・偕诗友访琴台》:“楚江横浪,龟蛇并舞。相泊千年心语。悠悠一曲伯牙琴,泪共那、霏霏细雨。 风流古韵,沉浮几许?乍听石琴如鼓。茫茫沧海得知音,足慰我、天涯神旅。”拈出这首小词,并不是说它如何了不得,只是觉得偕诗友访琴台而咏叹“高山流水”,十分得体。此作通过琴台一物,打通了今古知音的通道,古知音――伯牙与子期,今知音――词人与诗友,古与今情感贯通,相映生辉,有此,方显出“足慰我、天涯神旅”言之不虚。“泪共那,霏霏烟雨”,情景兼写,诗意浓郁。   7.《清平乐・露宿武功山》:“炊烟风搅,帐若云飘缈。鸟也逗人呼嫂嫂,同唱同栖芳草。 一轮月近山明,宿星浑入篷营。泉水叮咚酿酒,陶陶醉我三更。”   此作俊俏,一如小姑踏青,明媚照眼。以“嫂嫂”状鸟语,尤见生动、谐趣。   8.《临江仙・离别》:“雨疾偏催步疾,心飞却似云飞。匡山无语远相随。殷殷眸送处,不负踏青归。 车笛一声长啸,风寒叶冷天知。回看孤雁影依稀。吟哦诗送别,泪眼隐双眉。”情�础⒁庵俊⒂镏俊S昙苍品桑�一重难堪;车笛催发,二重难堪;叶冷鸿孤,三重难堪。层层烘托,层层渲染,真乃“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   9.《晴川阁》:“一览江天白,朦胧万象空。云桥浮梦泽,雾阁听松风。眸送谁骑鹤?川飞我逐龙。扁舟何处去?长啸浪涛中。”此诗豪情浩气,如飞瀑泻玉,令人目眩。“云桥浮梦泽”“川飞我逐龙”,其胸襟气度,堪称手笔。惠玲诗异于词,诗喜作豪语,如“月半光不灰,皎皎悬天白”“万里心飞翼,有翼自为桥”“举手挥三省,携肩扛九天”“眸送峰移云谷立,心随瀑泻海藏天”“底事英雄思不寐?眸横烟雨过台湾”等等,力能扛鼎,皆豪语也。   10.《月夜》诗云:“月弯勾往事,寒气半凝霜。长夜无眠处,风吹乱小窗。”此作言简意丰,首句言往事,却将往事略去,以“风吹乱小窗”作结,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与“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许这首小诗,正是从唐人元稹的《行宫》脱胎而来。惠玲,善学古人者也。   11.《步岭梅老师〈六十初度〉原玉》:“梅园立雪识荆初,绿染诗心万象殊。每仰崖松犹仰竹,只为蜂蜜不为蛛。长天极目思追远,大爱深时雨化无。衔石千年明月鉴,杜鹃啼血吐丹书。”情真意挚,一气贯注,和作不亚原作,可称双璧。此诗之妙处在用典,妥帖而不着痕迹,仅首句就以“程门立雪”和“荆山玉”二典并用,贴切对方身份,六句“大爱深时雨化无”,化用杜甫《春雨》诗“随风潜入夜,咏物细无声”,七句“衔石”用“精卫填海”典,尾句用“杜宇啼血”典,不论用典还是化用古人诗句,无不符合对方职业身份,这就是功力。写旧体诗词免不了用典,典是文化语码,有丰富的内涵,用得好,可使诗词增色。但不能掉书袋、堆砌,示人学富五车。   12.《永定土楼》:“远寨书香溢,南溪碧水流。欲知风雨史,来访一方楼。”凡文物,都是凝固的历史。此诗淡而有味,末二句凝练而具概括力,犹能启人思绪。   13.《开水瓶》:“空怀知我否?自是水云深。百度同携胆,相存滚烫心。”物象境界全出,物耶人耶,物我莫辨。咏物诗至此,已臻妙境。   14.《菩萨蛮・茉莉花和胞姐原玉》:“小窗风过枝摇动,低回欲把清凉送。莫道叶微微,玲珑剪翠眉。 纵然翻作雪,独自冰心结。零落细收藏,书怀字字香。”词章雅丽,行文晓畅,上半阕写物之貌,下半阕抒己之怀,情韵皆佳。“玲珑剪翠眉”“零落细收藏”犹可品味,和作有此,诚属难得。   15.《访黄陂杨楼子�G榨房识油菜饼》:“两树空心合,饼填肚内多。外塞檀木楔,底放空瓷锅。悠起棰呀哟,撞向尖儿哦。香飘油沥沥,枯我又如何!”俚语入诗,率真本色,谐趣十足,堪称天籁!傅占魁先生评曰:“该诗用写实拟人手法,具体形象表现榨油全过程,语言清新活泼,生活气息浓郁,尤喜颈联,纯以民歌风味,仿佛榨油时欢歌隐隐传来,非身历其境者不能道也!结联表示出一种牺牲精神,境界顿出!”解读精当。   16.《江城子・知青雅聚歌舞厅》:“闲情能否入空壶?大声呼,莫言孤。一唱随心,纵醉又何如?摇曳霓虹灯下舞,形影处,有踪无? 平生独爱咏诗书。自亲儒,且怜姝。欲卷重帏,携梦上林庐,恍听溪流琴复响,春不再,月如初。”此作写一次友朋聚会,读后只觉逸怀豪气,扑面而来。起句发问有势,后数句如江河奔腾,一泻千里,酒酣胸臆,状声口毕肖矣!后半阕抒己之感慨,与前半阕之喧嚣形成鲜明对照。“大声呼,莫言孤”与“携梦上林庐”一动一静,写出词人之志向与逸趣。“恍听溪流琴复响,春不再,月如初”,意中情境静谧如画,憾而不伤,与前半阕动静相参,姿态顿出。   17.以上所说,纯属一孔之见。我不善长篇大论,只能写点鸡零狗碎,不成章法,想到哪写到哪,也是随着感觉走,难免信口雌黄。惠玲是从过名师的,挥翰操觚,自成方圆,本用不着我来说三道四。文中谬误处,乞请方家指正。   (作者系国家一级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理事、湖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曾任黄冈市作家协会主席、本刊主编)

  1.案头有《梦玉轩诗词选》一册,王惠玲女史所赠。酒席筵前,曾诺闲暇点评。谁知这一闲便是数月。凡文债,不催讨总是要拖欠的。惠玲当然没有催讨,但时不时转发些微信,或许含有提醒的意思吧?我想,我又不是什么诗词名家,惠玲想我对她的作品平章月旦,那是瞧得起,再若搪塞,就有点不识抬举了。至于水准高低深浅,点评到不到位,那是别一说,总之首先得态度认真。   2.《虎丘斜塔》云:“危楼兀立入云时,独向蟾宫揽桂枝。客语莫惊斜处险,千秋自有地心磁。”凡咏物诗,当对所咏之物有点自我的感受,方能突破一般化,此诗基本做到了这一点。首二句言塔之高,以“蟾宫揽桂”形象出之;第三句写塔之险,以一“斜”字出之,皆到位。末句折一笔,写有惊无险,皆因“地心磁”之故,似有言外意。科学之发现一入诗词,往往别具意味。   3.《渔家傲・闻儿晨读》云:“静静娥轮天际宿,隔墙童韵书声透。隐隐传来晨曲奏。风驰骤,眸凝窗外云移轴。 正值东风弥渡口,张帆彼岸何须候。冉冉飞来红日逗。涛依旧,楚江苏醒几回又。”写闻子晨读的欣慰和期待之情,此心情并不直写,皆出之以意象,以象见意,而多种物象的排比使用不显冗赘,乃此作之魅力也。“楚江苏醒几回又”之“又”字,用得险而有味。   4.《临江仙・常忆》是“怀旧词”中的第三首:“常忆东门桥下,临流夜听潺潺。春风过后雨绵绵。一丛芳草动,绿我梦中天。 往事葱茏重现,眸前月影依然。韶华何去不回还?吟边霜已湿,默默望江船。”凡是久居黄州之人,读到这首词,都会唤起对往事的亲切回忆。黄州城东门颓废的古城墙下有一条护城河,虽经千年淤塞,但四季仍有涓流不涸,蓬草细鳞、闲花菜蝶,点缀其间,野趣盎然(惜如今房产开发,高楼林立了)。此处想必是惠玲儿时嬉游之地,故写来格外真实、生动、亲切。“一丛芳草动,绿我梦中天”为全词佳句,草绿、梦绿、理想亦绿,是很符合少女天真烂漫未经风雨之心理的。此词上半阕追昔,下半阕抚今,抒人生易老的惆怅之情,虽是忆旧词的常格,但写得情韵十足。这就难得。以“葱茏”修饰往事,更见出往事值得珍惜、回味、咀嚼。   5.《苏幕遮・偶成》云:“露盈盈,烟幻幻。疑是轻纱,疑是轻纱缎。独立寒江谁与伴?吟落斜阳,吟落斜阳粲。 白云来,青鸟唤。梦入重宵,梦入重宵半。唯有诗情难舍断。一泊枫桥,一泊枫桥岸。”这首词是写瞬间的感觉,跟着感觉走,感觉怎么好她就怎么写,读者也只要读出词作的美感就行,不必去发幽抉微。好的词作,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大概也是一些读者读不懂她的地方。无关欣赏水平,只关读法。类似的词作还有《相见欢・小楼》:“小楼昨夜风旋,寂无眠。帘外梧桐纷落一街残。 声欲断,思犹乱,影依然,遥望上弦霜月正孤悬。”也是写瞬间的感觉,至于感觉的背后隐蔽着什么,读者大可不必追究,只要这种惆怅孤寂能引起你心灵一动就行。   6.《鹊桥仙・偕诗友访琴台》:“楚江横浪,龟蛇并舞。相泊千年心语。悠悠一曲伯牙琴,泪共那、霏霏细雨。 风流古韵,沉浮几许?乍听石琴如鼓。茫茫沧海得知音,足慰我、天涯神旅。”拈出这首小词,并不是说它如何了不得,只是觉得偕诗友访琴台而咏叹“高山流水”,十分得体。此作通过琴台一物,打通了今古知音的通道,古知音――伯牙与子期,今知音――词人与诗友,古与今情感贯通,相映生辉,有此,方显出“足慰我、天涯神旅”言之不虚。“泪共那,霏霏烟雨”,情景兼写,诗意浓郁。   7.《清平乐・露宿武功山》:“炊烟风搅,帐若云飘缈。鸟也逗人呼嫂嫂,同唱同栖芳草。 一轮月近山明,宿星浑入篷营。泉水叮咚酿酒,陶陶醉我三更。”   此作俊俏,一如小姑踏青,明媚照眼。以“嫂嫂”状鸟语,尤见生动、谐趣。   8.《临江仙・离别》:“雨疾偏催步疾,心飞却似云飞。匡山无语远相随。殷殷眸送处,不负踏青归。 车笛一声长啸,风寒叶冷天知。回看孤雁影依稀。吟哦诗送别,泪眼隐双眉。”情�础⒁庵俊⒂镏俊S昙苍品桑�一重难堪;车笛催发,二重难堪;叶冷鸿孤,三重难堪。层层烘托,层层渲染,真乃“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   9.《晴川阁》:“一览江天白,朦胧万象空。云桥浮梦泽,雾阁听松风。眸送谁骑鹤?川飞我逐龙。扁舟何处去?长啸浪涛中。”此诗豪情浩气,如飞瀑泻玉,令人目眩。“云桥浮梦泽”“川飞我逐龙”,其胸襟气度,堪称手笔。惠玲诗异于词,诗喜作豪语,如“月半光不灰,皎皎悬天白”“万里心飞翼,有翼自为桥”“举手挥三省,携肩扛九天”“眸送峰移云谷立,心随瀑泻海藏天”“底事英雄思不寐?眸横烟雨过台湾”等等,力能扛鼎,皆豪语也。   10.《月夜》诗云:“月弯勾往事,寒气半凝霜。长夜无眠处,风吹乱小窗。”此作言简意丰,首句言往事,却将往事略去,以“风吹乱小窗”作结,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与“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许这首小诗,正是从唐人元稹的《行宫》脱胎而来。惠玲,善学古人者也。   11.《步岭梅老师〈六十初度〉原玉》:“梅园立雪识荆初,绿染诗心万象殊。每仰崖松犹仰竹,只为蜂蜜不为蛛。长天极目思追远,大爱深时雨化无。衔石千年明月鉴,杜鹃啼血吐丹书。”情真意挚,一气贯注,和作不亚原作,可称双璧。此诗之妙处在用典,妥帖而不着痕迹,仅首句就以“程门立雪”和“荆山玉”二典并用,贴切对方身份,六句“大爱深时雨化无”,化用杜甫《春雨》诗“随风潜入夜,咏物细无声”,七句“衔石”用“精卫填海”典,尾句用“杜宇啼血”典,不论用典还是化用古人诗句,无不符合对方职业身份,这就是功力。写旧体诗词免不了用典,典是文化语码,有丰富的内涵,用得好,可使诗词增色。但不能掉书袋、堆砌,示人学富五车。   12.《永定土楼》:“远寨书香溢,南溪碧水流。欲知风雨史,来访一方楼。”凡文物,都是凝固的历史。此诗淡而有味,末二句凝练而具概括力,犹能启人思绪。   13.《开水瓶》:“空怀知我否?自是水云深。百度同携胆,相存滚烫心。”物象境界全出,物耶人耶,物我莫辨。咏物诗至此,已臻妙境。   14.《菩萨蛮・茉莉花和胞姐原玉》:“小窗风过枝摇动,低回欲把清凉送。莫道叶微微,玲珑剪翠眉。 纵然翻作雪,独自冰心结。零落细收藏,书怀字字香。”词章雅丽,行文晓畅,上半阕写物之貌,下半阕抒己之怀,情韵皆佳。“玲珑剪翠眉”“零落细收藏”犹可品味,和作有此,诚属难得。   15.《访黄陂杨楼子�G榨房识油菜饼》:“两树空心合,饼填肚内多。外塞檀木楔,底放空瓷锅。悠起棰呀哟,撞向尖儿哦。香飘油沥沥,枯我又如何!”俚语入诗,率真本色,谐趣十足,堪称天籁!傅占魁先生评曰:“该诗用写实拟人手法,具体形象表现榨油全过程,语言清新活泼,生活气息浓郁,尤喜颈联,纯以民歌风味,仿佛榨油时欢歌隐隐传来,非身历其境者不能道也!结联表示出一种牺牲精神,境界顿出!”解读精当。   16.《江城子・知青雅聚歌舞厅》:“闲情能否入空壶?大声呼,莫言孤。一唱随心,纵醉又何如?摇曳霓虹灯下舞,形影处,有踪无? 平生独爱咏诗书。自亲儒,且怜姝。欲卷重帏,携梦上林庐,恍听溪流琴复响,春不再,月如初。”此作写一次友朋聚会,读后只觉逸怀豪气,扑面而来。起句发问有势,后数句如江河奔腾,一泻千里,酒酣胸臆,状声口毕肖矣!后半阕抒己之感慨,与前半阕之喧嚣形成鲜明对照。“大声呼,莫言孤”与“携梦上林庐”一动一静,写出词人之志向与逸趣。“恍听溪流琴复响,春不再,月如初”,意中情境静谧如画,憾而不伤,与前半阕动静相参,姿态顿出。   17.以上所说,纯属一孔之见。我不善长篇大论,只能写点鸡零狗碎,不成章法,想到哪写到哪,也是随着感觉走,难免信口雌黄。惠玲是从过名师的,挥翰操觚,自成方圆,本用不着我来说三道四。文中谬误处,乞请方家指正。   (作者系国家一级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理事、湖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曾任黄冈市作家协会主席、本刊主编)


相关内容

  • 后宫甄媛传剧情介绍
  • 后宫甄媛传剧情介绍 甄嬛(孙俪饰演)生于清朝一官宦人家,家中长女,只有一个妹妹玉娆,父亲甄远道在朝廷为官,颇受皇帝器重.雍正元年,太后为制衡后宫与朝中势力,充实后庭,以防年羹尧的亲妹妹华妃专宠独大,危及帝位,为皇帝举办了其在位十三年间唯一的一次选秀.十七岁的甄嬛与好姐妹眉庄.陵容奉命参选,她抱着只不 ...

  • 江苏苏州拙政园导游词
  • 拙政园在江苏苏州市娄门内.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时为大宏寺.明正德年同御史王献臣辞职回乡,买下寺产,改建成宅园,并借用晋代潘岳<嗣居赋>中:"--,此亦拙者之力政也"的语意,取"拙政"二字为园名.1860-1863年曾为 ...

  • [时政观察]洛阳市历任市委书记和市长
  • 洛阳市历任市委书记 从1949年10月李文甫任洛阳市市委书记起,到现在共经历了21个人.他们分别是:李文甫(1949.10-11月):齐文川(1949.11-1951.11):李浩(1951.11-1952.12):之后到1954年4月升格前无书记.王黎之(1954.4-1954.11).李立(19 ...

  •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色
  •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色 --以拙政园为例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其艺术风格独特,承载了造景.建筑.园艺.绘画.文学.书法.金石.装潢.家具等多种门类艺术,能满足人们游览.休憩.宴饮.品茗.吟诗以及琴棋书面等多种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凝聚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诸多精华,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 ...

  • 拙政园赏析论文
  • 拙政园景观赏析论文 建筑学专业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 ...

  • 旅游考察体会
  • 苏州旅游考察体会 园林山水溶一体,林木绝胜美,尽享自然之乐 --苏州考察之行点滴体会 这次外出考察,首先去的第一站是苏州,印象最深的是拙政园,下面谈一些苏州之行的感受和体会: 一.拙政园简要介绍: 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是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

  • 小议拙政园造景手法
  • 拙政园造景浅析 关键词:园林空间 园林建筑 园林小品 园路铺装 摘要:通过对拙政园空间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园路铺装的分析与论述,展现其造景 的经典之处,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中国古典园林精粹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林数量之多造诣之精,乃当今世界上 任何地区所少有.苏州的拙政园.留园与北京的颐 ...

  • 闭门品芋挑灯阅读答案
  • 篇一:闭门品芋挑灯阅读答案 □朱秀坤 "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这是苏东坡赞美芋头的诗句.美吧?当然美,不美,能走进央视专题片<舌尖上的中国>?在芋农夏俊台的推介下,让全国人民直看得垂涎欲滴,从此走进水乡兴化,无论春秋冬夏,总要点一道芋头羹. 这几年,家乡的 ...

  • 孟小冬:你既无心我便休 慕容素衣
  • 孟小冬:你既无心我便休 慕容素衣 分手见人品. 同样是民国女子,对于分手的处理方式大为不同. 最重情重义的莫过于张爱玲,决定和胡兰成分手时,她给他写了一封诀别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惟时以小吉故(小劫,劫难之隐语),不愿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