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经典时事素材及运用

09经典时事素材及运用

09经典时事素材及运用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双方尽快实现通邮,通航”,“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即“通邮、通商、通航”。

2008年11月4日14时,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一起,在台北签署包括海运、空运、邮政、食品安全方面的四项协议,两岸终于在分隔近一甲子之后正式实现“三通”。

[素材解读]

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是可以大书特书的事件,它为两岸和谐发展提供了良机,为双方共同发展提供了机会,最终达到双赢的结果。因此,对这一素材,可以从许多角度进行写作(沟通、交流、发展、机会、和平、振兴、责任„„),只要从其中一个观点出发,或者把有关的几个观点联系在一起,就能打开写作的泉源。

[运用实例]

话题1:沟通

曾几何时,一条宽不及200公里的浅浅海峡,生生横在祖国大陆与宝岛台湾之间,通信受阻、交往受限。1979年元旦,一封《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了两岸“通航、通邮、通商”的构想;1987年,第一批回大陆探亲的台湾同胞踏上返乡之路。隔绝两岸同胞的闸门从此打开,两岸在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汇聚成强大的历史洪流,滚滚向前。2008年,两岸终于迎来了伟大的突破,这是多年努力沟通的结果,只有在沟通中,我们才能成就统一大业!

话题2:梦想

对在大陆经商的台湾同胞来说,《两岸空运协议》的正式签订,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台湾电视台已经开始拼命地放送“两岸一日生活圈”广告:在上海吃午饭,回台北吃晚餐;在大陆工作,回台湾度周末„„这样的生活,曾经仅仅存在于大陆台商的梦里。而今,梦想成真。

而对更多的中国人来说,这又何尝不是美梦成真呢?我们可以去台湾旅行,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我们可以去台湾探访失散多年的父辈亲人,享受团圆的温馨„„中华民族的史册,将铭记这梦想成真的一天!

话题3:瞬间与永恒

《两岸空运协议》,缩短了从台北到北京的时间;《两岸邮政协议》,拉近了两岸同胞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三通”不再是“纸上谈兵”,两岸“千里”真正实现了“一日还”。 从新加坡“汪辜会”到台北“陈江会”,海峡两岸两代人为推动两岸交流、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所付诸的心力,凝聚成厚厚一叠的协议文件,描绘出一幅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蓝图。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浪花一朵,转瞬即逝;而两代人智慧的结晶洗尽铅华之后,必将散发愈加璀璨的永恒的光芒。

话题4:意义和价值

“三通”的价值,是实际效果。人流中包括探亲访友、经商、求学、观光旅游、学术文化交流、宗教朝拜等,产生的不仅是经济效果,还包括文化、社会、政治、思想感情等多方面影响和效果。物流,如果广义地理解,也不仅只是商品流通,还包括资金、技术、设备、信息等的交流,虽然主要产生经济效果,但也会改变人们的思想感情,改善人际关系,产生政治效果。

要想提高“三通”价值,首先要把两岸经贸推进一大步,真正有助于双方共同克服困难、改善生活,使两岸同胞得到经济实惠;其次要推进文化交流和人员交往,促进两岸科学文化

的合作与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理解与兄弟情谊。

话题5:共赢

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道风景。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合作才能共赢!

当前, 两岸交流与合作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岸同胞加强交流交往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 两岸各领域开展互利合作的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具备, 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光明。长此以往,终将形成两岸互利互赢的局面。

[佳作呈现]

话题:和谐

两岸·心相印

有这么一段感人至深的广告:年轻的老师带着稚气的学生,来到湛蓝的海边:“小朋友,海那边,就是我们的宝岛台湾!”可爱的童声齐道:“用心相印把海水吸干,台湾的小朋友就可以过来玩了!”是的,这是两岸相印的心的和谐、情感的和谐。

斯大林语:“一个民族具有自身的心理素质。”两岸都是炎黄子孙,都有着和谐而浓烈的华夏情愫。忘不了,《马关条约》签订时,公车上书,保台救亡的群情激昂;忘不了,台湾军民“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拱手让台”的气壮山河;忘不了,闻一多先生笔下深情的“台湾澎湖”的呼唤;忘不了,五十载铁蹄下的抗战不断!当抗战胜利之时,台北与重庆,充溢着一样的欢呼、一样的泪,炸响的同样是祖宗传下来的爆竹,纪念的是同一位国姓成功!这是和谐的民族感,这是拳拳的赤子心!

两岸的文化,一脉相承,和谐着、共鸣着。中秋之夜,海这边与海那边期盼的是同一轮月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感动着,同样的方块字书写着同样的唐诗宋词;感动着,大江南北的方言与闽南话共同诉说着一样的“浅浅的海峡”般的乡愁。北京与台北,有着同一个故宫;海淀与新竹,坐落着相同的清华园。当京剧《四郎探母》在台北上演时,台下除了热烈的掌声,还有思乡的啜泣一片。这是共同的两岸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和谐。 两岸期盼和平统一的心情,一样的和谐,相同的迫切。厦金两地炮声早已消失,“直接三通”的呼声愈发强烈! 从“九二共识”的头条号外,再到汪辜会谈的镁光灯频闪,一样的关注,共同的期待!面对少数“台独”分子的言行,爆发的是同样激烈的愤怒与斥责! 当白色的巨鸟腾空而起,台商包机划破的不仅是五十多年的坚冰,还是冷竣的政治面孔,带来的是久别后团聚的欢欣与笑颜! 共同而和谐的笑,洋溢在相同的黄色脸孔上!

2008年11月4日14时,当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的双手握在一起,两岸终于在分隔近一甲子之后正式实现“三通”;此后,“国宝”团团圆圆包机飞到台湾,更是受到台湾各届的热烈欢迎!两岸人民的内心,都在共同呼唤那和谐的美好未来! 这两岸的和谐,是长江与日月潭的和谐,是泰山与阿里山的和谐,是华夏的和谐! 企盼,和平统一后两岸永远和谐!

素材运用:

本文对海峡两岸的史实与现状可谓了如指掌,再加入2008年最新的相关素材,便成就了一篇佳作。本文成功运用素材的关键在于,将诸多历史事件罗列呈现,让人看到海峡两岸实现和谐的不易,并在“两岸三通”美好未来的展望中,看到希望,激发读者的情绪。

09经典时事素材及运用

09经典时事素材及运用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双方尽快实现通邮,通航”,“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即“通邮、通商、通航”。

2008年11月4日14时,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一起,在台北签署包括海运、空运、邮政、食品安全方面的四项协议,两岸终于在分隔近一甲子之后正式实现“三通”。

[素材解读]

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是可以大书特书的事件,它为两岸和谐发展提供了良机,为双方共同发展提供了机会,最终达到双赢的结果。因此,对这一素材,可以从许多角度进行写作(沟通、交流、发展、机会、和平、振兴、责任„„),只要从其中一个观点出发,或者把有关的几个观点联系在一起,就能打开写作的泉源。

[运用实例]

话题1:沟通

曾几何时,一条宽不及200公里的浅浅海峡,生生横在祖国大陆与宝岛台湾之间,通信受阻、交往受限。1979年元旦,一封《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了两岸“通航、通邮、通商”的构想;1987年,第一批回大陆探亲的台湾同胞踏上返乡之路。隔绝两岸同胞的闸门从此打开,两岸在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汇聚成强大的历史洪流,滚滚向前。2008年,两岸终于迎来了伟大的突破,这是多年努力沟通的结果,只有在沟通中,我们才能成就统一大业!

话题2:梦想

对在大陆经商的台湾同胞来说,《两岸空运协议》的正式签订,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台湾电视台已经开始拼命地放送“两岸一日生活圈”广告:在上海吃午饭,回台北吃晚餐;在大陆工作,回台湾度周末„„这样的生活,曾经仅仅存在于大陆台商的梦里。而今,梦想成真。

而对更多的中国人来说,这又何尝不是美梦成真呢?我们可以去台湾旅行,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我们可以去台湾探访失散多年的父辈亲人,享受团圆的温馨„„中华民族的史册,将铭记这梦想成真的一天!

话题3:瞬间与永恒

《两岸空运协议》,缩短了从台北到北京的时间;《两岸邮政协议》,拉近了两岸同胞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三通”不再是“纸上谈兵”,两岸“千里”真正实现了“一日还”。 从新加坡“汪辜会”到台北“陈江会”,海峡两岸两代人为推动两岸交流、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所付诸的心力,凝聚成厚厚一叠的协议文件,描绘出一幅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蓝图。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浪花一朵,转瞬即逝;而两代人智慧的结晶洗尽铅华之后,必将散发愈加璀璨的永恒的光芒。

话题4:意义和价值

“三通”的价值,是实际效果。人流中包括探亲访友、经商、求学、观光旅游、学术文化交流、宗教朝拜等,产生的不仅是经济效果,还包括文化、社会、政治、思想感情等多方面影响和效果。物流,如果广义地理解,也不仅只是商品流通,还包括资金、技术、设备、信息等的交流,虽然主要产生经济效果,但也会改变人们的思想感情,改善人际关系,产生政治效果。

要想提高“三通”价值,首先要把两岸经贸推进一大步,真正有助于双方共同克服困难、改善生活,使两岸同胞得到经济实惠;其次要推进文化交流和人员交往,促进两岸科学文化

的合作与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理解与兄弟情谊。

话题5:共赢

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道风景。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合作才能共赢!

当前, 两岸交流与合作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岸同胞加强交流交往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 两岸各领域开展互利合作的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具备, 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光明。长此以往,终将形成两岸互利互赢的局面。

[佳作呈现]

话题:和谐

两岸·心相印

有这么一段感人至深的广告:年轻的老师带着稚气的学生,来到湛蓝的海边:“小朋友,海那边,就是我们的宝岛台湾!”可爱的童声齐道:“用心相印把海水吸干,台湾的小朋友就可以过来玩了!”是的,这是两岸相印的心的和谐、情感的和谐。

斯大林语:“一个民族具有自身的心理素质。”两岸都是炎黄子孙,都有着和谐而浓烈的华夏情愫。忘不了,《马关条约》签订时,公车上书,保台救亡的群情激昂;忘不了,台湾军民“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拱手让台”的气壮山河;忘不了,闻一多先生笔下深情的“台湾澎湖”的呼唤;忘不了,五十载铁蹄下的抗战不断!当抗战胜利之时,台北与重庆,充溢着一样的欢呼、一样的泪,炸响的同样是祖宗传下来的爆竹,纪念的是同一位国姓成功!这是和谐的民族感,这是拳拳的赤子心!

两岸的文化,一脉相承,和谐着、共鸣着。中秋之夜,海这边与海那边期盼的是同一轮月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感动着,同样的方块字书写着同样的唐诗宋词;感动着,大江南北的方言与闽南话共同诉说着一样的“浅浅的海峡”般的乡愁。北京与台北,有着同一个故宫;海淀与新竹,坐落着相同的清华园。当京剧《四郎探母》在台北上演时,台下除了热烈的掌声,还有思乡的啜泣一片。这是共同的两岸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和谐。 两岸期盼和平统一的心情,一样的和谐,相同的迫切。厦金两地炮声早已消失,“直接三通”的呼声愈发强烈! 从“九二共识”的头条号外,再到汪辜会谈的镁光灯频闪,一样的关注,共同的期待!面对少数“台独”分子的言行,爆发的是同样激烈的愤怒与斥责! 当白色的巨鸟腾空而起,台商包机划破的不仅是五十多年的坚冰,还是冷竣的政治面孔,带来的是久别后团聚的欢欣与笑颜! 共同而和谐的笑,洋溢在相同的黄色脸孔上!

2008年11月4日14时,当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的双手握在一起,两岸终于在分隔近一甲子之后正式实现“三通”;此后,“国宝”团团圆圆包机飞到台湾,更是受到台湾各届的热烈欢迎!两岸人民的内心,都在共同呼唤那和谐的美好未来! 这两岸的和谐,是长江与日月潭的和谐,是泰山与阿里山的和谐,是华夏的和谐! 企盼,和平统一后两岸永远和谐!

素材运用:

本文对海峡两岸的史实与现状可谓了如指掌,再加入2008年最新的相关素材,便成就了一篇佳作。本文成功运用素材的关键在于,将诸多历史事件罗列呈现,让人看到海峡两岸实现和谐的不易,并在“两岸三通”美好未来的展望中,看到希望,激发读者的情绪。


相关内容

  • 一枝独秀固然美,百花齐放更是"春"
  • 高考作文内容贵在"丰富",于是考生为让文章内容丰富就大量列举材料而不知对素材进行有效地优化处理,从而造成考生写的素材很多但文章内容很乱,进而给阅卷老师一种"一团乱麻"的感觉.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笔者认为考生在选择与运用素材时选取一则素材深度解读(以一贯之) ...

  • 广泛积累巧妙运用
  • 摘 要:作文需要材料,材料的质量与作文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平时要注意广泛积累,用时才不至于搜肠刮肚. 关键词:作文素材:积累: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1-0-01 材料是作文的"血肉",没有材料,就 ...

  • 教师版时事类作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杭州图书馆对乞丐开放 "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 但您有权选择离开."2011年1月, 杭州市图书馆馆长禇树青的这句话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禇树青所说的"他们", ...

  •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以时评带动写作的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广州一中 语文科 涂丹萍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能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 高考作文对时事新闻的关注,正是期望培养学 ...

  • 高中语文知识积累字音成语素材作文时事周读周练6正式版
  • 周读周练6 一.[点击基础] (一)字音字形 1.创 读chuāng时,是"创伤"义,如:创伤: 读chuàng时,是"开始做"或"初次做"义,如:创造. 2.供 读"gōng"时,与"供应"义有关, ...

  • 让素材在文章里熠熠生辉
  • [热点素材] 陈亮:抗金救国何所惧 陈亮与爱国词人辛弃疾志同道合,经常在一起共抒壮志难酬的感慨,成为南宋豪放派词人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少年聪颖,能文章.负气节,为人才气豪迈,喜谈兵家之事,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一挥而就.18岁时,即有抗金救国.奔走四方之志.1178年,陈亮以一介布衣的身份连续三次上书 ...

  • 2017年中考作文冲刺热点押题素材体例
  • 2017年中考作文冲刺热点押题素材体例: 押题1:分享 [名师押题]预押的题目. [押题理由]押这道题的理由,如中考作文出题趋势分析等. [命题解析]解析这道题目.可以点明写作雷区. [素材链接]相关时事素材或经典素材.1-2条. [高分范文]高分范文一篇. [名师评点]名师点评.从评分标准角度点评 ...

  • 如何积累作文材料
  • 浅谈作文中的素材积累 兴业县山心二中:罗小芬 语文包罗万象,课文充满诗情画意,逸闻趣事,理应成为学生的最爱.却有学生道:"语文是苦口中的中药,让人苦不堪言."究其原因,全是作文在作祟.如何丰富学生贫瘠的语言,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我认为,抛开知识.生活的积累而大谈写作技巧只能是纸上 ...

  • 高三暑期计划
  •  近50天的假期将给同学们带来很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这段时间是每位即将步入高三毕业班的学子必须思考和践行的问题。假期“未雨绸缪”,高三才能“大显身手”。下面我就语文学科假期复习谈几点个人的想法,供参考。   多理多思,夯实基础。“多理”即多整理,多梳理。利用十天左右的时间归类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