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术后护理的回顾性研究

【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插管全麻术后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安全护理,协助麻醉医生管理插管全麻患者,提高患者围术期生活质量。方法:回顾100例插管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躁动、血压、心率、呼吸、指脉氧饱和度波动、苏醒时间与静吸复合麻醉术毕停麻药顺序的关系,分析反馈信息给麻醉医生,选择较合理的停药顺序,更好的服务病人。结果:在一般情况比较无差异时,手术即将结束前先停全身吸入麻醉剂的患者较先停静脉麻醉剂的患者较易出现精神躁动。结论:建议麻醉医生在停麻醉药物时以先停吸入麻醉剂为佳,再以短效的异丙酚适当镇静,待病人拔管指征明确并清醒时拔管,病人安静舒适。

【关键词】 气管插管全麻 麻醉药 顺序 躁动 护理

本组研究我院自2008~2011年的100例插管全麻术后患者手术室的麻醉后护理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男42例,女58例,年龄45~80岁,ASAI~Ⅲ级,依据麻醉药停药顺序分A组(观察组即先停吸入麻醉剂后停静脉麻醉剂组)与B组(对照组即先停静脉麻醉剂后停吸人麻醉剂组),各5O例。其中高血压8例,糖尿病3例,同时合并多个重要器官中两种以上病变者6例,在A、B两组中的分布无差异性。

1.2 麻醉实施和维持 病人入手术室前30min苯巴比妥钠0.1,阿托品0.3~0.5mg肌注,全麻诱导用丙泊酚1~1.5mg/kg,芬太尼2~5g/kg,爱可松0.6~0.8mg/kg,进行全麻插管,全麻维持丙泊酚2~5mg/kg ·h。;七氟醚2~3吸入,BLEASE-6500型麻醉机控制呼吸,潮气量(VT)8ml/kg,呼吸频率(RF)14次/分,间断静脉滴入芬太尼及维库溴铵,剂量根据患者生命体征,手术情况,时间长短按需调整给药。高血压患者术中静注硝酸甘油1~5g/kg·min或硝普钠0.5~6~g/kg·min。术中两组全麻用药相似,术毕麻醉停麻药顺序A组先停吸入麻醉剂后停静脉麻醉剂,B组先停静脉麻醉剂后停吸入麻醉剂。

1.3 护理 麻醉苏醒期要特别观察有无呼吸抑制。呼吸抑制可危及病人的生命,应加强护理,注意观察,及时发现是关键。为防治呼吸抑制,我们采用术后6小时动态心电、指脉氧饱和度、呼吸率监护。做好急救准备工作,对危重、大手术、年老体弱病人,术后应常规备好急救物品,熟练抢救程序,以防不测。

1.4 监测记录 围麻醉期多功能监护仪监测MAP、HR、SpO2、ECG;ETCO2,高血压患者术中静注硝酸甘油1~5g/kg·min或硝普钠0.5~6~g/kg·min;记录患者手术、麻醉停药后躁动、血压、心率、呼吸率、指脉氧饱和度波动及苏醒时间。统计分析,数据以(z± )表示,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

2.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苏醒延迟,SpOz,ETCOz两组差异无显着性 A组停药后的MAP、HR较平稳,情绪稳定,吸痰合作,无明显躁动,B组停药后的MAP、HR较A 组波动上升,情绪不稳定,吸痰不合作,有明显躁动。躁动病人拔管后咽喉疼痛发生率较高。拔管后护理中有3例病人诉胸闷、呼吸困难,但心电监护呼吸无明显异常,还是按照呼吸抑制治疗,对症处理后好转。

3.讨论

我院尚未建立麻醉复苏室,全麻病人的复苏期护理是由手术室护士担任,医生与护士的沟通合作很重要。我们在术前配合医生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安慰患者,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并对患者的合理要求妥善处理,以取得患者的合作和信任,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术前注意保暖,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检查,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而老年患者因术前并发多种疾病和重要脏器功能减退,影响药物的分布、代谢、排泄及药物的效应,老年人静脉麻醉药的药理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及手术麻醉有差异的特点,麻醉管理质量的要求相应较高,麻醉用药量及停药时机与方法的探讨有利于帮助患者平稳苏醒,减少并发症,为围术期护理带来便利。

麻醉和手术过程中注意心血管系统功能,特别是术后拔管时要保持心血管系统功能的稳定。本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A组与B组比较血液动力学更趋于稳定,A 组更便于护理。A组因较迟停静脉全麻药丙泊酚,减轻手术部位及气嘈的应激反映,拔除气管导管时心血管功能较稳定,患者保持安静合作,自诉手术中及拔管后无不适感。B组后停七氟醚 ,可能是吸入麻醉剂镇痛作用不够强,意识又未恢复,疼痛刺激引起患者躁动不安,心血管系统功能波动明显,护理时需多人合作才能防止静脉输液脱出、各种连接管不被挣扎致脱落。因此建议麻醉医生在停麻醉药物时以先停吸人麻醉剂为佳,再以短效的异丙酚适当镇静,待病人拔管指征明确并清醒时拔管,病人安静舒适。

【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插管全麻术后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安全护理,协助麻醉医生管理插管全麻患者,提高患者围术期生活质量。方法:回顾100例插管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躁动、血压、心率、呼吸、指脉氧饱和度波动、苏醒时间与静吸复合麻醉术毕停麻药顺序的关系,分析反馈信息给麻醉医生,选择较合理的停药顺序,更好的服务病人。结果:在一般情况比较无差异时,手术即将结束前先停全身吸入麻醉剂的患者较先停静脉麻醉剂的患者较易出现精神躁动。结论:建议麻醉医生在停麻醉药物时以先停吸入麻醉剂为佳,再以短效的异丙酚适当镇静,待病人拔管指征明确并清醒时拔管,病人安静舒适。

【关键词】 气管插管全麻 麻醉药 顺序 躁动 护理

本组研究我院自2008~2011年的100例插管全麻术后患者手术室的麻醉后护理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男42例,女58例,年龄45~80岁,ASAI~Ⅲ级,依据麻醉药停药顺序分A组(观察组即先停吸入麻醉剂后停静脉麻醉剂组)与B组(对照组即先停静脉麻醉剂后停吸人麻醉剂组),各5O例。其中高血压8例,糖尿病3例,同时合并多个重要器官中两种以上病变者6例,在A、B两组中的分布无差异性。

1.2 麻醉实施和维持 病人入手术室前30min苯巴比妥钠0.1,阿托品0.3~0.5mg肌注,全麻诱导用丙泊酚1~1.5mg/kg,芬太尼2~5g/kg,爱可松0.6~0.8mg/kg,进行全麻插管,全麻维持丙泊酚2~5mg/kg ·h。;七氟醚2~3吸入,BLEASE-6500型麻醉机控制呼吸,潮气量(VT)8ml/kg,呼吸频率(RF)14次/分,间断静脉滴入芬太尼及维库溴铵,剂量根据患者生命体征,手术情况,时间长短按需调整给药。高血压患者术中静注硝酸甘油1~5g/kg·min或硝普钠0.5~6~g/kg·min。术中两组全麻用药相似,术毕麻醉停麻药顺序A组先停吸入麻醉剂后停静脉麻醉剂,B组先停静脉麻醉剂后停吸入麻醉剂。

1.3 护理 麻醉苏醒期要特别观察有无呼吸抑制。呼吸抑制可危及病人的生命,应加强护理,注意观察,及时发现是关键。为防治呼吸抑制,我们采用术后6小时动态心电、指脉氧饱和度、呼吸率监护。做好急救准备工作,对危重、大手术、年老体弱病人,术后应常规备好急救物品,熟练抢救程序,以防不测。

1.4 监测记录 围麻醉期多功能监护仪监测MAP、HR、SpO2、ECG;ETCO2,高血压患者术中静注硝酸甘油1~5g/kg·min或硝普钠0.5~6~g/kg·min;记录患者手术、麻醉停药后躁动、血压、心率、呼吸率、指脉氧饱和度波动及苏醒时间。统计分析,数据以(z± )表示,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

2.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苏醒延迟,SpOz,ETCOz两组差异无显着性 A组停药后的MAP、HR较平稳,情绪稳定,吸痰合作,无明显躁动,B组停药后的MAP、HR较A 组波动上升,情绪不稳定,吸痰不合作,有明显躁动。躁动病人拔管后咽喉疼痛发生率较高。拔管后护理中有3例病人诉胸闷、呼吸困难,但心电监护呼吸无明显异常,还是按照呼吸抑制治疗,对症处理后好转。

3.讨论

我院尚未建立麻醉复苏室,全麻病人的复苏期护理是由手术室护士担任,医生与护士的沟通合作很重要。我们在术前配合医生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安慰患者,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并对患者的合理要求妥善处理,以取得患者的合作和信任,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术前注意保暖,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检查,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而老年患者因术前并发多种疾病和重要脏器功能减退,影响药物的分布、代谢、排泄及药物的效应,老年人静脉麻醉药的药理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及手术麻醉有差异的特点,麻醉管理质量的要求相应较高,麻醉用药量及停药时机与方法的探讨有利于帮助患者平稳苏醒,减少并发症,为围术期护理带来便利。

麻醉和手术过程中注意心血管系统功能,特别是术后拔管时要保持心血管系统功能的稳定。本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A组与B组比较血液动力学更趋于稳定,A 组更便于护理。A组因较迟停静脉全麻药丙泊酚,减轻手术部位及气嘈的应激反映,拔除气管导管时心血管功能较稳定,患者保持安静合作,自诉手术中及拔管后无不适感。B组后停七氟醚 ,可能是吸入麻醉剂镇痛作用不够强,意识又未恢复,疼痛刺激引起患者躁动不安,心血管系统功能波动明显,护理时需多人合作才能防止静脉输液脱出、各种连接管不被挣扎致脱落。因此建议麻醉医生在停麻醉药物时以先停吸人麻醉剂为佳,再以短效的异丙酚适当镇静,待病人拔管指征明确并清醒时拔管,病人安静舒适。


相关内容

  • 麻醉手术及护理问题
  • 中 南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麻醉手术及护理问题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护理 层 次 本科 学习中心 指导教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 目 录 1临床麻醉的作用 ------------------------------- -3 2麻醉方法----------------- ...

  • 34例肺叶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 34例肺叶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刘艳等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32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 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行肺叶切除手术34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用患者在围手术期均被给予精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呼吸道管 ...

  • 麻醉师应急手册
  • 前 言 麻醉术前访视和麻醉突发事件应急作为麻醉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适应我院麻醉科工作制度和满足医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麻醉医生术前访视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我们组织全科人员收集整理国内外资料,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编写了麻醉术前访视及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手册. 本手册写作体例新颖,内容 ...

  • 麻醉科应急预案.doc2
  • 一.成立麻醉手术室应急小组 随着急危重.疑难病人手术的增加,术中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和需要抢救的病人亦会增加,为了规范抢救流程和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极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进行急救,我科内成立应急小组,明确任务职责.应急小组领导成员及其职责: 组长:李显涛 职责:负责指挥各级人员参与抢救. 副组长:吕文明 赵 ...

  • 外伤开放性血气胸的胸腔镜治疗
  •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由外伤所致开放性血气胸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76例外伤所致开放性血气胸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对患者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手术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 ...

  • 全麻患者术后护理
  • 复苏室护士继续教育培训 计划 全 麻 患 者 术 后 护 理 主讲人:孙慧 讲课时间:2011.1.24 全麻术后护理 一.物品的准备:安装好吸引器,并协助麻醉医生准备及检查麻醉用具,包括麻醉机,氧气.气管插管等,协助麻醉师做好整个麻醉过程,保持输液通畅,以确保各种静脉用药及时而准确的进入体内. 二 ...

  •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8-2825-0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胸腺肿瘤切除及相关脂肪结蒂组织清扫术是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要治疗手段,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术后细致的观察,精心的护理对术后预防及治疗肌无力.胆碱能危象.反拗危象的发生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003~2008年 ...

  • 围手术期护理
  • 1. 全麻患者发生舌后坠, 正确的处理是(0.0分) A. 加深麻醉 B. 给氧 C. 用吸引器吸去咽喉部分泌物 D. 使用肌肉松弛剂静脉滴注 E. 用手托起下颌骨, 使下颌门齿咬合于上颌门齿之前 2. 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的目的, 下列哪项不是 (0.0分) A. 促进伤口早期愈合 B. 减轻伤口 ...

  • 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标准及流程
  • 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的标准与流程 转入的标准 麻醉复苏室所起的作用:对于所有麻醉病人手术后,不能达到ICU 收治标准.术中出现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或术毕全麻苏醒不完全的手术病人,即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易引起呼吸道阻塞,通气不足,呕吐,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并发症者,全麻气管导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