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的知识与幼儿教育

孩子到了五六岁,就会渐渐了解钱的用途,以及钱的样子和大小、面额种类、面额差异等外在意义。

如果这时,把钱按照不同种类摆好后进行观察和比较,那么对于了解钱本身也会很有帮助。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钱币也包含着许多有趣的科学内容,通过这种特殊方式的体验,可以让孩子了解到钱币知识。

这个阶段建议用硬币来当作教材(纸币适宜6~7岁的孩子):

每个硬币上的图案都什么?

硬币的颜色有什么不同?

最小的硬币和最大的硬币是哪个?它们的重量有什么不同?

硬币的价值如何进行比较?

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钱币包括了多种素材,包括纸币。摊开纸币后可以找出每张纸币上面相同的字体,还可以比较纸币图案与上面的人物的关系,以及每个纸币上面的人物在国家历史上的意义、有哪些防伪标记、纸币与硬币的价值及兑换、实际制造钱币所需的费用、复印时和真币有哪些不同、钱币在不同角度观察时投射的字体和颜色等,实际比较过程中,会发现观察的万法远比想象的要多。待具体的钱币教育结束后,就可以带孩子去参观货币博物馆了。

通过了解钱币,还可以提高数学加减的能力,并了解价格的含义。价格是表示商品价值的数值,意思是需要支付相应的钱。在这种教授过程中,还可以自然而然地问孩子介绍钱与商品交换及交易实现的地点(市场)。通过计算零钱的方式,向孩子灌输交易意识。这时就可以向孩子介绍金钱的重要性,并通过零花钱让孩子学会正确的消费方法。一般到了这个年龄,孩子不但可以理解金钱的内容,还比较容易接受有关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解。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平时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让孩子体验。如果和孩子一同逛市场,可以趁此向孩子讲解商品从生产地到达这里是如何运输的、期间都会经过哪些人的手、同样的商品为什么每个公司的价格各不相同等内容,进而解释金钱的必要性、如何挣钱、通过何种渠道挣钱等内容,那么孩子对经济就会更加感兴趣,从而得到不错的教育效果。

孩子到了五六岁,就会渐渐了解钱的用途,以及钱的样子和大小、面额种类、面额差异等外在意义。

如果这时,把钱按照不同种类摆好后进行观察和比较,那么对于了解钱本身也会很有帮助。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钱币也包含着许多有趣的科学内容,通过这种特殊方式的体验,可以让孩子了解到钱币知识。

这个阶段建议用硬币来当作教材(纸币适宜6~7岁的孩子):

每个硬币上的图案都什么?

硬币的颜色有什么不同?

最小的硬币和最大的硬币是哪个?它们的重量有什么不同?

硬币的价值如何进行比较?

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钱币包括了多种素材,包括纸币。摊开纸币后可以找出每张纸币上面相同的字体,还可以比较纸币图案与上面的人物的关系,以及每个纸币上面的人物在国家历史上的意义、有哪些防伪标记、纸币与硬币的价值及兑换、实际制造钱币所需的费用、复印时和真币有哪些不同、钱币在不同角度观察时投射的字体和颜色等,实际比较过程中,会发现观察的万法远比想象的要多。待具体的钱币教育结束后,就可以带孩子去参观货币博物馆了。

通过了解钱币,还可以提高数学加减的能力,并了解价格的含义。价格是表示商品价值的数值,意思是需要支付相应的钱。在这种教授过程中,还可以自然而然地问孩子介绍钱与商品交换及交易实现的地点(市场)。通过计算零钱的方式,向孩子灌输交易意识。这时就可以向孩子介绍金钱的重要性,并通过零花钱让孩子学会正确的消费方法。一般到了这个年龄,孩子不但可以理解金钱的内容,还比较容易接受有关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解。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平时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让孩子体验。如果和孩子一同逛市场,可以趁此向孩子讲解商品从生产地到达这里是如何运输的、期间都会经过哪些人的手、同样的商品为什么每个公司的价格各不相同等内容,进而解释金钱的必要性、如何挣钱、通过何种渠道挣钱等内容,那么孩子对经济就会更加感兴趣,从而得到不错的教育效果。


相关内容

  • 关于教师条件性知识的思考
  • 关于教师条件性知识的思考--内涵及培养与提升对策 郭秋月 [摘要]:教师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教师通过这些知识将自身所具有的本体性知识以一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同时能够进行教学反思,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在当前教师中仍然存在缺失,本文从教师的条件性知识 ...

  • 从专业化发展角度看教师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
  • 自古就有"学为人师"之说,教师的知识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教师也正是因为自己的丰富知识才获得大家的认可与尊重.但是,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知识的"量",对教师知识的"质"则缺乏应有的关注.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 ...

  • 教育知识价值选择中的目的/手段取向及其批判
  • 作者:陈建华 南京社会科学 2015年05期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5)01-0134-07 教育知识价值选择是教育哲学的经典问题,很多学者在讨论这一问题时,经常会把它概括为彼此密切相关且又具有对立性的两点:目的取向和手段取向.其中目的取向指向教育知识的内 ...

  • 重庆各区县教师公招考试科目
  • ①万州区: 笔试采取闭卷的方式进行.笔试分为公共科目笔试和专业科目测试,分值各为100分,总分200分. 公共科目:<综合基础知识> 专业科目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②酉阳自治县:笔试采取闭卷的方式进行,分为公共科目笔试和专业科 ...

  • 论科普知识的重要性
  • 论小学科普知识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科普知识教育是使学生感受科技魅力的基础,是培养我国青少年科技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小学科普知识教育的科学开展要以小学学生年龄特点为基础,针对其心理特点以兴趣为切入点进行,以此提高小学科普知识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基础科普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 ...

  • 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知识论文
  • 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知识论文 摘 要:通过相应的教育心理学知识问卷,针对我国现如今全国范围内的将近500所的学校中四千名中学教师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研究和调查,进一步分析了教师的年龄.教学时间.性别.文化水平以及学校种类对教师教育心理学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 发霉的奶酪
  • 作者:钟启泉有宝华 全球教育展望 2004年12期 最近,有幸拜读了王策三先生的宏篇大论<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载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3期,下文简称为<&q ...

  • 中国当代教育政策分析
  • 关于中国教育的当代政策分析 (行管10151:但承志.赵帆.文艳.徐捷) 我国建国50年在教育思想方面的逻辑发展轨迹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49-1966年,即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前.这一阶段接受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所提的"以系统的科学知识武装学 ...

  • 应试教育2
  • 双基"是什么?"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合格公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文化素养,是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双基"关乎公民的素质,制约着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品位,影响着人的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常 ...

  • 名师成长之路
  • 第二节 名师成长阶段及其特征 一.新手阶段 刚从大学毕业从事教师职业的均处于这一阶段.他们刚走过学生时代,熟悉学校环境,但现在却要重新认识学校.课堂环境,要仔细地对教学情境进行分析,在懂得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亲自从事教学实践以了解教学的真实情景并获得教学经验.在这个阶段中,新手教师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