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智慧城市管理办法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 智慧城市建设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为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中的综合应用,整合信息资源,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指导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实施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范围包括设市城市、区、镇。

第三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成立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工作。

第四条 试点城市(区、镇)人民政府是完成当地试点任务的责任主体,负责试点申报、组织实施、落实配套条件等工作。

二、申报

第五条 由申报城市(区、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所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申报由城市人民政府直接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

第六条 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 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已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或相关专项规划;

(二) 已完成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编制;

(三) 已有明确的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保障渠道,如已列入政府财政预算;

(四) 责任主体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组织管理。

第七条 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需提供下列材料:

(一)申请文件及所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推荐意见(签章)。

(二)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应体现以现代科学技术促进城镇化健康 — 1 —

发展的理念,明确提出建设与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等方面的发展目标、控制指标和重点项目。

(三)智慧城市试点实施方案。具体内容:

1.基本概况。包括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现状,社会公共服务和城市基础设施情况等。

2.可行性分析。包括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的需求分析、基础条件和优势分析及风险分析等。

3.创建目标和任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照《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提出合理可行的创建目标和建设任务,以及建设期限和工作计划。

4.技术方案。支撑创建目标的实现和服务功能的技术路线、措施和平台建设方案。

5.组织保障条件。包括组织管理机构、相关政策和资金筹措方式等。

6.相关附件。

三、评审

第八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组成国家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委员会由城市规划、市政、公共服务、园林绿化、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管理和技术专家组成。

专家委员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审,并负责智慧城市创建的技术指导和验收评定。

第九条 评审程序包括材料审查、实地考查、综合评审等环节。评审专家组从专家委员会中抽取专家组成。

(一) 材料审查。专家组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可行性、科学性进行审查。

(二) 实地考查。专家组对通过材料审查的城市进行实地考查,考查内容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建设与应用水平、保障体系和建设基础等,并形成书面意见。

(三) 综合评审。专家组通过查看申报材料、听取工作和试点实施方案汇报、听取实地考查意见和综合评议等程序,对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进行综合评审,并形成综合评审意见。

— 2 —

第十条 综合评审意见报住房城乡建设部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审批,批准后的试点城市名单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上公布。

四、创建过程管理和验收

第十一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与试点城市(区、镇)人民政府签订国家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明确创建目标、创建周期和建设任务等内容。

第十二条 承担试点任务的责任主体要明确创建工作行政责任人,成立由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试点工作实施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实施工作。

第十三条 试点城市在创建期内,每年12月31日前向住房城乡建设部提交年度自评价报告,说明预定目标的执行情况。根据年度自评价报告,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实地考查建设工作进展,并形成年度评价报告。

第十四条 创建期结束后,住房城乡建设部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创建任务书组织验收。对验收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至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未通过验收的允许进行一次限期整改,整改结束后组织复验收。

第十五条 评定结果报住房城乡建设部智慧城市领导小组核定后,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上公示,公示期10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命名其相应等级的国家智慧城市(区、镇)。

五、附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负责解释。

— 3 —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 智慧城市建设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为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中的综合应用,整合信息资源,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指导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实施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范围包括设市城市、区、镇。

第三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成立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工作。

第四条 试点城市(区、镇)人民政府是完成当地试点任务的责任主体,负责试点申报、组织实施、落实配套条件等工作。

二、申报

第五条 由申报城市(区、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所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申报由城市人民政府直接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

第六条 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 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已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或相关专项规划;

(二) 已完成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编制;

(三) 已有明确的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保障渠道,如已列入政府财政预算;

(四) 责任主体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组织管理。

第七条 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需提供下列材料:

(一)申请文件及所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推荐意见(签章)。

(二)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应体现以现代科学技术促进城镇化健康 — 1 —

发展的理念,明确提出建设与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等方面的发展目标、控制指标和重点项目。

(三)智慧城市试点实施方案。具体内容:

1.基本概况。包括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现状,社会公共服务和城市基础设施情况等。

2.可行性分析。包括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的需求分析、基础条件和优势分析及风险分析等。

3.创建目标和任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照《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提出合理可行的创建目标和建设任务,以及建设期限和工作计划。

4.技术方案。支撑创建目标的实现和服务功能的技术路线、措施和平台建设方案。

5.组织保障条件。包括组织管理机构、相关政策和资金筹措方式等。

6.相关附件。

三、评审

第八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组成国家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委员会由城市规划、市政、公共服务、园林绿化、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管理和技术专家组成。

专家委员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审,并负责智慧城市创建的技术指导和验收评定。

第九条 评审程序包括材料审查、实地考查、综合评审等环节。评审专家组从专家委员会中抽取专家组成。

(一) 材料审查。专家组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可行性、科学性进行审查。

(二) 实地考查。专家组对通过材料审查的城市进行实地考查,考查内容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建设与应用水平、保障体系和建设基础等,并形成书面意见。

(三) 综合评审。专家组通过查看申报材料、听取工作和试点实施方案汇报、听取实地考查意见和综合评议等程序,对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进行综合评审,并形成综合评审意见。

— 2 —

第十条 综合评审意见报住房城乡建设部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审批,批准后的试点城市名单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上公布。

四、创建过程管理和验收

第十一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与试点城市(区、镇)人民政府签订国家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明确创建目标、创建周期和建设任务等内容。

第十二条 承担试点任务的责任主体要明确创建工作行政责任人,成立由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试点工作实施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实施工作。

第十三条 试点城市在创建期内,每年12月31日前向住房城乡建设部提交年度自评价报告,说明预定目标的执行情况。根据年度自评价报告,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实地考查建设工作进展,并形成年度评价报告。

第十四条 创建期结束后,住房城乡建设部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创建任务书组织验收。对验收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至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未通过验收的允许进行一次限期整改,整改结束后组织复验收。

第十五条 评定结果报住房城乡建设部智慧城市领导小组核定后,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上公示,公示期10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命名其相应等级的国家智慧城市(区、镇)。

五、附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负责解释。

— 3 —


相关内容

  • [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热暗藏隐忧
  • 一度被公众认为难产的住建部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终于尘埃落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公布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智慧城市试点,加上此前公布的首批90个智慧城市试点,目前住建部确定的试点已达193个. 智慧城市建设在全国已掀起了新一轮热潮,北京于2012年正式发布<智慧北京行动纲要&g ...

  • 建设数字城管,打造"智慧城市"
  • 作为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智慧城市"建设已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14年1月29日,住建部在北京召开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其中包括成都市.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城市管理"科学 ...

  • 我国智慧停车行业政策背景分析
  • 我国智慧停车行业政策背景分析 1.停车场建设相关政策汇总 停车产业化.市场化是解决"停车难"的必由之路,但由于经营性停车场投资规模大.资金回收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社会资本进入的积极性不高,2015年以来我国停车产业政策密集出台,加快推进停车设施建设. 图表 我国停车场建设相关政 ...

  • 智慧城市需要何种智慧
  • 新能源.物联网.智慧建筑.绿色经济,这些备受瞩目的高新概念已引起了越来越多决策者的注意,并且频繁地出现在了各种政府文件中. 这些带着光环的术语能真正发挥出"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作用吗?还是新名词掩盖下的面子工程?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进程中,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quo ...

  • 住房信息联网困难多 五问"40城市住房信息联网"
  • 2012年06月26日 09:45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樊大彧 "保证在2012年6月末,实现40个主要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联网."这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今年初作出的承诺.40个城市住房信息与住建部联网,这原本是应该于2011年年底以前完成的任务,然而因推进艰难,住 ...

  • 全国首个"智慧城市物联网大数据管理平台"在广州发布
  • 南方网讯(全媒体见习记者/许可)今天上午,中科智城软件有限公司在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发布了国内首个"智慧城市物联网大数据管理平台"(以下简称"智慧平台"),也对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新项目--物联网智慧灯杆进行推介. 记者在现场获悉,自2013年住建部公布第一批智慧城市 ...

  • 智慧城市该如何建设?百年金海总结解决方案
  •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小区治安等问题日益严峻.为了面对这些挑战,从2013年8月,国家住建部公布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试图解决城市问题,至今智慧城市试点已达290个.对于一哄而起建设智慧城市的狂热,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杜平指出,不少城市对智慧城市的定位和功能不够清晰,偏重于 ...

  • 智慧城市建设凸显三大问题
  • [产业发展资讯] 智慧城市建设凸显三大问题 人民邮电报 2016-05-23 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是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城市内涝等"城市病"依旧困扰着许多城市.这让一些行业专家对已经广泛开展的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在近300个城市开展试点后,智慧城市建设还面临哪些 ...

  • 院士:用大数据发展低碳智慧交通
  •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国越来越多地方提出建设"智慧城市",以达到发展更低碳.绿色.可持续.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CSST成员企业智慧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系统院士论坛"在香港召开. 会上,不少专家指出,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