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3)

课题 统计

课型 复习

1.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统计的初步知识,加深学生对统计的意义及其应用的 理解。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会看、会分析、会制作简单统计图表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统计知 (三维目标)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统计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综合分析能力 对比观察 课件 教学环节 课前修改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2008 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我国运动员 在各个项目中夺冠的可能性有多大?最终能夺到多少金牌、 银牌 和铜牌呢?这里面涉及统计与概率的知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 习统计与概率。 板书课题:统计复习 二、复习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网 教师:有关统计的知识你还记得哪些?请在小组内交流。 请学生汇报,并请其他同学补充。 学生:统计活动要经历确定任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等过 程。 学生:收集数据的途径很多,比如可以上网查询数据,可以 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 学生:收集数据有两种情形,一是收集静态的数据,如全校 各班人数;二是收集动态数据,比如统计各种车的车流量,可以 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收集。 学生: 经过整理后的数据可以用统计表表示,也可以用统计 图表示。 学生:统计表可以分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 学生: 统计图可以分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 图。 学生: 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 计图的优点是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 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 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容易看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生 活中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统计图。 学生: 在统计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到平均数,用总数÷总份数 =平均数。 通过老师的启发和学生的相互补充构建知识网, 教师板书在 黑板上,可让学生做笔记。 三、教学例 1 1.出示例 1 的原始数据

第1页

教师: 这是我国运动员在第 25~28 届奥运会上获奖情况, 请根据这些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2.学生独立完成书第 118 页上的统计表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提示:比如合计一列中的数据表示什 么?总计一行中的数据表示什么? 3.学生展示所填的统计表 请学生说说总计是怎样求的?合计是怎样求的?集体订 正。 4.体会统计表的优势 教师: 把前面的原始数据制成这个统计表之后,与前面的 原始数据相比较有什么优势? 学生: 能清楚地看出每一届奖牌总数和这四届金牌、银牌 和铜牌总数各是多少。 5.学生完成书第 118 页上的绘制统计图 教师: 请利用这四届奥运会的金牌数和银牌数制成条

形统 计图或者折线统计图。 可以让一半的学生制条形统计图, 一半的学生制折线统计 图。教师可以给予适当提示:一格代表 2 枚比较合理,注意别忘 了标图例。 6.学生展示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分别结合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说说从图中发 现了什么? 学生:从条形统计图中明显看出 28 届奥运会的金牌数最 多,25,26 届奥运会的金牌数同样多,27 届奥运会银牌数最 少…… 学生: 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金牌数呈上升趋势,银牌 数呈下降趋势…… 7.结合上面统计表和统计图说说自己的感想 8. 根据这四届奥运会的获奖情况,预测 2008 年奥运会的获 奖情况 四、课堂活动 1.完成第 119 页课堂活动第 1 题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并估计、计算小组内上月的平均 用电量。 (2)汇总各小组的平均用电量,估计并计算全班上月的平 均用电量。 2.复习扇形统计图 (1)出示第 119 页课堂活动第 2 题。 教师: 这是什么统计图?学法交流占百分之几?怎样求? 从这幅统计图上明白了什么? (2)学生自己解决第 2 题的 3 个问题。 (3)学生汇报解题方法,集体订正。 教师:求学法交流的播放时间是多少实际上是求 2 时的 35%是多少?求特长展示播放时间比音乐欣赏多百分之几可以用 哪些方法? 五、全课小结

第2页

教师: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有什 么要提醒大家需注意的地方? 六、练习应用 1.完成练习二十三的第 1~4 题 2.拓展练习 同学去参观歌乐山烈士陵园, 从学校到烈士陵园的行程情况 如下图: (1)经过()时到达歌乐山烈士陵园。 (2)()到()这段时间停车休息,休息了()时。 (3)汽车前 2 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最后 1 时的平均速度 是多少?哪个时间段汽车行驶得最快? (4)请你用语言描述同学们乘车去歌乐山烈士陵园的行程 情况。

已经在教案中涉及 作业设计

统计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特点: 折现统计图特点: 扇形统计图特点

课后反思

第3页

课题 统计

课型 复习

1.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统计的初步知识,加深学生对统计的意义及其应用的 理解。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会看、会分析、会制作简单统计图表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统计知 (三维目标)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统计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综合分析能力 对比观察 课件 教学环节 课前修改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2008 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我国运动员 在各个项目中夺冠的可能性有多大?最终能夺到多少金牌、 银牌 和铜牌呢?这里面涉及统计与概率的知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 习统计与概率。 板书课题:统计复习 二、复习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网 教师:有关统计的知识你还记得哪些?请在小组内交流。 请学生汇报,并请其他同学补充。 学生:统计活动要经历确定任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等过 程。 学生:收集数据的途径很多,比如可以上网查询数据,可以 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 学生:收集数据有两种情形,一是收集静态的数据,如全校 各班人数;二是收集动态数据,比如统计各种车的车流量,可以 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收集。 学生: 经过整理后的数据可以用统计表表示,也可以用统计 图表示。 学生:统计表可以分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 学生: 统计图可以分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 图。 学生: 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 计图的优点是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 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 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容易看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生 活中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统计图。 学生: 在统计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到平均数,用总数÷总份数 =平均数。 通过老师的启发和学生的相互补充构建知识网, 教师板书在 黑板上,可让学生做笔记。 三、教学例 1 1.出示例 1 的原始数据

第1页

教师: 这是我国运动员在第 25~28 届奥运会上获奖情况, 请根据这些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2.学生独立完成书第 118 页上的统计表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提示:比如合计一列中的数据表示什 么?总计一行中的数据表示什么? 3.学生展示所填的统计表 请学生说说总计是怎样求的?合计是怎样求的?集体订 正。 4.体会统计表的优势 教师: 把前面的原始数据制成这个统计表之后,与前面的 原始数据相比较有什么优势? 学生: 能清楚地看出每一届奖牌总数和这四届金牌、银牌 和铜牌总数各是多少。 5.学生完成书第 118 页上的绘制统计图 教师: 请利用这四届奥运会的金牌数和银牌数制成条

形统 计图或者折线统计图。 可以让一半的学生制条形统计图, 一半的学生制折线统计 图。教师可以给予适当提示:一格代表 2 枚比较合理,注意别忘 了标图例。 6.学生展示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分别结合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说说从图中发 现了什么? 学生:从条形统计图中明显看出 28 届奥运会的金牌数最 多,25,26 届奥运会的金牌数同样多,27 届奥运会银牌数最 少…… 学生: 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金牌数呈上升趋势,银牌 数呈下降趋势…… 7.结合上面统计表和统计图说说自己的感想 8. 根据这四届奥运会的获奖情况,预测 2008 年奥运会的获 奖情况 四、课堂活动 1.完成第 119 页课堂活动第 1 题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并估计、计算小组内上月的平均 用电量。 (2)汇总各小组的平均用电量,估计并计算全班上月的平 均用电量。 2.复习扇形统计图 (1)出示第 119 页课堂活动第 2 题。 教师: 这是什么统计图?学法交流占百分之几?怎样求? 从这幅统计图上明白了什么? (2)学生自己解决第 2 题的 3 个问题。 (3)学生汇报解题方法,集体订正。 教师:求学法交流的播放时间是多少实际上是求 2 时的 35%是多少?求特长展示播放时间比音乐欣赏多百分之几可以用 哪些方法? 五、全课小结

第2页

教师: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有什 么要提醒大家需注意的地方? 六、练习应用 1.完成练习二十三的第 1~4 题 2.拓展练习 同学去参观歌乐山烈士陵园, 从学校到烈士陵园的行程情况 如下图: (1)经过()时到达歌乐山烈士陵园。 (2)()到()这段时间停车休息,休息了()时。 (3)汽车前 2 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最后 1 时的平均速度 是多少?哪个时间段汽车行驶得最快? (4)请你用语言描述同学们乘车去歌乐山烈士陵园的行程 情况。

已经在教案中涉及 作业设计

统计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特点: 折现统计图特点: 扇形统计图特点

课后反思

第3页


相关内容

  • "概率与统计"教学之我见
  • "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反映数学应用性的课程. 本文从"概率与统计"的背景和地位.内容与要求以及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及高考的要求来分析阐述高中"概率与统计"的教学. 一.高中数学新课程概率统计背景和地位 根据中学数 ...

  • 概率统计的认识
  • 概率统计的认识 概率统计的认识 动科三班2004336311黄少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越来越重要.运用数据进行推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适用并且强有力的思考方式.把握统计与概率的思想实质是提高其教学质量的关键.美国数学史家与数学教育家M.克莱因在<古今数学思想>的序中 ...

  • (转)张奠宙:小学数学教材中概率统计内容述评
  • 张奠宙:小学数学教材中概率统计内容述评(转伊阳工作室) 21世纪的数学课程改革,把概率统计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进入小学数学课程,这是一个重大的举措,具有里程碑意义.现在,各地的小学数学教材已经编写了统计和概率内容,并且付诸教学实践,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是,前进的道路上,总会有一些问题." ...

  • 经济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经济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为经济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经济学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课.本课程由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部分组成.概率论部分侧重于理论探讨,介绍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建立一系列定理和公式,寻求解 ...

  • 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
  • 课程简介 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 [课程简介] 本课程运用了大量教学中的具体案例来解读<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具体要求.变化.重点等.具体阐释了"抽样与数据分析"的九条要求."事件与概率"部 ...

  • 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统计概念教学有效性研究
  • 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统计及综合应用教学有效性研究 课 题 实 施 方 案 铜仁市南长城小学:六年级组 一.课题的提出 在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的今天,数据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为了更好的理解世界,人们必须学会处理各种信息:尤其是数字信息.收集.整理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个公民基本素养的一部分.在小 ...

  • 第十单元概率与统计初步--教学设计
  • 第十单元 概率与统计初步 教学设计 课题1 频率与概率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2.理解频率与概率的概念: 3.了解频率与概率两个概念之间的异同: 4.培养学生参与试验的热情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 频率与概率的概念. [教学难点] 频率与概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 ...

  • 概率统计在生活中应用
  • 概率统计在生活中应用 随着科学的发展,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生活的数学无处不在.而概率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样也在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用处. 抽样调查,评估,彩票,保险等经常会遇到要计算概率的时候,举个例子在保险公司里有2500个同一年龄的人参加了人寿保险,在一年里死亡的概率为0.002,每 ...

  • 论文概率论在经济方面的应用
  •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引言 1.1 概率论发展历史简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研究的对象是随机现象,是研究和谐是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学 科.概率论产生于十七世纪,本来是有保险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但是来自于赌博者的请 求,却是数学家们思考概率论中问题的源泉.十七世纪中叶,法国贵族德·美黑在骰 ...

  • 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知识点
  • 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 第一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1) 随机试验 (2) 样本空间.随机事件 (3) 频率与概率 (4) 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 (5) 条件概率 (6) 独立性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随机现象与随机试验,了解样本空间的概念,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熟练掌握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了解事件频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