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办煤矿。设计年产量3万吨,实际年产量6万吨。立井开拓,中央边界式通风。该矿矿长和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三违现象严重。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井下作业任务和人员安排没有统一布置和记录。该矿井下物料及灭火器材存放混乱;一贯使用煤面和煤块封堵炮孑L;用电缆明接头放炮的现象时有发生。该矿煤尘具有爆炸性。井下没有防尘洒水设施,也没有按照《乡镇煤矿安全规程》采取防尘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年×月×日,早8时30分停电后,使用柴油发电机向井下送电。由于电力不足,北翼工作面及南翼工作面轮流生产。下午l4时,班共下井72人。南翼工作面工人下井后,打眼放第一炮后出煤。l5时30分左右开水泵,停南翼电,当时主扇风机和局扇都没有开启。17时30分全矿来电,主扇和局扇仍没有开启。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北翼工作面打眼后放第二炮时,工作面口2m处挂在背板上折11个电雷管拖地引脚线被拖动的电缆明接头引爆,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共死亡26人,伤10人,直接经济损失38万元(时值)。
(1)试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安全生产法》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3)提出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建议。
答题要点:
(1)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①由于主扇和局扇风机均未开启,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造成瓦斯局部积聚;
②该矿煤尘具有爆炸性,又未采取防尘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
③井下管理混乱,以致在电雷管存放不当的情况下,电缆明接头碰到电雷管引脚线,引起雷管爆炸(即点火源),导致此次事故发生。
间接原因:
①该矿矿长无证上岗,应属非法煤矿;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下(如煤尘具有爆炸性但没有采取防尘措施等)还在生产;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责任;
②该矿安全管理不足,表现在许多方面,如:
a.安全管理制度没有或不健全,如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等; b.三违现象严重,如时常违章放炮没有得到纠正等;
c.井下物料放置混乱,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
d.该矿从矿主到工人的安全素质均不高,反映出安全教育培训不足等。 (2)根据《安全生产法》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①根据《安全生产法》第77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②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0条、81条、82条及83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该矿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③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2条、83条及90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该矿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④根据《安全生产法》第93条,对该矿进行处理。 (3)措施建议
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进行煤矿资格审查,坚决停办非法或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
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开工煤矿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③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及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他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严格执行;
④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主要负责人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1. 安全生产、消防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家用电器失火的主要原因?
答:电器短路、超负荷、漏电、线路接触不良。
3.火灾发生后,如果逃生之路已被切断,应怎么办?
答:应退回室内,关闭通往燃烧房间的门窗,并向门窗上泼水,延缓火势 发展,同时打开未受烟火威胁的窗户,发出求救信号。
4.防止火灾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答:有效地管理好可燃物,控制火源,避免火 源、可燃物、助燃物三者间的相互作用。
5.可燃物的种类有哪些?各举一例。
答:固体可燃物。如:木材、纸张、布匹等。 可燃液体。如:汽油、油漆、酒精等。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乙炔气等。
6."严禁烟火”的标志通常出现在哪些地方?
答:火灾危险性大的部位;重要的场所;物资集中,发生火灾损失大的地方;人员集中,发生火灾伤亡大的场所。
7.在防火重点部位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不在这些场所吸烟和随意使用明火;不将易燃易爆物品带人防火重点部位;严格遵守各种安全标志、消防标志的要求,遵守各项防火安全制度,服从消防保卫人员的管职;劝阻违章人员、制止违章行为。维护防火重点部他的消防安全。
8.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哪些火灾?
答:扑救汽油、煤油、柴油和木材等引起的火灾。
9.于粉火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哪些火灾?
答: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
10.1211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哪些火灾?
答:用于扑灭油类、电器、精密仪器、仪表、图书资料等火灾。
1.火灾逃生的四个要点是什么?
答:防烟熏;果断迅速逃离火场;寻找逃生之路;等待他救。
2.家庭火灾的原因大多是什么?
答:生活用火和家用电器使用不慎或易燃、可燃品使用不当。
3.在林区作业和通行的机动车辆,应注意什么?
答:必须安设防火装置,严防漏火、喷火和机车闸瓦脱落引起火灾。
4.火灾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有毒气体中毒,如一氧化碳;缺氧、窒息; 烧伤致死;吸入热气。
5.电话报火灾时应注意什么?
答:要讲清楚起火单位、详细地址、着火情况、 什么物品着火、有无爆炸危险、是否有人被困及报警用的电话号码和报警人的姓名等。
6.报完火警后怎么办?
答:派人到单位门口、街道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并带领消防车迅速赶到火场。
7.灭火的三种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
8.防火“六不准”的内容是什么?
答:在严禁吸烟的地方,不准吸烟;生产、生活用火要有专人看管,用火不准超量;打更、值宿人员要尽职尽责,不准擅离职守;安装使用电气设备,不准违反规定;教育小孩不准玩火;各种消防设备和灭火工具不准损坏和挪用。
9.班后防火“五不走”的内容是什么?
答:交接班不交待清不走;用火设备火源不熄灭不走;用电设备不拉闸断电不走;可燃物没清干净不走;发现险情不报告不处理好不走。
10.火灾蔓延的方式有哪几种?
答: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
1.四氯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哪些火灾?
答:主要用于扑救电器设备火灾。
2.我国《消防法》何时实行?全国消防宣传日是哪一天?
答:1998.9.1 11月9日
3.火源大致包括哪几类?各举一例。
答:明火:如火柴、燃气炉、热水器等。生产性火源:如电焊、汽车发动机、工业锅炉等。自然火源:雷电、静电等。
4.火警电话、交通事故报警台、急救电话各是什么?
答:119 122 120
5.1211灭火器多长时间检查一次总重量,下降多少,就要灌装充气?
答:每半年 十分之一
6.建筑物起火后多少分钟内是灭火的最好时间?
答:5-7分钟。
7.每年何时为森林防火戒严期?
答:3月15日—4月15日。
8.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什么?
答: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设法扑救。
9.为防止火灾,车间抹过油的废布废棉丝应怎样处理?
答:放在有益的铁桶内。
10.如果因电器引起火灾,在许可的情况下,首先应怎样做?
答:关闭电源开关,切断电源;用细土、沙土、 四氯化碳或1211火火器进行灭火。
问题:有时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又会促进设备出现不安全状态,这说明人与物两因素存在着连锁关系.
这句话为什么是错误的? 错在哪里?
老师:您好!
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并不会导致人产生不安全行为。这种说法太片面。在有些情况
下,表面看来是设备的问题导致人产生一些不安全行为,但实际是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内因还是人本身。
某水泥厂拟新建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及其配套设施。生产设施主要包括:厂房建筑、压缩空气站、物料储运系统、供配电系统、新建道路、一座12 000km余热发电机组等。水泥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粉磨。生料制备是将生产水泥的各种原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合,经粉磨制成料粉(干法)的过程;熟料煅烧是将生料粉在水泥窑内熔融得到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的过程;水泥粉磨是将熟料深加工适量混合材料(矿渣),共同磨细得到最终产品——水泥的过程。
其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石灰石储存、输送及预均化:卸车后的石灰石由胶带输送机送到碎石库储存,按一定比例出库送至预均化堆场的输送设备上。预均化堆场采用悬臂式胶带堆料机堆料,采用桥式刮板取料机取料。
(2)原料调配站及原料粉磨:原料调配站将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和后由胶带传送机送入原料磨。原料粉磨采用辊式磨,利用窑尾预热器排出的废气作为烘干热源。
(3)生料均化,储存与人窑。
(4)原料输送与煤粉制配。
(5)熟料烧成与冷却:熟料烧成采用回转窑,窑尾带五级旋风预热器和分解炉,熟料冷却采用篦式冷却机,熟料出冷却机的温度为环境温度的+65%。为破碎大块熟料,冷却机出口处设有一台锤破碎机。
(6)废气处理:从窑尾预热排出的废气,经高温风机一部分送至原料磨作为烘干热源,另一部分送入增湿塔增湿降温后,直接进入电收尘器净化后排人大气。
(7)熟料储存及运输。
(8)水泥调配:熟料、石膏、矿渣按比例配合经胶带输送机送至水泥磨。
(9)水泥粉磨:采用球磨机,磨好的水泥料送入高效洗粉机,送出的成品随气流进入布袋收尘器,收不来的成品送人水泥库。
(10)水泥储存及散装。
(11)辅助工程:余热发电系统和压缩空气站。
本项目所涉及的主要设备包括:原料立磨、胶带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刮板取料机、堆料机、烘干兼粉碎煤磨、五级旋风预热器、窑外分解回转窑、分解炉、冷却机、燃煤锅炉、余热发电机组、压缩空气罐(压缩空气站)、袋式收尘器、电除尘器等。请根据给定的条件,解答以下问题:
(1)对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2)试针对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3)试分析安全检查表法、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中不适用于该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的方法,并说明理由;指出适用于该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的方法说明理由。
试题分析:
该题同样要求回答3个问题,但与上述分析题不同,3个问题均与题目所给出的条件有关,必须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条件来作答,相比分析题,难度明显增大。
答题程序:同分析题
答题要点:
(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①火灾、爆炸; ②机械伤害; ③起重伤害; ④车辆伤害; ⑤触电;⑥高空坠落; ⑦粉尘;⑧噪声; ⑨高温; ⑩震动。
(2)安全对策措施从下列方面考虑
①总平面布置; ②机械设备; ③电气设备; ④压力容器; ⑤交通运输; ⑥消防;⑦防尘; ⑧防噪声; ⑨防高温; ⑩防震动。
(3)不适用于该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的方法
①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理由: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它以物质系数为基础,再考虑工艺过程中其他因素如操作方式、工艺条件、设计状况、物料处理、安全装置情况等的影响,来计算每个单元的危险度数值,然后按数值大小划分危险度级别,对化工生产过程中固有危险的度量。 ②危险指数评价方法
a.客观地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
b.找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
c.向管理部门通报潜在火灾、爆炸危险性;
d.使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各部分可能的损失及减少损失的途径。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适用于评价项目存在有易燃、易爆或化学活性物质,并要求物质的量不少于454k9或0.454m3。主要适用于化工生产装置及生产过程。而该建设项目不存在有易燃、易爆或活性化学物质,故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不适用于该建设项目的安全验收评价。
(4)适用于该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的方法有:
①安全检查表法
理由:安全检查表法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可适用于工程、系统的各个阶段。常用于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专项安全评价。
事先编制,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来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至于漏掉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可以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遵守的情况,提出准确的评价。检查表的应用方式是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刻,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表内还可注明改进措施的要求,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查改进情况。简明易懂,容易掌握。
②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理由: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适用于评价人们在某种具有潜在危险的作业环境中进行作业的危险程度。
原理:影响危险性的因素有3个: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暴露于这种危险环
境的情况E;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C。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D=hF.C。
该建设项目在进行安全验收评价时,其主要设备设施及配套设施应已建成,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危险作业场所,如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及水泥粉磨等,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可评价这些危险作业场所的危险性大小,为项目安全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
试论述安全评价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安全,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安全是指全民、全社会的安全,狭义安全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的安全。现代安全的核心是系统安全工程,现代安全管理就是围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这三个基本环节开展风险防范工作,其体现在熟练地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研究、分析、评价、控制以及消除或削减生产领域的各种危险,有效地防止灾害事故,避免损失。这已经完全不同于以事故为中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事后型安全管理。
安全评价是依照国家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复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分布部位、数目,预测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和严重程度,进而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进行管理决策,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随着安全评价工作向纵、深方向的开展,其作为安全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正逐渐被社会广泛认可,对于安全生产所起的技术保障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对安全管理模式的完善,更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特点是凭经验进行管理,多为事故发生后再进行处理。通过安全评价,可以预先识别系统的危险性,分析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状况,全面的评价系统及各部分的危险程度和安全管理状况,促使生产经营单位达到规定的安全要求。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所有部门都能按照要求认真评价本系统的安全状况,将安全管理范围扩大到生产经营单位各部门、各环节,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系统化管理。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目标管理。安全评价一方面可以使各部门、全体职工明确各自的安全目标,在明确的目标下,统一步调、分头进行,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化、统一化、标准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各层次领导及技术人员补充现代安全管理的知识,了解系统安全工程的精髓所在,从被动与事后型的“亡羊补牢”模式向以风险防范为重点的系统化安全管理模式迈进。
二、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开展安全评价与预评价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即确保建设项目建成后实现安全生产,使因事故及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优选有关的措施和方案,提高建设基础上的安全卫生水平,获得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从设计上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化。拟建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水平,首先取决于安全设计。预评价作为安全设计的主要依据,它将找出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的主要条件后果,并提出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主要条件的最佳技术、措施和方案,为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依据和条件。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实施监察、管理提供依据。预评价改变了“先建设、后治理”的被动局面,使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的管理、监察工作沿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深入地开展。
三、开展安全评价工作为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当代人对安全生产问题的新认识、新观念表现在对安全本质的再认识和剖析上,把安全生产基于危险分析和预测评价的基础上。表现在对事故的本质揭示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安全生产建立在预防和控制基础上。在新世纪人们逐渐修正和广泛应用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Heinrich因果连锁理论、管理失误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危险源理论、事故原点理论等理论来指导安全生产。现代安全管理具有变纵向单因素管理为横向综合管理,变事故处理为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只顾经济效益的商业管理为效益、环境、安全与健康的综合经营管理,变被动、辅助、滞后的管理程式为主动、本质、超前的管理程式,变外迫型目标为内激型目标等特点。由此可见安全管理对
象,内容和方法已发生重大变化,整个组织的安全管理理念也要因此作出相应转变。此时,积极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就尤显其必要性。
近年来,安全评价工作在我国健康快速的发展,它作为现代安全管理模式,体现了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的理念,是保证生产经营单位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实践证明,推行安全评价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技兴安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 。
(一)安全评价的内容
安全评价是一个利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工程存在的风险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两部分。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在于识别危险源;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来自危险源的危险程度,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是否可以被接受。在实际的安全评价过程中,这两个方面是不能截然分开、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于整个评价工作中。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如图12—1所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安全技术领域里,已由以往主要研究、处理那些已经发生 l和必然发生的事件,发展为主要研究、处理那些还没有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并把这 1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具体化为一个数量指标,计算事故发生的概率,划分危险等级,制定安全标准和对策措施,并对其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从中选择最佳的方案,预防事故的发生。
安全评价通过危险性识别及危险度评价,客观地描述系统的危险程度,指导人们预先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系统的危险性。
某乡办煤矿。设计年产量3万吨,实际年产量6万吨。立井开拓,中央边界式通风。该矿矿长和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三违现象严重。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井下作业任务和人员安排没有统一布置和记录。该矿井下物料及灭火器材存放混乱;一贯使用煤面和煤块封堵炮孑L;用电缆明接头放炮的现象时有发生。该矿煤尘具有爆炸性。井下没有防尘洒水设施,也没有按照《乡镇煤矿安全规程》采取防尘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年×月×日,早8时30分停电后,使用柴油发电机向井下送电。由于电力不足,北翼工作面及南翼工作面轮流生产。下午l4时,班共下井72人。南翼工作面工人下井后,打眼放第一炮后出煤。l5时30分左右开水泵,停南翼电,当时主扇风机和局扇都没有开启。17时30分全矿来电,主扇和局扇仍没有开启。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北翼工作面打眼后放第二炮时,工作面口2m处挂在背板上折11个电雷管拖地引脚线被拖动的电缆明接头引爆,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共死亡26人,伤10人,直接经济损失38万元(时值)。
(1)试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安全生产法》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3)提出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建议。
答题要点:
(1)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①由于主扇和局扇风机均未开启,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造成瓦斯局部积聚;
②该矿煤尘具有爆炸性,又未采取防尘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
③井下管理混乱,以致在电雷管存放不当的情况下,电缆明接头碰到电雷管引脚线,引起雷管爆炸(即点火源),导致此次事故发生。
间接原因:
①该矿矿长无证上岗,应属非法煤矿;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下(如煤尘具有爆炸性但没有采取防尘措施等)还在生产;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责任;
②该矿安全管理不足,表现在许多方面,如:
a.安全管理制度没有或不健全,如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等; b.三违现象严重,如时常违章放炮没有得到纠正等;
c.井下物料放置混乱,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
d.该矿从矿主到工人的安全素质均不高,反映出安全教育培训不足等。 (2)根据《安全生产法》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①根据《安全生产法》第77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②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0条、81条、82条及83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该矿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③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2条、83条及90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该矿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④根据《安全生产法》第93条,对该矿进行处理。 (3)措施建议
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进行煤矿资格审查,坚决停办非法或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
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开工煤矿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③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及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他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严格执行;
④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主要负责人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1. 安全生产、消防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家用电器失火的主要原因?
答:电器短路、超负荷、漏电、线路接触不良。
3.火灾发生后,如果逃生之路已被切断,应怎么办?
答:应退回室内,关闭通往燃烧房间的门窗,并向门窗上泼水,延缓火势 发展,同时打开未受烟火威胁的窗户,发出求救信号。
4.防止火灾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答:有效地管理好可燃物,控制火源,避免火 源、可燃物、助燃物三者间的相互作用。
5.可燃物的种类有哪些?各举一例。
答:固体可燃物。如:木材、纸张、布匹等。 可燃液体。如:汽油、油漆、酒精等。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乙炔气等。
6."严禁烟火”的标志通常出现在哪些地方?
答:火灾危险性大的部位;重要的场所;物资集中,发生火灾损失大的地方;人员集中,发生火灾伤亡大的场所。
7.在防火重点部位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不在这些场所吸烟和随意使用明火;不将易燃易爆物品带人防火重点部位;严格遵守各种安全标志、消防标志的要求,遵守各项防火安全制度,服从消防保卫人员的管职;劝阻违章人员、制止违章行为。维护防火重点部他的消防安全。
8.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哪些火灾?
答:扑救汽油、煤油、柴油和木材等引起的火灾。
9.于粉火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哪些火灾?
答: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
10.1211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哪些火灾?
答:用于扑灭油类、电器、精密仪器、仪表、图书资料等火灾。
1.火灾逃生的四个要点是什么?
答:防烟熏;果断迅速逃离火场;寻找逃生之路;等待他救。
2.家庭火灾的原因大多是什么?
答:生活用火和家用电器使用不慎或易燃、可燃品使用不当。
3.在林区作业和通行的机动车辆,应注意什么?
答:必须安设防火装置,严防漏火、喷火和机车闸瓦脱落引起火灾。
4.火灾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有毒气体中毒,如一氧化碳;缺氧、窒息; 烧伤致死;吸入热气。
5.电话报火灾时应注意什么?
答:要讲清楚起火单位、详细地址、着火情况、 什么物品着火、有无爆炸危险、是否有人被困及报警用的电话号码和报警人的姓名等。
6.报完火警后怎么办?
答:派人到单位门口、街道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并带领消防车迅速赶到火场。
7.灭火的三种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
8.防火“六不准”的内容是什么?
答:在严禁吸烟的地方,不准吸烟;生产、生活用火要有专人看管,用火不准超量;打更、值宿人员要尽职尽责,不准擅离职守;安装使用电气设备,不准违反规定;教育小孩不准玩火;各种消防设备和灭火工具不准损坏和挪用。
9.班后防火“五不走”的内容是什么?
答:交接班不交待清不走;用火设备火源不熄灭不走;用电设备不拉闸断电不走;可燃物没清干净不走;发现险情不报告不处理好不走。
10.火灾蔓延的方式有哪几种?
答: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
1.四氯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哪些火灾?
答:主要用于扑救电器设备火灾。
2.我国《消防法》何时实行?全国消防宣传日是哪一天?
答:1998.9.1 11月9日
3.火源大致包括哪几类?各举一例。
答:明火:如火柴、燃气炉、热水器等。生产性火源:如电焊、汽车发动机、工业锅炉等。自然火源:雷电、静电等。
4.火警电话、交通事故报警台、急救电话各是什么?
答:119 122 120
5.1211灭火器多长时间检查一次总重量,下降多少,就要灌装充气?
答:每半年 十分之一
6.建筑物起火后多少分钟内是灭火的最好时间?
答:5-7分钟。
7.每年何时为森林防火戒严期?
答:3月15日—4月15日。
8.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什么?
答: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设法扑救。
9.为防止火灾,车间抹过油的废布废棉丝应怎样处理?
答:放在有益的铁桶内。
10.如果因电器引起火灾,在许可的情况下,首先应怎样做?
答:关闭电源开关,切断电源;用细土、沙土、 四氯化碳或1211火火器进行灭火。
问题:有时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又会促进设备出现不安全状态,这说明人与物两因素存在着连锁关系.
这句话为什么是错误的? 错在哪里?
老师:您好!
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并不会导致人产生不安全行为。这种说法太片面。在有些情况
下,表面看来是设备的问题导致人产生一些不安全行为,但实际是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内因还是人本身。
某水泥厂拟新建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及其配套设施。生产设施主要包括:厂房建筑、压缩空气站、物料储运系统、供配电系统、新建道路、一座12 000km余热发电机组等。水泥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粉磨。生料制备是将生产水泥的各种原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合,经粉磨制成料粉(干法)的过程;熟料煅烧是将生料粉在水泥窑内熔融得到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的过程;水泥粉磨是将熟料深加工适量混合材料(矿渣),共同磨细得到最终产品——水泥的过程。
其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石灰石储存、输送及预均化:卸车后的石灰石由胶带输送机送到碎石库储存,按一定比例出库送至预均化堆场的输送设备上。预均化堆场采用悬臂式胶带堆料机堆料,采用桥式刮板取料机取料。
(2)原料调配站及原料粉磨:原料调配站将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和后由胶带传送机送入原料磨。原料粉磨采用辊式磨,利用窑尾预热器排出的废气作为烘干热源。
(3)生料均化,储存与人窑。
(4)原料输送与煤粉制配。
(5)熟料烧成与冷却:熟料烧成采用回转窑,窑尾带五级旋风预热器和分解炉,熟料冷却采用篦式冷却机,熟料出冷却机的温度为环境温度的+65%。为破碎大块熟料,冷却机出口处设有一台锤破碎机。
(6)废气处理:从窑尾预热排出的废气,经高温风机一部分送至原料磨作为烘干热源,另一部分送入增湿塔增湿降温后,直接进入电收尘器净化后排人大气。
(7)熟料储存及运输。
(8)水泥调配:熟料、石膏、矿渣按比例配合经胶带输送机送至水泥磨。
(9)水泥粉磨:采用球磨机,磨好的水泥料送入高效洗粉机,送出的成品随气流进入布袋收尘器,收不来的成品送人水泥库。
(10)水泥储存及散装。
(11)辅助工程:余热发电系统和压缩空气站。
本项目所涉及的主要设备包括:原料立磨、胶带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刮板取料机、堆料机、烘干兼粉碎煤磨、五级旋风预热器、窑外分解回转窑、分解炉、冷却机、燃煤锅炉、余热发电机组、压缩空气罐(压缩空气站)、袋式收尘器、电除尘器等。请根据给定的条件,解答以下问题:
(1)对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2)试针对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3)试分析安全检查表法、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中不适用于该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的方法,并说明理由;指出适用于该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的方法说明理由。
试题分析:
该题同样要求回答3个问题,但与上述分析题不同,3个问题均与题目所给出的条件有关,必须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条件来作答,相比分析题,难度明显增大。
答题程序:同分析题
答题要点:
(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①火灾、爆炸; ②机械伤害; ③起重伤害; ④车辆伤害; ⑤触电;⑥高空坠落; ⑦粉尘;⑧噪声; ⑨高温; ⑩震动。
(2)安全对策措施从下列方面考虑
①总平面布置; ②机械设备; ③电气设备; ④压力容器; ⑤交通运输; ⑥消防;⑦防尘; ⑧防噪声; ⑨防高温; ⑩防震动。
(3)不适用于该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的方法
①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理由: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它以物质系数为基础,再考虑工艺过程中其他因素如操作方式、工艺条件、设计状况、物料处理、安全装置情况等的影响,来计算每个单元的危险度数值,然后按数值大小划分危险度级别,对化工生产过程中固有危险的度量。 ②危险指数评价方法
a.客观地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
b.找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
c.向管理部门通报潜在火灾、爆炸危险性;
d.使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各部分可能的损失及减少损失的途径。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适用于评价项目存在有易燃、易爆或化学活性物质,并要求物质的量不少于454k9或0.454m3。主要适用于化工生产装置及生产过程。而该建设项目不存在有易燃、易爆或活性化学物质,故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不适用于该建设项目的安全验收评价。
(4)适用于该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的方法有:
①安全检查表法
理由:安全检查表法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可适用于工程、系统的各个阶段。常用于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专项安全评价。
事先编制,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来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至于漏掉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可以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遵守的情况,提出准确的评价。检查表的应用方式是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刻,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表内还可注明改进措施的要求,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查改进情况。简明易懂,容易掌握。
②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理由: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适用于评价人们在某种具有潜在危险的作业环境中进行作业的危险程度。
原理:影响危险性的因素有3个: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暴露于这种危险环
境的情况E;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C。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D=hF.C。
该建设项目在进行安全验收评价时,其主要设备设施及配套设施应已建成,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危险作业场所,如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及水泥粉磨等,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可评价这些危险作业场所的危险性大小,为项目安全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
试论述安全评价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安全,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安全是指全民、全社会的安全,狭义安全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的安全。现代安全的核心是系统安全工程,现代安全管理就是围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这三个基本环节开展风险防范工作,其体现在熟练地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研究、分析、评价、控制以及消除或削减生产领域的各种危险,有效地防止灾害事故,避免损失。这已经完全不同于以事故为中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事后型安全管理。
安全评价是依照国家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复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分布部位、数目,预测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和严重程度,进而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进行管理决策,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随着安全评价工作向纵、深方向的开展,其作为安全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正逐渐被社会广泛认可,对于安全生产所起的技术保障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对安全管理模式的完善,更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特点是凭经验进行管理,多为事故发生后再进行处理。通过安全评价,可以预先识别系统的危险性,分析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状况,全面的评价系统及各部分的危险程度和安全管理状况,促使生产经营单位达到规定的安全要求。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所有部门都能按照要求认真评价本系统的安全状况,将安全管理范围扩大到生产经营单位各部门、各环节,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系统化管理。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目标管理。安全评价一方面可以使各部门、全体职工明确各自的安全目标,在明确的目标下,统一步调、分头进行,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化、统一化、标准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各层次领导及技术人员补充现代安全管理的知识,了解系统安全工程的精髓所在,从被动与事后型的“亡羊补牢”模式向以风险防范为重点的系统化安全管理模式迈进。
二、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开展安全评价与预评价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即确保建设项目建成后实现安全生产,使因事故及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优选有关的措施和方案,提高建设基础上的安全卫生水平,获得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从设计上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化。拟建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水平,首先取决于安全设计。预评价作为安全设计的主要依据,它将找出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的主要条件后果,并提出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主要条件的最佳技术、措施和方案,为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依据和条件。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实施监察、管理提供依据。预评价改变了“先建设、后治理”的被动局面,使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的管理、监察工作沿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深入地开展。
三、开展安全评价工作为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当代人对安全生产问题的新认识、新观念表现在对安全本质的再认识和剖析上,把安全生产基于危险分析和预测评价的基础上。表现在对事故的本质揭示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安全生产建立在预防和控制基础上。在新世纪人们逐渐修正和广泛应用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Heinrich因果连锁理论、管理失误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危险源理论、事故原点理论等理论来指导安全生产。现代安全管理具有变纵向单因素管理为横向综合管理,变事故处理为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只顾经济效益的商业管理为效益、环境、安全与健康的综合经营管理,变被动、辅助、滞后的管理程式为主动、本质、超前的管理程式,变外迫型目标为内激型目标等特点。由此可见安全管理对
象,内容和方法已发生重大变化,整个组织的安全管理理念也要因此作出相应转变。此时,积极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就尤显其必要性。
近年来,安全评价工作在我国健康快速的发展,它作为现代安全管理模式,体现了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的理念,是保证生产经营单位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实践证明,推行安全评价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技兴安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 。
(一)安全评价的内容
安全评价是一个利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工程存在的风险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两部分。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在于识别危险源;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来自危险源的危险程度,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是否可以被接受。在实际的安全评价过程中,这两个方面是不能截然分开、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于整个评价工作中。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如图12—1所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安全技术领域里,已由以往主要研究、处理那些已经发生 l和必然发生的事件,发展为主要研究、处理那些还没有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并把这 1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具体化为一个数量指标,计算事故发生的概率,划分危险等级,制定安全标准和对策措施,并对其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从中选择最佳的方案,预防事故的发生。
安全评价通过危险性识别及危险度评价,客观地描述系统的危险程度,指导人们预先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系统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