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压观测
一、观测对象:8200进风系统巷的巷道顶、底板及两帮相对移近量,锚杆、
索的锚固力动态检测,巷道顶板煤岩分离等。
二、观测内容:
1、巷道顶板下沉量,底板鼓起的相对位移量。
2、掘进过程中,锚杆、索的锚固力和预紧力。
3、巷道两帮的移近量。
4、利用YHW300本安型围岩位移测定仪对巷道顶板岩层分离进行监测。
三、观测方法:
1、锚杆索的锚固力及预紧力检测
1)每班支护的锚杆,要用力矩扳手逐根进行检测,扭矩扳手指针读数
200N ·M ,不合格的当班重新紧固或补打,并将检测结果记入班验收记录本内备
查。
2)巷道每300根(不足300根的按一组计算)锚杆测试一组锚杆锚固力,
每组不得少于3根锚杆,其锚固力不低于85kN ;且试验锚杆标记要清晰,对试
拉锚杆不合格的需重新补打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做好锚杆锚固力试
验记录。
3)锚索采用风动锚索张拉器给锚索施加预紧力。锚索预应力不低于100KN ,
锚索锚固力不低于200KN 。试验锚索标记要清晰,对试拉锚索不合格的需重新补
打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锚索预紧力记录。
2、顶板离层观测方法
对煤巷、半煤岩巷进行顶板离层监测,采用YHW-300型围岩位移测定仪进行
监测。
1)顶板离层仪安装位置要求:使用锚网索支护的煤巷、半煤岩巷,每隔100
米在巷道正中位置安装一台顶板离层仪(临空掘巷和大断面切眼50米安装一台
顶板离层仪),安装里程误差不超过5米,炮掘巷道离层仪距迎头距离不超过50
米;对断层、陷落柱、围岩破碎带、复合顶板区域等应力集中地段,巷道交叉点、
大断面硐室等特殊条件下的巷道,可适当增加顶板离层仪或由生产技术部下发的
《顶板离层仪安装通知单》,补安装顶板离层仪。
2)顶板离层仪安装方法与步骤
1钻孔:采用B19(B22)中空六方接长式钻杆、Φ28mm 或Φ30mm 钻头用锚 ○
杆机在巷道中线处打垂直钻孔。
2深部基点:用安装杆将深部基点锚固器推入孔中,直至孔底,深度9米,○
抽出安装杆后,用手拉一下钢绳,确认锚固器已固定住(深部基点安装必须与该
巷道打设锚索长度一致)。
3浅部基点:○用安装杆推入浅部基点锚固器至2米处(浅部基点安装必须与
该巷道打设锚杆长度一致),抽出安装杆后,用手拉一下钢绳,确认锚固器已固
定住。
4将离层仪的固定管插入钻孔中,○并将离层仪的固定管安装到钻孔内固定牢
固。然后将固定螺栓拧紧,保证深、浅基点钢丝绳固定。最后将多余的钢丝盘好
至钢丝绳盘内即可。
5安装牢固后撕去离层仪显示屏上的胶条,○并用离层仪采集器启动顶板离层
仪。
附:顶板离层仪结构示意图(附图4) 1
2
3
4
5
67
正视图 侧视图
1—锚爪(基点),2—固定管,3—托盘,4—钢丝绳紧固螺丝,5—壳体,6—铭
牌7—数据显示屏
3)顶板离层仪的采集
1队组技术人员负责对巷道内顶板离层仪数据采集,○采集时要按照顶板离层
仪的编号按顺序一次采集,保证按规定要求进行采集,不得随意采集。采集时做
到认真、诚信、负责,杜绝发生虚假采集数据。
2离层仪安装后第一周每班读数记录一次,○第二、三周每天一次,第四周(包
括第四周)以后每旬一次。当巷道围岩相对稳定的正常情况下,采集板离层仪数
据时间为每7天一次,采集后及时将采集器交给生产技术部,采集的数据由矿压
组组长录入电脑,并形成矿压报表,之后再取走采集器。
3当遇到临空、与工作面交峰、断层、陷落柱、围岩破碎带、煤泥复合顶板○
高应力集中、大断面硐室等特殊条件下的巷道区域,采集板离层仪数据时间为每
3天一次,采集后及时将采集器交给生产技术部,采集的数据有矿压组组长录入
电脑,并形成矿压报表,之后再取走采集器。
4使用顶板离层采集器时,要轻拿轻放,器不离手,不得随意放置。 ○
四、数据处理及分析
1、顶板离层仪的数据分析
1现场顶板离层仪观测完成一个阶段后或一条巷道掘进完成后,○要对监测数
据进行系统的整理及分析,通过分析顶板离层的曲线图,预测相似地质情况的顶
板离层量。
2在预测顶板离层量的基础上,对巷道原有支护方案及支护质量进行评价,○
同时合理调整及优化支护参数,把顶板离层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确保顶板管理
的安全性。
3对临空、与工作面交峰、断层、陷落柱、围岩破碎带、煤泥复合顶板高应○
力集中、大断面硐室等特殊条件下的巷道区域加强分析,通过分析顶板离层量这
一重要控制指标,并结合其他控制指标对巷道稳定性进行整体评价,制定出相应
的控制对策及措施,确保特殊条件下的巷道区域顶板离层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2、如果发现底板鼓起相对位移量超过50mm ,则要求对鼓起的底板进行起底,
并对底鼓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若两帮移近量超过50mm ,则采取
补打长护帮支护进行控制。
矿压观测
一、观测对象:8200进风系统巷的巷道顶、底板及两帮相对移近量,锚杆、
索的锚固力动态检测,巷道顶板煤岩分离等。
二、观测内容:
1、巷道顶板下沉量,底板鼓起的相对位移量。
2、掘进过程中,锚杆、索的锚固力和预紧力。
3、巷道两帮的移近量。
4、利用YHW300本安型围岩位移测定仪对巷道顶板岩层分离进行监测。
三、观测方法:
1、锚杆索的锚固力及预紧力检测
1)每班支护的锚杆,要用力矩扳手逐根进行检测,扭矩扳手指针读数
200N ·M ,不合格的当班重新紧固或补打,并将检测结果记入班验收记录本内备
查。
2)巷道每300根(不足300根的按一组计算)锚杆测试一组锚杆锚固力,
每组不得少于3根锚杆,其锚固力不低于85kN ;且试验锚杆标记要清晰,对试
拉锚杆不合格的需重新补打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做好锚杆锚固力试
验记录。
3)锚索采用风动锚索张拉器给锚索施加预紧力。锚索预应力不低于100KN ,
锚索锚固力不低于200KN 。试验锚索标记要清晰,对试拉锚索不合格的需重新补
打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锚索预紧力记录。
2、顶板离层观测方法
对煤巷、半煤岩巷进行顶板离层监测,采用YHW-300型围岩位移测定仪进行
监测。
1)顶板离层仪安装位置要求:使用锚网索支护的煤巷、半煤岩巷,每隔100
米在巷道正中位置安装一台顶板离层仪(临空掘巷和大断面切眼50米安装一台
顶板离层仪),安装里程误差不超过5米,炮掘巷道离层仪距迎头距离不超过50
米;对断层、陷落柱、围岩破碎带、复合顶板区域等应力集中地段,巷道交叉点、
大断面硐室等特殊条件下的巷道,可适当增加顶板离层仪或由生产技术部下发的
《顶板离层仪安装通知单》,补安装顶板离层仪。
2)顶板离层仪安装方法与步骤
1钻孔:采用B19(B22)中空六方接长式钻杆、Φ28mm 或Φ30mm 钻头用锚 ○
杆机在巷道中线处打垂直钻孔。
2深部基点:用安装杆将深部基点锚固器推入孔中,直至孔底,深度9米,○
抽出安装杆后,用手拉一下钢绳,确认锚固器已固定住(深部基点安装必须与该
巷道打设锚索长度一致)。
3浅部基点:○用安装杆推入浅部基点锚固器至2米处(浅部基点安装必须与
该巷道打设锚杆长度一致),抽出安装杆后,用手拉一下钢绳,确认锚固器已固
定住。
4将离层仪的固定管插入钻孔中,○并将离层仪的固定管安装到钻孔内固定牢
固。然后将固定螺栓拧紧,保证深、浅基点钢丝绳固定。最后将多余的钢丝盘好
至钢丝绳盘内即可。
5安装牢固后撕去离层仪显示屏上的胶条,○并用离层仪采集器启动顶板离层
仪。
附:顶板离层仪结构示意图(附图4) 1
2
3
4
5
67
正视图 侧视图
1—锚爪(基点),2—固定管,3—托盘,4—钢丝绳紧固螺丝,5—壳体,6—铭
牌7—数据显示屏
3)顶板离层仪的采集
1队组技术人员负责对巷道内顶板离层仪数据采集,○采集时要按照顶板离层
仪的编号按顺序一次采集,保证按规定要求进行采集,不得随意采集。采集时做
到认真、诚信、负责,杜绝发生虚假采集数据。
2离层仪安装后第一周每班读数记录一次,○第二、三周每天一次,第四周(包
括第四周)以后每旬一次。当巷道围岩相对稳定的正常情况下,采集板离层仪数
据时间为每7天一次,采集后及时将采集器交给生产技术部,采集的数据由矿压
组组长录入电脑,并形成矿压报表,之后再取走采集器。
3当遇到临空、与工作面交峰、断层、陷落柱、围岩破碎带、煤泥复合顶板○
高应力集中、大断面硐室等特殊条件下的巷道区域,采集板离层仪数据时间为每
3天一次,采集后及时将采集器交给生产技术部,采集的数据有矿压组组长录入
电脑,并形成矿压报表,之后再取走采集器。
4使用顶板离层采集器时,要轻拿轻放,器不离手,不得随意放置。 ○
四、数据处理及分析
1、顶板离层仪的数据分析
1现场顶板离层仪观测完成一个阶段后或一条巷道掘进完成后,○要对监测数
据进行系统的整理及分析,通过分析顶板离层的曲线图,预测相似地质情况的顶
板离层量。
2在预测顶板离层量的基础上,对巷道原有支护方案及支护质量进行评价,○
同时合理调整及优化支护参数,把顶板离层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确保顶板管理
的安全性。
3对临空、与工作面交峰、断层、陷落柱、围岩破碎带、煤泥复合顶板高应○
力集中、大断面硐室等特殊条件下的巷道区域加强分析,通过分析顶板离层量这
一重要控制指标,并结合其他控制指标对巷道稳定性进行整体评价,制定出相应
的控制对策及措施,确保特殊条件下的巷道区域顶板离层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2、如果发现底板鼓起相对位移量超过50mm ,则要求对鼓起的底板进行起底,
并对底鼓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若两帮移近量超过50mm ,则采取
补打长护帮支护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