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习俗--象征与力比多的转化

http://www.psyheart.org/

端午习俗——象征与力比多的转化

文 | 宋羽森

作者简介:宋羽森,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2013级心理分析专业学员。

一. 端午节的起源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张耒的作品,在千年前,屈原和端午节的联系,就已经深入人心了。

屈原与端午的联系,最早的记载见于南梁文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曰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曰,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曰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 屈原与端午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更带有神秘色彩,家国情怀。这样的故事,让端午节变得更加神圣,并充满了“忠魂一去讵能还”的强烈情感体验。

然而端午节的来历却并非如此简单。

《续齐谐记》是一本志怪小说体裁的著作,它把端午的起源变得非常美,但遗憾的是它却并不能作为正史来参考。端午节的起源非常早,在屈原以前就有一些端午节的习俗存在了,比如包粽子、悬五色丝,都是先秦时南方早已存在的传统。粽子的传说除了纪念屈原,还有纪念伍子胥的版本,纪念曹娥、陈临的版本,其中伍子胥版本最早,在屈原还未投江之前,战国时期以苏州为中心的江浙地区就已经开始在五月初五纪念伍子胥。

所以端午与屈原的联系,或许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端午真正的起源,目前起码有四种说法。

第一就是屈原说,跟《续齐谐记》记载一样,因为屈原投江冤死后,民众为了纪念他,便在这天投粽子以防止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以打捞屈原的遗体,当时的行为衍生成了习俗。还有另一种说法,有人认为屈原并非自杀,而是在江中乘舟被谋杀,沿江百姓敢怒不敢言,于是模仿屈原被杀的样子,划着龙舟在江中抛粽子,就像凶手江中抛屈原一样。无论屈原是自杀还是谋杀,端午的习俗都有民众以此来表达对屈原冤死的不满。

二是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节的历史教育》两篇论文中详细论证了他的观点。他认为端午投粽子是为了祭祀水里的蛟龙,因为吴越地区的百越人认为自己是龙的后代,而划龙舟也是为了表达自己是“龙子”,胳臂上悬五色丝,也是“像龙”的表达,是纹身习俗的变形。

三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大戴礼》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风俗通》记载:“俗云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房,令人头秃。”不但认为五月万事不吉利,甚至连五月五日所生之子也视为不祥之兆。“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王充《论衡˙四讳》也记载当时风俗“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已举之,父母祸死”。所以吃粽子、挂菖蒲、艾草就是为了驱邪气(古时制粽是以草木灰泡黍米,包入粽叶后煮熟,有清热除湿利尿的功效),赛龙舟其实是送龙舟,也是为了驱邪送疫,包括后来流传的挂钟馗像,无一例外是为了祛除邪气。

四则是夏至说,古人眼中冬至夏至都是极其重要的节日,冬至夏至是一阳来和一阴生的日子,对人体而言特别重要。而端午是五月初五,五是阳之大数,所以重五的阳气堪比夏至,也是一阴生的时候。正如冬至一阳生,人们非常重视体内阳气的培养,所以一定要进食滋补,促进

http://www.psyheart.org/

阳气的生发,而一阴生则让人们非常恐惧,需要及时祛除体内的邪气,所以一定要挂艾草喝雄黄酒。

二. 端午节的习俗与集体焦虑

当我们了解了端午的来源,会发现端午的每个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悬五色丝、挂菖蒲艾草、喝雄黄酒等等,都有其心理意义,并且都与人们的集体焦虑有关。

这也是有象征性仪式的节日的一个共同特征:都有祓除意义。

春节的鞭炮、压岁钱,元宵节的舞狮,上巳节的洗浴,乃至重阳节登高、冬至的驱疫等,都有祛除不祥的意义。

节日仪式的背后带着人们内心的恐惧,以及对生活的焦虑。这些焦虑是人类共有的,也可以算作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内容。面对恐惧和焦虑时,人们或许会把意识不能接受的冲动、矛盾、情感等排斥到意识之外,压抑到潜意识之中,这些被压抑能量,人们通过仪式来转化和整合,这就是端午习俗的意义。

首先是饮食上的仪式,早期的粽子被称为“角黍”,是真正的牛角形状,牛角在传统文化中,是非常阳刚的物品,粽子被做成牛角状,也代表着阳气刚正,能够镇压邪气。而艾草、菖蒲更是非常“阳性”的药物,《本草纲目》中说艾草“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这样的纯阳药物,能够非常好地祛除邪气。《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菖蒲也是如此,民间甚至有“九节菖蒲”服之驱百邪的说法。《清嘉录》卷五亦记载:“戴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而赛龙舟的意义更加深远,历史起源也很早。龙舟最早的起源跟祓除不祥和祭祀图腾有关。江绍原先生《端午竞渡本意考》中认为:“竞渡本是一种用法术处理的公共卫生事业”。古人在五月这个充满瘴气,容易生病的月份举行竞渡,在竞渡还未开始,仪式就已经开始了,人们会在竞渡钱就准备好祭祀物品,然后在竞渡将要结束时焚香祷告,诅咒厉鬼,而竞渡的船则顺着水流向下游划去,离开人们的视线,谓之“送标”。竞渡就像冬至驱疫鬼一样,用仪式来祓除人们对健康问题的焦虑。

龙舟也反应了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在最初竞渡时,竞渡用的还有鸟舟,《穆天子传》记载:“天子乘鸟舟龙卒浮于大沼” ,这或许是最早的龙舟,表现的是“鸟图腾”的崇拜。如今民俗学家还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龙舟有狗头形式的,表现了一些少数民族对“盘瓠犬”的祖先认同。

对祖先的祭祀和崇拜也有象征和转化心理焦虑的仪式功能。

神话学家袁珂先生认为,人们之所以祭祀和崇拜图腾祖先,是因为人们希望获得“祖先”的能力,以及免除对祖先的恐惧。比如古越人断发文身,以示自己是龙的子孙,便是为了“获得龙的属性”,在人类没有安全感的水下,“龙的子孙”可以免于受到水里危险生物的袭击,因为龙是鳞虫之长。同时,“龙的子孙”也能避免受到龙的攻击。

二. 象征与力比多的转化

在荣格心理学中,力比多的概念与弗洛伊德有许多的不同。

荣格把力比多看做是一种普遍的驱力,是一种心理能量,而这种心理能量既不是唯心的也不是唯物的,是心物一体,心理、生理、环境、应激事件等等所有因素形成的一个整体驱动力。他把这种驱动力称为心理能量,也称为“生命能量”。对此,他说道:“如果我们将我们的立场建立在科学常识的基础之上,并且不考虑会把我们带向过远地方的哲学思考,那么把心理过程看作生命过程是非常适合的。这样,我们把较狭窄的心里能概念扩大为生命能概念,而

http://www.psyheart.org/

心理能则作为生命能的特殊部分。...... 我们把我们设定的生命能叫做‟力比多‟”。

荣格对于仪式象征转化、整合作用的理论,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力比多观点。荣格如此解释到象征的作用:“我指的是真正的象征而不是符号。瓦坎蒂人在地上所挖的洞不是女人生殖器的符号,而是大地女人的象征,是将会变得富饶多产的大地女人的象征。”而对于象征的转化整合作用,荣格说道:荣格说道:“„田地里的婚床‟仪式就是这种能量疏导的仪式:在一个春天的晚上,农民带着他的妻子来到田里并在那里与她交媾,以使得土地能够多产。

通过这种方法,人们建立起来一种非常接近的类比。它起到将水从河流里引入发电站水渠的作用。本能能量变得与田地有紧密的联系,所以耕种它需要有交媾行为的能量值。这种联系确保人们一直对田地感兴趣,田地也就相应地对耕种者产生了吸引力。他也就对土地有更多的投入,这样对多产是有着明显好处的。”

端午节的习俗也是如此吧,我们通过习俗仪式实现焦虑的转化,将我们对自然恐惧的能量转化,使人们依然保持与自然的联系,消除无力感,又可以继续投入精力改造环境,让生存更加容易。我们一点一点的进步,直到今天。

或许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当我们能够运用象征去转化我们的焦虑时,我们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投入更多的精力,生活也会变得更好,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反之,当我们失去象征和想象的能力时,我们以为我们会变得更现实更科学,而实际上逃避想象,会让我们进入更难自拔的幻想中,离真实越来越远。

http://www.psyheart.org/

端午习俗——象征与力比多的转化

文 | 宋羽森

作者简介:宋羽森,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2013级心理分析专业学员。

一. 端午节的起源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张耒的作品,在千年前,屈原和端午节的联系,就已经深入人心了。

屈原与端午的联系,最早的记载见于南梁文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曰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曰,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曰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 屈原与端午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更带有神秘色彩,家国情怀。这样的故事,让端午节变得更加神圣,并充满了“忠魂一去讵能还”的强烈情感体验。

然而端午节的来历却并非如此简单。

《续齐谐记》是一本志怪小说体裁的著作,它把端午的起源变得非常美,但遗憾的是它却并不能作为正史来参考。端午节的起源非常早,在屈原以前就有一些端午节的习俗存在了,比如包粽子、悬五色丝,都是先秦时南方早已存在的传统。粽子的传说除了纪念屈原,还有纪念伍子胥的版本,纪念曹娥、陈临的版本,其中伍子胥版本最早,在屈原还未投江之前,战国时期以苏州为中心的江浙地区就已经开始在五月初五纪念伍子胥。

所以端午与屈原的联系,或许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端午真正的起源,目前起码有四种说法。

第一就是屈原说,跟《续齐谐记》记载一样,因为屈原投江冤死后,民众为了纪念他,便在这天投粽子以防止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以打捞屈原的遗体,当时的行为衍生成了习俗。还有另一种说法,有人认为屈原并非自杀,而是在江中乘舟被谋杀,沿江百姓敢怒不敢言,于是模仿屈原被杀的样子,划着龙舟在江中抛粽子,就像凶手江中抛屈原一样。无论屈原是自杀还是谋杀,端午的习俗都有民众以此来表达对屈原冤死的不满。

二是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节的历史教育》两篇论文中详细论证了他的观点。他认为端午投粽子是为了祭祀水里的蛟龙,因为吴越地区的百越人认为自己是龙的后代,而划龙舟也是为了表达自己是“龙子”,胳臂上悬五色丝,也是“像龙”的表达,是纹身习俗的变形。

三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大戴礼》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风俗通》记载:“俗云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房,令人头秃。”不但认为五月万事不吉利,甚至连五月五日所生之子也视为不祥之兆。“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王充《论衡˙四讳》也记载当时风俗“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已举之,父母祸死”。所以吃粽子、挂菖蒲、艾草就是为了驱邪气(古时制粽是以草木灰泡黍米,包入粽叶后煮熟,有清热除湿利尿的功效),赛龙舟其实是送龙舟,也是为了驱邪送疫,包括后来流传的挂钟馗像,无一例外是为了祛除邪气。

四则是夏至说,古人眼中冬至夏至都是极其重要的节日,冬至夏至是一阳来和一阴生的日子,对人体而言特别重要。而端午是五月初五,五是阳之大数,所以重五的阳气堪比夏至,也是一阴生的时候。正如冬至一阳生,人们非常重视体内阳气的培养,所以一定要进食滋补,促进

http://www.psyheart.org/

阳气的生发,而一阴生则让人们非常恐惧,需要及时祛除体内的邪气,所以一定要挂艾草喝雄黄酒。

二. 端午节的习俗与集体焦虑

当我们了解了端午的来源,会发现端午的每个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悬五色丝、挂菖蒲艾草、喝雄黄酒等等,都有其心理意义,并且都与人们的集体焦虑有关。

这也是有象征性仪式的节日的一个共同特征:都有祓除意义。

春节的鞭炮、压岁钱,元宵节的舞狮,上巳节的洗浴,乃至重阳节登高、冬至的驱疫等,都有祛除不祥的意义。

节日仪式的背后带着人们内心的恐惧,以及对生活的焦虑。这些焦虑是人类共有的,也可以算作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内容。面对恐惧和焦虑时,人们或许会把意识不能接受的冲动、矛盾、情感等排斥到意识之外,压抑到潜意识之中,这些被压抑能量,人们通过仪式来转化和整合,这就是端午习俗的意义。

首先是饮食上的仪式,早期的粽子被称为“角黍”,是真正的牛角形状,牛角在传统文化中,是非常阳刚的物品,粽子被做成牛角状,也代表着阳气刚正,能够镇压邪气。而艾草、菖蒲更是非常“阳性”的药物,《本草纲目》中说艾草“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这样的纯阳药物,能够非常好地祛除邪气。《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菖蒲也是如此,民间甚至有“九节菖蒲”服之驱百邪的说法。《清嘉录》卷五亦记载:“戴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而赛龙舟的意义更加深远,历史起源也很早。龙舟最早的起源跟祓除不祥和祭祀图腾有关。江绍原先生《端午竞渡本意考》中认为:“竞渡本是一种用法术处理的公共卫生事业”。古人在五月这个充满瘴气,容易生病的月份举行竞渡,在竞渡还未开始,仪式就已经开始了,人们会在竞渡钱就准备好祭祀物品,然后在竞渡将要结束时焚香祷告,诅咒厉鬼,而竞渡的船则顺着水流向下游划去,离开人们的视线,谓之“送标”。竞渡就像冬至驱疫鬼一样,用仪式来祓除人们对健康问题的焦虑。

龙舟也反应了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在最初竞渡时,竞渡用的还有鸟舟,《穆天子传》记载:“天子乘鸟舟龙卒浮于大沼” ,这或许是最早的龙舟,表现的是“鸟图腾”的崇拜。如今民俗学家还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龙舟有狗头形式的,表现了一些少数民族对“盘瓠犬”的祖先认同。

对祖先的祭祀和崇拜也有象征和转化心理焦虑的仪式功能。

神话学家袁珂先生认为,人们之所以祭祀和崇拜图腾祖先,是因为人们希望获得“祖先”的能力,以及免除对祖先的恐惧。比如古越人断发文身,以示自己是龙的子孙,便是为了“获得龙的属性”,在人类没有安全感的水下,“龙的子孙”可以免于受到水里危险生物的袭击,因为龙是鳞虫之长。同时,“龙的子孙”也能避免受到龙的攻击。

二. 象征与力比多的转化

在荣格心理学中,力比多的概念与弗洛伊德有许多的不同。

荣格把力比多看做是一种普遍的驱力,是一种心理能量,而这种心理能量既不是唯心的也不是唯物的,是心物一体,心理、生理、环境、应激事件等等所有因素形成的一个整体驱动力。他把这种驱动力称为心理能量,也称为“生命能量”。对此,他说道:“如果我们将我们的立场建立在科学常识的基础之上,并且不考虑会把我们带向过远地方的哲学思考,那么把心理过程看作生命过程是非常适合的。这样,我们把较狭窄的心里能概念扩大为生命能概念,而

http://www.psyheart.org/

心理能则作为生命能的特殊部分。...... 我们把我们设定的生命能叫做‟力比多‟”。

荣格对于仪式象征转化、整合作用的理论,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力比多观点。荣格如此解释到象征的作用:“我指的是真正的象征而不是符号。瓦坎蒂人在地上所挖的洞不是女人生殖器的符号,而是大地女人的象征,是将会变得富饶多产的大地女人的象征。”而对于象征的转化整合作用,荣格说道:荣格说道:“„田地里的婚床‟仪式就是这种能量疏导的仪式:在一个春天的晚上,农民带着他的妻子来到田里并在那里与她交媾,以使得土地能够多产。

通过这种方法,人们建立起来一种非常接近的类比。它起到将水从河流里引入发电站水渠的作用。本能能量变得与田地有紧密的联系,所以耕种它需要有交媾行为的能量值。这种联系确保人们一直对田地感兴趣,田地也就相应地对耕种者产生了吸引力。他也就对土地有更多的投入,这样对多产是有着明显好处的。”

端午节的习俗也是如此吧,我们通过习俗仪式实现焦虑的转化,将我们对自然恐惧的能量转化,使人们依然保持与自然的联系,消除无力感,又可以继续投入精力改造环境,让生存更加容易。我们一点一点的进步,直到今天。

或许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当我们能够运用象征去转化我们的焦虑时,我们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投入更多的精力,生活也会变得更好,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反之,当我们失去象征和想象的能力时,我们以为我们会变得更现实更科学,而实际上逃避想象,会让我们进入更难自拔的幻想中,离真实越来越远。


相关内容

  • 人格阶段的战争:论文革的心理意义
  • 时间:2009/10/29 出处:凯迪网络 文章提交者:野航 每当想起文革中红卫兵小将们激情四溢地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将手里的铁锤砸向那些古代艺术精品的时候,我不禁为人类身上有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反文明的一面震惊不已.我一直在思考,人们为什么会对自己所一首创造的美好事物大加荼毒.仿佛这些美好的东西与他们有 ...

  • 端午民俗活动与女性
  •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保留的种种习俗以及其间的众多活动都要妇女积极参加.端午节的民俗塑造着妇女,妇女也创造了特殊的端午民俗.因此端午节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女性文化因素. 一.端午采艾与妇女卫生 五月五日这天在中国古代是个神秘的日子,五月也是夏季禁忌最多的一个月份 ...

  • 端午节知识竞赛
  • 端午节知识竞赛试题 1.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初几( C )A.八月十五 B.正月十五 C.五月初五 D.九月初九 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哪位爱国人士( A ) A.屈原 B.杜甫 C.李白 D.伍子胥 3.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哪国人?(B) A .秦国 B.楚国 C.魏国 D.赵国 4.古人流行端午 ...

  • 中国节日饮食文化
  • 宁波大学考核答题纸 (2014 -2015 学年第 1 学期) 课号: 课程名称:中国味道-中华饮食文化漫谈 改卷教师: 学号: 136230003 姓 名: 原豫星 得 分: 中国节日饮食文化 [内容摘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皆与礼制息息相关,在春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文化中可见一斑 ...

  • 孩子为什么要戴五彩绳?端午节不能不知道!
  • 端午节,每年的农历的五月五日,也是重要的中国节庆之一.除了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外,还有种说法是:端午节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 特别要说明的是五彩绳,又称"长命缕". 系戴五彩绳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它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端午节系五彩绳的习俗起源于汉代,至今不衰. 端午节带五彩绳的 ...

  • 话说端午第
  • 话说端午 又是一年端午时,大家都忙忙碌碌的准备过节.可是端午节年年过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和那些节俗的内在涵义吗? 先说"端午"这个词的由来吧!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成为端午.农历以地支记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 ...

  • 二十四节气和传统节日风俗
  •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 ...

  • 端午节习俗那些事
  • 端午节习俗那些事 在全国各地都有不一样的端午节习俗,当中的不少习俗都有自己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传统地八卦一下那些有趣的故事. [端午习俗之挂艾枝悬菖蒲] ★民间故事 传说,在远古时候,水怪想淹一些地方用来做他的地盘,可是这样的想法被天上的神仙知道了,神仙怜悯地上的百姓,便想了一个方法. 神仙砍了艾草 ...

  • 端午节作文-难忘的端午节85021275
  • 端午节 今天让我欢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了,我从妈妈那刚一打听到,就高兴的欢蹦乱跳.因为呀!这个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的来源是由于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