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三]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 习作三》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 习作三》说课稿

说教材:

《我的理想》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组主题教材“深深的怀念”后安排的一次口语交际及习作训练。这组主题安排有《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人民服务》、《一夜的工作》四篇课文,内容的安排旨在通过课文的学习,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口语交际安排在本组课文之后就是要以革命先辈的实例引起思考,走出书本,引向现实,教育学生早立志、早成才,懂得人活着要有远大的目标和追求,生活要有远大的理想。习作的安排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的,将“听说读写”结合,让学生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说目标:

1、通过革命先辈早立志、早成才的实例,引发出人活着要有远大的追求目标,生活要有远大理想。

2、通过畅谈自己的理想到从小树立理想,获得达到理想的前进动力。

3、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的理想观。

4、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训练,让学生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5、口语交际中能围绕主题,结合自己的理想即兴发言。习作中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价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是本课的重点。认识到人生早期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说结构:

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谈“理想”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难以把握度的话题,教师要科学安排好开课的引入,巧妙地进行情境创设,利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片段,化难为易形成正确的理想概念,再联系自身由说到写。因

此本次口语交际?习作的教学适宜用“听读故事——说感受——谈理想——议写法——写理想——修改评议”的主线结构。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因此先将知识内化,再用语言文字外化。“听、说、读、写”紧密相连,贯穿课程始终。

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理想”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虽然不陌生,但认识不是很清楚,甚至理解的所谓理想是狭隘的自私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恰当的情景中找到正确的定位。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微视频中手握刚枪的战士,检阅部队的习主席,参加阅兵的老兵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强国。在情境教学中准确地认识到所谈的理想应该是自己希望实现的,对别人有益的。回顾灯光中郝副班长憧憬战争胜利后,孩子们也在灯光下学习的情境和战斗中光荣牺牲的情景,感染熏陶学生。革命先烈为了实现理想而不惜牺牲生命为代价,以引导学生在为实现理想的途中要付出很多很多,我们该怎么正确对待。

2、诵读积累法。收集一些古人、伟人、名人、科学家等从小树立理想的名言警句或故事在课堂上展示,并安排读一读,说一说,内化为一种精神力量。懂得理想的实现来之不易,我们在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征途中要坚持,坚守,不要动摇。

3、展示激励法。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分别采取不同激励措施。

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将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定位:

自主、合作交流法。分组交流,全班交流,有相同理想的同学一起合作交流,说一说为什么有这一理想?怎么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在写作教学中自主写作,自主修改和互批互改,班级评价建议相结合,相互取长补短。

榜样激励法。将本班写得好的同学的习作作为榜样,模仿结构形式,学习表达方法。以心中的英雄为榜样,收集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是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的,他克服了多少困难才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来激励自己。当我们遇到挫折,面对困难时,要敢于说不。

说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第一节总体目标与内容中对习作和口语交际是这样讲的: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根据目标要求我将《口语交际。习作三》分三个课时三个板块设计,第一板块为口语交际;第二板块为习作;第三板块为习作修改与誊写。

第一板块:口语交际《谈我的理想》

(一)名言展示,引入主题

1、读名言:(课件出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的点缀品,而是一个生命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吴云铎

你发现了什么?(都是与理想有关)选择一条你熟悉的名言说说名言背后的感人故事。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视频”。同学们,你们能看到的视频中的一幕幕谈谈你的感受吗?想一想他们的理想是什么?这些理想有何共同点?(自己希望实现,对别人有益。)理想是人生导航的灯塔,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承载着人民的希望,肩负着历史重任。“少年强则国强”,伟大的中国梦正期待我们去实现。如果我们没有远大的理想能胜任吗?这次口语交际我们就围绕“我的理想”来谈一谈。请读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回顾情景,导入新课

(二)明确目标,畅谈理想

1、请打开书本读一读课本中的有关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课件出示)

⑴你的理想是什么?

⑵想一想,试着列一个简单的提纲,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畅谈自己的理想。

⑶先在小组内讲,然后选派代表在班上讲。

⑷讨论:应该怎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⑸所谈的理想,应当是自己希望实现的,又是对别人有益的。

2、教师指导列提纲说说自己的理想

3、小组内交流,教师关注个体差异,适时指导。

(三)小组合作,深化认识

同学们从小就树立了这么远大的志向很可贵,但是理想与现实之间有很大距离,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有多好呀!”《灯光》中的郝副营长正是靠着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崇高的理想,勇往直前的。

1、交流课前收集的材料,我心目中的英雄,我崇拜的偶像,帮助我成长的一位名人等。交流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了多少汗水甚至毕生精力。

2、小组合作讨论: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理想成为现实呢?面对困难挫折我们该怎么做?

3、根据汇报教师总结。

(四)总结评价,激励进步

理想无高低之分,更无贵贱之别。只要胸怀祖国,心系他人,都是崇高的。只要肯付出就会有收获,只要有目标就不怕不成功。今天你们迈出了一小步,我觉得成功了一大步。

1、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对学生的的参与意识、情感态度和表达能力及语言运用的正确性、得体性总结评价,纠正不足。

2、教师根据学生在畅谈理想的口语交际中的发言及价值取向正确引导,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口语交际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要求,综合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感态度和表达能力。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和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第二、第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第二板块:整理发言材料,写我的理想

(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在口语交际课上,大家畅谈理想,发言颇为精彩。如果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再写下来,那一篇篇佳作就诞生了。下面请各位同学阅读一下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课件出示)。

1、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2、注意运用从其他学科学到的材料,以丰富习作的内容。

3、尝试用本组课文中学到的前后照应、首尾呼应写作方法写作。

(二)我手写我心

学生整理发言稿,教师根据个体差异个别指导。指导学生在习作中恰当运用一两处收集积累的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或实例。

(三)教师指导

第三板块修改习作 誊抄作文

(一)我来读

1、教师随机点两三个同学读一读自己的作文,让学生指出优缺点。

2、教师总结学生提出的评价意见,写在黑板上。

(二)我来改

根据同学对老师选读的范文的评价进行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我来评

1、用赞赏的的符号画出你欣赏的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2、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四)我来誊

1、根据指导意见再次自我修改。

2、改好后向同桌读一读。

3、将改好的作文誊上作文本。用楷书书写,做到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书写速度。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

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说板书:

说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指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到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依据课标的这一指导思想来设计,给予学生充分的合作学习交流时间,预设效果罗列如下:

思想情感上受到熏陶感染作用,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情感的交流碰撞中懂得人活着要有远大的追求目标,生活要有远大理想。理想不是天马行空,不是夸夸其谈,理想与现实有很大距离,要靠脚踏实地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在口语和习作教学中学生的表达、交流水平有一定提高。通过听说写等环节的教学,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点评: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进行了适当修改。口语交际是承接本组课文的主题,是对本组课文的提炼、总结、挖掘、拓展。交际及习作的内容是对这一组课文的思想渗透进行加深,对课文的写作方法的总结回顾,在习作中得到运用,简言之即是由学到用,学以致用。陈老师在这篇说课稿中都得到体现:

一、紧扣新课标,融合“微”元素。

这篇说课稿紧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陈老师在说课中每一个环节都做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这样教及其理论依据。如在说学法中陈老师依据新课标中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本课的学法定位自主、合作交流法。这篇说课稿还突出了“微”元素,如:播放“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微视频”正确引导学生理想观。微视频中小到普通一兵,大到国家主席,他们的有共同的强国理想融为一体,从而正确引导理想观。设计中微视频的利用有效提高作文教学体现时代“微”元素。

二、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陈老师在说课稿中有效落实这一要求,如:在说教法中的展示激励法中就关注到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还有在说过程中陈老师在指导列提纲和习作中都关注到个体,在评价中也是注意到这一点。“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在各类设计中还是鲜有提到,这是这篇说课稿的又一亮点。

三、注重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提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该片说课稿从前面的结构到后面的过程设计都体现这一特点。安排有读名言、讲故事、看视频、谈感受、写理想等环节,听说读写在每个环节并非独立,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说课中陈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文,还关注思想和书写。既把握了文道结合,还训练了书写,没有将写字教学割裂开来,而是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

陈老师的这篇说课稿是新课标理念下的一种设计,它外表朴实无华,但内涵极为丰富,有一种独特的味道——朴实、真实、扎实。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 习作三》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 习作三》说课稿

说教材:

《我的理想》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组主题教材“深深的怀念”后安排的一次口语交际及习作训练。这组主题安排有《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人民服务》、《一夜的工作》四篇课文,内容的安排旨在通过课文的学习,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口语交际安排在本组课文之后就是要以革命先辈的实例引起思考,走出书本,引向现实,教育学生早立志、早成才,懂得人活着要有远大的目标和追求,生活要有远大的理想。习作的安排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的,将“听说读写”结合,让学生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说目标:

1、通过革命先辈早立志、早成才的实例,引发出人活着要有远大的追求目标,生活要有远大理想。

2、通过畅谈自己的理想到从小树立理想,获得达到理想的前进动力。

3、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的理想观。

4、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训练,让学生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5、口语交际中能围绕主题,结合自己的理想即兴发言。习作中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价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是本课的重点。认识到人生早期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说结构:

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谈“理想”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难以把握度的话题,教师要科学安排好开课的引入,巧妙地进行情境创设,利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片段,化难为易形成正确的理想概念,再联系自身由说到写。因

此本次口语交际?习作的教学适宜用“听读故事——说感受——谈理想——议写法——写理想——修改评议”的主线结构。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因此先将知识内化,再用语言文字外化。“听、说、读、写”紧密相连,贯穿课程始终。

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理想”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虽然不陌生,但认识不是很清楚,甚至理解的所谓理想是狭隘的自私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恰当的情景中找到正确的定位。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微视频中手握刚枪的战士,检阅部队的习主席,参加阅兵的老兵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强国。在情境教学中准确地认识到所谈的理想应该是自己希望实现的,对别人有益的。回顾灯光中郝副班长憧憬战争胜利后,孩子们也在灯光下学习的情境和战斗中光荣牺牲的情景,感染熏陶学生。革命先烈为了实现理想而不惜牺牲生命为代价,以引导学生在为实现理想的途中要付出很多很多,我们该怎么正确对待。

2、诵读积累法。收集一些古人、伟人、名人、科学家等从小树立理想的名言警句或故事在课堂上展示,并安排读一读,说一说,内化为一种精神力量。懂得理想的实现来之不易,我们在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征途中要坚持,坚守,不要动摇。

3、展示激励法。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分别采取不同激励措施。

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将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定位:

自主、合作交流法。分组交流,全班交流,有相同理想的同学一起合作交流,说一说为什么有这一理想?怎么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在写作教学中自主写作,自主修改和互批互改,班级评价建议相结合,相互取长补短。

榜样激励法。将本班写得好的同学的习作作为榜样,模仿结构形式,学习表达方法。以心中的英雄为榜样,收集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是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的,他克服了多少困难才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来激励自己。当我们遇到挫折,面对困难时,要敢于说不。

说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第一节总体目标与内容中对习作和口语交际是这样讲的: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根据目标要求我将《口语交际。习作三》分三个课时三个板块设计,第一板块为口语交际;第二板块为习作;第三板块为习作修改与誊写。

第一板块:口语交际《谈我的理想》

(一)名言展示,引入主题

1、读名言:(课件出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的点缀品,而是一个生命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吴云铎

你发现了什么?(都是与理想有关)选择一条你熟悉的名言说说名言背后的感人故事。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视频”。同学们,你们能看到的视频中的一幕幕谈谈你的感受吗?想一想他们的理想是什么?这些理想有何共同点?(自己希望实现,对别人有益。)理想是人生导航的灯塔,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承载着人民的希望,肩负着历史重任。“少年强则国强”,伟大的中国梦正期待我们去实现。如果我们没有远大的理想能胜任吗?这次口语交际我们就围绕“我的理想”来谈一谈。请读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回顾情景,导入新课

(二)明确目标,畅谈理想

1、请打开书本读一读课本中的有关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课件出示)

⑴你的理想是什么?

⑵想一想,试着列一个简单的提纲,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畅谈自己的理想。

⑶先在小组内讲,然后选派代表在班上讲。

⑷讨论:应该怎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⑸所谈的理想,应当是自己希望实现的,又是对别人有益的。

2、教师指导列提纲说说自己的理想

3、小组内交流,教师关注个体差异,适时指导。

(三)小组合作,深化认识

同学们从小就树立了这么远大的志向很可贵,但是理想与现实之间有很大距离,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有多好呀!”《灯光》中的郝副营长正是靠着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崇高的理想,勇往直前的。

1、交流课前收集的材料,我心目中的英雄,我崇拜的偶像,帮助我成长的一位名人等。交流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了多少汗水甚至毕生精力。

2、小组合作讨论: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理想成为现实呢?面对困难挫折我们该怎么做?

3、根据汇报教师总结。

(四)总结评价,激励进步

理想无高低之分,更无贵贱之别。只要胸怀祖国,心系他人,都是崇高的。只要肯付出就会有收获,只要有目标就不怕不成功。今天你们迈出了一小步,我觉得成功了一大步。

1、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对学生的的参与意识、情感态度和表达能力及语言运用的正确性、得体性总结评价,纠正不足。

2、教师根据学生在畅谈理想的口语交际中的发言及价值取向正确引导,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口语交际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要求,综合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感态度和表达能力。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和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第二、第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第二板块:整理发言材料,写我的理想

(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在口语交际课上,大家畅谈理想,发言颇为精彩。如果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再写下来,那一篇篇佳作就诞生了。下面请各位同学阅读一下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课件出示)。

1、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2、注意运用从其他学科学到的材料,以丰富习作的内容。

3、尝试用本组课文中学到的前后照应、首尾呼应写作方法写作。

(二)我手写我心

学生整理发言稿,教师根据个体差异个别指导。指导学生在习作中恰当运用一两处收集积累的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或实例。

(三)教师指导

第三板块修改习作 誊抄作文

(一)我来读

1、教师随机点两三个同学读一读自己的作文,让学生指出优缺点。

2、教师总结学生提出的评价意见,写在黑板上。

(二)我来改

根据同学对老师选读的范文的评价进行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我来评

1、用赞赏的的符号画出你欣赏的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2、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四)我来誊

1、根据指导意见再次自我修改。

2、改好后向同桌读一读。

3、将改好的作文誊上作文本。用楷书书写,做到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书写速度。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

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说板书:

说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指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到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依据课标的这一指导思想来设计,给予学生充分的合作学习交流时间,预设效果罗列如下:

思想情感上受到熏陶感染作用,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情感的交流碰撞中懂得人活着要有远大的追求目标,生活要有远大理想。理想不是天马行空,不是夸夸其谈,理想与现实有很大距离,要靠脚踏实地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在口语和习作教学中学生的表达、交流水平有一定提高。通过听说写等环节的教学,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点评: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进行了适当修改。口语交际是承接本组课文的主题,是对本组课文的提炼、总结、挖掘、拓展。交际及习作的内容是对这一组课文的思想渗透进行加深,对课文的写作方法的总结回顾,在习作中得到运用,简言之即是由学到用,学以致用。陈老师在这篇说课稿中都得到体现:

一、紧扣新课标,融合“微”元素。

这篇说课稿紧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陈老师在说课中每一个环节都做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这样教及其理论依据。如在说学法中陈老师依据新课标中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本课的学法定位自主、合作交流法。这篇说课稿还突出了“微”元素,如:播放“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微视频”正确引导学生理想观。微视频中小到普通一兵,大到国家主席,他们的有共同的强国理想融为一体,从而正确引导理想观。设计中微视频的利用有效提高作文教学体现时代“微”元素。

二、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陈老师在说课稿中有效落实这一要求,如:在说教法中的展示激励法中就关注到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还有在说过程中陈老师在指导列提纲和习作中都关注到个体,在评价中也是注意到这一点。“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在各类设计中还是鲜有提到,这是这篇说课稿的又一亮点。

三、注重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提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该片说课稿从前面的结构到后面的过程设计都体现这一特点。安排有读名言、讲故事、看视频、谈感受、写理想等环节,听说读写在每个环节并非独立,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说课中陈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文,还关注思想和书写。既把握了文道结合,还训练了书写,没有将写字教学割裂开来,而是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

陈老师的这篇说课稿是新课标理念下的一种设计,它外表朴实无华,但内涵极为丰富,有一种独特的味道——朴实、真实、扎实。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主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提倡个性培养.坚持语文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开展好以名篇阅读为主体的读书计划,加强阅读积累,狠抓现代文阅读理解.作文教学和写字教学,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8人.语文水平不 ...

  • 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
  • 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 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一年级上下册课文目录 一年级上册 入学教育 汉语拼音(a o e) 汉语拼音(i u ü) 汉语拼音(b p m f) 汉语拼音(d t n l) 复习一 汉语拼音(g k h) 汉语拼音(j q x) 汉语拼音(z c s) 汉语拼音(zh ...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二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二 教学设计与总结反思 教材分析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体会到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安排这次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一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调查访问,继续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二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目标 1. ...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四(下)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例.词语盘点和语文园地四大部分.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 ...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程说明书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程说明书> 年级:小学三年级 姓名:吴宣负 学校:谷硐中心学校 时间:2013.03.01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程说明书>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课程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课 时 数:112-120 ...

  •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
  •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激情引入,交流感受 我们的身边,时时会发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它让我们感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是真善美的情感,让我们终身难忘.当我们被一幕幕事情感动 着,我们的心灵正一次次得到洗涤.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个电影小片段 播放电视广告.配音:每 ...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说明书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材说明书 刘祯飞 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是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 ...

  • 人教版四五六年级语文课文目录
  • 选读课文 1 (祁念曾) 2 五彩池 (杨其力) 3 4 麻雀 (屠格涅夫) 5 6 一个苹果 7 8 人造发光植物 (王一川) 替换课文 仰望布达拉 生字表1 生字表2 中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相关知识积累 带*是略读课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目录 第一组 1古诗词三首 2桂林山水 3记金华的双龙洞 4 ...

  •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课时习作讲评口语交际一3
  •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1.总结本次习作总体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明显的同学. 2.提出评议重点:(1)是不是把事情的经过,事物的特点,漫画的图意写具体了.(2)是不是真实的写出了自己的启示.感悟和想法. 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