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电图诊断要点
一、 心电图各波段主要意义 1、
P 波
正常:宽度<0.11s 、振幅<0.25mV 。
如宽度>0.11s 伴显著切迹,切迹间距≥0.04s ,表示左心房肥大或房内传导阻滞。 如振幅≥0.25mV, 呈尖峰型,表示右心房大。
2、 P-R(P-Q) 间期
房室传导时间,心率正常成年人,应在0.12~0.20s 之间,超过最高值时,称P-R 间期延长,表示房室传导阻滞。 3、 ⑴
QRS 波群
时间:正常成人0.06~0.10s 、儿童0.04~0.08s, 时间延长,表示心
室肥大或心室内传导阻滞。 ⑵
振幅:RaVR <0.5mV ,超过可能为右室肥大;RaVL <1.2mV 、RaVF <
2.0mV ,超过提示左室肥大,6个肢导联电压绝对值均<0.5mV 或每个胸导联电压绝对值均<0.8mV ,称低电压,常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水肿等,偶见于正常人。
⑶ Q波:除aVR 导联可QS 或Qr 外,其余导联振幅不得超过同导联R 波的1/4,时间<0.04s ,无切迹。
V1V 2 不应有q 波,V 3极少有q 波,V 5V 6可见正常范围的q 波,超出正常范围的Q
波称异常Q 波,常备见于心肌梗塞等。 4、 S-T 段
任何导联下移应<0.05mV ,若超过提示心肌缺血或劳损,上抬V 1~3 应<0.3mV 、其余应<0.1mV ,超过提示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等。 5、 T 波
T 波方向常和QRS 主波方向一致,在R 波为主的导联中,T 波振幅应大于同导联R 波的1/10,T 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常见于心肌缺血、低血钾,巨大高耸T 波可见于急性心肌梗塞、高血钾等(轻度增高多无临床意义)。 6、 Q -T 间期 0.36-0.44s
长短与心率有关(具体应查表),Q -T 间期延长常见于心肌缺血,损害心脏肥大或低血钙等,伴T 波异常时可出现极为严重的心律失常。 7、
U 波
在T 波后0.02~0.04s 可出现,一般在胸导联(尤其V 3)较清楚,可达0.2-0.3mV, 明显增高常见于低血钾,倒置可见于缺血性心脏病或运动测验时。 二、常见心脏疾病的心电图特征 1、
左心室肥大
⑴、 QRS 波群电压增高(必备条件)RV 5>2.5mV 或女性RV 5+SV1>3.5mV 、男性RV 5+SV1>4.0mV 。 ⑵、 电轴左偏。
⑶、 QRS 波的时间延长(可达0.1-0.11s )
⑷、 ST -T 改变(V 5及以R 波为主的导联S -T 段下移>0.05mV ,T 波呈低平,双向或倒置)。 2、 右心室肥大
⑴、 QRS 波群电压与波型改变(RV 1≥1.0mV ;V 1的R/S>1,V 5的R/S<1等)。
⑵、 ⑶、 ⑷、 3、 ⑴、 ⑵、 ⑶、 波。 4、 ⑴、
心电轴右偏。 V 1导联VAT >0.03s 。
ST -T 改变(V 1或V 3导联S -T 段下移>0.05mV ,T 波双向或倒置)。 双侧心室肥大
胸导联中同时出现左、右心室肥大的图形。 胸导联中出现左室肥大图形,但电轴明显右偏。
有明确的左室肥大诊断依据,但V 5中S 波>R 波,aVR 中R 波>Q
心肌梗塞
缺血型T 波改变(巨大高耸T 波,常在发病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出
现;当缺血发展到心外膜下心肌时,T 向量与正常恰好相反,表现为深尖、两肢对称的倒置T 波,一般称冠状T 波)。 ⑵、
损伤型S -T 段移位。阻塞后不久即表现为S -T 段明显上抬甚至
形成单向曲线。 ⑶、
坏死型Q 波改变(面对坏死区的导联Q 波加深加宽,R 波振幅降低
以致消失,呈QS 波型)。 ⑷、
演变分期 :
a. 早期(数分到数小时)。巨大高耸T 波和/或斜升S -T 段,偶有S -T 段上抬或呈单向曲线,但不出现异常Q 波。
b. 急性期(数小时到数天)。S -T 段上抬呈单向曲线伴异常Q 波到S -T 段恢复到等电位线。
c. 近期(数天到数周)。S -T 段恢复到等电位线开始到倒置T 波恢复正常或呈恒
定的倒置T 波。
d. 陈旧期(数月到数年)。倒置T 波已恢复正常或长期无变化,多数残留异常Q 波或QS 波。 5、 ⑴、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短暂的心电图改变,表现为S -T 段下移,
T 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变异型心绞痛可表现为S -T 段上抬,常伴高耸T 波,S -T 段抬高呈凹面向上或呈上斜型,在对应的导联S -T 段下移。 ⑵、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a. S -T 波下移。
b. T 波改变(常能定位;有动态改变;有对应导联变化)。 c. 其他改变:如左心室肥大,房室传导阻滞、早搏、房颤等。 6、 ⑴、
早搏 室性早搏
a. QRS 波群提早出现,其形状宽大、粗钝或有切迹。 b. QRS 波群时间延长,一般≥0.12s 。 c. T 波方向一般与QRS 波群的主波方向相反。 d. 有完全代偿间歇。
e. 同一起搏点引起的室早常有固定的联律间期(一般相差不超过0.08s )。 ⑵、
房性早搏
a. 提早出现的房性P 波,其形态与窦性P 波不同。 b. 房性P 波后有正常形态的QRS 波群。
c. 有不完全性代偿间歇(房早前后的两个窦性P 波的时距<2个窦性P -P 间距)。
⑶、 房室交界性早搏
a. 有提早出现的QRS 波群和迸行型P 波(P Ⅱ倒置P aVR 直立)。 b. 多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7、 陈发性心动过速 ⑴、 室上速
a. 相当于一系列连续很快的房性或交界性早搏(连续3次以上)频率大多在160~220次/分,节律一般绝对规则。 b. QRS 波群形态基本正常。
c. S -T 段与T 波可无改变,但在发作中S -T 改变或T 波倒置的亦不少。 d. 如能确定异位P 波存在,且P ’-R 间期>0.12s ,则为房性;如为逆行性P 波,P ’-R 间期<0.12s ,或P ’-R 间期<0.20s ,则为交界性。 ⑵、 室速
a. 频率大约在150~200次/分,P -R 间距大致相等,室律可略有不齐。 b. QRS 波群畸形,增宽,时间常>0.12s ,T 波方向与QRS 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c. 常没有P 波。
d. 偶可发生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8、
房颤、室颤
⑴、 房颤
a. P 波消失,代之以频率为350~600次/分的大小不等,动态不同,间隔不均的房颤波(f 波)f 波>0.1mV 为粗大型,<0.1mV 为纤细型。 b. 心室率增快而且完全不规则。 c. QRS 波群形态与正常相同。
⑵、 室颤
QRS 波完全消失,代之以250~500/分次的大小不等,形态不同,极不均匀的颤动样波形。 9、
房室传导阻滞
⑴、 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a. 窦性P 波之后均伴随有QRS 波群。
b. P -R 间期延长,或超过相应心率的最高值。(心率在正常范围时,成年人P -R 间期在0.12~0.20s 之间或P -R 间期绝对值>0.21s 。) ⑵、 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a. Ⅰ型:由于交界区绝对与相对不应期均延长(但绝对不应期延长较轻)所引起,心电图有传导延迟递增现象,即P -R 间期呈进行性延长,经过几个心动周期后出现心室漏搏,其后P -R 间期又恢复为最短,又逐渐处长……
b. Ⅱ型:交界区的绝对不应期显著延长,而相对不应期基本正常。心电图表现为P 波有规律地出现,QRS 波有规律地或不定时地漏搏,P -R 间期正常或延长,但固定不变。QRS 波形态一般正常,也可畸形。 ⑶、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介于第二、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之间,其传导比例自3:1起直至完全传导阻滞,其心电图特征:
a. 房室传导比例固定或不固定,以4:1;6:1;8:1为多见。 b. 近乎完全性传导阻滞时,仅有少数个别P 波可以下传形成心室夺获。 c. P -P 间期一般规律但窦性心律不齐时可不规律。
d. R -P 间距常为规律,但心室夺获或房室传导比例不固定时可不规律。
e. QRS 波形,可正常或畸形。 ⑷、
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完全被阻断,此时心房与心室的活动分别由两个起搏点控制,心电图特征:
a. P -P 和R -R 间距各有其固定的规律性,P 波和QRS 波群间无固定关系。 b. 心房率>心室率。
c. 心室起搏点如位于房室束分叉以上,则QRS 波群形态正常,心室率常在40次/分以上;若在房室束分叉以下,则QRS 波群增宽、畸形,心室率常在40次/分以下。 10、 ⑴、
心室内传导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 a. QRS 波群时间延长≥0.12s 。
b. QRS 波群形态改变(在V 1V 2导联呈rSR ’型或呈宽大有切迹的R 波,无Q 波,在V 5V 6导联呈Rs 或qRs 型等)。
c. ST -T 改变,在V 1V 2导联的S -T 段下移T 波倒置,V 5V 6导联S -T 段上抬,T 波直立。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特征与完全性相似,但QRS 波时间<0.12s 。 ⑵、
左束支传导阻滞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 a. QRS 波时间延长≥0.12s 。
b. QRS 波形态改变(V 5V 6导联呈宽大的R 波,且R 波波峰伴有切迹或顶部粗钝,无
Q 波,V 1V 2导联呈rS 或QS 型等)。
c. ST -T 改变,V 5V 6导联的S -T 段下移,T 波倒置,V 1V 2的S -T 段上抬,T 波直立。 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至今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
临床心电图诊断要点
一、 心电图各波段主要意义 1、
P 波
正常:宽度<0.11s 、振幅<0.25mV 。
如宽度>0.11s 伴显著切迹,切迹间距≥0.04s ,表示左心房肥大或房内传导阻滞。 如振幅≥0.25mV, 呈尖峰型,表示右心房大。
2、 P-R(P-Q) 间期
房室传导时间,心率正常成年人,应在0.12~0.20s 之间,超过最高值时,称P-R 间期延长,表示房室传导阻滞。 3、 ⑴
QRS 波群
时间:正常成人0.06~0.10s 、儿童0.04~0.08s, 时间延长,表示心
室肥大或心室内传导阻滞。 ⑵
振幅:RaVR <0.5mV ,超过可能为右室肥大;RaVL <1.2mV 、RaVF <
2.0mV ,超过提示左室肥大,6个肢导联电压绝对值均<0.5mV 或每个胸导联电压绝对值均<0.8mV ,称低电压,常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水肿等,偶见于正常人。
⑶ Q波:除aVR 导联可QS 或Qr 外,其余导联振幅不得超过同导联R 波的1/4,时间<0.04s ,无切迹。
V1V 2 不应有q 波,V 3极少有q 波,V 5V 6可见正常范围的q 波,超出正常范围的Q
波称异常Q 波,常备见于心肌梗塞等。 4、 S-T 段
任何导联下移应<0.05mV ,若超过提示心肌缺血或劳损,上抬V 1~3 应<0.3mV 、其余应<0.1mV ,超过提示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等。 5、 T 波
T 波方向常和QRS 主波方向一致,在R 波为主的导联中,T 波振幅应大于同导联R 波的1/10,T 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常见于心肌缺血、低血钾,巨大高耸T 波可见于急性心肌梗塞、高血钾等(轻度增高多无临床意义)。 6、 Q -T 间期 0.36-0.44s
长短与心率有关(具体应查表),Q -T 间期延长常见于心肌缺血,损害心脏肥大或低血钙等,伴T 波异常时可出现极为严重的心律失常。 7、
U 波
在T 波后0.02~0.04s 可出现,一般在胸导联(尤其V 3)较清楚,可达0.2-0.3mV, 明显增高常见于低血钾,倒置可见于缺血性心脏病或运动测验时。 二、常见心脏疾病的心电图特征 1、
左心室肥大
⑴、 QRS 波群电压增高(必备条件)RV 5>2.5mV 或女性RV 5+SV1>3.5mV 、男性RV 5+SV1>4.0mV 。 ⑵、 电轴左偏。
⑶、 QRS 波的时间延长(可达0.1-0.11s )
⑷、 ST -T 改变(V 5及以R 波为主的导联S -T 段下移>0.05mV ,T 波呈低平,双向或倒置)。 2、 右心室肥大
⑴、 QRS 波群电压与波型改变(RV 1≥1.0mV ;V 1的R/S>1,V 5的R/S<1等)。
⑵、 ⑶、 ⑷、 3、 ⑴、 ⑵、 ⑶、 波。 4、 ⑴、
心电轴右偏。 V 1导联VAT >0.03s 。
ST -T 改变(V 1或V 3导联S -T 段下移>0.05mV ,T 波双向或倒置)。 双侧心室肥大
胸导联中同时出现左、右心室肥大的图形。 胸导联中出现左室肥大图形,但电轴明显右偏。
有明确的左室肥大诊断依据,但V 5中S 波>R 波,aVR 中R 波>Q
心肌梗塞
缺血型T 波改变(巨大高耸T 波,常在发病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出
现;当缺血发展到心外膜下心肌时,T 向量与正常恰好相反,表现为深尖、两肢对称的倒置T 波,一般称冠状T 波)。 ⑵、
损伤型S -T 段移位。阻塞后不久即表现为S -T 段明显上抬甚至
形成单向曲线。 ⑶、
坏死型Q 波改变(面对坏死区的导联Q 波加深加宽,R 波振幅降低
以致消失,呈QS 波型)。 ⑷、
演变分期 :
a. 早期(数分到数小时)。巨大高耸T 波和/或斜升S -T 段,偶有S -T 段上抬或呈单向曲线,但不出现异常Q 波。
b. 急性期(数小时到数天)。S -T 段上抬呈单向曲线伴异常Q 波到S -T 段恢复到等电位线。
c. 近期(数天到数周)。S -T 段恢复到等电位线开始到倒置T 波恢复正常或呈恒
定的倒置T 波。
d. 陈旧期(数月到数年)。倒置T 波已恢复正常或长期无变化,多数残留异常Q 波或QS 波。 5、 ⑴、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短暂的心电图改变,表现为S -T 段下移,
T 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变异型心绞痛可表现为S -T 段上抬,常伴高耸T 波,S -T 段抬高呈凹面向上或呈上斜型,在对应的导联S -T 段下移。 ⑵、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a. S -T 波下移。
b. T 波改变(常能定位;有动态改变;有对应导联变化)。 c. 其他改变:如左心室肥大,房室传导阻滞、早搏、房颤等。 6、 ⑴、
早搏 室性早搏
a. QRS 波群提早出现,其形状宽大、粗钝或有切迹。 b. QRS 波群时间延长,一般≥0.12s 。 c. T 波方向一般与QRS 波群的主波方向相反。 d. 有完全代偿间歇。
e. 同一起搏点引起的室早常有固定的联律间期(一般相差不超过0.08s )。 ⑵、
房性早搏
a. 提早出现的房性P 波,其形态与窦性P 波不同。 b. 房性P 波后有正常形态的QRS 波群。
c. 有不完全性代偿间歇(房早前后的两个窦性P 波的时距<2个窦性P -P 间距)。
⑶、 房室交界性早搏
a. 有提早出现的QRS 波群和迸行型P 波(P Ⅱ倒置P aVR 直立)。 b. 多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7、 陈发性心动过速 ⑴、 室上速
a. 相当于一系列连续很快的房性或交界性早搏(连续3次以上)频率大多在160~220次/分,节律一般绝对规则。 b. QRS 波群形态基本正常。
c. S -T 段与T 波可无改变,但在发作中S -T 改变或T 波倒置的亦不少。 d. 如能确定异位P 波存在,且P ’-R 间期>0.12s ,则为房性;如为逆行性P 波,P ’-R 间期<0.12s ,或P ’-R 间期<0.20s ,则为交界性。 ⑵、 室速
a. 频率大约在150~200次/分,P -R 间距大致相等,室律可略有不齐。 b. QRS 波群畸形,增宽,时间常>0.12s ,T 波方向与QRS 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c. 常没有P 波。
d. 偶可发生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8、
房颤、室颤
⑴、 房颤
a. P 波消失,代之以频率为350~600次/分的大小不等,动态不同,间隔不均的房颤波(f 波)f 波>0.1mV 为粗大型,<0.1mV 为纤细型。 b. 心室率增快而且完全不规则。 c. QRS 波群形态与正常相同。
⑵、 室颤
QRS 波完全消失,代之以250~500/分次的大小不等,形态不同,极不均匀的颤动样波形。 9、
房室传导阻滞
⑴、 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a. 窦性P 波之后均伴随有QRS 波群。
b. P -R 间期延长,或超过相应心率的最高值。(心率在正常范围时,成年人P -R 间期在0.12~0.20s 之间或P -R 间期绝对值>0.21s 。) ⑵、 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a. Ⅰ型:由于交界区绝对与相对不应期均延长(但绝对不应期延长较轻)所引起,心电图有传导延迟递增现象,即P -R 间期呈进行性延长,经过几个心动周期后出现心室漏搏,其后P -R 间期又恢复为最短,又逐渐处长……
b. Ⅱ型:交界区的绝对不应期显著延长,而相对不应期基本正常。心电图表现为P 波有规律地出现,QRS 波有规律地或不定时地漏搏,P -R 间期正常或延长,但固定不变。QRS 波形态一般正常,也可畸形。 ⑶、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介于第二、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之间,其传导比例自3:1起直至完全传导阻滞,其心电图特征:
a. 房室传导比例固定或不固定,以4:1;6:1;8:1为多见。 b. 近乎完全性传导阻滞时,仅有少数个别P 波可以下传形成心室夺获。 c. P -P 间期一般规律但窦性心律不齐时可不规律。
d. R -P 间距常为规律,但心室夺获或房室传导比例不固定时可不规律。
e. QRS 波形,可正常或畸形。 ⑷、
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完全被阻断,此时心房与心室的活动分别由两个起搏点控制,心电图特征:
a. P -P 和R -R 间距各有其固定的规律性,P 波和QRS 波群间无固定关系。 b. 心房率>心室率。
c. 心室起搏点如位于房室束分叉以上,则QRS 波群形态正常,心室率常在40次/分以上;若在房室束分叉以下,则QRS 波群增宽、畸形,心室率常在40次/分以下。 10、 ⑴、
心室内传导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 a. QRS 波群时间延长≥0.12s 。
b. QRS 波群形态改变(在V 1V 2导联呈rSR ’型或呈宽大有切迹的R 波,无Q 波,在V 5V 6导联呈Rs 或qRs 型等)。
c. ST -T 改变,在V 1V 2导联的S -T 段下移T 波倒置,V 5V 6导联S -T 段上抬,T 波直立。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特征与完全性相似,但QRS 波时间<0.12s 。 ⑵、
左束支传导阻滞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 a. QRS 波时间延长≥0.12s 。
b. QRS 波形态改变(V 5V 6导联呈宽大的R 波,且R 波波峰伴有切迹或顶部粗钝,无
Q 波,V 1V 2导联呈rS 或QS 型等)。
c. ST -T 改变,V 5V 6导联的S -T 段下移,T 波倒置,V 1V 2的S -T 段上抬,T 波直立。 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至今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