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白生产工艺及其相关原理

简述世界范围内常用钛白生产工艺及其相关原理? 钛白粉的生产工艺主要有硫酸法和氯化法2种。

(1)硫酸法始于1918年,是相对历史长和陈旧的工艺过程。硫酸法用硫酸酸解钛渣,得到硫酸氧钛溶液,经纯化和水解得到偏钛酸沉淀;再进入转窑煅烧产出钛白粉颜料产品。硫酸法是非连续生产工艺,工艺流程复杂,需要20道左右的工艺步骤,排放废弃物较多。晶型转变需更多操作步骤,采用的焚烧工艺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硫酸法是将钛铁粉与浓硫酸进行酸解反应生产硫酸亚钛,经水解生成偏钛酸,再经锻烧、粉碎即得到钛白粉产品。此法可生产锐钛型和金红石型钛白粉。硫酸法的优点是能以价低易得的钛铁矿与硫酸为原料,技术较成熟,设备简单,防腐蚀材料易解决。其缺点是流程长,只能以间歇操作为主,湿法操作,硫酸、水消耗高,废物及副产物多,对环境污染大。

(2)氯化法是将金红石或高钛熔渣粉料与焦炭混合后进行高温氯化生产精四氯化钛,精馏、除钒后,进行高温氧化,分级、表面处理,再经过滤、水洗、干燥、粉碎得到钛白粉产品。氯化法只能生产金红石型产品。氯化法优点是流程短,生产能力易扩大,连续自动化程度高,能耗相对低,“三废”少,能得到优质产品。缺点是投资大,设备结构复杂,对材料要求高,要耐高温、耐腐蚀,装置难以维修,研究开发难度大。

氯化法工艺开始于1932年,德国法本公司发表了第一个四氯化钛气相氧化法制钛白粉专利,在1959年杜邦公司开发了杜邦法生产工艺,并建成了10万t/a的生产厂,正式实现大型工业化,但是氯化法工艺的技术难度非常大,目前核心技术仍只有少数企业掌握。氯化法以钛铁矿、高钛渣、人造金红石或天然金红石等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钛,经精馏提纯,再进行气相氧化;速冷后,经过气固分离得到钛白粉。氯化法生产技术是连续生产工艺,与非连续工艺的硫酸法相比,过程简单,工艺控制点少,产品质量易于达到最优的控制,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再加上没有转窑煅烧工艺形成的烧结,其钛白粉原级粒子易于解聚,所以在产品精制的过程较硫酸法大幅度节省能量。氯化法生产涂料级钛白要经过原矿准备、钛的氯化物制备、钛的氯化物氧化、二氧化钛表面处理。包括环节如下:矿焦干燥、矿焦粉碎、氯化、钛的氯化物精制、钛的氯化物氧化、二氧化钛打浆分散分级、无机表面处理、水洗、干燥、气流粉碎和有机处理、包装、废副产品的回收、处理和利用。氯化钛白生产工艺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工艺发展到现在已比较完善,虽然各厂家有不同的特色,但主要的流程都几乎相同。首先是原料的准备,主要是石油焦和钛矿,应工艺要求,对二者进行干燥,使水分和含氢有机物降到一定的要求值,然后送入氯化炉进行氯化,钛等金属被氯化形成氯化物,气态的氯化物被气流

输送到后面的收集槽分阶段冷却,高沸点、高熔点的氯化物首先分离出来,其次是低沸点的氯化物如四氯化钛冷凝出来,液体四氯化钛送精制工序进行除杂,通过加入还原剂将影响产品质量的杂质含量将低到要求值,精制好的精四氯化钛送入氧化工序,通过高温氧化转化为二氧化钛粉末,同时加入盐粒、钾盐、三氯化铝等以保证氧化初品的颜料性能和生产的连续进行。氯气送回氯化工序。二氧化钛粉末进行打浆分散砂磨分级,合格的料将送表面处理工序,按要求程序加入试剂,对二氧化钛颗粒进行表面处理,处理后的料浆进行洗涤,除去可溶性的盐份,洗涤合格的料浆送干燥工序脱去游离钛的水,水分合格后利用中压过热蒸汽进行气流粉碎,同时进行必要的有机表面处理,粉碎合格的产品送包装岗位进行包装。

相关原理:

(1)硫酸法:到目前为止,国内钛白粉的工业生产方法应用较广的是硫酸法。硫酸法的生产操作程序非常复杂,其基本化学反应中包含有一系列的简单的化学反应,硫酸法的三步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分别是在酸解、水解和煅烧阶段中发生的。

(2)氯化法:以金红石、钛渣等为原料,经氯化、提纯制得的精TiCl4,再经氧化和表面处理制取钛白的过程,为铁白生产方法之一。其技术关键是TiCl4氧化工艺。20世纪40

至5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DuPontco)研究用氯化法制取钛白获得成功,并用于工业生产。至80年代末,世界上仅有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少数几个国家用这种方法生产钛白,但产量已占世界钛白总产量的40%以上,而美国的氯化法钛白占其钛白总产量的85%以上。氯化使原料中钛的氧化物转变为TiCl4并除去杂质的过程。所用的原料除(天然) 金红石外,亦可采用人造金红石、钛渣和钛白石等。氯化(见四氯化铁制取) 制得的粗TiCl4经提纯(见粗四氯化钛精制) 得精TiCl4后用作制取TiO2的原料。氧化TiCl4与氧气在高温下作用制取TiO2粉料的过程。TiO2粉料经打浆、脱氯得钛白浆液送表面处理。TiCl4气相氧化制取TiO2的主要反应是:TiCl4(g)+O2(g)==TiO2(s)+2Cl2(g)

过程为放热反应,标准生成热△H 为一181.6kJ/mol。

简述世界范围内常用钛白生产工艺及其相关原理? 钛白粉的生产工艺主要有硫酸法和氯化法2种。

(1)硫酸法始于1918年,是相对历史长和陈旧的工艺过程。硫酸法用硫酸酸解钛渣,得到硫酸氧钛溶液,经纯化和水解得到偏钛酸沉淀;再进入转窑煅烧产出钛白粉颜料产品。硫酸法是非连续生产工艺,工艺流程复杂,需要20道左右的工艺步骤,排放废弃物较多。晶型转变需更多操作步骤,采用的焚烧工艺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硫酸法是将钛铁粉与浓硫酸进行酸解反应生产硫酸亚钛,经水解生成偏钛酸,再经锻烧、粉碎即得到钛白粉产品。此法可生产锐钛型和金红石型钛白粉。硫酸法的优点是能以价低易得的钛铁矿与硫酸为原料,技术较成熟,设备简单,防腐蚀材料易解决。其缺点是流程长,只能以间歇操作为主,湿法操作,硫酸、水消耗高,废物及副产物多,对环境污染大。

(2)氯化法是将金红石或高钛熔渣粉料与焦炭混合后进行高温氯化生产精四氯化钛,精馏、除钒后,进行高温氧化,分级、表面处理,再经过滤、水洗、干燥、粉碎得到钛白粉产品。氯化法只能生产金红石型产品。氯化法优点是流程短,生产能力易扩大,连续自动化程度高,能耗相对低,“三废”少,能得到优质产品。缺点是投资大,设备结构复杂,对材料要求高,要耐高温、耐腐蚀,装置难以维修,研究开发难度大。

氯化法工艺开始于1932年,德国法本公司发表了第一个四氯化钛气相氧化法制钛白粉专利,在1959年杜邦公司开发了杜邦法生产工艺,并建成了10万t/a的生产厂,正式实现大型工业化,但是氯化法工艺的技术难度非常大,目前核心技术仍只有少数企业掌握。氯化法以钛铁矿、高钛渣、人造金红石或天然金红石等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钛,经精馏提纯,再进行气相氧化;速冷后,经过气固分离得到钛白粉。氯化法生产技术是连续生产工艺,与非连续工艺的硫酸法相比,过程简单,工艺控制点少,产品质量易于达到最优的控制,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再加上没有转窑煅烧工艺形成的烧结,其钛白粉原级粒子易于解聚,所以在产品精制的过程较硫酸法大幅度节省能量。氯化法生产涂料级钛白要经过原矿准备、钛的氯化物制备、钛的氯化物氧化、二氧化钛表面处理。包括环节如下:矿焦干燥、矿焦粉碎、氯化、钛的氯化物精制、钛的氯化物氧化、二氧化钛打浆分散分级、无机表面处理、水洗、干燥、气流粉碎和有机处理、包装、废副产品的回收、处理和利用。氯化钛白生产工艺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工艺发展到现在已比较完善,虽然各厂家有不同的特色,但主要的流程都几乎相同。首先是原料的准备,主要是石油焦和钛矿,应工艺要求,对二者进行干燥,使水分和含氢有机物降到一定的要求值,然后送入氯化炉进行氯化,钛等金属被氯化形成氯化物,气态的氯化物被气流

输送到后面的收集槽分阶段冷却,高沸点、高熔点的氯化物首先分离出来,其次是低沸点的氯化物如四氯化钛冷凝出来,液体四氯化钛送精制工序进行除杂,通过加入还原剂将影响产品质量的杂质含量将低到要求值,精制好的精四氯化钛送入氧化工序,通过高温氧化转化为二氧化钛粉末,同时加入盐粒、钾盐、三氯化铝等以保证氧化初品的颜料性能和生产的连续进行。氯气送回氯化工序。二氧化钛粉末进行打浆分散砂磨分级,合格的料将送表面处理工序,按要求程序加入试剂,对二氧化钛颗粒进行表面处理,处理后的料浆进行洗涤,除去可溶性的盐份,洗涤合格的料浆送干燥工序脱去游离钛的水,水分合格后利用中压过热蒸汽进行气流粉碎,同时进行必要的有机表面处理,粉碎合格的产品送包装岗位进行包装。

相关原理:

(1)硫酸法:到目前为止,国内钛白粉的工业生产方法应用较广的是硫酸法。硫酸法的生产操作程序非常复杂,其基本化学反应中包含有一系列的简单的化学反应,硫酸法的三步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分别是在酸解、水解和煅烧阶段中发生的。

(2)氯化法:以金红石、钛渣等为原料,经氯化、提纯制得的精TiCl4,再经氧化和表面处理制取钛白的过程,为铁白生产方法之一。其技术关键是TiCl4氧化工艺。20世纪40

至5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DuPontco)研究用氯化法制取钛白获得成功,并用于工业生产。至80年代末,世界上仅有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少数几个国家用这种方法生产钛白,但产量已占世界钛白总产量的40%以上,而美国的氯化法钛白占其钛白总产量的85%以上。氯化使原料中钛的氧化物转变为TiCl4并除去杂质的过程。所用的原料除(天然) 金红石外,亦可采用人造金红石、钛渣和钛白石等。氯化(见四氯化铁制取) 制得的粗TiCl4经提纯(见粗四氯化钛精制) 得精TiCl4后用作制取TiO2的原料。氧化TiCl4与氧气在高温下作用制取TiO2粉料的过程。TiO2粉料经打浆、脱氯得钛白浆液送表面处理。TiCl4气相氧化制取TiO2的主要反应是:TiCl4(g)+O2(g)==TiO2(s)+2Cl2(g)

过程为放热反应,标准生成热△H 为一181.6kJ/mol。


相关内容

  • 2014年中国防水建材市场分析报告
  • 专家版-中国防水建材行业态势与前景评估报告2014-2019年 ∙ ∙ ∙ ∙ 客服QQ:992930161 报告价格:印刷版:RMB 7000 电子版:RMB 7200 印刷版+电子版:RMB 7500 电子邮箱:文章来源: 报告目录 第一章 防水建材相关概述 第一节 防水建材的基本概述 一.防水 ...

  • 饲料级一水硫酸亚铁的生产工艺_钟国清
  • ·30· 饲料博览 1998年第10卷第1期 "汇能杯"有奖征文 工艺与设备 饲料级一水硫酸亚铁的生产工艺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基础科技系(重庆 402460) 钟国清 硫酸亚铁是一种矿物质饲料添加剂,在饲料工业中广泛使用.铁元素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及多种氧化酶的重要成 ...

  • 闪蒸干燥机
  • 三.旋转闪蒸干燥机 旋转闪蒸干燥装臵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新推出的一种将干燥技术和流态化技术综合为一体的新型干燥设备,它克服了喷雾干燥设备高,能源消耗大和流化床干燥不均匀的缺点,集两者之所长,成为具有高效.节能.快速等特点的理想干燥设备.它特别适合于高黏度膏状物.滤饼等物料的直接干燥,并可一次获得 ...

  • 苯丙乳胶漆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
  • 第40卷第9期2011年9月 应用化工Vol.40No.9Sep.2011 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 苯丙乳胶漆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 鄢瑛,梅燕,张会平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采用不同晶型.种类.粒径的颜填料,系统考察了乳胶漆颜料浆液细 ...

  • 实验方案设计
  • 硫酸钙晶须取代部分钛白粉对内墙涂料性 能的影响研究 学 校:四川理工学院 专业班级:环境卓越131 小组人员:杨方 胥莲曾籍 易蓉蓉 指导老师:娄三钢 2015年10月20日 目录 目录 ................................................. II 1 实 ...

  • 攀钢烧结环冷机废气余热利用
  • 第21卷第2期 2000年6月 钢 铁 钒 钛 Vol. 21,No. 2 J une 2000 生产实践 攀钢烧结环冷机废气余热利用 范方灵, 顾华兴, 郑会军 (攀枝花钢铁研究院,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 要:介绍了利用烧结环冷机冷却废气余热生产蒸气的工作原理.设备流程.自动控制以及生 ...

  • 铝土矿制备液体无铁硫酸铝的研究
  • Y10{6906 ⑨天洋火謦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l^巳黼_蛊灌.]|蛊0旧吲嗣昌踺Ia旧啊隙jj蹿曲一州0_领域:化学工程 朱肖锋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企业导师:冯亚青教授陈贵山高级工程师 翻7Il八,丰八于H,'九土阢壹2晰轴T月 摘要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中低品位的铝土矿为原料,在高温加压的条 ...

  • 现代科技概论
  • 材料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制备工艺 材料制备工艺是发展材料的基础.传统材料可以通过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以及降低成本.新材料的发展与工艺技术的关系更为密切.例如,由于外延技术的出现,可以精确地控制材料到几个原子的厚度,从而为实现原子.分子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快冷技术的采用,为金属材料的发展 ...

  • 空心胶囊工艺验证方案
  • 浙江弘康胶囊有限公司 空心胶囊工艺验证方案 验证编号:HK-003 方案起草人: 章加林 日期: 2010.3.1 方案审核人: 张伯洋 日期: 2010.3.10 方案批准人: 王永明 日期: 2010.3.10 验证人员: 王永明 章加林 张伯洋 孔春杰 王均明 宋大连 验证日期: 2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