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八下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

【知识纵览 高屋建瓴】

【攻坚克难 学海导航】

1.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是本课的重点

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广泛的,涉及各个领域,但是要注意,权利多并不意味着可以滥用。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视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否则,可能就会做出违法甚至犯罪的事情。可结合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来分析正确行使权利的必要性,并从中把握正确行使权利必须做到的四项要求。

2.人民与公民是本课的难点

人民和公民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最好采用比较的方法来探讨。公民是法律确认的,是一个法律概念,指的是个人。公民是在法律上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相应义务的主体。人民是政治概念,它的对立面是敌人,人民通常是指整体。在我国,现阶段的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而人民的敌人只包括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故公民的范围比人民的范围要广泛得多。

【命题预测 把握方向】

公民权利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内容,纵观各地期末考试卷,可知此知识点主要以选择、案例分析的形式出现,设问灵活多样,开放性较强。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结合相关热点案例来分析,如结合两会中代表们共商国事,来分析国家的性质、公民的权利等;结合不能正确行使权利受法律制裁的案例来分析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等。

【关注社会 链接热点】

1. 2008年11月17日,甘肃陇南因30多名拆迁户集体到陇南市委上访,而引发打砸抢烧事件,造成69名武警、2名民警受伤,110间房屋和22辆车被烧毁。

2. 2009年1月22日,社会关注的三鹿系列刑事案件,分别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无极县人民法院等4个基层法院一审宣判,21名被告人被判刑。他们的不法行为对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婴幼儿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害。

3.2009年2月10日,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尼玛次仁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截至目前西藏有关部门共羁押了拉萨“3·14”严重打砸抢烧事件犯罪嫌疑人953名,其中76人已依法宣判。

4.2009年1月19日,南国都市报报道,一批讨薪未果的农民工在华银大厦附近路段强行将过往的车辆拦住,致交通堵塞一个半小时。南大桥下龙昆北路从北往南方向的交通,被百余名农民工拦断,车辆排起了长龙。农民工的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回眸中考 总结提升】

1.(2008·浙江温州)2008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固食品安全法(革案)》,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该法律草案广泛征求民意的做法表明

A.我国人民可以直接决定国家一切事务 B.所有公民都可以制定法律

C.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D.该法律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参考答案:C。点拨:食品安全法草案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来制定,这能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需求。故答案C是正确的。此外也可以采取排除法排除掉选项ABD。

2.(2008·福建安溪)“乱放鞭炮”被列为2008年过年最不雅行为,因为它影响了别人正常的生活,这告诉我们 ( )

A.我们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

B.乱放鞭炮是违法犯罪行为,我们不要做法律禁止的事

C.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D.放鞭炮影响了他人正常的生活,应当给予取缔

参考答案:A。点拨:乱放鞭炮会给他人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所以是不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的表现。故答案为A

3.(2008·福建晋江)看下图漫画《文明的对话》,对图中时髦女郎的做法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扔不扔东西是个人的自由

②我们不赞同这种行为

③对这种行为应该有宽容之心

④随地扔东西影响了市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点拨:随地扔东西会污染、破坏环境,有损他人、社会的利益,所以对这种行为不能宽容。故选择肢①③是错误的,应该排除掉。

4.(2008·重庆,略有改动)从2008年3月26日起,重庆市三峡博物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景点免费开放。中学生小胡和小吴在参观景点的过程中,发现部分景点非常拥挤,一些设施遭受破坏,便将上述情况及改进意见写在纸上,一方面向有关部门反映,一方面张贴在景区的显要位置,向参观者宣传。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温馨提示他俩,在行使权利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2)他俩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表达自己的看法,请你出出主意。

参考答案:

(1)要依法行使权利。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2)第一、向人大代表反映;第二、直接向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反应;第三、通过新闻媒体曝光。

【学以致用 达标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将它的字母填在

题后括号内。)

2008年11月10日,湖北省潜江市人民法院对天门城管打人致死案作出判决,判定城管孙代榜、熊巍等人有期徒刑。至此,震惊全国的“城管打死人案”落下帷幕。该案中魏文华因用手机拍摄孙代榜等人与村民冲突的场面而被孙等活活打死。据此回答7~8题。

1.湖北省潜江市人民法院通过判处孙代榜、熊巍等人有期徒刑来维护魏文华的合法权益,这说明公民的权利具有 ( )

A.立法保障 B.司法保障 C.宪法保障 D.国家保障

2.这一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法律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利剑 ②职位高的人不受法律保护 ③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④法律是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工具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3.2008年11月8日,著名影星巩俐在新加坡的德义民众俱乐部宣誓成为新加坡公民,并领取了身份证、居民证书,这一决定引来无数网友的争议。巩俐加入新加坡籍( )

①她已不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②她已成为新加坡公民 ③她已不能再享有我国公民的全部权利 ④今后她将不能在国内从事演艺事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4.在我国,公民和人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二者的区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②公民涵盖的范围比人民小 ③公民涵盖的范围比人民的范围大,它包括人民也包括敌人 ④它们的范围完全相同,都属于法律概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2009年1月14日,山西朔州市中级法院对轰动一时的朔州市二中“学生弑师案”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李某某被判处无期徒刑。李某某因对班主任郝旭东怀恨在心,

便用弹

簧刀将其杀害。案例说明 ( )

①法律通过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②对他人权利的侵害就是对自身权利的侵害 ③法律是公民权利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 ④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09年1月14日,来自贵州的农民工秦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农民工秦某在向老板讨要工钱未果的情况下,把老板打成重伤。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法律不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②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③公民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④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是虚假的、不真实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既然我有权利,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句话错在 ( )

①不懂得世界上从来不存在“绝对”的权利 ②不懂得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③只考虑个人利益,不去维护国家、集体利益,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④不懂得权利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2008年10月14日,法制日报报道:北京“天之骄子”小区的60余名业主因发现购买的房屋质量不好,在准备前往朝阳区建委投诉时,在东三环主路阻断了4条车道,影响了交通秩序。后被警察送进了看守所拘留了5天。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

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②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③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是虚假的、不真实的 ④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我国公民行使权利和自由时应遵循的一条总原则是 (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我国公民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是平等的、广泛和真实的

D.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0.2008年10月12日,海南警方成功破获一起利用互联网侮辱、诽谤案件,诽谤者已被刑事拘留。海南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因与汉中万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合同纠纷,便利用互联网虚构事实,对汉中万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负责人杨某进行侮辱诽谤,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案例说明( )

①公民没有言论自由 ②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③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 ④言论自由权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2008年11月17日,甘肃陇南市武都城区30多名拆迁户集体到市委信访室上访,要求对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后,他们的住房、土地、今后的生活等问题如何安排作出答复,引来部分群众围观,致使市委大门一时拥堵。后在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利用下,一些人冲击陇南市委机关,砸坏部分车辆和办公设施。一些信访干部和公安民警被打,60多人身受重伤。后相关涉案人员均受到了法律制裁。

(1)有人说,上述搬迁户是在行使自己的上访自由,不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你觉得呢?

(2)上述材料对你有何启示?

12.材料一: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严格界定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的范围,缩小强制性征地的范围,合理补偿农民,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材料二:滨州市某企业扩建厂房征用了农民刘刚的土地。刘刚因土地补偿问题与该厂负责人员发生争执。刘刚对其强制征收土地不满,于是将有关情况写了一张大字报贴在该厂的厂门口,造成了不良影响。

(1)请你对上述行为进行简要的评析。

(2)请你给刘刚想想办法,告诉他应该怎么办?

13.2008年11月1日,三秦都市报报道:三鹿奶粉重大食品安全

事故涉嫌犯罪人员和事实基本查清,刑事拘留74人,已依法逮捕32人。

非法制售“蛋白粉”犯罪网络被摧毁,抓获了主要犯罪嫌疑人。2007年

底,19名犯罪分子向三鹿集团销售的牛奶屡次因检验不合格被拒收,后

得知向牛奶中掺加三聚氰胺,可增加蛋白质检测指标,以蒙混过关。于是他们便在收购的鲜牛奶中添加大量三聚氰胺,结果导致多名“结石婴儿”出现,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他们的不法行为导致29.4万名婴儿泌尿系统出现异常,其中有158人发生过急性肾功能衰竭,9人死于肾衰竭。

(1)上述案例说明了什么?

(2)结合实际谈一下,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你会如何做?

参考答案:

1.B2.D3.A4.B 5.A6.C7.D8.B9.D10.B

11.(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上访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应该采用合法的方式行使。上述材料中的上访者冲击、殴打维持秩序的信访干部、公安干警,砸毁办公设施,这充分说明他们没有采用合法的方式行使其信访自由,故应该受到法律制裁。

(2)我们要正确的行使权利。我们要依照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依法制止各种侵权行为,使自己的权力不受侵害;要采用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要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

12.(1)由材料一中的决定可以看出,该企业侵犯了刘刚的合法权益。而刘刚维权的方式也是不可取的,是违法的。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2)他应该采用合法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可以向有关部门或媒体反映情况,或到法院起诉,依法解决问题。

13.(1)上述案例说明法律是通过制裁各种侵权行为,来保障公民的权利;法律是保障人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人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

(2)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恢复被侵害的权利,赔偿造成的损失,惩罚侵权者,讨回公道。

八下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

【知识纵览 高屋建瓴】

【攻坚克难 学海导航】

1.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是本课的重点

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广泛的,涉及各个领域,但是要注意,权利多并不意味着可以滥用。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视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否则,可能就会做出违法甚至犯罪的事情。可结合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来分析正确行使权利的必要性,并从中把握正确行使权利必须做到的四项要求。

2.人民与公民是本课的难点

人民和公民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最好采用比较的方法来探讨。公民是法律确认的,是一个法律概念,指的是个人。公民是在法律上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相应义务的主体。人民是政治概念,它的对立面是敌人,人民通常是指整体。在我国,现阶段的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而人民的敌人只包括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故公民的范围比人民的范围要广泛得多。

【命题预测 把握方向】

公民权利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内容,纵观各地期末考试卷,可知此知识点主要以选择、案例分析的形式出现,设问灵活多样,开放性较强。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结合相关热点案例来分析,如结合两会中代表们共商国事,来分析国家的性质、公民的权利等;结合不能正确行使权利受法律制裁的案例来分析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等。

【关注社会 链接热点】

1. 2008年11月17日,甘肃陇南因30多名拆迁户集体到陇南市委上访,而引发打砸抢烧事件,造成69名武警、2名民警受伤,110间房屋和22辆车被烧毁。

2. 2009年1月22日,社会关注的三鹿系列刑事案件,分别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无极县人民法院等4个基层法院一审宣判,21名被告人被判刑。他们的不法行为对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婴幼儿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害。

3.2009年2月10日,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尼玛次仁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截至目前西藏有关部门共羁押了拉萨“3·14”严重打砸抢烧事件犯罪嫌疑人953名,其中76人已依法宣判。

4.2009年1月19日,南国都市报报道,一批讨薪未果的农民工在华银大厦附近路段强行将过往的车辆拦住,致交通堵塞一个半小时。南大桥下龙昆北路从北往南方向的交通,被百余名农民工拦断,车辆排起了长龙。农民工的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回眸中考 总结提升】

1.(2008·浙江温州)2008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固食品安全法(革案)》,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该法律草案广泛征求民意的做法表明

A.我国人民可以直接决定国家一切事务 B.所有公民都可以制定法律

C.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D.该法律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参考答案:C。点拨:食品安全法草案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来制定,这能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需求。故答案C是正确的。此外也可以采取排除法排除掉选项ABD。

2.(2008·福建安溪)“乱放鞭炮”被列为2008年过年最不雅行为,因为它影响了别人正常的生活,这告诉我们 ( )

A.我们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

B.乱放鞭炮是违法犯罪行为,我们不要做法律禁止的事

C.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D.放鞭炮影响了他人正常的生活,应当给予取缔

参考答案:A。点拨:乱放鞭炮会给他人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所以是不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的表现。故答案为A

3.(2008·福建晋江)看下图漫画《文明的对话》,对图中时髦女郎的做法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扔不扔东西是个人的自由

②我们不赞同这种行为

③对这种行为应该有宽容之心

④随地扔东西影响了市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点拨:随地扔东西会污染、破坏环境,有损他人、社会的利益,所以对这种行为不能宽容。故选择肢①③是错误的,应该排除掉。

4.(2008·重庆,略有改动)从2008年3月26日起,重庆市三峡博物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景点免费开放。中学生小胡和小吴在参观景点的过程中,发现部分景点非常拥挤,一些设施遭受破坏,便将上述情况及改进意见写在纸上,一方面向有关部门反映,一方面张贴在景区的显要位置,向参观者宣传。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温馨提示他俩,在行使权利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2)他俩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表达自己的看法,请你出出主意。

参考答案:

(1)要依法行使权利。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2)第一、向人大代表反映;第二、直接向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反应;第三、通过新闻媒体曝光。

【学以致用 达标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将它的字母填在

题后括号内。)

2008年11月10日,湖北省潜江市人民法院对天门城管打人致死案作出判决,判定城管孙代榜、熊巍等人有期徒刑。至此,震惊全国的“城管打死人案”落下帷幕。该案中魏文华因用手机拍摄孙代榜等人与村民冲突的场面而被孙等活活打死。据此回答7~8题。

1.湖北省潜江市人民法院通过判处孙代榜、熊巍等人有期徒刑来维护魏文华的合法权益,这说明公民的权利具有 ( )

A.立法保障 B.司法保障 C.宪法保障 D.国家保障

2.这一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法律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利剑 ②职位高的人不受法律保护 ③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④法律是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工具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3.2008年11月8日,著名影星巩俐在新加坡的德义民众俱乐部宣誓成为新加坡公民,并领取了身份证、居民证书,这一决定引来无数网友的争议。巩俐加入新加坡籍( )

①她已不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②她已成为新加坡公民 ③她已不能再享有我国公民的全部权利 ④今后她将不能在国内从事演艺事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4.在我国,公民和人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二者的区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②公民涵盖的范围比人民小 ③公民涵盖的范围比人民的范围大,它包括人民也包括敌人 ④它们的范围完全相同,都属于法律概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2009年1月14日,山西朔州市中级法院对轰动一时的朔州市二中“学生弑师案”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李某某被判处无期徒刑。李某某因对班主任郝旭东怀恨在心,

便用弹

簧刀将其杀害。案例说明 ( )

①法律通过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②对他人权利的侵害就是对自身权利的侵害 ③法律是公民权利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 ④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09年1月14日,来自贵州的农民工秦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农民工秦某在向老板讨要工钱未果的情况下,把老板打成重伤。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法律不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②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③公民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④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是虚假的、不真实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既然我有权利,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句话错在 ( )

①不懂得世界上从来不存在“绝对”的权利 ②不懂得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③只考虑个人利益,不去维护国家、集体利益,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④不懂得权利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2008年10月14日,法制日报报道:北京“天之骄子”小区的60余名业主因发现购买的房屋质量不好,在准备前往朝阳区建委投诉时,在东三环主路阻断了4条车道,影响了交通秩序。后被警察送进了看守所拘留了5天。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

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②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③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是虚假的、不真实的 ④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我国公民行使权利和自由时应遵循的一条总原则是 (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我国公民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是平等的、广泛和真实的

D.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0.2008年10月12日,海南警方成功破获一起利用互联网侮辱、诽谤案件,诽谤者已被刑事拘留。海南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因与汉中万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合同纠纷,便利用互联网虚构事实,对汉中万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负责人杨某进行侮辱诽谤,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案例说明( )

①公民没有言论自由 ②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③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 ④言论自由权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2008年11月17日,甘肃陇南市武都城区30多名拆迁户集体到市委信访室上访,要求对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后,他们的住房、土地、今后的生活等问题如何安排作出答复,引来部分群众围观,致使市委大门一时拥堵。后在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利用下,一些人冲击陇南市委机关,砸坏部分车辆和办公设施。一些信访干部和公安民警被打,60多人身受重伤。后相关涉案人员均受到了法律制裁。

(1)有人说,上述搬迁户是在行使自己的上访自由,不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你觉得呢?

(2)上述材料对你有何启示?

12.材料一: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严格界定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的范围,缩小强制性征地的范围,合理补偿农民,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材料二:滨州市某企业扩建厂房征用了农民刘刚的土地。刘刚因土地补偿问题与该厂负责人员发生争执。刘刚对其强制征收土地不满,于是将有关情况写了一张大字报贴在该厂的厂门口,造成了不良影响。

(1)请你对上述行为进行简要的评析。

(2)请你给刘刚想想办法,告诉他应该怎么办?

13.2008年11月1日,三秦都市报报道:三鹿奶粉重大食品安全

事故涉嫌犯罪人员和事实基本查清,刑事拘留74人,已依法逮捕32人。

非法制售“蛋白粉”犯罪网络被摧毁,抓获了主要犯罪嫌疑人。2007年

底,19名犯罪分子向三鹿集团销售的牛奶屡次因检验不合格被拒收,后

得知向牛奶中掺加三聚氰胺,可增加蛋白质检测指标,以蒙混过关。于是他们便在收购的鲜牛奶中添加大量三聚氰胺,结果导致多名“结石婴儿”出现,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他们的不法行为导致29.4万名婴儿泌尿系统出现异常,其中有158人发生过急性肾功能衰竭,9人死于肾衰竭。

(1)上述案例说明了什么?

(2)结合实际谈一下,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你会如何做?

参考答案:

1.B2.D3.A4.B 5.A6.C7.D8.B9.D10.B

11.(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上访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应该采用合法的方式行使。上述材料中的上访者冲击、殴打维持秩序的信访干部、公安干警,砸毁办公设施,这充分说明他们没有采用合法的方式行使其信访自由,故应该受到法律制裁。

(2)我们要正确的行使权利。我们要依照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依法制止各种侵权行为,使自己的权力不受侵害;要采用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要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

12.(1)由材料一中的决定可以看出,该企业侵犯了刘刚的合法权益。而刘刚维权的方式也是不可取的,是违法的。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2)他应该采用合法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可以向有关部门或媒体反映情况,或到法院起诉,依法解决问题。

13.(1)上述案例说明法律是通过制裁各种侵权行为,来保障公民的权利;法律是保障人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人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

(2)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恢复被侵害的权利,赔偿造成的损失,惩罚侵权者,讨回公道。


相关内容

  • 2011年八下期中思品试卷(2)
  • 显著位置设置了"评议箱",广泛收集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据此回答1-3题: 1.这一活动表明( ) ①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公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 ③人民享有的权利是有保障的 ④法律是享有公民权利的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 A.①③ B.②④ ...

  • 思品八下1-6课讲义
  • 八年级思品下册1-6课讲义 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国体): 答: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 答: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 ...

  • 八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 八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本试题分卷Ⅰ.卷Ⅱ两部分,共6页,27小题. 温馨提示:展示自己的机会到啦,你可要冷静思考.沉着应答,祝你成功! 选择题部分(40分)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我国现阶 ...

  • 八下思品六课单.多选选择题及答案
  • 六.终身受益的权利 一. 单项选择题 某地13名初中生的父母为了眼前的利益,让他们在一乡镇企业报名打工.13名学生联名状告父母,当地教育部门和执法部门对13名学生的父母进行了批评教育,责令他们送子女继续上学.据此回答1-3题. 1.这段材料主要表明我国义务教育具有 ( ) A.公益性 B . 强制性 ...

  • (八下)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 中国现代史(历史八年级下册) [考试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A 识记 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知道西藏和平解放: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开国大典的史实 北P3:1949年10月1日北京开国大典. P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 ...

  • 北师大版八下历史归纳--
  •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 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基本情况. 答:①时间:1949年9月 ②地点:北平 ③与会人员: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 ④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2. 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内容 ...

  • 2015下学期北师大版八下历史知识点归纳
  •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基本情况. 答:①时间:1949年9月 ②地点:北平 ③与会人员: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 ④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2. 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内容? ...

  • 历史资源与评价八下答案
  •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B 2.C 3.D 4.D 5.C 6.B 7.B 8.A 9.B 10.C 11.C 12.D 13.C 14.D 15.A16.(1)西藏 (2)和平解放17.(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2)纪念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 ...

  •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
  • 参 考 答 案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B 2.C 3.D 4.D 5.C 6.B 7.B 8.A 9.B 10.C 11.C 12.D 13.C 14.D 15.A 16.(1)C (2)和平解放 17.(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纪念为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