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之诗谱写自然之美
李勤
池田大作,对于国人来说也许并不陌生,认识他,大抵都是首先从认识他的文章开始的。他,池田大作,一位享誉四海倍受世界人民尊敬的的佛教思想家、教育家、作家、社会活动家,中日友好的和平使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然而,作为一名出色摄影家的他,也许并不为我们每个人所熟知。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这些出自他手下的唯美作品一同走近这位以摄影这无言之诗谱写自然之美的智慧老者。
走入池田大作所创造的瞬间世界,一派纯净之色映入眼帘,让你惊喜之余萌生久违的慨叹。虽然展馆外愈造弥新的街市印象仍然滞留在你脑海,世俗的喧嚣依然固执地振荡你的耳膜。但你很快就会意识到,你已经凌驾于尘世之上,“拥有一片蓝天,拥有一泓白云,拥有深情的大地”。自从生命的种子在这棵蓝色星球萌芽之日算起,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历经无数沧桑,遭受种种磨难的洗礼,这其中,有人为的,也有天谴的。然它们无一例外改变着我们的地球,甚至是对它进行致命的摧毁。而我们的信仰在一次次的苦难面前岌岌可危。对于自然——人类共同的母亲,沉痛中我们中有人开始反思。现在,请睁开眼睛,蓝天、云彩、睡莲、蜻蜓、落叶、芦苇、青草与森林„„它们仿佛都刚刚醒来,闪耀着湿漉漉的光芒,以凝神静思的容颜,与你对视。面对画中的自然,你只能是一个赤婴,而她是自然母亲。欣喜、温暖、舒畅、单纯、明净、轻柔„„千般情绪涌上你的心头。
池田先生的摄影作品为数不多,内容主要涉及自然、人文景观,作者通过一系列的组图,以其别具慧眼的独特视角,用手中的相机向世人阐述了一个佛学大师的人生哲学。一幅幅真切的摄影作品,无不虔诚地流露出他热爱大自然、崇尚人类和平的价值理念,犹如他心灵深处的外在映像,在向世人发出和平的呐喊。足迹遍布世界各国,一生为推动世界和平不懈地努力,恰是他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身体力行的最好印证。
站在千姿画面之前,我恍然想起画面之外的摄影家。我想,一个伟大的摄影家,该是一个安于清寂的独行者,一个心如明镜的反观者,一个本真的殉道者。池田大作如是,其作尤是。他在诗中说:“我从来不失望,在使命的道路上奔跑,因为这是我向光荣迈进的修行。”正因为他的这种人生信念,在他眼中的自然物象同样染上了他的人格精神。艺术创作是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把内在的精神世界反映出来,一件艺术品所体现出的感性美与精神内涵,是作者人生追求、学养、生活经验、智慧与实践精神的外化表现,或者说是一个人内在精神与人生信念在瞬间的凝结。美感境界的实现,是一个人的智慧、感情、意志在内的整个心理结构的能动创造过程。当主体在凝神观照自然物象时,在不自觉的心态下把自己的爱憎、情感、意志乃至于整个生命气息移注于对象,在主客体高度契合交融之中,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化一的艺术境界,从而使观照中的对象生命化、情感化和人格化。系列作品《四季光彩》取材于日本各地的四季风光,包括《春之风》、《夏之光》、《秋之色》和《冬之明》四个系列,每个系列对应一个季节,作品拍摄于与作者的不同历史时期。作品整体构图恰如其分,立意新奇,视角独特,尤其是在对每个季节色彩的运用上更是妙不可言,加之线条的勾勒,给人以美轮美奂的视觉冲击,不禁令人想起“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佳句。《红屋交柯》的平行视角,非但没有给人平淡无奇之感,反透过早春的田园老树吐嫩芽点缀以红顶屋为中心的主题,衬以湛蓝天空点缀只片云朵,构图新颖,立意朴华,而又不失表意明确,深刻而集中展现出春天所迸发出的勃勃生机与活力,含蓄表达了春天孕育着希望之意。
他的摄影作品总是流露出一股青春活力,在坚定沉着之中又空灵透澈。他抱着坚定的人生理念关心人间的诸多问题并展望未来,积极为实现人生理念而奋力拼搏,在困难面前也依然保持乐观精神和必胜的斗志。《夏之光》中的 《暂借莲蕊小驻》,乃一只蜻蜓停留在莲蕊上的特写镜头,画面以茂绿色荷叶为背景,色调突出,简洁明快。作者犀利的眼光,在敏锐地按动快门的刹那功夫,将
一只原本于空中不停飞舞地蜻蜓定格在莲蕊上短暂休息的瞬间,寓动于静乃是此作的点睛之笔,暗喻蜻蜓神采奕奕、活力四射的精神风貌,给人一种这只小动物俏皮可爱的遐想。通过描写了夏天东京新宿的荷花之旺盛、蜻蜓短暂之安详宁静,也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界动植物的融洽相处,以展示自然的和谐之美,抒发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和热爱之情。
一生追求对话的池田大作,在与自然对话中同样持有一颗尊重、平等、理解的仁爱之心,把自然视为“保持一定规律的‘生命的存在’”。他认为“人类的目的不是狂妄地支配自己以外的自然,而是有一种必须和自然保持协调而生存的信念”。因而在他的作品中自然景物都是那么纯净、和谐、优美、亲切,无论是山水或是城市风光都蕴含着强壮的生命力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通过摄影,他为人们“开辟一个和平及心境丰裕的世界”。他在与自然对话过程中,既有中国传统儒、道思想,又不以中国古代文人所持的“虚静”、“无为”的逃避和消极的人生态度去观照自然。池田先生在与自然对话中总是充满激情和活力,他作品中所流露的自由活泼且旺盛的生命力,体现出他一生追求和平、平等、博爱并为之奋斗的人生信念。
我常想,无论是镜头,还是画布,它所表现的也只是自然恬静的身影。要走入自然的心灵之所,绝非一个轻按,一次挥毫泼墨即可如期抵达的。池田先生不是专业摄影家,也不是有意识为艺术创作或是追求某种意境去拍照,而是与自然不期而遇,在别人认为很平常的景物中,发现美的存在。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发现出美来。”与自然对话,必须持平等仁爱之心,拒绝霸权,拒绝凌辱,拒绝刻意雕琢,拒绝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美学上讲究和谐,人与自然,艺术家与作品,人性张扬与原始物语,都必须以和谐为原点。惟其如此,人类才能千世万代沐浴在自然母亲温暖如春的怀里。
池田先生把摄影艺术形象地称之为“和平的影像诗”、“无言之诗”,是一种刹那间把人与人的心连结起来的“奇妙的世界语言”,因此,摄影成为他实现人生观念的一种行动方式。通过作品,他把内在精神与追求的美好愿望,传递给不同国度、不同语种的观众,以唤起人们对人生、对生命的关爱与尊重。他认为,一流的艺术作品具有超越国家、民族、时代,感染人心,扩大共鸣之环的力量,艺术、文化的交流是和平连结地球上人类的桥梁。对他来说,摄影不是技术与照相机的问题,而是个人内在精神的不断磨练和“修行去醒悟真理,达到自己跟宇宙、整个生命存在融为一体的感觉。”
池田先生的创作灵感来自他内心的修养和对和平的追求与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黑格尔说:“最伟大的艺术作品往往是应外在的机缘而创造出来的,„„唯一重要的是,艺术家应从外来材料中抓到真正有艺术意义的东西,并且使对象在心里变成有生命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天才的灵感就会不招自来了。”作品《奥入赖的青叶》就是从普通的景物中,以其典型的艺术表现手法,抓住最有艺术意义的东西,表现出不平凡的艺术魅力。虽然画面上只露出一棵树的一个局部,独特的构图形式和透视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挺拔向上的树身与伸向四周的树枝构成强劲的张力,特别是仰视角度的取景,更增加了树干直冲天空的英雄气概。绿色的树叶布满画幅,色彩斑斓明快,在阳光下更加妩媚动人,显示出旺盛的青春活力。如铁般的树身,周身布满了深深的皱皮裂痕,显出刚毅的品格。在绿色调子中又有丰富变化,画中的一切都浸润在喜悦的色彩之中,平淡之中蕴育着深厚的哲理,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大自然的生命活力,这也正是池田先生内在精神的展现。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人,他想到和感觉到的都美,自然中树木、山水、风云变化,都可以作为表现他的美好心灵世界的媒介。
面对一幅幅唯美自然,犹如天上之光引导着我们前行的轨迹。且不论是金黄的秋叶,还是飘落的樱花,抑或嬉戏的鱼儿、怡静的田园,它们都是自然的元素,都将驻留在每个人的印象中。自然是你,你即自然。印度曾流传着拍照摄走灵魂之说。自然母亲,绝不会在快门眨眼的瞬间遁失,她必将永生!
李勤,(1964-),女,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设计教研室主任
无言之诗谱写自然之美
李勤
池田大作,对于国人来说也许并不陌生,认识他,大抵都是首先从认识他的文章开始的。他,池田大作,一位享誉四海倍受世界人民尊敬的的佛教思想家、教育家、作家、社会活动家,中日友好的和平使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然而,作为一名出色摄影家的他,也许并不为我们每个人所熟知。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这些出自他手下的唯美作品一同走近这位以摄影这无言之诗谱写自然之美的智慧老者。
走入池田大作所创造的瞬间世界,一派纯净之色映入眼帘,让你惊喜之余萌生久违的慨叹。虽然展馆外愈造弥新的街市印象仍然滞留在你脑海,世俗的喧嚣依然固执地振荡你的耳膜。但你很快就会意识到,你已经凌驾于尘世之上,“拥有一片蓝天,拥有一泓白云,拥有深情的大地”。自从生命的种子在这棵蓝色星球萌芽之日算起,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历经无数沧桑,遭受种种磨难的洗礼,这其中,有人为的,也有天谴的。然它们无一例外改变着我们的地球,甚至是对它进行致命的摧毁。而我们的信仰在一次次的苦难面前岌岌可危。对于自然——人类共同的母亲,沉痛中我们中有人开始反思。现在,请睁开眼睛,蓝天、云彩、睡莲、蜻蜓、落叶、芦苇、青草与森林„„它们仿佛都刚刚醒来,闪耀着湿漉漉的光芒,以凝神静思的容颜,与你对视。面对画中的自然,你只能是一个赤婴,而她是自然母亲。欣喜、温暖、舒畅、单纯、明净、轻柔„„千般情绪涌上你的心头。
池田先生的摄影作品为数不多,内容主要涉及自然、人文景观,作者通过一系列的组图,以其别具慧眼的独特视角,用手中的相机向世人阐述了一个佛学大师的人生哲学。一幅幅真切的摄影作品,无不虔诚地流露出他热爱大自然、崇尚人类和平的价值理念,犹如他心灵深处的外在映像,在向世人发出和平的呐喊。足迹遍布世界各国,一生为推动世界和平不懈地努力,恰是他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身体力行的最好印证。
站在千姿画面之前,我恍然想起画面之外的摄影家。我想,一个伟大的摄影家,该是一个安于清寂的独行者,一个心如明镜的反观者,一个本真的殉道者。池田大作如是,其作尤是。他在诗中说:“我从来不失望,在使命的道路上奔跑,因为这是我向光荣迈进的修行。”正因为他的这种人生信念,在他眼中的自然物象同样染上了他的人格精神。艺术创作是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把内在的精神世界反映出来,一件艺术品所体现出的感性美与精神内涵,是作者人生追求、学养、生活经验、智慧与实践精神的外化表现,或者说是一个人内在精神与人生信念在瞬间的凝结。美感境界的实现,是一个人的智慧、感情、意志在内的整个心理结构的能动创造过程。当主体在凝神观照自然物象时,在不自觉的心态下把自己的爱憎、情感、意志乃至于整个生命气息移注于对象,在主客体高度契合交融之中,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化一的艺术境界,从而使观照中的对象生命化、情感化和人格化。系列作品《四季光彩》取材于日本各地的四季风光,包括《春之风》、《夏之光》、《秋之色》和《冬之明》四个系列,每个系列对应一个季节,作品拍摄于与作者的不同历史时期。作品整体构图恰如其分,立意新奇,视角独特,尤其是在对每个季节色彩的运用上更是妙不可言,加之线条的勾勒,给人以美轮美奂的视觉冲击,不禁令人想起“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佳句。《红屋交柯》的平行视角,非但没有给人平淡无奇之感,反透过早春的田园老树吐嫩芽点缀以红顶屋为中心的主题,衬以湛蓝天空点缀只片云朵,构图新颖,立意朴华,而又不失表意明确,深刻而集中展现出春天所迸发出的勃勃生机与活力,含蓄表达了春天孕育着希望之意。
他的摄影作品总是流露出一股青春活力,在坚定沉着之中又空灵透澈。他抱着坚定的人生理念关心人间的诸多问题并展望未来,积极为实现人生理念而奋力拼搏,在困难面前也依然保持乐观精神和必胜的斗志。《夏之光》中的 《暂借莲蕊小驻》,乃一只蜻蜓停留在莲蕊上的特写镜头,画面以茂绿色荷叶为背景,色调突出,简洁明快。作者犀利的眼光,在敏锐地按动快门的刹那功夫,将
一只原本于空中不停飞舞地蜻蜓定格在莲蕊上短暂休息的瞬间,寓动于静乃是此作的点睛之笔,暗喻蜻蜓神采奕奕、活力四射的精神风貌,给人一种这只小动物俏皮可爱的遐想。通过描写了夏天东京新宿的荷花之旺盛、蜻蜓短暂之安详宁静,也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界动植物的融洽相处,以展示自然的和谐之美,抒发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和热爱之情。
一生追求对话的池田大作,在与自然对话中同样持有一颗尊重、平等、理解的仁爱之心,把自然视为“保持一定规律的‘生命的存在’”。他认为“人类的目的不是狂妄地支配自己以外的自然,而是有一种必须和自然保持协调而生存的信念”。因而在他的作品中自然景物都是那么纯净、和谐、优美、亲切,无论是山水或是城市风光都蕴含着强壮的生命力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通过摄影,他为人们“开辟一个和平及心境丰裕的世界”。他在与自然对话过程中,既有中国传统儒、道思想,又不以中国古代文人所持的“虚静”、“无为”的逃避和消极的人生态度去观照自然。池田先生在与自然对话中总是充满激情和活力,他作品中所流露的自由活泼且旺盛的生命力,体现出他一生追求和平、平等、博爱并为之奋斗的人生信念。
我常想,无论是镜头,还是画布,它所表现的也只是自然恬静的身影。要走入自然的心灵之所,绝非一个轻按,一次挥毫泼墨即可如期抵达的。池田先生不是专业摄影家,也不是有意识为艺术创作或是追求某种意境去拍照,而是与自然不期而遇,在别人认为很平常的景物中,发现美的存在。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发现出美来。”与自然对话,必须持平等仁爱之心,拒绝霸权,拒绝凌辱,拒绝刻意雕琢,拒绝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美学上讲究和谐,人与自然,艺术家与作品,人性张扬与原始物语,都必须以和谐为原点。惟其如此,人类才能千世万代沐浴在自然母亲温暖如春的怀里。
池田先生把摄影艺术形象地称之为“和平的影像诗”、“无言之诗”,是一种刹那间把人与人的心连结起来的“奇妙的世界语言”,因此,摄影成为他实现人生观念的一种行动方式。通过作品,他把内在精神与追求的美好愿望,传递给不同国度、不同语种的观众,以唤起人们对人生、对生命的关爱与尊重。他认为,一流的艺术作品具有超越国家、民族、时代,感染人心,扩大共鸣之环的力量,艺术、文化的交流是和平连结地球上人类的桥梁。对他来说,摄影不是技术与照相机的问题,而是个人内在精神的不断磨练和“修行去醒悟真理,达到自己跟宇宙、整个生命存在融为一体的感觉。”
池田先生的创作灵感来自他内心的修养和对和平的追求与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黑格尔说:“最伟大的艺术作品往往是应外在的机缘而创造出来的,„„唯一重要的是,艺术家应从外来材料中抓到真正有艺术意义的东西,并且使对象在心里变成有生命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天才的灵感就会不招自来了。”作品《奥入赖的青叶》就是从普通的景物中,以其典型的艺术表现手法,抓住最有艺术意义的东西,表现出不平凡的艺术魅力。虽然画面上只露出一棵树的一个局部,独特的构图形式和透视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挺拔向上的树身与伸向四周的树枝构成强劲的张力,特别是仰视角度的取景,更增加了树干直冲天空的英雄气概。绿色的树叶布满画幅,色彩斑斓明快,在阳光下更加妩媚动人,显示出旺盛的青春活力。如铁般的树身,周身布满了深深的皱皮裂痕,显出刚毅的品格。在绿色调子中又有丰富变化,画中的一切都浸润在喜悦的色彩之中,平淡之中蕴育着深厚的哲理,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大自然的生命活力,这也正是池田先生内在精神的展现。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人,他想到和感觉到的都美,自然中树木、山水、风云变化,都可以作为表现他的美好心灵世界的媒介。
面对一幅幅唯美自然,犹如天上之光引导着我们前行的轨迹。且不论是金黄的秋叶,还是飘落的樱花,抑或嬉戏的鱼儿、怡静的田园,它们都是自然的元素,都将驻留在每个人的印象中。自然是你,你即自然。印度曾流传着拍照摄走灵魂之说。自然母亲,绝不会在快门眨眼的瞬间遁失,她必将永生!
李勤,(1964-),女,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设计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