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热点问题研究

《当代社会热点问题研究》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导 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本课程开设的时代历史背景,学习分析和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应掌握的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主讲、课堂讨论

第一节 研究和思考

1.1.1 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的路径

1.1.2 思考的方法

第二节 机遇和挑战

1.2.1 中国社会进入难得的发展时期

1.2.2 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章 中国社会发展的状况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中国社会二十年的发展路径,分析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高速发展时期的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主讲、课堂讨论、辅以多媒体电化教育

第一节中国社会发展的状况

2.1.1 经济进入新的高速增长

2.1.2 社会进入良性发展时期

第二节 当前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

2.2.1 市民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排序

2.2.2社会保障、司法公正和农民问题

第三章 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研究

教学目的和要求:

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

从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主讲、课堂讨论、辅以多媒体电化教育

第一节 特殊的国情、关键的时期

3.1.1人均GDP 超过1000美金

3.1.2 各类社会问题显现

第二节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3.2.1 工业反哺农业

3.2.2 城乡共同发展

第四章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研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关对策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主讲、课堂讨论、辅以多媒体电化教育

第一节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的问题

4.1.1 减少低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4.1.2 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

第二节 加强社会团结和实现社会稳定

4.2.1 进行社会整合和社会调节

4.2.2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第五章中国社会的民生问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当前中国社会民生问题的热点:医疗和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关注当前社会的有关医疗和教育问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主讲、课堂讨论、辅以多媒体电化教育

第一节 中国医疗改革二十年

5.1.1 对二十年医疗改革的回顾

5.1.2 医保问题面面观

第二节中国教育的公平问题

5.2.1 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5.2.2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

《当代社会热点问题研究》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导 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本课程开设的时代历史背景,学习分析和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应掌握的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主讲、课堂讨论

第一节 研究和思考

1.1.1 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的路径

1.1.2 思考的方法

第二节 机遇和挑战

1.2.1 中国社会进入难得的发展时期

1.2.2 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章 中国社会发展的状况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中国社会二十年的发展路径,分析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高速发展时期的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主讲、课堂讨论、辅以多媒体电化教育

第一节中国社会发展的状况

2.1.1 经济进入新的高速增长

2.1.2 社会进入良性发展时期

第二节 当前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

2.2.1 市民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排序

2.2.2社会保障、司法公正和农民问题

第三章 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研究

教学目的和要求:

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

从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主讲、课堂讨论、辅以多媒体电化教育

第一节 特殊的国情、关键的时期

3.1.1人均GDP 超过1000美金

3.1.2 各类社会问题显现

第二节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3.2.1 工业反哺农业

3.2.2 城乡共同发展

第四章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研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关对策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主讲、课堂讨论、辅以多媒体电化教育

第一节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的问题

4.1.1 减少低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4.1.2 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

第二节 加强社会团结和实现社会稳定

4.2.1 进行社会整合和社会调节

4.2.2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第五章中国社会的民生问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当前中国社会民生问题的热点:医疗和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关注当前社会的有关医疗和教育问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主讲、课堂讨论、辅以多媒体电化教育

第一节 中国医疗改革二十年

5.1.1 对二十年医疗改革的回顾

5.1.2 医保问题面面观

第二节中国教育的公平问题

5.2.1 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5.2.2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


相关内容

  • 国外当代中国史研究的概况与评析
  • 作者:张注洪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7年06期 [中图分类号] K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952(2007)01-0113-09 当代中国史的学科定位,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新中国的土地上,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付诸实践.为实现社会主义 ...

  • 社会转型与审美变迁
  • 作者:李世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5年04期 审美文化研究的合法性与知识背景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式启动了现代化工程.现代化建设打破了 以往闭关自守的局面,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逐渐加大了政治改革的力度,这引 ...

  •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特殊性问题研究
  •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特殊性问题研究 摘要:特殊性研究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形成中国教育改革理论和实践范式的必然选项.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特殊性研究需要阐释两个命题,一是如何研究特殊性,二是特殊性是什么,前者反映的是研究方法论,后者则是分析.判断的综合结果.相对于"他国",基础教育改 ...

  • 南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导师介绍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本学科198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 年学科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省级优秀学科梯队,"中国现代文学史学"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优秀研究生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 2 ...

  • 当代中国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构成_基于三种研究进路的分析_李家祥
  • 2011年1月总第26卷第1期社科纵横 SOIAL SCIENCES REVIEW Jan ,2011VOL . 26NO . 1 当代中国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构成 ---基于三种研究进路的分析 李家祥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400031) [内容摘要]当代中国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构成可以分为实证主义的进 ...

  • 文学批评深化与文学理论期刊建设
  • <当代文坛>是伴随着新时期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应运而生的,系西南地区创办最早的专业文艺理论批评期刊,也是全国创刊较早的文艺理论批评期刊之一.于1982年5月由中国作协四川分会评论委员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四川省文艺理论研究会共同筹办,后归中国作协四川分会(现为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 ...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录索引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录索引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安徽史学 保险研究 北方论丛 北方文物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京商学院学报 北京社会科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北京图书馆馆刊 比较教育研究 财金贸易 财经科学 财经论丛 财经问题研 ...

  • [作业]探究雷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
  • 主题论文 题目探究雷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 姓名刘美芳学号 1016200006 姓名陶婉宜学号 1016200009 姓名徐奕颂学号 1016200024 姓名钟云开学号 1016200032 姓名巫德美学号 1016200030 姓名唐国君学号 1016200031 所在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

  • 当代国外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发展趋势
  • 作者:瞿商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0年02期 [中图分类号]F129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952(2009)06-0112-04 过去欧美各国将对中国的研究统称为汉学.传统汉学被欧洲正式确立为一门学科是在1814年,它最初主要是研究汉语与中国文学的专门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 ...

  • 当代文艺思潮
  •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 导言 一.研究当代文学思潮的意义 1.更深入地理解.更准确地解释当代文学的现象,拓展当代文学研究的视野,深化当代文学史的学习. (现象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和七.八十年代两次作家队伍的重组:50年代小说的戏剧化:"文革"中戏剧成为主要的艺术形式:80年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