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想的孩子走得远

有梦想的孩子走得远

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喜欢为孩子设计理想。从上幼儿园开始,就为了孩子的理想一步步规化美好的蓝图,甚至都想好了孩子以后要上哪所大学的什么专业。为此,父母不顾孩子的爱好和理想,强迫孩子按自己设计的轨道发展,如果孩子有一步没有符合自己的意愿,就对孩子的所有努力和成绩全盘否定,甚至打骂孩子。

作为父母,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无可厚非,但是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前途,而给孩子过大的压力,结果让孩子不堪重负而走向极端,这就太让人遗憾了。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理想和选择。父母在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时,必须首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理想,进而理解孩子的理想、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即使孩子的理想与父母的设计产生偏差或与现实严重脱节,也要平静地与孩子沟通。在尊重孩子理想和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商量探讨,让孩子充分理解父母的想法,然后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对孩子的理想,父母如果觉得是合理的,就应给予支持,不是简单地说句好,也不是马上提出要求,并要孩子为实现理想去奋斗。支持是讲究方法的,是必须充分考虑孩子的心理准备和接受能力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但理想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即从有一个初步设想到牢固树立的过程。在它的萌发之初,需要点拨和引导,需要精心呵护,对孩子的理想,不理不睬是错误的,拔苗助长也是错误的。对孩子刚刚萌发的理想之苗,动辄以参天大树般的要求,这无异于拔苗助长。如果父母们都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理想之苗,那么,也许孩子永远也不可能树立稳固理想。

即使孩子的理想很不入流甚至很荒唐,也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地一顿批驳,而要耐心的问清缘由,能支持的给予鼓励,不支持的也要给予必要的肯定。我对女儿依依幼时的理想就是这样做的。

那是女儿在告别幼儿园的生活时,她所在的幼儿园学前班,要为他们举行毕业典礼。典礼上有一项活动,就是每个小朋友都到台上来说说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事先老师将这作为作业布置下来,让大家回家准备一下,要求写到纸上,到时候上台照着读。头天晚上放学回到家,女儿就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写自己的理想。写好后,女儿拿给我们看,我们看到她在纸上写着,她的理想是当一个非常勇敢的警察,尽管很多字都是用拼音替代的,但写的工工整整,看起来非常郑重。 可是第二天的毕业典礼,孩子竟说:“大家好,我叫范姜国一,我的理想是……是卖金项链!”当时,妻子一脸惊讶:“这也算理想呀?比起前面7个小朋友说的老师、警察、医生、科学家……这是多么低俗而没有出息的理想呀!太没面子了”。妻子的脸上在隐隐发烧,旁边的家长也都忍不住笑起来,并且纷纷鼓掌。 我得知此消息没有责备孩子,而是有了如下的对话:

“依依,为什么不告诉大家你的理想是警察,为什么要临时改变自己的理想呢?”

“我前面已经有小朋友说将来当警察了吗?我不想和别人说的一样,否则老师会说我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跟别人学,很没出息。”

“那为什么非要说卖金项链呢?”

“我听有人说当警察了,我就想改 成当老师。可又有人说当老师,我只好改成当医生,结果这也被人说了。没办法,正想着呢,刚好看到老师脖子上戴着一条金项链,我就说卖金项链了。”

“卖金项链有什么好呀,听着这么没有追求!”她妈妈插话说。

“卖金项链有什么不好呀?还可以挣钱给爸爸妈妈花。”

一番对话,让我明白了一切,而且让我心头涌上几许欣慰。没想到这一句“卖金项链”,女儿还颇费了番脑筋,而且这一句“卖金项链”,让我看到女儿身上显现出的可贵之处。

首先,这说明女儿有着难得的求异思维,不想跟在别人的后面,说别人说过的话。学前班36名小朋友,说当警察、当教师、当医生、当科学家的都不下5个人,而说“卖金项链”的惟女儿一人,独一无二!不从众、有个性,这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本素质。其次,说明女儿头脑灵活不僵化,虽然事先准备了发言稿,但能根据现实情况随时调整内容,不死搬教条。这对于一个5岁半的孩子来说,更是值得肯定。再其次,说明女儿想象力丰富,能把自己的理想和“卖金项链”联系到一起,这让我们很多成年人都望尘莫及。还有一点,说明女儿心里装着爸爸妈妈,即使“卖金项链”也是为了“给爸爸妈妈挣钱”。

如此一想,我还能为她说了在常人看来,低俗而没出息的理想而责备她吗?不但不该责备,而且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这件事也给了我一个莫大的启示:在孩子做了从成人的角度看来是不妥的事情的时候,或者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在孩子做了有违常规的事情的时候,做父母的千万不要“火”字当头,先问个为什么,或许就会发现也许错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不是孩子有违常规,而是自己的头脑里的框框太多了……

我很庆幸,当女儿的理想是卖金项链的时候,我没有当即斥责她,否则也许女儿的求异思维、创新意识、应变能力,甚至为父母想尽的孝心,就此会永远从女儿的身上消失……

后来,随着孩子的日渐长大,她的理想不断变换,也越来越显得现实与成熟。今天,我们没有理由不为她飞起来的想象而高兴。所以,当孩子说出自己的理想时,该鼓励鼓励,该肯定肯定,有时不要当真,适当的引导是必要的,但不要强加给孩子你的“理想”,要让孩子有自己的梦想,因为有梦想的孩子会走得远。 (作者:东子 亲子教育专家,2009年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家教作家之一)

-------------------

嗨,您好!我是“家有小学生”微信公众平台,希望实现的价值是:助您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培养个性聪慧的孩子,交流课外培训的选择,实现最优的小升初方案。力求务实、严谨、有效,给您的家庭教育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我的名字叫“家有小学生(微信号:kidsinschool)”,赶快让有孩子的好朋友也加入进来吧!

有梦想的孩子走得远

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喜欢为孩子设计理想。从上幼儿园开始,就为了孩子的理想一步步规化美好的蓝图,甚至都想好了孩子以后要上哪所大学的什么专业。为此,父母不顾孩子的爱好和理想,强迫孩子按自己设计的轨道发展,如果孩子有一步没有符合自己的意愿,就对孩子的所有努力和成绩全盘否定,甚至打骂孩子。

作为父母,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无可厚非,但是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前途,而给孩子过大的压力,结果让孩子不堪重负而走向极端,这就太让人遗憾了。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理想和选择。父母在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时,必须首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理想,进而理解孩子的理想、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即使孩子的理想与父母的设计产生偏差或与现实严重脱节,也要平静地与孩子沟通。在尊重孩子理想和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商量探讨,让孩子充分理解父母的想法,然后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对孩子的理想,父母如果觉得是合理的,就应给予支持,不是简单地说句好,也不是马上提出要求,并要孩子为实现理想去奋斗。支持是讲究方法的,是必须充分考虑孩子的心理准备和接受能力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但理想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即从有一个初步设想到牢固树立的过程。在它的萌发之初,需要点拨和引导,需要精心呵护,对孩子的理想,不理不睬是错误的,拔苗助长也是错误的。对孩子刚刚萌发的理想之苗,动辄以参天大树般的要求,这无异于拔苗助长。如果父母们都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理想之苗,那么,也许孩子永远也不可能树立稳固理想。

即使孩子的理想很不入流甚至很荒唐,也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地一顿批驳,而要耐心的问清缘由,能支持的给予鼓励,不支持的也要给予必要的肯定。我对女儿依依幼时的理想就是这样做的。

那是女儿在告别幼儿园的生活时,她所在的幼儿园学前班,要为他们举行毕业典礼。典礼上有一项活动,就是每个小朋友都到台上来说说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事先老师将这作为作业布置下来,让大家回家准备一下,要求写到纸上,到时候上台照着读。头天晚上放学回到家,女儿就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写自己的理想。写好后,女儿拿给我们看,我们看到她在纸上写着,她的理想是当一个非常勇敢的警察,尽管很多字都是用拼音替代的,但写的工工整整,看起来非常郑重。 可是第二天的毕业典礼,孩子竟说:“大家好,我叫范姜国一,我的理想是……是卖金项链!”当时,妻子一脸惊讶:“这也算理想呀?比起前面7个小朋友说的老师、警察、医生、科学家……这是多么低俗而没有出息的理想呀!太没面子了”。妻子的脸上在隐隐发烧,旁边的家长也都忍不住笑起来,并且纷纷鼓掌。 我得知此消息没有责备孩子,而是有了如下的对话:

“依依,为什么不告诉大家你的理想是警察,为什么要临时改变自己的理想呢?”

“我前面已经有小朋友说将来当警察了吗?我不想和别人说的一样,否则老师会说我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跟别人学,很没出息。”

“那为什么非要说卖金项链呢?”

“我听有人说当警察了,我就想改 成当老师。可又有人说当老师,我只好改成当医生,结果这也被人说了。没办法,正想着呢,刚好看到老师脖子上戴着一条金项链,我就说卖金项链了。”

“卖金项链有什么好呀,听着这么没有追求!”她妈妈插话说。

“卖金项链有什么不好呀?还可以挣钱给爸爸妈妈花。”

一番对话,让我明白了一切,而且让我心头涌上几许欣慰。没想到这一句“卖金项链”,女儿还颇费了番脑筋,而且这一句“卖金项链”,让我看到女儿身上显现出的可贵之处。

首先,这说明女儿有着难得的求异思维,不想跟在别人的后面,说别人说过的话。学前班36名小朋友,说当警察、当教师、当医生、当科学家的都不下5个人,而说“卖金项链”的惟女儿一人,独一无二!不从众、有个性,这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本素质。其次,说明女儿头脑灵活不僵化,虽然事先准备了发言稿,但能根据现实情况随时调整内容,不死搬教条。这对于一个5岁半的孩子来说,更是值得肯定。再其次,说明女儿想象力丰富,能把自己的理想和“卖金项链”联系到一起,这让我们很多成年人都望尘莫及。还有一点,说明女儿心里装着爸爸妈妈,即使“卖金项链”也是为了“给爸爸妈妈挣钱”。

如此一想,我还能为她说了在常人看来,低俗而没出息的理想而责备她吗?不但不该责备,而且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这件事也给了我一个莫大的启示:在孩子做了从成人的角度看来是不妥的事情的时候,或者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在孩子做了有违常规的事情的时候,做父母的千万不要“火”字当头,先问个为什么,或许就会发现也许错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不是孩子有违常规,而是自己的头脑里的框框太多了……

我很庆幸,当女儿的理想是卖金项链的时候,我没有当即斥责她,否则也许女儿的求异思维、创新意识、应变能力,甚至为父母想尽的孝心,就此会永远从女儿的身上消失……

后来,随着孩子的日渐长大,她的理想不断变换,也越来越显得现实与成熟。今天,我们没有理由不为她飞起来的想象而高兴。所以,当孩子说出自己的理想时,该鼓励鼓励,该肯定肯定,有时不要当真,适当的引导是必要的,但不要强加给孩子你的“理想”,要让孩子有自己的梦想,因为有梦想的孩子会走得远。 (作者:东子 亲子教育专家,2009年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家教作家之一)

-------------------

嗨,您好!我是“家有小学生”微信公众平台,希望实现的价值是:助您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培养个性聪慧的孩子,交流课外培训的选择,实现最优的小升初方案。力求务实、严谨、有效,给您的家庭教育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我的名字叫“家有小学生(微信号:kidsinschool)”,赶快让有孩子的好朋友也加入进来吧!


相关内容

  • 有梦想才会成功
  • 有梦想才会成功 --读<让孩子成长的秘密>有感 史蒂芬霍金说过:"人若没有梦想,不如去死".一个人没有梦想他就会没有动力:一个人没有梦想他就会没有方向:一个人没有梦想人生就没有希望.梦想真的很重要,梦想是我们命运的种子.如果没有梦想孩子永远都不可能长才. 大梦想就是大 ...

  • 做一个有梦想的人.教案
  • 做一个有梦想的人 时间:2014年5月12日第13周星期1第 2节 课型:探究课 教学目标: 1.理解梦想的含义,能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描述自己的梦想 2.通过学习名人的理想故事,使孩子们认识到人生早期树立理想的重要性,知道梦想的实现所需要的条件,激发 孩子们在 ...

  • 瑞恩的梦想2
  • 瑞恩的梦想2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加拿大小学生瑞恩实现为非洲孩子捐献一口井的梦想的过程,教育学生受到爱的教育,懂得要实现梦想,就要坚持不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了解瑞恩实现为非洲孩子捐献一口井的梦想的过程中而做出的努力. 3.教育学生受到爱的教育, ...

  • s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笔下生辉
  • <我的梦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 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2. 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同桌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说的愿望, 明确写作要求以及思路. 三.情感态度 ...

  • 追逐教育梦想,做幸福快乐教师
  • 追逐教育梦想,做幸福快乐教师 梦想是一个美好的词语,梦想,能描绘出生命的曲线,能增添生命的光辉,能燃起心中的火种.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代的教育先行者都拥有着自己的教育梦想,他们不断地思考探索,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经验,描绘着自己教育梦想的蓝图.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梦想,随时把我们萦绕.因为我们的职业就 ...

  • 梦想的力量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中卫三小郑学琴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一声不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地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 ...

  • 相信孩子们的梦想
  • 冰心曾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开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最近,无意中看了<考进耶鲁>这本书,其中的女1号给了我很多启示,也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一个问题少女考耶鲁?"这怎么可能?她是怎么做到的?也许有 ...

  • 一位母亲的梦想(中国梦经典演讲稿)
  • 一位妈妈的的梦想(中国梦) 大家好: 我是xxxxxx中学的老师,比较年轻,看起来也有点娇小,但我已经是一位母亲了.我相信在座也有许多母亲,以及陪伴自己的妻子成为母亲的父亲们. 我们都经历过孕育小生命的酸甜苦辣,感受着抚养与培育孩子过程中甜蜜的艰辛.感受到孩子的第一次胎动,你惊喜万分吗?听到孩子第一 ...

  • 家长成长的四个阶段
  • 家长的成长阶段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我今天想先用2句话引出我们家长的成长问题: 1.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2.如果孩子有问题,100%是家长的问题. 这两句话很好理解:只要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就能天天向上:想要孩子没有问题,首先家长自身要没有问题. 这2句话已经得到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的 ...

  • 用梦想呼唤梦想
  • 中国梦,我的梦 梦想对我而言,曾经是那么遥远. 曾经的我是一个懵懂少年,不爱学习,逃学捣乱,像一只迷途的羔羊,不知道人生的方向.直到2004年的一天,我看到刘翔身披国旗在赛场上释放成功的喜悦,我被触动了,原来人的生命可以那么辉煌.刘翔成为我的偶像,追求一种成功的辉煌成为我的梦想.就在那一年,正读初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