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919年和1924年梅兰芳的日本公演

《戏剧》2013年第3期总第149期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关于1919年和1924年

梅兰芳的日本公演①

伊藤绰彦著

冉小娇**译*

前言

541956年(昭和三十一年)中国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来日本公演。众所周知,在此之前,他曾两次来日本演出,第一次是1919年(大正八年)5月,第二次

他带领自己的剧团去美国之际,曾顺是1924年(大正十三年)10—11月。之后,

,日本广播中心(NHK)于1930年(昭和五年)1月22日(《都新闻》路到日本,

②1930年1月22日)播放了《牡丹亭》“溢演”中的一段。此后直到二战结束,再

没有梅兰芳来日公演的记录。他的前两次日本公演,给歌舞伎、新派、日本舞踊以及电影等领域都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影响。

梅兰芳1919年5月第一次在日本公演的目的是什么呢?他这么写道:

我回想第一次我们到日本演出时,经费完全由我个人筹集的,当时剧

团的规模比较小,开支比较紧,如果演出不能卖座,是要赔本的,因此,多少

第一次访日的目的,主要并不是从经济观带有一些尝试性质。总而言之,

③[1](PP.68-69)点着眼的,这仅仅是我企图传播中国古典艺术的第一炮。

滨一卫在论文中这么写道:

*伊藤绰彦,日本东京桐朋学园大学学者。

冉小娇,日本早稻田大学教育学研究科博士生。

《中嶋敏先生古稀纪念论集》1981年,本文原载下卷,东京:汲古书院,第669—698页。

“游园”。———译者注此处正确的表述应为

:《东游记》,1957年。本文相关译文皆如此,译文参考了梅兰芳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此

——译者注。后不再一一说明。—**①②③

梅兰芳讲,“我很早就有这样一个愿望,想把中国古典戏剧介绍到国外

去,听一听国外观众对它的看法,所以我很愉快地答应了这个邀请。经过一个筹备的时期,我就带着剧团到日本”。①另外,梅还说道,“经费完全由我个人筹集的”,②说目的并不是出于经济的考虑,而是中国古典艺术传播的第一炮。由此可以看出梅兰芳对于帝剧演出是怀有极大的热情和抱负的。[2]

关于第一次在帝国剧场演出第一天的情形,《东京朝日新闻》这么写道:

……接下来就是众人翘首以盼的支那剧的开幕了,此次支那剧的演出

除了给大家看戏以外,还蕴含着中日亲善的意图,所以民国的五色旗和日本的太阳旗交叉着挂在剧场门口……(1919年5月3日)

关于前两次日本公演,刘厚生(《人民戏剧》总编)这么写道:

1919年5月,梅兰芳应东京帝国剧场邀请,第一次到日本公演……

1923年东京大地震,第二年帝国剧场又邀请了梅兰芳同志去参加重建纪念演出……这实际是在日本人民遭受重大灾害之后的慰问演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惓惓友情。

榛原茂树这么写道:

接下来是民国八年[1919]五月的东京帝剧公演……十三年[1924]五

月(正确应为十月、十一月———笔者注)为给大仓男爵(喜八郎)祝贺米寿来帝剧演出,归途在宝冢也进行演出了。[3](P.400)

综观以上观点,可将1919年和1924年这两次日本公演的目的总结为以下几点:

1.第一次公演是应帝国剧场的邀请。

2.第一次公演的目的并非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而是企图传播中国古典艺术的第一炮。

3.第一次公演除了给日本观众展示中国古典戏剧以外,还蕴含有中日亲善的意图。

4.第二次公演是应帝国剧场重建纪念演出的邀请,实质上成了对遭受关东大地震灾害的日本人民的慰问演出。

5.第二次帝剧公演是为了祝贺大仓喜八郎米寿。

本稿将就日本人如何来看待以及解释1919年和1924年这两次梅兰芳的日本公演来展开论述,并试图阐明这些问题。

①转引自梅兰芳:《戏剧散论》,第243页。

②转引自梅兰芳:《东游记》,第33页。55

1919年5月第一次日本公演一、

使这次公演得以实现的核心人物和组织是什么,他们的意图又在哪里呢?

将这位当时在中国人气绝顶的年轻男旦成功地邀请到日本进行演出,

4](P.168)据说是大仓喜八郎氏(当时的帝剧会长)的功劳。[

5]据说是帝剧的董事长大仓喜八郎氏去中国的时候邀请过来的。[

(P.166)

成功地将梅兰芳邀请到日本进行演出的大仓喜八郎是大仓财阀的所有人,由他一手创建起来的大仓财阀有如下特征。

自身没有银行,主要是以贸易资本和产业资本为中心的财阀,在朝鲜、

①满洲(中国东北)以及中国内地都有很多的企业。

由于在中国各地有很多的企业,所以大仓和中国各界的权威人士交际甚广。

在中国的交际之广,不仅日本人无出其右者,就连中国人,像翁②交友

6](PP.348-349)范围如此之广的在近代也甚为罕见。[

56“就现在仅能记起的几个人”,接下来石田列举了宣统皇帝、前元首、前国务

总理、前总长及政客、前清遗老及儒学家、民主党派人士、实业家及银行家、外交官、督军及军人、蒙古王、铁道王、报社主编及记者、矿山主以及大学教授等,列

“艺术家梅兰芳、。举了各界数人之后,最后写道绿牡丹、小杨月楼”

关于梅兰芳进入大仓的交际圈的契机,伊坂梅雪这样写道:

鹤彦翁在支那③旅行时受到当地大官招待,去看了梅兰芳的演出,后来

将梅兰芳的剧目安排在女优剧之间,举于大正八年五月将其邀请到帝剧,

7](P.330)行了演出。[

此次观看梅兰芳的演出,似乎给大仓留下了相当强烈的印象,原因是什么呢?

大仓翁在北京,看到梅兰芳的演出,认定他是女人并坚决主张自己的

8]意见,由此结缘……[

“梅毒”梅氏的人气达到顶峰的时候(大正十年前后),这个词开始在

③《世界大百科事典》见四,第157页。,“翁”“鹤彦翁”。———译者注大仓喜八郎号鹤彦指“支那”为保留历史真实性,本文凡直接引用历史文献,其中的字样全部保留不动。此后

——译者注不再一一说明。—

北京流行。这个词字面上同花柳病,不太好听。当然,这是因为当时有一批人认为梅兰芳的人气并非来自艺术而起因于他的美貌,更对于不是梅兰芳便不是京剧这种看法不满,从而起了这样一个难听的名字。[9](P.119)

由此可以看出,大仓被梅兰芳如女人般的美貌所吸引,成了他的倾慕者。并且,大仓成为梅兰芳的“俘虏”的事情似乎广为人知。

支那报纸曾报道说大仓男爵初次看到梅时便已垂涎三千丈,或许也正

是有此缘故,梅才东渡来到帝剧的吧。①

关于这样一个过程,即美貌—倾倒—邀请来帝剧的经过,户板康二有更详细的介绍:

关于梅兰芳的事情,平山芦江曾这么写道,大仓喜八郎完全被这个演

员迷倒了,所以邀请来日本,帝国剧场实际上是为了给梅兰芳提供演出舞台而建立的。此外还写道,这个演员来的时候,因为唯恐他就这样留在日本,中国的大官号称政情考察随同来到东京,实质是为监视而已。因为这些传说比较有趣,在这里介绍一下。[10](P.185)

帝国剧场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10月18日帝国剧场株式会社的发起人总会,大仓是此次总会的发起人之一,会社成立以后大仓成为董事长,后于1914年接替涩泽荣一成为第二代会长,他对于演剧有着非同寻常的兴趣和关心。

翁对于演剧怀有深厚的兴趣。翁从很早之前就接触到演剧,在明治十

年前后,已经是市川团十郎、尾上菊五郎的戏迷,曾和福地樱痴等一起将他们邀请到山谷的八百善。②因此对于演剧自具一双慧眼,有些见解让今日的所谓剧评家都要惊叹不已。这主要归功于他和以前的名演员交游,听觉、视觉都久经磨练,品味极高。③

由此可以看出,大仓对于演剧的造诣很深,而并不仅仅是帝剧背后的一个财界巨头。六世尾上梅幸曾提到大仓对于演剧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他这么写道:

翁不仅仅是一个演剧爱好者,他更进一步,从促进演剧发展的大视点

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11](P.320)

①见《都新闻》,1919年4月24日。

②“山谷”指浅草山谷,当时东京的地名,位于现在的浅草一带。“八百善”是当时东京的高

级料理店。———译者注

③《大仓鹤彦翁》,第419、420页。(此处原文作者未标明著者,查证未果。———译者注)57

由此我们基本可以认为,演剧方面造诣很深的大仓,在明治三十八年以后,

①即从69岁开始约9次到中国期间,看到梅兰芳的演出并为之倾倒。

但是,在大仓和各界名士的交际圈中,梅兰芳是否是能够代表艺术界的一个人呢?作为1924年米寿贺喜的答礼,大仓于1925年以90岁的高龄又一次来到中国。关于当时北京各界款待大仓的情形,立花义顺这么写道:

芳泽公使和翁是同乡,他拄着拐杖陪同翁出席宴会,让人钦佩。尤其

是赵尔巽氏(82岁)、宣统帝太师陈宝琛氏(78岁)等,支那屈指可数的学者也被邀请出席了宴会,在诗歌的应酬中得以一日清游。梅兰芳、白牡丹等梨园一流的名优也侍候于宴席,另有梁士诣氏遣来燕京的头牌歌伎,为

12](P.302)聊慰翁之旅情,演奏歌谣舞曲。[

“梨园一流的名优也侍候于宴席”“名优侍候此文中的含义基本可以认为是

,于贵人、尊者近旁,听候吩咐”与歌伎一样是“聊慰翁之旅情”的存在。1924年

二世市川左团次在中国东北进行巡回演出于为满洲铁路举行后援公演的目的,

曾计划在北京和梅兰芳同台演出,但未能实现。他这么写道:出时,

和梅兰芳等演员的共同演出因为对方的原因而取消了,只能等待下次

机会。北京的一流演员多为大官们包养,因为战争的原因没有登台,所以

②没能看到他们的演出,不过在二流的地方看了五六回。

58“大官们包养”这里所用的的字句,含义基本和“侍候于宴席”相同,据说中

③国银行总裁冯耿光是梅兰芳最强有力的后援。

迄今为止,也有一些人指出富豪大仓是因为迷恋梅兰芳而将其作为玩弄的对象来看待的,田中庆太郎(文求堂主人)便是其中之一。在大阪观看了梅兰芳演出的内滕湖南、狩野君山、滨田青陵等13名学者写了观剧记,后收集成册出

《品梅记》(汇文堂1919年刊)。其中,版,便是有田中题为《梅兰芳》的一篇。田中在其中赞扬梅兰芳选取的来日演出的剧目体现了京剧的真髓,说可以从中窥见梅兰芳希望展示京剧艺术的各个侧面的抱负,而号称礼聘的富豪和帝剧的负责人则盲目篡改预定剧目,对此梅兰芳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宽容地接受了,这种态度值得赞扬,接着田中又写道:

兰芳先生,聪明的你一定明白,无论在哪个国家,富豪这类人物对于艺

——并且他们还知道将其作为赚钱的材术、美术品、美人都是玩弄的态度—

——唯独不知道敬爱它们。退一步来看,料—号称礼聘你过来的富豪们倒可以说是很可爱的人,因为他们除了财欲食欲以外,对于其他的东西非常淡

《天女散花》——到底倾只看了你的便为你倾倒—泊且都是很单纯有趣的人,

③,《鹤彦回顾录》,参见座谈会上速水笃次郎的发言第76页。《东京朝日新闻》,1924年10月11日。见:《梅兰芳传》,《支那丛话》。参见榛原茂树载

倒在什么地方呢,想象一下便觉可笑———请嘲笑将《天女散花》看作你的艺术的全部的这些人的单纯和幼稚吧,帝剧那帮人在我国不理解艺术的所谓戏剧人之中尤其是有着劣等头脑的一群,这些我想他们看了你唱戏之外演的两三个愚剧应该明白了。[13](P.108)

关于这次邀请的目的,田中认为是大仓看了《天女散花》,为演天女的梅兰芳的美丽所倾倒,只是将其当作艺术、美术品、美人一样,作为玩弄、赚钱的对象来考虑的。

不过,使得第一次公演得以实现的相关人物之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即龙居松之助。他是造园学方面的专家,著有《日本的庭园》一书。据说支那名优梅兰芳带领自己的剧团一行20人将于初夏的五月一日初次来到日本出现在帝剧的舞台上,而提供了此次公演的契机的文学家龙居松之助这么说到,“我认识梅是在去年的八月末,给他写脚本的西宗康氏一定要介绍,所以当时初次见面,之后直到九月左右,时时见面一直有所往来。他今年27岁,①为人温和,交往起来很舒服。他很喜欢日本的牵牛花,从日本购买了很多珍奇的品种,种满了整个庭院。当然,客厅里也摆放着很多。去年便谈到来日本的问题,不过梅的保护者中国银行总裁冯耿光不答应,所以没能实现。”②

河竹繁俊也提到是龙居松之助担任了这次邀请的实际操作,因其住在北京时和梅交往甚密,所以大仓喜八郎便委托他负责了这两次帝剧公演的联络事宜。③此外,头一年的公演之所以没能实现,是“因为梅的保护者冯中国银行总裁不答应”,这种描述也很明显的给人梅兰芳被“大官包养”的印象。

不过,在此之前也有谈过来日公演而最终未能实现的记载。山科礼藏(东京商业会议所副会长)这么写道:

去年(1917年———笔者注)大仓男爵渡支之际曾热切期望能聘请梅来

我帝国剧场演出,但因为需要数万的费用和报酬,最终没能交涉成功。不过梅兰芳本人也有强烈的来日演出的愿望,所以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便可以在帝国的剧场里看到他的绝妙演技了。[14](P.195)

从这里可以看出,由于在费用、报酬的金额方面没能达成一致,所以公演未能实现。那么,第一次公演的费用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下面我们便来探讨一下。

关于此次的费用,对方原本说要5万日元左右,不过最终是帝剧负担

了4万日元以下,即总费用的三分之二,余额由支那的相关实业家负担。关于住宿,现在考虑将梅夫妇和主要演员安排在东京站的酒店里,其他演①正确应为“25岁”。———译者注

②见《报知新闻》,1919年3月13日。

③参见河竹繁俊:《和日本演剧一起》,第178—179页。59

①员随便安置在其他地方,饮食也让他们自己做饭解决。

“前言”“我回想第一次我们到日本演出时,在中已提到,梅兰芳写到说经费

。这里所说的“经费”《报知新闻》,完全由我个人筹集的”和的“此次的费用”虽

,“经费完全由我个人筹然表达不同,但基本可以认为是指同一内容。但问题是

“三分之二由帝剧来出,,集的”和余额由支那相关的实业家负担”这明显是有出。“支那相关的实业家”入的是指中国人还是日本人,还是包括了像大仓这样在中国经营企业的资本家,这一点无法判明,不过可以看出《报知新闻》非常详细地记载了费用的筹措方法。

关于梅兰芳演出的入场费以及梅兰芳的收入,当时都有一些怎样的看法呢?梅兰芳演出的入场费是,特等10日元、一等7日元、二等5日元、三等2日元、四等1日元,同一个月的公演中,歌舞伎座的特等是4日元80钱、市村座的上等雅座是3日元50钱、明治座的特等是2日元,可以看出,梅兰芳演出的入场费是出奇地高。

、《贵妃醉酒》、《牡丹亭》、《黛玉葬梅兰芳演出的剧目是《天女散花》

》、《御碑亭》花等,将他的拿手好戏一个紧接一个地呈现出来,又是歌又是舞……清新优雅的演技迷倒了帝剧的观众,不过正因为是绝世的美男子同时也是演技出色的青衣男旦,所以演出费也特别高,据说他要求的一场演

60出费用是2000日元。为此,帝剧的山本经理将特等席的票价抬高到天价

的10日元(当时,梅幸、幸四郎,再加上羽左卫门的正式演出也只是4日元70钱)开始提前售票,不过没想到的是,天价票反而引起了人气,售票处很快便人满为患了。举行演出这种事情,或许总是有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发

4](PP.168-169)生吧。[

?《新演艺》(1919年8月对于这个高额的入场费,观众又有怎样的感想呢

号)上刊登了这样一篇读者来信。

在去往三田方向的满员电车上,暑热难忍,不过这些辛苦也都是为了去

看女优剧。在马场先门下车之后,急急忙忙来到帝剧,进去发现这里也是满员,从这个样子来看我国人口可真是够多的,导致米粮短缺也是可以理解的

“羊毛”,3日元的要漂亮了。中场演出时嘉久子演的梅兰芳,比起10日元的

“羊绒”,得多,这个才是嘉久子可比支那演员强多了。(麴町剧通)

帝剧在梅兰芳演出两个月之后的7月公演时,上演了益田太郎冠者的作品《呀(?)》,观众看了村田嘉久子扮演的美丽的梅兰芳之后,讽刺梅演出时的高额票价,写了上面这篇文章。不过,从售票处的人声鼎沸以及连日客满的盛况来看,包括各种谢礼在内,梅兰芳的收入应该是颇丰的。

①《报知新闻》,1919年3月13日。见

和帝剧的约定是10天3.5万日元,除此之外,加演了两天,此外还有

公使馆以及大仓男爵的举办的酬谢晚会等,这些都加起来的话应该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另外,19日、20日两天在大阪中岛公会堂也举行了演出。据说大阪因为演出税是最贵入场券的百分之五,不得已将原定于剧场的演出改在了公会堂上演。①

这篇报道提到大阪演出因为高价入场税的原因将会场改为了公会堂,不过入场费和帝剧基本一样,所以推测梅的收入应该是又增加了。“前言”中提到的,梅兰芳所说的“当时剧团的规模比较小,开支比较紧,如果演出不能卖座,是要赔本的”这样的担心,实际开演之后应该是一扫而光了。

再看日本方面,起初由于担心演出收入的问题,上面引用的《都新闻》的报道中,有这样的记载,“关于住宿,现在考虑将梅夫妇和主要演员安排在东京站的酒店里,其他演员随便安置在其他地方,饮食也让他们自己做饭解决”。②实际情形是怎样的呢?当时随团来日的姜妙香这么回忆道:

最初到日本的时候,大仓喜八郎先生作为主人招待我们,照顾非常周

到。担心我们不适应日本式的生活,把我们安排到帝国酒店住宿了。[1](P.67)

不仅是梅兰芳夫妇,主要演员姜妙香也安排在帝国酒店住宿了,其他还有什么人也住在这个酒店不太清楚,但对于这样的待遇,王拱璧这么写道:

或曰,京沪记者到东后,日人招待不遇,供以二三等旅馆。嗣后梅兰芳

东游,日人则居之以全国唯一之“帝国旅馆”。何待大主笔之薄而遇小伶人之优也。③

这个文章的末尾落款是“民国八年七月二十日拱璧书”,④可以看出是在梅兰芳日本公演之后不久写的,从中可以感觉到强烈的鄙视演员的倾向。

王拱璧的文章中提到的来日记者,是日本政府招待来日本观光的。当时日本在山东建立民政署等机构侵犯中国主权,唯恐记者在报纸上发表批判性的文章从而采取怀柔政策,邀请记者来日。梅兰芳的第一次日本公演是1919年,也就是说是在上述的政治形势之下进行的。下面从《近代日本综合年表》(岩波书店)中,摘录出此前几年间的重要事件,来看一下当时日本和中国的政治关系是怎样的。

①《都新闻》,1919年5月13日。

②《都新闻》,1919年3月13日。(应为《报知新闻》。———译者注)

③王拱璧:《东游挥汗录》,载《日中非友好的历史》,东京:朝日新闻社,1973年,第293页。

(此处译文参考了王拱璧著《东游挥汗录》(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所藏,民国八年刊),标点符号为译者所加。———译者注)

④正确应为“民国八年八月十四日稿”。———译者注61

1915年(大正四年)

1月18日日本公使向中国大统帅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

2月11日东京的中国留学生24人召开大会抗议二十一条要求

1919年(大正八年)

1月27日讲和会议上日本要求山东半岛的德国权限以及赤道以北德国所占诸岛的无条件转让

5月4日

运动)

5月7日中国留学生两千人,在东京举行国耻纪念游行

以上所列举的事件,都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日渐膨胀起来的表现。是日本为了巩固在中国东北的支配地位,将山东省划作自己的

试图对中国中央政府发挥更大的监督权而实行的扩张政策。日本的势力范围,

这些举动让中国的民众感觉到威胁,使他们激昂起来。巴黎和会讨论山东问题,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以此为契机,中国爆发了五四运

①动,以北京、天津为首爆发了全国性的学生、群众运动,并波及到了东京。北京的学生(三千余人)举行抗议山东问题的示威游行(五四

梅兰芳的日本公演,就是在这样反日运动高涨的动乱时期得以筹备并实现

25日到达东京站,直到5月27日从下关乘的。从4月24日乘关釜船到下关,

船离日期间,尤其是从5月1日至12日的帝剧公演,可以说是和激烈的抗日运动同时进行的。

大正八年,五·四运动的消息一传到东京,中国留学生便迅速响应,举

行了国耻纪念游行,据说有2000人参加。游行者和警察发生了剧烈冲突,

15](P.28)受伤者加上被捕者共有二十余人。[

5月8日的《东京朝日新闻》刊登了这样一篇报道,标题是《梅兰芳收到恐吓信,言词激烈,指责说为日本人演出成何体统。帝剧撤去日支亲善的匾额继

,介绍说收到恐吓信是中日之间政治形势紧张的反映。续演出》

作为支那演员的第一次外国公演,梅兰芳带着精湛的艺术来到日本。但是从前天开始到昨天,梅兰芳频繁收到恐吓信,在他下榻的帝国酒店,桌上已堆积了数十封之多。无需多言,这些都是支那留学生发来的。信的内容言词激烈,说山东权益问题正使祖国陷入困境,此时为给日本人提供娱乐而登台演出成何体统,今天(七日)若是登台的话,回国以后小心性命等等。负责此次演出事务的沈君唯恐在帝剧出事,便和当时的山本经理商议如何解决。不过大仓男爵认为既然票已卖出,并且此次北京的反日运动是①62《中国现代史Ⅲ》参见岩波新书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开始。(此处原文作者未标明著者,推

:《中国现代史》(新书版),测应为岩村三千夫·野原四郎東京:岩波書店,初版为1954年

11月。———译者注)

在双方已达成协议之后爆发的事件,应该照常演出。还有一种意见是至少国耻纪念日当天休演,但最终讨论的结果是艺术无国界,只是撤去了挂在剧场前面的日中亲善的匾额,昨晚也上演了梅拿手的《御碑亭》,并且立起了“大入满员”的告示牌,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对于面临祖国的危机发起抗议运动的中国留学生来说,梅兰芳为日本人演出是无法容忍的事情,所以才采用了恐吓信这样的手段试图使梅兰芳改变主意。

上面的报道中提到梅兰芳收到的恐吓信中有“山东权益问题正使祖国陷入困境”这样的字句,而日本人在评论梅兰芳的演出时,也有人用了含有类似语感的表达方式,其中有一人就是久保天随。

那个梅兰芳,偏偏在支那抗日运动高涨的时候闯入我国,前奏已是足

够喧嚣,强烈刺激了满都子女的好奇心,不久,预告变成现实,在帝剧,首先上演了他最拿手的《天女散花》。[16]

这里出现的“偏偏在支那抗日运动高涨的时候闯入我国”这种表达,大概道出了当时很多日本人的看法。

因此,在《品梅记》中,田中庆太郎反对将梅兰芳的日本公演和政治形势联系在一起,他这样写道:

兰芳先生,我可以毫不忌惮地说,你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珍贵的东西之

一。有些糊涂虫说你的日本公演具有国际意义等这些俗话,在剧场前面挂起牌子说日支亲善这样的套话,又或者在大阪演出前介绍你的同时大唱日支亲善的口号。像你这样的艺术家或许压根儿就没放在心里,不过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创造艺术的能力而只略懂欣赏的人来说,却是难以遏制厌恶之情。连学问艺术也要用国际化的套路去解释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不过像贵国那样文化先进的国家尚且有人在喧嚷什么抵制日货、驱逐日本人等,并且说什么国耻纪念日梅郎不可登台供日本人赏玩等,将自己国家值得自豪的、超越了国际关系的卓越艺术降格到玩弄品的地步。可见,由于所处国家不同,他们的口号自然有亲善和抵制之分,不过至少在欠缺艺术感受性这一点上他们是完全一致的。[13](PP.109-110)

在这里,田中认为中国人不应将梅兰芳的日本公演和政治形势联系在一起,“将自己国家值得自豪的、超越了国际关系的卓越艺术降格到玩弄品的地步”,但从他的文章中提到的“具有国际意义”、“日支亲善”、“国耻纪念日梅郎不可登台供日本人赏玩”等意见,可以看出梅兰芳的公演是在赞成和反对的各种声音的漩涡之中进行的。

对于这些,梅兰芳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虽然由于山东问题,出现恐吓信事件,以致出现警视厅不得不派警卫63

进行保护这样的骚乱,不过他本人对于山东问题等完全不放在心上,除了演戏的事情以外,其他事情好像完全不当回事。而在日本的支那富商的捧场也是相当可观,另外加上日本人送的礼物,他回程的行李应该是相当

①重了。

外部是中国留学生要求山东权益返还的激烈的抗议游行,内部是由于恐吓信而引起的围绕是否按原计划演出的争论,而处于这个动乱的漩涡之中的梅兰

“对于山东问题等完全不放在心上,除了演戏的事情以外,其他事芳本人却给人

的印象。情好像完全不当回事”

不过,梅兰芳在帝剧的演出得以满员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观众又是如何

?《东京朝日新闻》中有如下记载,传达出演出第一天的情形。来看待的呢

……观众涵盖了各个阶级的人,支那公使馆和霞关那里的位居高位的

人也来了,文人画家也来了,歌右卫门、羽左卫门、左团次、宗十郎、河合武

热闹的锣鼓声从缎帐深处传来,剧场里已是如雷鸣雄也来了。9点45分,

般的欢呼喝彩之声。缎帐轻轻的升起,扮成天女的梅在8名侍女的簇拥之下登场,又是一阵震耳欲聋的鼓掌声。妖艳的梅轻柔地舞动并开始演唱,最初由于耳朵不适应,剧场里听到一些笑声。耳朵适应以后观众已不再发笑,在整个3场的演出期间,歌右卫门手持酒杯一直一动不动的盯着舞台,

64羽左卫门好像有所为难似的不时地掏耳朵,安田善三郎在唱段结束后站了

起来一直眼望舞台,身着和式礼服的小村侯两手环抱于胸前一动不动,身着西服的小笠原伯不时地和旁边的外国人谈论着什么……(5月3日)

坂元雪鸟(能剧评论家)这么写道:

据说梅兰芳是满载而归。问一下看过的人,十人中有八九人回答:是

啊,怎么说好呢……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看到这个情形,只能说大部分观众只是茫然的看了一场不明不白的东西。台词听不懂,又没有看习惯,造成这种情形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就是日本的能,如果是第一次看的话也

17](P.40)是完全看不懂在说什么。[

川尻清潭(歌舞伎评论家)这么写道:

支那名优梅兰芳的来朝,好像是神灵突然从天而降似的,引起极大关

注,各大报纸连他打了一个喷嚏都要大写特写,各方面的宣传是十二分的到位,不过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帝国剧场出演的票价特等一名是10大日元,这可是戏剧界有史以来的天价,不过即使这样还是连日客满为患。其

而是出于若是不看则无法和别人谈论这个话题实并不是因为有趣而去看,

感觉不体面这样一种爱慕虚荣的心理。实际上能听懂一句台词的人都在①《都新闻》,1919年5月13日。见

少数,大多数人只是茫然的看着,别人夸赞的时候随声附合,若是问他有何感想,则一下子噎在那里,只会回答,完全看不出是个男人,多么的美丽啊,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可说,反正最多就是感觉到很不错,之后便什么感想也没有了。[18](P.82)

七世松本幸四郎这么写道:

觉得可惜的是,因为一般的观众对中国的戏剧缺乏理解,所以难得的

好演技大部分都付诸流水了。[5](P.166)

从以上这些引用可以看出,使得帝剧得以满员的牵引力主要有:各大报纸连梅兰芳的喷嚏都要大写特写的特别报道,不能和别人谈论梅兰芳是没面子的这种虚荣心理,以及戏剧界有史以来的10日元的天价票反而引起了人气等等。

不过,这次演出的观众都有什么人呢?除了上面引用的报纸的报道中出现的歌舞伎和新派的演员之外,从其后来的著作中可以得知其观看了这次演出的人有:秋田雨雀①、谷崎润一郎②、花柳章太郎③、千田是也④、中村翫右卫门⑤、二世花柳寿辅⑥等。这些自身从事艺术活动的人观看了梅兰芳的舞台之后,从各自的立场得到了各种各样的启发,可以说有一定的收获。不过对于一般观众来讲,除了新奇和妖艳,其他的好像完全是一头雾水。

观看这次帝剧演出之后,认为这次演出的剧目不是真正的中国戏剧而表示失望的,有前面提到的坂元雪鸟。

如果是在横滨和长崎的话另当别论,在东京的大剧场第一次上演的支

那戏剧却是以男旦为中心的,对此我深感遗憾。梅的“唱”有多高的水平我不太清楚,但感觉他是靠美貌和“动作”来卖座的人。当然,据说他不是靠“技”的人,如果作为“唱伶”也不出色的话,那作为支那戏剧最重要的两点他都是欠缺的了。只是看到了支那戏剧的马马虎虎的一面,却被挖走了天价的票钱,东京人也够天真的了。下次再邀请的话,希望邀请能够上演真正的支那戏剧的,能够充分展现出支那本土特色的剧团,并且不是一夜一场,而是一日连排数场来进行上演。[17](P.41)

梅兰芳选择海外公演的剧目时的方针是,“在观众无法听懂台词的情况下,用歌和舞来使观众着迷”,[19](P.68)而坂元认为中国戏剧的特征是听唱的剧目以及展示特殊技艺的武剧,所以他表示不满,并说“下次再邀请的话,希望邀①《雨雀自传》,第73页。

②《中央公论》,1919年6月号,第73页。

③《演员傻瓜》,第16页。

④《我的演剧手帐》,第200页。

⑤《演技自传》,第237、238页。

⑥《柳绿花红》,第269页。65

。而第二请能够上演真正的支那戏剧的,能够充分展现支那本土特色的剧团”

精通中国戏剧的南部修太郎也因期待真正的中国戏剧的舞台,次公演的时候,

最终流露出同样的不满。这一点似乎是梅兰芳演剧的宿命。

另外,看了梅兰芳演出的日本人,对于下面这些舞台上的习惯也感到非常吃惊。

虽然非常感动于梅兰芳的绝妙演技,不过大道具、小道具的工作人员

在演戏中途便在舞台上左右移动换道具,一旦手闲下来便将屁股对着观众,开始吃起支那面来,这些做法都让帝剧的观众非常吃惊。

其中还提到随地吐痰的问题,日本的这些评价好像使中国人也很受震动,第二次来日公演之际,曹锟大总统特意发出指示。

……在梅出发之际,曹大总统在北京的官邸为一行开了盛大的送别宴

:“此次去日本以后,会为其壮行,且发出如下详细指示为了你的名誉也好,

为了中国整体的荣誉也好,都要发奋努力,道具人员也绝对不可以再出现

①”在舞台上随地吐痰这样不体面的事情。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夹在帝剧女优剧之间上演的中国人气绝顶的梅兰芳的演出,展示了京剧的绝妙演技,给日本观众带来了感动、困惑以及惊异。66

1924年10—11月第二次日本公演二、

梅兰芳的第二次日本公演是在1924年(大正十三年)。这次带领剧团演员共40人,于10月12日乘南岭丸号到达门司,直到11月17日从大阪出发回国,期间共在日本滞留了36天。接下来,就来探讨一下这次公演的目的以及日本人的看法。

1924年1月14日的《都新闻》刊登了一篇标题为《梅兰芳请愿御览,将于20日到神户》的报道,这么写道:

支那北方的名优梅兰芳将于20日乘船到神户再次来到日本。梅兰芳

后来移居上海,对于关东大地震深表同情,计划在东京、横滨、神户等地举行受灾者救济演出。他听说东宫殿下御婚大典在此时举行,希望趁此难得之机会在两殿下面前演出,以成就演员一代之名誉,听说目前正通过上海

——笔者注)公使向宫内省提交申的日本总领事和吉泽(“芳泽”的笔误—

请。另外还听说此次来日本的一行三十多人在东京期间除了举行救济慈善演出之外,还会在日比谷的新音乐堂为在日本的中国人举行露天剧慰问演出,之后可能会去美国。

①《东京朝日新闻》,1924年10月11日。

从这篇报道可以看出公演的目的有3个:摄政裕仁亲王、久迩宫良子女王成婚纪念御览剧演出,受灾者救济慈善演出,以及在日本的中国人的慰问演出。不过,预定于1月20日抵达神户的这次日本公演未能实现,除此之外也看不到与此相关的其他报道,另外,在宫内省和外务省保管的外交文书中,也找不到有关梅兰芳申请演出御览剧的相关文书。所以,上面这篇《都新闻》的报道的出处,以及具有上述目的的梅兰芳的日本公演未能实现的原因都不得而知了。

2月15日的《都新闻》明确记载了第二次公演的目的,报道的标题是《今秋11月梅兰芳将要来日帝剧将于10月举行第一场复兴演出梅为祝贺大仓男爵米寿出演》:

帝剧的改建工程于9月内完成,10月公演已经确定是剧团全体男女演

员集体出演的正式演出,11月是目前在北京的梅兰芳氏带领他的剧团来日演出。因梅曾受恩于大仓喜八郎,所以很热心的希望能够参加祝贺大仓男爵米寿的10月份的演出,但因双方交涉的问题,最终定于11月来帝剧演出,山本经理证实这件事情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

从这篇报道可以看出,公演的目的是为了参加在刚刚改建落成的帝剧举行的大仓喜八郎的米寿贺宴,并且,因为是对自己有恩的大仓的贺宴,所以梅兰芳对于这次演出非常主动和热心。

10月12日一大早,梅兰芳抵达门司,他此时的发言也提到了公演的目的:这次很早就接到大仓男爵的米寿祝贺的邀请,我本人也希望能够参加帝剧落成后的首次演出,所以虽然今年夏天祖母去世,我还在服丧期间,还是来了。上次在帝剧演出是大正八年,当时受到很多人的照顾,另外也想看一下地震后帝都的样子。①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大仓的米寿祝贺的邀请,以及参加改建后的帝剧首次演出是梅兰芳明确的来日目的。

除了这些目的以外,从梅兰芳的谈话内容还可以看到另外一个侧面:

对于5年前来过东京看过地震前的东京的样子的我来说,看到今日地

震后的东京真是感慨万千。地震发生时对于贵国只是尽了我的一点心意,芳泽公使却发来诚恳的致谢信,让我很是惭愧。那时没能尽心尽力,我将怀着道歉的心情努力演好每一场戏。②

这里所说的地震发生当初的“我的一点心意”具体是指怎样的救援行为不太明了,不过因为“没能尽心尽力”,所以“我将怀着道歉的心情努力演好每一场戏”,表明了作为慰问演出的一个心情的侧面。

第二次日本公演,首先便是大仓男爵的米寿祝贺演出。这次帝剧包租公①《都新闻》,1924年10月13日。

②《都新闻》,1924年10月15日。67

、《廉锦枫》、《红线传》、演,从10月20日至23日共4天,剧目是《麻姑献寿》

《贵妃醉酒》。紧接着是帝剧改建纪念演出,从25日至11月4日共11天。之后,去了关西,在宝冢剧场和京都进行了演出,但演出的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京

名为帝国电影的电影公司拍摄了《廉锦枫》和《霓虹关》的一部分。都演出时,

[1](P.128)11月23日的《都新闻》上刊登的“上野铃本电影”的广告中,与卓

,写有“首映梅兰芳支那剧三种”估计是别林和高木新平主演的电影一起,

帝国电影拍摄的那个版本。

接下来,看一下日本人对于入场费的印象。第一次日本公演,帝国剧场的入场费是当时的天价10日元,虽然连日客满,但票价极高这件事似乎让人们记忆深刻:

,“不管怎么说,山本经理谈到因为总费用超过了6.5万日元,所以不

①”可能降低票价,这是很遗憾的一件事。

奢侈品梅兰芳的票价据说是10日元,也就是一张纸币,如果想想有女

人侍奉在旁唱唱流行歌曲的价格的话毫无疑问是便宜的,不过想想为看国

②产戏剧何曾出过这等高价,想到这一点便有些气不平(仙台坂)。

关于梅的支那剧的入场费,已经决定加重一、二楼的客人的负担,票价

68定为10日元,四楼座位(原本的四等)和6年前一样是1日元,三楼座位(原本的三等)是3日元。帝剧方面说从一、二楼的客人那里多收取一些,

6年前(大正八年由此得以减轻了三、四楼客人的负担,很是得意。当然,

五月)的时候主要是女优剧,而这次却是真格演出,如此来看的话观众是比

③上次要划算了。

从以上这些资料来推测当时的人对于入场费的印象,大概可以这么认为,“从一、虽然说二楼的客人那里多收取一些,由此得以减轻了三、四楼客人的负,“奢侈品梅兰芳”,“从未有的高价有点气不平”。担”但为了出了

1924年(大正十三年),日本和中国的政治关系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从《近代日本综合年表》(岩波书店)中,摘录出与政治形势相关的事件。

1924年9月18日

二次北伐宣言)孙文发布宣言,发动打倒曹锟、吴佩孚的北伐战争(第

1924年9月18日奉天部队和直隶部队开始全面交战(第二次直奉战争)10月13日日本政府向中国政府交付不干涉中国内政及拥护满蒙权益的照会

10月23日吴佩孚的部下冯玉祥发动政变占据北京,组织国民军(北京政11月3日吴佩孚败走(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变),

③《东京朝日新闻》,1924年10月11日。《都新闻》《幕间》,1924年10月19日。的读者来信专栏《都新闻》,1924年10月16日。

11月24日孙文在从广东去北京的途中,在神户稍作停留,发表演讲提倡大亚洲主义,对日本的对华政策提出警告。

9月在中国北方爆发的第二次直奉战争,是英美系的直隶军阀和日本系的奉天军阀之间的权益争夺战,中国民众愤慨于这个时期频频爆发的权益争夺战,从反帝反军阀的立场强烈要求民族独立和解放。①梅兰芳来到日本正是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孙文来日在梅归国以后,此时“进行了题为《大亚洲主义》的演讲,质问日本是支持中国的统一,还是要做西欧“霸道”的帮凶。”②

与上述中国的政治形势相呼应,梅兰芳在帝剧演出时,中国留学生和在日本的中国商人在东京发起了反帝、促进祖国统一的抗议运动。10月27日的《东京朝日新闻》刊登了标题为《留学生三百和警察发生严重冲突在东京的民国人召开大会支那公使馆发生大骚动》的报道,传达出当时的情形。26日下午一点,留学生和商人五百余人在位于神田的中华民国基督教青年会馆集合,召开了针对当下中国的动乱的国民大会。

当下的动乱乃是军阀的争斗,而非国民所愿。大会通过决议认为应迅

速建立起代表全体国民意志的政治形态,收拾时局,确保中国整体的安全,确保东洋永远的和平。当日下午3点散会后,三百余人来到位于麴町的支那公使馆要求面见王公使,提交决议书并听取王公使的意见,公使馆前主持警卫工作的麴町署两名便衣警察试图阻止他们,导致双方发生冲突。梅兰芳来日公演便是在这种世态喧嚣之时,自然无法避免和表示政治形势的字句联系在一起出现在报道中。

梅兰芳终于将动乱的故国丢在身后来了日本,也就是说日本的演剧界

终于可以看到期待已久的梅的绝妙演技了。[20]

这里出现的“动乱的故国”的字句,对于将艺术完全置于政治动向之外的做法提出了严厉的批判。并且,梅兰芳刚到东京,便遭遇了证实他的行为无法脱离政治动向的事件。

怪汉强行要求面见梅兰芳

梅兰芳刚到帝国酒店不久,即14日正午左右,突然一名日本人强行要

求面见梅兰芳,未果,之后不知去了何处。警视厅正在加紧调查此人身份。③

强行要求面见梅兰芳的日本怪汉到底有什么样的意图,从而采取了那样的行动,这一点已无法查证,不过这件事情如果不和一片骚然的大仓喜八郎男爵①参见小野信尔:《人民中国的历程》,新书东洋史五,东京:讲坛社,1977年。

②参见小野信尔:《人民中国的历程》,第118页。

③《东京朝日新闻》夕刊,1924年10月15日。69

的米寿贺宴联系在一起考虑的话,很难解释。

大仓男爵的米寿贺宴于10月20日在帝国剧场隆重开场。10月21日《东

《金钱的威力真可叹80名警察当保卫昨夜大仓男爵京朝日新闻》刊登的题为

贺宴》的报道传达出当时的情形。报道介绍说,宴会在来宾贺词之后,梅幸、幸

《神风》,。接着继续四郎、勘弥等上演了梅兰芳一行上演了中国剧《麻姑献寿》

写道:

当晚约有1200名住在京滨的著名人士参加了贺宴,警视厅、日比谷署

事先紧张部署,以防万一出事。在警察的大力保卫之下,第一天的幕布安

10点半左右宴会的主人大仓喜八郎男爵从北口出来,全拉下。宴会结束,

被一群保镖和三十余名日比谷署员簇拥着送进车里,回家去了。

这篇报道还附有宪兵护卫下的大仓男爵的照片,可以看出,米寿贺宴是在保镖和警察的严格警备之下举办的。那么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需要如此兴师动众的警备呢?

——笔者注)是日本刚刚发生地震之后那个时候(米寿贺宴—

……召开那么大的一个宴会,8年前就周围有很多意见。不过因为是5年、速水氏

已经和支那的人说好的事情,又不能取消。

那个时候的确是喧闹的不得了。大仓怎么可以叫这么多支

那人过来如此款待他们,演戏什么的必须中止,等等,出现一帮攻击大仓的白岩氏人,攻势相当猛烈。

门野氏

家了。

速水氏

白岩氏

话……

阪谷男那帮人还来我家了呢。北一辉呀大行社的那帮人都来我说什么不能对支那人撒谎所以必须邀请过来……8年之前的计划的我不像你知道的那么详细,不过若是5年、他那个人一旦拿定主意就不会再改变的。

而且他也喜欢做那样的事情。定好5年计划,如此这般,如70门野氏

①[21](PP.78-79)此那般等……他的确是很喜欢招待那些人的。

从座谈会的内容可以看出,大地震之后招待大批中国人举办米寿贺宴上演

8年前遭到了包括右翼在内的一些人的强烈反对。但是大仓认为是5年、戏曲,

都已经计划好的事情,若是取消的话则变成对中国人撒谎,这是不可以的,因此按原计划实施了,由此才需要兴师动众的警备。从这种情况来推测,在帝国酒店强行要求面见梅兰芳的日本怪汉应该是反对米寿贺宴的组织中的一员。

怪汉的强行面见要求,右翼对大仓男爵的米寿贺宴的反对,反对军阀战争①此处出现人员全名分别为:速水笃治郎、白岩龙平、门野重九郎、阪谷芳郎(男爵),其余参

——译者注加人员为:关屋贞三郎、今井修二、玉木诚次郎、原孝次。—

的中国留学生、商人和警察的冲突,在这样一片骚然的氛围中,梅兰芳参加了帝剧改建演出。在艺术的层面上又有一些怎样的评价呢?

正式演出从上个月25日开始以后,和大仓的祝寿演出不同,中幕和第

二个剧目要演出,此外有演出时间的限制,不过梅好像不知道这些事情,又加上剧目每天都变,无法确定结束的时间,第二天的时候,因为支那剧占用时间太长导致后面的剧目无法开演,作为救场的办法只得中途拉上幕布。梅很生气,说明天开始不再登台了,出现了一场大骚乱,结果是山本经理等人到帝国酒店道歉之后,梅才答应继续演出。导致这种骚乱的原因,主要是梅不清楚日本演剧界的情况,不过欠缺时间观念可能也是原因之一。①从上面的报道可以看出,关于正式演出有时间限制这一点,双方似乎没有事先商量好,而对此不太严格的中国戏剧由于演出时间过长,在演出中途被拉上了幕布,梅兰芳生气也是可以理解的。最终达成了怎样的妥协演出才得以继续,不太明了,不过从“欠缺时间观念可能也是原因之一”这种表达来看,是对梅兰芳的评价不太有利的报道。

在中国接触过很多舞台和演员的南部修太郎看了帝国剧场最后一天上演的《黛玉葬花》之后,和周围很多没有看过地道的中国戏剧的观众发出“啊,真漂亮啊”、“支那的戏剧真是了不起啊”这种感叹相反,表示失望。他这么写道:

不过,不幸的是我没有一双能够完全分辨支那戏剧的“唱”的耳朵,所

以对于梅的“唱”无法给与任何评价。不过,“唱”是将重点放在声音本身、抑扬顿挫、尤其是那个腔调,并在其间斟酌加入各种复杂的规矩法则,对此我是完全的外行,不过我听起来,梅的“唱”与我在支那听过的任何一个演员比起来都有一种新的意义的尝试,即在中规中矩的唱之外,努力展现出所扮人物即黛玉的性格乃至感情。大概说起来,这出《黛玉葬花》没能充分的给我纯粹的支那戏剧的兴趣、感觉以及心情。[22]

对于帝剧金碧辉煌的过大过于宽敞的舞台、缺乏地道的中国演员韵味的梅兰芳,以及不知叫好的观众,南部修太郎都觉得失望,接下来他得出这样的结论:

也就是说,或许这是个难以实现的愿望,不过我还是热切的渴望看到

更像支那演员的演员,在更像支那戏剧舞台的舞台上,通过更地道的支那戏剧的演出方式来上演支那戏剧,只是看其人气高、外表美丽便再三邀请梅兰芳等人,我认为与其说是白白花钱,倒不如说已经看够了。[22]

像这样,虽然梅兰芳的舞台通过外观的美丽让追求新奇的一般观众看得如①《都新闻》,1924年11月4日。71

痴如醉,但对于精通中国戏剧的人来说,看到这样极度日本化、帝国剧场化的舞

却是难掩失望之情。台,

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梅兰芳第二次日本公演的目的在于大仓男爵的米

,“前言”寿贺宴和帝剧改建纪念演出这一点已经很明了了。不过中提到的刘厚

“这实际是在日本人民遭受重大灾害之后的慰问演出,生所说的体现了中国人

”民的惓惓友情。这句话到底指什么呢,接下来就来探讨一下。

1956年来日公演之际,梅兰芳和剧团领导曾提到原子弹受害者和战争孤儿救济的问题,并希望日本的主办方能够组织策划。

:“听说当年日本大地震的时候,有位日本朋友说梅先生也给我们唱过

”:“救灾恤邻是人类应尽的责任。”[1](P.50)义务戏。我说

这里写到第二次日本公演的时候进行了义演,不过遍查当时的资料,没有发现能够佐证这件事的内容。不过,有一篇报道提到梅兰芳因为胃痉挛导致异

其中有一些含义模糊的用语,有待商榷。常痛苦,

据说原因是两三天前,在宝冢的欢迎宴会上吃了太多的鸡素烧把胃吃

坏了,又硬撑着参加了13日晚在京都冈崎公园举行的象征剧的演出,因为

①过多的运动导致病情加重了。

72这里所说的,京都冈崎公园的“象征剧”到底指的是什么样的剧目,是否能

无法判明,这是目前还无法解决的疑问。够解释为义演,

不过,吉川良知遍查梅兰芳的相关资料,认为所谓“义演”有可能是指下面这件事情。

19]这个时候,为了遭受地震灾害的帝国剧场,举行了慈善演出。[

(P.75)

如果根据吉川的说法,慈善演出是为了遭受地震灾害的帝剧,和战后为了原子弹受难者和战争孤儿救济的义演不可同日而语。这样一来,刘厚生所说的“这实际是在日本人民遭受重大灾害之后的慰问演出”这句话,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呢,即地震后的日本公演这个行为本身,成了对蒙受灾害的日本人的安慰和鼓励,而并不是实际上举行了地震受难者救济的义演。

后记

本篇论文主要围绕日本人如何看待、如何理解1919年和1924年梅兰芳的两次日本公演,以此为中心来展开论述的。

大仓财阀的创始人大仓喜八郎男爵1945年以前在朝鲜、中国东北和中国①《东京朝日新闻》,1924年11月16日。

其他地方都有很多的企业,梅兰芳的两次日本公演之所以得以实现,都是出于大仓男爵的邀请。

大仓在去大陆考察期间,看到梅兰芳的演出并为之倾倒,由此萌生邀请梅来帝国剧场的想法。梅兰芳有中国大官做后台,同时大仓在中国视察旅行期间,在中国各界名士汇集的宴会上,梅是侍奉于宴席的演员之一。

尤其是第二次日本公演,是为了参加为庆祝大仓的米寿而举办的帝剧包租演出和帝剧改建纪念演出。因为大仓有恩于梅兰芳,所以梅兰芳对于这次演出非常主动和热心。

第一次公演的总费用有说法认为是5万日元,也有说法认为是4万日元,不过费用是由帝剧和中国相关的实业家来负担的。实际上,帝剧出演费、大阪中岛公会堂出演费、中国公使馆以及大仓男爵的晚会的谢礼,再加上在日本的中国富商和中国相关实业家的后援等,可以推测梅兰芳回程的行李是相当重的。这和梅兰芳的发言,即经费完全由他个人筹集的是有出入的。

中国解放以后的梅兰芳的发言中,有些说法让人认为他的第二次日本公演有为遭受关东大地震灾害的日本人举行义演的成分,不过尽管不清楚他在中国时进行了怎样的救援活动,就来日之际的活动来看,目前没有资料可以证实他参加了类似活动。反而有研究者明确指出他为蒙受震灾的帝国剧场举行了慈善演出。

梅兰芳第一次日本公演时的政治形势是:二十一条要求,军阀割据等政治波澜层出不穷,针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反日、抗日运动不断高涨。1919年5月4日的“五·四运动”爆发时,梅兰芳正在帝剧演出,在北京爆发了抗议日本以及列强各国的侵略、抗议中国政府的屈辱态度的学生集会和示威游行,而与之相呼应,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举行7日国耻纪念游行,和警察发生了冲突。这个时候在梅兰芳入住的帝国酒店,收到了很多不许为日本人演出的恐吓信。

1924年的第二次日本公演时,美、英和日本的权益争夺战,也就是所谓的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举行抗议军阀战争的游行,和警察发生了冲突。同时,公演目的之一的大仓男爵的米寿贺宴方面,也因为招待中国人而受到日本右翼的反对,梅兰芳再次处于骚乱的氛围之中。

对于在这样的政治形势背景下举行的梅兰芳的公演,有人认为邀请的富豪是出于玩弄艺术、美术品、美人并将其作为赚钱工具的意图,有人责难他偏偏选在抗日运动高涨的时候来到日本,另外有日中亲善、艺术超越国际关系和政治关系等等看法,日本人在谈及梅兰芳的日本公演时,表达方式和视点多种多样,甚为复杂。

但是,尽管入场费高如天价,却反而因此引起了人气,政治、经济、学术和艺术界的著名人士以及普通大众挤满了剧场。媒体的特别报道以及当时惊人的高额的入场费成了盛况得以出现的原因。一般观众被华丽的舞台迷倒了,但实际上只是看了一场言语不通、不明所以的东西。另外,道具人员在舞台上来回73

穿梭,又是饮食又是吐痰也惊到了观众。以男旦为中心的梅兰芳剧团的海外公

剧目主要以歌舞为中心,这让期待看到不是以动作为主而是以唱功为主的演,

戏剧,以及展示特殊技艺的武剧的精通京剧的人很失望,他们呼吁希望能够看到地道的中国戏剧的演出。不过,对于歌舞伎、新派、新剧以及日本舞踊等艺术界的人士来说,从这两次公演得到了一些启发,这可以说是这两次公演的贡献之一。

另外,歌舞伎、帝剧女优剧以及喜剧以梅兰芳的公演为契机,或是创作新剧目,或是实现了和中国戏剧的交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919年(大正八年)

5月《天女散花》,中村歌门扮演天女,借梅兰芳的人气创作的模仿剧,浅草吾妻座

7月《呀(?)》,益田太郎冠者作品,村田嘉久子模仿梅兰芳,帝国剧场8月赵碧云一行来日公演,大阪浪花座,神户中央剧场,东京吾妻座

1924年(大正十三年)

8月市川左团次(二世)一行70余人去朝鲜、中国东北巡回演出,中途让剧团其他人先行回国,自己带着夫人及二三人去天津、北京、上海,预定和梅兰

但未能实现芳进行联合演出,

11月“支那剧”《卡门》,松尾松翁改编,河合武雄扮演花瑠明,井上正夫

74伊井蓉峰扮演逸贯骝,将舞台改成了上海,浅草松竹座扮演士官凤仙,

11月“支那剧”《凯旋将军》,,“支那剧”市川左团次(二世)扮演薛仁贵

《征东全传》《汾河湾》中一场的翻译,浅草金龙馆

11月《冒牌梅兰芳》仙芳楼主人作品,喜剧春秋座上演,浅草金龙馆

1925年(大正十四年)

7月绿牡丹一行来日公演,帝国剧场,宝冢,福冈,长崎,京都

1926年(大正十五年)

4月—5月支那女优十三旦一行来日公演,大阪辨天座,大阪松竹座

4月—5月小杨月楼一行来日公演,东京歌舞伎座,大阪中央工会堂

7月《枫桥雪夜谭》,松居松翁作品,市村羽左卫门(十五世)、市川左团次(二世)、以支那为背景的日本剧

7月—9月守田勘弥(十三世)一行六七人在朝鲜、中国东北、北京、天津、青岛、上海巡回演出,在北京和梅兰芳进行联合演出

12月“支那剧”《法场换子》,《征西全传》中的一出,松居松翁补译,守田

村田嘉久子出演,帝国剧场勘弥(十三世)、

1928年(昭和三年)

10月昆曲的韩世昌一行20人来日公演,京都冈崎公园公会堂,东京新桥演舞场

:《都新闻》、《东京朝日新闻》、《演义画本文在撰写时主要参考了以下资料

报》、《东京歌舞伎座节目单》1926年7月、高桥登美《市川左团次》、滨一卫《日本的京剧———剧目和演员》、《帝剧的五十年》。①

此外,对于日本舞踊、电影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关于这些下次有机会再进行论述。

参考文献:

1]冈崎俊夫译.东游记[C].东京:朝日新闻社,1959.

2]滨一卫.日本的京剧———剧目和演员[J].中国文学论集,1974(第4号).

3]榛原茂树.近代支那美少人录(梅兰芳传)[A].泽达吉编.支那丛话(第二辑).东

京:大畑书店,1933.

4]帝剧史编纂委员会编.帝剧的五十年[M].东京:东宝,1966.

5]七世松本幸四郎.一世一代[A].日本的艺谈(第二卷).东京:右文社,1948.

6]石田健一郎.鹤彦翁在中国的交友[A].鹤翁余影(非卖品).东京:鹤友会,1929.7]伊坂梅雪.鹤彦翁和帝剧[A].鹤彦翁回顾录(非卖品).东京:大仓高等商业学

校,1940.

8]米田佑太郎.租金宣传[N].东京朝日新闻,1924-10-23.

9]石原丛彻.噱头人生[N].东京:日本周报社,1960.

10]户板康二.演员的传说[M].京都:骎骎堂出版,1974.

11]六世尾上梅幸.日本演剧的大恩人[A].鹤翁余影.

12]立花义顺.日支亲善的纽带大仓翁[A].鹤翁余影.

13]田中庆太郎.梅兰芳[A].品梅记.东京:汇文堂,1919.

14]山科礼藏.鹏程千里渡支印象记[M].非卖品,1919.

15]笹井大庸.从大正到二战结束的留学生[J].日本的展望(第9号7月).

16]久保天随.梅兰芳的天女散花(上)[N].东京朝日新闻,1919-5-5.

17]坂元雪鸟.来到帝剧的梅兰芳[J].新演艺,1919(6月).

18]川尻清潭.化妆间闲话[J].新演艺,1919(6月).

19]吉川良知.梅兰芳年谱[A].多摩艺术学园纪要(第二卷).川崎:多摩艺术学园编辑

委员会,1976.

20]古川操.支那剧(一)[N].都新闻,1924-10-19.

21]大仓鹤彦翁和支那以及满蒙(鹤友会座谈会)[A].鹤彦翁回顾录.

22]南部修太郎.梅兰芳的《黛玉葬花》[J].新演艺,1924(12月).

(文字编辑黄觉)

①译者后记:关于注释,原文为日文论文中常见的书中加注形式,译成中文时据国内学术期

刊惯例有所调整,并斟酌补充了作者、篇名、出处、出版社、出版地、出版年等信息。因改动较多,除大幅补充以译者注的形式加以说明之外,其他未作逐一说明,望谅察。75[[[[[[[[[[[[[[[[[[[[[[

《戏剧》2013年第3期总第149期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关于1919年和1924年

梅兰芳的日本公演①

伊藤绰彦著

冉小娇**译*

前言

541956年(昭和三十一年)中国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来日本公演。众所周知,在此之前,他曾两次来日本演出,第一次是1919年(大正八年)5月,第二次

他带领自己的剧团去美国之际,曾顺是1924年(大正十三年)10—11月。之后,

,日本广播中心(NHK)于1930年(昭和五年)1月22日(《都新闻》路到日本,

②1930年1月22日)播放了《牡丹亭》“溢演”中的一段。此后直到二战结束,再

没有梅兰芳来日公演的记录。他的前两次日本公演,给歌舞伎、新派、日本舞踊以及电影等领域都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影响。

梅兰芳1919年5月第一次在日本公演的目的是什么呢?他这么写道:

我回想第一次我们到日本演出时,经费完全由我个人筹集的,当时剧

团的规模比较小,开支比较紧,如果演出不能卖座,是要赔本的,因此,多少

第一次访日的目的,主要并不是从经济观带有一些尝试性质。总而言之,

③[1](PP.68-69)点着眼的,这仅仅是我企图传播中国古典艺术的第一炮。

滨一卫在论文中这么写道:

*伊藤绰彦,日本东京桐朋学园大学学者。

冉小娇,日本早稻田大学教育学研究科博士生。

《中嶋敏先生古稀纪念论集》1981年,本文原载下卷,东京:汲古书院,第669—698页。

“游园”。———译者注此处正确的表述应为

:《东游记》,1957年。本文相关译文皆如此,译文参考了梅兰芳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此

——译者注。后不再一一说明。—**①②③

梅兰芳讲,“我很早就有这样一个愿望,想把中国古典戏剧介绍到国外

去,听一听国外观众对它的看法,所以我很愉快地答应了这个邀请。经过一个筹备的时期,我就带着剧团到日本”。①另外,梅还说道,“经费完全由我个人筹集的”,②说目的并不是出于经济的考虑,而是中国古典艺术传播的第一炮。由此可以看出梅兰芳对于帝剧演出是怀有极大的热情和抱负的。[2]

关于第一次在帝国剧场演出第一天的情形,《东京朝日新闻》这么写道:

……接下来就是众人翘首以盼的支那剧的开幕了,此次支那剧的演出

除了给大家看戏以外,还蕴含着中日亲善的意图,所以民国的五色旗和日本的太阳旗交叉着挂在剧场门口……(1919年5月3日)

关于前两次日本公演,刘厚生(《人民戏剧》总编)这么写道:

1919年5月,梅兰芳应东京帝国剧场邀请,第一次到日本公演……

1923年东京大地震,第二年帝国剧场又邀请了梅兰芳同志去参加重建纪念演出……这实际是在日本人民遭受重大灾害之后的慰问演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惓惓友情。

榛原茂树这么写道:

接下来是民国八年[1919]五月的东京帝剧公演……十三年[1924]五

月(正确应为十月、十一月———笔者注)为给大仓男爵(喜八郎)祝贺米寿来帝剧演出,归途在宝冢也进行演出了。[3](P.400)

综观以上观点,可将1919年和1924年这两次日本公演的目的总结为以下几点:

1.第一次公演是应帝国剧场的邀请。

2.第一次公演的目的并非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而是企图传播中国古典艺术的第一炮。

3.第一次公演除了给日本观众展示中国古典戏剧以外,还蕴含有中日亲善的意图。

4.第二次公演是应帝国剧场重建纪念演出的邀请,实质上成了对遭受关东大地震灾害的日本人民的慰问演出。

5.第二次帝剧公演是为了祝贺大仓喜八郎米寿。

本稿将就日本人如何来看待以及解释1919年和1924年这两次梅兰芳的日本公演来展开论述,并试图阐明这些问题。

①转引自梅兰芳:《戏剧散论》,第243页。

②转引自梅兰芳:《东游记》,第33页。55

1919年5月第一次日本公演一、

使这次公演得以实现的核心人物和组织是什么,他们的意图又在哪里呢?

将这位当时在中国人气绝顶的年轻男旦成功地邀请到日本进行演出,

4](P.168)据说是大仓喜八郎氏(当时的帝剧会长)的功劳。[

5]据说是帝剧的董事长大仓喜八郎氏去中国的时候邀请过来的。[

(P.166)

成功地将梅兰芳邀请到日本进行演出的大仓喜八郎是大仓财阀的所有人,由他一手创建起来的大仓财阀有如下特征。

自身没有银行,主要是以贸易资本和产业资本为中心的财阀,在朝鲜、

①满洲(中国东北)以及中国内地都有很多的企业。

由于在中国各地有很多的企业,所以大仓和中国各界的权威人士交际甚广。

在中国的交际之广,不仅日本人无出其右者,就连中国人,像翁②交友

6](PP.348-349)范围如此之广的在近代也甚为罕见。[

56“就现在仅能记起的几个人”,接下来石田列举了宣统皇帝、前元首、前国务

总理、前总长及政客、前清遗老及儒学家、民主党派人士、实业家及银行家、外交官、督军及军人、蒙古王、铁道王、报社主编及记者、矿山主以及大学教授等,列

“艺术家梅兰芳、。举了各界数人之后,最后写道绿牡丹、小杨月楼”

关于梅兰芳进入大仓的交际圈的契机,伊坂梅雪这样写道:

鹤彦翁在支那③旅行时受到当地大官招待,去看了梅兰芳的演出,后来

将梅兰芳的剧目安排在女优剧之间,举于大正八年五月将其邀请到帝剧,

7](P.330)行了演出。[

此次观看梅兰芳的演出,似乎给大仓留下了相当强烈的印象,原因是什么呢?

大仓翁在北京,看到梅兰芳的演出,认定他是女人并坚决主张自己的

8]意见,由此结缘……[

“梅毒”梅氏的人气达到顶峰的时候(大正十年前后),这个词开始在

③《世界大百科事典》见四,第157页。,“翁”“鹤彦翁”。———译者注大仓喜八郎号鹤彦指“支那”为保留历史真实性,本文凡直接引用历史文献,其中的字样全部保留不动。此后

——译者注不再一一说明。—

北京流行。这个词字面上同花柳病,不太好听。当然,这是因为当时有一批人认为梅兰芳的人气并非来自艺术而起因于他的美貌,更对于不是梅兰芳便不是京剧这种看法不满,从而起了这样一个难听的名字。[9](P.119)

由此可以看出,大仓被梅兰芳如女人般的美貌所吸引,成了他的倾慕者。并且,大仓成为梅兰芳的“俘虏”的事情似乎广为人知。

支那报纸曾报道说大仓男爵初次看到梅时便已垂涎三千丈,或许也正

是有此缘故,梅才东渡来到帝剧的吧。①

关于这样一个过程,即美貌—倾倒—邀请来帝剧的经过,户板康二有更详细的介绍:

关于梅兰芳的事情,平山芦江曾这么写道,大仓喜八郎完全被这个演

员迷倒了,所以邀请来日本,帝国剧场实际上是为了给梅兰芳提供演出舞台而建立的。此外还写道,这个演员来的时候,因为唯恐他就这样留在日本,中国的大官号称政情考察随同来到东京,实质是为监视而已。因为这些传说比较有趣,在这里介绍一下。[10](P.185)

帝国剧场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10月18日帝国剧场株式会社的发起人总会,大仓是此次总会的发起人之一,会社成立以后大仓成为董事长,后于1914年接替涩泽荣一成为第二代会长,他对于演剧有着非同寻常的兴趣和关心。

翁对于演剧怀有深厚的兴趣。翁从很早之前就接触到演剧,在明治十

年前后,已经是市川团十郎、尾上菊五郎的戏迷,曾和福地樱痴等一起将他们邀请到山谷的八百善。②因此对于演剧自具一双慧眼,有些见解让今日的所谓剧评家都要惊叹不已。这主要归功于他和以前的名演员交游,听觉、视觉都久经磨练,品味极高。③

由此可以看出,大仓对于演剧的造诣很深,而并不仅仅是帝剧背后的一个财界巨头。六世尾上梅幸曾提到大仓对于演剧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他这么写道:

翁不仅仅是一个演剧爱好者,他更进一步,从促进演剧发展的大视点

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11](P.320)

①见《都新闻》,1919年4月24日。

②“山谷”指浅草山谷,当时东京的地名,位于现在的浅草一带。“八百善”是当时东京的高

级料理店。———译者注

③《大仓鹤彦翁》,第419、420页。(此处原文作者未标明著者,查证未果。———译者注)57

由此我们基本可以认为,演剧方面造诣很深的大仓,在明治三十八年以后,

①即从69岁开始约9次到中国期间,看到梅兰芳的演出并为之倾倒。

但是,在大仓和各界名士的交际圈中,梅兰芳是否是能够代表艺术界的一个人呢?作为1924年米寿贺喜的答礼,大仓于1925年以90岁的高龄又一次来到中国。关于当时北京各界款待大仓的情形,立花义顺这么写道:

芳泽公使和翁是同乡,他拄着拐杖陪同翁出席宴会,让人钦佩。尤其

是赵尔巽氏(82岁)、宣统帝太师陈宝琛氏(78岁)等,支那屈指可数的学者也被邀请出席了宴会,在诗歌的应酬中得以一日清游。梅兰芳、白牡丹等梨园一流的名优也侍候于宴席,另有梁士诣氏遣来燕京的头牌歌伎,为

12](P.302)聊慰翁之旅情,演奏歌谣舞曲。[

“梨园一流的名优也侍候于宴席”“名优侍候此文中的含义基本可以认为是

,于贵人、尊者近旁,听候吩咐”与歌伎一样是“聊慰翁之旅情”的存在。1924年

二世市川左团次在中国东北进行巡回演出于为满洲铁路举行后援公演的目的,

曾计划在北京和梅兰芳同台演出,但未能实现。他这么写道:出时,

和梅兰芳等演员的共同演出因为对方的原因而取消了,只能等待下次

机会。北京的一流演员多为大官们包养,因为战争的原因没有登台,所以

②没能看到他们的演出,不过在二流的地方看了五六回。

58“大官们包养”这里所用的的字句,含义基本和“侍候于宴席”相同,据说中

③国银行总裁冯耿光是梅兰芳最强有力的后援。

迄今为止,也有一些人指出富豪大仓是因为迷恋梅兰芳而将其作为玩弄的对象来看待的,田中庆太郎(文求堂主人)便是其中之一。在大阪观看了梅兰芳演出的内滕湖南、狩野君山、滨田青陵等13名学者写了观剧记,后收集成册出

《品梅记》(汇文堂1919年刊)。其中,版,便是有田中题为《梅兰芳》的一篇。田中在其中赞扬梅兰芳选取的来日演出的剧目体现了京剧的真髓,说可以从中窥见梅兰芳希望展示京剧艺术的各个侧面的抱负,而号称礼聘的富豪和帝剧的负责人则盲目篡改预定剧目,对此梅兰芳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宽容地接受了,这种态度值得赞扬,接着田中又写道:

兰芳先生,聪明的你一定明白,无论在哪个国家,富豪这类人物对于艺

——并且他们还知道将其作为赚钱的材术、美术品、美人都是玩弄的态度—

——唯独不知道敬爱它们。退一步来看,料—号称礼聘你过来的富豪们倒可以说是很可爱的人,因为他们除了财欲食欲以外,对于其他的东西非常淡

《天女散花》——到底倾只看了你的便为你倾倒—泊且都是很单纯有趣的人,

③,《鹤彦回顾录》,参见座谈会上速水笃次郎的发言第76页。《东京朝日新闻》,1924年10月11日。见:《梅兰芳传》,《支那丛话》。参见榛原茂树载

倒在什么地方呢,想象一下便觉可笑———请嘲笑将《天女散花》看作你的艺术的全部的这些人的单纯和幼稚吧,帝剧那帮人在我国不理解艺术的所谓戏剧人之中尤其是有着劣等头脑的一群,这些我想他们看了你唱戏之外演的两三个愚剧应该明白了。[13](P.108)

关于这次邀请的目的,田中认为是大仓看了《天女散花》,为演天女的梅兰芳的美丽所倾倒,只是将其当作艺术、美术品、美人一样,作为玩弄、赚钱的对象来考虑的。

不过,使得第一次公演得以实现的相关人物之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即龙居松之助。他是造园学方面的专家,著有《日本的庭园》一书。据说支那名优梅兰芳带领自己的剧团一行20人将于初夏的五月一日初次来到日本出现在帝剧的舞台上,而提供了此次公演的契机的文学家龙居松之助这么说到,“我认识梅是在去年的八月末,给他写脚本的西宗康氏一定要介绍,所以当时初次见面,之后直到九月左右,时时见面一直有所往来。他今年27岁,①为人温和,交往起来很舒服。他很喜欢日本的牵牛花,从日本购买了很多珍奇的品种,种满了整个庭院。当然,客厅里也摆放着很多。去年便谈到来日本的问题,不过梅的保护者中国银行总裁冯耿光不答应,所以没能实现。”②

河竹繁俊也提到是龙居松之助担任了这次邀请的实际操作,因其住在北京时和梅交往甚密,所以大仓喜八郎便委托他负责了这两次帝剧公演的联络事宜。③此外,头一年的公演之所以没能实现,是“因为梅的保护者冯中国银行总裁不答应”,这种描述也很明显的给人梅兰芳被“大官包养”的印象。

不过,在此之前也有谈过来日公演而最终未能实现的记载。山科礼藏(东京商业会议所副会长)这么写道:

去年(1917年———笔者注)大仓男爵渡支之际曾热切期望能聘请梅来

我帝国剧场演出,但因为需要数万的费用和报酬,最终没能交涉成功。不过梅兰芳本人也有强烈的来日演出的愿望,所以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便可以在帝国的剧场里看到他的绝妙演技了。[14](P.195)

从这里可以看出,由于在费用、报酬的金额方面没能达成一致,所以公演未能实现。那么,第一次公演的费用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下面我们便来探讨一下。

关于此次的费用,对方原本说要5万日元左右,不过最终是帝剧负担

了4万日元以下,即总费用的三分之二,余额由支那的相关实业家负担。关于住宿,现在考虑将梅夫妇和主要演员安排在东京站的酒店里,其他演①正确应为“25岁”。———译者注

②见《报知新闻》,1919年3月13日。

③参见河竹繁俊:《和日本演剧一起》,第178—179页。59

①员随便安置在其他地方,饮食也让他们自己做饭解决。

“前言”“我回想第一次我们到日本演出时,在中已提到,梅兰芳写到说经费

。这里所说的“经费”《报知新闻》,完全由我个人筹集的”和的“此次的费用”虽

,“经费完全由我个人筹然表达不同,但基本可以认为是指同一内容。但问题是

“三分之二由帝剧来出,,集的”和余额由支那相关的实业家负担”这明显是有出。“支那相关的实业家”入的是指中国人还是日本人,还是包括了像大仓这样在中国经营企业的资本家,这一点无法判明,不过可以看出《报知新闻》非常详细地记载了费用的筹措方法。

关于梅兰芳演出的入场费以及梅兰芳的收入,当时都有一些怎样的看法呢?梅兰芳演出的入场费是,特等10日元、一等7日元、二等5日元、三等2日元、四等1日元,同一个月的公演中,歌舞伎座的特等是4日元80钱、市村座的上等雅座是3日元50钱、明治座的特等是2日元,可以看出,梅兰芳演出的入场费是出奇地高。

、《贵妃醉酒》、《牡丹亭》、《黛玉葬梅兰芳演出的剧目是《天女散花》

》、《御碑亭》花等,将他的拿手好戏一个紧接一个地呈现出来,又是歌又是舞……清新优雅的演技迷倒了帝剧的观众,不过正因为是绝世的美男子同时也是演技出色的青衣男旦,所以演出费也特别高,据说他要求的一场演

60出费用是2000日元。为此,帝剧的山本经理将特等席的票价抬高到天价

的10日元(当时,梅幸、幸四郎,再加上羽左卫门的正式演出也只是4日元70钱)开始提前售票,不过没想到的是,天价票反而引起了人气,售票处很快便人满为患了。举行演出这种事情,或许总是有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发

4](PP.168-169)生吧。[

?《新演艺》(1919年8月对于这个高额的入场费,观众又有怎样的感想呢

号)上刊登了这样一篇读者来信。

在去往三田方向的满员电车上,暑热难忍,不过这些辛苦也都是为了去

看女优剧。在马场先门下车之后,急急忙忙来到帝剧,进去发现这里也是满员,从这个样子来看我国人口可真是够多的,导致米粮短缺也是可以理解的

“羊毛”,3日元的要漂亮了。中场演出时嘉久子演的梅兰芳,比起10日元的

“羊绒”,得多,这个才是嘉久子可比支那演员强多了。(麴町剧通)

帝剧在梅兰芳演出两个月之后的7月公演时,上演了益田太郎冠者的作品《呀(?)》,观众看了村田嘉久子扮演的美丽的梅兰芳之后,讽刺梅演出时的高额票价,写了上面这篇文章。不过,从售票处的人声鼎沸以及连日客满的盛况来看,包括各种谢礼在内,梅兰芳的收入应该是颇丰的。

①《报知新闻》,1919年3月13日。见

和帝剧的约定是10天3.5万日元,除此之外,加演了两天,此外还有

公使馆以及大仓男爵的举办的酬谢晚会等,这些都加起来的话应该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另外,19日、20日两天在大阪中岛公会堂也举行了演出。据说大阪因为演出税是最贵入场券的百分之五,不得已将原定于剧场的演出改在了公会堂上演。①

这篇报道提到大阪演出因为高价入场税的原因将会场改为了公会堂,不过入场费和帝剧基本一样,所以推测梅的收入应该是又增加了。“前言”中提到的,梅兰芳所说的“当时剧团的规模比较小,开支比较紧,如果演出不能卖座,是要赔本的”这样的担心,实际开演之后应该是一扫而光了。

再看日本方面,起初由于担心演出收入的问题,上面引用的《都新闻》的报道中,有这样的记载,“关于住宿,现在考虑将梅夫妇和主要演员安排在东京站的酒店里,其他演员随便安置在其他地方,饮食也让他们自己做饭解决”。②实际情形是怎样的呢?当时随团来日的姜妙香这么回忆道:

最初到日本的时候,大仓喜八郎先生作为主人招待我们,照顾非常周

到。担心我们不适应日本式的生活,把我们安排到帝国酒店住宿了。[1](P.67)

不仅是梅兰芳夫妇,主要演员姜妙香也安排在帝国酒店住宿了,其他还有什么人也住在这个酒店不太清楚,但对于这样的待遇,王拱璧这么写道:

或曰,京沪记者到东后,日人招待不遇,供以二三等旅馆。嗣后梅兰芳

东游,日人则居之以全国唯一之“帝国旅馆”。何待大主笔之薄而遇小伶人之优也。③

这个文章的末尾落款是“民国八年七月二十日拱璧书”,④可以看出是在梅兰芳日本公演之后不久写的,从中可以感觉到强烈的鄙视演员的倾向。

王拱璧的文章中提到的来日记者,是日本政府招待来日本观光的。当时日本在山东建立民政署等机构侵犯中国主权,唯恐记者在报纸上发表批判性的文章从而采取怀柔政策,邀请记者来日。梅兰芳的第一次日本公演是1919年,也就是说是在上述的政治形势之下进行的。下面从《近代日本综合年表》(岩波书店)中,摘录出此前几年间的重要事件,来看一下当时日本和中国的政治关系是怎样的。

①《都新闻》,1919年5月13日。

②《都新闻》,1919年3月13日。(应为《报知新闻》。———译者注)

③王拱璧:《东游挥汗录》,载《日中非友好的历史》,东京:朝日新闻社,1973年,第293页。

(此处译文参考了王拱璧著《东游挥汗录》(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所藏,民国八年刊),标点符号为译者所加。———译者注)

④正确应为“民国八年八月十四日稿”。———译者注61

1915年(大正四年)

1月18日日本公使向中国大统帅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

2月11日东京的中国留学生24人召开大会抗议二十一条要求

1919年(大正八年)

1月27日讲和会议上日本要求山东半岛的德国权限以及赤道以北德国所占诸岛的无条件转让

5月4日

运动)

5月7日中国留学生两千人,在东京举行国耻纪念游行

以上所列举的事件,都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日渐膨胀起来的表现。是日本为了巩固在中国东北的支配地位,将山东省划作自己的

试图对中国中央政府发挥更大的监督权而实行的扩张政策。日本的势力范围,

这些举动让中国的民众感觉到威胁,使他们激昂起来。巴黎和会讨论山东问题,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以此为契机,中国爆发了五四运

①动,以北京、天津为首爆发了全国性的学生、群众运动,并波及到了东京。北京的学生(三千余人)举行抗议山东问题的示威游行(五四

梅兰芳的日本公演,就是在这样反日运动高涨的动乱时期得以筹备并实现

25日到达东京站,直到5月27日从下关乘的。从4月24日乘关釜船到下关,

船离日期间,尤其是从5月1日至12日的帝剧公演,可以说是和激烈的抗日运动同时进行的。

大正八年,五·四运动的消息一传到东京,中国留学生便迅速响应,举

行了国耻纪念游行,据说有2000人参加。游行者和警察发生了剧烈冲突,

15](P.28)受伤者加上被捕者共有二十余人。[

5月8日的《东京朝日新闻》刊登了这样一篇报道,标题是《梅兰芳收到恐吓信,言词激烈,指责说为日本人演出成何体统。帝剧撤去日支亲善的匾额继

,介绍说收到恐吓信是中日之间政治形势紧张的反映。续演出》

作为支那演员的第一次外国公演,梅兰芳带着精湛的艺术来到日本。但是从前天开始到昨天,梅兰芳频繁收到恐吓信,在他下榻的帝国酒店,桌上已堆积了数十封之多。无需多言,这些都是支那留学生发来的。信的内容言词激烈,说山东权益问题正使祖国陷入困境,此时为给日本人提供娱乐而登台演出成何体统,今天(七日)若是登台的话,回国以后小心性命等等。负责此次演出事务的沈君唯恐在帝剧出事,便和当时的山本经理商议如何解决。不过大仓男爵认为既然票已卖出,并且此次北京的反日运动是①62《中国现代史Ⅲ》参见岩波新书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开始。(此处原文作者未标明著者,推

:《中国现代史》(新书版),测应为岩村三千夫·野原四郎東京:岩波書店,初版为1954年

11月。———译者注)

在双方已达成协议之后爆发的事件,应该照常演出。还有一种意见是至少国耻纪念日当天休演,但最终讨论的结果是艺术无国界,只是撤去了挂在剧场前面的日中亲善的匾额,昨晚也上演了梅拿手的《御碑亭》,并且立起了“大入满员”的告示牌,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对于面临祖国的危机发起抗议运动的中国留学生来说,梅兰芳为日本人演出是无法容忍的事情,所以才采用了恐吓信这样的手段试图使梅兰芳改变主意。

上面的报道中提到梅兰芳收到的恐吓信中有“山东权益问题正使祖国陷入困境”这样的字句,而日本人在评论梅兰芳的演出时,也有人用了含有类似语感的表达方式,其中有一人就是久保天随。

那个梅兰芳,偏偏在支那抗日运动高涨的时候闯入我国,前奏已是足

够喧嚣,强烈刺激了满都子女的好奇心,不久,预告变成现实,在帝剧,首先上演了他最拿手的《天女散花》。[16]

这里出现的“偏偏在支那抗日运动高涨的时候闯入我国”这种表达,大概道出了当时很多日本人的看法。

因此,在《品梅记》中,田中庆太郎反对将梅兰芳的日本公演和政治形势联系在一起,他这样写道:

兰芳先生,我可以毫不忌惮地说,你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珍贵的东西之

一。有些糊涂虫说你的日本公演具有国际意义等这些俗话,在剧场前面挂起牌子说日支亲善这样的套话,又或者在大阪演出前介绍你的同时大唱日支亲善的口号。像你这样的艺术家或许压根儿就没放在心里,不过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创造艺术的能力而只略懂欣赏的人来说,却是难以遏制厌恶之情。连学问艺术也要用国际化的套路去解释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不过像贵国那样文化先进的国家尚且有人在喧嚷什么抵制日货、驱逐日本人等,并且说什么国耻纪念日梅郎不可登台供日本人赏玩等,将自己国家值得自豪的、超越了国际关系的卓越艺术降格到玩弄品的地步。可见,由于所处国家不同,他们的口号自然有亲善和抵制之分,不过至少在欠缺艺术感受性这一点上他们是完全一致的。[13](PP.109-110)

在这里,田中认为中国人不应将梅兰芳的日本公演和政治形势联系在一起,“将自己国家值得自豪的、超越了国际关系的卓越艺术降格到玩弄品的地步”,但从他的文章中提到的“具有国际意义”、“日支亲善”、“国耻纪念日梅郎不可登台供日本人赏玩”等意见,可以看出梅兰芳的公演是在赞成和反对的各种声音的漩涡之中进行的。

对于这些,梅兰芳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虽然由于山东问题,出现恐吓信事件,以致出现警视厅不得不派警卫63

进行保护这样的骚乱,不过他本人对于山东问题等完全不放在心上,除了演戏的事情以外,其他事情好像完全不当回事。而在日本的支那富商的捧场也是相当可观,另外加上日本人送的礼物,他回程的行李应该是相当

①重了。

外部是中国留学生要求山东权益返还的激烈的抗议游行,内部是由于恐吓信而引起的围绕是否按原计划演出的争论,而处于这个动乱的漩涡之中的梅兰

“对于山东问题等完全不放在心上,除了演戏的事情以外,其他事芳本人却给人

的印象。情好像完全不当回事”

不过,梅兰芳在帝剧的演出得以满员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观众又是如何

?《东京朝日新闻》中有如下记载,传达出演出第一天的情形。来看待的呢

……观众涵盖了各个阶级的人,支那公使馆和霞关那里的位居高位的

人也来了,文人画家也来了,歌右卫门、羽左卫门、左团次、宗十郎、河合武

热闹的锣鼓声从缎帐深处传来,剧场里已是如雷鸣雄也来了。9点45分,

般的欢呼喝彩之声。缎帐轻轻的升起,扮成天女的梅在8名侍女的簇拥之下登场,又是一阵震耳欲聋的鼓掌声。妖艳的梅轻柔地舞动并开始演唱,最初由于耳朵不适应,剧场里听到一些笑声。耳朵适应以后观众已不再发笑,在整个3场的演出期间,歌右卫门手持酒杯一直一动不动的盯着舞台,

64羽左卫门好像有所为难似的不时地掏耳朵,安田善三郎在唱段结束后站了

起来一直眼望舞台,身着和式礼服的小村侯两手环抱于胸前一动不动,身着西服的小笠原伯不时地和旁边的外国人谈论着什么……(5月3日)

坂元雪鸟(能剧评论家)这么写道:

据说梅兰芳是满载而归。问一下看过的人,十人中有八九人回答:是

啊,怎么说好呢……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看到这个情形,只能说大部分观众只是茫然的看了一场不明不白的东西。台词听不懂,又没有看习惯,造成这种情形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就是日本的能,如果是第一次看的话也

17](P.40)是完全看不懂在说什么。[

川尻清潭(歌舞伎评论家)这么写道:

支那名优梅兰芳的来朝,好像是神灵突然从天而降似的,引起极大关

注,各大报纸连他打了一个喷嚏都要大写特写,各方面的宣传是十二分的到位,不过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帝国剧场出演的票价特等一名是10大日元,这可是戏剧界有史以来的天价,不过即使这样还是连日客满为患。其

而是出于若是不看则无法和别人谈论这个话题实并不是因为有趣而去看,

感觉不体面这样一种爱慕虚荣的心理。实际上能听懂一句台词的人都在①《都新闻》,1919年5月13日。见

少数,大多数人只是茫然的看着,别人夸赞的时候随声附合,若是问他有何感想,则一下子噎在那里,只会回答,完全看不出是个男人,多么的美丽啊,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可说,反正最多就是感觉到很不错,之后便什么感想也没有了。[18](P.82)

七世松本幸四郎这么写道:

觉得可惜的是,因为一般的观众对中国的戏剧缺乏理解,所以难得的

好演技大部分都付诸流水了。[5](P.166)

从以上这些引用可以看出,使得帝剧得以满员的牵引力主要有:各大报纸连梅兰芳的喷嚏都要大写特写的特别报道,不能和别人谈论梅兰芳是没面子的这种虚荣心理,以及戏剧界有史以来的10日元的天价票反而引起了人气等等。

不过,这次演出的观众都有什么人呢?除了上面引用的报纸的报道中出现的歌舞伎和新派的演员之外,从其后来的著作中可以得知其观看了这次演出的人有:秋田雨雀①、谷崎润一郎②、花柳章太郎③、千田是也④、中村翫右卫门⑤、二世花柳寿辅⑥等。这些自身从事艺术活动的人观看了梅兰芳的舞台之后,从各自的立场得到了各种各样的启发,可以说有一定的收获。不过对于一般观众来讲,除了新奇和妖艳,其他的好像完全是一头雾水。

观看这次帝剧演出之后,认为这次演出的剧目不是真正的中国戏剧而表示失望的,有前面提到的坂元雪鸟。

如果是在横滨和长崎的话另当别论,在东京的大剧场第一次上演的支

那戏剧却是以男旦为中心的,对此我深感遗憾。梅的“唱”有多高的水平我不太清楚,但感觉他是靠美貌和“动作”来卖座的人。当然,据说他不是靠“技”的人,如果作为“唱伶”也不出色的话,那作为支那戏剧最重要的两点他都是欠缺的了。只是看到了支那戏剧的马马虎虎的一面,却被挖走了天价的票钱,东京人也够天真的了。下次再邀请的话,希望邀请能够上演真正的支那戏剧的,能够充分展现出支那本土特色的剧团,并且不是一夜一场,而是一日连排数场来进行上演。[17](P.41)

梅兰芳选择海外公演的剧目时的方针是,“在观众无法听懂台词的情况下,用歌和舞来使观众着迷”,[19](P.68)而坂元认为中国戏剧的特征是听唱的剧目以及展示特殊技艺的武剧,所以他表示不满,并说“下次再邀请的话,希望邀①《雨雀自传》,第73页。

②《中央公论》,1919年6月号,第73页。

③《演员傻瓜》,第16页。

④《我的演剧手帐》,第200页。

⑤《演技自传》,第237、238页。

⑥《柳绿花红》,第269页。65

。而第二请能够上演真正的支那戏剧的,能够充分展现支那本土特色的剧团”

精通中国戏剧的南部修太郎也因期待真正的中国戏剧的舞台,次公演的时候,

最终流露出同样的不满。这一点似乎是梅兰芳演剧的宿命。

另外,看了梅兰芳演出的日本人,对于下面这些舞台上的习惯也感到非常吃惊。

虽然非常感动于梅兰芳的绝妙演技,不过大道具、小道具的工作人员

在演戏中途便在舞台上左右移动换道具,一旦手闲下来便将屁股对着观众,开始吃起支那面来,这些做法都让帝剧的观众非常吃惊。

其中还提到随地吐痰的问题,日本的这些评价好像使中国人也很受震动,第二次来日公演之际,曹锟大总统特意发出指示。

……在梅出发之际,曹大总统在北京的官邸为一行开了盛大的送别宴

:“此次去日本以后,会为其壮行,且发出如下详细指示为了你的名誉也好,

为了中国整体的荣誉也好,都要发奋努力,道具人员也绝对不可以再出现

①”在舞台上随地吐痰这样不体面的事情。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夹在帝剧女优剧之间上演的中国人气绝顶的梅兰芳的演出,展示了京剧的绝妙演技,给日本观众带来了感动、困惑以及惊异。66

1924年10—11月第二次日本公演二、

梅兰芳的第二次日本公演是在1924年(大正十三年)。这次带领剧团演员共40人,于10月12日乘南岭丸号到达门司,直到11月17日从大阪出发回国,期间共在日本滞留了36天。接下来,就来探讨一下这次公演的目的以及日本人的看法。

1924年1月14日的《都新闻》刊登了一篇标题为《梅兰芳请愿御览,将于20日到神户》的报道,这么写道:

支那北方的名优梅兰芳将于20日乘船到神户再次来到日本。梅兰芳

后来移居上海,对于关东大地震深表同情,计划在东京、横滨、神户等地举行受灾者救济演出。他听说东宫殿下御婚大典在此时举行,希望趁此难得之机会在两殿下面前演出,以成就演员一代之名誉,听说目前正通过上海

——笔者注)公使向宫内省提交申的日本总领事和吉泽(“芳泽”的笔误—

请。另外还听说此次来日本的一行三十多人在东京期间除了举行救济慈善演出之外,还会在日比谷的新音乐堂为在日本的中国人举行露天剧慰问演出,之后可能会去美国。

①《东京朝日新闻》,1924年10月11日。

从这篇报道可以看出公演的目的有3个:摄政裕仁亲王、久迩宫良子女王成婚纪念御览剧演出,受灾者救济慈善演出,以及在日本的中国人的慰问演出。不过,预定于1月20日抵达神户的这次日本公演未能实现,除此之外也看不到与此相关的其他报道,另外,在宫内省和外务省保管的外交文书中,也找不到有关梅兰芳申请演出御览剧的相关文书。所以,上面这篇《都新闻》的报道的出处,以及具有上述目的的梅兰芳的日本公演未能实现的原因都不得而知了。

2月15日的《都新闻》明确记载了第二次公演的目的,报道的标题是《今秋11月梅兰芳将要来日帝剧将于10月举行第一场复兴演出梅为祝贺大仓男爵米寿出演》:

帝剧的改建工程于9月内完成,10月公演已经确定是剧团全体男女演

员集体出演的正式演出,11月是目前在北京的梅兰芳氏带领他的剧团来日演出。因梅曾受恩于大仓喜八郎,所以很热心的希望能够参加祝贺大仓男爵米寿的10月份的演出,但因双方交涉的问题,最终定于11月来帝剧演出,山本经理证实这件事情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

从这篇报道可以看出,公演的目的是为了参加在刚刚改建落成的帝剧举行的大仓喜八郎的米寿贺宴,并且,因为是对自己有恩的大仓的贺宴,所以梅兰芳对于这次演出非常主动和热心。

10月12日一大早,梅兰芳抵达门司,他此时的发言也提到了公演的目的:这次很早就接到大仓男爵的米寿祝贺的邀请,我本人也希望能够参加帝剧落成后的首次演出,所以虽然今年夏天祖母去世,我还在服丧期间,还是来了。上次在帝剧演出是大正八年,当时受到很多人的照顾,另外也想看一下地震后帝都的样子。①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大仓的米寿祝贺的邀请,以及参加改建后的帝剧首次演出是梅兰芳明确的来日目的。

除了这些目的以外,从梅兰芳的谈话内容还可以看到另外一个侧面:

对于5年前来过东京看过地震前的东京的样子的我来说,看到今日地

震后的东京真是感慨万千。地震发生时对于贵国只是尽了我的一点心意,芳泽公使却发来诚恳的致谢信,让我很是惭愧。那时没能尽心尽力,我将怀着道歉的心情努力演好每一场戏。②

这里所说的地震发生当初的“我的一点心意”具体是指怎样的救援行为不太明了,不过因为“没能尽心尽力”,所以“我将怀着道歉的心情努力演好每一场戏”,表明了作为慰问演出的一个心情的侧面。

第二次日本公演,首先便是大仓男爵的米寿祝贺演出。这次帝剧包租公①《都新闻》,1924年10月13日。

②《都新闻》,1924年10月15日。67

、《廉锦枫》、《红线传》、演,从10月20日至23日共4天,剧目是《麻姑献寿》

《贵妃醉酒》。紧接着是帝剧改建纪念演出,从25日至11月4日共11天。之后,去了关西,在宝冢剧场和京都进行了演出,但演出的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京

名为帝国电影的电影公司拍摄了《廉锦枫》和《霓虹关》的一部分。都演出时,

[1](P.128)11月23日的《都新闻》上刊登的“上野铃本电影”的广告中,与卓

,写有“首映梅兰芳支那剧三种”估计是别林和高木新平主演的电影一起,

帝国电影拍摄的那个版本。

接下来,看一下日本人对于入场费的印象。第一次日本公演,帝国剧场的入场费是当时的天价10日元,虽然连日客满,但票价极高这件事似乎让人们记忆深刻:

,“不管怎么说,山本经理谈到因为总费用超过了6.5万日元,所以不

①”可能降低票价,这是很遗憾的一件事。

奢侈品梅兰芳的票价据说是10日元,也就是一张纸币,如果想想有女

人侍奉在旁唱唱流行歌曲的价格的话毫无疑问是便宜的,不过想想为看国

②产戏剧何曾出过这等高价,想到这一点便有些气不平(仙台坂)。

关于梅的支那剧的入场费,已经决定加重一、二楼的客人的负担,票价

68定为10日元,四楼座位(原本的四等)和6年前一样是1日元,三楼座位(原本的三等)是3日元。帝剧方面说从一、二楼的客人那里多收取一些,

6年前(大正八年由此得以减轻了三、四楼客人的负担,很是得意。当然,

五月)的时候主要是女优剧,而这次却是真格演出,如此来看的话观众是比

③上次要划算了。

从以上这些资料来推测当时的人对于入场费的印象,大概可以这么认为,“从一、虽然说二楼的客人那里多收取一些,由此得以减轻了三、四楼客人的负,“奢侈品梅兰芳”,“从未有的高价有点气不平”。担”但为了出了

1924年(大正十三年),日本和中国的政治关系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从《近代日本综合年表》(岩波书店)中,摘录出与政治形势相关的事件。

1924年9月18日

二次北伐宣言)孙文发布宣言,发动打倒曹锟、吴佩孚的北伐战争(第

1924年9月18日奉天部队和直隶部队开始全面交战(第二次直奉战争)10月13日日本政府向中国政府交付不干涉中国内政及拥护满蒙权益的照会

10月23日吴佩孚的部下冯玉祥发动政变占据北京,组织国民军(北京政11月3日吴佩孚败走(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变),

③《东京朝日新闻》,1924年10月11日。《都新闻》《幕间》,1924年10月19日。的读者来信专栏《都新闻》,1924年10月16日。

11月24日孙文在从广东去北京的途中,在神户稍作停留,发表演讲提倡大亚洲主义,对日本的对华政策提出警告。

9月在中国北方爆发的第二次直奉战争,是英美系的直隶军阀和日本系的奉天军阀之间的权益争夺战,中国民众愤慨于这个时期频频爆发的权益争夺战,从反帝反军阀的立场强烈要求民族独立和解放。①梅兰芳来到日本正是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孙文来日在梅归国以后,此时“进行了题为《大亚洲主义》的演讲,质问日本是支持中国的统一,还是要做西欧“霸道”的帮凶。”②

与上述中国的政治形势相呼应,梅兰芳在帝剧演出时,中国留学生和在日本的中国商人在东京发起了反帝、促进祖国统一的抗议运动。10月27日的《东京朝日新闻》刊登了标题为《留学生三百和警察发生严重冲突在东京的民国人召开大会支那公使馆发生大骚动》的报道,传达出当时的情形。26日下午一点,留学生和商人五百余人在位于神田的中华民国基督教青年会馆集合,召开了针对当下中国的动乱的国民大会。

当下的动乱乃是军阀的争斗,而非国民所愿。大会通过决议认为应迅

速建立起代表全体国民意志的政治形态,收拾时局,确保中国整体的安全,确保东洋永远的和平。当日下午3点散会后,三百余人来到位于麴町的支那公使馆要求面见王公使,提交决议书并听取王公使的意见,公使馆前主持警卫工作的麴町署两名便衣警察试图阻止他们,导致双方发生冲突。梅兰芳来日公演便是在这种世态喧嚣之时,自然无法避免和表示政治形势的字句联系在一起出现在报道中。

梅兰芳终于将动乱的故国丢在身后来了日本,也就是说日本的演剧界

终于可以看到期待已久的梅的绝妙演技了。[20]

这里出现的“动乱的故国”的字句,对于将艺术完全置于政治动向之外的做法提出了严厉的批判。并且,梅兰芳刚到东京,便遭遇了证实他的行为无法脱离政治动向的事件。

怪汉强行要求面见梅兰芳

梅兰芳刚到帝国酒店不久,即14日正午左右,突然一名日本人强行要

求面见梅兰芳,未果,之后不知去了何处。警视厅正在加紧调查此人身份。③

强行要求面见梅兰芳的日本怪汉到底有什么样的意图,从而采取了那样的行动,这一点已无法查证,不过这件事情如果不和一片骚然的大仓喜八郎男爵①参见小野信尔:《人民中国的历程》,新书东洋史五,东京:讲坛社,1977年。

②参见小野信尔:《人民中国的历程》,第118页。

③《东京朝日新闻》夕刊,1924年10月15日。69

的米寿贺宴联系在一起考虑的话,很难解释。

大仓男爵的米寿贺宴于10月20日在帝国剧场隆重开场。10月21日《东

《金钱的威力真可叹80名警察当保卫昨夜大仓男爵京朝日新闻》刊登的题为

贺宴》的报道传达出当时的情形。报道介绍说,宴会在来宾贺词之后,梅幸、幸

《神风》,。接着继续四郎、勘弥等上演了梅兰芳一行上演了中国剧《麻姑献寿》

写道:

当晚约有1200名住在京滨的著名人士参加了贺宴,警视厅、日比谷署

事先紧张部署,以防万一出事。在警察的大力保卫之下,第一天的幕布安

10点半左右宴会的主人大仓喜八郎男爵从北口出来,全拉下。宴会结束,

被一群保镖和三十余名日比谷署员簇拥着送进车里,回家去了。

这篇报道还附有宪兵护卫下的大仓男爵的照片,可以看出,米寿贺宴是在保镖和警察的严格警备之下举办的。那么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需要如此兴师动众的警备呢?

——笔者注)是日本刚刚发生地震之后那个时候(米寿贺宴—

……召开那么大的一个宴会,8年前就周围有很多意见。不过因为是5年、速水氏

已经和支那的人说好的事情,又不能取消。

那个时候的确是喧闹的不得了。大仓怎么可以叫这么多支

那人过来如此款待他们,演戏什么的必须中止,等等,出现一帮攻击大仓的白岩氏人,攻势相当猛烈。

门野氏

家了。

速水氏

白岩氏

话……

阪谷男那帮人还来我家了呢。北一辉呀大行社的那帮人都来我说什么不能对支那人撒谎所以必须邀请过来……8年之前的计划的我不像你知道的那么详细,不过若是5年、他那个人一旦拿定主意就不会再改变的。

而且他也喜欢做那样的事情。定好5年计划,如此这般,如70门野氏

①[21](PP.78-79)此那般等……他的确是很喜欢招待那些人的。

从座谈会的内容可以看出,大地震之后招待大批中国人举办米寿贺宴上演

8年前遭到了包括右翼在内的一些人的强烈反对。但是大仓认为是5年、戏曲,

都已经计划好的事情,若是取消的话则变成对中国人撒谎,这是不可以的,因此按原计划实施了,由此才需要兴师动众的警备。从这种情况来推测,在帝国酒店强行要求面见梅兰芳的日本怪汉应该是反对米寿贺宴的组织中的一员。

怪汉的强行面见要求,右翼对大仓男爵的米寿贺宴的反对,反对军阀战争①此处出现人员全名分别为:速水笃治郎、白岩龙平、门野重九郎、阪谷芳郎(男爵),其余参

——译者注加人员为:关屋贞三郎、今井修二、玉木诚次郎、原孝次。—

的中国留学生、商人和警察的冲突,在这样一片骚然的氛围中,梅兰芳参加了帝剧改建演出。在艺术的层面上又有一些怎样的评价呢?

正式演出从上个月25日开始以后,和大仓的祝寿演出不同,中幕和第

二个剧目要演出,此外有演出时间的限制,不过梅好像不知道这些事情,又加上剧目每天都变,无法确定结束的时间,第二天的时候,因为支那剧占用时间太长导致后面的剧目无法开演,作为救场的办法只得中途拉上幕布。梅很生气,说明天开始不再登台了,出现了一场大骚乱,结果是山本经理等人到帝国酒店道歉之后,梅才答应继续演出。导致这种骚乱的原因,主要是梅不清楚日本演剧界的情况,不过欠缺时间观念可能也是原因之一。①从上面的报道可以看出,关于正式演出有时间限制这一点,双方似乎没有事先商量好,而对此不太严格的中国戏剧由于演出时间过长,在演出中途被拉上了幕布,梅兰芳生气也是可以理解的。最终达成了怎样的妥协演出才得以继续,不太明了,不过从“欠缺时间观念可能也是原因之一”这种表达来看,是对梅兰芳的评价不太有利的报道。

在中国接触过很多舞台和演员的南部修太郎看了帝国剧场最后一天上演的《黛玉葬花》之后,和周围很多没有看过地道的中国戏剧的观众发出“啊,真漂亮啊”、“支那的戏剧真是了不起啊”这种感叹相反,表示失望。他这么写道:

不过,不幸的是我没有一双能够完全分辨支那戏剧的“唱”的耳朵,所

以对于梅的“唱”无法给与任何评价。不过,“唱”是将重点放在声音本身、抑扬顿挫、尤其是那个腔调,并在其间斟酌加入各种复杂的规矩法则,对此我是完全的外行,不过我听起来,梅的“唱”与我在支那听过的任何一个演员比起来都有一种新的意义的尝试,即在中规中矩的唱之外,努力展现出所扮人物即黛玉的性格乃至感情。大概说起来,这出《黛玉葬花》没能充分的给我纯粹的支那戏剧的兴趣、感觉以及心情。[22]

对于帝剧金碧辉煌的过大过于宽敞的舞台、缺乏地道的中国演员韵味的梅兰芳,以及不知叫好的观众,南部修太郎都觉得失望,接下来他得出这样的结论:

也就是说,或许这是个难以实现的愿望,不过我还是热切的渴望看到

更像支那演员的演员,在更像支那戏剧舞台的舞台上,通过更地道的支那戏剧的演出方式来上演支那戏剧,只是看其人气高、外表美丽便再三邀请梅兰芳等人,我认为与其说是白白花钱,倒不如说已经看够了。[22]

像这样,虽然梅兰芳的舞台通过外观的美丽让追求新奇的一般观众看得如①《都新闻》,1924年11月4日。71

痴如醉,但对于精通中国戏剧的人来说,看到这样极度日本化、帝国剧场化的舞

却是难掩失望之情。台,

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梅兰芳第二次日本公演的目的在于大仓男爵的米

,“前言”寿贺宴和帝剧改建纪念演出这一点已经很明了了。不过中提到的刘厚

“这实际是在日本人民遭受重大灾害之后的慰问演出,生所说的体现了中国人

”民的惓惓友情。这句话到底指什么呢,接下来就来探讨一下。

1956年来日公演之际,梅兰芳和剧团领导曾提到原子弹受害者和战争孤儿救济的问题,并希望日本的主办方能够组织策划。

:“听说当年日本大地震的时候,有位日本朋友说梅先生也给我们唱过

”:“救灾恤邻是人类应尽的责任。”[1](P.50)义务戏。我说

这里写到第二次日本公演的时候进行了义演,不过遍查当时的资料,没有发现能够佐证这件事的内容。不过,有一篇报道提到梅兰芳因为胃痉挛导致异

其中有一些含义模糊的用语,有待商榷。常痛苦,

据说原因是两三天前,在宝冢的欢迎宴会上吃了太多的鸡素烧把胃吃

坏了,又硬撑着参加了13日晚在京都冈崎公园举行的象征剧的演出,因为

①过多的运动导致病情加重了。

72这里所说的,京都冈崎公园的“象征剧”到底指的是什么样的剧目,是否能

无法判明,这是目前还无法解决的疑问。够解释为义演,

不过,吉川良知遍查梅兰芳的相关资料,认为所谓“义演”有可能是指下面这件事情。

19]这个时候,为了遭受地震灾害的帝国剧场,举行了慈善演出。[

(P.75)

如果根据吉川的说法,慈善演出是为了遭受地震灾害的帝剧,和战后为了原子弹受难者和战争孤儿救济的义演不可同日而语。这样一来,刘厚生所说的“这实际是在日本人民遭受重大灾害之后的慰问演出”这句话,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呢,即地震后的日本公演这个行为本身,成了对蒙受灾害的日本人的安慰和鼓励,而并不是实际上举行了地震受难者救济的义演。

后记

本篇论文主要围绕日本人如何看待、如何理解1919年和1924年梅兰芳的两次日本公演,以此为中心来展开论述的。

大仓财阀的创始人大仓喜八郎男爵1945年以前在朝鲜、中国东北和中国①《东京朝日新闻》,1924年11月16日。

其他地方都有很多的企业,梅兰芳的两次日本公演之所以得以实现,都是出于大仓男爵的邀请。

大仓在去大陆考察期间,看到梅兰芳的演出并为之倾倒,由此萌生邀请梅来帝国剧场的想法。梅兰芳有中国大官做后台,同时大仓在中国视察旅行期间,在中国各界名士汇集的宴会上,梅是侍奉于宴席的演员之一。

尤其是第二次日本公演,是为了参加为庆祝大仓的米寿而举办的帝剧包租演出和帝剧改建纪念演出。因为大仓有恩于梅兰芳,所以梅兰芳对于这次演出非常主动和热心。

第一次公演的总费用有说法认为是5万日元,也有说法认为是4万日元,不过费用是由帝剧和中国相关的实业家来负担的。实际上,帝剧出演费、大阪中岛公会堂出演费、中国公使馆以及大仓男爵的晚会的谢礼,再加上在日本的中国富商和中国相关实业家的后援等,可以推测梅兰芳回程的行李是相当重的。这和梅兰芳的发言,即经费完全由他个人筹集的是有出入的。

中国解放以后的梅兰芳的发言中,有些说法让人认为他的第二次日本公演有为遭受关东大地震灾害的日本人举行义演的成分,不过尽管不清楚他在中国时进行了怎样的救援活动,就来日之际的活动来看,目前没有资料可以证实他参加了类似活动。反而有研究者明确指出他为蒙受震灾的帝国剧场举行了慈善演出。

梅兰芳第一次日本公演时的政治形势是:二十一条要求,军阀割据等政治波澜层出不穷,针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反日、抗日运动不断高涨。1919年5月4日的“五·四运动”爆发时,梅兰芳正在帝剧演出,在北京爆发了抗议日本以及列强各国的侵略、抗议中国政府的屈辱态度的学生集会和示威游行,而与之相呼应,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举行7日国耻纪念游行,和警察发生了冲突。这个时候在梅兰芳入住的帝国酒店,收到了很多不许为日本人演出的恐吓信。

1924年的第二次日本公演时,美、英和日本的权益争夺战,也就是所谓的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举行抗议军阀战争的游行,和警察发生了冲突。同时,公演目的之一的大仓男爵的米寿贺宴方面,也因为招待中国人而受到日本右翼的反对,梅兰芳再次处于骚乱的氛围之中。

对于在这样的政治形势背景下举行的梅兰芳的公演,有人认为邀请的富豪是出于玩弄艺术、美术品、美人并将其作为赚钱工具的意图,有人责难他偏偏选在抗日运动高涨的时候来到日本,另外有日中亲善、艺术超越国际关系和政治关系等等看法,日本人在谈及梅兰芳的日本公演时,表达方式和视点多种多样,甚为复杂。

但是,尽管入场费高如天价,却反而因此引起了人气,政治、经济、学术和艺术界的著名人士以及普通大众挤满了剧场。媒体的特别报道以及当时惊人的高额的入场费成了盛况得以出现的原因。一般观众被华丽的舞台迷倒了,但实际上只是看了一场言语不通、不明所以的东西。另外,道具人员在舞台上来回73

穿梭,又是饮食又是吐痰也惊到了观众。以男旦为中心的梅兰芳剧团的海外公

剧目主要以歌舞为中心,这让期待看到不是以动作为主而是以唱功为主的演,

戏剧,以及展示特殊技艺的武剧的精通京剧的人很失望,他们呼吁希望能够看到地道的中国戏剧的演出。不过,对于歌舞伎、新派、新剧以及日本舞踊等艺术界的人士来说,从这两次公演得到了一些启发,这可以说是这两次公演的贡献之一。

另外,歌舞伎、帝剧女优剧以及喜剧以梅兰芳的公演为契机,或是创作新剧目,或是实现了和中国戏剧的交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919年(大正八年)

5月《天女散花》,中村歌门扮演天女,借梅兰芳的人气创作的模仿剧,浅草吾妻座

7月《呀(?)》,益田太郎冠者作品,村田嘉久子模仿梅兰芳,帝国剧场8月赵碧云一行来日公演,大阪浪花座,神户中央剧场,东京吾妻座

1924年(大正十三年)

8月市川左团次(二世)一行70余人去朝鲜、中国东北巡回演出,中途让剧团其他人先行回国,自己带着夫人及二三人去天津、北京、上海,预定和梅兰

但未能实现芳进行联合演出,

11月“支那剧”《卡门》,松尾松翁改编,河合武雄扮演花瑠明,井上正夫

74伊井蓉峰扮演逸贯骝,将舞台改成了上海,浅草松竹座扮演士官凤仙,

11月“支那剧”《凯旋将军》,,“支那剧”市川左团次(二世)扮演薛仁贵

《征东全传》《汾河湾》中一场的翻译,浅草金龙馆

11月《冒牌梅兰芳》仙芳楼主人作品,喜剧春秋座上演,浅草金龙馆

1925年(大正十四年)

7月绿牡丹一行来日公演,帝国剧场,宝冢,福冈,长崎,京都

1926年(大正十五年)

4月—5月支那女优十三旦一行来日公演,大阪辨天座,大阪松竹座

4月—5月小杨月楼一行来日公演,东京歌舞伎座,大阪中央工会堂

7月《枫桥雪夜谭》,松居松翁作品,市村羽左卫门(十五世)、市川左团次(二世)、以支那为背景的日本剧

7月—9月守田勘弥(十三世)一行六七人在朝鲜、中国东北、北京、天津、青岛、上海巡回演出,在北京和梅兰芳进行联合演出

12月“支那剧”《法场换子》,《征西全传》中的一出,松居松翁补译,守田

村田嘉久子出演,帝国剧场勘弥(十三世)、

1928年(昭和三年)

10月昆曲的韩世昌一行20人来日公演,京都冈崎公园公会堂,东京新桥演舞场

:《都新闻》、《东京朝日新闻》、《演义画本文在撰写时主要参考了以下资料

报》、《东京歌舞伎座节目单》1926年7月、高桥登美《市川左团次》、滨一卫《日本的京剧———剧目和演员》、《帝剧的五十年》。①

此外,对于日本舞踊、电影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关于这些下次有机会再进行论述。

参考文献:

1]冈崎俊夫译.东游记[C].东京:朝日新闻社,1959.

2]滨一卫.日本的京剧———剧目和演员[J].中国文学论集,1974(第4号).

3]榛原茂树.近代支那美少人录(梅兰芳传)[A].泽达吉编.支那丛话(第二辑).东

京:大畑书店,1933.

4]帝剧史编纂委员会编.帝剧的五十年[M].东京:东宝,1966.

5]七世松本幸四郎.一世一代[A].日本的艺谈(第二卷).东京:右文社,1948.

6]石田健一郎.鹤彦翁在中国的交友[A].鹤翁余影(非卖品).东京:鹤友会,1929.7]伊坂梅雪.鹤彦翁和帝剧[A].鹤彦翁回顾录(非卖品).东京:大仓高等商业学

校,1940.

8]米田佑太郎.租金宣传[N].东京朝日新闻,1924-10-23.

9]石原丛彻.噱头人生[N].东京:日本周报社,1960.

10]户板康二.演员的传说[M].京都:骎骎堂出版,1974.

11]六世尾上梅幸.日本演剧的大恩人[A].鹤翁余影.

12]立花义顺.日支亲善的纽带大仓翁[A].鹤翁余影.

13]田中庆太郎.梅兰芳[A].品梅记.东京:汇文堂,1919.

14]山科礼藏.鹏程千里渡支印象记[M].非卖品,1919.

15]笹井大庸.从大正到二战结束的留学生[J].日本的展望(第9号7月).

16]久保天随.梅兰芳的天女散花(上)[N].东京朝日新闻,1919-5-5.

17]坂元雪鸟.来到帝剧的梅兰芳[J].新演艺,1919(6月).

18]川尻清潭.化妆间闲话[J].新演艺,1919(6月).

19]吉川良知.梅兰芳年谱[A].多摩艺术学园纪要(第二卷).川崎:多摩艺术学园编辑

委员会,1976.

20]古川操.支那剧(一)[N].都新闻,1924-10-19.

21]大仓鹤彦翁和支那以及满蒙(鹤友会座谈会)[A].鹤彦翁回顾录.

22]南部修太郎.梅兰芳的《黛玉葬花》[J].新演艺,1924(12月).

(文字编辑黄觉)

①译者后记:关于注释,原文为日文论文中常见的书中加注形式,译成中文时据国内学术期

刊惯例有所调整,并斟酌补充了作者、篇名、出处、出版社、出版地、出版年等信息。因改动较多,除大幅补充以译者注的形式加以说明之外,其他未作逐一说明,望谅察。75[[[[[[[[[[[[[[[[[[[[[[


相关内容

  • 从梅兰芳至今:日本的京剧接受史研究
  • 摘 要:梅兰芳赴日公演为日本带来京剧艺术,也极力保持了中日两国的友谊.梅兰芳之后,日本京剧爱好者日益增多.两国演员和文化交流中相关人员认真而持续的活动,使得访日京剧演出得以定期上演,成为一门扎根于日本的异国艺术.京剧也与日本歌舞伎保持着一定的交流,这是京剧在日本的独特发展特征.然而,日本民众对京剧艺 ...

  • 旧中国几个文人的经济状况
  • 作者:陈明远 新文学史料 2006年10期 文化人的经济状况,是他们创造性精神生产赖以实现的必要社会条件,也是影响人物性格.历史命运的要素.很奇怪,现代中国文化史和传记文学的许多著作,却往往忽视了这个重要方面. 五四至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人,或是出于清高"耻言钱",或是出于隐私&q ...

  • 民国四大美男子
  • 目录 汪精卫周恩来梅兰芳张学良 编辑本段汪精卫 汪精卫:这个早年因谋刺摄政王而入狱,写下"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美少年,晚年却成了遗臭万年的汉奸.很多人说他"双目有侠气","最耐看". 汪兆铭(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 ...

  • 珍视梅兰芳的艺术和精神遗产 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 珍视梅兰芳的艺术和精神遗产 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缅怀大师,总结他的表演艺术体系,继承弘扬他的精神,对京剧和整个中国戏曲艺术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梅兰芳作为一代创立完整表演艺术体系的京剧艺术大师,首先是他在艺术上深入继承传统,并勇于改革创新, ...

  • 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
  • 目录 概述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布莱希特体系 梅兰芳体系 展开 编辑本段概述 简介 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Stanislavsky,苏联戏剧家),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德国戏剧家),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 茶馆话剧 二十世纪以来 ...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 <梅兰芳学艺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教学要求] 1. 德: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 ...

  • 中国艺术研究院历届著名导师
  • 梅兰芳 : ( 1894 年 10 月 22 日 -- 1961 年 8 月 8 日 )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 名澜,字畹华.祖籍江苏泰州.出生于梨园世家,主攻旦行.民国初年创作了大量的优秀剧目,在旦角的表演.服饰.头饰等方面作了大胆改革,形成了雍容华贵, 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 -- 梅派.此外,在 ...

  • 京剧大师梅兰芳
  • <京剧大师梅兰芳> --绿春一中白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了解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 2.通过了解梅兰芳,初步认识京剧艺术,了解京剧发展的历史及相关知识. 3.通过聆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及<海岛冰轮初转腾>,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音乐特点及情感, ...

  • 梅兰芳属于整个中华民族
  • (注: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211工程"三期"艺术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管若松(1960- ),男,汉,江苏扬州人,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文化理论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戏剧影视评论,文艺理论.)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