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害怕打针的孩子变勇敢

怎样让害怕打针的孩子变勇敢

万圣节前一周答应麦子邀请他的几个青梅竹马的好朋友周末来家里一起过万圣节,东西都准备好了,我家客厅也被我“下血本”的布置成鬼屋,正当一切进入倒计时时,万圣夜前一天俩娃突然都病了,先是玲珑早晨说肚子疼恶心,一早连吐两次,去幼儿园的路上干呕了一路,到门口了没进去又直接带了回来,心里还在寄希望于只是消化不良,休息两天就好。玲珑一整天无精打采,而第二天下午睡醒午觉后感觉麦子浑身发烫,暗叫大事不妙,一量体温,果然39度5,得,这下周六的万圣节彻底泡汤了。给几位妈妈说明情况,没想到原来糖果已经病了4、5天,本来都见好了,结果周五也是又烧起来,而同一天楼上的皓皓也生病了„„看来,这个冬季孩子们的生病大作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接下来的两周里俩娃的病情反反复复,去了几次医院,因为都有发烧现象,所以验血常规是必须的,而提到打针可能会让很多家长都感到头疼,每次在采血室门口都能看到一些孩子哭得惊天动地,被大人生拉硬拽到采血窗口,而注射室那边排队打针输液的更热闹,整个走廊都能听到注射室里传出的某个孩子嘹亮而悲怆的哭声,但是这些孩子并不全是小宝宝,3到5岁居多,但是其中也不乏6、7岁上小学的孩子,而且越是大孩子,撒起泼来越厉害,有时候两三个家长按都按不住,每到这时候我都心里不由得一紧。

其实孩子不想打针的情况我也遇到过,麦子还好,从小就很坚强,印象中从他出生到现在,打针只哭过一次,就是2个月时打预防针那次,当时不是我抱着而是姥姥抱着打的,结果哭成了泪人,还半天都不理姥姥,除此外打针再没哭过,即使是3岁多磕破头、4岁磕漏下巴、5岁做的手术,又打麻醉又缝针又打破伤风还要输液,但是统统没掉过一滴泪,甚至不但没哭,反而每次都会颤抖着在笑,问他疼不疼?小子一撇嘴说:“不疼您试试?!”惹得那些医生护士笑着说这孩子真逗,这是哭还是笑啊?只有我知道他是在用笑来赶走心里对疼痛的害怕,每到这时都觉得他特有小男子汉的样子。

而玲珑可就不太一样了,小女生天生肉皮比麦子这个大秃小子的要细致很多,小白胳膊跟藕节一样,使劲看都难看到汗毛孔,小肉又很瓷实,这可能都会让她的痛感神经相对也更敏感,加上不是都说女孩是水做的吗?可能天性爱哭吧,总之在玲珑1岁前去打预防针验血时几乎每次都会哭几声,可是1岁多以后再打针验血的情况慢慢就越来越好起来。不过这次生病前后两次验血,表现却完全不一样。第一次是因为过敏性荨麻疹去儿研所,验血时很勇敢,跑着抢在哥哥前到达采血窗口,小手一伸,毫不退缩,说说笑笑间就采完指血;而第二次是前天因为发烧咳嗽去的姥姥家附近的医院,采血的是个男医生,玲珑一直对陌生的中老年男性比较排斥,所以这次就很不情愿往窗口走,不过因为临近中午要赶时间,我还是抱她坐在采血窗口的窗台上,小妞可怜兮兮地跟我说,“妈妈我怕!”我很了然的笑笑,搂着她安慰她:“害怕呀?是怕扎针还是叔叔呀?不过没关系的,不管你怕什么都有妈妈和哥哥、还有姥姥在这保护你!?”

采血的男医生到是也很贴心,看是个小姑娘立刻换了个小小的采血针,我一看针尖比之前麦子采血时那个针尖短了一半呢,不由得又有些心疼麦子了,刚才那一下扎的可不轻呀„„不过我没说出来,只是伸手轻轻捏了捏麦子的肩头,表示妈妈明白,然后继续安慰玲珑:“你看叔叔给你换了又细又小的针,叔叔只是轻轻的在你手指尖上点一下,再挤点血出来,放到那边那个机器里检查一下,这样才能知道你身体里有什么病菌呀? 看看是不是长小虫子了?你不让叔叔扎针采血,叔叔就不知道你生的什么病,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治好你的病,那样玲珑就会越来越难受的„„”没等我说完,玲珑哇的哭了出来,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以往在医院看到有小朋友打针哭时,很多爹妈在旁边不是嘲笑就是奚落,总是在说“你看人家小弟弟小妹妹都不哭,你还哭真没出息!”或者是“这孩子怎么不听话,你怎么那么胆小,有什么害怕的?„„”然后就是生拉硬拽,孩子哭得肝肠寸断,爹妈急的满头大汗、一脸尴尬,我可不想这样对待自己的心肝宝贝。我把玲珑的头按趴在自己的胸口上,一手搂着她,

另一手轻轻的从她的头一路向下抚摸,到后背时轻轻拍几下,我安慰她说“嗯,妈妈知道玲珑现在很难受,不想扎针,有些委屈是不是?”小人边哭边“嗯”了一声,我接着说,“可是玲珑是个很勇敢又坚强的小姑娘,扎针可能会有那么一点点疼,以前玲珑都不怕的,上次扎针不是还第一个抢着扎,都没哭吗?今天其实是心情不好是不是?但是我们知道发烧了又不能不采血,所以玲珑可不可以试试自己忍住不哭,当然万一忍不住就哭出来也没关系,妈妈会一直陪着你的!”小妞一听我这样说,更大声的哭了几嗓子后,令人惊讶的刚刚还有些较劲不肯张开的手这时候自己慢慢伸给了医生叔叔,后面我只是轻轻抚着她的手腕,虽然医生又捏又挤鼓捣了1分多钟才采完血,但是玲珑没有任何挣扎,只是一直在哭,而且扎完血还哭了好久好久„„

其实自从1岁半以后玲珑已经很久没有打针时哭了,后来回想一下才觉得多半还是因为那天可能是她生病期间最难受的一天,一早就没精打采,情绪不好,去医院时还发着高烧,从医院回来后断断续续昏睡一天,醒着的时候就莫名其妙发脾气,可是到第二天早晨烧退了,明显没那么难受了,立刻又恢复以往乖巧可人的样子,我想这次扎针哭得这么凶也和当时身体状况有关,身体不舒服心情不好还要打针所以在找茬发泄,其实哭出来也好,泻火

虽然玲珑在面对打针时的表现不像麦子那样完美,但是毕竟最后还是很配合的伸手去给医生扎针,这看似很微小的一个动作对于小小的孩子来说其实不知道是鼓足了多大的勇气,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眼中的世界,打针对大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多疼都能忍,但是对孩子来说,从害怕到不怕,可能面对的是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时候如果没有亲人的鼓励和安慰,孩子的心中会失去依赖和安全感,如果大人还在一边不是嘲笑就是数落,甚至也见过因此打骂孩子的,那孩子在那一刻内心必将倍感孤独,他的疼痛没有人在乎,他的恐惧没有人关心,他的面子更是不值一提,没有支持,没有依靠,孩子又从哪里获得勇气和正能量,而且这样。

不愉快的经历只会让孩子因此更加害怕打针,孩子害怕的其实并不是简单的面对那一针见血的疼痛,更重要的是他害怕当他害怕时那种孤独无依的感觉!

虽然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是往往在一些事情上父母却总是用错办法,尤其一些爱面子又比较强势的家长,见不得自己的孩子有脆弱的表现,以为自己的奚落正是所谓的激将法,可以让孩子不再害怕打针,实际上却往往事与愿违,所以要想让孩子不再害怕打针,还是要用对方法。

首先,要接受孩子的脆弱表现和负面情绪。不是每个孩子天生都勇敢、坚强,也不是每个孩子的痛感神经都一样,就像女人生孩子,别管是自己生的还是剖腹的,即使各项指标都一样,仍然有人疼得哭爹喊娘,有的人宁肯咬碎牙往里吞也不喊一声。所以每个孩子面对打针时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可能感觉这不叫疼,忍一下就没事了,比如麦子;但是也有的孩子会觉得打针有点疼,有点害怕,比如玲珑。但是不管孩子是什么感觉都是很正常的,而相应产生的不同表现和情绪也都是理所应当的。孩子坚强勇敢不怕打针父母自然省心,这是父母的福气,但遇到孩子忍受力低,痛感神经敏感的一见打针就害怕哭闹的,父母更要真心接纳,这时候正是父母显示爱的能力的时候。当孩子知道父母可以理解并接受自己的脆弱和不勇敢时,孩子那颗悬挂的心就会慢慢放下,当孩子不再紧张的时候,才能集聚力量战胜恐惧感,对所害怕的事情可能也就没有那么抵触了„„

其次,父母要正确使用爱的表达方式。父母的爱是孩子最大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勇气的来源,可是只在嘴上说爸爸妈妈爱你,只会给孩子买玩具买好吃的,但是当孩子害怕哭泣时,父母却只会在一边奚落和责备,这样怎么可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爱其实没有那么复杂,简单的拥抱、亲吻、抚摸都会让孩子抵触的情绪安静下来,孩子情绪平稳了才会听进你说的话,

才会思考究竟什么对他才是好的,不必怀疑,再小的孩子其实也能听懂大人的话,但是要如何让他听进去才是关键。就像玲珑最后这次扎针,虽然心情不好,虽然一直在找茬,各种拧巴,但是她小小的心眼里明白扎针是看病检查必须的步骤,是对她有好处的事情,所以即使哇哇大哭着也还是把手伸给了大夫。

第三,要对孩子说实话,疼就是疼,不要骗孩子。在医院注射室听到家长对孩子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乖,别怕,打针不疼!”我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都想过去问问他,你是木头做的吗?打针不疼?我想说打针其实很疼!我不怕开刀动手术,却害怕打针,每次看到护士在我面前配药液往上推注射器,以便排出多余的空气时,看到最后从针尖上往外喷的那一注药液时我都内心充满恐惧,都会不由得闭眼吸气。每次给孩子们打针时我更是觉得那一针扎在自己身上该有多疼,我一个大人都觉得疼,孩子怎么会感觉不到疼?可是很多家长就是会告诉孩子打针不疼,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睁眼说瞎话,而说瞎话的后果害的是谁?其实是家长自己当然还有他们的孩子!一来骗孩子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不信任,同时也觉得父母是不可信的。二来告诉孩子打针不疼,小的时候可能孩子很快就忘了,但是孩子越来越大,当他亲身体验并记住了这种疼痛后,他还会再相信大人的话吗?所以疼就是疼,当然也不能夸大这种疼痛,有的老人见不得孩子受一点疼,看见针头扎进孩子肉里就忍不住“啧啧”的嘬牙花子,这样更容易渲染疼痛的情绪,让孩子觉得委屈,不利于孩子学会坚强,所以只要告诉孩子“确实会疼那么一下,不过医生会尽量轻些,很快就会好”就可以了!

第四,鼓励孩子要勇敢。鼓励孩子、给孩子树立榜样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比如上面提到的有的家长会对孩子说:“你看人家小弟弟小妹妹都不哭,你还哭„„”看似也是树立榜样,其实听到孩子耳朵里可能更多的是羞辱,会认为“爸爸妈妈觉得人家的孩子好,我不好”其实刚才那句话稍微变化一下就可以,我也常常这样鼓励玲珑:“你看麦子哥哥打针不哭,很坚

强对不对?我们玲珑也和哥哥一样坚强好不好?„„”我总觉得给孩子找榜样尽量找比他大点的,不要找比孩子小的,因为那样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差劲;另外鼓励孩子时只说正能量的语言,不说不强调负面信息;还有我之所以在玲珑前面特意加了“我们”二字,会让孩子觉得妈妈始终和她在一起„„

第五,适当有奖励诱惑。这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小孩子很多时候还是要哄的,孩子哭闹利害时许诺一个他喜欢的玩具或零食诱惑一下未尝不可,但是这办法一不能常用,二许诺的东西不能太贵,太大,否则很可能沦为孩子要挟家长的一种工具。

最后就是要提醒家长平时不要拿打针吓唬孩子。这还不在少数,尤其是老人带孩子有事没事的就经常吓唬孩子,再不听话,老虎就要吃你来了,或者警察抓你来了,还有就是不听话给你打针去,这很容易让孩子潜意识里认为打针这件事很可怕,是用来惩罚不听话的孩子的。其实孩子想玩水、玩泥巴、想堆积木、不想吃饭„„这些事情统统挨不着老虎、警察的事,更不会因此就拉去打针,但是这样的语言却会给孩子心理留下阴影。当然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孩子确实在做一些可能会引起生病打针的事情时,比如玲珑经常洗完澡赤裸着身体满屋跑,不肯穿衣服,夏天还好,现在天气冷了,就很容易发烧感冒,事实也如此,这时候家长就要很认真告诉孩子,继续这样会生病,会打针吃药,这可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呀!当原因导致结果时这叫陈述事实,而当原因与结果完全不搭噶时,同样的话就变成欺骗。

总之,正如尹建莉老师所说:”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而打针对于孩子来说就是这样一件事情,”而家长要做的就是告诉孩子打针会有些痛,教会孩子在困难面前从容镇定,培养孩子尽可能平静接受那些必须承受的痛苦的勇气!

怎样让害怕打针的孩子变勇敢

万圣节前一周答应麦子邀请他的几个青梅竹马的好朋友周末来家里一起过万圣节,东西都准备好了,我家客厅也被我“下血本”的布置成鬼屋,正当一切进入倒计时时,万圣夜前一天俩娃突然都病了,先是玲珑早晨说肚子疼恶心,一早连吐两次,去幼儿园的路上干呕了一路,到门口了没进去又直接带了回来,心里还在寄希望于只是消化不良,休息两天就好。玲珑一整天无精打采,而第二天下午睡醒午觉后感觉麦子浑身发烫,暗叫大事不妙,一量体温,果然39度5,得,这下周六的万圣节彻底泡汤了。给几位妈妈说明情况,没想到原来糖果已经病了4、5天,本来都见好了,结果周五也是又烧起来,而同一天楼上的皓皓也生病了„„看来,这个冬季孩子们的生病大作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接下来的两周里俩娃的病情反反复复,去了几次医院,因为都有发烧现象,所以验血常规是必须的,而提到打针可能会让很多家长都感到头疼,每次在采血室门口都能看到一些孩子哭得惊天动地,被大人生拉硬拽到采血窗口,而注射室那边排队打针输液的更热闹,整个走廊都能听到注射室里传出的某个孩子嘹亮而悲怆的哭声,但是这些孩子并不全是小宝宝,3到5岁居多,但是其中也不乏6、7岁上小学的孩子,而且越是大孩子,撒起泼来越厉害,有时候两三个家长按都按不住,每到这时候我都心里不由得一紧。

其实孩子不想打针的情况我也遇到过,麦子还好,从小就很坚强,印象中从他出生到现在,打针只哭过一次,就是2个月时打预防针那次,当时不是我抱着而是姥姥抱着打的,结果哭成了泪人,还半天都不理姥姥,除此外打针再没哭过,即使是3岁多磕破头、4岁磕漏下巴、5岁做的手术,又打麻醉又缝针又打破伤风还要输液,但是统统没掉过一滴泪,甚至不但没哭,反而每次都会颤抖着在笑,问他疼不疼?小子一撇嘴说:“不疼您试试?!”惹得那些医生护士笑着说这孩子真逗,这是哭还是笑啊?只有我知道他是在用笑来赶走心里对疼痛的害怕,每到这时都觉得他特有小男子汉的样子。

而玲珑可就不太一样了,小女生天生肉皮比麦子这个大秃小子的要细致很多,小白胳膊跟藕节一样,使劲看都难看到汗毛孔,小肉又很瓷实,这可能都会让她的痛感神经相对也更敏感,加上不是都说女孩是水做的吗?可能天性爱哭吧,总之在玲珑1岁前去打预防针验血时几乎每次都会哭几声,可是1岁多以后再打针验血的情况慢慢就越来越好起来。不过这次生病前后两次验血,表现却完全不一样。第一次是因为过敏性荨麻疹去儿研所,验血时很勇敢,跑着抢在哥哥前到达采血窗口,小手一伸,毫不退缩,说说笑笑间就采完指血;而第二次是前天因为发烧咳嗽去的姥姥家附近的医院,采血的是个男医生,玲珑一直对陌生的中老年男性比较排斥,所以这次就很不情愿往窗口走,不过因为临近中午要赶时间,我还是抱她坐在采血窗口的窗台上,小妞可怜兮兮地跟我说,“妈妈我怕!”我很了然的笑笑,搂着她安慰她:“害怕呀?是怕扎针还是叔叔呀?不过没关系的,不管你怕什么都有妈妈和哥哥、还有姥姥在这保护你!?”

采血的男医生到是也很贴心,看是个小姑娘立刻换了个小小的采血针,我一看针尖比之前麦子采血时那个针尖短了一半呢,不由得又有些心疼麦子了,刚才那一下扎的可不轻呀„„不过我没说出来,只是伸手轻轻捏了捏麦子的肩头,表示妈妈明白,然后继续安慰玲珑:“你看叔叔给你换了又细又小的针,叔叔只是轻轻的在你手指尖上点一下,再挤点血出来,放到那边那个机器里检查一下,这样才能知道你身体里有什么病菌呀? 看看是不是长小虫子了?你不让叔叔扎针采血,叔叔就不知道你生的什么病,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治好你的病,那样玲珑就会越来越难受的„„”没等我说完,玲珑哇的哭了出来,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以往在医院看到有小朋友打针哭时,很多爹妈在旁边不是嘲笑就是奚落,总是在说“你看人家小弟弟小妹妹都不哭,你还哭真没出息!”或者是“这孩子怎么不听话,你怎么那么胆小,有什么害怕的?„„”然后就是生拉硬拽,孩子哭得肝肠寸断,爹妈急的满头大汗、一脸尴尬,我可不想这样对待自己的心肝宝贝。我把玲珑的头按趴在自己的胸口上,一手搂着她,

另一手轻轻的从她的头一路向下抚摸,到后背时轻轻拍几下,我安慰她说“嗯,妈妈知道玲珑现在很难受,不想扎针,有些委屈是不是?”小人边哭边“嗯”了一声,我接着说,“可是玲珑是个很勇敢又坚强的小姑娘,扎针可能会有那么一点点疼,以前玲珑都不怕的,上次扎针不是还第一个抢着扎,都没哭吗?今天其实是心情不好是不是?但是我们知道发烧了又不能不采血,所以玲珑可不可以试试自己忍住不哭,当然万一忍不住就哭出来也没关系,妈妈会一直陪着你的!”小妞一听我这样说,更大声的哭了几嗓子后,令人惊讶的刚刚还有些较劲不肯张开的手这时候自己慢慢伸给了医生叔叔,后面我只是轻轻抚着她的手腕,虽然医生又捏又挤鼓捣了1分多钟才采完血,但是玲珑没有任何挣扎,只是一直在哭,而且扎完血还哭了好久好久„„

其实自从1岁半以后玲珑已经很久没有打针时哭了,后来回想一下才觉得多半还是因为那天可能是她生病期间最难受的一天,一早就没精打采,情绪不好,去医院时还发着高烧,从医院回来后断断续续昏睡一天,醒着的时候就莫名其妙发脾气,可是到第二天早晨烧退了,明显没那么难受了,立刻又恢复以往乖巧可人的样子,我想这次扎针哭得这么凶也和当时身体状况有关,身体不舒服心情不好还要打针所以在找茬发泄,其实哭出来也好,泻火

虽然玲珑在面对打针时的表现不像麦子那样完美,但是毕竟最后还是很配合的伸手去给医生扎针,这看似很微小的一个动作对于小小的孩子来说其实不知道是鼓足了多大的勇气,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眼中的世界,打针对大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多疼都能忍,但是对孩子来说,从害怕到不怕,可能面对的是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时候如果没有亲人的鼓励和安慰,孩子的心中会失去依赖和安全感,如果大人还在一边不是嘲笑就是数落,甚至也见过因此打骂孩子的,那孩子在那一刻内心必将倍感孤独,他的疼痛没有人在乎,他的恐惧没有人关心,他的面子更是不值一提,没有支持,没有依靠,孩子又从哪里获得勇气和正能量,而且这样。

不愉快的经历只会让孩子因此更加害怕打针,孩子害怕的其实并不是简单的面对那一针见血的疼痛,更重要的是他害怕当他害怕时那种孤独无依的感觉!

虽然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是往往在一些事情上父母却总是用错办法,尤其一些爱面子又比较强势的家长,见不得自己的孩子有脆弱的表现,以为自己的奚落正是所谓的激将法,可以让孩子不再害怕打针,实际上却往往事与愿违,所以要想让孩子不再害怕打针,还是要用对方法。

首先,要接受孩子的脆弱表现和负面情绪。不是每个孩子天生都勇敢、坚强,也不是每个孩子的痛感神经都一样,就像女人生孩子,别管是自己生的还是剖腹的,即使各项指标都一样,仍然有人疼得哭爹喊娘,有的人宁肯咬碎牙往里吞也不喊一声。所以每个孩子面对打针时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可能感觉这不叫疼,忍一下就没事了,比如麦子;但是也有的孩子会觉得打针有点疼,有点害怕,比如玲珑。但是不管孩子是什么感觉都是很正常的,而相应产生的不同表现和情绪也都是理所应当的。孩子坚强勇敢不怕打针父母自然省心,这是父母的福气,但遇到孩子忍受力低,痛感神经敏感的一见打针就害怕哭闹的,父母更要真心接纳,这时候正是父母显示爱的能力的时候。当孩子知道父母可以理解并接受自己的脆弱和不勇敢时,孩子那颗悬挂的心就会慢慢放下,当孩子不再紧张的时候,才能集聚力量战胜恐惧感,对所害怕的事情可能也就没有那么抵触了„„

其次,父母要正确使用爱的表达方式。父母的爱是孩子最大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勇气的来源,可是只在嘴上说爸爸妈妈爱你,只会给孩子买玩具买好吃的,但是当孩子害怕哭泣时,父母却只会在一边奚落和责备,这样怎么可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爱其实没有那么复杂,简单的拥抱、亲吻、抚摸都会让孩子抵触的情绪安静下来,孩子情绪平稳了才会听进你说的话,

才会思考究竟什么对他才是好的,不必怀疑,再小的孩子其实也能听懂大人的话,但是要如何让他听进去才是关键。就像玲珑最后这次扎针,虽然心情不好,虽然一直在找茬,各种拧巴,但是她小小的心眼里明白扎针是看病检查必须的步骤,是对她有好处的事情,所以即使哇哇大哭着也还是把手伸给了大夫。

第三,要对孩子说实话,疼就是疼,不要骗孩子。在医院注射室听到家长对孩子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乖,别怕,打针不疼!”我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都想过去问问他,你是木头做的吗?打针不疼?我想说打针其实很疼!我不怕开刀动手术,却害怕打针,每次看到护士在我面前配药液往上推注射器,以便排出多余的空气时,看到最后从针尖上往外喷的那一注药液时我都内心充满恐惧,都会不由得闭眼吸气。每次给孩子们打针时我更是觉得那一针扎在自己身上该有多疼,我一个大人都觉得疼,孩子怎么会感觉不到疼?可是很多家长就是会告诉孩子打针不疼,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睁眼说瞎话,而说瞎话的后果害的是谁?其实是家长自己当然还有他们的孩子!一来骗孩子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不信任,同时也觉得父母是不可信的。二来告诉孩子打针不疼,小的时候可能孩子很快就忘了,但是孩子越来越大,当他亲身体验并记住了这种疼痛后,他还会再相信大人的话吗?所以疼就是疼,当然也不能夸大这种疼痛,有的老人见不得孩子受一点疼,看见针头扎进孩子肉里就忍不住“啧啧”的嘬牙花子,这样更容易渲染疼痛的情绪,让孩子觉得委屈,不利于孩子学会坚强,所以只要告诉孩子“确实会疼那么一下,不过医生会尽量轻些,很快就会好”就可以了!

第四,鼓励孩子要勇敢。鼓励孩子、给孩子树立榜样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比如上面提到的有的家长会对孩子说:“你看人家小弟弟小妹妹都不哭,你还哭„„”看似也是树立榜样,其实听到孩子耳朵里可能更多的是羞辱,会认为“爸爸妈妈觉得人家的孩子好,我不好”其实刚才那句话稍微变化一下就可以,我也常常这样鼓励玲珑:“你看麦子哥哥打针不哭,很坚

强对不对?我们玲珑也和哥哥一样坚强好不好?„„”我总觉得给孩子找榜样尽量找比他大点的,不要找比孩子小的,因为那样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差劲;另外鼓励孩子时只说正能量的语言,不说不强调负面信息;还有我之所以在玲珑前面特意加了“我们”二字,会让孩子觉得妈妈始终和她在一起„„

第五,适当有奖励诱惑。这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小孩子很多时候还是要哄的,孩子哭闹利害时许诺一个他喜欢的玩具或零食诱惑一下未尝不可,但是这办法一不能常用,二许诺的东西不能太贵,太大,否则很可能沦为孩子要挟家长的一种工具。

最后就是要提醒家长平时不要拿打针吓唬孩子。这还不在少数,尤其是老人带孩子有事没事的就经常吓唬孩子,再不听话,老虎就要吃你来了,或者警察抓你来了,还有就是不听话给你打针去,这很容易让孩子潜意识里认为打针这件事很可怕,是用来惩罚不听话的孩子的。其实孩子想玩水、玩泥巴、想堆积木、不想吃饭„„这些事情统统挨不着老虎、警察的事,更不会因此就拉去打针,但是这样的语言却会给孩子心理留下阴影。当然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孩子确实在做一些可能会引起生病打针的事情时,比如玲珑经常洗完澡赤裸着身体满屋跑,不肯穿衣服,夏天还好,现在天气冷了,就很容易发烧感冒,事实也如此,这时候家长就要很认真告诉孩子,继续这样会生病,会打针吃药,这可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呀!当原因导致结果时这叫陈述事实,而当原因与结果完全不搭噶时,同样的话就变成欺骗。

总之,正如尹建莉老师所说:”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而打针对于孩子来说就是这样一件事情,”而家长要做的就是告诉孩子打针会有些痛,教会孩子在困难面前从容镇定,培养孩子尽可能平静接受那些必须承受的痛苦的勇气!


相关内容

  • 大班安全备课
  • 大班安全:上下学路上的安全教育 活动目标: 1.了解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识记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了解交通安全常识,掌握与自己有关的交通规则,学会基本的防范技能. 2.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愿意说出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3.初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珍爱生命. 活动准备: 1.ppt &l ...

  • 我不怕教学设计
  • <我不怕>教案 教学目标: 1. 情感与态度:愿意想办法解决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勇气尝试富于挑 战性的活动. 2. 行为与习惯: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难积极想办法解决,敢于尝试富于 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 3. 知识与技能:初步懂得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 ...

  • 我不怕教案
  • 我不怕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胆小,不娇气,不怕打雷,不怕打针,不怕做难题,不怕生,敢当众发言等. 2.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胆怯或害怕的事情时,能积极想办法解决. 3.使学生能正确剖析自己,正视自己怯懦的一面,并能为战胜胆怯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 4.使学生喜欢勇敢的孩子,并 ...

  • [学做"小雄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 <学做"小雄鹰">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设计理念: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与<品德与生活>课的特点,充分发掘与之相关的教学资源,利用儿童感兴趣的学习方式,通过语言描述.情境表演,创设活泼有趣的活动场情,激活学生的真情, ...

  • 二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
  • 五.救助电话帮大忙 教学目标: 1.遇到危险或急事时会打急用电话,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记住火警.匪警.急救中心的电话号码 教学重点: 掌握这些急用电话用途,并会在危急时拨打. 活动准备: 急用电话宣传画三幅: 玩具电话三部: 急用电话号码牌各三张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介绍急用电 ...

  • 怎样教孩子面对挫折
  • 作者:冯伊琳 家庭教育 2000年07期 主持:1996年,全国少工委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向16350 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回答"遇到困难怎么办"时,97%的孩子选择"找父母或老师",而不是自己解决问题.这表明孩子害怕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心理学 ...

  • 打针吃药我不怕
  • 中班社会活动:<打针吃药我不怕>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要表现得越来越勇敢. 2.初步学会用各种办法克服打针吃药的困难. 活动准备: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健康/社会·能干的我>,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社会·打针吃药我不怕> 活动过程: 1. 师幼共同 ...

  • 做勇敢的孩子
  • 第五章 网络信息与心理安全 第四课 做勇敢的孩子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认知:知道有关勇敢的故事,要做勇敢的孩子. 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要勇敢不胆小,不娇气,不怕打针吃药,敢在家里独睡,摔倒碰伤不哭. 情感:培养勇敢的精神. 教具准备:独木桥一座,气球4个,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课件 ...

  • 勇气读后感
  • 勇气读后感(一) 勇气有很多种.有的令人敬畏.有的平平常常.总之,不管哪--勇气就是勇气.勇气,是你第一次骑车不用安全轮.勇气,是晚上由你负责查看房间里的动静.勇气,是读侦探小说时不先翻到最后几页,偷看"到底是谁干的".勇气,是和别人吵架后你先去讲和.勇气,是你知道个大秘密,却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