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自我意识

论大学生自我意识

10会计一班 董欣 43

【内容摘要】大学阶段是青年期自我意识逐渐走向成熟和稳定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正确处理自我意识发展中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自我展示和自我封闭的矛盾,形成独立自信的自我,对大学生获得健康人格,顺利适应社会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我意识 发展 策略

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它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在形式上,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在内容上,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在观念上,可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体验和监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伴随着青春期到来的重要心理变化,大学生处于青年期的最后一个阶段,需要在解决自我意识发展矛盾中形成健康的自我结构,完成人格成熟和个人成长。

一、正确处理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

 1、自我观察不够全面,尤其是对自己的心理特征和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观察得不够。让这样的学生描述自己时,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答案:“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特长,”“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能力,” “我不知道我在同学中的地位如何”等等。

2、自我分析不科学,有一部分学生只总结自己的优点,忽略了缺点,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只总结自己的缺点,忽略了自己的优点。常见的说法是:“这件事情没做好,全怨他们几个,要是我自己做,肯定能成功。”“这件事情没做好,责任全在我,我没有能力。”

3、自我评价不恰当,突出表现为两个极端,即或者过高估计自己,或者过低评价自己。常见的答案有:“老师,这件事情别交给我,我什么都做不好。”“凭我的水平,干啥都没问题。” 

现实自我是个体对当前自我状况的认识和评价,理想自我则是个体期望达到的自我状况。二者之间的差距,既是个体进步和完善的动力,也是青少年烦恼的重要根源。大学生是一个抱负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短时间难以弥补,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产生自卑和自责情绪,或者沉湎于好高骛远,难以踏实做事的虚幻自信中。合理解决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三种可能的调整策略:

  (一)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其逐渐接近理想自我

  这是最为积极同时也是最有难度的协调策略,要求学生基于对现实自我的客观认识,确立切实可以达到的理想自我,并具体化为可操作的目标,通过顽强的

意志努力使现实自我走向完善。

  (二)基本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

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到,大学生群体是有着巨大的个别差异的,其中有些个体既没有过人的才能,也没有其他突出的优点,他们是大学校园中的相对弱势群体。受到整个大学生群体较高的理想自我的影响,这些人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更加突出,而且由于其自身能力的局限,很难达到理想自我。他们所能做的,是基本放弃理想自我,接纳现实自我,尽自己所能做得更好,学会与自己的过去作“纵向比较”中来确立自我信心,摆脱与他人进行“横向比较”而带来的自我伤害感,获得平常心,平静而踏实地面对生活应该成为这部分大学生健康的自我观念。

二、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矛盾

  大学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给学生展示个人风采提供了许多机会,同时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矛盾也凸现出来:成功的个人展示可以使大学生在他人的赞赏中获得个人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但展示中的挫折和失败也可能伤及自尊和自信;而封闭自我,深居简出,默默无闻,自我是安全的,同时也是孤独的,自我的无价值感常常困扰着试图封闭自我的大学生。面对着两难情境,大学生往往无所适从。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要求大学生完成由关注“他人评价”模式向关注“自我评价”模式的转化,形成正确的理念: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为了对自我的发现和发展,寻找成功和愉快体验,而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喝彩。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可让大学生更加放松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在一系列失败和成功的尝试中获得个人成长。

三、确立独立自信的自我,摆脱成长中的烦恼

根本解决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冲突,需要摆脱自我形成过程中的外部依赖,确立独立自信的自我。

(一)独立于他人评价,接纳现实自我

  大学生常常把他人评价作为自我的标准,过多关注是否符合别人的评价标准导致的自我不确定性是烦恼的重要来源,而健康和成熟的自我最重要的特征是独立于他人评价,能够基于个人经验完成对现实自我的客观评价和认识,坦然地接纳自己。因此,实现由外在评价标准向内心评价标准的转化,才能获得对自我的信心和个人成长的愉快体验。

(二)独立于社会压力,完成自我与社会的协调

  学校教育以正面引导为主流,社会对大学生群体在才学、品德、能力等方面都有着较高期望,这些期望与大学生的实际行为往往形成一定的反差,大学生自我发展中的部分焦虑来源于这种社会压力,常常感觉

自己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大学生的形象,因此产生自责和罪恶感。摆脱这种困扰,需要大学生在社会要求和个人能力之间学会灵活和折衷,接受自己个性中某些不为社会赞赏和肯定的方面,扬长避短,不勉强自己屈从社会压力,应该认识到,在不妨碍社会和他人的前提下,成熟和独立的自我应该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一个人也不需要在所有方面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赏。本着这样独立于社会压力的理念,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张扬个性中积极的方面,淡化消极个性因素带来的心理困扰,完成自我与社会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大学生心理卫生》-郑日昌主编

《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王登峰,张伯源主编

论大学生自我意识

10会计一班 董欣 43

【内容摘要】大学阶段是青年期自我意识逐渐走向成熟和稳定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正确处理自我意识发展中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自我展示和自我封闭的矛盾,形成独立自信的自我,对大学生获得健康人格,顺利适应社会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我意识 发展 策略

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它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在形式上,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在内容上,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在观念上,可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体验和监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伴随着青春期到来的重要心理变化,大学生处于青年期的最后一个阶段,需要在解决自我意识发展矛盾中形成健康的自我结构,完成人格成熟和个人成长。

一、正确处理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

 1、自我观察不够全面,尤其是对自己的心理特征和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观察得不够。让这样的学生描述自己时,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答案:“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特长,”“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能力,” “我不知道我在同学中的地位如何”等等。

2、自我分析不科学,有一部分学生只总结自己的优点,忽略了缺点,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只总结自己的缺点,忽略了自己的优点。常见的说法是:“这件事情没做好,全怨他们几个,要是我自己做,肯定能成功。”“这件事情没做好,责任全在我,我没有能力。”

3、自我评价不恰当,突出表现为两个极端,即或者过高估计自己,或者过低评价自己。常见的答案有:“老师,这件事情别交给我,我什么都做不好。”“凭我的水平,干啥都没问题。” 

现实自我是个体对当前自我状况的认识和评价,理想自我则是个体期望达到的自我状况。二者之间的差距,既是个体进步和完善的动力,也是青少年烦恼的重要根源。大学生是一个抱负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短时间难以弥补,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产生自卑和自责情绪,或者沉湎于好高骛远,难以踏实做事的虚幻自信中。合理解决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三种可能的调整策略:

  (一)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其逐渐接近理想自我

  这是最为积极同时也是最有难度的协调策略,要求学生基于对现实自我的客观认识,确立切实可以达到的理想自我,并具体化为可操作的目标,通过顽强的

意志努力使现实自我走向完善。

  (二)基本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

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到,大学生群体是有着巨大的个别差异的,其中有些个体既没有过人的才能,也没有其他突出的优点,他们是大学校园中的相对弱势群体。受到整个大学生群体较高的理想自我的影响,这些人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更加突出,而且由于其自身能力的局限,很难达到理想自我。他们所能做的,是基本放弃理想自我,接纳现实自我,尽自己所能做得更好,学会与自己的过去作“纵向比较”中来确立自我信心,摆脱与他人进行“横向比较”而带来的自我伤害感,获得平常心,平静而踏实地面对生活应该成为这部分大学生健康的自我观念。

二、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矛盾

  大学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给学生展示个人风采提供了许多机会,同时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矛盾也凸现出来:成功的个人展示可以使大学生在他人的赞赏中获得个人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但展示中的挫折和失败也可能伤及自尊和自信;而封闭自我,深居简出,默默无闻,自我是安全的,同时也是孤独的,自我的无价值感常常困扰着试图封闭自我的大学生。面对着两难情境,大学生往往无所适从。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要求大学生完成由关注“他人评价”模式向关注“自我评价”模式的转化,形成正确的理念: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为了对自我的发现和发展,寻找成功和愉快体验,而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喝彩。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可让大学生更加放松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在一系列失败和成功的尝试中获得个人成长。

三、确立独立自信的自我,摆脱成长中的烦恼

根本解决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冲突,需要摆脱自我形成过程中的外部依赖,确立独立自信的自我。

(一)独立于他人评价,接纳现实自我

  大学生常常把他人评价作为自我的标准,过多关注是否符合别人的评价标准导致的自我不确定性是烦恼的重要来源,而健康和成熟的自我最重要的特征是独立于他人评价,能够基于个人经验完成对现实自我的客观评价和认识,坦然地接纳自己。因此,实现由外在评价标准向内心评价标准的转化,才能获得对自我的信心和个人成长的愉快体验。

(二)独立于社会压力,完成自我与社会的协调

  学校教育以正面引导为主流,社会对大学生群体在才学、品德、能力等方面都有着较高期望,这些期望与大学生的实际行为往往形成一定的反差,大学生自我发展中的部分焦虑来源于这种社会压力,常常感觉

自己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大学生的形象,因此产生自责和罪恶感。摆脱这种困扰,需要大学生在社会要求和个人能力之间学会灵活和折衷,接受自己个性中某些不为社会赞赏和肯定的方面,扬长避短,不勉强自己屈从社会压力,应该认识到,在不妨碍社会和他人的前提下,成熟和独立的自我应该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一个人也不需要在所有方面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赏。本着这样独立于社会压力的理念,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张扬个性中积极的方面,淡化消极个性因素带来的心理困扰,完成自我与社会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大学生心理卫生》-郑日昌主编

《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王登峰,张伯源主编


相关内容

  • 自我意识与生涯发展
  •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及时间分配) 步骤1:自我介绍,导入新课(10分钟) 一.自我介绍 今天人来的真不少,都到齐了吧!!同学们年过的如何?收到压岁钱没有?在新学期的第一节生涯发展课,由我与大家共同来学习.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晚年快乐!! 二.导入新课 我最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大家也 ...

  • 第二章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 第二章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 1.自我意识的性质及内容. 2.自我意识的影响因素. 3.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熟悉 1.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矛盾冲突. 3.大学生自我意识问题的调节. 了解 大学生自我意识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 第四章我是谁大学生自我意识
  • 第四章 我是谁--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引入:不甘平凡的老鹰的故事 有一个天,一个喜欢冒险的男孩爬到父亲的养鸡场附近一座山上,发现了一个鹰巢,他从巢里拿出一个鹰蛋,带回养鸡场,把鹰蛋和鸡蛋混在了一起,让一只母鸡来孵.孵出来的小鸡群里有了一只小鹰.小鹰和小鸡一起长大,它不知道自己除了是小鸡外还会是 ...

  • 论自我意识的构建
  • 毕 业 论 文 专 业 植物保护 学生姓名 周伟苏 班 级 植保高职10班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论自我意识的构建 摘要 自我监控与调节对于个体成功地适应社会相当重要,它是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与他人关系的必要条件.运用有效方法并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悦纳自 ...

  • 从自我意识概念来解析
  • 以自我意识解析自我 摘要:自我意识不仅是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社会个体研究自身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尤其是对于处在心理发展较复杂阶段的大学生而言.本文主要从自我意识的角度,分别从自我认知.自我调控.自我评价三个层次来分析以我自身为例的大学生的普遍心理特点与情感特点. 关键词:自我意识.自我 ...

  • 对自我意识的分析与评价
  • 对自我意识的分析与评价 [摘要]自我意识的完善是一个不断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一个伴随我们生命全程的过程.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制约着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在人格优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强大的动力功能.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是人类自身内在的一 ...

  • 自我完善与成长
  • 四.自我完善与成长 1. 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已.自己与他人,自己与周同环境关系的认识,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个包含认知.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能的.完整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它具有目的性,社会性.能动性等特点.对个性的形成.发展起着调节.监督.校正的作用,一般来说,它 ...

  •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探析
  •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探析 [摘要]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自我意识不成熟的一个特殊阶段.文章分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及其分化.自我意识的矛盾特点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自我意识健康发展.促使自我意识更加完善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意识 发展趋势 引导 自我意识是心理 ...

  • 初中生自我控制的培养
  • 初中生自我控制的培养 摘 要:自我控制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十分重要.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此时个体的生理发生巨大变化,同时心理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矛盾性和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性.本文从从家庭.学校.社会综合提高学生自我控制的意识,以及开展相应训练活动--认知.情绪和行为,并树立自我控制榜样--家长.教师 ...

  • 培养良好自我意识_探究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有效方法结题
  • < 培养良好自我意识,探究初中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有效方法 > 结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 培养良好自我意识,探究初中学生健康人格有效方法 > 课题立项时间:2009年10月 关键词:良好自我意识 健康人格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培养"断奶期"学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