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座右铭:个体有短板.人性有弱点.社会非理性.文化非线性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其小说《双城记》中,说过一句名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句话很传神,对形容当今社会同样适合。今天,我们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如何认知和适应,还是应当打磨一定方法论,以便随时适用。为此,我给自己写下的座右铭是:个体有短板,人性有弱点,社会非理性,文化非线性。

《双城记》

一、个体有短板。我刚参加工作那会,性格十分内向和自卑,每遇上司领导,必为其全能形象所慑服,在其面前噤如寒蝉、唯唯诺诺。后来调到领导身边工作,逐渐发现,领导也是人,有其与生俱来、无法克服的缺点,自此我心释然,面对领导不再自卑。同时,广泛阅读各种名人传记,更是让我明白,任何人都有其短板,自此不再迷信和崇拜权威。总之,个体有短板这句提示语,长期以来,对于我克服人格障碍,破除权威迷信,树立平等意识,构建独立人格,提高智商能力,很有帮助。

《七宗罪》

二、人性有弱点。这一条,源自美国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著述《人性的弱点》的书名。对于人性,我原本持性善论,这归功于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的首句,人之初性本善。后来,转行从事法律工作,接触较多纠纷与案件,了解到人性阴暗的一面。也看过一部美国电影《七宗罪》,其将基督教所指的人性七宗罪,即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愤怒等,用悬疑故事予以展示,让我心有戚戚焉。逐渐认识到,人性有善恶两面,如同硬币之有正反两面一样;而且,从社会自组织角度看,性善论不利社会建构有效的管理制度,东方文明应当吸纳西文化的性恶论。同时,由于职业的关系,当时对日本导演黑泽明执导的电影《罗生门》很有感触,其用黑白画面、简单故事描述的人性逻辑,直抵人心。这部片子揭示:人是利益动物,其言说的事实是其利益关系的投射,因而必然是真与假的混合体。其实,人性恶,是对人性有弱点这一判断的特殊表述形式。因而,人性有弱点这句提示语,对我们认识、理解、接纳、适应社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提高情商能力,较有帮助。

《罗生门》

三、社会非理性。过去,总相信这人世间,必有一个像苍天上帝、公道正义、自然法则、人心向背、历史必然之类的终级事物或规律,在冥冥之中掌控、决定和安排一切。现在明白,没有这样万能的东西,那些所谓终极事物或规律,都是人类为了适应自我组织与管理的需要,给自己讲故事虚构出来的东西。这世间,只是无数个系统的多样组合,总是无序运动,不断变化熵值。其中,所谓人类社会,即人类自组织系统,其背后并无终极真理,更无有终极理性。资迅的发达的时代,电影艺术可为我们再现那些真现存在的非理性事实。如《战火屠城》反映1975年红色高棉大屠杀,《卢旺达饭店》反映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而一部德国电影《浪潮》则反映,一个小的社会群体如何被有计划地引导为非理性组织,据称该片系根据一个真实的校园实验事实改编。所以,社会非理性这句提示语,对于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保持头脑清醒,破除迷信,抵御诱惑,避免陷入歧途,尽量少走弯路,很有益处。

《浪潮》

四、文化非线性。这是近些年才得以形成的认识结论,机缘来自于在网上看到关于玛雅文明的介绍:其拥有高度发达的天文历算技术、建筑建造技术,但并无金属及车轮技术。此说明,文明发展并非一定就是线性关系。那种以为人类文明呈线性关系发展的认识,是在西方科学文明背景下的短视陋见。因之,形成如下判断:第一,西方科学文明只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偶然与特例。人类各文明之间,如果存在于相互隔离的时空、各自永续发展,则科学文明不一定是非科学文明发展方向与归宿。第二,西方科学文明的发展结果,导致其侵略与碾其他非科学文明的。当这两种文明遭遇时,必然是非科学文明遭受碾压甚至灭亡,这不是文明之间的好坏及是非问题,而是生存问题。第三,两种文明的交织,非科学文明部分接受科学文明,形成了特殊的文明形态,即混搭文明。同时,随着科技与经济形态的变化,西方科学文明也改变策略,其乐见混搭文明的存在并从中获利。而混搭文明,则强调其非科学文明的特质与传统,以保留其独立性。混搭文明将长期经受两种文明力量矛盾冲突形成的撕裂痛苦,其负重状态不利于与科学文明较量抗衡。总之,文化的非线性,对我们理解文明的冲突,正视中华文明的处境,较有益处。

玛雅文明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其小说《双城记》中,说过一句名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句话很传神,对形容当今社会同样适合。今天,我们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如何认知和适应,还是应当打磨一定方法论,以便随时适用。为此,我给自己写下的座右铭是:个体有短板,人性有弱点,社会非理性,文化非线性。

《双城记》

一、个体有短板。我刚参加工作那会,性格十分内向和自卑,每遇上司领导,必为其全能形象所慑服,在其面前噤如寒蝉、唯唯诺诺。后来调到领导身边工作,逐渐发现,领导也是人,有其与生俱来、无法克服的缺点,自此我心释然,面对领导不再自卑。同时,广泛阅读各种名人传记,更是让我明白,任何人都有其短板,自此不再迷信和崇拜权威。总之,个体有短板这句提示语,长期以来,对于我克服人格障碍,破除权威迷信,树立平等意识,构建独立人格,提高智商能力,很有帮助。

《七宗罪》

二、人性有弱点。这一条,源自美国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著述《人性的弱点》的书名。对于人性,我原本持性善论,这归功于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的首句,人之初性本善。后来,转行从事法律工作,接触较多纠纷与案件,了解到人性阴暗的一面。也看过一部美国电影《七宗罪》,其将基督教所指的人性七宗罪,即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愤怒等,用悬疑故事予以展示,让我心有戚戚焉。逐渐认识到,人性有善恶两面,如同硬币之有正反两面一样;而且,从社会自组织角度看,性善论不利社会建构有效的管理制度,东方文明应当吸纳西文化的性恶论。同时,由于职业的关系,当时对日本导演黑泽明执导的电影《罗生门》很有感触,其用黑白画面、简单故事描述的人性逻辑,直抵人心。这部片子揭示:人是利益动物,其言说的事实是其利益关系的投射,因而必然是真与假的混合体。其实,人性恶,是对人性有弱点这一判断的特殊表述形式。因而,人性有弱点这句提示语,对我们认识、理解、接纳、适应社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提高情商能力,较有帮助。

《罗生门》

三、社会非理性。过去,总相信这人世间,必有一个像苍天上帝、公道正义、自然法则、人心向背、历史必然之类的终级事物或规律,在冥冥之中掌控、决定和安排一切。现在明白,没有这样万能的东西,那些所谓终极事物或规律,都是人类为了适应自我组织与管理的需要,给自己讲故事虚构出来的东西。这世间,只是无数个系统的多样组合,总是无序运动,不断变化熵值。其中,所谓人类社会,即人类自组织系统,其背后并无终极真理,更无有终极理性。资迅的发达的时代,电影艺术可为我们再现那些真现存在的非理性事实。如《战火屠城》反映1975年红色高棉大屠杀,《卢旺达饭店》反映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而一部德国电影《浪潮》则反映,一个小的社会群体如何被有计划地引导为非理性组织,据称该片系根据一个真实的校园实验事实改编。所以,社会非理性这句提示语,对于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保持头脑清醒,破除迷信,抵御诱惑,避免陷入歧途,尽量少走弯路,很有益处。

《浪潮》

四、文化非线性。这是近些年才得以形成的认识结论,机缘来自于在网上看到关于玛雅文明的介绍:其拥有高度发达的天文历算技术、建筑建造技术,但并无金属及车轮技术。此说明,文明发展并非一定就是线性关系。那种以为人类文明呈线性关系发展的认识,是在西方科学文明背景下的短视陋见。因之,形成如下判断:第一,西方科学文明只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偶然与特例。人类各文明之间,如果存在于相互隔离的时空、各自永续发展,则科学文明不一定是非科学文明发展方向与归宿。第二,西方科学文明的发展结果,导致其侵略与碾其他非科学文明的。当这两种文明遭遇时,必然是非科学文明遭受碾压甚至灭亡,这不是文明之间的好坏及是非问题,而是生存问题。第三,两种文明的交织,非科学文明部分接受科学文明,形成了特殊的文明形态,即混搭文明。同时,随着科技与经济形态的变化,西方科学文明也改变策略,其乐见混搭文明的存在并从中获利。而混搭文明,则强调其非科学文明的特质与传统,以保留其独立性。混搭文明将长期经受两种文明力量矛盾冲突形成的撕裂痛苦,其负重状态不利于与科学文明较量抗衡。总之,文化的非线性,对我们理解文明的冲突,正视中华文明的处境,较有益处。

玛雅文明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相关内容

  • [荷马史诗]体现的古希腊文明特点
  • <荷马史诗>体现的古希腊文明特点 作者:王郁 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12期 摘要: 古希腊在诗歌.神话寓言.戏剧等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对古希腊文学名著<荷马史诗>中所表现的突出思想内容和特点进行解读与分析,探索古希腊文学特点和所反映的古希腊文明特征 ...

  •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新阐释 [摘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人类文化中有关人生观的思想评析,对中西文化 进行概要比较,对当代社会特点加以分析,从而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进行新的阐释,对其中的一些重要关系,诸如个性发展和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奉献与享受的关 ...

  • 心理与国际关系:个体心理分析的理论与实践
  • 发布时间:2004-02-28 文章来源:作者发布 文章作者:尹继武 [内容提要] 国际关系主流理论以权力.制度和文化为分析路径,着重于单位和体系层次的国际关系分析,但往往忽视了对个体及心理微观视角的审视.国际关系心理学中的个体心理分析理论弥补了这一缺陷,集中探讨了个体心理因素与国际关系因素之间的互 ...

  • [影视作品分析]
  • 影视作品分析 一.戏剧编排的内核-- 性格与伦理 在中国当代电影中,伦理永远是无法绕过的话题. 伦理具体可分为 家庭伦理/宗教伦理(一次别离)/社会伦理(法律道德) 而在西方电影中,更强调个人张扬个性.释放魅力. 这种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对于伦理问题的不同看法与解读. 中国伦理叙事编年 ...

  • 浪漫与古典--林语堂,梁实秋散文风格比较
  • 浪漫与古典 --林语堂,梁实秋散文风格比较 [摘要]林语堂,梁实秋都是属于闲适派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散文都充满了灵性,幽默,闲适的特点.风格差异林氏潇洒自如自在,梁氏严肃雅致自安,都颇能让人回味,而得到社会的广大承认,本文从其创作风格进行了比较从而探究两人的散文特点. [关键词]林语堂 梁实秋 散文风 ...

  • 人本主义论文
  • 答卷封面 (COVER) 课程名称(Subject ):人本精神与西方文学 系别 (Department): 基础科学学院 专业 (Major):汉语言文学 姓名 (Name):赵先红 学号 (Student's Number): [1**********]8 人本主义在莎士比亚悲剧艺术中的艰难抉择 ...

  • 新现代泰罗主义述评
  • 第27卷第4期 2005年4月外国经济与管理 Foreign Economies &Management Vol. 27No. 4 Apr. 2005 中图分类号:F270.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950(2005) 0420015Ο07 新现代泰罗主义述评 罗 珉(西南 ...

  • 张志伟 青少年人格划分及培养对策
  • 青少年人格划分及培养对策 人格是一个极为广阔.复杂的心理现象,个体的人格表现也十分复杂和广泛.为了有针对性的实施人格教育,有必要对青少年人格进行类型划分.下面本着力求反映我国青少年人格真相的原则,运用系统归纳和分析组合的方法,对我国青少年学生日常生活心理.行为诸方面的种种人格表现进行归类划分: 1. ...

  • 老舍北京精神
  •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 创新 包容 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在学习贯彻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