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设计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椭圆的性质,能根据性质正确地作出椭圆草图;掌握椭圆中 a 、b 、c 的几何意义及相互关系;

(2) 通过对椭圆标准方程的讨论,使学生知道在解析几何中是怎样用代数方法研究曲线性质的,逐步领会解析法(坐标法)的思想。

(3) 能利用椭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德育目标:

(1)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活动,亲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使学生领悟其中所蕴涵 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体验探索中的成功和快乐,使学生在探索中喜欢数学、欣赏数学。

(2)通过“神舟7号”飞天圆梦,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3)培养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积极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椭圆性质的探索过程及性质的运用。

【教学难点】利用曲线方程研究椭圆性质的方法及离心率的概念。

【教学方法】发现探究式

【教学组织方式】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师生共同探究相结合。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展示“神舟 七号”飞船在变轨前绕地球运 行的模拟图):

2008.9.25,是我国航天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神舟 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实现了几代中国人遨游太空的梦想,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们知道,飞船绕地运行了十四圈,在变轨前的四圈中,是沿着以地球中 心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如果告诉你飞船飞离地球表面最近和最远的距 离,即近地点距地面的距离和远地点距地面的距离,如何确定飞船运行的轨道方 程?要想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就有必要对椭圆做深入的研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 探求椭圆的性质。(引出课题)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谁能说说椭圆的标准方程(学生回答)。

二.探索研究

1. 范围

教师:同学们继续观察椭圆,如果分别过A 1、A 2作y 轴的平行线,过B 1、 B 2作x 轴的平行线(课件展示),同学们能发现什么?

学生能答出:椭圆围在一个矩形内。

教师补充完整:椭圆位于四条直线x=±a, y=±b 所围成的矩形里,说明椭圆

是有范围的。 x 2y 2

教师:下面我们想办法再用方程2+2=1(a>b>0)来证明这一结论的正确a b

性。启发学生,用方程讨论图形的范围就是确定方程中x 、y 的取值范围。

从方程的结构特点出发,师生共同分析,给出证明过程。 x 2y 2

由2+2=1,利用两个实数的平方和为1,结合不等式知识得, a b

x 2≤a 2且y 2≤b 2, 则有|x |≤a, |y |≤b, 所以-a ≤x ≤a,-b ≤y ≤b 。

2.对称性的发现与证明

教师:椭圆的图形给人们以视觉上的美感(课件展示椭圆),如果我们沿焦 点所在的直线上下对折,沿两焦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左右对折,大家猜想椭圆可能有什么性质?(学生动手折纸,课前教师要求学生把上节学习椭圆定义时画的椭圆拿来。)

学生们基本上能发现椭圆的轴对称性。

教师:除了轴对称性外,还可能有什么对称性呢?

稍作提示容易发现中心对称性。

教师:这仅仅是由观察、猜想得到的结果,怎样用方程证明它的对称性? 师生讨论后,需要建立坐标系,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不妨建立焦点在x x 2y 2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坐标系,它的方程就是2+2=1。 a b

教师:这节课就以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例来研究椭圆的性质。 教师:这样建立的坐标系对称轴恰好重合于坐标轴,我们先证椭圆关于y 轴对称。

为了证明对称性,先作如下铺垫:(一起回顾)

教师:在第一册学过,曲线关于y 轴对称是指什么呢?

学生:曲线上的每一点关于y 轴的对称点仍在曲线上。

教师:要证曲线上每一点关于y 轴的对称点仍在曲线上,只要证明----- 学生:曲线上任意一点关于y 轴的对称点仍在曲线上。

在学生尝试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当他们难以把握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向,难以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时,这就需要教师适时进行启发点拨。

教师:同学们阅读教材中椭圆对称性的证明过程,仔细体会并思考“为什么把x 换成-x 时,方程不变,则椭圆关于y 轴对称”。

请一位学生讲解椭圆对称性的证明过程,以此来训练学生表述的逻辑性、完整性和推理的严谨性。

教师对学生的证明进行评价。

教师:用类似的方法可以证明椭圆关于x 轴对称, 关于原点对称。课件展示x 2y 2

对称性并总结:方程2+2=1表示的椭圆,坐标轴是其对称轴,原点是其对称a b

中心. 从而椭圆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 有一个对称中心(简称中心).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环节进行反思,即通过建立坐标系,用椭圆的方程研究椭圆的性质,这种方法我们今后经常用到。

投影显示下图及问题

问题:图中的椭圆有对称轴和中心吗?

指导学生思考讨论后获取共识:坐标系是用来研究曲线的重要工具,而椭圆的对称性是椭圆本身固有的性质,无论椭圆在坐标系的什么位置,它都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有一个中心,与坐标系的选取无关。(此问题也为后面研究平移变换埋下伏笔)。

3. 顶点的发现与确定

教师:我们研究曲线,常常需要根据曲线上特殊点的位置来确定曲线的位置。 教师提问:你认为椭圆上哪几个点比较特殊?

由学生观察容易发现,椭圆上存在着四个特殊点,这四个点就是椭圆与坐标 轴的交点,同时也是椭圆与它的对称轴的交点。

教师启发学生与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抛物线)的顶点作类比,并给出椭圆的顶点定义。

教师:能根据方程确定这四个顶点的坐标吗?

由学生自主探究, 求出四个顶点坐标。即令x=0,得 y=±b ,因此B 1(0,-b),

B 2(0,b) ,令y=0,得x=±a ,因此A 1 (-a,0), A2(a,0)。

结合图形指出长轴、短轴、长轴长、短轴长、长半轴长、短半轴长,半焦距,点明方程中a 、b 和c 的几何意义和数量关系。

由学生探究得出椭圆的一个焦点F 2到长轴两端点A 1 , A2的距离分别为a+c

和a-c 。教师指出,这在解决天体运行中的有关实际问题时经常用到。

4.离心率

教师:我们在学习椭圆定义时,用同样长的一条细绳画出的椭圆形状一样 吗?

同学们能回答出:不一样,有的圆一些,有的扁一些。

请同学们思考:椭圆的圆扁程度究竟与哪些量有关呢?

课件动画演示

此时学生展开讨论,可能有的说与a 、c 有关,也可能说与a 、b 有关等等。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从演示实验观察到由于椭圆位于直线x=±a,y=±b 围成的矩形 里,矩形的变化对椭圆形状的影响。

矩形越狭长,椭圆越扁;矩形越接近于正方形,椭圆越接近于圆;当矩形变为正方形时,即a=b时, 椭圆变为圆。

即当比值b b 越小,椭圆越扁;比值越大,椭圆越接近于圆。 a a

b c b c 2a 2-c 2a 2-c 2

由于 ===,所以当越大时,越小,椭圆-() a a a a a a 2

c b c 越小时,越大,椭圆越接近于圆。把比值e =叫椭圆的离心率,a a a

分析出离心率的范围:0<e <1。

结论:椭圆在- a<x <a ,-b <x <b 内,离心率e 越大,它就越扁;离心率e 越接近于0,它就越接近于圆。所以说离心率是描述椭圆圆扁程度的量。

b c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比值、的大小都能反映椭圆的圆扁程度,为什a a

c 么定义是椭圆的离心率呢?因为a 、c 这两个量是椭圆定义中固有的,是决定a

c 椭圆形状最关键的要素,随着今后的学习可以看到还有更重要的几何意义。 a

三.巩固与创新应用 越扁;当

例1求椭圆 16x 2+25y 2=400 的长轴长、短轴长、离心率和顶点,并画出它的草图。

本题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前一部分由学生口述求解过程,后一部分由教师 介绍画椭圆草图的方法(考虑到画草图对学生来说比较实用)。

解:由于a=5, b=4 ,c=25-16=3

椭圆的长轴长2a=10,短轴长2b=8

c 3 离心率e== a 5

因为焦点在x 轴上,所以椭圆的四个顶点的坐标是

(-5,0)、(5,0)、(0,-4)、(0,4)

教师:根据椭圆的性质,可以快捷地画出反映椭圆基本形状和大小的草图,方法如下:(课件展示)

首先确定椭圆的四个顶点,其次画出表示范围的矩形框,然后画出椭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最后根据对称性用平滑的曲线将四个顶点连成一个椭圆的基本图形。

教师提醒学生:画图时注意椭圆的对称性和顶点附近的平滑性。

学生根据画草图的方法画出上述方程表示的椭圆。

教师说明,如果需要比较准确地画出椭圆,可以按教材例1那样,用描点法 画出椭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再根据对称性画出整个椭圆(要求学生课下阅读教材中的描点法作图)。

x 2y 2

练习:如果把例1中的椭圆方程改为+=1,则长轴长、短轴长、离心1625

率和顶点有什么变化。

此处是一个创新点,培养学生用类比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通过与上题

做比较,使学生体会到椭圆的性质是其本身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与坐标系的选取无关。

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因为长轴位置发生变化而导致顶点坐标出错,教师要予以纠正。(此题用实物投影展示或由学生到黑板板书)

例2 我国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在变轨前是沿以地球的中心F 2为一个焦 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已知它的近地点A (离地面最近的点)距地面约为200km, 远地点B (离地面最远的点)距地面约为350km ,地球半径为6371km 并且F 2、

A 、B 在同一直线上,求飞船运行的轨道方程。(结果精确到0.01km )

设置本题的主要意图是:第一, 为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为满足中等及中等以上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师生共同分析:先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求神舟五号飞船的轨道方程,就是求椭圆的方程)。

教师:求椭圆的方程又需要先做什么呢?(建立坐标系)。

怎样建系?(以过A 、B 的直线为x 轴,F 2为椭圆的右焦点,记F 1为左焦点x 2y 2

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课件上作图、建系)则它的标准方程为2+2=1 a b (a>b>0)。

下面确定a 、b 的值,题中提供的信息是近地点、远地点到地面的距离以及地球的半径,由这些条件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对照图形认真思考,相互讨论由学生得出解法。

|F 2 A |=6371+200 ,|F 2 B |=6371+350

又∵|F 2 A |=|o A |-|oF 2|=a-c

因此, 有 a-c=|o A |-|oF 2|=|F 2 A |=6371+200=6571

同理, 得 a+c=|o B|+|oF 2|=|F 2B |=6371+350=6721

解得 a=6646, c=75

b 2=a2-c 2=(a+c)(a-c)=44163691≈6645.582 x 2y 2

因此,飞船的轨道方程为+=1 664626645. 582

学生可能出现的另一种解法:

由2a =|AB |=|BN |+|NM |+|MA |

=350+2×6371+200

∴ a =6646

c =|oF 2|=|o A |-|F 2 A |

=6646-6371-200=75

以下做法同上。

计算过程由学生用计算器求得。

教师最后课件展示:用计算机画出飞船运行的

轨迹。

四.总结提炼

教师:通过这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和方法两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反思自己学习过程的意识)

1. 知识总结:本节课我们讨论了椭圆的四个简单性质, 掌握这些性质是解决有关问题的基础。

2. 数学思想:本节主要用到数形结合、猜想、类比的思想方法,平时学习中 注意运用。

3. 数学方法:掌握利用曲线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重要方法——解析法(坐标法),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椭圆也适用于后续课程中的其它曲线。

五. 课外阅读

课本43页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

板书设计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椭圆的性质,能根据性质正确地作出椭圆草图;掌握椭圆中 a 、b 、c 的几何意义及相互关系;

(2) 通过对椭圆标准方程的讨论,使学生知道在解析几何中是怎样用代数方法研究曲线性质的,逐步领会解析法(坐标法)的思想。

(3) 能利用椭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德育目标:

(1)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活动,亲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使学生领悟其中所蕴涵 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体验探索中的成功和快乐,使学生在探索中喜欢数学、欣赏数学。

(2)通过“神舟7号”飞天圆梦,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3)培养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积极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椭圆性质的探索过程及性质的运用。

【教学难点】利用曲线方程研究椭圆性质的方法及离心率的概念。

【教学方法】发现探究式

【教学组织方式】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师生共同探究相结合。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展示“神舟 七号”飞船在变轨前绕地球运 行的模拟图):

2008.9.25,是我国航天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神舟 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实现了几代中国人遨游太空的梦想,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们知道,飞船绕地运行了十四圈,在变轨前的四圈中,是沿着以地球中 心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如果告诉你飞船飞离地球表面最近和最远的距 离,即近地点距地面的距离和远地点距地面的距离,如何确定飞船运行的轨道方 程?要想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就有必要对椭圆做深入的研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 探求椭圆的性质。(引出课题)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谁能说说椭圆的标准方程(学生回答)。

二.探索研究

1. 范围

教师:同学们继续观察椭圆,如果分别过A 1、A 2作y 轴的平行线,过B 1、 B 2作x 轴的平行线(课件展示),同学们能发现什么?

学生能答出:椭圆围在一个矩形内。

教师补充完整:椭圆位于四条直线x=±a, y=±b 所围成的矩形里,说明椭圆

是有范围的。 x 2y 2

教师:下面我们想办法再用方程2+2=1(a>b>0)来证明这一结论的正确a b

性。启发学生,用方程讨论图形的范围就是确定方程中x 、y 的取值范围。

从方程的结构特点出发,师生共同分析,给出证明过程。 x 2y 2

由2+2=1,利用两个实数的平方和为1,结合不等式知识得, a b

x 2≤a 2且y 2≤b 2, 则有|x |≤a, |y |≤b, 所以-a ≤x ≤a,-b ≤y ≤b 。

2.对称性的发现与证明

教师:椭圆的图形给人们以视觉上的美感(课件展示椭圆),如果我们沿焦 点所在的直线上下对折,沿两焦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左右对折,大家猜想椭圆可能有什么性质?(学生动手折纸,课前教师要求学生把上节学习椭圆定义时画的椭圆拿来。)

学生们基本上能发现椭圆的轴对称性。

教师:除了轴对称性外,还可能有什么对称性呢?

稍作提示容易发现中心对称性。

教师:这仅仅是由观察、猜想得到的结果,怎样用方程证明它的对称性? 师生讨论后,需要建立坐标系,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不妨建立焦点在x x 2y 2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坐标系,它的方程就是2+2=1。 a b

教师:这节课就以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例来研究椭圆的性质。 教师:这样建立的坐标系对称轴恰好重合于坐标轴,我们先证椭圆关于y 轴对称。

为了证明对称性,先作如下铺垫:(一起回顾)

教师:在第一册学过,曲线关于y 轴对称是指什么呢?

学生:曲线上的每一点关于y 轴的对称点仍在曲线上。

教师:要证曲线上每一点关于y 轴的对称点仍在曲线上,只要证明----- 学生:曲线上任意一点关于y 轴的对称点仍在曲线上。

在学生尝试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当他们难以把握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向,难以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时,这就需要教师适时进行启发点拨。

教师:同学们阅读教材中椭圆对称性的证明过程,仔细体会并思考“为什么把x 换成-x 时,方程不变,则椭圆关于y 轴对称”。

请一位学生讲解椭圆对称性的证明过程,以此来训练学生表述的逻辑性、完整性和推理的严谨性。

教师对学生的证明进行评价。

教师:用类似的方法可以证明椭圆关于x 轴对称, 关于原点对称。课件展示x 2y 2

对称性并总结:方程2+2=1表示的椭圆,坐标轴是其对称轴,原点是其对称a b

中心. 从而椭圆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 有一个对称中心(简称中心).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环节进行反思,即通过建立坐标系,用椭圆的方程研究椭圆的性质,这种方法我们今后经常用到。

投影显示下图及问题

问题:图中的椭圆有对称轴和中心吗?

指导学生思考讨论后获取共识:坐标系是用来研究曲线的重要工具,而椭圆的对称性是椭圆本身固有的性质,无论椭圆在坐标系的什么位置,它都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有一个中心,与坐标系的选取无关。(此问题也为后面研究平移变换埋下伏笔)。

3. 顶点的发现与确定

教师:我们研究曲线,常常需要根据曲线上特殊点的位置来确定曲线的位置。 教师提问:你认为椭圆上哪几个点比较特殊?

由学生观察容易发现,椭圆上存在着四个特殊点,这四个点就是椭圆与坐标 轴的交点,同时也是椭圆与它的对称轴的交点。

教师启发学生与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抛物线)的顶点作类比,并给出椭圆的顶点定义。

教师:能根据方程确定这四个顶点的坐标吗?

由学生自主探究, 求出四个顶点坐标。即令x=0,得 y=±b ,因此B 1(0,-b),

B 2(0,b) ,令y=0,得x=±a ,因此A 1 (-a,0), A2(a,0)。

结合图形指出长轴、短轴、长轴长、短轴长、长半轴长、短半轴长,半焦距,点明方程中a 、b 和c 的几何意义和数量关系。

由学生探究得出椭圆的一个焦点F 2到长轴两端点A 1 , A2的距离分别为a+c

和a-c 。教师指出,这在解决天体运行中的有关实际问题时经常用到。

4.离心率

教师:我们在学习椭圆定义时,用同样长的一条细绳画出的椭圆形状一样 吗?

同学们能回答出:不一样,有的圆一些,有的扁一些。

请同学们思考:椭圆的圆扁程度究竟与哪些量有关呢?

课件动画演示

此时学生展开讨论,可能有的说与a 、c 有关,也可能说与a 、b 有关等等。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从演示实验观察到由于椭圆位于直线x=±a,y=±b 围成的矩形 里,矩形的变化对椭圆形状的影响。

矩形越狭长,椭圆越扁;矩形越接近于正方形,椭圆越接近于圆;当矩形变为正方形时,即a=b时, 椭圆变为圆。

即当比值b b 越小,椭圆越扁;比值越大,椭圆越接近于圆。 a a

b c b c 2a 2-c 2a 2-c 2

由于 ===,所以当越大时,越小,椭圆-() a a a a a a 2

c b c 越小时,越大,椭圆越接近于圆。把比值e =叫椭圆的离心率,a a a

分析出离心率的范围:0<e <1。

结论:椭圆在- a<x <a ,-b <x <b 内,离心率e 越大,它就越扁;离心率e 越接近于0,它就越接近于圆。所以说离心率是描述椭圆圆扁程度的量。

b c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比值、的大小都能反映椭圆的圆扁程度,为什a a

c 么定义是椭圆的离心率呢?因为a 、c 这两个量是椭圆定义中固有的,是决定a

c 椭圆形状最关键的要素,随着今后的学习可以看到还有更重要的几何意义。 a

三.巩固与创新应用 越扁;当

例1求椭圆 16x 2+25y 2=400 的长轴长、短轴长、离心率和顶点,并画出它的草图。

本题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前一部分由学生口述求解过程,后一部分由教师 介绍画椭圆草图的方法(考虑到画草图对学生来说比较实用)。

解:由于a=5, b=4 ,c=25-16=3

椭圆的长轴长2a=10,短轴长2b=8

c 3 离心率e== a 5

因为焦点在x 轴上,所以椭圆的四个顶点的坐标是

(-5,0)、(5,0)、(0,-4)、(0,4)

教师:根据椭圆的性质,可以快捷地画出反映椭圆基本形状和大小的草图,方法如下:(课件展示)

首先确定椭圆的四个顶点,其次画出表示范围的矩形框,然后画出椭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最后根据对称性用平滑的曲线将四个顶点连成一个椭圆的基本图形。

教师提醒学生:画图时注意椭圆的对称性和顶点附近的平滑性。

学生根据画草图的方法画出上述方程表示的椭圆。

教师说明,如果需要比较准确地画出椭圆,可以按教材例1那样,用描点法 画出椭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再根据对称性画出整个椭圆(要求学生课下阅读教材中的描点法作图)。

x 2y 2

练习:如果把例1中的椭圆方程改为+=1,则长轴长、短轴长、离心1625

率和顶点有什么变化。

此处是一个创新点,培养学生用类比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通过与上题

做比较,使学生体会到椭圆的性质是其本身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与坐标系的选取无关。

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因为长轴位置发生变化而导致顶点坐标出错,教师要予以纠正。(此题用实物投影展示或由学生到黑板板书)

例2 我国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在变轨前是沿以地球的中心F 2为一个焦 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已知它的近地点A (离地面最近的点)距地面约为200km, 远地点B (离地面最远的点)距地面约为350km ,地球半径为6371km 并且F 2、

A 、B 在同一直线上,求飞船运行的轨道方程。(结果精确到0.01km )

设置本题的主要意图是:第一, 为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为满足中等及中等以上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师生共同分析:先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求神舟五号飞船的轨道方程,就是求椭圆的方程)。

教师:求椭圆的方程又需要先做什么呢?(建立坐标系)。

怎样建系?(以过A 、B 的直线为x 轴,F 2为椭圆的右焦点,记F 1为左焦点x 2y 2

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课件上作图、建系)则它的标准方程为2+2=1 a b (a>b>0)。

下面确定a 、b 的值,题中提供的信息是近地点、远地点到地面的距离以及地球的半径,由这些条件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对照图形认真思考,相互讨论由学生得出解法。

|F 2 A |=6371+200 ,|F 2 B |=6371+350

又∵|F 2 A |=|o A |-|oF 2|=a-c

因此, 有 a-c=|o A |-|oF 2|=|F 2 A |=6371+200=6571

同理, 得 a+c=|o B|+|oF 2|=|F 2B |=6371+350=6721

解得 a=6646, c=75

b 2=a2-c 2=(a+c)(a-c)=44163691≈6645.582 x 2y 2

因此,飞船的轨道方程为+=1 664626645. 582

学生可能出现的另一种解法:

由2a =|AB |=|BN |+|NM |+|MA |

=350+2×6371+200

∴ a =6646

c =|oF 2|=|o A |-|F 2 A |

=6646-6371-200=75

以下做法同上。

计算过程由学生用计算器求得。

教师最后课件展示:用计算机画出飞船运行的

轨迹。

四.总结提炼

教师:通过这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和方法两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反思自己学习过程的意识)

1. 知识总结:本节课我们讨论了椭圆的四个简单性质, 掌握这些性质是解决有关问题的基础。

2. 数学思想:本节主要用到数形结合、猜想、类比的思想方法,平时学习中 注意运用。

3. 数学方法:掌握利用曲线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重要方法——解析法(坐标法),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椭圆也适用于后续课程中的其它曲线。

五. 课外阅读

课本43页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

板书设计


相关内容

  •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说课稿
  •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说课稿 郧西县第一中学 耿家茂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专家.老师们,你们好!我是郧西县第一中学的耿家茂.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对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这节课的整体构思进行阐述,希望你们不吝赐教. 一.教学目标及目标分析 1. 教学目标: (1)记忆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 ...

  • 圆锥曲线与方程教案
  •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高二 课 题 科目:数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授课人: 第1 课时1. 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掌握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2. 通过椭圆的概念引入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索能力,三维目标熟练掌握解决解析问题的方法-坐标法. 3.通过对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学习 ...

  • 椭圆的几何性质3教案
  •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教学目标:1. 掌握椭圆的几何性质, 掌握椭圆中a .b .c .e 的几何意义, 以及a . b .c .e 的相互关系. 2. 理解坐标法中根据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的一般方法. 3. 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椭圆的几何性质 2.用解析法研究曲线的几何性 ...

  • 圆锥曲线教案
  • 课 题: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1) 教学目的: 12.熟练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会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出椭圆的草图并确定椭圆 34.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教学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 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 具教学过程: ...

  •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形状
  •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自我介绍: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的名字叫000,来自四川师范大学,我申报的学科是高中数学.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 ...

  • 初中信息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_八年级下册-教案
  • 课 题: 第一课 几何画板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了解几何画板界面 2.能用几何画板画一些基本图形 3.学会将自制的画板文件存盘 教学重点: 1.用几何画板画基本图形 2.要求学生注意状态栏的变化 教学难点:几何画板基本图形的制作方法 教学方法:边讲边操作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今天这节课, ...

  •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最新目录
  •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1.3 算法案例 必修一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1 指数函数 2.2 对数函数 2.3 幂函数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3.1 函数与方程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第二 ...

  • 人教版高中数学目录
  • 新课标A 版 必修1--5 选修1-1 ,1-2 选修2-1 ,2-2,2-3 选修3-1,3-3,3-4 选修4-1,4-2,4-4,4-5,4-6,4-7,4-9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实习作业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二章 基本 ...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目录
  •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阅读与思考 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1.2 函数及其表示 阅读与思考 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绘制函数图象 实习作业 小结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1 指数函数 信息技术应用 借助信息技术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