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_难经_脉法中的_独取寸口_

DOI:10. 16294/j.cn k i . 1007-659x. 1997. 06. 020

第21卷 第6期 1997年11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N ov. 1997Nov. 21, N o. 6

关于《难经》脉法中的“独取寸口”

陈 婷 公秀珍12

           1 山东中医药大学1996年级硕士研究生 250014

2 山东省蒙阴县人民医院 276200

    关键词 难经 脉法 独取寸口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 221. 9

  《难经》是祖国古典医籍之一, 与《黄帝内

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并称中医

学四大经典著作。作为一部重要的理论典籍,

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三国时吴·吕广始为

之作注。唐·杨玄操称此书为“医经之心髓,

救疾之枢机”(《难经集注·序》) 。本文仅就

《难经》中“独取寸口”理论作以阐释。

1 “独取寸口”的内容

《难经》在古代十二经皆有动脉以切脉诊

断的基础上, 单独选择两手寸口太阴经的动

脉, 作为切脉部位, 提出了“寸口脉为脉之大

要会……五脏六腑之所终始”的理论, 首创

寸、关、尺三部定位, 及寸、关、尺、浮、中、沉三

部九候, 并提出“脉有三部, 部有四经”以及十

二经脉在寸、关、尺、的相应部位等一整套切

脉诊法, 初步形成了“独取寸口”的较为系统

的理论体系。

“独取寸口”的内容, 主要见于《难经》第

一难、第二难和第十八难。

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 独取寸口以

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 何谓也? 然:寸口

者, 脉之大会, 手太阴之脉动也……寸口者,

五脏六腑之所终始, 故法取于寸口也”。此难

明确提出了“独取寸口”切脉法。寸口是手太

阴经动脉搏动之处。在寸口部位切脉, 可以测

候全身经脉气血的基本情况。开篇立意。正

如滑寿所云:“此越人立问之意, 所以独取夫

寸口, 而后世宗之, 为不易之法。著之篇首, 乃

开卷第一义也”。二难曰:“脉有尺寸, 何谓也?

然, 尺寸者, 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 是尺

内, 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 是寸内, 阳之所

治也。故分寸为尺, 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

寸, 阳得寸内九分, 尺寸终始, 一寸九分, 故日尺寸也。”此难明确将寸口脉分成寸、关、尺三部, 这是《难经》的一个首创。十八难曰:“脉有三部, 部有四经。手有太阴阳明, 足有太阳少阴, 为上下部, 何谓也? 手太阴阳明, 金也。足少阴太阳, 水也。金生水, 水流下行而不能上, 故在下部也。足厥阴少阳, 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 火炎上行而不能下, 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 生足太阴阳明土, 土主中宫, 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生养者也。”此段经文以五行相生之说为依据指出了经脉脏腑的寸、关、尺三部归属。即手少阴经属心, 手太阳经属小肠, 在寸部; 足太阴经属脾, 足阳明经属胃, 在关部; 足少阴经属肾, 足太阳经属膀胱, 在尺部。此六个脏腑的部位, 已隐然可定。“脉有三部九候, 各何所主之? 然:三部者, 寸、关、尺也。九候者, 浮、中、沉也。上部法天, 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 主膈以下致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 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此审而刺之者也……”此段经文以寸、关、尺, 浮、中、沉称为三部九候, 并以寸、关、尺三部分主人体上中下三部。此外, 《难经·十四难》曰:“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 树叶虽枯槁, 根本将自生, 脉有根本, 人有元气, 故知不死。”在寸、关、尺三部脉中, 《难经》尤为重视尺部脉。这是因为尺脉可测候元气之盛衰。所谓“元气”, 或称“原气”, 亦即“生气”, 乃人体生命之根本, 生死之所系。元气之存亡, 反映在寸口脉的下部, 亦即尺部。分析以上经文可知, “独取寸口”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明确提出“独取寸口”的诊脉法并分析其理。二、首创寸、关、尺三部定位。三、确定经脉脏腑在寸、关、尺的相应部

1997年11月     陈 婷等:关于《难经》脉法中的“独取寸口”         第21卷第6期位。四、三部九候的含义及其所主。五、重尺

脉的元气观。

2 “独取寸口”的机理

《难经·一难》曰:“寸口者, 脉之大要会,

手太阴之动脉也, 人一呼脉行三寸, 一吸脉行

三寸, 呼吸定息, 脉行六寸……故五十度而复

会于手太阴。寸口者, 五脏六腑之所终始, 故

法取于寸口也。”这段经文指明两点, 一是寸

口乃脉之要会, 二是肺手太阴司呼吸。经脉的

运行, 因呼吸而行于全身, 所以寸口脉可以候

五脏六腑之气。《难经集注》曰:“太阴者, 肺之

脉也。肺为诸脏上盖, 主通阴阳, 故十二经皆

会手太阴寸口。所以决吉凶者, 十二经有病皆

见于寸口, 知其何经之动, 浮沉滑涩, 春秋逆

顺, 知其死生也。”寸口是“手太阴所历之处”,

属于肺经的动脉。心主血脉, 肺主气, 血随气

行, 所以十二经脉气血的运行, 都与肺气有着

直接关系。因此, 五脏六腑有病, 气血运行失

常, 可通过肺经反映于寸口。

“独取寸口”的机理, 《素问》中亦有论及。

如《素问·五脏别论》云:“气口何以独为五脏

主? 岐伯曰:胃者, 水谷之海, 六腑之大源也。

五味入口, 藏于胃, 以养五脏气, 气口亦太阴

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 皆出于胃, 变见于

气口。”脉之源始于胃, 输于脾, 灌注于五脏六

腑, 经历于五脏六腑, 百脉又朝于肺, 故脏腑

之病变, 可通过经脉而反映于寸口。

总上之言, “独取寸口”以诊五脏六腑之

病, 其道理主要是:一、肺主气, 气为血帅, 全

身气血之盛衰及其运行失常必然见于手太阴

之脉。二、经脉起于中焦, 循行五脏六腑, 又复

会于手太阴, 中焦乃脾胃所居, 脾胃为后天之

本, 治中央, 常以四时长四脏, 故五脏六腑之

病变可以反映于寸口之脉。

3 “独取寸口”的源流

《内经》的诊脉方法, 包括全身三部九候

诊脉法和人迎寸口诊脉法, 没有独取寸口的

说法, 但《素问》中有单纯讲寸口诊的地方。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云:“欲知寸口脉太过与不及, 寸口脉中手短者, 曰头痛。寸口之脉中手长者, 足胫痛。寸口脉中手如从下上击者, 曰肩背痛。寸口脉中手沉而坚者, 曰病在中……尺脉缓涩者, 谓之解依安卧。尺脉盛, 谓之脱血。尺涩脉滑, 谓之多汗。”这里以寸口脉与尺脉对举, 寸口是寸关尺之寸口, 尺亦是寸关尺之尺。杨上善注:“口者, 气行处也。从关至鱼一寸之处, 有九分之位, 是手太阴气所行之处, 故曰寸口。”“从关至尺取一寸以为尺部, 尺部又阴, 以阴气多, 懈惰安卧也。”《内经》中亦有三部九候。《素问·三部九候论》云:“人有三部, 部有三候……上部天, 两额之动脉; 上部地, 两颊之动脉; 上部人, 耳前之动脉。中部天, 手太阴也; 中部地, 手阳明也; 中部人, 手少阴也。下部天, 足厥阴也; 下部地, 足少阴也; 下部人, 足太阴也。”此乃指人体全身上、中、下三部, 九个动脉部位而言的“遍身诊脉法”。此与《难经·十八难》:“三部者, 寸、关、尺也。九候者, 浮、中、沉也。”的“独取寸口诊脉法”迥异。《难经》在古代脉学基础上, 提出“独取寸口”诊脉法, 并逐渐取代了《内经》三部九候诊脉法。由于此法从理论到应用更简便易行, 因此得到普遍应用。可以认为这是脉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西晋·王叔和的《脉经》, 在全面继承、系统整理前世脉学精华基础上, 对“独取寸口”理论加以完善。如:对寸口三部定位方法, 首次提出以腕后拇指侧高骨的部位为关, 关前为寸, 关后为尺。这一定位法是对《难经》寸口三部定位法的重大改进。对于有关寸口三部脉分候脏腑问题, 《脉经》在继承《难经》理论基础上, 亦提出了新的见解。《难经》以右尺候心包络与三焦, 而《脉经》以右尺候肾与膀胱, 并隐然含有右尺候右肾命门之意, 这一认识显然比《难经》前进了一步。总之, 后世脉学之“独取寸口”理论, 正是在《内经》、《难经》、《脉经》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完善的。(收稿日期 1997-05-18)   

DOI:10. 16294/j.cn k i . 1007-659x. 1997. 06. 020

第21卷 第6期 1997年11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N ov. 1997Nov. 21, N o. 6

关于《难经》脉法中的“独取寸口”

陈 婷 公秀珍12

           1 山东中医药大学1996年级硕士研究生 250014

2 山东省蒙阴县人民医院 276200

    关键词 难经 脉法 独取寸口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 221. 9

  《难经》是祖国古典医籍之一, 与《黄帝内

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并称中医

学四大经典著作。作为一部重要的理论典籍,

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三国时吴·吕广始为

之作注。唐·杨玄操称此书为“医经之心髓,

救疾之枢机”(《难经集注·序》) 。本文仅就

《难经》中“独取寸口”理论作以阐释。

1 “独取寸口”的内容

《难经》在古代十二经皆有动脉以切脉诊

断的基础上, 单独选择两手寸口太阴经的动

脉, 作为切脉部位, 提出了“寸口脉为脉之大

要会……五脏六腑之所终始”的理论, 首创

寸、关、尺三部定位, 及寸、关、尺、浮、中、沉三

部九候, 并提出“脉有三部, 部有四经”以及十

二经脉在寸、关、尺、的相应部位等一整套切

脉诊法, 初步形成了“独取寸口”的较为系统

的理论体系。

“独取寸口”的内容, 主要见于《难经》第

一难、第二难和第十八难。

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 独取寸口以

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 何谓也? 然:寸口

者, 脉之大会, 手太阴之脉动也……寸口者,

五脏六腑之所终始, 故法取于寸口也”。此难

明确提出了“独取寸口”切脉法。寸口是手太

阴经动脉搏动之处。在寸口部位切脉, 可以测

候全身经脉气血的基本情况。开篇立意。正

如滑寿所云:“此越人立问之意, 所以独取夫

寸口, 而后世宗之, 为不易之法。著之篇首, 乃

开卷第一义也”。二难曰:“脉有尺寸, 何谓也?

然, 尺寸者, 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 是尺

内, 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 是寸内, 阳之所

治也。故分寸为尺, 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

寸, 阳得寸内九分, 尺寸终始, 一寸九分, 故日尺寸也。”此难明确将寸口脉分成寸、关、尺三部, 这是《难经》的一个首创。十八难曰:“脉有三部, 部有四经。手有太阴阳明, 足有太阳少阴, 为上下部, 何谓也? 手太阴阳明, 金也。足少阴太阳, 水也。金生水, 水流下行而不能上, 故在下部也。足厥阴少阳, 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 火炎上行而不能下, 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 生足太阴阳明土, 土主中宫, 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生养者也。”此段经文以五行相生之说为依据指出了经脉脏腑的寸、关、尺三部归属。即手少阴经属心, 手太阳经属小肠, 在寸部; 足太阴经属脾, 足阳明经属胃, 在关部; 足少阴经属肾, 足太阳经属膀胱, 在尺部。此六个脏腑的部位, 已隐然可定。“脉有三部九候, 各何所主之? 然:三部者, 寸、关、尺也。九候者, 浮、中、沉也。上部法天, 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 主膈以下致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 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此审而刺之者也……”此段经文以寸、关、尺, 浮、中、沉称为三部九候, 并以寸、关、尺三部分主人体上中下三部。此外, 《难经·十四难》曰:“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 树叶虽枯槁, 根本将自生, 脉有根本, 人有元气, 故知不死。”在寸、关、尺三部脉中, 《难经》尤为重视尺部脉。这是因为尺脉可测候元气之盛衰。所谓“元气”, 或称“原气”, 亦即“生气”, 乃人体生命之根本, 生死之所系。元气之存亡, 反映在寸口脉的下部, 亦即尺部。分析以上经文可知, “独取寸口”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明确提出“独取寸口”的诊脉法并分析其理。二、首创寸、关、尺三部定位。三、确定经脉脏腑在寸、关、尺的相应部

1997年11月     陈 婷等:关于《难经》脉法中的“独取寸口”         第21卷第6期位。四、三部九候的含义及其所主。五、重尺

脉的元气观。

2 “独取寸口”的机理

《难经·一难》曰:“寸口者, 脉之大要会,

手太阴之动脉也, 人一呼脉行三寸, 一吸脉行

三寸, 呼吸定息, 脉行六寸……故五十度而复

会于手太阴。寸口者, 五脏六腑之所终始, 故

法取于寸口也。”这段经文指明两点, 一是寸

口乃脉之要会, 二是肺手太阴司呼吸。经脉的

运行, 因呼吸而行于全身, 所以寸口脉可以候

五脏六腑之气。《难经集注》曰:“太阴者, 肺之

脉也。肺为诸脏上盖, 主通阴阳, 故十二经皆

会手太阴寸口。所以决吉凶者, 十二经有病皆

见于寸口, 知其何经之动, 浮沉滑涩, 春秋逆

顺, 知其死生也。”寸口是“手太阴所历之处”,

属于肺经的动脉。心主血脉, 肺主气, 血随气

行, 所以十二经脉气血的运行, 都与肺气有着

直接关系。因此, 五脏六腑有病, 气血运行失

常, 可通过肺经反映于寸口。

“独取寸口”的机理, 《素问》中亦有论及。

如《素问·五脏别论》云:“气口何以独为五脏

主? 岐伯曰:胃者, 水谷之海, 六腑之大源也。

五味入口, 藏于胃, 以养五脏气, 气口亦太阴

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 皆出于胃, 变见于

气口。”脉之源始于胃, 输于脾, 灌注于五脏六

腑, 经历于五脏六腑, 百脉又朝于肺, 故脏腑

之病变, 可通过经脉而反映于寸口。

总上之言, “独取寸口”以诊五脏六腑之

病, 其道理主要是:一、肺主气, 气为血帅, 全

身气血之盛衰及其运行失常必然见于手太阴

之脉。二、经脉起于中焦, 循行五脏六腑, 又复

会于手太阴, 中焦乃脾胃所居, 脾胃为后天之

本, 治中央, 常以四时长四脏, 故五脏六腑之

病变可以反映于寸口之脉。

3 “独取寸口”的源流

《内经》的诊脉方法, 包括全身三部九候

诊脉法和人迎寸口诊脉法, 没有独取寸口的

说法, 但《素问》中有单纯讲寸口诊的地方。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云:“欲知寸口脉太过与不及, 寸口脉中手短者, 曰头痛。寸口之脉中手长者, 足胫痛。寸口脉中手如从下上击者, 曰肩背痛。寸口脉中手沉而坚者, 曰病在中……尺脉缓涩者, 谓之解依安卧。尺脉盛, 谓之脱血。尺涩脉滑, 谓之多汗。”这里以寸口脉与尺脉对举, 寸口是寸关尺之寸口, 尺亦是寸关尺之尺。杨上善注:“口者, 气行处也。从关至鱼一寸之处, 有九分之位, 是手太阴气所行之处, 故曰寸口。”“从关至尺取一寸以为尺部, 尺部又阴, 以阴气多, 懈惰安卧也。”《内经》中亦有三部九候。《素问·三部九候论》云:“人有三部, 部有三候……上部天, 两额之动脉; 上部地, 两颊之动脉; 上部人, 耳前之动脉。中部天, 手太阴也; 中部地, 手阳明也; 中部人, 手少阴也。下部天, 足厥阴也; 下部地, 足少阴也; 下部人, 足太阴也。”此乃指人体全身上、中、下三部, 九个动脉部位而言的“遍身诊脉法”。此与《难经·十八难》:“三部者, 寸、关、尺也。九候者, 浮、中、沉也。”的“独取寸口诊脉法”迥异。《难经》在古代脉学基础上, 提出“独取寸口”诊脉法, 并逐渐取代了《内经》三部九候诊脉法。由于此法从理论到应用更简便易行, 因此得到普遍应用。可以认为这是脉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西晋·王叔和的《脉经》, 在全面继承、系统整理前世脉学精华基础上, 对“独取寸口”理论加以完善。如:对寸口三部定位方法, 首次提出以腕后拇指侧高骨的部位为关, 关前为寸, 关后为尺。这一定位法是对《难经》寸口三部定位法的重大改进。对于有关寸口三部脉分候脏腑问题, 《脉经》在继承《难经》理论基础上, 亦提出了新的见解。《难经》以右尺候心包络与三焦, 而《脉经》以右尺候肾与膀胱, 并隐然含有右尺候右肾命门之意, 这一认识显然比《难经》前进了一步。总之, 后世脉学之“独取寸口”理论, 正是在《内经》、《难经》、《脉经》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完善的。(收稿日期 1997-05-18)   


相关内容

  • 医学史重点
  • <中国医学史>·重点小结 1. 中医学的发展过程:学术体系形成时期:临证经验积累和发展时期:理论总结与探索时期:体系成熟与创新时期:中西医交汇撞击时期. 2. 关于药物起源的三个传说人物:伏羲氏.神农.黄帝. 3. 火的使用特别是人工取火的发明,对人类的文明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4. ...

  • 脉诊,中医诊断学
  • 第五章 脉诊 Chapter 5 Pulse Examination ●脉诊的历史沿革: <内经>.<难经>→<伤寒论>→<脉经> →<脉诀> →<景岳全书脉神章>→ <濒湖脉学>→<诊家正眼>等(略). ...

  • (5)扁鹊学派脉象及扁鹊象医学创始人许明堂简介
  • [扁鹊学派] 扁鹊是<史记>中仅收的两名医学家之一.司马迁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明确地指出了扁鹊是脉学创始人,同时,指出"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循序,弗能易也",即在西汉初期多数人心目中,医学之祖不是岐黄,而是扁鹊:自春秋末 ...

  • 论述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 论述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文章摘要]中医学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其认识论和方法论都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于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是以直观的方法从总体方面看待其关系,构成了天人相应.神形相合.表里相关的整体观点.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 中医学在形成和发 ...

  • 浅述张仲景对针灸学的贡献
  • 浅述张仲景对针灸学的贡献 王红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 摘 要:阐述了5伤寒论6对针灸学的重要贡献:学术思想上,强调/治未病0./针灸必脉诊0./辨证论治0./针药并用0;治疗法则上,指出/泻实用针.温补用灸0;取穴方法上,倡导/循经取穴0./局部取穴0./选取特定穴0;临证 ...

  • 西医 杂谈 三部九候
  • 西医生学<周易>之心悟:论中医脉学中寸口脉"三 部九候"的重大意义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林大伟 时间:2013-07-19 繁體中文版 手机访问道教之音 内容摘要:<周易>博大精深,可谓千古奇书:是部超巨系统理论著作."凡大医者必识<易& ...

  •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
  •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诚如<河洛原理>所说,"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 阴阳五行始终被置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最根本最高的气范畴之内,即使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极盛时代,也没有成为宇宙观的主体, ...

  • 十四经脉循行原文(1)
  • 一.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出循胃,上隔,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前廉,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二.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 ...

  • 试论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对温病学的影响
  • 2006年第4期 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古医籍载祀绵远,字迹不钱大昕先生所云:"非訾毁前人,实以嘉惠后学."还清,传抄翻刻亥豕多讹:二是与校注者文字知识欠冀方家指教. 缺,妄加改动有关.主要表现在古医籍的繁体字转 换为简化字时,有的校注者因不识繁体字而出现一参考文献 些不该有的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