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营养与保育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 1、 组织:由细胞与细胞间质组成

2、 器官:是人体的由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构成的结构(如心、肾、叶、花),用来完成某 些特定功能,并与其他分担共同功能的结构一起组成各个系统。

3、 卤门:又叫“顶门”,婴儿头顶前部中间骨头未合缝的地方。

4、 心率:用来描述心动周期的专业术语,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以第一声音为准。

5、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6、 肺活量: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

7、 消化:人的消化器官把食物变成可以被肌体吸收养料的过程。

8、 胃的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9、 三浴锻炼:三浴锻炼是指空气、日光、水三浴,利用自然因素(日光、空气、水)锻炼 身体,是增进儿童健康的积极措施。

10、 近视眼:以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为主要表现的眼病。

11、 远视眼:以视远物清楚,视近物模糊为主要表现的眼病。

12、 大脑皮层机能定位:位于端脑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该中枢对骨骼肌运动的 管理有一定的局部定位关系。

13、 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14、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 出神经和效应器。

15、 动力定型:是指一种由固定程序的条件作用建立的暂时联系系统,即条件反射系统。

16、 镶嵌式活动:学习时,大脑皮层只有相应部位的细胞群处于兴奋状态,而其它部分则 处于抑制状态,形成了兴奋区和抑制区,出现了镶嵌式活动方式

2、 优质蛋白质:又称优质蛋白、高生物价蛋白质。指能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利用率高, 各种氨基酸的比率符合人体蛋白质氨基酸的比率,产生代谢废物如氨、尿素等。

3、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 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

1、 病原体: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2、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3、 传染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 者的过程。

4、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缺乏免疫力,易受该病感染的人群。

5、 预防接种:是把疫苗(用人工培育并经过处理的病菌、病毒等)接种在健康人的身 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

1.贫血: 是指周围(末梢)血中单位体积内细胞数和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

2.营养素 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能维持生命和健康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儿童与成人的区别是,除了需要营养素以维持生命和一切生理活动以及修补组织损耗之外,还需要保证其生长发育之需。

3.青枝骨折:由于小儿骨头最外层的骨膜比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小儿的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疼痛不如骨头完全断裂时明显。

4.免疫 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该传染病产生不感受性,称为 免疫

5.健康筛查 与全面体格检查不同,它只进行某个单科的检查。幼儿健康筛查的重点是缺铁性贫血、龋齿、弱视、斜视和肠寄生虫病等。

6.空气飞沫传播 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派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空气飞沫传播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7.必需氨基酸 是指在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太慢,必需由食物中的蛋白质来提供的氨基酸。对儿童来说有九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

8.心理评估 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进行评定的方法。

1.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RNI) 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2.营养素的平均需要量(EAR) 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3.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提高营养价值,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4.食物中毒 误食含毒的食品所引起、以急性过程为主的疾病统称为食物中毒。

5.人工喂养 由于种种原因,母亲不能亲自哺喂婴儿,而采用牛奶、羊奶、配方乳粉等喂哺婴儿,称为人工喂养。

6.补授法 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因母乳不足须混合喂养时,采用母乳优先,不足部分用化乳品补充的方法。

7.龋齿 因牙齿经常受到口腔内酸的侵袭,牙釉质受到腐蚀而变软变色,逐渐发展称为实质缺损而形成龋洞。

8.体弱儿 9.膳食计划 是保证合理营养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包括按照各年龄儿童的营养需要,选择食品的种类,计算数量,编制食谱,以及合理烹调

1.脊柱生理弯曲 :人体脊柱从背面看他又正又直,但从侧面看脊柱,它并非一根“直棍儿”,而是从上到下有四道弯曲叫作“脊柱生理性弯曲”,即颈部前弯、脑部后弯、腰部前弯和骶尾部后弯。

2.牵拉肘答: 牵拉肘:小儿的关节囊比较松驰,关节周围的韧带也不够结实,容易发生脱臼。当肘部处于伸直位置时,若被猛力牵拉手臂,就可能造成“牵拉肘”,这是一种常见的肘关节脱臼。

3.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一个密闭的、连续性的管道系统,它包刮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运送血液的管道。血液由心脏搏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返回心脏,如此环流不止。血液在循环全身的过程中,把携带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給组织和细胞,再把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运送到肺及排泄器官。肺呼出二氧化碳,肾脏、皮肤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4.六龄齿答:最早长出的恒牙并不与乳牙交换:在6岁左右,最先萌出的恒牙是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齿,长在乳牙的里面,并不与乳牙交换。

5.侏儒症:侏儒症:小儿身高较同年龄儿童低30%,或成人时身高不及130厘米,称为“侏儒症”。引起身材矮小的原因很多,其中因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不足所致的侏儒症,称为垂体性侏儒症,小儿虽然长得矮,但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匀称。

6.镶嵌式活动原则;小儿大脑皮质易兴奋,不易抑制,表现为容易激动,看着自己的能力较差。让他别干什么就难了。因为“”别干什么”是一种抑制过程。小儿干一件事坚持不多久,因此就需要经常变换活动内容、方式(镶嵌式活动原则)

7.腹式呼吸:新生儿的脑腔狭窄。肋骨的前、后端几乎在一个水平面上,使胸廓呈圆筒形。这样,在吸气时,胸廓扩大的程度有限,加上肋间肌肉力量弱,新生儿在呼吸时几乎看不出胸廓的运动。由于呼吸运动主要靠膈肌来完成,新生儿呼吸时,可以见到腹部有明显起伏。

2、蛋白质:蛋白质是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蛋白质与核酸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构成新细胞、新组织。

2.修补组织。3.调节生理功能。4供给能量。蛋白质的组件是氨基酸(包含必须氨基酸和非必须氨基酸)。

3、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须氨基酸是指在人体内可以合成或可由别的氨基酸转化而成。并非人体不需要它们。

4、维生素:维生素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它既不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供应热能的物质,但维生素却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营养素,在物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 讲究营养:指膳食结构合理,鱼、肉、蛋、豆、乳、菜、果、五谷等都不可以偏废,从多种食物摄取营养,方可避免某些营养成分的短缺。

6、生理性腹泻:生理性腹泻是指吃母乳的婴儿,大便每天多达7到8次,呈稀水样,带奶瓣或少许透明的黏液。除拉稀外,婴儿其他都正常,不发烧,尿量足,精神好,体重增加正常。

7、混合喂养:混合喂养就是因母奶不足或母亲不能按时给婴儿为奶,须加喂牛奶或其他乳品,称、混合喂养。

2.斜视:人们的眼睛在注视某一方向时,两眼的动作是协调一致的。若两眼视轴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仅一眼视轴指向同一目标,而另一眼视轴偏向目标之外的现象称为斜视。

4 晕厥:.晕厥是指因短时间大脑供血不足而失去知觉。常因疼痛、精神过度紧张、闷热、站立时间过久等引起。晕厥发生前,病儿有头晕、恶心、心慌、眼前发黑等症状,然后晕到。

面色苍、白出冷汗、但很快能清醒过来。

5非特异性免役:非特异性免役是生来就具有的免疫功能,是人类在种系进化中,长期与病原微生物斗争而发展、完善的一种生理功能。这种免疫能力不是针对某一种病原微生物的,而是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防御作用。

6.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以及人群免疫状况的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罪后消灭相应传染的目的。

7.易感者: 易感者指体内缺乏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或免疫力较弱,病原体侵入后可能发生的人。易感人群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易受感染而言。人群的易感性决定于人群中每个人的免疫状态。这种易感人群的多少,对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往往有很大的影响。

1.生理性腹泻:指吃母乳的婴儿,大便每天多达7—8次,呈现水样,带奶瓣或少许透明的粘液。

4.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提高营养价值。

5.膳食计划:是保证合理营养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包括按照各年龄儿童的营养需要,选择食品的种类,计算数量,编制食谱,以及合理烹调。

6.食物中毒:误食含毒的食品所引起的、以急性过程为主的疾病统称食物中毒。

7.人工喂养:由于种种原因,母亲不能亲自哺育婴儿,而采用牛奶、羊奶、配方奶粉等哺育婴儿。

8.家庭食物圈:指包括从采购到烹调,以至经常在餐桌上出现的菜肴,还包括家长对饭菜表现出的喜、恶,以及言语上的、表情上的、动作上得倾向,这些都使孩子的口味打上了家庭的烙印。

9.基础免疫:选择几种对小儿威胁较大的传染病得疫苗,在短期内,有计划地对小儿进行预防接种,使小儿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并为今后的免疫打下基础。

二、名词解释 1、 组织:由细胞与细胞间质组成

2、 器官:是人体的由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构成的结构(如心、肾、叶、花),用来完成某 些特定功能,并与其他分担共同功能的结构一起组成各个系统。

3、 卤门:又叫“顶门”,婴儿头顶前部中间骨头未合缝的地方。

4、 心率:用来描述心动周期的专业术语,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以第一声音为准。

5、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6、 肺活量: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

7、 消化:人的消化器官把食物变成可以被肌体吸收养料的过程。

8、 胃的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9、 三浴锻炼:三浴锻炼是指空气、日光、水三浴,利用自然因素(日光、空气、水)锻炼 身体,是增进儿童健康的积极措施。

10、 近视眼:以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为主要表现的眼病。

11、 远视眼:以视远物清楚,视近物模糊为主要表现的眼病。

12、 大脑皮层机能定位:位于端脑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该中枢对骨骼肌运动的 管理有一定的局部定位关系。

13、 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14、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 出神经和效应器。

15、 动力定型:是指一种由固定程序的条件作用建立的暂时联系系统,即条件反射系统。

16、 镶嵌式活动:学习时,大脑皮层只有相应部位的细胞群处于兴奋状态,而其它部分则 处于抑制状态,形成了兴奋区和抑制区,出现了镶嵌式活动方式

2、 优质蛋白质:又称优质蛋白、高生物价蛋白质。指能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利用率高, 各种氨基酸的比率符合人体蛋白质氨基酸的比率,产生代谢废物如氨、尿素等。

3、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 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

1、 病原体: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2、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3、 传染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 者的过程。

4、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缺乏免疫力,易受该病感染的人群。

5、 预防接种:是把疫苗(用人工培育并经过处理的病菌、病毒等)接种在健康人的身 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

1.贫血: 是指周围(末梢)血中单位体积内细胞数和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

2.营养素 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能维持生命和健康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儿童与成人的区别是,除了需要营养素以维持生命和一切生理活动以及修补组织损耗之外,还需要保证其生长发育之需。

3.青枝骨折:由于小儿骨头最外层的骨膜比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小儿的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疼痛不如骨头完全断裂时明显。

4.免疫 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该传染病产生不感受性,称为 免疫

5.健康筛查 与全面体格检查不同,它只进行某个单科的检查。幼儿健康筛查的重点是缺铁性贫血、龋齿、弱视、斜视和肠寄生虫病等。

6.空气飞沫传播 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派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空气飞沫传播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7.必需氨基酸 是指在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太慢,必需由食物中的蛋白质来提供的氨基酸。对儿童来说有九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

8.心理评估 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进行评定的方法。

1.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RNI) 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2.营养素的平均需要量(EAR) 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3.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提高营养价值,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4.食物中毒 误食含毒的食品所引起、以急性过程为主的疾病统称为食物中毒。

5.人工喂养 由于种种原因,母亲不能亲自哺喂婴儿,而采用牛奶、羊奶、配方乳粉等喂哺婴儿,称为人工喂养。

6.补授法 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因母乳不足须混合喂养时,采用母乳优先,不足部分用化乳品补充的方法。

7.龋齿 因牙齿经常受到口腔内酸的侵袭,牙釉质受到腐蚀而变软变色,逐渐发展称为实质缺损而形成龋洞。

8.体弱儿 9.膳食计划 是保证合理营养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包括按照各年龄儿童的营养需要,选择食品的种类,计算数量,编制食谱,以及合理烹调

1.脊柱生理弯曲 :人体脊柱从背面看他又正又直,但从侧面看脊柱,它并非一根“直棍儿”,而是从上到下有四道弯曲叫作“脊柱生理性弯曲”,即颈部前弯、脑部后弯、腰部前弯和骶尾部后弯。

2.牵拉肘答: 牵拉肘:小儿的关节囊比较松驰,关节周围的韧带也不够结实,容易发生脱臼。当肘部处于伸直位置时,若被猛力牵拉手臂,就可能造成“牵拉肘”,这是一种常见的肘关节脱臼。

3.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一个密闭的、连续性的管道系统,它包刮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运送血液的管道。血液由心脏搏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返回心脏,如此环流不止。血液在循环全身的过程中,把携带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給组织和细胞,再把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运送到肺及排泄器官。肺呼出二氧化碳,肾脏、皮肤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4.六龄齿答:最早长出的恒牙并不与乳牙交换:在6岁左右,最先萌出的恒牙是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齿,长在乳牙的里面,并不与乳牙交换。

5.侏儒症:侏儒症:小儿身高较同年龄儿童低30%,或成人时身高不及130厘米,称为“侏儒症”。引起身材矮小的原因很多,其中因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不足所致的侏儒症,称为垂体性侏儒症,小儿虽然长得矮,但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匀称。

6.镶嵌式活动原则;小儿大脑皮质易兴奋,不易抑制,表现为容易激动,看着自己的能力较差。让他别干什么就难了。因为“”别干什么”是一种抑制过程。小儿干一件事坚持不多久,因此就需要经常变换活动内容、方式(镶嵌式活动原则)

7.腹式呼吸:新生儿的脑腔狭窄。肋骨的前、后端几乎在一个水平面上,使胸廓呈圆筒形。这样,在吸气时,胸廓扩大的程度有限,加上肋间肌肉力量弱,新生儿在呼吸时几乎看不出胸廓的运动。由于呼吸运动主要靠膈肌来完成,新生儿呼吸时,可以见到腹部有明显起伏。

2、蛋白质:蛋白质是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蛋白质与核酸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构成新细胞、新组织。

2.修补组织。3.调节生理功能。4供给能量。蛋白质的组件是氨基酸(包含必须氨基酸和非必须氨基酸)。

3、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须氨基酸是指在人体内可以合成或可由别的氨基酸转化而成。并非人体不需要它们。

4、维生素:维生素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它既不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供应热能的物质,但维生素却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营养素,在物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 讲究营养:指膳食结构合理,鱼、肉、蛋、豆、乳、菜、果、五谷等都不可以偏废,从多种食物摄取营养,方可避免某些营养成分的短缺。

6、生理性腹泻:生理性腹泻是指吃母乳的婴儿,大便每天多达7到8次,呈稀水样,带奶瓣或少许透明的黏液。除拉稀外,婴儿其他都正常,不发烧,尿量足,精神好,体重增加正常。

7、混合喂养:混合喂养就是因母奶不足或母亲不能按时给婴儿为奶,须加喂牛奶或其他乳品,称、混合喂养。

2.斜视:人们的眼睛在注视某一方向时,两眼的动作是协调一致的。若两眼视轴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仅一眼视轴指向同一目标,而另一眼视轴偏向目标之外的现象称为斜视。

4 晕厥:.晕厥是指因短时间大脑供血不足而失去知觉。常因疼痛、精神过度紧张、闷热、站立时间过久等引起。晕厥发生前,病儿有头晕、恶心、心慌、眼前发黑等症状,然后晕到。

面色苍、白出冷汗、但很快能清醒过来。

5非特异性免役:非特异性免役是生来就具有的免疫功能,是人类在种系进化中,长期与病原微生物斗争而发展、完善的一种生理功能。这种免疫能力不是针对某一种病原微生物的,而是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防御作用。

6.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以及人群免疫状况的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罪后消灭相应传染的目的。

7.易感者: 易感者指体内缺乏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或免疫力较弱,病原体侵入后可能发生的人。易感人群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易受感染而言。人群的易感性决定于人群中每个人的免疫状态。这种易感人群的多少,对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往往有很大的影响。

1.生理性腹泻:指吃母乳的婴儿,大便每天多达7—8次,呈现水样,带奶瓣或少许透明的粘液。

4.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提高营养价值。

5.膳食计划:是保证合理营养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包括按照各年龄儿童的营养需要,选择食品的种类,计算数量,编制食谱,以及合理烹调。

6.食物中毒:误食含毒的食品所引起的、以急性过程为主的疾病统称食物中毒。

7.人工喂养:由于种种原因,母亲不能亲自哺育婴儿,而采用牛奶、羊奶、配方奶粉等哺育婴儿。

8.家庭食物圈:指包括从采购到烹调,以至经常在餐桌上出现的菜肴,还包括家长对饭菜表现出的喜、恶,以及言语上的、表情上的、动作上得倾向,这些都使孩子的口味打上了家庭的烙印。

9.基础免疫:选择几种对小儿威胁较大的传染病得疫苗,在短期内,有计划地对小儿进行预防接种,使小儿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并为今后的免疫打下基础。


相关内容

  • [婴幼儿营养与保育]形考答案
  • <婴幼儿营养与保育>课程作业评讲(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2分) 1.营养: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2.保育:主要是为幼儿的生存.发展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提供物质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养育,帮助其身体和机能的良好发育,促进其身 ...

  • [精品]大班上学期卫生保健计划
  • 篇一:大班上学期卫生保健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世博会""崇明大开发"为契机,以园工作计划为目标.我园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保护儿童身心健康"的方针,认真组织学习卫生保健保育知 ...

  • 大班上学期卫生保健计划
  • 篇一:大班上学期卫生保健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世博会""崇明大开发"为契机,以园工作计划为目标.我园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保护儿童身心健康"的方针,认真组织学习卫生保健保育知 ...

  • 婴幼儿营养与保育2
  • 一.填空题 1.小儿肝糖元的贮存量少,在饥饿的时候,临时可动员到血液中的葡萄糖量不多,容易出现出现"低血糖休克". 2.食物中能产生热量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和 3.在每日膳食中,动物性及豆类蛋白质不宜少于每日所需蛋白质总量 4. 5.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根本任务是. 6.在人 ...

  • 幼儿园后勤保健工作总结
  • 本学期卫生保健工作在园行政的关心支持下,牢固树立健康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的思想,采取一系列的有效形式和措施,认真执行卫生保健工作计划,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全园教职工关心和支持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局面,从而确保了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现将本学期卫生保健工作总结如下:   一、 健康检查工作: ...

  • 幼儿园卫生保健年终工作总结
  • 本学期卫生保健工作在园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牢固树立健康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的思想,采取一系列的有效形式和措施,认真执行卫生保健工作计划,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全园教职工关心和支持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局面,从而确保了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现将本学期卫生保健工作总结如下: 一、 健康检查工作: 1 ...

  • 幼儿园后勤园长述职报告
  • 幼儿园的后勤工作本就是一件不太上得了台面的服务性工作,事情杂而散,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本学期在园长的支持下,后勤工作继续围绕幼儿园的中心工作,对照南昌市机构卫生、安全的标准,全体后勤人员以团结、协作、友好的精神,认真完成了各项工作。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安全管理方面 1、本学期我们一如既往地重 ...

  • 保育员中级考试试题
  • 保育员中级考试试卷及答案 1.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是( ) A.渴求 B.需要 C.欲望 D.体验 2.个性中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是(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态度 3.可以把感受.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统称为( )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 4.单糖有甜味, ...

  • 幼儿园保育员业务考试题及答案2[1]
  • 幼儿园保育员业务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保教人员应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健康的新概念除(身心健康)以外,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3.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不得少于(2)小时,冬季不得少于(1)小时. 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