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市财政工作总结

2015年全市财政工作总结

2015年,xx 市财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财政厅的精心指导下,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全市财政工作实现了调中有进、变中取胜、转中促好、改中激活的预期目标,财政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助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一)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xx 万元,增长19.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xx 万元,突破10亿元大关,位居省直管县第六位,增长19%;税收收入完成xx 万元,位居省直管县第六位,增长19.9%,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2.6%,位居省直管县第四位。

2015年,一方面把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时间上抓紧、措施上务实、征管上从严。一是密切关注“营改增”改革、房地产市场变化及南水北调工程税收等因素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持续跟踪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和入驻企业建设、开工、经营状况,关注湍北新区、南邓一级公路、湍河湿地公园、美丽乡村等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将全市49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乡镇税收收入的增长点,发挥国库集中支付关口作用,督促政府性资金建设项目就地纳税,实现税收及时足额入库。二是加强对组织收入工作的分析调度,密切与征管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查找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配合税务部门加强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的税收管理,建立产业集聚区企业及重点项目税收台账。对纳税在5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逐月分析生产经营状况和税收变化原因,为企业创造守法经营的环境,同时支持税务部门依法治税。7月份和11月份,为改变乡镇收入进度迟缓的局面,召开乡镇收入形势分析会议,帮助解决乡镇收入中存在的问题,督促乡镇收入措施落到实处,形成了加压紧逼的工作态势。全年乡镇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856万元,增长7.9%。三是深入挖掘地方税种的征收潜力,清理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税收稽查和清欠工作力度。组织开展了所得税税源调查、发票专项检查、房地产行业税收检查,以查促收,增加了财政收入,弥补了减收因素。督促税务部门加强对服务业及餐饮业等征管薄弱行业的管理,扩大网络发票推广应用范围,扭转行业税收下降趋势。四是落实《河南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加强非税收入征收和使用各个环节的监管,开展了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收费项目情况核查,强化财政票据管理措施。全年完成非税收入xx 万元,增长16.6%。按照统一软件、统一项目、统一票据、统一报表、统一接口的原则,建设我市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目前已经选择部分单位上线运行测试,2016年将在全市所有执收执罚单位推广运用。另一方面把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力度上加大、政策上吃透、谋划上超前。面对上级转移支付制度“增一般、减专项、提绩效”的主要改革方向,把工作重点放在争取一般性转移支付上来。通过强化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和要素保障,加强与上级的衔接和沟通,密切跟踪相关政策动态,以“不

信东风唤不回”的自信和努力,全年向上争取资金41.8亿元。其中争取均衡性转移支付、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城乡一体化转移支付和中央代发地方债券等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11.9亿元,增长10.4%,提高了财政保障能力。

(二)服务发展取得新成效。2015年,我们以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线,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严格落实正税清费政策。在新增铁路运输、邮政、电信三个行业的营改增工作后,全市共有184户企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拨付资金xx 万元用于过渡时期财政扶持政策落实。加强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为7家企业办理增值税资源综合利用退税xx 万元。二是多渠道筹措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市财政发展投资公司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8亿元15年期的长期贷款,2015年当年放款3亿元,用于我市团结中路棚户区改造。争取中行湍北新区建设3年期贷款授信3.5亿元,争取中信银行类平台3年期贷款2亿元,用于标准化厂房、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在财政融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了突破。三是着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争取企业发展资金xx 万元,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向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增加资本金xx 万元,增强了对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的担保能力,2015年对35家中小企业担保贷款7000万元。投入资金2亿元支持产业集聚区提升载体功能,推动产业集聚区“三上一提高”。协助两家企业申请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贷款,促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排放。四是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全年投入城建资金达到14亿元,重点支持了湍北新区八路

一桥、湍河湿地公园、雷锋广场二期、邓国春秋园、城区道路强弱电入地和燃气管网建设。城区建成区面积由36平方公里扩大到4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上年的33.2%提升到34.8%。支持“六城联创”成绩显著,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进一步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和双拥模范城市成果,积极申报国家级园林城市,推进省级生态城、旅游标准化试点市建设。

(三)民生支出达到新水平。2015年,我们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突破50亿元大关,达到511528万元,位居省直管县第二位,增长10.1%。全年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达到43.3亿元,为公共预算支出的84.6%。 一是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全年教育支出10.74亿元,增长0.8%。拨付资金4.42亿元,落实全市教师工资待遇特别是特岗教师工资待遇;拨付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15950万元、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1676万元和免费教科书结算资金2924万元,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计划。筹措资金3257万元,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拨付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资金180万元,改善了接收农民工子女较多、条件薄弱的城区学校。争取香港言爱基金会援建资金1000万元、市财政配套2000万元,新建九年一贯寄宿制公办xx 思源实验学校。投入资金500万元用于市职业技术学院前期筹建工作,拨付资金2000万元新建和改扩建城区部分小学。落实资金1463万元用于发放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确

保国家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确保社会保障政策落到实处。全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74亿元,增长8.9%。征收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96529万元,监督发放86194万元,确保各类对象足额领取到应享受的社会保险待遇。加大投入力度,落实城市低保资金5767万元、农村低保资金8353万元、五保供养资金2923万元和敬老院工作人员生活补助资金107万元,通过规范操作程序,强化监督管理,保障了2万名城市低保、6万名农村低保和1.27万名五保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提高了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率。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拨付资金4041万元,确保1.34万名抚恤对象按照标准领取生活补助资金;安排资金920万元落实1408名义务兵优待政策;拨付资金714万元对全市2012和2013年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进行一次性经济补助。筹措资金550万元,保障1128名孤儿的基本生活并提高养育水平。

三是确保就业再就业目标顺利实现。以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为重点,拨付就业资金1368万元,通过职业培训、岗位补贴、补贴社会保险基金、补充小额担保贷款基金和扶持公共就业机构等措施,确保各项就业补助政策落实到位。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606万元,拨付财政贴息资金512万元,帮助符合条件的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四是确保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全年医疗卫生支出8.24亿元,增长25%。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280

2015年全市财政工作总结

2015年,xx 市财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财政厅的精心指导下,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全市财政工作实现了调中有进、变中取胜、转中促好、改中激活的预期目标,财政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助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一)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xx 万元,增长19.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xx 万元,突破10亿元大关,位居省直管县第六位,增长19%;税收收入完成xx 万元,位居省直管县第六位,增长19.9%,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2.6%,位居省直管县第四位。

2015年,一方面把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时间上抓紧、措施上务实、征管上从严。一是密切关注“营改增”改革、房地产市场变化及南水北调工程税收等因素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持续跟踪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和入驻企业建设、开工、经营状况,关注湍北新区、南邓一级公路、湍河湿地公园、美丽乡村等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将全市49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乡镇税收收入的增长点,发挥国库集中支付关口作用,督促政府性资金建设项目就地纳税,实现税收及时足额入库。二是加强对组织收入工作的分析调度,密切与征管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查找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配合税务部门加强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的税收管理,建立产业集聚区企业及重点项目税收台账。对纳税在5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逐月分析生产经营状况和税收变化原因,为企业创造守法经营的环境,同时支持税务部门依法治税。7月份和11月份,为改变乡镇收入进度迟缓的局面,召开乡镇收入形势分析会议,帮助解决乡镇收入中存在的问题,督促乡镇收入措施落到实处,形成了加压紧逼的工作态势。全年乡镇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856万元,增长7.9%。三是深入挖掘地方税种的征收潜力,清理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税收稽查和清欠工作力度。组织开展了所得税税源调查、发票专项检查、房地产行业税收检查,以查促收,增加了财政收入,弥补了减收因素。督促税务部门加强对服务业及餐饮业等征管薄弱行业的管理,扩大网络发票推广应用范围,扭转行业税收下降趋势。四是落实《河南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加强非税收入征收和使用各个环节的监管,开展了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收费项目情况核查,强化财政票据管理措施。全年完成非税收入xx 万元,增长16.6%。按照统一软件、统一项目、统一票据、统一报表、统一接口的原则,建设我市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目前已经选择部分单位上线运行测试,2016年将在全市所有执收执罚单位推广运用。另一方面把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力度上加大、政策上吃透、谋划上超前。面对上级转移支付制度“增一般、减专项、提绩效”的主要改革方向,把工作重点放在争取一般性转移支付上来。通过强化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和要素保障,加强与上级的衔接和沟通,密切跟踪相关政策动态,以“不

信东风唤不回”的自信和努力,全年向上争取资金41.8亿元。其中争取均衡性转移支付、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城乡一体化转移支付和中央代发地方债券等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11.9亿元,增长10.4%,提高了财政保障能力。

(二)服务发展取得新成效。2015年,我们以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线,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严格落实正税清费政策。在新增铁路运输、邮政、电信三个行业的营改增工作后,全市共有184户企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拨付资金xx 万元用于过渡时期财政扶持政策落实。加强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为7家企业办理增值税资源综合利用退税xx 万元。二是多渠道筹措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市财政发展投资公司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8亿元15年期的长期贷款,2015年当年放款3亿元,用于我市团结中路棚户区改造。争取中行湍北新区建设3年期贷款授信3.5亿元,争取中信银行类平台3年期贷款2亿元,用于标准化厂房、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在财政融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了突破。三是着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争取企业发展资金xx 万元,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向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增加资本金xx 万元,增强了对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的担保能力,2015年对35家中小企业担保贷款7000万元。投入资金2亿元支持产业集聚区提升载体功能,推动产业集聚区“三上一提高”。协助两家企业申请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贷款,促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排放。四是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全年投入城建资金达到14亿元,重点支持了湍北新区八路

一桥、湍河湿地公园、雷锋广场二期、邓国春秋园、城区道路强弱电入地和燃气管网建设。城区建成区面积由36平方公里扩大到4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上年的33.2%提升到34.8%。支持“六城联创”成绩显著,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进一步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和双拥模范城市成果,积极申报国家级园林城市,推进省级生态城、旅游标准化试点市建设。

(三)民生支出达到新水平。2015年,我们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突破50亿元大关,达到511528万元,位居省直管县第二位,增长10.1%。全年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达到43.3亿元,为公共预算支出的84.6%。 一是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全年教育支出10.74亿元,增长0.8%。拨付资金4.42亿元,落实全市教师工资待遇特别是特岗教师工资待遇;拨付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15950万元、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1676万元和免费教科书结算资金2924万元,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计划。筹措资金3257万元,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拨付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资金180万元,改善了接收农民工子女较多、条件薄弱的城区学校。争取香港言爱基金会援建资金1000万元、市财政配套2000万元,新建九年一贯寄宿制公办xx 思源实验学校。投入资金500万元用于市职业技术学院前期筹建工作,拨付资金2000万元新建和改扩建城区部分小学。落实资金1463万元用于发放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确

保国家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确保社会保障政策落到实处。全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74亿元,增长8.9%。征收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96529万元,监督发放86194万元,确保各类对象足额领取到应享受的社会保险待遇。加大投入力度,落实城市低保资金5767万元、农村低保资金8353万元、五保供养资金2923万元和敬老院工作人员生活补助资金107万元,通过规范操作程序,强化监督管理,保障了2万名城市低保、6万名农村低保和1.27万名五保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提高了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率。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拨付资金4041万元,确保1.34万名抚恤对象按照标准领取生活补助资金;安排资金920万元落实1408名义务兵优待政策;拨付资金714万元对全市2012和2013年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进行一次性经济补助。筹措资金550万元,保障1128名孤儿的基本生活并提高养育水平。

三是确保就业再就业目标顺利实现。以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为重点,拨付就业资金1368万元,通过职业培训、岗位补贴、补贴社会保险基金、补充小额担保贷款基金和扶持公共就业机构等措施,确保各项就业补助政策落实到位。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606万元,拨付财政贴息资金512万元,帮助符合条件的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四是确保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全年医疗卫生支出8.24亿元,增长25%。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280


相关内容

  • 钦州市2015年预算收入情况
  • 市四届人大七次会议 文  件  之   六 关于钦州市全市与市本级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6年2月25日在钦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叶莉梅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全市与市本级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提请市 ...

  • 2015年节能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 2015年节能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发布日期: 2016-12-01 信息来源:市经信委 字体:[ 大 中 小 ] 一. 项目概况 (一)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市节能工作办公室为财政全额拨款正科级事业单位,主要职责和任务:负责拟定全市 节能工作规划,提出促进节能工作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监督 ...

  • 关于印发宿迁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
  •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景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现将<宿迁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宿迁市人民政府 2014年6月5日 宿迁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 为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推进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根据<国务院 ...

  • 2015年市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 市蚕桑局2015年"精准扶贫" 和"双联" 工作总结 今年是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扶贫开发总体思路的开局之年,为确保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照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所作<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 ...

  • 全市2015年度消防安全工作情况汇报
  • 全市2015年度消防安全工作情况汇报 全市2015年度消防安全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市领导: 今年以来,xx市消防工作在嘉兴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坚持"创人民 ...

  • 林业局2016年工作计划
  • 林业局2016年及"十三五"期间项目工作计划 一.二〇一五年重点项目及重大工作任务进展情况 (一)林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共争取并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生态效益补偿.林业科技.林果产业.林木种苗.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等各 ...

  • 益阳市"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
  • 益阳市"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人口计生工作情况 (一)"十一五"期间人口计生工作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真抓实干,改革创新,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 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 &q ...

  •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半年报告格式
  • **市财政支出项目 绩 效 评 价 报 告 填 报 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主管部门: 期 : 年 月 **市财政局 制 日 日 目 录 (一)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表 (二)财政支出项目绩效监控情况表 (三)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市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 自评半年报告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 ...

  • 安全生产工作的方案
  • 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方案 为落实省委书记王儒林同志提出太原要在安全发展方面发挥表率作用的要求,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切实推动安全发展,现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和国家.省关于安全生产一系列方针政策,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