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案例分析

案例一

当事人由母亲陪同前来咨询。当事人是一个10岁男孩,小学三年级,活泼可爱,聪明。在3岁时,看到小猫小狗不害怕,喜欢摸它们,但5岁时,母亲带着他到野生动物园玩,被散养的小猎狗抓伤,缝了40多针,此后开始对动物感到害怕。刚开始对小飞虫、小宠物都很惊恐,但后来随时间推移,稍有好转,但对小狗、小猫仍害怕。 · 另外,此事对孩子的母亲也有一定影响,从此后她带孩子外出都会有——种不踏实的感觉。

提问:

1、 如何进行心理治疗?

2、 对于当事人的母亲应该作怎样的指导?

答案要点:

1、 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是简单恐怖症。是对特殊的物体或现象的恐怖,当事人是惧怕小狗、小猫,一接触到这些事物,就会惊恐不安,并极力回避。这些在常人看来很普通的事物,却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烦恼,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

2、治疗:

①倾听当事入对病情的诉说,准确把握其第一次发病的情景,分析当事人性格特点与疾病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找出导致疾病的不良条件反射方面的原因,并加以安慰。必要时可陪同病人面对其所恐怖的对象,让其观察、体验医生的正常反应,并鼓励其也作出正常的反映。 ,

②让患者学会通过系统脱敏法进行自我治疗。目的在于消除恐怖刺激物与恐怖反映的条件性联系,并对抗回避反应。系统脱敏可通过默想(想象) 或情境脱敏来实施。 ·

③行为疗法中的放松法也可以使用,催眠治疗也可以考虑。

④针对母亲:应帮助当事人的母亲也摆脱恐惧,否则由于榜样作用,孩子在母亲的影响下恶性循环,也越来越对动物感到害怕。母亲的行为实际上支持并鼓励了孩子对恐怖对象的逃避,这不利于孩子心理问题的解决。 应该让母亲真正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是需要正视和面对的,不能一味逃避。

案例二

当事人,男,大学二年级学生,在高三的时候,他与一位男同学交上了朋友,但不是一般的朋友关系,而是一种带有相思色彩的感情。后来毕业分开了,这种情感逐渐淡化,但假期同学聚会,见到对方,当事人依然会有一种异样的冲动之感。

在大学,为了避免高三时的同性相思局面,他不敢和同性多接触,但他对异性交往也没兴趣。他试图以苦行僧的生活方式抵御那种无法启齿的感觉。为此,他忍受孤独,体验痛苦,又无人可以倾诉自己的烦恼,直到最后实在忍无可忍,才前来心理咨询。

据当事人回忆,他对异性的排斥和同性相恋的兴趣,起因于家庭因素。由于出身不好,当事人曾对生母有很深的怨恨,后来发展到对所有女人都失去兴趣。尽管后来的养母对她很好,但他也只有一点感激之心。尽管他对女性没有兴趣,但表面上却努力装出男子汉的气概,比如在寝室里宣称自己对女人如何感兴趣等,然而这都是在熄灯后才说的,同学看不到他的真实表情。他为此很痛苦,感觉自己活在假面具之后,道德败坏,为此他十分自责。

提问:

l 、当事人最有可能得的是什么心理疾病? 造成当事人心理问题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2、请简单说明可能的处理方法。

答案要点:

l )来访者有同性恋或同性恋倾向,但现今的诊断手册中已经不将同性恋作为心理疾病了。造成当事人心理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从小对生母的怨恨,后来这种厌恨被泛化,造成对异性缺乏兴趣。

2)可能的处理方法包括:

① 向当事人说明业界对同性恋问题的看法,消除当事人的精神负担。

② 帮助当事人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

③ 向当事人说明和解释出现同性恋问题的原因。

④ 如果当事人希望消除自己的同性恋倾向的话,可以尝试通过支持疗法协助当事人摆脱同性恋的痛苦。也可以使用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认知达到最终改变行为的目的。

案例三:

当事人王小姐,24岁,是因为情感问题而来咨询的,通过四次咨询,咨询师很成功的为她摆脱了心理困扰,在最后一次咨询时,王小姐提出想和咨询师在结束后成为朋友,因为她觉得咨询师人不错,学问好,思想成熟,能给她带来帮助。

提问;

1、作为心理咨询师,能不能与当事人交朋友?

2、作为心理咨询师,当当事人提出这样的要求时,该怎么做?

答案要点:

① 咨询伦理。按照我国的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标准:“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并要“尽量避免双重关系”。所以,一般心理咨询师应拒绝当事人的这种要求,无论当事人是同性还是异性。

②在拒绝时要冷静镇静,注意技巧。比如向当事人说明职业道德,希望当事人能给予理解。应避免含糊其辞,让当

事人误以为咨询师已经应允。

案例四:

当事人是17岁女高三学生,由于她在周记里写, 觉得活着很没意思,由班主任送来咨询。班主任说,孩子常常感到疲劳、焦虑,有想死的念头。在咨询后发现,她6岁时,父亲病故,此后爷爷奶奶也相继过世,14岁时母亲也猝死,从此她成为孤儿,由其母亲的单位监护。进入高中后由于没有人督促她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了自卑感,不愿接触同学,有时不愿意去学校上课,去了学校老迟到,有时早到了也不进教室,去厕所间等上课铃响后再冲进教室。有时还会猜疑同学在背后议论她,上课思想不集中,下课趴在桌上睡觉,学习成绩下降,尤其是数学,几次都只考了十几分。当事人自尊心极强,猜疑重,又不合群,明年参加高考,如果考不上大学,她说自己将不知如何去面对社会,如果生活没着落,她可能会走极端。

提问;

1、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是什么?

2、如果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话,该怎么做?

答案要点:

1、诊断:鉴别和排除精神病的可能。当事入有比较明显的抑郁心境。

2、按照危机干预的步骤实施危机干预:给当事人通过充分的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弄清当事人的真正问题,评估危机状况:帮助当事人探索可以利用的资源,并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帮助当事人看到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并制定出有操作性的计划,最后获得当事人的承诺(不自杀或危机告知及执行计划的承诺) 。

案例五

当事人是初中一年级的女生,由于考试多次成绩不理想前来咨询。

她在小学五年级就已经出现害怕考试的情况。进入重点中学后,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出现孤僻,并伴有记忆力下降的现象,学习成绩也退步了。最怕考试,最怕将成绩单给别人看。大凡考前食欲不振,睡眠不足,坐卧不安,心情慌乱,不能集中注意,记忆效果不佳,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智力活动效果下降。随着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的持续,往往引起生理的心悸,多汗、呼吸急促,肌肉紧张,头昏、恶心、食欲不振,手脚发冷等症状。而生理上的症状又可导致健忘,失去学习兴趣和生活情趣,进而更加焦虑起来。

提问:

1、当事人最有可能得的是什么心理疾病?

2、如何理解她的心理根源?

答案要点:

1、这位女生最有可能患有焦虑症。

判断依据:

①精神性焦虑(反复呈现的坐卧不安、慌乱、紧张等) 和躯体性焦虑(心悸、多汗、呼吸急促,肌肉紧张,头昏、恶心等) 都已经持续两年了。多方面的焦虑互相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令焦虑不断升级。

②对考试的焦虑与恐惧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常态水平,没有表现出任何适应性和进步,反而越演越烈。

2、 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来看:

①个人方面:

a , 遗传因素,有研究认为焦虑症是环境因素通过易感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易感素质是由遗传决定的。 b , 性格特征:自卑、自信心不足,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对轻微挫折或身体不适容易紧张,焦虑或情绪波 c , 由于其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尚未成熟,并且十分敏感,难以控制好情绪和心态。 ·

②环境方面:

a , 家庭环境:可能父母和亲人对她的理解与支持很不够,她自己和家庭的沟通也不成功,过多的情绪垃圾没 有得到释放和处理,形成积郁。

b , 学校环境:老师可能没有及时发现她的问题并给与帮助和关怀,她与同学的们的关系如果也不够和谐的生 活竞争过于激烈就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c , 社会环境:现代社会对每个人的压力都是巨大的,学生也不例外,在各种媒体中都会有不少令她压抑和焦 虑的信息,也会加重她的负担。

案例六:

患者,男性,l 8岁,中学生。患病三年。三年来目光不敢与人相对,否则就惊恐万状,因此而来求询。原来该学生在三年前被发现患了近视,因而去配了眼镜,但配了眼镜迟迟不敢戴,怕别人笑话。某日上课时,因感到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模糊不清,而试着第一次戴上了眼镜,谁知这时老师正好回转身,无意中看了该学生一眼,他在与老师目光相对的一瞬间,突然感到内心一阵莫名其妙的恐惧,因而赶快低头,但仍然心跳不已。此后再也不敢与老师目光对视。为了回避老师的目光,他由前排座位调到后排,但仍不敢抬头看黑板,总觉得一抬头会与老师目光相对。后来发展到——进教室内心即感到忐突不安,自己形容“简直像在法庭上受审判一样”。不久,他的恐惧扩大到怕见其他老师、同学、以至所有人的目光,继而又发展到怕与电视、电影荧屏上的人相视,最后竟连回想起与别人目光相视时的情景,都会感到,口惊肉跳。他想控制自己不看别人,如走路;吃饭都低着头,不敢到人多的地方去,但是在他的思想中却是越是害怕越

是渴望想要与别人对视。偶而真的与别人目光对视了,他就紧张害怕到浑身发抖,面部肌肉抽搐,为此他痛苦不已,曾想弄瞎自己的双眼,也曾想轻生,但却下不了决心。

提问:

1、当事人最有可能得的是什么心理疾病?

2、尝试分析造成当事人心理问题的原因。

3、怎么治疗?

答案要点:

1、 该生患有对视恐怖症,是社交恐怖症中的一种。简单答恐怖症应该也算对。

诊断依据:

① “明知故犯”:明明知道自己的恐怖是不合情理、不切实际的,自己产生的恐怖的反应,与“对视”这个实际的刺激不相称,也知道其他人一般不会为此而产生恐惧。

②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恐怖发作时,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如心惊肉跳、浑身发抖、抽搐、脸红、出汗、头晕等症状。

③ 无奈的逃避:对引起恐怖反应的处境、物体和人际交往采取极力回避的态度,尽管知道回避是没有必要的,但仍然无法控制地要选择逃避。此案例中当事人不敢见人,不敢去人多的地方,甚至不敢看电视里的人物,实在被置身于某种场合中,就低头逃避目光接触,这样妨碍了工作,学习或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

2、可能的原因包括:

①性格特征:病前性格偏向于幼稚、胆小、含羞、依赖性强和内向。

②精神因素:在发病中常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当事人当初被老师无意间看了一眼,就对相视产生恐惧。可能是在焦虑的背景上恰巧出现了某一情境,或在某一情景中发生急性焦虑而对之发生恐惧,并固定下来成为恐怖对象。

③正处青春期,自我意识尚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人际关系的发展不良,造成恐惧。

④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和教养模式,以及亲子关系都对一个人的性格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其成长过程中,一些关键事件的处理上如若出现问题并未有及时弥补,有可能留下后患。

⑤也可能存在遗传因素。

案例七:

来访者,男,23岁,某师范大学哲学系本科三年级学生。自述,最近发觉同学们不大愿意搭理自己,好像故意躲着我。感觉上大学没有意思,尽管学习上没有大的困难。

大学三年以来,我的朋友很少,虽然与同学同住宿舍这么长时间,但我很少与宿舍同学一起聊天、谈话。业余时间我喜欢练练气功,我的脾气是有点怪。我想咨询一下,看看我有什么心理毛病。同学反映,他终日离群独处,冥思苦想,偶尔交谈亦不能与人合拍。说的尽是些“玄论”,令人莫名其妙。他学习成绩不错,但性格孤僻,对人冷淡,又很怕羞,敏感。很少见有同学、老乡来找他,因此,同学们都背后戏称他为“怪人”。从不敢在公众场合出头露面,也没有什么知心朋友。

在一段时间里,他突然着迷于气功,经常不来上课去找什么“气功大师;传授“功法”。回来后早晚面壁练功,搅得同学都非常反感,劝也不听,止也不住。他一味我行我素;行为非常奇怪,简直像个“外星人”似的。 提问:

1、当事人最有可能得的是什么心理疾病? 是不是精神病人?

2、面对这样的当事人该如何做心理咨询?

3、怎么治疗?

答案要点:

1、当事人最有可能是孤僻的心理问题。不大可能是精神病人,其没有明显的幻觉和妄想。孤僻常表现为独来独往、离群索居,对他人怀有厌烦、戒备和鄙视的心理;凡事与己无关、漠不关心:即便与人有一些交往,也会缺少热情和活力,显得漫不经心、敷衍了事。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他的生活。

2、如何开展心理咨询

①他没有很多交流的机会,在咨询中要给他机会表达自己的真实心境和处境,并分析他发展到如此孤僻的原因和轨迹。②鼓励他主动与人交往、参与团体活动,与他共同探讨一些良性的人际模式并实践之,他需要一些成功的人际交往来强化他与人交往的动机和心愿。

③注意关注他的支持系统,鼓励其家人在支持和关怀的前提下,对他的人际活动给予扶持和帮助。

案例八:

来访者,女性, 3 7岁,高小文化。工人。患者追述病史如下: 2 4岁结婚,因无生育,于婚后领养一女孩。小孩活泼可爱,但该女孩10岁时因车祸丧身。丈夫患病多年不愈。孩子走后不多久,他也离开了人世。

一年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张男士,大家觉得挺投缘的,半年后结婚。婚后夫妻生活和谐美。,但是好景不长,后夫也因肺癌去世。来访者伤心极致,乡亲们议论她是丧门星,克子克夫。病人感到压力很大,终日抑郁,很少与外人交往。 来访者于前年因发热干渴、头昏头痛、服中药三天无效,咳嗽加重、吐痰、胸部隐痛,胸透发现“右心隔角区有小斑片模糊阴影”,经青霉素治疗十余天,热退、咳嗽吐痰好转,但自感胸痛加重,自认为患了肺癌,认为活着就是受罪。终日哭泣,焦虑紧张、恐惧不安,到处求医。某一天遇到了一位游医说她确实是肺癌,她花了三百元钱买了十剂草药,服后仍无好转。期间曾赴省城、北京、上海等地看病,城市的大夫均未做出肺癌的诊断。但是病人自觉症状加剧,

后经人介绍来就诊。

提问:

1、当事人最有可能得的是什么心理疾病?

2、尝试分析造成当事人心理问题的可能原因。

答案要点:

选择诊断分析(请选择正确的答案)

1、来访者最有可能患有疑病症

诊断要点:

①具有疑病症状,始终有与自述疾病相关的躯体不适

②经过正规医疗机构确认确实不是肺癌。

如胸痛。

③反复检查的否定结果和医生的解释都不能消除她坚信自己患有肺癌的信念。

④伴有与目前健康状况不相称的强烈的无法解脱的苦恼。 ’

2、可能的原因:

A ·家庭接连发生的不幸:频繁的剧烈的应急不良给心理和生理带来多重打击。

B ·外界迷信的说法:由于科学文化知识的缺乏,加上身心皆受重创,易受消极的迷信观念的左右。

C ·碰巧自己身体的不适:自己身体的不适,正好在一定程度上契合并支持了疑病的心理。

D ·缺乏人际交往,与缺乏心理支持系统:正常、健康和积极的人际关系的缺乏,家庭、至亲的支持系统的空白,致使她必须一个人独自承担心灵的创痛,最终不堪重负。

案例一

当事人由母亲陪同前来咨询。当事人是一个10岁男孩,小学三年级,活泼可爱,聪明。在3岁时,看到小猫小狗不害怕,喜欢摸它们,但5岁时,母亲带着他到野生动物园玩,被散养的小猎狗抓伤,缝了40多针,此后开始对动物感到害怕。刚开始对小飞虫、小宠物都很惊恐,但后来随时间推移,稍有好转,但对小狗、小猫仍害怕。 · 另外,此事对孩子的母亲也有一定影响,从此后她带孩子外出都会有——种不踏实的感觉。

提问:

1、 如何进行心理治疗?

2、 对于当事人的母亲应该作怎样的指导?

答案要点:

1、 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是简单恐怖症。是对特殊的物体或现象的恐怖,当事人是惧怕小狗、小猫,一接触到这些事物,就会惊恐不安,并极力回避。这些在常人看来很普通的事物,却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烦恼,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

2、治疗:

①倾听当事入对病情的诉说,准确把握其第一次发病的情景,分析当事人性格特点与疾病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找出导致疾病的不良条件反射方面的原因,并加以安慰。必要时可陪同病人面对其所恐怖的对象,让其观察、体验医生的正常反应,并鼓励其也作出正常的反映。 ,

②让患者学会通过系统脱敏法进行自我治疗。目的在于消除恐怖刺激物与恐怖反映的条件性联系,并对抗回避反应。系统脱敏可通过默想(想象) 或情境脱敏来实施。 ·

③行为疗法中的放松法也可以使用,催眠治疗也可以考虑。

④针对母亲:应帮助当事人的母亲也摆脱恐惧,否则由于榜样作用,孩子在母亲的影响下恶性循环,也越来越对动物感到害怕。母亲的行为实际上支持并鼓励了孩子对恐怖对象的逃避,这不利于孩子心理问题的解决。 应该让母亲真正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是需要正视和面对的,不能一味逃避。

案例二

当事人,男,大学二年级学生,在高三的时候,他与一位男同学交上了朋友,但不是一般的朋友关系,而是一种带有相思色彩的感情。后来毕业分开了,这种情感逐渐淡化,但假期同学聚会,见到对方,当事人依然会有一种异样的冲动之感。

在大学,为了避免高三时的同性相思局面,他不敢和同性多接触,但他对异性交往也没兴趣。他试图以苦行僧的生活方式抵御那种无法启齿的感觉。为此,他忍受孤独,体验痛苦,又无人可以倾诉自己的烦恼,直到最后实在忍无可忍,才前来心理咨询。

据当事人回忆,他对异性的排斥和同性相恋的兴趣,起因于家庭因素。由于出身不好,当事人曾对生母有很深的怨恨,后来发展到对所有女人都失去兴趣。尽管后来的养母对她很好,但他也只有一点感激之心。尽管他对女性没有兴趣,但表面上却努力装出男子汉的气概,比如在寝室里宣称自己对女人如何感兴趣等,然而这都是在熄灯后才说的,同学看不到他的真实表情。他为此很痛苦,感觉自己活在假面具之后,道德败坏,为此他十分自责。

提问:

l 、当事人最有可能得的是什么心理疾病? 造成当事人心理问题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2、请简单说明可能的处理方法。

答案要点:

l )来访者有同性恋或同性恋倾向,但现今的诊断手册中已经不将同性恋作为心理疾病了。造成当事人心理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从小对生母的怨恨,后来这种厌恨被泛化,造成对异性缺乏兴趣。

2)可能的处理方法包括:

① 向当事人说明业界对同性恋问题的看法,消除当事人的精神负担。

② 帮助当事人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

③ 向当事人说明和解释出现同性恋问题的原因。

④ 如果当事人希望消除自己的同性恋倾向的话,可以尝试通过支持疗法协助当事人摆脱同性恋的痛苦。也可以使用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认知达到最终改变行为的目的。

案例三:

当事人王小姐,24岁,是因为情感问题而来咨询的,通过四次咨询,咨询师很成功的为她摆脱了心理困扰,在最后一次咨询时,王小姐提出想和咨询师在结束后成为朋友,因为她觉得咨询师人不错,学问好,思想成熟,能给她带来帮助。

提问;

1、作为心理咨询师,能不能与当事人交朋友?

2、作为心理咨询师,当当事人提出这样的要求时,该怎么做?

答案要点:

① 咨询伦理。按照我国的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标准:“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并要“尽量避免双重关系”。所以,一般心理咨询师应拒绝当事人的这种要求,无论当事人是同性还是异性。

②在拒绝时要冷静镇静,注意技巧。比如向当事人说明职业道德,希望当事人能给予理解。应避免含糊其辞,让当

事人误以为咨询师已经应允。

案例四:

当事人是17岁女高三学生,由于她在周记里写, 觉得活着很没意思,由班主任送来咨询。班主任说,孩子常常感到疲劳、焦虑,有想死的念头。在咨询后发现,她6岁时,父亲病故,此后爷爷奶奶也相继过世,14岁时母亲也猝死,从此她成为孤儿,由其母亲的单位监护。进入高中后由于没有人督促她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了自卑感,不愿接触同学,有时不愿意去学校上课,去了学校老迟到,有时早到了也不进教室,去厕所间等上课铃响后再冲进教室。有时还会猜疑同学在背后议论她,上课思想不集中,下课趴在桌上睡觉,学习成绩下降,尤其是数学,几次都只考了十几分。当事人自尊心极强,猜疑重,又不合群,明年参加高考,如果考不上大学,她说自己将不知如何去面对社会,如果生活没着落,她可能会走极端。

提问;

1、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是什么?

2、如果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话,该怎么做?

答案要点:

1、诊断:鉴别和排除精神病的可能。当事入有比较明显的抑郁心境。

2、按照危机干预的步骤实施危机干预:给当事人通过充分的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弄清当事人的真正问题,评估危机状况:帮助当事人探索可以利用的资源,并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帮助当事人看到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并制定出有操作性的计划,最后获得当事人的承诺(不自杀或危机告知及执行计划的承诺) 。

案例五

当事人是初中一年级的女生,由于考试多次成绩不理想前来咨询。

她在小学五年级就已经出现害怕考试的情况。进入重点中学后,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出现孤僻,并伴有记忆力下降的现象,学习成绩也退步了。最怕考试,最怕将成绩单给别人看。大凡考前食欲不振,睡眠不足,坐卧不安,心情慌乱,不能集中注意,记忆效果不佳,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智力活动效果下降。随着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的持续,往往引起生理的心悸,多汗、呼吸急促,肌肉紧张,头昏、恶心、食欲不振,手脚发冷等症状。而生理上的症状又可导致健忘,失去学习兴趣和生活情趣,进而更加焦虑起来。

提问:

1、当事人最有可能得的是什么心理疾病?

2、如何理解她的心理根源?

答案要点:

1、这位女生最有可能患有焦虑症。

判断依据:

①精神性焦虑(反复呈现的坐卧不安、慌乱、紧张等) 和躯体性焦虑(心悸、多汗、呼吸急促,肌肉紧张,头昏、恶心等) 都已经持续两年了。多方面的焦虑互相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令焦虑不断升级。

②对考试的焦虑与恐惧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常态水平,没有表现出任何适应性和进步,反而越演越烈。

2、 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来看:

①个人方面:

a , 遗传因素,有研究认为焦虑症是环境因素通过易感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易感素质是由遗传决定的。 b , 性格特征:自卑、自信心不足,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对轻微挫折或身体不适容易紧张,焦虑或情绪波 c , 由于其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尚未成熟,并且十分敏感,难以控制好情绪和心态。 ·

②环境方面:

a , 家庭环境:可能父母和亲人对她的理解与支持很不够,她自己和家庭的沟通也不成功,过多的情绪垃圾没 有得到释放和处理,形成积郁。

b , 学校环境:老师可能没有及时发现她的问题并给与帮助和关怀,她与同学的们的关系如果也不够和谐的生 活竞争过于激烈就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c , 社会环境:现代社会对每个人的压力都是巨大的,学生也不例外,在各种媒体中都会有不少令她压抑和焦 虑的信息,也会加重她的负担。

案例六:

患者,男性,l 8岁,中学生。患病三年。三年来目光不敢与人相对,否则就惊恐万状,因此而来求询。原来该学生在三年前被发现患了近视,因而去配了眼镜,但配了眼镜迟迟不敢戴,怕别人笑话。某日上课时,因感到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模糊不清,而试着第一次戴上了眼镜,谁知这时老师正好回转身,无意中看了该学生一眼,他在与老师目光相对的一瞬间,突然感到内心一阵莫名其妙的恐惧,因而赶快低头,但仍然心跳不已。此后再也不敢与老师目光对视。为了回避老师的目光,他由前排座位调到后排,但仍不敢抬头看黑板,总觉得一抬头会与老师目光相对。后来发展到——进教室内心即感到忐突不安,自己形容“简直像在法庭上受审判一样”。不久,他的恐惧扩大到怕见其他老师、同学、以至所有人的目光,继而又发展到怕与电视、电影荧屏上的人相视,最后竟连回想起与别人目光相视时的情景,都会感到,口惊肉跳。他想控制自己不看别人,如走路;吃饭都低着头,不敢到人多的地方去,但是在他的思想中却是越是害怕越

是渴望想要与别人对视。偶而真的与别人目光对视了,他就紧张害怕到浑身发抖,面部肌肉抽搐,为此他痛苦不已,曾想弄瞎自己的双眼,也曾想轻生,但却下不了决心。

提问:

1、当事人最有可能得的是什么心理疾病?

2、尝试分析造成当事人心理问题的原因。

3、怎么治疗?

答案要点:

1、 该生患有对视恐怖症,是社交恐怖症中的一种。简单答恐怖症应该也算对。

诊断依据:

① “明知故犯”:明明知道自己的恐怖是不合情理、不切实际的,自己产生的恐怖的反应,与“对视”这个实际的刺激不相称,也知道其他人一般不会为此而产生恐惧。

②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恐怖发作时,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如心惊肉跳、浑身发抖、抽搐、脸红、出汗、头晕等症状。

③ 无奈的逃避:对引起恐怖反应的处境、物体和人际交往采取极力回避的态度,尽管知道回避是没有必要的,但仍然无法控制地要选择逃避。此案例中当事人不敢见人,不敢去人多的地方,甚至不敢看电视里的人物,实在被置身于某种场合中,就低头逃避目光接触,这样妨碍了工作,学习或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

2、可能的原因包括:

①性格特征:病前性格偏向于幼稚、胆小、含羞、依赖性强和内向。

②精神因素:在发病中常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当事人当初被老师无意间看了一眼,就对相视产生恐惧。可能是在焦虑的背景上恰巧出现了某一情境,或在某一情景中发生急性焦虑而对之发生恐惧,并固定下来成为恐怖对象。

③正处青春期,自我意识尚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人际关系的发展不良,造成恐惧。

④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和教养模式,以及亲子关系都对一个人的性格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其成长过程中,一些关键事件的处理上如若出现问题并未有及时弥补,有可能留下后患。

⑤也可能存在遗传因素。

案例七:

来访者,男,23岁,某师范大学哲学系本科三年级学生。自述,最近发觉同学们不大愿意搭理自己,好像故意躲着我。感觉上大学没有意思,尽管学习上没有大的困难。

大学三年以来,我的朋友很少,虽然与同学同住宿舍这么长时间,但我很少与宿舍同学一起聊天、谈话。业余时间我喜欢练练气功,我的脾气是有点怪。我想咨询一下,看看我有什么心理毛病。同学反映,他终日离群独处,冥思苦想,偶尔交谈亦不能与人合拍。说的尽是些“玄论”,令人莫名其妙。他学习成绩不错,但性格孤僻,对人冷淡,又很怕羞,敏感。很少见有同学、老乡来找他,因此,同学们都背后戏称他为“怪人”。从不敢在公众场合出头露面,也没有什么知心朋友。

在一段时间里,他突然着迷于气功,经常不来上课去找什么“气功大师;传授“功法”。回来后早晚面壁练功,搅得同学都非常反感,劝也不听,止也不住。他一味我行我素;行为非常奇怪,简直像个“外星人”似的。 提问:

1、当事人最有可能得的是什么心理疾病? 是不是精神病人?

2、面对这样的当事人该如何做心理咨询?

3、怎么治疗?

答案要点:

1、当事人最有可能是孤僻的心理问题。不大可能是精神病人,其没有明显的幻觉和妄想。孤僻常表现为独来独往、离群索居,对他人怀有厌烦、戒备和鄙视的心理;凡事与己无关、漠不关心:即便与人有一些交往,也会缺少热情和活力,显得漫不经心、敷衍了事。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他的生活。

2、如何开展心理咨询

①他没有很多交流的机会,在咨询中要给他机会表达自己的真实心境和处境,并分析他发展到如此孤僻的原因和轨迹。②鼓励他主动与人交往、参与团体活动,与他共同探讨一些良性的人际模式并实践之,他需要一些成功的人际交往来强化他与人交往的动机和心愿。

③注意关注他的支持系统,鼓励其家人在支持和关怀的前提下,对他的人际活动给予扶持和帮助。

案例八:

来访者,女性, 3 7岁,高小文化。工人。患者追述病史如下: 2 4岁结婚,因无生育,于婚后领养一女孩。小孩活泼可爱,但该女孩10岁时因车祸丧身。丈夫患病多年不愈。孩子走后不多久,他也离开了人世。

一年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张男士,大家觉得挺投缘的,半年后结婚。婚后夫妻生活和谐美。,但是好景不长,后夫也因肺癌去世。来访者伤心极致,乡亲们议论她是丧门星,克子克夫。病人感到压力很大,终日抑郁,很少与外人交往。 来访者于前年因发热干渴、头昏头痛、服中药三天无效,咳嗽加重、吐痰、胸部隐痛,胸透发现“右心隔角区有小斑片模糊阴影”,经青霉素治疗十余天,热退、咳嗽吐痰好转,但自感胸痛加重,自认为患了肺癌,认为活着就是受罪。终日哭泣,焦虑紧张、恐惧不安,到处求医。某一天遇到了一位游医说她确实是肺癌,她花了三百元钱买了十剂草药,服后仍无好转。期间曾赴省城、北京、上海等地看病,城市的大夫均未做出肺癌的诊断。但是病人自觉症状加剧,

后经人介绍来就诊。

提问:

1、当事人最有可能得的是什么心理疾病?

2、尝试分析造成当事人心理问题的可能原因。

答案要点:

选择诊断分析(请选择正确的答案)

1、来访者最有可能患有疑病症

诊断要点:

①具有疑病症状,始终有与自述疾病相关的躯体不适

②经过正规医疗机构确认确实不是肺癌。

如胸痛。

③反复检查的否定结果和医生的解释都不能消除她坚信自己患有肺癌的信念。

④伴有与目前健康状况不相称的强烈的无法解脱的苦恼。 ’

2、可能的原因:

A ·家庭接连发生的不幸:频繁的剧烈的应急不良给心理和生理带来多重打击。

B ·外界迷信的说法:由于科学文化知识的缺乏,加上身心皆受重创,易受消极的迷信观念的左右。

C ·碰巧自己身体的不适:自己身体的不适,正好在一定程度上契合并支持了疑病的心理。

D ·缺乏人际交往,与缺乏心理支持系统:正常、健康和积极的人际关系的缺乏,家庭、至亲的支持系统的空白,致使她必须一个人独自承担心灵的创痛,最终不堪重负。


相关内容

  • 文学研究领域的个案研究
  • 文学研究领域的个案研究 --一种跨学科的方法论实践 摘要:个案研究(case study)是人文学科领域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最早出现在法学和社会学研究领域.研究者以某一具体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地调查来了解这一案例背后所反映的整体情况.个案研究对象的构成很单一,但其所包蕴的内涵则通常又十分复杂.在 ...

  • 教师撰写"幼儿个案分析"情况的研究
  • [摘要]研究者对N市两所幼儿园中26名教师撰写的343篇"幼儿个案分析"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后发现,可将它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幼儿行为事件+幼儿发展状况评价(+教育措施).(2)幼儿行为事件+幼儿行为表现分析(+教育措施).(3)幼儿行为事件+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教育措施) ...

  • 个案研究:体育社会问题的一个研究方法
  • 作者:周进国黄彦军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07期 文章编号:1001-747X(2010)02-0133-04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80-05 在中国,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对社会学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为学者们从事个案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在 ...

  • 个案工作自考重点知识点
  • 名词解释 焦虑:是指求助者丧失他人关注的害怕,是他人评价影响求助者动机并阻碍其精神发展的动力机制. 自主性:指个体对自己生活价值的肯定,它使个体感受到自己是一个积极.主动.有效的活动主体. 个案工作:是指利用专业方法帮助单个个人和单个家庭通过消除吞噬性焦虑.否定性焦虑和基本性焦虑以增强其介入实际生活 ...

  • 轻度弱智儿童语言的个案
  • ! 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7期(总第73期)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Monthly) No. 7, 2006(Serial No. 73) 轻度弱智儿童语言能力的个案研究 徐 胤 刘春玲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 上海, 200062) * ...

  • 对教师进行幼儿个案观察记录的分析与思考
  • 摘 要: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是进行行动研究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基于幼儿研究的基础上,教学才有根可查.有据可�.本文通过描述对幼儿个案观察记录的思考,找出教师现有观察记录中的症结所在,并尝试通过各种不同的策略,提高老师会观察会记录会思考的能力,不断促进师幼共同成长. 关键词: 幼儿观察记录 行动研究 ...

  •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 中小学教学研究中的方式方法 ] 摘要:中小学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是当前课程改革中,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研究和解决问题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其参与人数呈逐年增加之势.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有很多种,通过查阅资料和相关书籍,本人将一些研究方法.方式列举出来,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方便中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研究前,选择恰 ...

  • 个案社会工作
  • 0282个案社会工作复习题 助的案主中而成为个案工作史上想.情感.行为的接纳上D .对案括需要性刺激和 一.单项选择题 第一位个案工作者的是[ D ] 主的温暖.关心与喜爱上 [ B ] 1.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伊根认为 A .伊丽莎白 B .弗莱27.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主要贡 A .动机性刺激 B ...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答案
  • 教育科研方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教育文献:教育文献是指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以及这些载体所记载和传递的知识与信息.一切各种符号形式保存下来的.对教育研究有一定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文献资料.教育文献按其性质.用途及内容的加工方式,可以大致地分为零次文献. ...

  • 00282个案社会工作
  • 个案社会工作(00282)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个案社会工作,简称个案社会,是与团体社会工作,社区工作并列的社会工作三大直接服务方法之一. 2.个案社会工作则以个人或家庭中的个人为主要对象,它是社会工作其他方法的基础. 3.个案社会工作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作者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内从事对个人或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