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备考重点名校精品课件-- 隋唐的制度革新

考点11 隋唐的制度革新

本卷满分60分, 考试时间45分钟

命题报告:本考点近两年高考试题虽涉及不多,但是仍是值得关注高考命题的重点,主要是隋唐的制度革新影响深远。重点掌握:三省部制、科举制、租庸调制、两税法。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的标志是

A 、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秦朝实行郡县制 C 、隋唐确立三省六部制 D、隋唐实行科举制 2、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 、防止宰相权重难控 B、完善中央集权 C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 3、下列制度实行对当时的历史起了积极作用的有 ①秦的中央集权 ②魏晋的士族制度 ③隋唐的科举制度 ④三省六部制度

A 、①②③④ B、①③② C 、①②④ D、①③④ 4、隋唐实行科举制对封建统治产生的最直接的作用是 A 、扩大了地主阶级统治的政治基础 B 、满足中小地主阶级参与政治的愿望 C 、完善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地主阶级统治 D 、缓和了封建社会的矛盾

5、下列史实与科举制度演进有关,正确的顺序是

①创武举、殿试 ②始建进士科 ③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④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⑤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A 、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④①⑤ C 、⑤④③②① D、③②④⑤① 6、对科举制度,不正确的评价是 A 、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 、对历史始终起着积极作用

C 、扩大了官吏来源,巩固了封建国家统治的基础 D 、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7、下列对唐代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作用和评价不正确的是 A 、它使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 B 、它使农民的生产时间得到保证 C 、它使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D 、其征税是以人丁为主要标准 8、唐朝实行两税法的主要作用是 A 、缓解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 B 、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C 、缓解了均田制被破坏造成的财政问题 D 、削弱了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

9、唐朝中期以后均田制遭到破坏,赋税制度发生变化,反映出

A 、土地和人口矛盾加深 B、封建制度开始衰落

C 、社会生产力处于停滞状态 D、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10、唐朝实行两税法,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A 、破坏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B 、政府实际承认了土地兼并的合法性 C 、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稳定增长 D 、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所遭受的封建剥削

11、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制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说明租庸调制

①基本特点是以丁计税 ②实行实物租税和劳役相结合 ③反映的是一种商品关系不发达的生产方式 ④反映了国家对人身依附关系的控制严格

A 、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③

12、隋唐时期赋役制度中,具有减轻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性质的是

①庸 ②调 ③徭役 ④两税法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13、按前后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顺序 ①实行两税法 ②土地兼并严重 ③均田制破坏 ④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 、④②③① D、③②④① 14、唐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各地布满了贵族、官僚的庄园,政府无田可授,说明

A 、封建经济的倒退 B、封建经济的发展

C 、封建经济受到破坏 D、封建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 15、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的最主要区别是

A 、征税目的 B、征税标准 C、征税对象 D、征税方式 16、唐朝的府兵制和募兵制的相同点是

A 、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B、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 C 、导致了军阀的形成 D、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 17、《新唐书》载:“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土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杜渐、绝祸乱之萌也。”此材料所表达的中心问题是 A 、府兵制与均田制的结合,有利于农业生产 B 、府兵制有益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C 、府兵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均田制的破坏使府兵制失去了推行的经济基础

18、隋朝时期,对府兵制进行了一些改革,这种改革对隋朝统治产生的作用不包括

A 、有利于农业生产 B、有利于民族融合

C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D、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 19、唐朝府兵制走向崩溃,其根本原因是

A 、均田制遭到破坏 B、兵役频繁兵士逃亡 C 、府兵社会地位下降 D、政府财政困难

20、募兵制实行对唐朝统治产生重大影响,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A 、使国家军事力量增强 B、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 C 、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D、导致了军阀的形成

二、材料解析题(共2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访过误。„„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需同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发现有一个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负责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初政令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

(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

(3)材料三所述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利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22、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武德(唐高祖年号)七年,始定律令。以度田之制„„丁男、中男给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赋役之法:每丁岁人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粗绸)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旧唐书·食货志》材料二 唐初规定男丁16岁以上为中男,21岁以上为成丁,60岁为老丁。唐中宗时,成丁年龄改为23岁,唐玄宗时,以18岁以上为中男,23岁以上为成丁,58岁以上为老。

——据《中国通史简编》材料三 (建中元年)(杨)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之人。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所在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入之。

——《新唐书·杨炎传》材料四 凡民年二十为兵,六十而免„„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新唐书·兵志》材料五 会昌元年(841年) ,唐武宗制书中说:“内外诸州府百姓,年种田亩,率税斛斗,素有定额,如闻近年长吏不守法则,分外征求,致使力农之夫,转加困弊。” 回答:

①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征税标准是什么?为何出现这一变化?从材料一中能找出什么依据?

②指出材料二中年龄变化的趋势,并说明其目的和效果。

③材料一中“庸”和材料三中“行商”的规定有何作用?

④材料四和材料一有何关系?这种兵制有何优点? (5)材料五中唐武宗承认了什么问题? 是否触及了问题的实质? 为什么?

三、问答题(16分)

23、隋唐为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哪些措施?各有何作用?

高考连线:

1.(2006年广东历史) 中国古代与均田制相应的赋税制度是 A .租调制 B .摊丁入亩 C .一条鞭法 D.两税法 2、(2006年天津文综)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 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 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

3、(2006年四川文综) 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材料一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

高祖(隋文帝)既受命,„„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等省。

——《隋书·百官志》

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征夏税无过六月,科税无过十一月。

——《旧唐书·食货志》

(2)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出现了许多重大变革。材料一分别反映了隋唐哪些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的创新之处。

考点11答案 一、选择题

1、 C 提示 识记内容

2、 A 提示 从题干内容可以看出增加宰相的人数。 3、 D 提示 士族是统治阶级中的腐朽的阶层。

4、 B 提示 科举制的实施可能使庶族地主通过考试参

与国家政权。这是其最直接的作用。

5、 B 提示 ①是武则天所创 ②是隋炀帝首创 ③是隋

文帝所创 ④是唐太宗时期 ⑤唐高宗时期的所创 6、 B 提示 明清时八股取士阻碍着禁锢了人们思想,

阻碍着社会进步

7、 C 提示 均田制、租庸调制主要是依据人口,实际

上是加强了对农民人身的控制

8、 C 提示 两税法的实施实际上承认了土地兼并,故A

错误。B 、D 两税法的实施无关

9、 A 提示 我国封建制度明清时期才开始衰落,故B

错,C 、D 明显同史实不符。

10、B 提示:两税法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 11、A 提示 结合材料分析

12、D 提示 结合相关的内容分析 13、B

14、B 提示 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

发展的必然结果。朝代建立之初,在经历了大规模战争之后,土地兼并问题不会十分尖锐,社会上的无主荒地有很多,土地实际的拥有者也会发生变化。到了朝代的中后期,随着封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封建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土地兼并问题就会越来越突出,政府与地主之间存在一些矛盾,但封建政府是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者,不可能从根本上采取损害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所以唐朝政府才会出现无田可授的尴尬现象。

15、B 提示 租庸调制主要按人丁来征税,两税法主要

按土地和资产来征税

16、A 府兵制与均田制相结合,募兵制的实行减轻了农

民的兵役负担,都有利于生产的发展。B 、C 、D 三项都是募兵制的影响。

17、C 提示 从材料可看出将帅无兵。 18、D 提示 府兵制是将无常兵。

19、A 提示 府兵制实施的基础是均田制 20、C 提示 识记内容 二、材料解析题 21、(1)主要包含了皇帝和中书省、门下省高级官员的意见。 (2)封建的中央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相权遭到削弱,皇权加强。

取决于三省职权的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牵制。 (3)皇帝权威和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

唐太宗个人品质较好,接受劝谏,法律权威受到维护。 (4)唐初君主权利受到法律和大臣的制约。

我国封建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皇权至高无上,即使在唐初政治清明时期,这一特点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但唐初君主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这是一大进步,当然这也与唐太宗较好的个人品质有一定的关系,反映了当时政治比较清明。

22、①前者以人丁为主,后者以土地、财产为主。原因:因为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破坏,以此为基础的租庸调制无法实行,为保证国家赋税收入而实行两税法。材料1中规定世业田归私人所有,从法律上为土地兼并大开方便之门。 ②变化趋势:丁男中男的起岁推迟,而“老”的年龄提前。减轻赋役,有利于广大民众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庸”的规定可以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发展农业生产;“行商”的规定使商业合法化,且量亦较合理,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④授田者要服兵役。兵农合一,有利于军队自给,可避免武将专权割据。

5) 承认了地方官任意增加税额,造成农民更加贫困和两税法破坏。

没有。因为问题的根本是封建制度和地主阶级日益腐败所致。

三、问答题

23、隋唐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三省六部有分工,也在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同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科举制的实施,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素质,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大大加强中央集权,有利政局的稳定。

高考连线:

1、A 提示 识记内容

2、B 提示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而且大多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 3、(2)科举制,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三省六部制,形成分工合作、相互牵制监督的完整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考点11 隋唐的制度革新

本卷满分60分, 考试时间45分钟

命题报告:本考点近两年高考试题虽涉及不多,但是仍是值得关注高考命题的重点,主要是隋唐的制度革新影响深远。重点掌握:三省部制、科举制、租庸调制、两税法。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的标志是

A 、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秦朝实行郡县制 C 、隋唐确立三省六部制 D、隋唐实行科举制 2、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 、防止宰相权重难控 B、完善中央集权 C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 3、下列制度实行对当时的历史起了积极作用的有 ①秦的中央集权 ②魏晋的士族制度 ③隋唐的科举制度 ④三省六部制度

A 、①②③④ B、①③② C 、①②④ D、①③④ 4、隋唐实行科举制对封建统治产生的最直接的作用是 A 、扩大了地主阶级统治的政治基础 B 、满足中小地主阶级参与政治的愿望 C 、完善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地主阶级统治 D 、缓和了封建社会的矛盾

5、下列史实与科举制度演进有关,正确的顺序是

①创武举、殿试 ②始建进士科 ③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④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⑤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A 、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④①⑤ C 、⑤④③②① D、③②④⑤① 6、对科举制度,不正确的评价是 A 、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 、对历史始终起着积极作用

C 、扩大了官吏来源,巩固了封建国家统治的基础 D 、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7、下列对唐代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作用和评价不正确的是 A 、它使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 B 、它使农民的生产时间得到保证 C 、它使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D 、其征税是以人丁为主要标准 8、唐朝实行两税法的主要作用是 A 、缓解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 B 、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C 、缓解了均田制被破坏造成的财政问题 D 、削弱了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

9、唐朝中期以后均田制遭到破坏,赋税制度发生变化,反映出

A 、土地和人口矛盾加深 B、封建制度开始衰落

C 、社会生产力处于停滞状态 D、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10、唐朝实行两税法,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A 、破坏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B 、政府实际承认了土地兼并的合法性 C 、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稳定增长 D 、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所遭受的封建剥削

11、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制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说明租庸调制

①基本特点是以丁计税 ②实行实物租税和劳役相结合 ③反映的是一种商品关系不发达的生产方式 ④反映了国家对人身依附关系的控制严格

A 、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③

12、隋唐时期赋役制度中,具有减轻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性质的是

①庸 ②调 ③徭役 ④两税法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13、按前后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顺序 ①实行两税法 ②土地兼并严重 ③均田制破坏 ④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 、④②③① D、③②④① 14、唐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各地布满了贵族、官僚的庄园,政府无田可授,说明

A 、封建经济的倒退 B、封建经济的发展

C 、封建经济受到破坏 D、封建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 15、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的最主要区别是

A 、征税目的 B、征税标准 C、征税对象 D、征税方式 16、唐朝的府兵制和募兵制的相同点是

A 、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B、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 C 、导致了军阀的形成 D、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 17、《新唐书》载:“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土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杜渐、绝祸乱之萌也。”此材料所表达的中心问题是 A 、府兵制与均田制的结合,有利于农业生产 B 、府兵制有益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C 、府兵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均田制的破坏使府兵制失去了推行的经济基础

18、隋朝时期,对府兵制进行了一些改革,这种改革对隋朝统治产生的作用不包括

A 、有利于农业生产 B、有利于民族融合

C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D、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 19、唐朝府兵制走向崩溃,其根本原因是

A 、均田制遭到破坏 B、兵役频繁兵士逃亡 C 、府兵社会地位下降 D、政府财政困难

20、募兵制实行对唐朝统治产生重大影响,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A 、使国家军事力量增强 B、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 C 、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D、导致了军阀的形成

二、材料解析题(共2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访过误。„„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需同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发现有一个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负责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初政令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

(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

(3)材料三所述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利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22、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武德(唐高祖年号)七年,始定律令。以度田之制„„丁男、中男给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赋役之法:每丁岁人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粗绸)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旧唐书·食货志》材料二 唐初规定男丁16岁以上为中男,21岁以上为成丁,60岁为老丁。唐中宗时,成丁年龄改为23岁,唐玄宗时,以18岁以上为中男,23岁以上为成丁,58岁以上为老。

——据《中国通史简编》材料三 (建中元年)(杨)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之人。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所在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入之。

——《新唐书·杨炎传》材料四 凡民年二十为兵,六十而免„„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新唐书·兵志》材料五 会昌元年(841年) ,唐武宗制书中说:“内外诸州府百姓,年种田亩,率税斛斗,素有定额,如闻近年长吏不守法则,分外征求,致使力农之夫,转加困弊。” 回答:

①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征税标准是什么?为何出现这一变化?从材料一中能找出什么依据?

②指出材料二中年龄变化的趋势,并说明其目的和效果。

③材料一中“庸”和材料三中“行商”的规定有何作用?

④材料四和材料一有何关系?这种兵制有何优点? (5)材料五中唐武宗承认了什么问题? 是否触及了问题的实质? 为什么?

三、问答题(16分)

23、隋唐为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哪些措施?各有何作用?

高考连线:

1.(2006年广东历史) 中国古代与均田制相应的赋税制度是 A .租调制 B .摊丁入亩 C .一条鞭法 D.两税法 2、(2006年天津文综)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 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 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

3、(2006年四川文综) 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材料一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

高祖(隋文帝)既受命,„„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等省。

——《隋书·百官志》

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征夏税无过六月,科税无过十一月。

——《旧唐书·食货志》

(2)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出现了许多重大变革。材料一分别反映了隋唐哪些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的创新之处。

考点11答案 一、选择题

1、 C 提示 识记内容

2、 A 提示 从题干内容可以看出增加宰相的人数。 3、 D 提示 士族是统治阶级中的腐朽的阶层。

4、 B 提示 科举制的实施可能使庶族地主通过考试参

与国家政权。这是其最直接的作用。

5、 B 提示 ①是武则天所创 ②是隋炀帝首创 ③是隋

文帝所创 ④是唐太宗时期 ⑤唐高宗时期的所创 6、 B 提示 明清时八股取士阻碍着禁锢了人们思想,

阻碍着社会进步

7、 C 提示 均田制、租庸调制主要是依据人口,实际

上是加强了对农民人身的控制

8、 C 提示 两税法的实施实际上承认了土地兼并,故A

错误。B 、D 两税法的实施无关

9、 A 提示 我国封建制度明清时期才开始衰落,故B

错,C 、D 明显同史实不符。

10、B 提示:两税法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 11、A 提示 结合材料分析

12、D 提示 结合相关的内容分析 13、B

14、B 提示 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

发展的必然结果。朝代建立之初,在经历了大规模战争之后,土地兼并问题不会十分尖锐,社会上的无主荒地有很多,土地实际的拥有者也会发生变化。到了朝代的中后期,随着封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封建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土地兼并问题就会越来越突出,政府与地主之间存在一些矛盾,但封建政府是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者,不可能从根本上采取损害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所以唐朝政府才会出现无田可授的尴尬现象。

15、B 提示 租庸调制主要按人丁来征税,两税法主要

按土地和资产来征税

16、A 府兵制与均田制相结合,募兵制的实行减轻了农

民的兵役负担,都有利于生产的发展。B 、C 、D 三项都是募兵制的影响。

17、C 提示 从材料可看出将帅无兵。 18、D 提示 府兵制是将无常兵。

19、A 提示 府兵制实施的基础是均田制 20、C 提示 识记内容 二、材料解析题 21、(1)主要包含了皇帝和中书省、门下省高级官员的意见。 (2)封建的中央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相权遭到削弱,皇权加强。

取决于三省职权的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牵制。 (3)皇帝权威和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

唐太宗个人品质较好,接受劝谏,法律权威受到维护。 (4)唐初君主权利受到法律和大臣的制约。

我国封建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皇权至高无上,即使在唐初政治清明时期,这一特点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但唐初君主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这是一大进步,当然这也与唐太宗较好的个人品质有一定的关系,反映了当时政治比较清明。

22、①前者以人丁为主,后者以土地、财产为主。原因:因为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破坏,以此为基础的租庸调制无法实行,为保证国家赋税收入而实行两税法。材料1中规定世业田归私人所有,从法律上为土地兼并大开方便之门。 ②变化趋势:丁男中男的起岁推迟,而“老”的年龄提前。减轻赋役,有利于广大民众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庸”的规定可以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发展农业生产;“行商”的规定使商业合法化,且量亦较合理,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④授田者要服兵役。兵农合一,有利于军队自给,可避免武将专权割据。

5) 承认了地方官任意增加税额,造成农民更加贫困和两税法破坏。

没有。因为问题的根本是封建制度和地主阶级日益腐败所致。

三、问答题

23、隋唐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三省六部有分工,也在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同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科举制的实施,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素质,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大大加强中央集权,有利政局的稳定。

高考连线:

1、A 提示 识记内容

2、B 提示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而且大多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 3、(2)科举制,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三省六部制,形成分工合作、相互牵制监督的完整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相关内容

  • 教育资源库
  • 教育资源库 天津教研网 2009  http://www.tjjy.com.cn/2009/ 综合类网站:中国教育网  中国国际教育网 中国基础教育部 中华教育网  中国学习网  世界艺术网 中国教育第一网 中华家庭教育网  国际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家协会   中国高考招生网  世界教育网   ...

  • 教研工作总结
  • 推进课改进程 提高教学质量 教研工作总结 在xx-xx学年度里,我区教研工作者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我区的课程改革实际,求真务实,克服困难,努力拼搏,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教学成绩:高考上省大专a线以上2296人(其中第一批411人,第二批1039 ...

  • 高中历史研讨会发言稿
  • 2011年我担任高三(1)(2)班两个应届文班的历史课,在2011年高考中,两个班119人二本上线47人,文综平均分206分.下面是我校在高考备考中的的几点具体做法.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中我们的具体做法: 准备教学,组织教学,辅助教学,反思教学 一.准备教学 1.制定阶段计划,明确阶段任务 开学之前备 ...

  • 中学2013年效能建设活动汇报提纲
  • 周 明 学 一.三点认识: 1.效能定义和衡量依据 效能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 衡量效能的依据是效率.效果.效益. 2.学校效能建设的目的 效能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运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手段.管理制度和有效载体,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从学校来讲,就是要达到"三调动" ...

  •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英语科组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执行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科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对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努力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等研究工作。   根据学校“精细化”管理思想,本学期进一步抓“落实”,配合区、校工作计划,大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进一步构建、提 ...

  • 浙江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 温馨提示:点击蓝色字体查看原文 ◇ 资料构成 本专业课考试科目的全套资料主要包括: 1.历年真题 本全套资料提供浙江大学822地理信息系统1998-2000,2003,2004,2010考研真题.最新真题由于官方未公布而无法取得,我们正在通过各方面途径收集,如有会第一时间补发给学员. ·浙江大学20 ...

  • 2015年高考艺术生文化课备考冲刺指南
  • 2013年高考艺术生文化课备考冲刺指南 艺考,实在是寄托了太多家庭的梦想与期待!每一位艺术生都深切地感受到理想的实现,来之不易.据有关数据显示,近几年来艺术类考生报名人数呈逐年增长的态势,艺术类考生高考专业课上线率高达85%,但文化课考试上线率仅为35%. 模块一. 关注艺术高考形势,成就艺考辉煌 ...

  • 2013届高三工作总结
  • 三年风雨拼搏,迎来六月总中壮志凌云。xx年在招生不尽理想、学生基础较差的情况下,总中全体高三师生挥洒热情,共同谱写奋进之歌,取得了高考优异的成绩:上重点线4人,本科生上线300人,高考上线人数再次突破400人大关。特别是300多名择校生中,约50%上了本科线,甚至还有不少学生考入了名校,如丁琪同学以 ...

  • 成绩与展望
  • 分析成绩,正视不足,开拓前进 --永丰中学2015年高考质量分析与2016年高考规划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我很高兴在这里参加2015年高考质量分析与2016年高考备考工作座谈会.回顾过去一年的高考备考工作,感触良多,下面主要就几点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作如下汇报. 一.201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