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
A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 、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 、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 、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
A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 、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 、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 )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 、认知过程
B 、情感过程
C 、意志过程
D 、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 )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 、普通心理学
B 、发展心理学
C 、理论心理学
D 、生理心理学
5、(B )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 、社会心理学
B 、应用心理学
C 、发展心理学
D 、比较心理学、
6、(F )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 )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 )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 )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 )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 )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 、比较心理学
B 、理论心理学
C 、社会心理学
D 、实验心理学
E 、发展心理学
F 、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
A 、社会心理学
B 、理论心理学
C 、应用心理学
D 、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
A 、减少人为性, 提高真实性
B 、减少人为性, 降低真实性
C 、提高人为性, 增加真实性
D 、提高人为性, 降低真实性
9、(C )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 、笛卡尔
B 、洛克
C 、冯特
D 、缪勒
10、(B )年, 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 、1789
B 、1879
C 、1798
D 、1897
11、(A )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 、冯特
B 、洛克
C 、笛卡儿
D 、缪勒
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 是(C )创立的
A 、笛卡尔
B 、华生
C 、弗洛伊德
D 、罗杰斯
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 )
A 、精神分析
B 、行为主义
C 、认知
D 、人本主义
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 )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A 、罗杰斯
B 、华生
C 、弗洛伊德
D 、马斯洛
二、多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C )
A 、心理过程
B 、认知过程
C 、个性心理
D 、情感过程
E 、意志过程
2、心理过程包括(C ,E ,G )
A 、感知过程
B 、知觉过程
C 、认识过程
D 、注意过程
E 、情感过程
F 、行为过程
G 、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B ,C ,E )
A 、认知
B 、能力
C 、气质
D 、情感
E 、性格
4、心理学可分为(A ,D )
A 、理论心理学
B 、发展心理学
C 、普通心理学
D 、应用心理学
E 、社会心理学
5、下列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A ,B ,D ,E )
A 、普通心理学
B 、社会心理学
C 、教育心理学
D 、生理心理学
E 、实验心理学
6、下列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B ,C ,D ,E )
A 、社会心理学
B 、教育心理学
C 、咨询心理学
D 、管理心理学
E 、消费心理学
7、以下哪些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B ,C ,E,F )
A 、心理学学科性质
B 、心理学方法论
C 、身心问题
D 、学习心理机制
E 、心理的生理基础
F 、心理的起源
8、科学的三大特征是(A ,B ,D )
A 、客观性
B 、可验证性
C 、准确性
D 、系统逻辑性
E 、描述性
9、(A ,B ,C )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
A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B 、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C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D 、人的社会性
10、(A ,C )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形而上学
C 、历史唯物主义
D 、唯物主义
E 、机械唯物主义
11、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 ,B ,C ,D )
A 、客观性原理
B 、系统性原理
C 、发展性原理
D 、教育性原理
E 、协同性原理
12、观察法可以分为(A,B,C ,E )
A 、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
B 、现场观察与情景观察
C 、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
D 、情景观察与控制观察
E 、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
13、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B ,C ,D ,E )
A 、每次尽可能长
B 、有明确观察目的
C 、随时记录
D 、可利用现代手段
E 、每次时间不宜过长
14、实验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A ,B )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人脑
D 、客观世界
15、实验法可分为(A ,D )
A 、实验室实验法
B 、情景实验法
C 、参与实验法
D 、自然实验法
16、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A ,B ,C ,D )
A 、实验情境
B 、控制被试
C 、控制实验刺激
D 、控制被试的反应
17、调查法可分为(B ,C ,D ,E )
A 、一般调查法和特殊调查法
B 、一般调查法和专题调查法
C 、事实特征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
D 、结构式调查和非结构式调查
E 、访谈法、邮寄问卷法和电话调查法等
18、调查法的缺点是(B ,C ,D )
A 、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
B 、被调查者可能有意不作出真实回答
C 、封闭式的问题损失数据有效性
D 、问题措词不易确定
19、一般研究法主要包括(A ,B ,D )
A 、实验和研究设计
B 、对数据的统计处理
C 、抽样法
D 、逻辑思维法
20、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分为(A ,C )
A 、孕育阶段
B 、转折阶段
C 、确立阶段
D 、发展阶段
21、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A ,B ,D )
A 、心理学的确立
B 、实验心理学的创立
C 、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
D 、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
22、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A ,B ,C )
A 、意识
B 、前意识
C 、潜意识
D 、后意识
23、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包括(A ,B ,C )
A 、潜意识理论
B 、梦的解释
C 、泛性论
D 、本能学说
E 、人格理论
三、判断题
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2、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应。(-)
3、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基础,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
5、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有影响着个性心理特征的进行与发展。(-)
6、以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以及心理现象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为任务的是应用心理学。(-)
7、心理学是属于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
8、心理学是对人进行研究的,而人是社会性的,所以心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
9、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心理学提供了依据。(+)
10、心理学研究通过揭示心理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使人更自觉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11、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能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得益于哲学本身的发展。(-)
12、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一旦有观察机会,观察时间应尽可能长。(-)
13、实验法是按研究的目的控制或创造条件,对由此引起的或改变的被试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14、在实验法研究中,引起变化的因素是因变量。(+)
15、用观察法研究心理现象时,不必借用仪器。(-)
16、个案研究法把个案作为一个研究单位进行的研究,不可以以群体为单位。(-)
17、调查法是直接对研究总体的全体进行调查。(-)
18、调查法的研究对象可来源于志愿者。(-)
19、调查法中只有保证总体中每一个人被抽到的机会相等,才能使样本情况代表总体情况。(+)
20、内省法是依靠对自己或他人的意识经验的反省,来寻找心理学问题的答案的方法。(-)
21、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从某种意义上可能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
22、在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脱离出来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具有重要作用。
(-)
23、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24、洛克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25、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任何人为研究对象,强调人的价值、本性和尊严。(-)
26、行为主义的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强调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在其自身行为过程与认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27、精神分析学派的兴起被称为第一次革命。(-)
28、人本主义的兴起被称为第二次革命。(-)
29、实验法是在消除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研究因变量和自变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
第二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A
A 、信息的输入和登录
B 、信息的识别
C 、信息的选择
D 、信息的储存和提取
2、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信息的演算是以下哪种心理过程?
A 、感觉
B 、知觉
C 、记忆
D 、思维
3、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B
A 、眼睛
B 、耳朵
C 、鼻子
D 、舌
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B
A 、阈限
B 、绝对阈限
C 、差别阈限
D 、相对阈限
5、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A
A 、大小恒常
B 、形状恒常
C 、颜色恒常
D 、亮度恒常
6、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B
A 、感觉
B 、注意
C 、记忆
D 、思维
7、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D
A 、注意广度
B 、注意稳定性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转移
8、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C
A 、形象记忆
B 、情绪记忆
C 、运动记忆
D 、语词逻辑记忆
9、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D
A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B 、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C 、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D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10、以下又可以称为实践思维是A
A 、动作思维
B 、形象思维
C 、语词逻辑思维
D 、抽象思维
11、按照思级结果的新颖性,可以把思维分成C
A 、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
B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C 、受制思维和创造思维
D 、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
二、多项选择题
1、感觉器官除了感受光波、声波、气味、滋味以外,还可以感受ABCD
A 、温觉
B 、冷觉
C 、痛觉
D 、触觉
2、在“群魔殿”的多水平信息加工认知模型中,设像参与信息加工的有ABCE
A 、映象小鬼
B 、特征小鬼
C 、认知小鬼
D 、判断小鬼
E 、决策小鬼
3、注意具有以下功能ABCD
A 、选择
B 、保持
C 、调节
D 、监督
E 、伴随
4、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物体是ABDE
A 、刺激物是新奇的
B 、刺激物亮度增加
C 、刺激物静止
D 、刺激物发生相对运动
E 、刺激物符合需要
5、注意的基本品质特点是ABDE
A 、注意范围
B 、注意稳定性
C 、注意的分散
D 、注意的转移
E 、注意的分配
6、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有BCD
A 、动机
B 、神经系统的特点
C 、后天的训练
D 、兴趣
E 、刺激物的特点
7、自动加工是ACE
A 、不需要大量注意资源
B 、随时应对环境的变化
C 、经过大量统习
D 、应用灵活的加工方式
E 、加工模式难以改变
8、控制加工是ACDE
A 、受资源量限制
B 、是一种程式化的程序
C 、不能同时进行多项作业
D 、应用灵活的加工方式
E 、需要集中注意完成
9、以下以表象的方式编码的是ABC
A 、形象记忆
B 、情绪记忆
C 、运动记忆
D 、语词逻辑记忆
10、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CD
A 、物理特性编码
B 、言语听觉特性编码
C 、语义编码
D 、表象编码
E 、行为编码
11、遗忘的发生是由于BCD
A 、信息错误
B 、记忆痕迹消退
C 、信息的干扰
D 、意识的抑制
E 、信息不能再认
12、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有ABCDE
A 、尝试错误
B 、顿悟
C 、类比
D 、启发式
E 、反推法
13、以下关于定势描述正确的是ABCD
A 、一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B 、凭借以前的经验看问题
C 、有时有助于较快解决问题
D 、缺乏灵活性E 、可以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法
三、判断题
1、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
2、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
3、绝对阈限是衡量感受器灵敏性的唯一指标。(-)
4、阈限越低表明感受性越差。(-)
5、阈下刺激对人没有丝毫作用。(-)
6、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7、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8、心理学家用直接测量的方法来研究内隐记忆。(-)
9、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干扰作用称后摄抑制。(+)
10、在问题解决中,发现具体的解决方法是在明朗期。(+)
11、对于复杂问题,中等偏低的兴奋水平比较有利。(+)
第三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C )
B 、动机
C 、兴趣
D 、理想
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B )
A 、气质
B 、性格
C 、兴趣
D 、能力
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D )
A 、荣格
B 、华生
C 、斯金纳
D 、班杜拉
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 )
A 、荣格
B 、谢尔顿
C 、威特金
D 、霍兰德
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B )
A 、艾森克
B 、卡特尔
C 、哈撒韦
D 、霍兰德
6、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B )
A ,艾森克人格问卷
B 、Y-G 人格测试
C 、主题统觉测验
D 、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
7、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D )
8、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C )
A 、不可遏制型
B 、活泼型
D 、抑郁型
9、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C )
A 、认知能力
B 、操作能力
C 、社交能力
D 、模仿能力
10、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B )
A 、l 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4个月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是(A 、C ,E )
A 、需要
B 、气质
C 、动机
D 、能力
E 、兴趣
2、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是(B ,C ,D )
A 、需要
B 、气质
C 、性格
D 、能力
E 、兴趣
3、信念是(A ,B ,C ,D ,E )
A 、被意识到个性倾向性
B 、洞察事物的出发点
C 、判断事物是非曲直的准则
D 、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
E 、有认识、情感、意志构成的融合体
4、一般能力是指(A ,B ,C ,D ,E )
A ,观察力
B 、记忆力
C 、思维力
D 、想象力
E 、注意力
5、气质类型包括(A ,B ,C ,D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E 、神经质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A ,B ,C ,D ,E )
A 、生理需要
B 、安全需要
C 、归属和爱的需要
D 、尊重需要
E 、自我实现需要
7、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 ,C ,D )
A 、荣格
B 、华生
C 、斯金钠
D 、班杜拉
E 、埃里克森
8、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B ,C ,E )
A 、艾森克人格问卷
B 、罗夏墨迹测验
C 、主题统觉测验
D 、16人格因素问卷
E 、儿童统觉测验
9、信度包括(A ,B ,C )
A 、再测信度
B 、等值信度
C 、分半信度
D 、内容信度
E 、效标关联信度
10、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活泼型的特点是(A ,C ,E )
A 、强
B 、弱
C 、平衡
D 、不平衡
E 、灵活
11、以下关于能力的描述是正确的是(A ,C ,E )
A 、属于个性心理特征
B 、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C 、发展比知识发展要慢得多
D 、随年龄增长不断积累E 、随年龄增长是一个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
三、判断题
1、特殊能力是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
2、在心理学中的个性或人格同一概念。(+)
3、主题统觉测验属于完成法的投射测验。(-)
4、画人测验属于表达法的投射测验。(+)
5、儿童统觉测验适用于4岁以下的儿童。(-)
6、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7、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可以称为天才。(-)
8、智力年龄的概念是比纳创造的。(+)
9、韦克斯勒力量表包括语言与操作两个部分。(+)
10、良好的记忆力是天才的特征之一。(+)
第四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 )
A 、横向比较研究
B 、纵向跟踪研究
C 、连续发生研究
D 、跨文化研究
2、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B )
A 、横向比较研究
B 、纵向跟踪研究
C 、连续发生研究
D 、跨文化研究
3将隶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儿童的一种或多种行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是
(D )
A 、横向比较研究
B 、纵向跟踪研究
C 、连续发生研究
D 、跨文化研究
4、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C )
A 、华生
B 、加德纳
C 、皮亚杰
D 、斯腾伯格
5、()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C )
A 、同化
B 、顺化
C 、平衡化
D 、自动化
6、在《超越IQ 》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C )
A 、皮亚杰
B 、加德纳
C 、斯腾伯格
D 、戴斯
7、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B )
A 、强化学说
B 、先天决定论
C 、相互作用论
D 、循序渐进论
二、多项选择题
1、发展的主要内涵是(A ,B ,C 、D )
A 、发展是有顺序的、不可逆的
B 、能够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变化
C 、使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高效的行为
D 、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E 、是无规律的变化
2、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是(A ,B ,C 、D )
A 、连续性与阶段性
B 、定向性与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E 、波动性
3、心理发展的研究主题主要有哪些方面(A ,B ,C 、D ,E )
A 、认知
B 、语言
C 、情绪
D 、社会性
E 、个性
4、横向比较研究的缺点是(C 、D )
A 、经济节省
B 、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分别取样比较
C 、一致性效应
D 、很难控制影响发展的因素
5、纵向跟踪研究的缺点是(A ,C 、D )
A 、投入较大
B 、揭示心理发展稳定性
C 、会有被试流失
D 、时代变迁效应
6、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 ,B ,C )
A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B 、认知结构的构建和再构建是认知发展的本质所在
C 、儿童认知发展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
D 、存在着相互独立的七种智力
7、传统的观点认为,儿童的智慧发展受到以下哪些因素影响(A ,B ,C )
A 、成熟
B 、经验
C 、社会环境
D 、自然环境
8、语言的构造包括三个部分(A ,B ,D )
A 、语音
B 、语法
C 、语句
D 、语义
E 、字形
9、语言的发展包括以下阶段(A ,B ,C ,D )
A 、牙牙语阶段
B 、单词语阶段
C 、双语或三词组合阶段
D 、完整句阶段
10、语言能够影响人的(A ,B ,C ,D )、
A 、人际交往
B 、认知
C 、自我调节行为
D 、社会化
11、自我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B ,C ,D )
A 、自我意识
B 、自我评价
C 、自我监督
D 、自我控制
三、判断题
1、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能超越。(+)
2、同一心理机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3、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对人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
4、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先天遗传起决定作用。(-)
5、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后天环境起决定作用。(-)
6、逻辑决定论是皮亚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7、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智慧只停留在动作水平。(+)
8、皮亚杰认为认知阶段出现的先后次序是不变的。(+)
9、提出“成功智力”概念的是梅耶。(-)
10、在《心理结构》一书中提出七种智力的是加德纳。(+)
11、智力的PASS 模型是戴斯提出的。(+)
12、心理学将对自身认知活动有所意识能力称为元认知。(+)
13、记忆是一个被动保持信息的系统。(-)
14、人所具有的最有力的认知技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15、语言的发展进程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
16、语言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
17、面部表情受生物遗传的因素影响很大。(+)
18、生理上的成熟是依恋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五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D )
A 、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 、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 、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 、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谁提出的(B )
A 、布卢姆
B 、加涅
C 、奥苏贝尔
D 、奥斯本
3、奥斯本提出了(D )
A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
B 、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加涅)
C 、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奥苏贝尔)
D 、头脑风暴法
4、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 )
A 、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B 、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 、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D 、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5、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B )
B 、发现法
C 、掌握学习法
D 、头脑风暴法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D )
A 、教学设计能力
B 、教学组织能力
C 、教学决策能力
D 、教学监控能力
7、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D )
A 、第一年
B 、第2-3年
C 、第3——4年
D 、第五年以后
8、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 )
A 、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B 、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 、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 、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 ,B ,C ,D )
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教学对象
D 、教学媒体
2、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B ,D )
A 、目标
B 、策略
C 、计划
D 、评价
3、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包括(A ,B ,D )
A 、认知
B 、情感
C 、意志
D 、动作技能
4、教学媒体包括(A 、B ,C ,D ,E )
B 、录象
C 、计算机
D 、黑板
E 、图片
5、行为主义教学观把学习看成(A ,B ,C ,D )
A 、经验的联结或操作的变化
B 、通过练习和刺激反应式的强化来实现的
C 、学习效果表现为外部的变化
D 、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技能体系
6、华莱士将问题解决描述为哪四个步骤(B ,C ,D ,E )
A 、产生
B 、准备
C 、孕育
D 、明朗
E 、验证
7、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A ,B ,C ,D )
A 、独创性
B 、发散性
C 、灵活性
D 、突发性
8、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表现为、(A ,B ,C ,D )
A 、热爱学生
B 、善于启发
C 、勤学敬业
D 、以身作则
9、优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A ,B ,C ,D )
A 、个人成就感
B 、认为从事教学活动很有价值
C 、对学生有正向的期望
D 、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
三、判断题
1、学生的起始状态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起始能力、知识背景等。(+)
2、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3、教学设计中、教师了解不同的学生特定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改进教学设计质量。(+)
4、认知学习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5、应用讲授法,教师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结。(+)
6、程序教学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灵活性。(-)
7、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
8、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
9、认知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
10、认知教学观向行为主义教学观的过渡是学习与教学心理学的一次革命。(-)
11、“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重要方法。(+)
12、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
第六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C )
A 、人和动物的学习
B 、人类的学习
C 、学生的学习
D 、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2、认为学习是不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C )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C 、加涅
D 、金布尔
3、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C )
A 、桑代克
B 、巴甫洛夫
C 、奥苏贝尔
D 、金布尔
4、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D )
A 、奥苏贝尔
B 、加涅
C 、布鲁纳
D 、塞伦
5、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B )
A 、效果律
B 、应用律
C 、失用律
D 、准备律
6、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C )
A 、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 、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 、正强化和负强化
D 、强化和惩罚
7、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 )
A 、注意力
B 、动机
C 、情感
D 、意志
8、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C )
A 、观察力
B 、记忆力
C 、意志力
D 、思维力
9、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C )
A 、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B 、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C 、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 、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10、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D )
A 、直接兴趣
B 、间接兴趣
C 、中心兴趣
D 、广阔兴趣
二、多项选择题
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A,B ,C )
A 、桑代克
B 、巴甫洛夫
C 、斯金纳
D 、加涅
2、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B ,C )
A 、华生
B 、加涅
C 、奥苏贝尔
D 、金布尔
3、金布尔关于学习的定义是(A ,B ,C ,D ,E )
A 、学习的结果是学习的主体要发生持久的变化
B 、学习是发生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的变化
C 、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
D 、学习需要练习
E 、学习要受到强化
4、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根据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A ,B ,C ,D )
A 、知识的学习
B 、技能与熟练的学习
C 、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D 、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学习
5、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A ,B ,C ,D ,E )
A 、生理性要素
B 、认知要素
C 、情感要素
D 、意志要素
E 、社会性要素
6、联结论的主要特征是(A ,B ,C )
A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B 、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
C 、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客观研究
D 、学习主要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7、桑代克总结的主要学习规律是(A ,B ,C )
A 、效果律
B 、练习律
C 、准备律
D 、联结律
8、斯金纳总结出的规律包括(A ,B ,C ,D )
A 、习得反应
B 、条件强化
C 、泛化作用
D 、消退作用
9、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 ,B ,C ,D ,E )
A 、奖学金
B 、对成绩的认可
C 、表扬
D 、改善学习
E 、给予学习和成长机会
10、学习活动中良好的性格特征表现为(A ,B ,C ,D )
A 、努力奋斗
B 、实事求是
C 、独立意识
D 、创新精神
三、判断题
1、“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
2、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3、华生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
4、在知识、技能、行为方面的临时性变化也是学习。(-)
5、物种的先天倾向和由集体成熟引起的变化也是学习。(-)
6、凡是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会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认真的研究。(+)
8、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9、负强化就是惩罚。(-)
10、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加以培养。(+)
第七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A )
A 、归因
B 、印象(认知者以自己过去经验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
C 、自我认知(主我对客我的认知与评价)
D 、态度(个体对人、对事、对周围世界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与一致性的反应倾向)
2、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D )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刻板效应
3、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 )
A 、能力
B 、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
C 、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
D 、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4、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 )
A 、熟悉性和临近性
B 、相似性与互补性
C 、外貌
D 、对等性或互惠性
5、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C )
A 、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群体规范与群体目标的影响下,向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方间变化的现象)
B 、服从(在外界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
C 、暗示
D 、模仿(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相同的行为方式)
6、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C )
A 、服从
B 、从众
C 、模仿
D 、暗示
7、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B )
A 、社会促进
B 、社会抑制
C 、社会进步
D 、社会退步
二、多项选择题
1、个体具有社会化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A ,B ,C ,D )
A 、有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
B 、有超越本能的学习能力
C 、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D 、有掌握语言的潜在能力
2、大众传媒有(A ,B ,C ,D )
A 、报纸
B 、电视
C 、广播
D 、互联网
3、印象具有以下特点(B ,C ,D )
A 、直接性
B 、间接性
C 、稳固性
D 、综合性
4、态度改变的方法有(A ,B ,C ,D )
A 、劝导宣传法
B 、群体影响法
C 、活动参与法
D 、角色扮演法
5、利他行为具有以下特征(ABCD)
A 、以利他为目的
B 、自愿的
C 、不期望回报
D 、会有一定的付出或损失
6、以下属于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是(AB)
A 、给老人让座
B 、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C 、抢救落水儿童
D 、与持枪歹徒搏斗
7、战争、恐怖活动属于C
A 、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B 、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C 、手段性侵犯行为
D 、目的性侵犯行为
8、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ABCD
A 、群体个数
B 、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
C 、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D 、人的心理特点
E 、群体的性别比例
9、群体决策的缺点有DE
A 、多方面收集信息
B 、利用集体智慧
C 、增加群体凝聚力
D 、费时费力
E 、议而不决
三、判断题
1、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2、如果一个人利用自己的外貌去犯罪,漂亮可能会减轻处罚。(-)
3、通过参照测量法最后可以发现群体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权威人物。(+)
4、如果要帮助一个人需要花费很大的体力,男性较女性容易产生利他行为。(+)
5、就被帮助者而言,老人和孩子比较容易得到他人帮助。(+)
6、穿着、行为古怪的人容易得到帮助。(-)
7、攻击性强的人比安分守己的人容易产生侵犯性行为。(+)
8、家长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
9、看见武器的人比没有看见武器的人具有更强烈的攻击性行为。(+)
10、群体决策的极端化总使决策具有冒险性。(-)
第八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常说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标准是根据心理健康三层面中哪一层的标准C
A 、非病状态
B 、良好适应状态
C 、理想状态
D 、正常状态
2、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论述以下哪一条是不对的C
A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细分为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
B 、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效率高,是适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
C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适合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活动的主持者应受过相应的培训
D 、团体辅导是一种一对多的心理辅导方式
3、自卑感问题是按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哪种标准来划分的?B
A 、问题的内容
B 、内在心理根源
C 、特定发展时期和阶段
D 、问题的性质
4、关于自卑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A 、自卑的人热衷于与人比较,而对自己的期待却很低
B 、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无法悦纳自己
C 、自卑的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D 、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是处理自卑问题的方法之一
5、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B
A 、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 、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 、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 、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二、多项选择题
1、张春兴认为心理健康的条件有ABCDE
A 、情绪较稳定
B 、乐于工作
C 、能与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并乐于和他人交往
D 、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并悦纳自我
E 、对环境有适切的认识、能切实有效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适宜采用:BCDA 诊疗模式
B 、发展模式
C 、教育模式
D 、文化模式
3、关于心理测试的论述以下正确的有:ABCD
A 、心理测试可以集体进行,也可以一对一进行
B 、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科研和调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C 、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筛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好预防工作
D 、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宣传作用
4、造成学生学习问题的可能原因有:ABCDE
A 、学习习惯和方法不良
B 、学习动力缺失
C 、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
D 、亲子关系问题
E 、学业不适应
5、对于学习习惯的建立,以下哪几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基本学习习惯不良多始于小学、
B 、家长的“陪读”会造成孩子在学习上对家长的依赖
C 、不良学习习惯的扭转和改变不是很难的事
D 、行为强化技术是改变不良学习习惯的一项重要技术
E 、学习习惯的改变和确立要趁热打铁,趁学生有改变的兴趣,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好的学习习惯
6、在职业压力模式中,所谓的“组织外的压力”包括ABC
A 、家庭问题
B 、生活危机
C 、财务问题
D 、生涯发展
三、判断题
1、心理健康的定义之一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
2、心理治疗原则上不主张多用药。(+)
4、心理治疗的对象可以是一般人,目的在于助人成长。(-)
5、心理咨询中的“咨询”有“顾问”的意思。(+)
6、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模式改善了原先心理咨询较为被动的工作方式。(+)
7、文化模式正成为学校心理键康教育工作的一个新趋势。(+)
8、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按内容分,可将问题分为: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管理问题、自我发展问题等。(+)
9、生活管理问题对一些贫困学生是特别重要的自我管理问题。(-)
10、有一半的自杀者有精神疾病。(-)
11、对于有一次自杀经历的人,我们应该充分估计其再度自杀的可能性。(+)
12、如果有学生目睹了其他学生自杀,我们应该通过个别或集体咨询形式对他们进行危机干预。(+)
13、营造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
14、严重的精神障碍必须交精神科医生处理。(+)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1)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诞生于 (B )
A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B .20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60年代末
D .1903年
2.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C )
A .能力
B .努力
C .任务难度
D .运气
3. 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 C )
A .共同要素说
B .概括原理说
C .关系转换说
D .学习定势说
4.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B )
A .言语信息
B .态度
C .动作技能
D .智慧技能
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D )
A .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 .望梅止渴
C .蜘蛛织网
D .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的行为
6.小明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A )
A .言语信息
B .态度
C .动作技能
D .智慧技能
7.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哪种模式进行教学(B )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并列学习
D .发现学习
8.下列对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 .单维思维
B .思维的不可逆性
C .思维的可逆性
D .自我中心
9.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 ( B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消退
D .惩罚
10.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 )
A .有意义接受学习
B .有意义发现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探究学习
答案:1-5:DCCBD 6-10:ABCBA
第九章 高等学校教学测量
本章提要:
1. 教学测量按其方式、内容、标准和目的的不同可分为标准化成就测验与教师自编测验。
2. 有效教学测验的基本要求包括:测验的信度、效度、区分度、代表性与可用性五个方面。
测验的信度有: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等。
测验的效度有:内容效度、效标效度、结构效度等。
第一节教学测量与测验概述
一、教学测量的含义:教学测量是考核教学成效的一种方法。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简称学绩)进行探查,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方法。教学测量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测量的目的在于考核教学成效,也就是考察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即学生内在能力等的形成情况。因此,教学测量的目标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并于
教学目标保持一致。2教学测量的对象是学生内在能力等心理结构的形成情况,因此,测验量表的科学性是有效教学测量的必要前提。3教学成效是通过量化的学绩进行考察的。因此,命题的合理性与评分的客观性是有效教学测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二、教学测验的含义: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
三、教学测量与测验的关系:教学测验是教学测量的工具和手段,教学测量是对教学测验或学绩测验所得结果的客观描述。也可以说,教学测量就是借助于学绩测验来对教学成效进行定量考核的。
四、教学测量与测验的作用:教学测量与测验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作用,从整体上调节、控制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教学活动向预定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1. 鞭策学生的学习;2. 促进教师的教学;3. 鉴定课程计划和作出判断;
第二节 教学测量的类型
一、教学测验的类型
测量一般通过测验的实施得以实现。教学测验可以按其方式、内容、标准和目的的不同分类为:标准化成就测验、教师自编测验;(一)标准化成就测验1.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含义: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的测验。2.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特点: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命题、施测、评分和解释,都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 (二) 教师自编测验,教师自编测验一般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教师自编测验通常用于测量学生的学习状况。1. 教师自编测验的类型(1)客观题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2)主观题包括:论文题、问题解决题;2. 教师自编测验的步骤和方法。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自己设计、自行编制的。应遵循的一般步骤与方法:(1)审查测验目的;
(2)制定测验编制计划;(3)命题与组卷。
二、测验的评分及结果分析1. 测验的评分,评分标准一定要与测验的编制计划及实际的编制工作保持连续性,确保整个评价活动是根据统一的标准进行的。评分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评分标准要客观公正。(2)评分标准要规定答案要点及可接受的变式。(3)评分标准要依据题目的难易及要点的主次配给分数。(4)评分时要注意分析评分和综合评分相结合。(5)评分标准应注重内容,不宜注重形式。2. 测验结果的分析,主要包括对测验本身的分析和对教学活动的分析两个方面。
三、非测验的评价技术。在实际教育中,前述纸笔测验并不是收集资料的唯一途径。教师还可使用许多非测验的评价技术,尤其是情感领域的教学评价更需要采用非纸笔的测验。情感教学不属于任何一个学科,其效果可能产生在任何一种认知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一)案卷分析,案卷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评价策略,内容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二)观察,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非正式观察,教师也能够收集到大量的关于学生学业成就的信息。需客观、详细地记录下观察信息。1. 行为记录单;2. 轶事记录;3. 等级
评价量表。(三)情感评价,很多时候,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的情绪、学习动机、个人观点等进行评价。
第三节 有效教学测验的基本要求
一、测验的信度。(一)信度与信度系数,测验的信度,是指该测验所要测量的东西前后一致的程度,也就是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信度是进行测验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信度指标通常以相关系数表示,称为信度系数。信度系数是同一样本所得的两组资料间的相关,用来作为测量一致性的指标。系统误差对信度没什么影响,因为系统误差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影响测量值的,因此不会造成不一致性。反之,随机误差可能导致不一致性,从而降低信度。从这个意义说,信度也可以定义为随机误差影响测量值的程度。如果随机误差等于零,就认为测量是完全可信的,信度最高。(二)信度的类型与估算方法,心理与教育测验的信度,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重测信度:重测信度又称稳定性系数。2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系数,它估计的是两个假定相等的测验复本之间的一致性,是两个平行测验分数的相关。这个相关系数就代表了复本信度的高低,复本信度反映的是测验在内容上的等值性。3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和复本信度主要考察了测验跨时间的一致性(稳定性)和跨形式的一致性(等值性),而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主要反映的是题目之间的关系,表示测验能够测量相同内容或特质的程度。(三)影响信度的因素,测量信度是策略过程中随机误差大小的反映,随机误差大,信度就低,随机误差小,信度就高。因此,在测量过程中凡是能引起测量随机误差的因素——被试、主试、测试内容、施测情境等都会影响测量信度。
二、测验效度。(一)效度的概念,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二)效度的类型,一般,效度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准则关联效度。(三)影响效度的因素,影响测验效度的因素很多,在编制测验或选择标准化测验时,都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1测验的构成;2. 测验的实施过程;3. 接受测验的被试;4. 所选效标的性质;5. 测量的信度。总之,所有与测量目的无关而又能带来误差的因素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四)信度与效度的关系,信度与效度有密切关系。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条件,但信度高并不保证效度一定高。
三、代表性。几乎所有的心理与教育测量是以取样的原理为依据的。(1)样本必须适当地代表总体;(2)在符合代表性和意义性要求的这个限度内,样本必须是随机抽取的。
四、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试题目对所测试的属性的鉴别力,它是衡量题目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筛选题目的依据。
五、可用性。一般应考虑:1. 测验提供的信息有多大意义;2. 可行性测验,应当在形式与内容上适合于它所要测量的年龄范围的学生。3. 要考虑到测验的费用以及进行测试、记分和解释所需的时间。4. 评分是否客观。
本章复习与思考题
1. 什么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它有什么特点?答: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的测验。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命题、施测、评分
和解释,都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其特点如下:1测验题目具有高质量,它们由教育和测验专家审查并完善,是经过预测的,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2测验的实施和评分的说明十分准确,不同的使用人员在实施过程中有相同的标准。3从被测团体中取得的常模可用于解释测验分数。4一般有等同的和可比的测验表格。5具有测验手册和其他必备材料,对测验的实施和评分进行说明和指导,对测试结果进行解释。虽然标准化测验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
2. 教学评价与测量、测验的关系怎样?答:教学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资料,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行为变化予以确定,对教育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的对象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评价者是任课教师。教学测量是考核教学成效的一种方法。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简称学绩)进行探查,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方法。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教学测验是教学测量的工具和手段,教学测量是对教学测验或学绩测验所得结果的客观描述。也可以说,教学测量就是借助于学绩测验来对教学成效进行定量考核的。
3.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作用?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测量手段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效,并查明学生学习成效与教学目标相符合的程度。也就是说,通过教学测量与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可以考察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以进一步修订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最终提高学习效果。a 、教学测评为改进教学提供了有效信息;b 、教学评价是学生和家长了解学生状况的主要途径c 、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主要依据
4. 教学测量与测验的作用?答:教学测量与测验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作用,从整体上调节、控制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教学活动向预定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1. 鞭策学生的学习;2. 促进教师的教学;3. 鉴定课程计划和作出判断;
5. 什么是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几类?答:教学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资料,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行为变化予以确定,对教育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的对象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评价者是任课教师。从实施教学测评的时机看,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从对教学测评资料的处理方式看,分为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从教学测评本身的功能来看,分为安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从教学测评实施的目的来看,分为最佳表现评价与典型表现评价;根据教学测评的严谨程度,分为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6. 就你的经验谈谈教师自编测验存在哪些不足?改进的途径是什么?答: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自己设计、自行编制的。但是,教师的水平有高低,经验有多寡,工作态度有好坏,在编制测验时自觉防止主观化、片面化的意识有强弱,因此,编制测验的质量也有高低。 教师应学习一些心理与教育测量学知识,按照测验编制的科学原理去规范教师的测验编制行为,以提高教师的测验编制技术,努力提高教师自编测验的质量。教师自编测验应遵循的一般步骤与方法:(1)审查测验目的;(2)制定测验编制计划;(3)命题与组卷。
第十章 大学生德育心理
1. 品德的心理结构(278,283-288)---包括品德的心理结构的构成要素和品德的心理结构的特征. 心理结构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品德的心理结构的特征: 品德的心理结构的特征, 品德的心理结构的特征:品德的心理结构的统一性、品德的. 心理结构的多层次性、品德结构发展的差异性、品德结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品德的心理结构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品德结构形成的多端性.
2. 皮亚杰的道德认识发展阶段论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有何不同?(289-294)---皮亚杰的道德认识发展阶段论-主要通过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来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 他创立了”临床法”并采用对偶故事法来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 他把儿童道德思维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约2岁~5岁) 、权威阶段(6岁~8岁) 、相互对等阶段(约8岁~10岁) 和公正阶段(约11岁~12岁) .皮亚杰关于道德发展的阶段论贯穿着四个基本观点:(1)从单纯的规则到具有真正意义的准则.(2)从单方面的尊重到多方面的尊重.(3)从约束的道德品质到合作的道德品质.(4)从他律到自律. 他概括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到自律发展阶段的发展规律.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阶段论-继承了皮亚杰的研究路线, 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判断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追踪研究(每个隔三年重复一次, 追踪到22、23岁) 和跨文化研究, 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 对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更加具体、精细和系统, 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按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向前发展的. 具体如下:(一) 前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 包括两个阶段: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及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二)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 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 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 包括两个阶段:人际和谐(或好孩子) 的道德定向阶段及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三)后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能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 以普通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作为行为的基本依据. 包括两个阶段:社会签约的道德定向阶段及普遍原的道德定向阶段.
3. 论述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与方法(307-312)品德培养途径包括内在及外界条件. 内在途径就是通过个人特质的培养而外在条件包括家庭及学校集体和社会心理影响三个方面. 个人特质包括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质, 它是影响人们品德的内在因素. 个人心理特质对大学生品德影响最大. 个人特质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慢慢形成并不断发展变化的. 家庭是一个重要的首属群体. 大学生长期在家庭中与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发生面对面互动, 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对大学生品德影响很大. 学校集体又分班集体的影响, 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学校集体中其它因素和校园文化的影响. 班集体是构成学校集体的基本单位, 学校集体的特点也是通过班集体的特点表现出来的. 学校德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特点、道德行为规范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有目的、有计划的塑造儿童和青少年心灵的活动. 学校集体中其他因素包括教师的态度及作风、集体舆论的影响、校风班风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又包括大众传媒和舆论、社会风气. 品德培养包括道德教育和品德修养两个方面. 道德教育的方法包括言教、奖惩、身教和榜样等. 品德培养方法包括学习、立志、躬行和自省等. 言教-是指教育者主要通过语言向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的道德教育方法. 奖惩-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给
予奖励、对不道德行为给予惩罚的教育方法. 身教-是教育者通过自己的躬行道德而使受教育者自觉遵守道德的教育方法. 榜样-是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模仿学习某些品德高尚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的综合道德教育方法. 品德修养方法学习-是获取道德知识的道德修养方法. 学习的形式很多如:读书、听课、学习道德榜样、参观调查、社会实践和反思社会生活等. 立志-是学生如何使道德由社会外在规范变为自己内在欲求的修养方法, 是如何使道德由他律变为自律的修养方法. 大学生通过立志, 有了追求道德的愿望, 则会去从事符合道德规范的实际活动, 实现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的愿望. 躬行-即实习道德、履行道德、实践道德, 是按照道德规范做事, 从事符合道德规范的实际活动的道德修养方法. 自省-即反省, 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品行是否合乎道德的自我检查的品德修养方法. 自省既是修养的相对终点, 又是新的修养起点. 如此循环往复, 成为习惯, 品德逐成.
第十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313,314-318)智力发展正常, 具有浓郁的学习兴趣; 了解自我并悦纳自我, 自我发展意识良好; 能控制和合理的表达情绪; 和谐的人际关系; 具备和谐统一的人格; 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具有高尚的伦理道德精神.
2.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318-320)?大学阶段是人才发展的重要阶段. 大学生不仅要自主地解决人生难题, 要开始独立地面对现实的时候, 还将面临一系列的人生重大课题, 如专业知识储备、智力潜能开发、个性品质优化、思想道德修养、就职择业准备、交友恋爱等. 这些人生课题的完成, 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心理健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前提, 是个体健康成长的需要, 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 是大学生生活需要和快乐生活的基本条件, 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 心理健康关系到大学生的素质、人才质量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有现实的紧迫性, 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3. 试析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320-322).
心理发展的过渡性特点-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还未实现完全成熟的时期. 一方面大学生智力发育趋于成熟. 另一方面, 在心理内容的关键方面还带有明显的稚嫩性和盲从性.
心理发展的可塑性特点-大学阶段是学生各种心理品质全面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 大学生心理发展普遍存在着不稳定、可塑性大的特点. 心理发展的两面性特点-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具有两面性, 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 心理发展阶段性特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系列6发展有明显的不同, 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1)适应期-入学适应是大学新生都奥要经历的第一难关, 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一般为一个学期左右.(2)发展期-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适应后, 大学生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这是大学生活最主要、最长久的时期, 基本持续到大学毕业前夕.(3)成熟期-大学生经过3~4年的生活和学习, 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 心理逐渐成熟. 但是, 这个时期又是大学生从学生生活向职业生活过渡的阶段, 他们需要面临新的心理适应. 这时他们的心理特点主要是紧迫感、责任感和忧虑感.
4.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323-325)?
心理问题是指各种心理异常及行为的情形. 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只是程度不同而异.1. 环境适应问题2. 学习压力问题3. 人际关系问题4. 感情问题5. 求职择业问题
5. 谈谈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330-334).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既有个体生理、心理等内在原因, 又有社会、家庭、学校等外在原因.(一)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因1. 生理因素包括先天遗传因素、生物因素、脑损伤.2. 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态度、自我意识、性格特征和情绪.(二)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外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总之, 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生理、心理、社会因素时常交织在一起, 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6. 试述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经和方法(335-339)(一)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 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 运用多种宣传手段普及心理健康知识3. 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4. 增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二)加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 建立合理的生活次序-学习负担要适量, 生活节奏要合理3. 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4. 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5. 改善人际关系6. 增强环境适应能力.
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自我激励法、合理喧泻法、自我代偿法、幽默化解法和自我升华法。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
A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 、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 、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 、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
A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 、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 、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 )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 、认知过程
B 、情感过程
C 、意志过程
D 、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 )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 、普通心理学
B 、发展心理学
C 、理论心理学
D 、生理心理学
5、(B )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 、社会心理学
B 、应用心理学
C 、发展心理学
D 、比较心理学、
6、(F )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 )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 )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 )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 )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 )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 、比较心理学
B 、理论心理学
C 、社会心理学
D 、实验心理学
E 、发展心理学
F 、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
A 、社会心理学
B 、理论心理学
C 、应用心理学
D 、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
A 、减少人为性, 提高真实性
B 、减少人为性, 降低真实性
C 、提高人为性, 增加真实性
D 、提高人为性, 降低真实性
9、(C )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 、笛卡尔
B 、洛克
C 、冯特
D 、缪勒
10、(B )年, 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 、1789
B 、1879
C 、1798
D 、1897
11、(A )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 、冯特
B 、洛克
C 、笛卡儿
D 、缪勒
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 是(C )创立的
A 、笛卡尔
B 、华生
C 、弗洛伊德
D 、罗杰斯
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 )
A 、精神分析
B 、行为主义
C 、认知
D 、人本主义
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 )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A 、罗杰斯
B 、华生
C 、弗洛伊德
D 、马斯洛
二、多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C )
A 、心理过程
B 、认知过程
C 、个性心理
D 、情感过程
E 、意志过程
2、心理过程包括(C ,E ,G )
A 、感知过程
B 、知觉过程
C 、认识过程
D 、注意过程
E 、情感过程
F 、行为过程
G 、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B ,C ,E )
A 、认知
B 、能力
C 、气质
D 、情感
E 、性格
4、心理学可分为(A ,D )
A 、理论心理学
B 、发展心理学
C 、普通心理学
D 、应用心理学
E 、社会心理学
5、下列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A ,B ,D ,E )
A 、普通心理学
B 、社会心理学
C 、教育心理学
D 、生理心理学
E 、实验心理学
6、下列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B ,C ,D ,E )
A 、社会心理学
B 、教育心理学
C 、咨询心理学
D 、管理心理学
E 、消费心理学
7、以下哪些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B ,C ,E,F )
A 、心理学学科性质
B 、心理学方法论
C 、身心问题
D 、学习心理机制
E 、心理的生理基础
F 、心理的起源
8、科学的三大特征是(A ,B ,D )
A 、客观性
B 、可验证性
C 、准确性
D 、系统逻辑性
E 、描述性
9、(A ,B ,C )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
A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B 、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C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D 、人的社会性
10、(A ,C )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形而上学
C 、历史唯物主义
D 、唯物主义
E 、机械唯物主义
11、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 ,B ,C ,D )
A 、客观性原理
B 、系统性原理
C 、发展性原理
D 、教育性原理
E 、协同性原理
12、观察法可以分为(A,B,C ,E )
A 、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
B 、现场观察与情景观察
C 、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
D 、情景观察与控制观察
E 、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
13、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B ,C ,D ,E )
A 、每次尽可能长
B 、有明确观察目的
C 、随时记录
D 、可利用现代手段
E 、每次时间不宜过长
14、实验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A ,B )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人脑
D 、客观世界
15、实验法可分为(A ,D )
A 、实验室实验法
B 、情景实验法
C 、参与实验法
D 、自然实验法
16、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A ,B ,C ,D )
A 、实验情境
B 、控制被试
C 、控制实验刺激
D 、控制被试的反应
17、调查法可分为(B ,C ,D ,E )
A 、一般调查法和特殊调查法
B 、一般调查法和专题调查法
C 、事实特征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
D 、结构式调查和非结构式调查
E 、访谈法、邮寄问卷法和电话调查法等
18、调查法的缺点是(B ,C ,D )
A 、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
B 、被调查者可能有意不作出真实回答
C 、封闭式的问题损失数据有效性
D 、问题措词不易确定
19、一般研究法主要包括(A ,B ,D )
A 、实验和研究设计
B 、对数据的统计处理
C 、抽样法
D 、逻辑思维法
20、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分为(A ,C )
A 、孕育阶段
B 、转折阶段
C 、确立阶段
D 、发展阶段
21、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A ,B ,D )
A 、心理学的确立
B 、实验心理学的创立
C 、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
D 、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
22、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A ,B ,C )
A 、意识
B 、前意识
C 、潜意识
D 、后意识
23、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包括(A ,B ,C )
A 、潜意识理论
B 、梦的解释
C 、泛性论
D 、本能学说
E 、人格理论
三、判断题
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2、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应。(-)
3、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基础,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
5、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有影响着个性心理特征的进行与发展。(-)
6、以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以及心理现象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为任务的是应用心理学。(-)
7、心理学是属于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
8、心理学是对人进行研究的,而人是社会性的,所以心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
9、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心理学提供了依据。(+)
10、心理学研究通过揭示心理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使人更自觉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11、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能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得益于哲学本身的发展。(-)
12、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一旦有观察机会,观察时间应尽可能长。(-)
13、实验法是按研究的目的控制或创造条件,对由此引起的或改变的被试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14、在实验法研究中,引起变化的因素是因变量。(+)
15、用观察法研究心理现象时,不必借用仪器。(-)
16、个案研究法把个案作为一个研究单位进行的研究,不可以以群体为单位。(-)
17、调查法是直接对研究总体的全体进行调查。(-)
18、调查法的研究对象可来源于志愿者。(-)
19、调查法中只有保证总体中每一个人被抽到的机会相等,才能使样本情况代表总体情况。(+)
20、内省法是依靠对自己或他人的意识经验的反省,来寻找心理学问题的答案的方法。(-)
21、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从某种意义上可能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
22、在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脱离出来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具有重要作用。
(-)
23、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24、洛克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25、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任何人为研究对象,强调人的价值、本性和尊严。(-)
26、行为主义的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强调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在其自身行为过程与认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27、精神分析学派的兴起被称为第一次革命。(-)
28、人本主义的兴起被称为第二次革命。(-)
29、实验法是在消除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研究因变量和自变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
第二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A
A 、信息的输入和登录
B 、信息的识别
C 、信息的选择
D 、信息的储存和提取
2、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信息的演算是以下哪种心理过程?
A 、感觉
B 、知觉
C 、记忆
D 、思维
3、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B
A 、眼睛
B 、耳朵
C 、鼻子
D 、舌
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B
A 、阈限
B 、绝对阈限
C 、差别阈限
D 、相对阈限
5、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A
A 、大小恒常
B 、形状恒常
C 、颜色恒常
D 、亮度恒常
6、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B
A 、感觉
B 、注意
C 、记忆
D 、思维
7、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D
A 、注意广度
B 、注意稳定性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转移
8、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C
A 、形象记忆
B 、情绪记忆
C 、运动记忆
D 、语词逻辑记忆
9、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D
A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B 、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C 、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D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10、以下又可以称为实践思维是A
A 、动作思维
B 、形象思维
C 、语词逻辑思维
D 、抽象思维
11、按照思级结果的新颖性,可以把思维分成C
A 、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
B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C 、受制思维和创造思维
D 、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
二、多项选择题
1、感觉器官除了感受光波、声波、气味、滋味以外,还可以感受ABCD
A 、温觉
B 、冷觉
C 、痛觉
D 、触觉
2、在“群魔殿”的多水平信息加工认知模型中,设像参与信息加工的有ABCE
A 、映象小鬼
B 、特征小鬼
C 、认知小鬼
D 、判断小鬼
E 、决策小鬼
3、注意具有以下功能ABCD
A 、选择
B 、保持
C 、调节
D 、监督
E 、伴随
4、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物体是ABDE
A 、刺激物是新奇的
B 、刺激物亮度增加
C 、刺激物静止
D 、刺激物发生相对运动
E 、刺激物符合需要
5、注意的基本品质特点是ABDE
A 、注意范围
B 、注意稳定性
C 、注意的分散
D 、注意的转移
E 、注意的分配
6、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有BCD
A 、动机
B 、神经系统的特点
C 、后天的训练
D 、兴趣
E 、刺激物的特点
7、自动加工是ACE
A 、不需要大量注意资源
B 、随时应对环境的变化
C 、经过大量统习
D 、应用灵活的加工方式
E 、加工模式难以改变
8、控制加工是ACDE
A 、受资源量限制
B 、是一种程式化的程序
C 、不能同时进行多项作业
D 、应用灵活的加工方式
E 、需要集中注意完成
9、以下以表象的方式编码的是ABC
A 、形象记忆
B 、情绪记忆
C 、运动记忆
D 、语词逻辑记忆
10、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CD
A 、物理特性编码
B 、言语听觉特性编码
C 、语义编码
D 、表象编码
E 、行为编码
11、遗忘的发生是由于BCD
A 、信息错误
B 、记忆痕迹消退
C 、信息的干扰
D 、意识的抑制
E 、信息不能再认
12、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有ABCDE
A 、尝试错误
B 、顿悟
C 、类比
D 、启发式
E 、反推法
13、以下关于定势描述正确的是ABCD
A 、一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B 、凭借以前的经验看问题
C 、有时有助于较快解决问题
D 、缺乏灵活性E 、可以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法
三、判断题
1、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
2、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
3、绝对阈限是衡量感受器灵敏性的唯一指标。(-)
4、阈限越低表明感受性越差。(-)
5、阈下刺激对人没有丝毫作用。(-)
6、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7、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8、心理学家用直接测量的方法来研究内隐记忆。(-)
9、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干扰作用称后摄抑制。(+)
10、在问题解决中,发现具体的解决方法是在明朗期。(+)
11、对于复杂问题,中等偏低的兴奋水平比较有利。(+)
第三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C )
B 、动机
C 、兴趣
D 、理想
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B )
A 、气质
B 、性格
C 、兴趣
D 、能力
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D )
A 、荣格
B 、华生
C 、斯金纳
D 、班杜拉
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 )
A 、荣格
B 、谢尔顿
C 、威特金
D 、霍兰德
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B )
A 、艾森克
B 、卡特尔
C 、哈撒韦
D 、霍兰德
6、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B )
A ,艾森克人格问卷
B 、Y-G 人格测试
C 、主题统觉测验
D 、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
7、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D )
8、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C )
A 、不可遏制型
B 、活泼型
D 、抑郁型
9、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C )
A 、认知能力
B 、操作能力
C 、社交能力
D 、模仿能力
10、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B )
A 、l 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4个月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是(A 、C ,E )
A 、需要
B 、气质
C 、动机
D 、能力
E 、兴趣
2、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是(B ,C ,D )
A 、需要
B 、气质
C 、性格
D 、能力
E 、兴趣
3、信念是(A ,B ,C ,D ,E )
A 、被意识到个性倾向性
B 、洞察事物的出发点
C 、判断事物是非曲直的准则
D 、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
E 、有认识、情感、意志构成的融合体
4、一般能力是指(A ,B ,C ,D ,E )
A ,观察力
B 、记忆力
C 、思维力
D 、想象力
E 、注意力
5、气质类型包括(A ,B ,C ,D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E 、神经质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A ,B ,C ,D ,E )
A 、生理需要
B 、安全需要
C 、归属和爱的需要
D 、尊重需要
E 、自我实现需要
7、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 ,C ,D )
A 、荣格
B 、华生
C 、斯金钠
D 、班杜拉
E 、埃里克森
8、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B ,C ,E )
A 、艾森克人格问卷
B 、罗夏墨迹测验
C 、主题统觉测验
D 、16人格因素问卷
E 、儿童统觉测验
9、信度包括(A ,B ,C )
A 、再测信度
B 、等值信度
C 、分半信度
D 、内容信度
E 、效标关联信度
10、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活泼型的特点是(A ,C ,E )
A 、强
B 、弱
C 、平衡
D 、不平衡
E 、灵活
11、以下关于能力的描述是正确的是(A ,C ,E )
A 、属于个性心理特征
B 、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C 、发展比知识发展要慢得多
D 、随年龄增长不断积累E 、随年龄增长是一个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
三、判断题
1、特殊能力是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
2、在心理学中的个性或人格同一概念。(+)
3、主题统觉测验属于完成法的投射测验。(-)
4、画人测验属于表达法的投射测验。(+)
5、儿童统觉测验适用于4岁以下的儿童。(-)
6、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7、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可以称为天才。(-)
8、智力年龄的概念是比纳创造的。(+)
9、韦克斯勒力量表包括语言与操作两个部分。(+)
10、良好的记忆力是天才的特征之一。(+)
第四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 )
A 、横向比较研究
B 、纵向跟踪研究
C 、连续发生研究
D 、跨文化研究
2、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B )
A 、横向比较研究
B 、纵向跟踪研究
C 、连续发生研究
D 、跨文化研究
3将隶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儿童的一种或多种行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是
(D )
A 、横向比较研究
B 、纵向跟踪研究
C 、连续发生研究
D 、跨文化研究
4、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C )
A 、华生
B 、加德纳
C 、皮亚杰
D 、斯腾伯格
5、()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C )
A 、同化
B 、顺化
C 、平衡化
D 、自动化
6、在《超越IQ 》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C )
A 、皮亚杰
B 、加德纳
C 、斯腾伯格
D 、戴斯
7、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B )
A 、强化学说
B 、先天决定论
C 、相互作用论
D 、循序渐进论
二、多项选择题
1、发展的主要内涵是(A ,B ,C 、D )
A 、发展是有顺序的、不可逆的
B 、能够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变化
C 、使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高效的行为
D 、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E 、是无规律的变化
2、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是(A ,B ,C 、D )
A 、连续性与阶段性
B 、定向性与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E 、波动性
3、心理发展的研究主题主要有哪些方面(A ,B ,C 、D ,E )
A 、认知
B 、语言
C 、情绪
D 、社会性
E 、个性
4、横向比较研究的缺点是(C 、D )
A 、经济节省
B 、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分别取样比较
C 、一致性效应
D 、很难控制影响发展的因素
5、纵向跟踪研究的缺点是(A ,C 、D )
A 、投入较大
B 、揭示心理发展稳定性
C 、会有被试流失
D 、时代变迁效应
6、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 ,B ,C )
A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B 、认知结构的构建和再构建是认知发展的本质所在
C 、儿童认知发展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
D 、存在着相互独立的七种智力
7、传统的观点认为,儿童的智慧发展受到以下哪些因素影响(A ,B ,C )
A 、成熟
B 、经验
C 、社会环境
D 、自然环境
8、语言的构造包括三个部分(A ,B ,D )
A 、语音
B 、语法
C 、语句
D 、语义
E 、字形
9、语言的发展包括以下阶段(A ,B ,C ,D )
A 、牙牙语阶段
B 、单词语阶段
C 、双语或三词组合阶段
D 、完整句阶段
10、语言能够影响人的(A ,B ,C ,D )、
A 、人际交往
B 、认知
C 、自我调节行为
D 、社会化
11、自我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B ,C ,D )
A 、自我意识
B 、自我评价
C 、自我监督
D 、自我控制
三、判断题
1、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能超越。(+)
2、同一心理机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3、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对人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
4、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先天遗传起决定作用。(-)
5、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后天环境起决定作用。(-)
6、逻辑决定论是皮亚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7、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智慧只停留在动作水平。(+)
8、皮亚杰认为认知阶段出现的先后次序是不变的。(+)
9、提出“成功智力”概念的是梅耶。(-)
10、在《心理结构》一书中提出七种智力的是加德纳。(+)
11、智力的PASS 模型是戴斯提出的。(+)
12、心理学将对自身认知活动有所意识能力称为元认知。(+)
13、记忆是一个被动保持信息的系统。(-)
14、人所具有的最有力的认知技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15、语言的发展进程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
16、语言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
17、面部表情受生物遗传的因素影响很大。(+)
18、生理上的成熟是依恋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五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D )
A 、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 、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 、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 、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谁提出的(B )
A 、布卢姆
B 、加涅
C 、奥苏贝尔
D 、奥斯本
3、奥斯本提出了(D )
A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
B 、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加涅)
C 、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奥苏贝尔)
D 、头脑风暴法
4、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 )
A 、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B 、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 、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D 、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5、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B )
B 、发现法
C 、掌握学习法
D 、头脑风暴法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D )
A 、教学设计能力
B 、教学组织能力
C 、教学决策能力
D 、教学监控能力
7、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D )
A 、第一年
B 、第2-3年
C 、第3——4年
D 、第五年以后
8、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 )
A 、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B 、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 、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 、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 ,B ,C ,D )
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教学对象
D 、教学媒体
2、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B ,D )
A 、目标
B 、策略
C 、计划
D 、评价
3、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包括(A ,B ,D )
A 、认知
B 、情感
C 、意志
D 、动作技能
4、教学媒体包括(A 、B ,C ,D ,E )
B 、录象
C 、计算机
D 、黑板
E 、图片
5、行为主义教学观把学习看成(A ,B ,C ,D )
A 、经验的联结或操作的变化
B 、通过练习和刺激反应式的强化来实现的
C 、学习效果表现为外部的变化
D 、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技能体系
6、华莱士将问题解决描述为哪四个步骤(B ,C ,D ,E )
A 、产生
B 、准备
C 、孕育
D 、明朗
E 、验证
7、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A ,B ,C ,D )
A 、独创性
B 、发散性
C 、灵活性
D 、突发性
8、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表现为、(A ,B ,C ,D )
A 、热爱学生
B 、善于启发
C 、勤学敬业
D 、以身作则
9、优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A ,B ,C ,D )
A 、个人成就感
B 、认为从事教学活动很有价值
C 、对学生有正向的期望
D 、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
三、判断题
1、学生的起始状态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起始能力、知识背景等。(+)
2、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3、教学设计中、教师了解不同的学生特定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改进教学设计质量。(+)
4、认知学习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5、应用讲授法,教师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结。(+)
6、程序教学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灵活性。(-)
7、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
8、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
9、认知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
10、认知教学观向行为主义教学观的过渡是学习与教学心理学的一次革命。(-)
11、“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重要方法。(+)
12、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
第六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C )
A 、人和动物的学习
B 、人类的学习
C 、学生的学习
D 、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2、认为学习是不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C )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C 、加涅
D 、金布尔
3、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C )
A 、桑代克
B 、巴甫洛夫
C 、奥苏贝尔
D 、金布尔
4、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D )
A 、奥苏贝尔
B 、加涅
C 、布鲁纳
D 、塞伦
5、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B )
A 、效果律
B 、应用律
C 、失用律
D 、准备律
6、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C )
A 、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 、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 、正强化和负强化
D 、强化和惩罚
7、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 )
A 、注意力
B 、动机
C 、情感
D 、意志
8、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C )
A 、观察力
B 、记忆力
C 、意志力
D 、思维力
9、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C )
A 、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B 、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C 、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 、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10、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D )
A 、直接兴趣
B 、间接兴趣
C 、中心兴趣
D 、广阔兴趣
二、多项选择题
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A,B ,C )
A 、桑代克
B 、巴甫洛夫
C 、斯金纳
D 、加涅
2、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B ,C )
A 、华生
B 、加涅
C 、奥苏贝尔
D 、金布尔
3、金布尔关于学习的定义是(A ,B ,C ,D ,E )
A 、学习的结果是学习的主体要发生持久的变化
B 、学习是发生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的变化
C 、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
D 、学习需要练习
E 、学习要受到强化
4、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根据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A ,B ,C ,D )
A 、知识的学习
B 、技能与熟练的学习
C 、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D 、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学习
5、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A ,B ,C ,D ,E )
A 、生理性要素
B 、认知要素
C 、情感要素
D 、意志要素
E 、社会性要素
6、联结论的主要特征是(A ,B ,C )
A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B 、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
C 、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客观研究
D 、学习主要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7、桑代克总结的主要学习规律是(A ,B ,C )
A 、效果律
B 、练习律
C 、准备律
D 、联结律
8、斯金纳总结出的规律包括(A ,B ,C ,D )
A 、习得反应
B 、条件强化
C 、泛化作用
D 、消退作用
9、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 ,B ,C ,D ,E )
A 、奖学金
B 、对成绩的认可
C 、表扬
D 、改善学习
E 、给予学习和成长机会
10、学习活动中良好的性格特征表现为(A ,B ,C ,D )
A 、努力奋斗
B 、实事求是
C 、独立意识
D 、创新精神
三、判断题
1、“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
2、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3、华生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
4、在知识、技能、行为方面的临时性变化也是学习。(-)
5、物种的先天倾向和由集体成熟引起的变化也是学习。(-)
6、凡是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会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认真的研究。(+)
8、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9、负强化就是惩罚。(-)
10、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加以培养。(+)
第七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A )
A 、归因
B 、印象(认知者以自己过去经验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
C 、自我认知(主我对客我的认知与评价)
D 、态度(个体对人、对事、对周围世界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与一致性的反应倾向)
2、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D )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刻板效应
3、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 )
A 、能力
B 、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
C 、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
D 、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4、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 )
A 、熟悉性和临近性
B 、相似性与互补性
C 、外貌
D 、对等性或互惠性
5、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C )
A 、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群体规范与群体目标的影响下,向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方间变化的现象)
B 、服从(在外界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
C 、暗示
D 、模仿(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相同的行为方式)
6、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C )
A 、服从
B 、从众
C 、模仿
D 、暗示
7、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B )
A 、社会促进
B 、社会抑制
C 、社会进步
D 、社会退步
二、多项选择题
1、个体具有社会化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A ,B ,C ,D )
A 、有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
B 、有超越本能的学习能力
C 、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D 、有掌握语言的潜在能力
2、大众传媒有(A ,B ,C ,D )
A 、报纸
B 、电视
C 、广播
D 、互联网
3、印象具有以下特点(B ,C ,D )
A 、直接性
B 、间接性
C 、稳固性
D 、综合性
4、态度改变的方法有(A ,B ,C ,D )
A 、劝导宣传法
B 、群体影响法
C 、活动参与法
D 、角色扮演法
5、利他行为具有以下特征(ABCD)
A 、以利他为目的
B 、自愿的
C 、不期望回报
D 、会有一定的付出或损失
6、以下属于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是(AB)
A 、给老人让座
B 、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C 、抢救落水儿童
D 、与持枪歹徒搏斗
7、战争、恐怖活动属于C
A 、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B 、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C 、手段性侵犯行为
D 、目的性侵犯行为
8、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ABCD
A 、群体个数
B 、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
C 、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D 、人的心理特点
E 、群体的性别比例
9、群体决策的缺点有DE
A 、多方面收集信息
B 、利用集体智慧
C 、增加群体凝聚力
D 、费时费力
E 、议而不决
三、判断题
1、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2、如果一个人利用自己的外貌去犯罪,漂亮可能会减轻处罚。(-)
3、通过参照测量法最后可以发现群体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权威人物。(+)
4、如果要帮助一个人需要花费很大的体力,男性较女性容易产生利他行为。(+)
5、就被帮助者而言,老人和孩子比较容易得到他人帮助。(+)
6、穿着、行为古怪的人容易得到帮助。(-)
7、攻击性强的人比安分守己的人容易产生侵犯性行为。(+)
8、家长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
9、看见武器的人比没有看见武器的人具有更强烈的攻击性行为。(+)
10、群体决策的极端化总使决策具有冒险性。(-)
第八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常说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标准是根据心理健康三层面中哪一层的标准C
A 、非病状态
B 、良好适应状态
C 、理想状态
D 、正常状态
2、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论述以下哪一条是不对的C
A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细分为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
B 、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效率高,是适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
C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适合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活动的主持者应受过相应的培训
D 、团体辅导是一种一对多的心理辅导方式
3、自卑感问题是按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哪种标准来划分的?B
A 、问题的内容
B 、内在心理根源
C 、特定发展时期和阶段
D 、问题的性质
4、关于自卑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A 、自卑的人热衷于与人比较,而对自己的期待却很低
B 、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无法悦纳自己
C 、自卑的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D 、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是处理自卑问题的方法之一
5、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B
A 、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 、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 、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 、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二、多项选择题
1、张春兴认为心理健康的条件有ABCDE
A 、情绪较稳定
B 、乐于工作
C 、能与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并乐于和他人交往
D 、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并悦纳自我
E 、对环境有适切的认识、能切实有效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适宜采用:BCDA 诊疗模式
B 、发展模式
C 、教育模式
D 、文化模式
3、关于心理测试的论述以下正确的有:ABCD
A 、心理测试可以集体进行,也可以一对一进行
B 、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科研和调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C 、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筛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好预防工作
D 、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宣传作用
4、造成学生学习问题的可能原因有:ABCDE
A 、学习习惯和方法不良
B 、学习动力缺失
C 、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
D 、亲子关系问题
E 、学业不适应
5、对于学习习惯的建立,以下哪几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基本学习习惯不良多始于小学、
B 、家长的“陪读”会造成孩子在学习上对家长的依赖
C 、不良学习习惯的扭转和改变不是很难的事
D 、行为强化技术是改变不良学习习惯的一项重要技术
E 、学习习惯的改变和确立要趁热打铁,趁学生有改变的兴趣,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好的学习习惯
6、在职业压力模式中,所谓的“组织外的压力”包括ABC
A 、家庭问题
B 、生活危机
C 、财务问题
D 、生涯发展
三、判断题
1、心理健康的定义之一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
2、心理治疗原则上不主张多用药。(+)
4、心理治疗的对象可以是一般人,目的在于助人成长。(-)
5、心理咨询中的“咨询”有“顾问”的意思。(+)
6、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模式改善了原先心理咨询较为被动的工作方式。(+)
7、文化模式正成为学校心理键康教育工作的一个新趋势。(+)
8、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按内容分,可将问题分为: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管理问题、自我发展问题等。(+)
9、生活管理问题对一些贫困学生是特别重要的自我管理问题。(-)
10、有一半的自杀者有精神疾病。(-)
11、对于有一次自杀经历的人,我们应该充分估计其再度自杀的可能性。(+)
12、如果有学生目睹了其他学生自杀,我们应该通过个别或集体咨询形式对他们进行危机干预。(+)
13、营造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
14、严重的精神障碍必须交精神科医生处理。(+)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1)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诞生于 (B )
A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B .20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60年代末
D .1903年
2.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C )
A .能力
B .努力
C .任务难度
D .运气
3. 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 C )
A .共同要素说
B .概括原理说
C .关系转换说
D .学习定势说
4.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B )
A .言语信息
B .态度
C .动作技能
D .智慧技能
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D )
A .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 .望梅止渴
C .蜘蛛织网
D .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的行为
6.小明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A )
A .言语信息
B .态度
C .动作技能
D .智慧技能
7.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哪种模式进行教学(B )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并列学习
D .发现学习
8.下列对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 .单维思维
B .思维的不可逆性
C .思维的可逆性
D .自我中心
9.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 ( B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消退
D .惩罚
10.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 )
A .有意义接受学习
B .有意义发现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探究学习
答案:1-5:DCCBD 6-10:ABCBA
第九章 高等学校教学测量
本章提要:
1. 教学测量按其方式、内容、标准和目的的不同可分为标准化成就测验与教师自编测验。
2. 有效教学测验的基本要求包括:测验的信度、效度、区分度、代表性与可用性五个方面。
测验的信度有: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等。
测验的效度有:内容效度、效标效度、结构效度等。
第一节教学测量与测验概述
一、教学测量的含义:教学测量是考核教学成效的一种方法。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简称学绩)进行探查,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方法。教学测量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测量的目的在于考核教学成效,也就是考察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即学生内在能力等的形成情况。因此,教学测量的目标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并于
教学目标保持一致。2教学测量的对象是学生内在能力等心理结构的形成情况,因此,测验量表的科学性是有效教学测量的必要前提。3教学成效是通过量化的学绩进行考察的。因此,命题的合理性与评分的客观性是有效教学测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二、教学测验的含义: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
三、教学测量与测验的关系:教学测验是教学测量的工具和手段,教学测量是对教学测验或学绩测验所得结果的客观描述。也可以说,教学测量就是借助于学绩测验来对教学成效进行定量考核的。
四、教学测量与测验的作用:教学测量与测验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作用,从整体上调节、控制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教学活动向预定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1. 鞭策学生的学习;2. 促进教师的教学;3. 鉴定课程计划和作出判断;
第二节 教学测量的类型
一、教学测验的类型
测量一般通过测验的实施得以实现。教学测验可以按其方式、内容、标准和目的的不同分类为:标准化成就测验、教师自编测验;(一)标准化成就测验1.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含义: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的测验。2.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特点: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命题、施测、评分和解释,都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 (二) 教师自编测验,教师自编测验一般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教师自编测验通常用于测量学生的学习状况。1. 教师自编测验的类型(1)客观题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2)主观题包括:论文题、问题解决题;2. 教师自编测验的步骤和方法。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自己设计、自行编制的。应遵循的一般步骤与方法:(1)审查测验目的;
(2)制定测验编制计划;(3)命题与组卷。
二、测验的评分及结果分析1. 测验的评分,评分标准一定要与测验的编制计划及实际的编制工作保持连续性,确保整个评价活动是根据统一的标准进行的。评分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评分标准要客观公正。(2)评分标准要规定答案要点及可接受的变式。(3)评分标准要依据题目的难易及要点的主次配给分数。(4)评分时要注意分析评分和综合评分相结合。(5)评分标准应注重内容,不宜注重形式。2. 测验结果的分析,主要包括对测验本身的分析和对教学活动的分析两个方面。
三、非测验的评价技术。在实际教育中,前述纸笔测验并不是收集资料的唯一途径。教师还可使用许多非测验的评价技术,尤其是情感领域的教学评价更需要采用非纸笔的测验。情感教学不属于任何一个学科,其效果可能产生在任何一种认知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一)案卷分析,案卷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评价策略,内容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二)观察,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非正式观察,教师也能够收集到大量的关于学生学业成就的信息。需客观、详细地记录下观察信息。1. 行为记录单;2. 轶事记录;3. 等级
评价量表。(三)情感评价,很多时候,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的情绪、学习动机、个人观点等进行评价。
第三节 有效教学测验的基本要求
一、测验的信度。(一)信度与信度系数,测验的信度,是指该测验所要测量的东西前后一致的程度,也就是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信度是进行测验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信度指标通常以相关系数表示,称为信度系数。信度系数是同一样本所得的两组资料间的相关,用来作为测量一致性的指标。系统误差对信度没什么影响,因为系统误差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影响测量值的,因此不会造成不一致性。反之,随机误差可能导致不一致性,从而降低信度。从这个意义说,信度也可以定义为随机误差影响测量值的程度。如果随机误差等于零,就认为测量是完全可信的,信度最高。(二)信度的类型与估算方法,心理与教育测验的信度,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重测信度:重测信度又称稳定性系数。2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系数,它估计的是两个假定相等的测验复本之间的一致性,是两个平行测验分数的相关。这个相关系数就代表了复本信度的高低,复本信度反映的是测验在内容上的等值性。3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和复本信度主要考察了测验跨时间的一致性(稳定性)和跨形式的一致性(等值性),而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主要反映的是题目之间的关系,表示测验能够测量相同内容或特质的程度。(三)影响信度的因素,测量信度是策略过程中随机误差大小的反映,随机误差大,信度就低,随机误差小,信度就高。因此,在测量过程中凡是能引起测量随机误差的因素——被试、主试、测试内容、施测情境等都会影响测量信度。
二、测验效度。(一)效度的概念,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二)效度的类型,一般,效度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准则关联效度。(三)影响效度的因素,影响测验效度的因素很多,在编制测验或选择标准化测验时,都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1测验的构成;2. 测验的实施过程;3. 接受测验的被试;4. 所选效标的性质;5. 测量的信度。总之,所有与测量目的无关而又能带来误差的因素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四)信度与效度的关系,信度与效度有密切关系。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条件,但信度高并不保证效度一定高。
三、代表性。几乎所有的心理与教育测量是以取样的原理为依据的。(1)样本必须适当地代表总体;(2)在符合代表性和意义性要求的这个限度内,样本必须是随机抽取的。
四、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试题目对所测试的属性的鉴别力,它是衡量题目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筛选题目的依据。
五、可用性。一般应考虑:1. 测验提供的信息有多大意义;2. 可行性测验,应当在形式与内容上适合于它所要测量的年龄范围的学生。3. 要考虑到测验的费用以及进行测试、记分和解释所需的时间。4. 评分是否客观。
本章复习与思考题
1. 什么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它有什么特点?答: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的测验。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命题、施测、评分
和解释,都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其特点如下:1测验题目具有高质量,它们由教育和测验专家审查并完善,是经过预测的,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2测验的实施和评分的说明十分准确,不同的使用人员在实施过程中有相同的标准。3从被测团体中取得的常模可用于解释测验分数。4一般有等同的和可比的测验表格。5具有测验手册和其他必备材料,对测验的实施和评分进行说明和指导,对测试结果进行解释。虽然标准化测验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
2. 教学评价与测量、测验的关系怎样?答:教学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资料,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行为变化予以确定,对教育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的对象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评价者是任课教师。教学测量是考核教学成效的一种方法。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简称学绩)进行探查,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方法。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教学测验是教学测量的工具和手段,教学测量是对教学测验或学绩测验所得结果的客观描述。也可以说,教学测量就是借助于学绩测验来对教学成效进行定量考核的。
3.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作用?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测量手段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效,并查明学生学习成效与教学目标相符合的程度。也就是说,通过教学测量与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可以考察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以进一步修订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最终提高学习效果。a 、教学测评为改进教学提供了有效信息;b 、教学评价是学生和家长了解学生状况的主要途径c 、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主要依据
4. 教学测量与测验的作用?答:教学测量与测验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作用,从整体上调节、控制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教学活动向预定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1. 鞭策学生的学习;2. 促进教师的教学;3. 鉴定课程计划和作出判断;
5. 什么是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几类?答:教学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资料,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行为变化予以确定,对教育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的对象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评价者是任课教师。从实施教学测评的时机看,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从对教学测评资料的处理方式看,分为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从教学测评本身的功能来看,分为安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从教学测评实施的目的来看,分为最佳表现评价与典型表现评价;根据教学测评的严谨程度,分为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6. 就你的经验谈谈教师自编测验存在哪些不足?改进的途径是什么?答: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自己设计、自行编制的。但是,教师的水平有高低,经验有多寡,工作态度有好坏,在编制测验时自觉防止主观化、片面化的意识有强弱,因此,编制测验的质量也有高低。 教师应学习一些心理与教育测量学知识,按照测验编制的科学原理去规范教师的测验编制行为,以提高教师的测验编制技术,努力提高教师自编测验的质量。教师自编测验应遵循的一般步骤与方法:(1)审查测验目的;(2)制定测验编制计划;(3)命题与组卷。
第十章 大学生德育心理
1. 品德的心理结构(278,283-288)---包括品德的心理结构的构成要素和品德的心理结构的特征. 心理结构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品德的心理结构的特征: 品德的心理结构的特征, 品德的心理结构的特征:品德的心理结构的统一性、品德的. 心理结构的多层次性、品德结构发展的差异性、品德结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品德的心理结构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品德结构形成的多端性.
2. 皮亚杰的道德认识发展阶段论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有何不同?(289-294)---皮亚杰的道德认识发展阶段论-主要通过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来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 他创立了”临床法”并采用对偶故事法来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 他把儿童道德思维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约2岁~5岁) 、权威阶段(6岁~8岁) 、相互对等阶段(约8岁~10岁) 和公正阶段(约11岁~12岁) .皮亚杰关于道德发展的阶段论贯穿着四个基本观点:(1)从单纯的规则到具有真正意义的准则.(2)从单方面的尊重到多方面的尊重.(3)从约束的道德品质到合作的道德品质.(4)从他律到自律. 他概括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到自律发展阶段的发展规律.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阶段论-继承了皮亚杰的研究路线, 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判断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追踪研究(每个隔三年重复一次, 追踪到22、23岁) 和跨文化研究, 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 对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更加具体、精细和系统, 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按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向前发展的. 具体如下:(一) 前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 包括两个阶段: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及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二)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 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 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 包括两个阶段:人际和谐(或好孩子) 的道德定向阶段及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三)后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能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 以普通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作为行为的基本依据. 包括两个阶段:社会签约的道德定向阶段及普遍原的道德定向阶段.
3. 论述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与方法(307-312)品德培养途径包括内在及外界条件. 内在途径就是通过个人特质的培养而外在条件包括家庭及学校集体和社会心理影响三个方面. 个人特质包括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质, 它是影响人们品德的内在因素. 个人心理特质对大学生品德影响最大. 个人特质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慢慢形成并不断发展变化的. 家庭是一个重要的首属群体. 大学生长期在家庭中与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发生面对面互动, 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对大学生品德影响很大. 学校集体又分班集体的影响, 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学校集体中其它因素和校园文化的影响. 班集体是构成学校集体的基本单位, 学校集体的特点也是通过班集体的特点表现出来的. 学校德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特点、道德行为规范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有目的、有计划的塑造儿童和青少年心灵的活动. 学校集体中其他因素包括教师的态度及作风、集体舆论的影响、校风班风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又包括大众传媒和舆论、社会风气. 品德培养包括道德教育和品德修养两个方面. 道德教育的方法包括言教、奖惩、身教和榜样等. 品德培养方法包括学习、立志、躬行和自省等. 言教-是指教育者主要通过语言向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的道德教育方法. 奖惩-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给
予奖励、对不道德行为给予惩罚的教育方法. 身教-是教育者通过自己的躬行道德而使受教育者自觉遵守道德的教育方法. 榜样-是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模仿学习某些品德高尚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的综合道德教育方法. 品德修养方法学习-是获取道德知识的道德修养方法. 学习的形式很多如:读书、听课、学习道德榜样、参观调查、社会实践和反思社会生活等. 立志-是学生如何使道德由社会外在规范变为自己内在欲求的修养方法, 是如何使道德由他律变为自律的修养方法. 大学生通过立志, 有了追求道德的愿望, 则会去从事符合道德规范的实际活动, 实现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的愿望. 躬行-即实习道德、履行道德、实践道德, 是按照道德规范做事, 从事符合道德规范的实际活动的道德修养方法. 自省-即反省, 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品行是否合乎道德的自我检查的品德修养方法. 自省既是修养的相对终点, 又是新的修养起点. 如此循环往复, 成为习惯, 品德逐成.
第十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313,314-318)智力发展正常, 具有浓郁的学习兴趣; 了解自我并悦纳自我, 自我发展意识良好; 能控制和合理的表达情绪; 和谐的人际关系; 具备和谐统一的人格; 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具有高尚的伦理道德精神.
2.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318-320)?大学阶段是人才发展的重要阶段. 大学生不仅要自主地解决人生难题, 要开始独立地面对现实的时候, 还将面临一系列的人生重大课题, 如专业知识储备、智力潜能开发、个性品质优化、思想道德修养、就职择业准备、交友恋爱等. 这些人生课题的完成, 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心理健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前提, 是个体健康成长的需要, 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 是大学生生活需要和快乐生活的基本条件, 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 心理健康关系到大学生的素质、人才质量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有现实的紧迫性, 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3. 试析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320-322).
心理发展的过渡性特点-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还未实现完全成熟的时期. 一方面大学生智力发育趋于成熟. 另一方面, 在心理内容的关键方面还带有明显的稚嫩性和盲从性.
心理发展的可塑性特点-大学阶段是学生各种心理品质全面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 大学生心理发展普遍存在着不稳定、可塑性大的特点. 心理发展的两面性特点-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具有两面性, 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 心理发展阶段性特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系列6发展有明显的不同, 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1)适应期-入学适应是大学新生都奥要经历的第一难关, 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一般为一个学期左右.(2)发展期-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适应后, 大学生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这是大学生活最主要、最长久的时期, 基本持续到大学毕业前夕.(3)成熟期-大学生经过3~4年的生活和学习, 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 心理逐渐成熟. 但是, 这个时期又是大学生从学生生活向职业生活过渡的阶段, 他们需要面临新的心理适应. 这时他们的心理特点主要是紧迫感、责任感和忧虑感.
4.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323-325)?
心理问题是指各种心理异常及行为的情形. 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只是程度不同而异.1. 环境适应问题2. 学习压力问题3. 人际关系问题4. 感情问题5. 求职择业问题
5. 谈谈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330-334).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既有个体生理、心理等内在原因, 又有社会、家庭、学校等外在原因.(一)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因1. 生理因素包括先天遗传因素、生物因素、脑损伤.2. 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态度、自我意识、性格特征和情绪.(二)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外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总之, 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生理、心理、社会因素时常交织在一起, 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6. 试述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经和方法(335-339)(一)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 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 运用多种宣传手段普及心理健康知识3. 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4. 增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二)加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 建立合理的生活次序-学习负担要适量, 生活节奏要合理3. 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4. 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5. 改善人际关系6. 增强环境适应能力.
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自我激励法、合理喧泻法、自我代偿法、幽默化解法和自我升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