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学媒体及多媒体教学本质的理论试探 作者:魏宝宝 杨效兰
来源:《中小学电教》2014年第03期
摘 要:教学媒体的恰当选用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甚至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对教学媒体的本质,教学媒体与教学主体、教学客体的关系,什么是多媒体教学等问题形成深度的理论认识和反思,对于教学中教学媒体的恰当选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教学媒体;教学工具;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05-0020-03
一、教学工具、教学媒体的概念区分
教学活动是教学主体借助于一定的教学物质资源作用于教学客体而维持推进, 进而实现其目的的活动。这里的物质资源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活动得以发生的最基本的硬件准备和设施,主要为教学活动的发生提供了物质环境,如:教室、桌椅等;二是在教学活动中经常要使用的教学用具,例如:在数学教学中的作图工具,化学教学中的各种实验器具、药品,教科书等。后者在特定的教学中甚至不可或缺,原因是它们本身承载了教学信息,我们常称之为教学工具或教学媒体。但是,教学工具和教学媒体有无区别,区别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有必要清晰化。
工具的出现从来就是为人的实践活动而服务的,它产生于人的实践认知的需要,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实践。工具可以被看作是人的器官的延伸,关于这一点,荀子在《劝学》中的论述颇为经典:“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这段话中,荀子说出了人的认识发生质的飞跃的原因就是“善假于物也”,这里的“物”,可以引申为认知过程中的工具,在教学中,就是教学的工具。随着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深化,必然需要工具的不断更新作为支撑,教学也是如此。教学工具可以作为衡量教学发展水平的明显标志。从人类历史以及教学的历史与发展沿革来看,教学工具大致经历了以下历程(如图1)。
显而易见,作为教学活动的支撑,教学工具是从低级简易不断地向高级精密发展演进的,且这种演进是持续不断的。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会有新的、科技含量更高的教学工具产生。
图1 教学工具伴随人类的教学活动发展的大致过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学媒体及多媒体教学本质的理论试探 作者:魏宝宝 杨效兰
来源:《中小学电教》2014年第03期
摘 要:教学媒体的恰当选用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甚至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对教学媒体的本质,教学媒体与教学主体、教学客体的关系,什么是多媒体教学等问题形成深度的理论认识和反思,对于教学中教学媒体的恰当选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教学媒体;教学工具;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05-0020-03
一、教学工具、教学媒体的概念区分
教学活动是教学主体借助于一定的教学物质资源作用于教学客体而维持推进, 进而实现其目的的活动。这里的物质资源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活动得以发生的最基本的硬件准备和设施,主要为教学活动的发生提供了物质环境,如:教室、桌椅等;二是在教学活动中经常要使用的教学用具,例如:在数学教学中的作图工具,化学教学中的各种实验器具、药品,教科书等。后者在特定的教学中甚至不可或缺,原因是它们本身承载了教学信息,我们常称之为教学工具或教学媒体。但是,教学工具和教学媒体有无区别,区别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有必要清晰化。
工具的出现从来就是为人的实践活动而服务的,它产生于人的实践认知的需要,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实践。工具可以被看作是人的器官的延伸,关于这一点,荀子在《劝学》中的论述颇为经典:“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这段话中,荀子说出了人的认识发生质的飞跃的原因就是“善假于物也”,这里的“物”,可以引申为认知过程中的工具,在教学中,就是教学的工具。随着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深化,必然需要工具的不断更新作为支撑,教学也是如此。教学工具可以作为衡量教学发展水平的明显标志。从人类历史以及教学的历史与发展沿革来看,教学工具大致经历了以下历程(如图1)。
显而易见,作为教学活动的支撑,教学工具是从低级简易不断地向高级精密发展演进的,且这种演进是持续不断的。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会有新的、科技含量更高的教学工具产生。
图1 教学工具伴随人类的教学活动发展的大致过程